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

合集下载

白术炮制措施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影响分析

白术炮制措施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影响分析

白术炮制措施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白术炮制措施效果。

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0.1-2021.1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80例分为ABC三组。

A组采用炮制前分档措施、B组采用水处理前分档措施,C组采用炮制联合水处理前分档措施。

对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和治疗满意度。

结果:C组上述指标均优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上述指标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临床中白术炮制措施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炮制措施对应的药剂成分和临床疗效各不相同。

相比于炮制前分档与水处理前分档,采用炮制联合水处理前分档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白术;炮制;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的主要成分为中药材,中药材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以及矿物等等。

中药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虽然大多数中药材相对常见,但是少数中药材由于性质特殊,可能带有一定的毒性,因此治疗前需要采用特定的药物加工处理手段减少毒性、提高疗效。

本文的重点探究三种不同的白术炮制措施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影响,以180例患者作为数据研究对象,现将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0.1-2021.1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80例分为ABC三组。

A组男女比(32/28),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63±8.67)岁。

B组男女比(30/30),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24±8.89)岁。

C组男女比(29/31),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56±9.24)岁。

资料比较P>0.05,可比。

1.2方法1.2.1 炮制前分档对A组患者需要服用的白术进行炮制前分档。

简单处理完毕后需要对白术进行炒制,首先需要在炒锅中加入土粉,炒制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确保白术受热均匀。

其次需要当白术均匀沾满土粉后需要将多余的土粉筛出,最后需要当白术降温后进行入药煎制。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
2 . 4土炒 白术
白术主要含挥发油、内酯类化合物及多糖。挥发油中主要为苍术
酮、苍术醇 等 ,内酯类化 合物 中有 白术 内酯 I 、 Ⅱ、m、I V 及双 白术 内酯、环氧 白术 内酯等” J 。
炮制:将伏龙肝 ( 即烛 土)细粉放入锅 内,用中火炒至灵活状态, 加入 白 术片 , 翻炒至表面布满细土 ( 俗称挂土),且药物逸出本身香气 , 取出,筛去土 ,晾凉。 ( 每1 0 0 l ( g 白 术片,用伏龙肝细粉3 0 。) 功能 与药理 :土炒 白术燥性 缓和 ,补脾 止泻作用增 强。主要用 于 脾虚 食少 ,泄泻便溏 ,胎 动不安 。其 补脾 作用与 土炒白术 内的白术 内 酯增加和 挥发油 减少有 关 ,对 4 种 白术炮制 品与生 品 中的挥 发油含 量 比较 ,炒 制后挥发油含量 均有下 降,生 白术 >蜜 炙麸炒 白术 >麸 白术 >土 白术 >焦 白术 】 ,对 4 种 白术炮 制 品与生 白术 的白术 内酯含量 测 定后发现 ,生 白术 、清炒 白术 、麸 白术 、土 白术 中 白术 内酯 总量分别 为1 . 3 2 6 、1 . 5 9 1 、1 . 5 3 4 、1 . 7 3 8 m g / g 【 9 】 。说明土炒 白术 中挥发 油含量较
1 0 0 斤 ,用麸 皮 l 5 ~2 0 斤 。)
功能 与药理 :白术麸 皮炒 制后 燥性缓和 ,健脾和 胃作用增强 ,用
于 脾 胃不和 ,运 化失 常 ,食少 胀满 ,倦 怠乏 力 ,表 虚 自汗 ,胎动 不 安 。实验证 明 ,白术挥 发油 含量减少 ,多少为 :白术生 品>蜜 制麸炒 白术 >麸炒 白术 >土制 白术 >炒焦 白术 ,其 中挥 发油 主要成分 苍术酮
2白术的临床作用
2 . 1生 白术

白术炮制方法与标准

白术炮制方法与标准

白术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烘干或晒干。

烘干者称“烘术”;晒干者称“生晒术”;拣肥满纤维性少的鲜白术,略蒸后再晒干者称“冬术”。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熬黄(《千金翼》)、土炒(《外台》)的方法。

