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音调与音色的不同
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响度和音色概述音调、响度和音色是音乐中基本的音质特征。
它们对于音乐的表达和感受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特征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音调音调是音乐中用来区分不同音高的属性。
简单来说,音调指的是音乐中的“高低”。
音调取决于音源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音调用数字标识,例如C、D、E等。
音调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音乐的调式系统。
不同的音调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比如,高音调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低音调则给人以厚重、沉稳的感觉。
音乐家通过对音调的运用,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响度响度是音乐中给人以音量的感觉。
它取决于音源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就越高。
响度通过声音的强弱或者说是音量的大小来体现。
响度的不同运用在音乐中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响度高的音乐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产生震撼和激动的效果;而响度低的音乐则给人以安静、沉静的感觉。
艺术家们通过对响度的巧妙运用,创造出音效的层次感,使音乐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个性。
音色音色是音乐中用来区分不同音质的属性。
简单来说,音色指的是音乐中的“质地”。
同样的音调、响度下,不同乐器或不同声源所产生的音色是不同的。
音色是由乐器或声音源的谐波成分和声音的特征所决定的。
不同乐器的音色独特,例如小提琴的音色纯净而柔和,吉他的音色明亮而温暖。
而人声、自然音和电子音等不同音源的音色也各具特点。
音色对于音乐作品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乐器或声音源,音乐家们能够创造出不同的音色,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风格。
总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音乐中三个重要的音质特征。
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的基本元素,为音乐的表达和感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音调用于区分不同的音高,体现音乐的调式系统,给人以高低不同的感受;响度用于表示音乐的音量,给人以响亮或轻柔的感觉;音色则是区分不同音质的特征,由乐器或声音源的谐波成分和声音特征决定,使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变。
艺术家们通过巧妙地运用音调、响度和音色,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图。
怎样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怎样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阿聪提问老师,我们在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通过听声音的变化,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为什么?随着水位的变化,暖瓶内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呀?◇问题探究音调(重要性:★★★)老师:请你回忆一下,向暖瓶里灌水,随着水位的升高,暖水瓶里振动的空气柱会发声怎样的变化?阿聪:空气柱的长度会变小,振动变快,发出的声音会变“高”。
老师:对!我们把声音的高低..,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感..称为音调。
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觉到声音越“细”;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感觉到声音越“粗”。
阿聪:哦,我明白了:向暖瓶里灌水,随着空气柱变小、振动频率增大,发声的音调会变高,我们是根据音调的变化来得知暖瓶内水位高低的。
老师:嗯,你掌握的很好。
我们平时常说的“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就是指的音调..的高低。
阿聪:多么“高”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得见吗?老师:不是。
人耳的听觉是有限度的,一般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和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我们听不到。
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我们称之为超声波,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我们称之为次声波。
阿聪:哦,我们听不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原来它是超声波呀。
响度(重要性:★★)阿聪:老师,我是校乐团的一名小鼓手,在训练时我发现轻轻的敲击鼓面和使劲的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不同。
这是音调的不同吗?老师:不是,这是响度的不同。
响度表示的是声音的大小。
请你把一些碎纸屑或沙粒放到鼓面上,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现象,聆听声音,你发现了什么?阿聪:老师,我看到了鼓面的振幅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老师:另外,响度的大小还与听者与声源距离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重要性:★★)阿聪:我很喜欢女子十二乐坊,她们在演奏时都使用了古筝、二胡、三弦、竹笛、古琴、葫芦丝、箫、埙、扬琴、菊芘、吐良、独弦琴等乐器,喜爱音乐的听众能从她们的演奏声中轻易地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的声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最明显的不同是音调的不同还是响度的不同呀?老师:都不是。
