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护理要点论文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血液透析护理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日渐增长,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这一方面标志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医疗保健和社会问题。
当代医学科学不断进步,医疗护理水平不断的提高,护理工作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身相结合的整体护理,使更多因患各种疾病导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老年人接受了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老年人不再是透析的禁忌证,使更多老年病人的生命大大延长。
老年人接受血液透析这种复杂的治疗措施,他们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除了给病人进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外,还要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
因此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中起到很重要作用。
临床资料我院于20xx年12月~20xx年10月在院透析老年人累计158例,其中男68例,女90例,年龄60~87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占92%,透析治疗1~3次/周,4小时/次。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因素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终生替代疗法之一,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对透析病人进行治疗,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存活率,存活时间都大大的得到提高,对社会及家庭影响广泛,接受透析治疗的老年病人也越来越多。
绝大多数进行透析治疗的老年病人由其亲人负责照顾,家庭成员不足而且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容易产生心理负担。
而且家属的情绪,行为,语言对病人的护理预后具有直接的影响。
所有的透析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平衡失调,大部分病人认为只要被诊断为尿毒症就预示疾病到病程晚期,失去治愈的可能,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对机器依赖程度在医疗技术的历史上是空前的,面对这个残酷现实,病人及家属感到重大的压力,他们感到无论在精神上,肉体上,经济上都有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压力。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摘要】近30年,随着透析技术发展,透析适应症范围扩大,接受透析的患者日益增长。
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和高患病率使其频繁住院,究其原因,其中透析患者的营养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关键词】血透,;营养不良;饮食护理据报道大部分血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可增加患者病死率[1]。
因此,应据患者情况、水电解质、肌酐、血压及血透析并发症等制定健康的饮食管理。
1补充营养物质1.1蛋白质血透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g/(kg·d),以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优质蛋白),如鸡蛋、奶类、鱼、家禽和瘦肉等。
但透析次数少于每周3次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要适量减少,免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过多。
1.2热量充足的热量供应能保证机体利用摄入的蛋白质,透析患者至少需要35kcal/(kg·d)热量,才能维持体重。
热量来源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约5-6g/(kg·d),以多糖为主以降低甘油三酯及血糖)和脂肪(不超过总热量的30%,约1.3-1.7g/(kg·d),以植物脂肪为主)。
极度消瘦或过度肥胖者总热量应适当增减。
1.3水水肿、尿少、心衰者严控进水量,有尿无水肿者每日进水量=前日尿量+500ml,出汗要计算在内。
无尿患者每日体重增加不得超过1kg。
教会患者掌握饮水诀窍,如天热有渴意时,可漱口后吐出,用棉花棒润湿嘴唇,水中加适量柠檬片冷藏后饮用或做成冰块止渴效果较好。
感觉非常口渴时则小口喝水,或将一天饮水量平均分配,用容器装好,以防一次喝完。
有尿者适当放松对水的控制,但不建议吃西瓜等高水分食物。
1.4钠清淡饮食。
无尿患者1-2g/d。
不吃太咸、有许多调味料及腌制食物,因摄取此类食品使人口渴,使水摄入量过多致钠水潴留,有血压升高及心衰危险。
如患者呕吐、进食量少可适增,并及时查血了解情况。
1.5钾透析患者摄入量在2g/d为宜。
尿少、无尿者严格限制钾摄入,因严重高钾血症可抑制心脏收缩,使心脏跳动不规则,肌肉酸痛、无力、麻痹甚至呼吸困难等。
血液透析病人饮食护理

-
1 合理控制水分摄入 2 维持适当的热量摄入 3 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 4 严格控制盐分摄入 5 限制钾、磷、镁的摄入 6 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7 注意餐次分配和饮食习惯
血液透析病人饮食护理
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 式,用于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和毒素,维持电解液透析病人的餐次 分配和饮食习惯也很 重要。一般来说,病 人应遵循少食多餐的 原则,避免一次进食 过多导致消化不良或 低血糖等不适症状。 此外,病人还应注意 饮食卫生,避免食用 不洁或变质食物导致 食物中毒或其他并发 症
注意餐次分配和饮食习惯
注意餐次分配和饮食习惯
总之,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 是非常重要的。病人需要在专业 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安 排,注意控制水分摄入、维持适 当的热量摄入、摄入高质量的蛋 白质、严格控制盐分摄入、限制 钾磷镁的摄入、增加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摄入以及注意餐次分配和 饮食习惯等方面。通过合理的饮 食护理,可以帮助病人保持良好 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及帮助恢复肾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饮食护理也是 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直 接影响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生活
质量
以下是针对血液透析病人饮食 护理的一些建议
合理控制水分摄入
合理控制水分摄入
血液透析病人需要特别注意水分 摄入。过多的水分可能导致心力 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一 般来说,每日水分摄入量应控制 在干体重的50%以下。如果病人 出汗较多或患有发热、呕吐等疾 病,水分摄入量还需适当增加
严格控制盐分摄入
严格控制盐分摄入
