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母鸡(教案)
《母鸡》教案(通用

《母鸡》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四册,具体章节为《母鸡》。
详细内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与理解、句子成分的分析、课文主旨的把握以及相关写作技巧的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句子成分的分析,课文主旨的把握。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写作技巧的讲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母鸡图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母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母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时注意生字词的学习。
3. 生字词讲解:讲解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句子成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讲解句子成分和写作技巧。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母鸡》2. 生字词:若干3. 句子成分分析:例句及分析4. 课文主旨:概括性描述5. 写作技巧:简要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①母鸡的生活习性有哪些?②课文中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什么?(3)结合课文,以“母鸡”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①母鸡的生活习性:勤劳、勇敢、慈爱、警惕。
②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尊敬、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4《母鸡》教案 (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4《母鸡》教案(2)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母鸡》的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能够领会母鸡的责任心和母爱。
3.能够认识生活中的关爱和互助。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母鸡的责任心和母爱。
三、教学难点1.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亲情和互助精神。
四、教学准备1.课文《母鸡》的课件或纸质教材。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3.学生课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简要复述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课文《母鸡》。
2.让学生谈谈他们眼中母鸡是怎样的一种动物,以及母鸡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步:学习新课(20分钟)1.学生齐读课文《母鸡》,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一些生字词语。
2.学生分组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老师带领学生探讨母鸡的责任心和母爱。
第三步:引导思考(15分钟)1.通过故事中的母鸡,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亲情和互助。
2.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感悟并珍惜这种情感。
第四步: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母鸡》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会。
六、课后作业1.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写一篇关于亲情和互助的小故事。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母鸡的责任心和母爱,并体会到亲情和互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人、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文《母鸡》优秀教案

课文《母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尊重。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主题。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培养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母鸡,激发学习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美。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结构,总结作者写作手法。
(2)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母爱主题。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头作文。
(2)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评价。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3. 收集有关母鸡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5. 学生课堂参与度、合作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感人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母爱的伟大。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并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课文,认识并掌握一些形象生动的动物词汇。
(3)能够正确运用一些动物词汇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句子的复述和写作。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语言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并朗读课文,掌握一些形象生动的动物词汇。
2.培养学生的语言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动物词汇进行简单的阅读、句子的复述和写作。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课堂小板书。
