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药资源学考试资料

中药资源学考试资料

○●第一章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要用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中药资源学:指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式、蕴藏量、品质、保护盒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中药资源的分布及动态规律,更合理的开发中药资源,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不断提供优质优量的中药材原料。

传统中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理论阐述药理药效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工加工产品。

民间药: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或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应用地区局限,缺少医药理论指导及统一加工炮制工艺。

民族药: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均有各自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

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药物。

中药资源的特征?(1)中药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可再生资源是中药资源的主体(3)中药资源与多种资源并存(4)中药资源具有多用性(5)中药资源具有可解体性(6)中药资源具有国际性。

○●第二章我国的气候:我国形成强烈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特点,东部地区季风性显著,西部地区大陆性强烈,温度和降雨变化大。

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地球陆地表面,由矿物质。

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组成的疏松表层,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北方钙土:甘草、枸杞、麻黄、苦豆子。

盐碱地:罗布麻。

酸性:肉桂、黄连、槟榔。

碱性:甘草、枸杞。

)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高山土壤,水成土壤。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

我国植被类型及特点:荒漠,草甸,沼泽(森林沼泽,灌木沼泽,草本沼泽)森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灌丛:高寒灌丛,落叶灌丛,常绿灌丛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中药资源与土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质地、酸碱度、水分状态和肥力水平等均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也对药材的产量具有一定影响(1)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2)土壤酸碱度土壤的化学成分和土壤生物对某些药用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3)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分状态,其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含量和比例,施肥等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要用活性成分的形成和积累有一定作用。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和中药资源的科学,涵盖了中药的起源、分类、鉴定、提取、分离、活性成分研究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中药学的重点知识总结:
1. 中药资源:中药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来源的药材。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常见中药材的产地、形态特征、采集、储藏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鉴定:中药鉴定是通过观察、检验和实验等手段,对中药材进行鉴别和评价。

学习中药学时需学会辨别中药材的真伪、正误以及判断其质量。

3.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结构及其与药效的关系。

包括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和分离等技术。

4.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和药效。

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有助于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

5. 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剂、配伍和
药物剂型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不同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6. 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包括药材质量控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等。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以保证中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7. 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草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中草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有助于合理用药和解释药效。

8. 中药药物分析:中药药物分析研究中药中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各种中药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以上是中药学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推动中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中药资源学复习

中药资源学复习

中药资源学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资源:生产资源,生活资源的天然来源。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社会资源: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统称。

中药资源学: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供中医使用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合。

中药:系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民族药:此处特指各少数民族的医生,以本民族的医药理论作为应用指导,或是依照民族传统经验所使用药物的资源。

民间药:此处特指民间医生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或地区性民间(偏方)流传使用药物的资源。

草药:中药资源开发应用的初始状态,此类药物统称为草药。

降水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雹,雨淞等未经蒸发,渗透,流失,在水平面聚积的水层厚度蒸发量:用20cm直径蒸发皿(离地70cm高)直接测量因蒸发而损失的水层深度积温:将一个地区高于和等于某一界限温度的积累值动物区系:一个地区由历史发展形成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所生有的动物群道地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关药:一般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出产的药材北药:一般指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内蒙古中部地区产的药材西药:泛指“丝绸之路”之起点西安以西广大地所产的药材,一般包括陕西,甘肃,青海以及新疆等地所产药材怀药:一般指产于古怀庆府所辖的博爱,武步,孟县,沁阳等地的中药材,有时也泛指河南境内所产有道地特性的药材浙药:浙江所产道地药材川药:泛指以四川省及周边地区为道地产区的常用药材样方:是用于调查植物群落数量而随机设置的取样地块。

样地:采用抽样方法所抽取样本的实体样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单株作为精确观测对象的所定株。