血液透析病人需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以避免高血压和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说,每日盐分摄入量应在35克之间,但具体摄入量还需根据病人的水肿程度、血 压等因素进行调整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

健康宣教
对病人进行宣教,讲解营养要求,不断调 查病人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帮助病人 合理安排饮食,制订个体化的饮食方案, 并要根据个体需要的不断变化,持续观察, 及时调节。同时,还要让病人家属了解各 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学会这些食物的烹 调方法,注意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 多样化及色、香、味俱全的饮食,以增进 食欲。
护理
心理疏导
焦虑、忧郁、恐惧、悲哀等不良情绪, 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 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使病人食欲降 低,进食减少,甚至厌食;而轻松愉 快的心理状态则会促进食欲,保证营 养的消化与吸收。因此,对血液透析 病人,在饮食护理中,切不可忽视心 理护理,促使病人精神愉快,提高对 饮食疗法的依从性。
02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心理 指导
饮食 指导
运动 指导
预防 并发 症
血管 保护
卫生 宣教
• 2.1心理指导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 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常有忧 郁、焦虑、绝望及心理逆反行 为,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护士按不同的心理活动,根据 性格、年龄、精神状态及对治 疗所持的态度,采取有针对性 的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 取得患者的信任。主动和患者 交谈,了解患者焦虑、恐惧的 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 安慰。
• 1.2 限磷盐 • 磷过高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和代谢性骨病等危险,也是维持性 血液透析病人的严重并发症,所以 限制磷的摄取是透析病人避免高磷 血症的第一步措施。含磷最低的食 物有米饭、面条、面包、牛奶、鱼 类及肝、内脏等。对于含磷高的食 物尽量不要吃,磷主要存在于奶制 品、蛋黄、动物内脏(心肝)、虾 仁、花生、坚果类、豆制品等食物 中,菜汤中含有溶解的磷,应少喝 为佳。为了保证蛋白质摄取量,在 充分透析的基础上服用磷结合剂也 是防治高磷血症的重要方法。如碳 酸钙、醋酸钙等。
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措施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它通常被用于替代肾脏功能受损或失去的情况。
最常见的血液透析原因是慢性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脏疾病是指肾脏在长时间内逐渐失去功能的情况,导致无法有效过滤废物和多余液体。
透析可以帮助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液体,维持体内的平衡。
急性肾衰竭是指肾脏在短时间内迅速丧失功能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肾脏受到严重损伤、感染、药物中毒、肾血流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在急性肾衰竭的情况下,透析可以暂时替代肾脏的功能,帮助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给予肾脏恢复的机会。
严重的尿路梗阻也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和功能丧失,需要通过透析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另外一些遗传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和肾小球肾炎等,会导致肾脏功能进行性恶化。
对于这些疾病的患者,透析可以是维持生命和减轻症状的重要治疗手段。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其他疾病和情况也可能导致需要进行血液透析,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
血液透析通常是一种长期性的治疗,通过过滤和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所以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合理的饮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维持体内的平衡和预防并发症,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可以帮助控制病情的进展,减少肾脏负担,延缓疾病的发展。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液体摄入和钠摄入控制,可以减轻透析对肾脏的补偿需求,维持稳定的病情。
另外血液透析病人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问题。
通过控制液体摄入、钠摄入和其他电解质的摄入,可以帮助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防止水潴留、高血压和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在透析过程中容易丢失重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可以确保透析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正常的营养状态,预防营养不良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病人常常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如高血压、高磷血症、骨骼问题等。
通过控制饮食,限制盐、磷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保护心血管和骨骼健康。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作者:李峰毛海鹃粱琳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1期摘要:慢性肾衰尿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患者为了延长寿命不得不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但是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护理造成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饮食护理对则显得至关重要。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多数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为此,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指导。
