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肿大的综合诊疗方案及评估

合集下载

对儿童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手术治疗正确认识

对儿童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手术治疗正确认识

对儿童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手术治疗正确认识发表时间:2010-09-05 发表者:纪育斌(访问人次:2336)临床上,很多儿童出现夜间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反复的扁桃体炎发作、分泌性中耳炎发作。

查体时常常发现孩子的腺样体肥大或者扁桃体肥大。

对于这类孩子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很多家长认为儿童期切除患儿的扁桃体或腺样体对导致孩子的免疫力降低,却往往忽略了疾病本身对儿童的危害要远远的大于免疫力降低对儿童造成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要正确的认识一下扁桃体和腺样体的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腺样体和扁桃体都属于咽部淋巴环的内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作用是咽部用于抵抗外界感染性侵袭。

其切除后可能会出现咽炎症状、上呼吸道感染。

再来正确认识一下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对儿童的影响。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心内膜炎、关节炎和肾小球肾炎(最常见);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导致儿童夜间缺氧,张口呼吸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面部骨骼发育(形成腺样体面容),并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孰轻孰重,似乎已经非常明显了。

但是,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做手术,是需要耳鼻喉科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确定的。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孩子需要手术治疗,简单一点的判断方式:经保守治疗无效出现下述症状1.夜间睡眠打鼾伴有憋气2.夜间睡眠张口呼吸3.反复的扁桃体炎发作(一年大于4次)4.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符合上述标准的任意一条都应手术治疗家长们需要注意的只用两点:1.找一家好的医院;2.找一个技术过硬的医生。

扁桃体肥大需要手术吗发表时间:2009-08-30 发表者:许家健(访问人次:6041)广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许家健许多家长问孩子一张口可以看到扁桃体肥大,是不是要做手术切除其实扁桃体肥大不一定要手术,一是要看是不是太大,影响了正常的功能,二是要看有没有其它的病变。

目前认为以下情况需要扁桃体切除:1、扁桃体太大,影响了孩子的呼吸、进食、发音等功能。

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如何治疗?

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如何治疗?

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如何治疗?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637000前言: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多见儿童睡眠期间打鼾、呼吸暂停,危害较大,可影响儿童机体发育,甚至造成永久性的功能损伤,需及时处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所引发的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方法,并普及治疗知识,为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防治提供参考。

一、小儿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症状腺样体也被称之为咽扁桃体、增殖体,是位于人体鼻咽顶后壁中间的物体,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现桔瓣样。

在正常情况下,腺样体也是会发育长大的,并在6~7岁时发育到最大状态,随后随着儿童步入青春期而逐渐的萎缩,成年后基本就消失了。

但若是因某些因素影响,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儿童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且腺样体增生肥大通常还会合并慢性肥大性的扁桃体炎。

具体的症状如下:(一)慢性鼻-鼻窦炎: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间,当腺体出现肥大后,便可堵塞儿童的后鼻孔,导致鼻窦粘膜、鼻腔粘膜纤毛摆动受到阻碍,从而影响鼻腔鼻窦间的通气引流,当病原菌通过呼吸进入鼻腔后,便容易在这个位置定植滋生,形成炎症,即慢性鼻-鼻窦炎。

(二)腺样体面容及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腺样体肥大极易引发鼻塞,当患儿在睡眠时,可因鼻塞导致打鼾,或者被迫用嘴进行呼吸,部分病情严重的患儿便可诱发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期间伴随呼吸暂停,损伤肺、心脏功能,甚至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此外,长期用嘴进行呼吸,还会影响儿童面部的正常发育,形成腺样体面容,即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醇厚、缺乏表情等,影响人际交往,长期如此,可致使儿童心理异常,甚至产生抑郁、厌世等情绪。

(三)分泌性中耳炎:肥大的腺样体还会堵塞或者压迫邻近的咽鼓管咽口,导致鼓室出现积液,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听力减退、耳堵、耳闷、耳鸣等均是其常见的表现,若未能有效处理,很可能早场患儿听觉功能的永久性损伤。

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儿童临床路径【2020版】

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儿童临床路径【2020版】

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临床路径一、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ICD-10:J35.300)。

行扁桃体术伴腺样体切除(ICD-9-CM-3:28.3x01,28.3x02,28.3x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症状:有睡眠打鼾、憋气、张口呼吸、鼻塞;2.体征:扁桃体肥大,鼻咽部腺样体增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行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5.300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PSG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3.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

1.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止血药,可用含漱液漱口。

详解:腺样体肥大临床诊疗指南

详解:腺样体肥大临床诊疗指南

详解:腺样体肥⼤临床诊疗指南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呈桔瓣样。

腺样体和扁桃体⼀样,出⽣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长⼤,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