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资源学复习

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资源学复习

13级药用植物资源学复习一"By:Taxaceae第一章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是指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的植物、动物、矿物资源,以及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和产生的活性有效物质中药资源学: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时间、空间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学科中药资源的特点:1)地域性:各气候带的水热条件和生长期不同2)分散性3)有限性和可解体性4)可再生性:自然更新、人为扩大繁殖能力5)多用性6)国际性中药资源学的学科范围及任务:1)调查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2)实施GAF;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3)积极扩大与寻找中药新品种、新资源4)研究中药资源的动态规律,提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5)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中药资源学的形成和发展:《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最著名的古代本草著作,载药1892种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1)中药资源的调查2)中药资源区划与适宜性分析3)中药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4)中药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5)积极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资源6)濒危中药资源评价与监测中药资源的开发:目的:可供人类利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四个层次:初级开发、二级开发、深开发和综合开发1)初级开发:以发展药材和原料为主如何首乌生制之分2)二级开发:以开发中药制剂和其他天然产品为主如人参加入酒中制成的“人参酒"3)深开发:以开发天然化学药品为主如从小檗科小檗属植物中提取的小檗碱为常用的天然抗菌药物4)综合开发:在开发一种用途的同时,利用废弃物进一步开发出其他有用的药物和产品,使一种生药或药用植物发挥多种用途如甘草的根和根茎,除作中药材和提取甘草酸等原料外,其残渣可再提取出甘草黄酮类成分,用作化妆品添加剂和抗氧化剂;甘草地上部分又是优良的牲畜饲料甘草粉和加工品,大量用于食品和烟草工业。

中药资源学

中药资源学
①轮采轮猎区, ②人工粗管散养〔植〕区,③野生转家种或家养研究基 地. 2、采用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措施 〔1〕抚育更新〔2〕合理采收
1.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
〔二〕异地保护 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濒危药用生物迁出其
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种植园内, 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三〕离体保护
2.中药区划的命名方法:
分区命名采用三段组合法: 一级区: 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生产方向 二级区:地理位置+地貌类型+优势中药资源名称
将全国划分为9个一级区和28个二级区. 一级区主要反映各中药资源区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 和中药资源开发与中药生产的地域差异. 在一级区内,根据中药资源优势种类及其组合特征和 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的不同,划分二级区.
2.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途径
〔一〕遵循自然更新规律利用和发展中药资源
应针对不同植物群落的特点,利用自然条件和人为干预,促使群落向有利于药用植物 种群发展的方向更新,以保证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利用人工技术措施发展中药资源
1、科学采收与 更新有机结合:根据采收器宫的不同提出适合的技术原则
2、改良生态系统发展药用植物种群:在具有一定数量药用植物的群落中,可以对 非药用种群进行适度控制,使药用种群得到迅速发展.
Ⅴ 华南南亚热带、北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Ⅴ1 岭南沿海、台湾北部山地丘陵砂仁、巴戟天、化桔红、广藿香、安息香、蛤 蚧、穿山甲区
Ⅴ2 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南部山地丘陵槟榔、益智、高良姜、白豆蔻、樟脑 区
Ⅴ3 滇西南山原砂仁、苏木、儿茶、千年健区
Ⅵ 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Ⅵ1 松嫩及西辽河平原防风、桔梗、黄芩、麻黄、甘草、龙胆区 Ⅵ2 阴山山地及坝上高原黄芪、黄芩、远志、智母、郁李仁区 Ⅵ3 内蒙古高原赤芍、黄芪、地榆、草乌区

中药复习重点

中药复习重点

中药复习重点中药是指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不同加工方法炮制而成的药品。

中药的研究和应用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药理作用。

在中医药学中,中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复习中药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与用途、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中药的分类中药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照药性、归经、入药部分等。

按照药性划分,中药可分为寒凉药、平和药、温热药和燥湿药等。

按照归经划分,中药可分为十二经脉所归的药物,如肝经、心经、脾经等。

按照入药部分划分,中药可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树皮、树脂、虫、鸟兽等。

熟记中药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的性质和功效。

二、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性味是指药物的性质和味道,归经是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络。

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归经。

例如,苦寒的药物多属于心经,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辛温的药物多属于肺经,具有散寒止咳的作用;甘平的药物多属于脾经,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熟记中药的性味归经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运用中药。

三、功效与用途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和用途。

根据中医药理论,中药可用于调整阴阳平衡、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等。

例如,枸杞子可以滋阴补肾、明目益气;黄连可以清热燥湿、解毒利胆;当归可以活血调经、补血养颜。

不同的中药对应不同的病症和体质,因此,熟知中药的功效和用途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都非常重要。

四、药物相互作用在应用中药治疗疾病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中药与食物、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某些中药与某些食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药效降低、副作用增加等。

同时,不同中药组合使用时也需要考虑其相互作用,以及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了解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中药的安全用药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中药复习的重点内容包括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与用途、药物相互作用等。

中药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药的性质和特点;性味归经的掌握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应用中药;功效与用途的了解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的考虑有助于安全用药。

