《短歌行》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短歌行》课件精品

《短歌行》课件精品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长

歌”、“短歌”是依照歌词音调的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短歌比较短促,
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文学体裁。除
了“行”还有“歌、吟、引、曲、谣、辞”
都是诗歌的体裁。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三国志》
生命的诗意
《短歌行》
曹操
读准字音、节奏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jīn
wèi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yōu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duō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qiè
1.怎样理解“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2.最后两句化用周公 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比喻 化典
化典: 在古诗词创作或一般文学创作中教灵活
地引用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以丰富作品内容 拓展作品深度和意蕴的方法。化典不是简单 的搬用或引用典故,要讲究符合意境,乍一 看浑似没有用典,仔细深究才知道是用了典, 用的恰到好处,这即是“化典无形”的原则。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裴松之《三国志(注)》
“曹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 ——唐太宗(《资治通鉴》司马光)
“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
——鲁迅《而已集》

《短歌行》ppt课件28张

《短歌行》ppt课件28张
思想内涵
体现了曹操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命无 常、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原文呈现及注释解析
原文呈现
《短歌行》全文,附带作者、朝 代、背景等基本信息。
注释解析
对诗中的生僻字、难解字词进行 注释,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推动情节发展
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特点在诗歌情节的发展中 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增加诗歌的层次感和丰富 性。
传达作者情感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传达作者对历史 人物的敬仰、赞美或批判等情感态度。
04 情感表达与意境 营造
诗人内心情感世界展现
壮志难酬的悲愤
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悲愤 之情。
结尾的豪放洒脱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的情感又变得豪放洒脱起来,表现出一 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意境营造技巧探讨
比喻手法的运用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 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形象。
夸张手法的运用
诗人在诗歌中也运用了夸张手法,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通 过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来强调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曹操的政治与军事生涯
历任地方官、将军等重要职位,最终 成为魏王。
《短歌行》创作背景
01
02
03
创作时间
据考证,《短歌行》创作 于赤壁之战前夕。
创作地点
曹操在长江北岸的军营中 。
创作背景
曹操在备战期间,深感人 生短暂,功业未就,借酒 消愁之际创作了这首诗歌 。
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
主题
表达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功业未就的忧虑。
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 喻、夸张等,探讨这些手法在表 达诗意和增强艺术效果方面的作

《短歌行》-精品课件

《短歌行》-精品课件

少无适俗韵, 误入尘网中, 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方宅十余亩, 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 久在樊笼里,
性本爱丘山。 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草屋八九间。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
田园农家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 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 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 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 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 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 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 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 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 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村庄 烟
狗鸡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 哀,
渚清沙白鸟飞 回。
无边落木萧萧 下,
不尽长江滚滚 来。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 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 哀,
渚清沙白鸟飞 回。
无边落木萧萧 下,
不尽长江滚滚 来。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归去来兮辞》
走近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 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抚老以流憩,时矫首而 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 将入,抚孤松以盘桓。”

《短歌行》ppt课件25张

《短歌行》ppt课件25张

写作背景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 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建安十三年, 赤壁大战前夕,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 曹操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
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 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 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政治家 军事家
统一北方,结束了局部割据的局面, 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北 方屯田 ,兴修 水利 , 用人唯 才
指挥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官渡之战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文学家
诗歌风格沉郁雄健、慷慨悲凉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薤xiè露行》《蒿里行》,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 统,影响深远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散文风格清俊整洁,“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
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 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 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总结归纳
人生短暂 贤才难求 功业未成
一统天下
高昂激越、悲凉苍劲
《短歌行》是曹操胸怀大志的壮歌,体现了他直面现实、热 爱生命的担当与豪情。曹操的忧是进取中的忧,是追梦中的忧, 是反复忧愁后的奋发激昂。他忧人生、忧贤才、忧天下,因壮志 难酬而忧,但他没有陷入低沉的哀叹而不能自拔,反而因忧愁而 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 。
曹操、曹丕、曹植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写作背景
(1)东汉末年,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 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