腺样体肥⼤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发⽣病理性增⽣,从⽽引起⿐堵、张⼝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常不时翻⾝,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本病最多见于⼉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合并存在。

临床表现⼀、局部症状⼩⼉⿐咽腔狭⼩,如腺样体肥⼤堵塞后⿐孔及咽⿎管咽⼝,可引起⽿、⿐、咽、喉等处症状。

⿐部症状:腺样体肥⼤常并发⿐炎、⿐窦炎,有⿐塞及流⿐涕等症状。

说话时带闭塞性⿐⾳,睡时发出鼾声。

⽿部症状:咽⿎管咽⼝受阻,将并发⾮化脓性中⽿炎,导致听⼒减退和⽿鸣。

⾯容:由于长期张⼝呼吸,致使⾯⾻发育发⽣障碍,颌⾻变长,腭⾻⾼拱,⽛列不齐,上切⽛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容”。

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阵咳,易并发⽓管炎。

⼆、全⾝症状全⾝发育和营养状况较差,并有夜惊、磨⽛、遗尿、反应迟钝、注意⼒不集中等反射性症状,此外,长期呼吸道阻塞、肺换⽓不⾜,将引起肺动脉压升⾼,重者可导致右⼼衰竭。

诊断要点腺样体⾯容,硬腭⾼⽽窄。

⿐咽部检查可见⿐咽顶后壁红⾊团块状物隆起,⿐咽部触诊触及柔软的淋巴组织团块。

⿐咽X线侧位拍⽚或CT扫描,有助于诊断。

治疗⽅案⼉童因腺样体肥⼤堵塞后⿐孔及咽⿎管咽⼝,可发⽣⽿⿐咽等症状。

表现为睡眠时张⼝呼吸,⾆根后坠常有鼾声,夜寐不宁,⿐分泌多,说话时有闭塞性⿐⾳,语⾔含糊。

腺样体肥⼤⼀般治疗,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机体免疫⼒,积极治疗原发病。

⽤药物滴⿐,减轻⿐塞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术治疗,若保守治疗⽆效,应尽早⾏腺样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适应症腺样体肥⼤引起张⼝呼吸、打鼾或有闭塞性⿐⾳。

儿童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指儿童的扁桃体、腺样体或者两者同时肥大。

以下是常用的CT诊断标准来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
1. 扁桃体肥大:一般使用Friedman分级系统来评估扁桃体肥大程度,该系统主要根据扁桃体与悬雍垂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级。

一般而言,扁桃体与悬雍垂之间的距离越大,表示扁桃体肥大程度越高。

2. 腺样体肥大: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可以使用下述指标:
- 腺样体后截面积:通过测量腺样体在鼻腔后方的横断面积,来评估其肥大程度。

一般来说,PSA值超过某个阈值,如0.45 cm²,被认为是腺样体肥大。

- 腺样体与鼻腔后壁的接触面积:通过测量腺样体与鼻腔后壁的接触面积,来评估其肥大程度。

一般来说,接触面积超过某个阈值,如75%或80%,被认为是腺样体肥大。

CT诊断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研究和医院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医生会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和对患者的影响。

1/ 1。

【临床路径】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手术)诊疗常规

【临床路径】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手术)诊疗常规

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手术)诊疗常规【概述】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是指小儿扁桃体反复发炎同时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或打鼾。

【诊断标准】扁桃体有慢性炎症二度以上肿大,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者或打鼾。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2、无慢性基础疾病及重要脏器合并症。

3、能耐受全麻者。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治疗常规】1、手术(1)术前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心、肝、肺、肾合并症者。

(2)手术方式:全麻下扁桃体摘除加腺样体刮除术。

2、药物(1)术前:术前一天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止血药物。

(2)术中:应用麻醉药。

(3)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止血药。

3、检查术前检查有前鼻镜检查、间接喉镜检查、音叉试验、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凝血四项、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肾功、肝功、胸正位片、全导心电图。

鼻咽部Sct 。

【出院标准】切口Ⅱ/甲愈合,切口伪膜生长良好。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天数:7天。

2、疗效标准:好转率≥98%。

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编号:疾病名称: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适用对象: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拟行:扁桃体摘除加腺样体刮除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日期住院第一天住院第二天住院第三天(手术日)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评估基础生命体征完成“首次病程纪录”完成“大病历”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注意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核实各项检查结果正常手术前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完成“手术纪录”完成“手术日病程纪录”向病人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医嘱长期医嘱:三级护理临时医嘱:血尿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爱滋病、梅毒)鼻咽部sct。

凝血四项心电图前鼻镜检查、间接喉镜检查、音叉实验长期医嘱:三级护理静脉给头孢呋辛钠针(过敏时用克林霉素针)。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影像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影像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影像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通常是指儿童或青少年的腺样体(例如扁桃体和腺病毒)明显增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影像诊断标准:
1. X线检查:传统上,颈部正侧位X线片被用于评估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呈现为两侧颈部后壁的软组织密度增加。