宋代有炮、炒黄、米泔浸(《博济》)、米泔水浸后麸炒(《苏沈》)、醋浸炒(《总录》)、煨制、焙制(《局方》)、土煮(《朱氏》)、米泔浸后炒(《疮疡》)等法。

元代有用黄芪、石斛、牡蛎、麸皮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丹溪》)的方法。

明代增加了蜜炒、水煮、绿豆炒(《普济方》)、附子、生姜、醋煮(《奇效》)、酒制(《理例》)、乳汁制(《蒙筌》)、米泔浸后黄土拌九蒸九晒(《准绳》)、盐水炒(《保元》)、面炒(《景岳》)、炒焦、米泔浸后土蒸切片,蜜水拌匀炒(《必读》)、姜汁炒(《通玄》)等多种辅料制的方法。

清代又增加了枳实煎水渍炒(《握灵》)、酒拌蒸(《说约》)、米泔浸后麦芽拌炒(《大成》)、香附煎水渍炒、紫苏一薄荷一黄芩一肉桂汤煮(《钩元》)、蜜水拌蒸、烧存性(《逢原》)、米制(《长沙》)、陈皮汁制(《从众录》)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用水润透,切厚片,干燥。

筛去碎屑。

2.土炒白术:先将土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白术片,炒至白术表面均匀挂上土粉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

白术片每100千克用灶心土25千克。

3.麸炒白术:先将锅用中火烧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投入白术片,不断翻炒,炒至白术呈黄褐色,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白术片每100千克用麦麸10千克。

【饮片性状】白术为不规则厚片,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粗糙不平,中间色较深,有放,射状纹理和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周边灰棕色或灰黄色,有皱纹和瘤状突起。

质坚实,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土炒白术表面杏黄土色,附有细土末,有土香气。

白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杨娥

白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杨娥
Advance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YANG E,ZHONG Yan-mei,FENG Yi-fan (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1. 2 苷类成分
白术中的苷类成分主要是倍半萜糖苷和黄酮苷,
目前已发现的苷类成分有: 从白术源自醇提取物的水溶收稿日期: 2012-02-21 作者简介: 杨娥( 1988 - ) ,女,硕士研究生,Email: gzyange@ 163. com; 通信作者: 冯毅凡( 1963 - ) ,男,教授,主要从事现代仪器
白术的有效成分有挥发性成分、内酯类成分、苷类、 多糖类成分以及氨基酸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术具 有利尿、抗菌、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对神经系统、子宫 平滑肌、肠胃运动也有一定作用,还具有 调 节 免 疫 功 能[3]。本文主要对白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 现状进行总结,为白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挥发性成分白术中挥发性成分较多主要是萜类成分包括内酯衍生物其中以倍半萜类为主现已从白术中鉴定出的倍半萜类成分有100多种其基本骨架非常丰富5正十三烷等脂肪族化合物挥发油中的白术内酯类成分是白术中比较有特征的成分也是重要的活性成分已发现的白术内酯和相关成分有白术内酯trctylenolide9白术内酯trctylenolide9白术内酯trctylenolide10双白术内酯bitrctylenolide11atrctylenolide12atrctylenolide12atrctylenolide12苍术酮trctylone酰氧基苍术酮3cetoxytrctylon13脱水苍术内酯138methoxysterolid14ethoxysterolid14结构见图1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摘要】白术是菊科,其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效果十分显著,在临床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降低白术生品燥性,提高其健脾燥湿、导滞止泻的功效,在临床中通常是进行炮制之后再进行使用。

一般的炮制方式有麸炒、清炒、土炒和蒸制,其炮制技术也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

随着炮制方法和时间的不同,其功效和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中药炮制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工艺是最近几年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最近几年中,很多学者纷纷进行了白术炮制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这都给本研究带来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不同炮制方法;白术;化学成分;影响白术在临床中是十分普遍的药材,在我国一些地方都有栽培。