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保证血液透析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关键词:血液透析;饮食;护理慢性肾衰尿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左胸剧烈疼痛,消瘦、全身乏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血液透析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随着现代的血透设备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1]。
然而,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由于饮食不当,造成营养摄入不良而造成透析效果不佳,并发症增多,生存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因此,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显得尤其重要。
1饮食护理要点1.1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透析是一个漫长而又相对痛苦的过程,透析时会随透析液丢失大部分氨基酸和蛋白质,同时有促进蛋白质异化作用,造成负氮平衡。
因此,透析患者应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且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应摄取1.2 g/kg/d,如:日常饮食过程中多吃鱼类,肉类,蛋清,牛奶等动物性蛋白,少食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因其含磷较高。
1.2摄入适量的热量血透患者最适宜的热量供应为125~145 kJ/kg/d。
充足的热量能够抑制蛋白异化并维持理想的体重,才能保持充足的营养储存和机体消耗。
若热量摄入不足,食物中的蛋白质就会被作为热量来消耗,从而导致更多的代谢废物产生。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要点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要点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要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饮食、药物管理、感染预防等方面介绍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要点。
一、饮食管理1. 控制液体摄入量:血液透析患者的肾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因此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给出每日的液体摄入量限制,患者应该严格控制饮水量,避免出现水肿等不良反应。
2. 控制钠摄入量:血液透析患者通常需要限制钠的摄入量,以避免水钠潴留。
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并使用少量的盐进行烹饪。
3.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血液透析患者的蛋白质代谢通常较差,因此需要适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患者可以选择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食物,如鱼、瘦肉、蛋类等,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
4. 补充透析期间流失的营养物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会流失一定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适当补充。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品,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药物管理1. 定期监测血液透析患者的药物浓度:由于血液透析会清除体内的药物,因此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药物浓度,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
2. 避免与透析液相互作用的药物:透析液中含有一定的成分,某些药物可能会与透析液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
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告知医生,以便医生根据透析液的成分调整药物的剂量或给药时间。
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血液透析患者的肾功能受损,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三、感染预防1. 保持透析器的清洁和消毒:透析器是血液透析的重要设备,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透析器的清洁,避免污染。
2. 注意透析部位的护理:血液透析患者通常需要在体内植入透析导管或动静脉内瘘,这些部位容易感染。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发表时间:2013-04-15T16:15:44.2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徐向艳[导读] 现代的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使慢性肾衰竭病人生存时间大大的延长。
徐向艳 (内蒙古赤峰宝山医院透析室 024076)【关键词】血液透析饮食【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221-02现代的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使慢性肾衰竭病人生存时间大大的延长。
慢性肾病患者,在尿毒症早期遵循的是低蛋白饮食,在开始透析后要改变饮食原则,要改变为高蛋白饮食。
因为血液透析可以代替肾脏的代谢功能,不会使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过多,而且透析过程中会损失一些蛋白,透析过程中蛋白的代谢率也会增高,如果不加强蛋白质的摄入会引起营养不良,引起贫血、抵抗力下降等。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40%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其中严重营养不良者比例高达10%。
营养不良的症状包括:体重减轻;人体组成成分改变;能量储备减少和躯体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其他内脏蛋白浓度降低;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
营养不良患者病死率和死亡率增加对患者长期生存不利,赤峰宝山医院血透室对2012年2月以来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饮食的护理要点1.1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由于血液透析会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同时有促进蛋白异化作用造成负氮平衡,因此患者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不应低于1.2克/公斤体重,尽量多吃优质蛋白,多吃动物性食物,如鸡、鸭、鱼肉、奶制品,即所谓的“白色瘦肉”,此类肉含磷较低,是优质蛋白。
动物性食物最好能占食物的2/3。
鸡蛋的蛋白质易于吸收,适合给病人补充蛋白,但尽量少吃蛋黄,因为蛋黄含磷较高。
1.2摄入足够的热量患者每天摄入的热量不要低于35大卡/公斤体重,热量主要来源是糖和脂肪,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每天摄入糖5~6克/公斤体重,脂肪1.3~1.7克/公斤体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