然而,X线不能直接测量腺样体的大小,也无法区分腺样体肥大的程度。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包括腺样体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相关问题(如腺样体周围的感染或炎症)。

但CT扫描受到辐射暴露的限制,因此在儿童中使用时需要谨慎考虑。

3. 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不涉及辐射暴露。

它可以显示腺样体的大小、形态和组织结构,并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病因。

然而,MRI扫描的成本较高,所以通常仅在必要时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影像诊断只是确定腺样体肥大的一种方法。

最终的诊断应该结合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评估。

如果你或家人有类似的情况,请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

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

名称: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主诉:反复鼻塞伴睡眠打鼾、张口呼吸2年余现病史:患儿家属代诉: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患儿夜间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夜间易醒;症状严重时伴有憋气、说话时带有鼻音。

平素无诱因情况下出现反复鼻塞自行好转,暂未发现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症状。

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拟诊断为“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给予喷鼻液、口服消炎药、抗过敏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症状反复。

近期症状明显加重遂入我院,门诊电子喉镜提示:腺样体肥大。

拟“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收入我科,病程中全身发育正常,无发热、无脓涕、无吞咽困难,无嗅觉减退,无白天嗜睡、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暴躁等表现,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无异常。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先天性疾病病史,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手术史。

个人史:于原籍,未去过疫区,预防接种按时。

家族史:否认有明确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神经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

专科检查:耳部检查:双耳对称,耳郭及外耳道无异常,无牵拉痛。

外耳道通畅未见新生物及分泌物。

鼓膜无充血、肿胀、膨出、内陷、疤痕及钙质沉着等。

乳突部无红肿、压痛、瘘管及疤痕。

粗听力正常。

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双侧上颌窦、筛窦区、额窦底壁无红肿及压痛。

鼻前庭无红肿,鼻毛无脱落。

鼻腔未见新生物及粘脓性分泌物,鼻中隔无偏曲。

咽喉部检查:腭骨稍拱起,口咽部软腭、悬雍垂无畸形,运动正常。

咽部粘膜稍红;扁桃体Ⅱ°突出,表面无分泌物。

咽后壁粘膜稍充血,有少许淋巴滤泡增生。

间接喉镜检查:见舌根淋巴组织增生,鼻咽顶后壁红色状隆起,表面呈橘瓣状,有纵沟,阻塞后鼻孔超过一半。

会厌、杓状隆突及杓间区无红肿,梨状窝无积液,两室带无肥厚。

两声带表面光滑、无充血,运动好。

颈部检查:颈软无压痛,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本院电子鼻咽喉镜示(2023-06-22):腺样体肥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肿大的综合诊疗方案及评估
发表时间:2016-11-28T13:57:26.3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作者:薛真宗
[导读] 我们要认识一下这两个器官。

甘肃省景泰县喜泉镇卫生院 730400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这两个器官。

扁桃体学名应是腭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也是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

当受到外界炎症刺激后,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力很强,能对付侵入的各种致病微生物,起到抗病作用,被称为人体的“健康卫士”。

腺样体也是咽部的淋巴组织,又称为咽扁桃体,作用相对次要一些。

它们共同组成一道防御门户,可抵御侵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抗病作用,一般而言,儿童时期的扁桃体多呈生理性肥大,是正常现象,扁桃体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长大,9岁时又逐渐萎缩、退化。

儿童切除扁桃体要慎重,如无特殊情况不做手术.
有些家长偶尔发现孩子扁桃体很大,以为是疾病,焦急万分,四处求医,吃药、打针,依然不见好转,便要求手术.对于这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孩子在逐渐长大,接触外界刺激的机会在增多,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扁桃体的免疫活动就会加强,便可能出现肥大.这是儿童时期的正常现象.如果仅仅是扁桃体肥大,没有反复发作的炎症,也不影响呼吸和进食时吞咽,则无需手术.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免疫系统完善,扁桃体也就渐渐缩小.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扁桃体、腺样体亦然。

原本它们是人体的免疫器官,相当于一个站岗员,对身体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它们总是发炎,就会形成“病灶”,反而窝藏细菌,甚至引起全身的合并感染,对人体有害而无益了。

由于5岁以下孩子的扁桃体对自身免疫有较大帮助,因此可以先切除一侧,以缓解症状.
西药治疗:
1.急性扁桃体炎的内科治疗
(1)全身治疗:本病多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治疗上首选抗生素为青霉素,若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则可选用林可霉素、红霉素等替代。