因为白术燥性强,必须进行炮制后使用,同时常常和其他药物进行配伍。

在临床中,主要是针对脾虚、腹胀、腹泻患者进行辨证应用,同时能够对脾胃虚弱引起的胎动不安进行治疗。

在最近几年中,一些学者都纷纷研究了白术的临床价值研究,在本文中主要是针对白术炮制过程,分析及化学成分发生的变化,希望为相关研究带来参考。

一、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挥发油包含成分为白术内酯、苍术酮,是主要的白术成分。

再进行炮制过程中,常常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质量才能够保持疗效。

白术炮制之后,体内脂性成分逐渐降低,能够实现自身氧化转化成,转变成白术内酯Ⅰ和Ⅲ。

白术内酯有着抗肿瘤的成分,能够对人体的机体指标进行改善。

在Fu J等人的研究中认为,白术对乳腺癌细胞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的机制是在转化生长因子-β进行下调,促使癌症细胞分化完成。

陈鸿平等人使用了二维红外成像仪检测炒药机,麸炒白术,使用的净白术和蜜麸比是10︰1,从第四分钟开始,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取样,观测外观并使用GC-MS法对白术内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进行检测,发现白术炮制品内的挥发油产生了重组和裂解,挥发油的成分也产生了明显改变。

短时间的炮制操作中,挥发油含量基本稳定不变。

在白术颜色变黄之后,挥发油含量降低,大约是生品的84.72%。

不同土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Ⅲ和白术多糖含量比较

不同土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Ⅲ和白术多糖含量比较

不同土炒白术中白术內酯Ⅲ和白术多糖含量比较陈鸿平刘友平刘承萍李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5)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辅料土炮制白术对其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为辅料土的筛选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同批药材,用5种不同品种的辅料土炮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白术內酯-Ⅲ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土炒白术中多糖的含量。

结果白术内酯-Ⅲ含量高低为:为赤石脂炒白术>壁土炒白术>灶心土炒白术>窑土炒白术>黄土炒白术>生白术;多糖含量高低为:灶心土炒白术>黄土炒白术>赤石脂炒白术>窑土炒白术>壁土炒白术>生白术。

结论白术经不同辅料土炒炮制后,白术內酯-Ⅲ和多糖的含量均有增高,但不同炮制品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白术;土炒炮制;白术內酯Ⅲ;白术多糖Content Comparision of Atractylode III and SolublePolysaccharide Processed with Different SoilsCHEN Hong-ping, LIU You-ping, LIU Cheng-ping, LI Ping(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0075, China)Abstract: Object:To discuss on the effect on the main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proce ssed Atratylodes (Baizhu) with different soils as excipient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s creening soils as processing excipient. Methods: Atratylodes of the same batch are pr ocessed with 5 different kinds of soils. Content of Atractylode III is determined by H PLC and Soluble Polysaccharide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in different processed Atrat ylodes.Results:The contents of Atractylode III in different processed Atratylodes are Halloysitum rubrum processed Atratylodes>Wall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kitchen r ange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kiln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loess processed Atrat ylodes>raw Atratylodes;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Polysaccharide in different processed Atratylodes are kitchen range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loess processed Atratylodes >Halloysitum rubrum processed Atratylodes>kiln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Wall so il processed Atratylodes>raw Atratylodes. Conclusion: the contents of both Atractylo de III and Soluble Polysaccharide increased after soil processed.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processed Atratylodes with different soils.Key words: Atratylodes (baizhu), soil processing, Atractylode III, Soluble Polysacchari de白术为菊科植物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综述-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

综述-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

综述-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摘要:白术不同炮制手法对自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有一定,加强对不同手法炮制的白术药理作用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药物功效的合理运用。

本文对近几年白术不同炮制手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白术;炮制手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白术作为临床常用中药材,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干燥之后所得的成品,具有性甘、味苦、燥湿利水、安胎、健脾益气、止汗等诸多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倦怠无力、胎动不安、痰饮水肿、自汗等症状效果显著[1]。