《短歌行》说课稿(语文版高一必修二)

《短歌行》说课稿(语文版高一必修二)

《短歌行》说课稿(语文版高一必修二)《短歌行》说课稿(语文版高一必修二)淮阳中学语文组张丽君一、说教材1. 该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短歌行》是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6课《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单元内容包括:《四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是高一新生继必修1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上又一关于诗歌学习的阶段2.教材简析《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3.学情分析(1) 知识能力方面: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初步认识上,在之前的诗歌学习中,我们发现:学生阅读面狭窄,生活阅历浅,没有耐心透过诗句深入探究诗人的思想情感,以致于难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虽然有了前面几首诗歌的教学铺垫,但感觉学生品读诗歌的底子仍然比较薄弱,对诗歌鉴赏感悟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2) 个性方面:这些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喜欢沉默,不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喜欢被动接收,老师讲一点就学一点,自主性需要培养和提高4.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能力目标:A.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B.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初步评价鉴赏诗歌的能力德育目标: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2)教学重点:感悟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情感(3)教学难点:A.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B.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5.课时安排:计划用一课时二.说教法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规定: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短歌行》ppt课件28张

《短歌行》ppt课件28张
盼——天下归心
品味意象:
• 寻找意象, 交流讨论。
• 朝露——人生短暂; • 酒(杜康) ——忧思之重; • 明月 ——贤者可望不可即; • 乌鹊——徘徊的贤士; • 树枝——良禽的贤主。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 消极的、低沉的?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 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 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忧忧 人生苦短 贤才难求
思思 思慕贤才 求贤若渴
迎迎 宴待贤才 礼待贤才
盼盼 贤才毕至 天下归心
人生苦短

求贤不得
功业未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英雄的慷慨悲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绿坡悠然自得地啃食。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用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贤才难得的忧愁 —求贤难得的惶恐
—访求贤才的态度 —难觅贤才的孤独 —广纳人才的真诚 —爱才之情的殷勤
比喻 用典
比兴
比兴 比兴 用典
第一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酒→忧
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

《短歌行》ppt课件35张

《短歌行》ppt课件35张
A项应是“乐景哀情”,在欢乐中隐含着深沉的忧愁。
⑩匝 :周,圈 ⑲依 :依 靠,托 身
②厌 :满 足
2.解析下列句中“相”字的意思。 ①王侯将相:名 词,辅佐帝王的人,特指最高的官,宰相,丞相,相国 ②似与游者相乐:副词, 一同,共同 ③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副 词,互 相 ④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⑤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只是;缘故
山不厌高
沉思吟味。这里指思念 和倾慕贤人
弹奏 拾取,摘取
枉驾;问候,探望
聚散,这里指久别 重逢 周,圈 满足
诵读诗歌
大声诵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③鹿在悠闲地吃草
发出呦呦之叫,彼
《诗经 ·小雅 ·鹿鸣》
此应和。我在宴请
宾客,鼓瑟吹笙。
4 表达作者对
招贤纳士的热情。
⑤ 希望尽可能多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管子 · 形势解》
地接纳人才。
⑥表达了作者 希望尽可能多地 接纳贤才的心情
周公吐哺
⑦周公正吃饭时,
听到门外有士子求 《史记 ·鲁周公世家》 见,来不及咽下嘴
胸怀大志的人 心胸开阔的人 英雄豪杰 有志之士 求贤若渴
活动六
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下列对诗歌《短歌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而
功业无成。属于乐景乐情。 B. “呦呦鹿鸣”四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描写了主宾欢宴的情景,表达了诗

《短歌行》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

《短歌行》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

人文学院说课稿所讲内容:姓名:班级名称:学号:说课学期:《短歌行》说课稿一、说教材《短歌行》作为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这一单元)的首篇诗文,我们必须精心设计,上好此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和学习的基本方法,为之后的古诗词教学奠定一定基础。