教案中药资源学复习提纲.ppt

教案中药资源学复习提纲.ppt

2、中药资源学科的主要研究任务 ①中药资源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②中药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定向培育技术 ③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新资源开发 ④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⑤中药资源的科学管理
第一章 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
生物(organism)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称 为环境(environment)。环境按照起源与特点 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一、气候的要素 1.光照强度和时间 2.气温、地温、积温、和无霜期
年春季末次霜冻之间的天数。
3.降水、蒸发和干燥度
降水量(precipitation)是指未经蒸发、 渗透、流失的垂直降水,在水平面上聚积的 水层厚度。单位mm/d
a.水平降水:大气中水汽直接凝结在地面 或低空物体表面,如露水、霜、雾;
b.垂直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直接 降落到地面,如雨、雪、雹等。
汉果。
6、水分条件 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 7、影响药用植物自然分布的气候条件 ①温度条件:如人参分布在东北,五加分布在西南。 ②水分条件:甘草分布在东经126度以西。 ③光照条件:如人参、三七、黄连、细辛、天南星
属阴性植物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键壮。一般自 然分布状况均在林下,若人பைடு நூலகம்栽培需要搭建遮荫 棚。 ④土壤条件:
五、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社会条件 ①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人民保护资源的自觉性; ②进行规范化种植养殖,扩大中药资源的再生 产; ③应用现代科技开辟中药资源生产新途径; ④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小结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中药资源
第二章 我国的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
③耐阴植物:光照条件界于阳性与阴性植物之间。 如桔梗、天冬、麦冬、玉竹。意义:栽培或采集 标本应根据不同植物对光照条件要求不同,选择 不同的环境。

中药资源复习

中药资源复习

1 试述中药资源特点有限性和可解体性再生性地域性多用性国际性2 影响中药资源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自然环境的调查与记载内容?地貌因素气候因素包括水分、温度、光照等因子土壤因素1.地理位置即调查地区的范围、所在行政区划及经纬度。

对于调查地区及附近的山脉、河流、湖泊、交通干线均应作记载。

2.地形、地势对调查地区的地形、地势,分别山地(相对高度在200m以上)、丘陵(相对高度在200m以下)、平原(起伏小,坡度不超过5度),高原、盆地、岛屿等进行观测与记载。

3.气候可抄录当地有关气象站的记录资料,同时也应访问老农,了解当地重要作物的下种、定植、收获的情况,常见树木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的情况以及常见动物的活动、生殖及迁徙情况等。

气象记载的项目有以下几项:(1) 温度年平均温度,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绝对最高,绝对最低,初霜期及终霜期等;(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冬季积雪时间及厚度;(3)湿度(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相对湿度;(4)风常风情况、季风情况及风力等。

其他如四季的日照时间及光照强度等。

4.土壤记载土壤的种类和分布。

一般从自然剖面(如开山、修路、矿坑、水井等)观察土壤层次、深度;颜色、结构、质地、测定酸碱等。

对岩石种类、土壤母质也作一般了解。

5.植被植被是一个地区植物区系、地形、气候、土壤和其他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

在调查范围内对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沙漠等分别记载其分布、面积和特点。

对于调查范围内的各种植物群落(主要是包括有重要药用植物的)应作样地调查,并分层记载。

3 中药资源的保护工作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种质资源保护建立了药材生产基地寻找替代品现代生物技术4中药区划5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异地保护:就地保护:离体保护:6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新药材开发制药原料开发新药与保健品开发扩大药用部位及综合利用7 药用植物访问记载表的内容总号:标本号:日期:采集地点:土名:植物学名:生态环境:植株量估计:发育阶段:利用部分:市场销售情况及加工处理:防治的病名和症状:药方剂量和使用力法:治疗时间及结果:使用者或推荐者:8 野外调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注意植物种类的准确性,最好能得到实物标本第二,对中草药治疗的病种和疗效,应是调查者亲自调查访问得来的,不要从文献资料转抄、转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重要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

2、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对人体保健发挥作用的物质。

3、自然资源:①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资源4、中药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地道药材: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质量好、疗效高、产量大的药用种类。②再生性③共存性④多用性⑤可解体性 5、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产量(含蕴含量)、资源更新}(1)重要资源调查的技术:

传统调查技术:踏查和访问调查法、详查和样地调查法、统计报表、抽样调法现代调查技术: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3S技术(2)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①区划:地域性、综合性、宏观性

②产地适宜性分析:单品种产地适宜性区划、单项地理生态因素区划、多项自然生态区划

(3)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实行围栏保护封育)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资源学研究、生物学研究(4)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应以药物开发为中心并进行其他多产品的开发