我国中医方剂中大量应用到白术这种药材,目前白术的相关制剂已经多达五百余种,成为我国中医药配方中最常用的药材之一。

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对其自身药理有一定影响,深入研究炮制方法对药理的影响作用有助于临床更好的开发白术的治疗功效。

1.白术典型炮制方法白术的炮制最早可见《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历史上有记载的有土炒白术、麸炒白术等,都广泛用于各类中医药制剂,我国目前常见的白术炮制方法有土白术、炒白术、麸炒白术、醋白术、米泔白术、焦白术等,方法多样种类多样,已经创造了药材炮制品种与方法的一大新开端。

目前较为常见且常用的白术炮制方法有清炒白术、土白术、生白术、麸炒白术等。

清炒白术是将白术与蜜炙麸皮混炒,麸皮入锅冒烟后加入白术片,待白术变为焦黄色且有药材香气溢出之后则为成功,取出后晾凉所得即为清炒白术。

土白术是利用伏龙肝细粉中火煎炒之后加入白术片炒至色泽土黄即为成功,取出后晾晒筛选即可得土白术。

生白术是将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后的白术清水浸泡12-24h,待成熟之后再闷润24-32h,将内外湿度相同的白术切成厚薄相同的白术厚片,晾干后即可备用。

麸炒白术与清炒白术较为相似,都是利用麸皮加热后锅中翻炒麸皮及白术,文火炒至黄棕色后取出、晾晒即可获得麸炒白术。

2.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对要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白术这种药材本身含有约1.4%左右的挥发油,因此不同的炮制方式对药材本身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有一定影响。

白术研究综述

白术研究综述

白术研究综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与炮制研究进况及展望摘要:文章对近年来有关白术的炮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白术的深入研究,为白术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有望开发出安全有效的保健药。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erned large-headed atractylodes of processing, effective ingredi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study of large-headed atractylod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rge-headed atractylodes provide reference to develop safe and effective health care medicine.关键词:白术来源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Key words: Largehead Atractylodes Rh the source proces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Research progress白术(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其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白术性温,味甘、苦。

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中和、止汗安胎之效[1]。

主产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省。

多为栽培。

2000年《中国药典》一部收载含白术制剂共51种,2005年《中国药典》白术药材居全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首,全国年需求量7 000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
发表时间:2015-11-19T15:13:57.7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作者:段桂峰嵇传良
[导读]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对其自身药理有一定影响,深入研究炮制方法对药理的影响作用有助于临床更好的开发白术的治疗功效。

段桂峰嵇传良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白术不同炮制手法对自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有一定,加强对不同手法炮制的白术药理作用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药物功效的合理运用。

本文对近几年白术不同炮制手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白术;炮制手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白术作为临床常用中药材,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干燥之后所得的成品,具有性甘、味苦、燥湿利水、安胎、健脾益气、止汗等诸多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倦怠无力、胎动不安、痰饮水肿、自汗等症状效果显著[1]。

我国中医方剂中大量应用到白术这种药材,目前白术的相关制剂已经多达五百余种,成为我国中医药配方中最常用的药材之一。

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对其自身药理有一定影响,深入研究炮制方法对药理的影响作用有助于临床更好的开发白术的治疗功效。

1.白术典型炮制方法
白术的炮制最早可见《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历史上有记载的有土炒白术、麸炒白术等,都广泛用于各类中医药制剂,我国目前常见的白术炮制方法有土白术、炒白术、麸炒白术、醋白术、米泔白术、焦白术等,方法多样种类多样,已经创造了药材炮制品种与方法的一大新开端。