二、说学情讲授对象是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而古诗词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讲授首篇诗词时,我们转变以往简单应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讲授、引导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并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所提出的要求与新方法,学生都是有一定接受能力的。

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古诗词有所了解,对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积累,但对于古诗词的品读和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因此,设立以下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⑴整体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⑵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⑶提升诗词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整体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⑵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⑶提升诗词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

2.教学难点:⑴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⑵提升诗词审美和鉴赏能力五、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演示课件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提供素材、谈话引导点拔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在师生交互过程中,学生独立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说学法:本课综合采用了朗诵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多种学法使学生发散思维、主动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1.情景活动导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诗酒临江横槊赋诗”吟咏此诗词时的视频片段,你此刻正与曹操坐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战船上饮酒赏舞,请问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从中你能体会到曹操的什么情感?(问题先不回答,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之后再出示课题,进入本课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令诸侯, 恢复生产,网罗人才,统一北方。 作为军事家(统帅)的曹操:讨董卓、灭袁绍, 统一北方。(指挥“官渡之战”;著有《孙子略 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诗歌领袖)的曹操:“建安风骨” 的领袖,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作 品集《曹操集》、代表作诗歌《蒿里行》、《龟 虽寿》、《观沧海》、《短歌行》)
短歌行说课课件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 情感变化。 (2)、理解诗人积极向上,追求实现自我人 生价值的精神风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设疑讨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 合作、比较归纳等学习能力。 3、情感与态度: 体会并学习曹操积极进取、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的,形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杜康:酒(借代)。
一忧:人生短暂
曹操 “忧”人 生苦短,是消极 的还是积极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思慕 情人
比兴
对贤才的 思念和渴望
(贤才)
思慕 贤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小雅 鹿鸣》
------以礼待才 尊重人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人生短暂 求贤不得 功业未就
西门行
出西门 步念之 今日不作乐 当待何时 夫为乐 为乐当及时 何能坐愁怫郁 当复待来兹 饮醇酒 炙肥牛 请呼心所欢 可用解忧愁
人生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昼短而夜长 何不秉烛游 自非仙人王子乔 计会寿命难与期 人寿非金石 年命安可期 贪财爱惜费 但为後世嗤
•你如何看待诗人的“忧”情?诗人的情感到 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 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其实不然,作者 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内心的 渴求;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正因 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 才更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一统天 下的宏伟壮志。 因此,这是远大理想还没实 现时产生的“忧”,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说说曹操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 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 白脸(白脸代表坏人),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 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 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县 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 学家。建安元年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 以令诸侯”,封为丞相、魏王。曹丕称帝后, 追尊为“武皇帝”,世称“魏武帝”。
把握诗歌的情感主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从诗中寻找线索,试用一个字 概括出来。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作者究竟忧 什么? 诗中曹操是 如何抒发这 种忧的?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朝露: 生命短促易逝(比喻)。
假如诗人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
而愁,那么这种愁就是一种消极 的情感。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 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 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 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 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 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 实现时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 的情感。
课后作业

结合今天所学诗歌及你 了解的知识,谈谈心目中 的曹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暗喻贤才难得
*明月比喻人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二忧: 贤才难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以“乌鹊南飞”暗喻人才南流。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比喻贤才无所依托。
-----宽宏大量,
广纳人才。
(用典)
诗歌 主旨

三忧
(一统 天下)





一.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感受诗人积极向上,追求实 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创作风格。 二.教法和学法。 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语文素养,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朗 读品味法等。 相应本课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体验法 结合情境,通过诵读,深刻的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2、质疑释疑法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个性化阅读能 力。 3、拓展研究法 语文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升华学生的语文能 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比较。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 指依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诗句都是四字句,就 称为“短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 是曹操的传世名篇。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p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jīn wèi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yōu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du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qì mò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zā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bǔ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 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 “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 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 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 酒宴诸将,饮至半夜,忽 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53 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 赋此《短歌行》。
整体感知
短歌行(其一) 曹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