音乐学毕业论文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响度、音调和音色是描述声音特性的3个要素。
(1)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
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
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也高。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
所以,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男低音歌唱家可以低到每秒65次,而女高音歌唱家可以高达每秒1180次。
(2)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
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
1般说来,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实验表明,音叉叉股、橡皮筋的振幅越大,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所以,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
声音是从发声体向4面8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如果能够想办法减小声音的分散,就可以使声音响度更大些。
(3)音色: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
音色与声波的振动波形有关,或者说与声音的频谱结构有关。
胡琴、钢琴、吉他、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也可以分辨出来,可见乐音除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特征外,还另外有1个特征;这第3个特征叫做音色,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人的声音的音色也因人而异,所以我们闭着眼也能听出是哪位熟人在讲话。
响度、音调和音色是描述声音特性的3个要素。
(1)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
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
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也高。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
所以,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男低音歌唱家可以低到每秒65次,而女高音歌唱家可以高达每秒1180次。
声音的音调和音色

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声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是一种能够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和创造美感的重要元素。
然而,声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拥有不同的音调和音色,这使得每个声音都独特而丰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声音的音调和音色。
一、音调音调是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当我们谈到一个声音的音调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讨论它的频率。
频率是指声波振动的速度,它以赫兹(Hz)为单位进行测量。
不同的频率产生不同的音调。
高频率的声音被认为是高音调的,而低频率的声音则被认为是低音调的。
例如,钢琴上的高音区域产生的声音较高,而低音区域产生的声音较低。
人类耳朵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到20,000Hz之间。
音调在音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一个音乐作品的旋律,并且使得不同音符之间产生和谐的关系。
音调的变化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创造音乐的张力和节奏。
二、音色音色是声音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指的是声音的质地或特点。
它是由声音波形的复杂性和谐波的丰富性所决定的。
不同的声音源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例如,钢琴的音色与小提琴的音色截然不同。
这是因为不同的乐器产生声音的原理和结构不同。
音色使得声音具有个性和识别性。
我们能够凭借音色来识别不同的乐器、声音效果和人声。
它也能够给予声音情感和表达力,使得音乐更有深度和感染力。
音色还在其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电影和电视中,音色可以用来营造氛围、增强场景的真实感,并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语言交流中,音色可以传达说话者的情感和意图,使得沟通更加丰富和准确。
结论声音的音调和音色是声音的重要属性,它们赋予声音个性、美感和表达力。
音调决定了声音的高低,音色决定了声音的质地和特点。
通过对音调和音色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音乐、理解语言并享受声音带来的乐趣和美妙。
专题04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四种方法

专题04 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四种方法(解析版)考点直击解题方法与技巧1、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
2、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容易混淆,可结合定义辨别,还可以根据其影响因素、波形图、对人耳的刺激程度来辨别。