目前较为常见且常用的白术炮制方法有清炒白术、土白术、生白术、麸炒白术等。

清炒白术是将白术与蜜炙麸皮混炒,麸皮入锅冒烟后加入白术片,待白术变为焦黄色且有药材香气溢出之后则为成功,取出后晾凉所得即为清炒白术。

土白术是利用伏龙肝细粉中火煎炒之后加入白术片炒至色泽土黄即为成功,取出后晾晒筛选即可得土白术。

生白术是将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后的白术清水浸泡12-24h,待成熟之后再闷润24-32h,将内外湿度相同的白术切成厚薄相同的白术厚片,晾干后即可备用。

麸炒白术与清炒白术较为相似,都是利用麸皮加热后锅中翻炒麸皮及白术,文火炒至黄棕色后取出、晾晒即可获得麸炒白术。

2.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对要药理作用的影响
因白术这种药材本身含有约1.4%左右的挥发油,因此不同的炮制方式对药材本身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有一定影响。

白术本身所含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以苍术酮与苍术醇为主,其中苍术酮高达30%-60%,其余成分则包括石竹烯、11-二烯、榄香烯、吉马烯茁等,这些成分受炮制方法影响含量与化学性质都会发生较大改变,导致药材本身药理作用受到影响[2]。

药材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以白术内酯I、II、4与双白术内酯、15环氧羧基白术内酯等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谷氨酸、白术三醇、多糖成分等,都是对炮制方式与手法有较大敏感度的物质。

实验室研究发现,白术不同炮制手法对挥发油含量影响较大,基本上炮制之后挥发油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尤以焦白术含量最低,其次是土白术,生白术、清炒白术与麸炒白术含量相对受影响较小一些。

对不同炮制方式中白术内白术内酯I、II III含量进行研究发现,I在麸炒白术中含量最高,包括麸炒黄品、轻品与焦品,互相之间含量相差较小,炒白术与生白术相对含量下降较为明显;白术内酯II在清炒、麸炒、土白术、生白术中含量基本相同,但是在麸炒炮制手法中会有所升高,以麸炒黄品、轻品与焦品尤甚,至于白术内酯III 也在麸炒白术中保持最高,总体来说,麸炒黄品、轻品与焦品是三种白术内酯含量最高的炮制手法,麸炒黄品含量最高[3]。

对比土白术、生白术、炒白术、麸白术几种炮制手法中白术内酯含量发现,炮制后白术内酯I、II III含量均有明显变化,其中III含量明显增加、II含量明显降低、I含量虽然有所变化但是不太明显。

对不同炮制手法的白术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白术内酯I、II III与苍术酮在色谱环境下存在明显吸收峰,苍术酮一定情况下可转化为白术内酯,白术内酯III加热后可转化为I与II,因此会造成白术炮制后白术内酯II含量增加。

正是由于不同炮制手法对白术挥发油及白术内酯含量影响较大,因此白术本身药理作用也受到较大影响。

白术本身可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助于调节脾胃,具有镇静作用、血管扩张作用及延缓衰老、抗癌细胞等功效。

经过炮制后的白术其内含的双白术内酯可显著提升心肌收缩与负荷功能,在临床大鼠试验中显示器对大鼠离体心肌有着负性频率与负性心肌效用,内含的白术多糖提升了大鼠血清溶菌酶、外周白细胞、NBT阳性率,从而达到抗氧化、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4]。

临床对白术内含的白术内酯I、II III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I可显著提升人体唾液淀粉酶活性,在调节、改善脾胃功能方面效果显著,因此麸炒、清炒白术在促进胃肠道吸收方面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各类胃肠道药物制剂配方。

因生品白术及炮制白术对胃肠道作用影响有明显差异,生白术促进小肠蠕动效果显著因此经常用于治疗便秘,炒白术因白术内酯含量升高在泄泻方面效果更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白术不同炮制手法对自身挥发油、白术内酯含量等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药理作用方面各自表现不一,加强对不同手法炮制白术的药理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临床中白术功效的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阳柳平.研究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况[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607-609.
[2]周爱珍,程斌,王和平.炮制对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0(2):79-80.
[3]李庆.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302-303.
[4]嵇仁帼.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J].医学信息,2014(35):155-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