五、教学过程:Step 1:Warm-up1. Greetings and daily report.2. Revision: Show some flashcards of animals and ask students to name them.3. Lead-in: Ask students if they have seen a hen before and how does it look like.Step 2:Presentation1. Show the picture of a hen on the screen and asks students to describe it. Teacher introduces the target language:hen/mother hen.2. Play the audio of the text while students follow. Let students listen and repeat.3.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chick, duckling, little piggy. Act out the actions and ask students to guess the meanings.4.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line by line and explain any difficult parts.5. Ask the students to circle the correct answers according to the text on their books.Step 3: Practice1. 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and take turns to read the text.2. 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text by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They can use the sentence patter n: “The hen is…” or “The chick/duckling/little piggy is…”.3.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about the hen and use the animal words they have learned.Step 4: Consolidation1. Ask som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writings with the class.2. Play a game called “Guess the Animal”. The teacher describes an animal and the whole class should guess what it is.3. Ask the students to do a group work. Each group needs to make a story using the animal words they have learned.Step 5: Homework1. Ask the students to find more animal words and make a list.2.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letter to their favorite animal.六、教学评价:通过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一些形象生动的动物词汇,通过理解课文,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动物词汇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句子的复述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母鸡》教案

五、课后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学习了《母鸡》这篇课文。通过这个过程,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他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母鸡的细致观察和赞美之情。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性反馈,如调整语气、强调重音等,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
直接输出以下内容:
四、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母鸡孵化小鸡的过程吗?”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了解母鸡孵化的过程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中涉及的生字词、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
-修辞手法分析:识别并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对母鸡的情感。
-如,分析“母鸡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这一比喻句,掌握比喻的构成和作用。
-阅读理解: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鸡的细致观察和赞美之情。
-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如母鸡在孵化过程中的表现,体现了哪些品质。
4.体会母鸡的母爱精神,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感恩之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母鸡》教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尝试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发现他们对母爱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刻的。但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我意识到需要更加精细化,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
《母鸡》教案(通用

《母鸡》教案(通用教案:《母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母鸡》。
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观察母鸡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和勇敢,从而改变了对母鸡的看法。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负责、慈爱、勇敢”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和勇敢。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赞美之情,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动物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播放母鸡孵蛋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母鸡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词典查找字词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学成果,互相解答疑惑。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4. 重点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赞美之情。
5. 实践拓展(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赞美之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母鸡负责慈爱勇敢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母鸡的形象,并写一段赞美母鸡的话。
3. 观察家里或周围的动物,写一篇关于动物的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重点讲解,学生基本掌握了课文内容。
在实践拓展环节,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赞美之作,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对母鸡的赞美之情。
但在课堂中,对于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培养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1. 开展“动物知识知多少”竞赛活动,增加学生对动物的了解。