典例分析+变式训练考点1 根据定义区分乐音三特性【典例11】《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
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
”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说法均正确【答案】C。
【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
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音色。
故选:C。
【变式11】(2022•天津)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答案】C。
【解答】解: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所以,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听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故选:C。
【变式12】(2021秋•晋安区期末)“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
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答案】B。
响度、音调和音色三者的区别

响度、音调和音色三者的区别重难点一:响度、音调和音色三者的区别突破方法: 1、请同学们区别二次老师说话声音的不同点,第一次老师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声音说“大家好”,生很容易回答出二者的不同点是“大小不同”;第二次老师再说“大家好”,但有一次有意将声音憋得“很尖”(生这时候会哄堂大笑,笑了就会有很深的印象!),然后回答说“一次声音粗,另一次细”。
2、教师总结:物理学中就把声音的强弱(即是大小)叫做“响度”;把声音的高低(即是尖细或者粗犷)叫做“音调”。
3、练习巩固:请同学们分别列举二次声音的响度和音调不同的生活实例。
教师点评后再补充经典的问题:老虎的吼声与老鼠的叫声相比较,__的响度大;__的音调高。
4、请问老师的声音和赵忠祥比较,那个的声音听起来更悦耳?生可能会答:赵忠祥的声音有磁性,所以更悦耳。
师追问:是由于赵忠祥的声音响度或音调大或高的原因吗?由此引发到对“音色”概念的理解。
重难点二:响度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突破方法: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是振动的什么不同导致声音的响度大小不同。
请大家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生活经验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这里教师的演示用鼓面或发声的喇叭上面撒纸屑比较理想。
全体同学的体验实验可以通过用大小不同的力“拍桌子”,然后观察桌面的物体振动幅度来观察比较。
2、研究方法介绍:物理学中,为了很好地认识一些微观的或不易观察的现象,经常把这些现象通过放大或转化,成为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就叫做转换法。
重难点三:音调的高低与那些因素有关?突破方法: 1、教师问:鲁智深挥舞的大铲“呼呼”有声;李小龙舞动的三节棍“呜呜”作响,估计二者哪一个导致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你猜想其原因是什么?生可能答:三节棍发出的音调高,可能是三节棍挥舞起来更快,导致空气振动的也更快。
师补充: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这里以前常用钢锯条按在桌面上,改变伸出的长短来演示,或者是用疏密不同的梳子实验的实际的效果都不太理想。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中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出发,探讨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含义以及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影响这些音乐要素的因素。
音调的概念音调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是指音高的高低。
在音乐理论中,音调用音符表示,不同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音调。
音调的高低由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调是音乐中用来传达旋律和和声的基础。
响度的概念响度是指音乐中音的大小与强弱,也称音量。
响度受声波振幅的大小影响,振幅越大,响度越高。
响度是音乐中用来传达音乐的强弱、动态和节奏感的重要元素。
音色的概念音色是音乐中最富有个性和魅力的要素之一,它是指不同乐器或声音发出的震动频率、波形和谐波成分。
不同乐器或声音的音色是由其固有的物理特性决定的,音色决定了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1.乐器或声源:不同的乐器或声源会产生不同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例如钢琴和小提琴在音质上有明显的区别。
2.演奏技巧: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也会影响音乐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例如演奏者的力度和节奏感会影响音乐的响度。
3.音响环境:音乐的表现效果也受音响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大型音乐厅和小型房间演奏的音乐会产生的音色效果会不同。
4.音频处理:在录音和后期制作中,音频处理也会对音调、响度和音色产生影响,例如均衡器可以调整音乐的频率分布,改变音色效果。
综上所述,音调、响度和音色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音乐的丰富多彩的听觉体验。
不同的乐器、演奏技巧和音响环境会为音乐带来丰富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不同风格和特点的音乐作品。
通过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的奥妙之处。
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分析