摘要:目的:随着血透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科技水平的显著提高,延长了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
然而,由于饮食控制不合理,导致血透患者高钾血症、水潴留、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为此,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保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增加维生素的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控制水的摄入,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活动能力。
关键词:血液透析;饮食;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97-01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日益增多,肾衰病人进入尿毒症期后,体内毒素无法排出体外,病人除了进行常规肾替代治疗外,饮食控制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治疗因素,可减少病人透析频率及减少病人并发症等。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对病人长期存活及提高生存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1透析病人饮食的原则
正常情况下肾脏可以调节水份与电解质及酸碱平毒,清除体内废物及有害物质,促进红细胞生成,调节血压,使维生素d活性化(促进钙质吸收)、然而一旦肾脏受损,其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体内代谢产物在肾脏堆积,导致肾脏功能丧失,透析已经成为治疗尿毒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然而随着透析次数的
增多,体内营养物质也会随着丢失,因此对透析患者来说此时饮食注意事项也是很关键的。
透析饮食的饮食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磷——持续高血磷会造成骨质变软,故应控制磷的摄入;钾——高血钾症是造成心脏骤停的原因,故应对水果及蔬菜进行去钾处理;热量——摄取足够的热量;水份及盐分——透析中大量除水将增加心脏循环系统的负担,但由于中国,尤其北方地区饮食普遍偏咸,加上透析患者体内有害物质的积蓄,造成患者口渴加重,结果经常有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5kg以上的情况出现。
这样,透析除水设定也不得不设定在5kg以上,造成体重大增大减,增加心脏循环系统的负担;蛋白质——摄取适量的优质蛋白,优质蛋白指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组氨酸丰富的高生物价蛋白,例如,蛋、肉类、鱼、贝类、牛奶及乳制品等。
蛋白质摄入过多引起血尿素氮上升等问题。
2饮食护理要点
2.1提供足够热量和蛋白质。
血液透析患者热量摄入要维持在每日125.6kj~146kj/kg,蛋白质摄入为每日1.2kg左右,不可少于1.0kg。
血透病人透析时有些蛋白质会随透析液丢失,应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和优质蛋白的比例,每天摄取1-1.2g/kg,蛋白质要摄入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鱼肉、瘦肉等,这些蛋白质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较多,能有效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产生的废物较少。
热量的摄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患者当然的活动量来进行增减。
热量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糖和脂肪,其中糖占主要部分。
血液透析的患者应尽量摄入植物油,其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1:5,
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2.2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慢性肾衰可使水溶性维生素发生改变,每一位血液透析的患者,都不免会导致维生素的大量丢失,而维生素的丢失也会引起血钙浓度降低,使病人钙、磷及骨骼的代谢功能发生紊乱,所以血透病人要不断地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c,(依照医嘱处方)进食新鲜蔬菜、每餐少量摄取一种水果,也可以以药物为主。
2.3维持电解质平衡。
透析病人应严格控制钠、钾、磷盐的摄入。
钠的增加可导致机体水潴留,限制盐的摄入,可防止透析中出现的并发症,避免高血压的发生。
每天可进食钠盐6克左右,如有严重高血压或水肿,应限制在3克/天。
烹调时使用适当的白糖、白醋、葱、蒜,增加食物的可口性(1g盐=60ml酱油=5ml黑醋)。
低盐酱油及代用盐不可食用。
另外很多患者仅仅在炒菜过程中减少了盐,却忽略了其他高盐食物,如酱类、酱油、咸菜、海带等。
血透病人血钾易升高,高血钾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应避免高钾食品,如香蕉(208毫克)、榴莲(261毫克)、酸木瓜(260毫克)、韭菜(241毫克)、藕(293毫克)、苦苣菜(350毫克)、干小枣(486毫克)、无花果干(898毫克)、桂圆(891毫克)等。
2.4控制水的摄入。
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多数少尿甚至无尿的情况。
因此必需控制水的摄入。
如果体内水分过多,患者无法排出水分,造成水潴留,会使循环负担加重。
此外,在血液透析中,由于大量的离子被透析出体外,患者体内水分如果比例过高,则会引起
低血压、肌肉痉挛,甚至心律失常。
故而,掌握每日进水量是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的。
最好的计算进水量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变动,2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应控制在1.5kg以内为宜。
测量患者体重时,尽量固定时间,固定衣着,以保证体重测定的准确性。
3心理与饮食的关系
3.1做好宣教工作。
首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态度应和蔼可亲,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认识到血液透析是全部或部分代替肾脏功能的必要途径,对生命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鼓励患者消除顾虑,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其次,应向患者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方法、作用及新的技术进展,让其明白如果做到规律充分透析,使患者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3.2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往往病程长,需要长期进行血液净化,常表现紧张、焦虑、恐惧、忧郁和绝望等心理。
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透析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了解机器的性能和简单的故障排除。
动静脉穿刺时尽可能使患者精神放松,力争做到一针见血,避免由于紧张而血管痉挛,造成穿刺困难。
透析时要了解患者病因及身体情况,做到患者个体化。
利用透析机的调控手段及其他办法,尽量减少透析并发症,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