课文《母鸡》教案(10篇)

课文《母鸡》优秀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本文范文整理的10篇《课文《母鸡》优秀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母鸡》教案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无论是老舍的语言,还是这篇选材,都充满生活的气息,至高的语言与爱,在老舍的笔下细水无痕。
如何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而又能还原一个真情的老舍及其笔下的母鸡,我觉得是当下这个时代,语文要给予孩子的哺育。
那么,只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是走进文学的一扇大门。
教材解析《母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本单元中通过作家笔下的小动物们,给我们生命的感动,那就是爱,尤其是母爱。
母爱,伟大;母爱,就在身边,一点也不遥远。
教学重点难点(1)从母鸡的行为中,感受母性的爱,并感悟母爱的厚重。
(2)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播放课前录制好的班级同学玩《老鹰捉小鸡》的录像。
)提问:1、游戏中有几种角色。
2、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同桌相互谈谈自己当时心里最期望的是什么?3、点名发言,并探讨母鸡、小鸡和老鹰和观众(看客)这几种角色当时最大的期望。
【从孩子们参与过的游戏出发,通过录像的回放,激活身体和脑海中的激动,为角色的体验反馈与交流作准备,同时也为深入理解作为母鸡这样一个独特的角色而铺垫,让孩子们带着感觉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将你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清楚的语句写到笔记本上。
2、将你读课文的理解和疑惑写在行间空白处。
3、将你觉得精美的语句或者段落画上横线。
【读书,并将有效的思考,呈现成文字,才能从散乱的思维灵光中找到进入文本的路径。
】三、精读课文(一)概括课文:一个句子或者一段话皆可。
1、从你自己的角度,来概括课文,你读到一只怎样的母鸡?2、从小鸡的角度,来概括课文,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3、从老舍的角度,来概括课文,我写了一只怎样的母鸡?【在角色体验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多角度走进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才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个立体的"母鸡'来。
课文《母鸡》教案

课文《母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母鸡》,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母鸡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2)懂得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母爱。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分析母鸡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道理。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朗读教学法:注重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课件。
4.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复习所学知识。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
(3)举例运用生字词,巩固记忆。
3. 分析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分析母鸡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道理。
4. 欣赏优美语句(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学生朗读优美语句,体会语言的韵味。
(3)教师进行语言赏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母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朗读描写母鸡叫声的句子,展开想像,感悟母鸡叫声的内涵。
3、积累描写母鸡叫声的词语,进行复述练习。
4、体味母鸡的叫声和写法,改写课文片段。
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伟大母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和词组:咕咕地紧叫没完没了颤颤巍巍尖锐凄惨咕咕地警告发了狂如泣如诉放声啼叫2、指名朗读,发现了什么?(描写叫声)3、这些词语描写了母鸡叫的声音。
它们出自老舍爷爷的《母鸡》一文,让我们齐声读一遍词语。
4、从以上词语中,我们感受到母鸡的叫声是如此丰富,丰富的叫声有什么丰富的含义呢?让我们走近老舍,走近母鸡。
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找到作者直接写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句子,用“_________”划出来。
3、交流板书: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根据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请学生把母鸡的叫声分成两大类,并分段。
没完没了颤颤巍巍如泣如诉发了狂(讨厌)咕咕地警告咕咕地紧叫放声啼叫尖锐凄惨(喜爱)三、品评叫声,体会喜恶。
导语:让我们细细品味老舍笔下的母鸡的叫声。
1、老舍爷爷一向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的叫声,指名读第1—3节,完成:它在前院后院没完没了,并没有什么理由地叫,仿佛在说:“____________”它在墙根、田坝叫着,叫声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仿佛在说:“____________”到了下蛋的时候,它的叫声发了狂,仿佛在说:“____________”2、交流。
3、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这是“无聊透顶”、“无病呻吟”、“拼命炫耀”的叫声。
所以老舍这样写道:师生串读1、3节。
重点读“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4、母鸡的叫声令人生厌,加上它还有一个坏毛病使人心生厌恶之感。
指名读第2节。
5、老舍爷爷一向讨厌母鸡,他讨厌:___________________(请学生用上板书上的词语,结合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导语:母鸡的叫声和它的种种劣迹让老舍厌恶,可是当他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鸡雏的母鸡的表现,再次聆听母鸡的叫声时,他的情感陡然发生了变化。
6、指名朗读5到8小节。
(1)当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咕咕地警告,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仿佛在说:“__________”。
(3)母鸡教儿女本领时耐心地叫,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书上没有,我们猜一下)(4)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仿佛在说:“_________”。
7、交流。
交流(2)对比读句: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交流(3)体味母鸡教本领时的劳累:多少多少次;半蹲着;趴在它背上;啄它的头。
体味母鸡的心甘情愿:它一声也不哼。