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分析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它伴随我们的成长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音乐中,声音的音调和音色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质地或特点。
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了解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的构成。
首先,音调是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
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的区分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反之亦然。
音调的高低不仅仅是音乐中的概念,也是我们日常交流中的一部分。
例如,当我们听到一个人的声音变得尖锐而高亢时,我们会感觉到他们的情绪变得激动甚至愤怒。
同样,低沉的音调给人一种稳重和沉稳的感觉。
在音乐中,通过不同音符的音调组合,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使听众产生共鸣。
其次,音色是声音的另一个重要属性。
它指的是声音的质地或特点,能够区分出不同的乐器和人声的声音。
音色可被视为声音的“指纹”,每个声音都有其独特的音色特点。
不同乐器、不同人的音色各不相同,这为音乐创作和演奏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表现力。
例如,小提琴的音色柔和而细腻,萨克斯的音色浑厚而性感,人声则有各种不同的音色特点,如高亢、柔情、激昂等。
在音乐中,音调和音色的搭配对于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至关重要。
不同的音调和音色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感受。
例如,高亢的音调搭配激昂的音色可以表达出兴奋和激情,而低沉的音调搭配柔和的音色则能够传递出安静和温暖。
音调和音色的变化也可以强调音乐中的转折点和情绪的起伏,给音乐带来更生动和立体的表现。
音调和音色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的构成。
通过分析音乐中不同音符的音调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巧妙之处。
音符的音调组合可以形成和声、旋律和和谐,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通过分析不同乐器和人声的音色特点,我们能够更好地区分它们的声音,从而更加细致入微地感受到音乐中每个声音的独特魅力。
音调和音色的分析不仅仅在音乐中有应用,在其他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区分音调与音色的不同
作者:王晔
(学校:鹿峰中学邮编:215300)
摘要:很多同学在学完《声现象》一章后,对涉及到音调与音色的一些判断题难以定夺。
今天,我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二者的异同,并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大家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
正文:
音调、音色和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其中音调和音色的区别是本部分学习的难点,很多同学在学习中容易将二者混淆。
一、音调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主要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发声体本身的特性(如长度、松紧、大小、多少、厚薄)改变其频率,从而影响其音调的高低。
用细棒轻轻敲装有水的玻璃杯,由于杯中的水量不一样,其振动频率不一样,音调是不同的。
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同时也与声音强度有关。
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声强增加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强度增加而上升。
一般说来,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女子声音的音调比男子高。
在小提琴的四根弦中,最细的弦,音调最高;最粗的弦音调最低。
在键盘乐器中,靠左边的音调低,靠右边的音调高。
二、音色
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
一般来说。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如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就不同,其音色是有差别的。
音色英文叫musical quality,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
同样的音量和音调配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度和亮度配上不同的色相的感觉一样。
我们知道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其中音调是指声音频率的高低,频率高的音调高,频率低的则音调低。
而音色较复杂,这是因为一般物体发声时往往会有多个频率的声音同时发出,其中频率最低的声音叫基音,它的频率就决定了物体所发声音的音调;其他频率声音的强度都比基音弱,频率都是基音的整数倍,我们把它们叫做泛音。
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使人能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甚至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
每一个人即使说相同的话也有不同的音色,因此可以根据其音色不同辨别出是不同的人。
例如,由钢琴和黑管两种乐器所发出声音的频率分析可以看出,两种乐
器所发出声音的基音频率相同,即音调相同(都是100Hz)。
但它们的泛音个数、频率分布、强度分布等都不同,钢琴有频率分别为200Hz、300Hz、400Hz……15个强度较弱的泛音;黑管有频率分别为300Hz、500Hz、600Hz……9个强度较弱的泛音。
因此尽管听起来钢琴声和黑管声的音调相同,但它们各有不同的音色,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把它们区别开来,这种音色的不同是由于钢琴和黑管具有不同的泛音而形成的。