(5)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6)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和监测问答题:请你为保护濒危药用动植物提出意见?答:1、要对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和进行产地适宜性分析,这样能因地制宜。2、可以实行围栏保护封育。3、合理开发利用研究4、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这样能取代那些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

第二章:传统的中药资源区划及其资源状况1、关药区:野山参、关黄柏2、怀药区: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精品文库欢迎下载2 3、浙药区:浙贝母、麦冬、玄参、白术、白芍、杭菊花、延胡索、温郁金 4、川药区:川芎、川附子、川牛膝、川贝母

5、南药区:广藿香 6、蒙药区:黄芪、甘草、知母 7、维药区:肉苁蓉、甘草、锁阳、阿魏、枸杞

8、藏药区:冬虫夏草、大黄、甘松 9、海药区:昆布、海藻、石决明、牡蛎第三章:中药资源自然属性的构成1、药用植物种类(87%)①藻类②菌类③地衣类④苔藓类⑤蕨类⑥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药用动物种类(12%) 3、药用矿物种类(不足1%)

第四章:中药资源的应用种类1、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止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3700多种)

(1)藏药(2)蒙药(3)维药(4)傣药(5)壮药(6)其他民族药第五章:我国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三大自然区域:(1)东部季风区域:以纬向分布最为明显(东部湿润)(2)西北干旱区域:以经向分布最为明显(西北干旱)(3)青藏高寒区域:以垂直分布最为明显(青藏高寒)

第六章:中药资源的垂直性分布1、植物的垂直分布受:山林的水平地带的制约、山体高度、山脉走向、坡向、地形、基质、局部气候等影响

2、中药资源垂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①一般山体越高,垂直分布的种类越多,种类的构成也越复杂精品文库欢迎下载3 ②每一个山地的药用植物垂直分布带谱的基质与该山体所在地的药用植物水平地带分布类型是一致的,在一个山体只能看到它所在的水平地带以北的植物类型

③从低温山地到高温山地,药用植物的垂直分布带谱有繁到简,垂直带的高度也逐渐的有高到底

④从东部的湿润地区到西北的干旱地区,药用植物的垂直带谱逐渐由少到多,而垂直带的高度逐渐增高

第七章+第九章:中药资源蕴藏量和中药资源调查1、①蕴藏量:是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的蕴藏量②产量:是指家种(养)的药用动植物的生产量③单体产量:指一株(只)药用动植物资源药用的平均产量④经济量:是指药用动植物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具有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蕴藏量。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量,不包括幼年、病株和未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量

⑤年允收量:是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⑥最大持续产量:是指在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⑦资源再生率:是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再生量和资源利用量之间的比值 2、调查对象:362种药材,植物药320种,占88%;动物药29种,占8%;矿物药13种,占3%左右。

3、调查方法业调查:要充分掌握被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路线和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②内业整理:就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的历史资料和数据。③综合估算:一方面要计算去区域内的总蕴藏量,另一方面分析药材的正常年生长量与年收购量的大体比率,估算蕴藏量。结合两种蕴藏量,以及参照当地人员所精品文库欢迎下载4 提供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比较可靠的野生蕴藏量。 4、药用植物蕴藏量的测算

①植物药材蕴藏量的测算:分布面积、单位面积蕴藏量的测算,分布面积的确定是蕴藏量测算的第一要素,单位面积蕴藏量的测算为第二要素。

植物样方面积一般为:乔木类10×10或5×5,灌木类4×4或2×2,草木类2×2或1×1,样方数量不低于分布面积的1%-2%。生长年限是测定资源蕴藏量另一重要因素。

②植物野外调查的方法:ⅰ现场调查?踏查: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应配合各种有关地图资料进行,选择重点取样区域,应与专业人员和熟悉当地情况的生产技术人员共同进行

?详查:在踏查的基础上具体调查区域与样地。ⅱ路线调查:遵循一定的调查路线,有规律的进行,并在有代表性的区域内选择调查样地,进行详查,并及时做好记录。

?选择调查路线的的基本原则是:能够垂直穿插所以的地形与植被类型,不行穿插的特殊地区则应给予补查。

?踏查、访问、各种参考图件资料等是正确却对调查路线的必要保证。ⅲ样地调查:在调查范围内选择不同的地段,按不同的植被群落设置样地,在样地内做细致的调查研究。 A样地选择的方法:

?典型的抽样法(非随机取样法、主观取样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取样法(机械抽样法) B样地的类型:样方、样条、样标、记名样方、面积样方 C样方大小与数目的确定:样方数目不得少于30个,确定数目的公式:n=v^2/p^2式中,n为所需样方个数,v为所测的的精度,p为要求的精度 D样方产量的计算方法:投影盖度法与单株法

E样方调查记载的内容:调查地点、日期、样方面积、样方编号、植物所在的群落类型、生态环境、药用植物种类与伴生植物等 5、药用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的内容精品文库欢迎下载5 ①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调查:地理位置、地形与地势、气候(温度、降水量、湿度、风)、土壤、植被

植物群落调查的内容:植物群落的名称、多度或称为密度(记名计数法、目测估计法:非常多、多、中等、少、很少)、盖度与郁闭度、频度②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调查③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调查

?总盖度:指草木层、灌木层或乔木层对地面的总覆盖度?物候期:调查时每种植物所处的发育阶段

?生活力:指在植物生长地能否顺利良好的完成有形和无性繁殖等生活史过程?盖度:指样方中每个植物种的分盖度,即其枝叶所覆盖的地面面积比

?生物量:指样方中每个植物中收割的地上现存量?药用部位生长量:指样方中每个作为资源种药用部位的质量?冠径(幅):主要指灌木和乔木种类的树冠直径。每株至少要测两个直径?胸径:指乔木从地面算起1.3m高度处的树冠直径?基径:指乔木树干距地面30cm处的直径

?高度:植物的自然生长高度,包括生殖枝高度和营养枝高度④药用植物资源的更新调查:自然更新调查与人工更新调查

6、药用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①组织准备②物资准备③技术准备④人身安全⑤资源与环境保护⑥方位确定方法7、药用动物蕴藏量的测定①动物药材蕴藏量的调查方法ⅰ路线统计法ⅱ样方统计法ⅲ样地轰赶法ⅳ标记重捕法ⅴ航天调查法ⅵ固定水域抱对数量统计法ⅶ捕尽法

②野生药用动物资源调查ⅰ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的调查:栖息环境调查、食性调查、行为调查ⅱ药用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及其他动物种类调查

ⅲ野生动物药材产量调查:药材产量=单的动物药量×种群密度×总面积ⅳ药用动物资源消长调查

③养殖药用动物资源调查精品文库欢迎下载6 ⅰ人工养殖环境调查ⅱ饲养管理技术调查ⅲ种群数量与药材产量调查ⅳ动物药材的入药部位、采收时期与产生加工方法

8、中药资源调查的意义:①能摸清区域药用动植物资源基本情况②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③为医药、食品、保健等行业的生产部门提供持久稳定的原料来源④有利于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

第八章:中药资源的开发1、中药资源的开发包括:①中药资源的开发:ⅰ传统药物的资源开发ⅱ民间药与民族药的资源开放ⅲ植物药开发ⅳ动物药开发②天然护肤用品开发:ⅰ药物化妆品的开发ⅱ天然植物色素的开发③保健食品的开发:ⅰ保健食品的开发ⅱ天然香料的开发④植物源农药的开发⑤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⑥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开发:ⅰ利用飞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新资源ⅱ利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新资源

2、中药资源的开发的特点:①鲜明的实用性②高度的系统性③全程性创新性④不断的适应性

3、传统中药的资源开发的途径:①挖掘整理本草寻找新药源②挖掘整理民族、民间医药成果寻找新药源③吸收其他民族医药成果寻找新药源④扩大药用部位寻找新药源⑤利用动植物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寻找新药源⑦变害为宝寻找新药源

4、民间药的特点:①较强的地域性②较好的疗效③较强的生命力④发觉新药潜力大5、目前大多数民族药的发现方法是随即筛选和定向筛选6、植物化学成分是筛选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7、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开发:①利用飞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新资源:a从民族药中发掘新资源b同一物种不同组织器官扩大利用资源c在亲缘类群中扩大和寻找新资源d合成、半合成及修饰活性成分结构寻找新资源e副产品和废渣中回收可利用资源

②利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新资源:a组织离体培养技术b器官培养技术c内生真菌技术d植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与基因工程技术e改良药用植物品质

第十章: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国际生物资源保护1、中药资源保护对策:①完善和健全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机构②开展资源普查与科学评价③合理开发利用④寻找稀有濒危中药材的替代品⑤加强药用植物物种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