(问:从一声不哼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朗读第7节,形式为它多少多少次(学生接读)它多少多少次(学生接读)它多少多少次(学生接读)这么劳累与辛苦,可它(学生接读:一声也不哼),只为了(教给孩子本领),只为了(让孩子能生存下来),只为了(尽一位母亲的责任)(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据即可)8、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这是勇敢、负责、慈爱、辛苦的叫声。
9、老舍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的种种表现,他听到了(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板书词语,这是复述训练。
)四、主题升华,总结全文。
1、母鸡的叫声在老舍心中挥之不去,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1)出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自由朗读三句句子,想想怎么读好这三句句子?朗读指导: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赞颂之情逐句加深。
这是对鸡母亲的赞美,也是对普天下母亲的赞美。
(3)齐读句子。
2、难怪老舍先生最后写道“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从这句话中,你仅仅能体会到老舍对母鸡喜爱的感情吗?(敬重、佩服、赞美)齐读句子。
五、立足文本,语言实践。
1、人们都说爱屋及乌。
当我们对这位鸡母亲产生尊敬之情时,就会忽略它的缺点,甚至将它的缺点看作优点。
我想当老舍再一次听到母鸡在前院后院,在墙根、田坝,在下完蛋后的叫声时,他再也不会认为那是没完没了、颤颤巍巍、如泣如诉、发了狂的叫声。
下面,就来试一试,将前三自然段任选一段改写,让人读了不再感到母鸡的叫声讨厌,而是觉得很可爱。
(生认真阅读、改写)改写示例:第1段,母鸡是个乐天派,它一天到晚地唱个不停,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再由后院嘎嘎到前院,像一个不断练声的歌手。
有时候它像有什么心事,唱的是极富感染力的抒情歌曲,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泣如诉,让人忍不住想分担它的忧愁。
第3段,每当下蛋的时候,它则用摇滚歌曲向主人报告。
有母鸡在,你永远不会感到寂寞。
2、小结全文:让人讨厌的母鸡,因为做了鸡妈妈而让人陡生敬意,弱小的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勇敢面对强大的猎狗。
这就是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动物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同学们,你们的母亲也是一位英雄。
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敬意读读这段话吧!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可爱的儿女。
她伟大,因为她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六、堂堂清。
1、听写词语。
没完没了颤颤巍巍如泣如诉发了狂咕咕地警告咕咕地紧叫放声啼叫尖锐凄惨2、老舍先生最后写道“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从这句话中,你仅仅能体会到老舍对母鸡喜爱的感情吗?七、作业布置。
1、扩展阅读,推荐屠格涅夫的《麻雀》,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列那尔的《母鸡》。
2、收集动物界母亲的故事,说给听写听。
板书设计:没完没了一向讨厌如泣如诉发了狂18 母鸡负责母亲不敢再讨厌慈爱(伟大)勇敢辛苦附课外阅读:麻雀屠格涅夫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荫路走着。
狗跑在我前边。
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好象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跌落下来(风猛烈地吹动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树),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
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
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可是,由于恐怖,它整个小小的躯体都在颤抖,它那小小的叫声变得粗暴嘶哑了,它吓呆了,它在牺牲自己了!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然而,它还是不愿站定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枝上……。
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
我的特列左尔站住了,向后退下来……。
看来,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
我赶紧叫开受窘的狗——于是,我怀着极恭敬的心情,走开了。
是啊,请不要见笑。
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
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一八七八年四月柱子上的母鸡普里什文春天,邻居给了四只鹅蛋。
我们把它放到我家那只外号叫黑桃皇后的母鸡窝里,黑桃皇后孵出了四只淡黄色的小鹅。
它们唧唧叫着,口哨吹得和小鸡完全不同。
黑桃皇后一副自高自大的样子,蓬起了羽毛,它压根儿不想分辨,依然像对待小鸡那样,以母亲般的关怀来对待小鹅。
夏天来了,到处都是蒲公英,小鹅伸伸脖子几乎比它们的母亲还要高了,但是它们还是跟着它到处走。
有时母鸡用爪子刨地,招呼小鹅跟着它学。
可它们只管玩着那些蒲公英,用嘴打它,把蒲公英的团团绒毛打得随风飞扬。
这时黑桃皇后就朝它们那边瞅一瞅,似乎有几分怀疑。
有时它竖起羽毛,一连几个小时咯咯叫着、扒着。
可那些小鹅只唧唧叫着啄食绿草。
有时,一只狗想从母鸡身边经过,嗬,没门儿!母鸡猛扑过去,把狗赶走,然后瞅一眼小鹅。
有时候母鸡一边瞅它们,又似乎在想什么……我们开始留意母鸡,看它什么时候才能弄明白,这些孩子根本不是小鸡,也不值得为了它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和狗斗。
这样的事终于发生了。
六月一个晴朗的弥漫着花香的日子,忽然间,阳光暗淡了,公鸡打起鸣来。
“咯咯咯,咯咯咯!”母鸡一边回答公鸡,一边呼唤小鹅到屋檐底下来。
“天哪,黑沉沉的乌云来了!”女主人们喊起来,三步两步跑过去抢收晒在院子里的衣服。
雷声轰鸣,电光闪烁。
“咯咯咯,咯咯咯!”母鸡黑桃皇后还在固执地叫着。
那些小鹅把脖子扬得很高,就像四根柱子,一个个跟着母鸡来到屋檐下。
我们惊奇地注视着四只几乎和母鸡一般高的小鹅,怎样听从母鸡的命令,变成一个个小东西,爬进母鸡的身下;而母鸡,蓬松着羽毛,在它们上面伸开翅膀遮盖着,用母亲的温暖焐着它们。
雷雨很快过去了。
乌云散开了,太阳又照耀着我们的小花园。
房檐水也停了,各种小鸟又开始唱起歌,小鹅在母鸡翅膀下听到这些声音,都想出来自由自在地玩。
“放开我们,放开我们!”它们吹起了口哨。
“咯咯咯,咯咯咯!”母鸡回答。
这意思是说:“再呆一会,这会儿还太凉。
”“还凉呢!”小鹅叫着,“放开吧,放开吧!”突然,它们一齐站了起来,扬起脖子,母鸡就像被四根柱子举了起来,远远离开地面在空中摇摆着。
直到这时母鸡才明白过来,它可不想再一次被举到那几根柱子上去。
从此以后,黑桃皇后和小鹅的关系才算彻底结束了。
它开始独自走来走去,而小鹅也单独行动了。
母鸡列那尔门一开,她就脚爪并拢跳出鸡棚。
这是一只平常的母鸡,装饰朴素,从不下金蛋。
在眩目的亮光下,她犹豫不定地向院子里走了几步。
她首先看到的是灰堆,每天早晨,她都习惯在那儿嬉戏。
她在那里打滚,沾上满身灰烬。
她羽毛鼓涨,双翅激烈振动着,抖掉昨夜的跳蚤。
然后,她走到被最近一场骤雨注满水的盘子前饮水。
她只是饮水。
她小口小口地饮,脖子举起时刚够着盘子的边缘。
然后,她寻找散食。
属于她的有嫩草,还有昆虫和遗落的谷粒。
她啄着、啄着,不知疲倦。
她时而停下来,挺立着,目光敏锐,嗉囔前凸、头冠有似当年共和党人的红便帽。
她在用这只和那只耳朵倾听。
而一旦确信并无什么新鲜事,她又开始寻食。
她像关节性痛风患者那样高高举起僵直的脚。
她张开爪子,小心地放下,没有声音。
她行走时多像光着脚丫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