声音是由发声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其整体振动时发出基音,但同时其各部分也有复合的振动,各部分振动产生的声音组合成泛音。
由于部分小于整体,所有不同的泛音都比基音的频率高,但强度都相当弱,否则则无法调准乐器的音高了。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
音色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
一般来说,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有高音、中音、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所谓谐音是由单个谐波构成的音,在频谱上只呈现出一个峰。
只发出谐音的乐器是不存在的,谐音只能依靠电子发声器来产生。
然而任何普通的音色都由若干谐音组成,这些谐音的频率都是某个谐音频率的倍数,这个谐音称为基音,也称第一谐音,比它高的谐音依次称为第二谐音、第三谐音,等等。
例如,钢琴上的c1频率为261.6 Hz,那么这个音就应该有以下的谐音:
概括地说,音色=纯音+变换+混合方式。
所谓频谱实际上就是多种不同频率的纯音一不同的递变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属性。
音色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用以下公式阐述:
1.声音=乐音+噪音
2.乐音=源音+节拍
3.源音=音调+响度+音色
4.音色=纯音+变换+混合方式
具体来说,音色的类型是由振源的特性和共振峰的形状共同决定的。
就振源来说,谐波衰减快,音色就很柔和,声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好,例如人声和弦乐器;谐波衰减慢,音色就很坚硬,声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差,例如木管乐器(特别是双簧管和萨克斯管)。
就共鸣腔来说,共振峰出现在较低的频率上,音色就暗淡,例如长笛;共振峰出现在较高的频率上,声音就明亮,例如小号。
某些音色具有多种特性,例如人声的音色既柔软又暗淡,双簧管的音色既坚硬又明亮,圆号同时具有暗淡和明亮的音色。
波形和音色是有密切关系的,确定的波形具有确定的音色。
反过来则不同,同一种音色可能有多种波形。
两个截然不同的波形,但频谱却是一样的,原因就在于功率频谱不记录谐波的相位。
人的听觉也是如此,对相位没有感觉,所以这两种波形的声音听上去是一样的。
三、音调与音色的区别
很多同学在学完《声现象》一章后,对涉及到音调与音色的一些判断题难以定夺。
今天,我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二者的异同,并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大
家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常常可以遇到这样的问题:人们判断碗或陶器的好坏,常用手敲敲,这是根据它所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来判断它的好坏?这类问题在各地的中考和全国竞赛试卷中都曾多次出现过,但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中有的说是“音调”,有的说是“音色”。
那么,这到底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判断的?
例题:
1.工人用敲打方法查找锅炉的破裂处,是根据(音调、音色)?
2.工人用敲打方法判断西瓜是否熟了,是根据(音调、音色)?
3.工人用敲打方法检查火车车轮,是根据(音调、音色)?
4.工人用敲打方法选购陶瓷器皿,是根据(音调、音色)?
解析:在上面的2、3、4中都涉及到声源是否发生变化的问题:生西瓜和熟西瓜是不同的两个声源、火车车轮好的和损坏了的也是声源发生变化的问题、不同的陶瓷器皿---声源不同(要烧出能发出相同频率的陶瓷器来并不十分容易)....正由于声源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才得以分辨得出个是和否来.当然话又得说回来,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其音调也有可能相同的,比如乐器合奏时,各种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基调----最低频率)要求一致(咱们不说几重奏),但这时由于各种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听起来还是能分辨得出来哪是笛子,哪是二胡的声音来。
至于第1问,由于锅炉是同一个锅炉,即声源是同一个声源,所以不论敲打到哪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是一样的(基准最低的频率一定).但破损处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与完好无损处是不一样的,这好比一个人在正常时发出的声音和感冒--扁桃腺发炎,造成声带充血时讲话不一样有点相似,讲话的音调好像没变,但音色发生了变化,打电话时熟悉你的对方一下都不能听出你是谁来了。
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第1问的答案选音色。
音调和音色都是辨别不同声音的重要依据。
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往往是既有音调的不同也有音色的不同,只不过有的情况下主要是音调不同,有的情况下主要是音色不同,听觉的辨别是根据主要因素来进行的。
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就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如在辨别不同的乐器时,我们主要是根据音色的不同来区分的;在上面的问题中,坏碗或者陶器由于内部损伤,其内部结构与好的不同,因此敲击时它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和音调与好的都不相同,但最明显的是音调不同。
因此,在这个问题中,我们主要是根据碗或陶器的音调不同来判断他们好坏的。
西瓜:
声音音调越低西瓜越熟,反之,西瓜越生。
生熟西瓜大致的分界线在500Hz 左右,敲打声音振动频率大于500Hz的大多数为生瓜,小于500Hz的多为熟瓜。
这是由于在西瓜成熟的各个不同阶段,它体内所含水分的百分比是不一样的。
在西瓜较生时,它所含的水分就较多,瓜囊间较结实,所以发出的声音较脆。
等西瓜成熟以后,它体内所含的水分也减少,瓜囊间有一些空隙,所以发出的声音就较浑重。
如果西瓜过熟了,它所含的水分就更少了,那么它所发出的声音肯定是低沉的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