对于伴有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者则可选用解热镇痛剂,如阿司匹林。

若在治疗2~3h后病情未见好转,则应考虑是否为其他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改用敏感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抗病毒药,酌情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

(2)局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同时扁桃体炎多是细菌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扁桃体炎更是感染化脓菌所引起,因此在治疗时必须应用抗生素。

2.慢性扁桃体炎的内科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也可选用抗菌消炎类药物,若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则需行手术切除,对于5周岁以下的儿童则不适宜手术治疗,多选用保守疗法,这是因为其尚有一定的免疫作用。

几种常见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等均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时也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抗生素。

其中庆大霉素在儿科中的实用非常普遍,若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对听觉神经和前庭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也可造成肾脏的毒性伤害。

临床规定:不满6岁的儿童应避免使用,6岁以上的患儿使用时也应谨慎,尽量以抗生素替代。

2.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此类抗生素中有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

研究发现,这类抗生素为人工合成,可影响多种幼龄动物的关节软骨组织,致使软骨发育障碍。

临床规定:对于1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处于骨骼生长发育期的小儿,使用时应谨慎。

3.磺胺类抗生素尽管临床儿科常选用此类抗生素,但相关临床试验证实,此类抗生素不仅可引起肾脏毒性,造成肾功能衰竭,也会对大肠杆菌正常合成维生素B产生抑制作用,引起小儿食欲不振,出现口角炎、神经炎等炎症症状。

临床规定,早产儿、新生儿、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此类药物,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腹痛、过敏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在用药期间应大量饮水。

中医药治疗药方:
(1)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金银花、蒲公英各400g、胖大海50g、薄荷200g、甘草100g、淀粉30g。

先取金银花、蒲公英各200g、胖大海、薄荷、甘草,将上药磨成细粉并过筛,以备用。

水煎剩下的金银花、蒲公英,合并煎液并过滤,浓缩成糖浆状,与淀粉相混合,煮成糊状,而后与上述备用药混匀成软块,过20目筛制成粒状,沸水冲泡10min,服用上清液,10g/次,2次/d。

(2)小儿扁桃体炎的防治:取酸梅6g,青果(或橄榄)25g,白糖适量。

将酸梅及青果(或橄榄)放入砂锅内并浸泡6h及以上,而后煎煮,服用时加适量白糖调味。

(3)小儿扁桃体炎:麦冬、沙参、玄参、橘梗、乌梅肉、生甘草各等分。

将上6味药捣碎混匀,每次取15g放入保温杯中,倒入沸水,加盖温浸1h,代茶饮,3次/d。

(4)咽喉不适之扁桃炎者:冰糖、黄精各30g。

洗净黄精,与冰糖文火同煮1h,食黄精喝汤,早晚两次。

但在下面这些情况下,医生往往建议患者切除扁桃体:
1.由于慢性扁桃体炎而引起了任何一种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可包括牛皮癣、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肾炎、长期原因不明的低热等。

此时必须切除,不切除并发症很难好转,或反复加重并发症的病情。

2.扁桃体急性反复发炎。

达到何种程度可称为反复?通常认为每年发作3-5次扁桃体便应切除。

其实,这还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全面权衡:反复发作所引起的痛苦对身体的损害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及经济上的损失是否值得做手术。

有些患者急性扁桃体发炎时,需要2-3周的抗生素才能控制炎症,这时就应考虑切除扁桃体。

不要认为所有的咽痛发热就时扁桃体急性炎症,也有可能是急性咽炎上感。

它的诊断应有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的医生做出。

另外,扁桃体的大小不是诊断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依据。

一般而言,学龄前儿童多半有生理性的扁桃体肥大,二度大小很常见。

但过度肥大达到三度,影响呼吸,妨碍吞咽,言语含糊不清是便应切除。

这里再说一下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也可以引起通气障碍,导致打鼾、睡眠时憋气、张口呼吸、多汗,因慢性缺氧而导致的额晨起
时头昏、白天嗜睡、学习困难;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常并发鼻炎、鼻窦炎;咽鼓管口受阻,将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有些患儿在看电视时将音量发很大,说明听力已经受到影响。

严重的患儿可有全身发育差、睡眠时易惊醒、磨牙、反映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工,牙齿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

因此,有经验的口腔医生在给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的患儿做口腔矫形前,要求先解除腺样体问题。

腺样体肥大至何种程度就该切除?可拍鼻咽侧位片,如腺样体阴影面积占鼻咽气道截面积宽度的额60%-70%,或鼻内镜下见鼻咽空间大部分被腺体占据时,结合患儿表现,可决定是否手术。

手术治疗有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术腺样体刮除术,以及较为先进的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内窥镜下腺样体吸切除术等。

这些手术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很安全的,而且只要达到手术标准,通过手术治疗肯定是利大于弊,此时家长应该遵从医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