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间产业竞争力研究

国际间产业竞争力研究
国际间产业竞争力研究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国际间产业竞争力研究课程名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院系: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金融与证券

一、国际间产业竞争力概述

(一)国际间产业竞争

1、产业竞争的基本内涵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内涵涉及两个基本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比较的内容,一个是比较的范围。具体来说: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内容就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

产业竞争力理论(IndustrialCompetitiveness)产业竞争力理论也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是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领域的国际权威之一,《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全球竞争的基本原则:要问的不再是为什么某个国家有竞争力,而是为什么某个国家在某个产业特别具有竞争力,进而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理论”。

任何理论研究都有其理论基础和渊源,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1)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某种产业所拥有的国际竞争力直接表现为其产品的价格低于或质量优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各国产业或产品竞争力的基础又取决于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如常常采用的指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贸易开放的环境下,当某类产品生产成本、运输和保险费用以及销售成本之和地域国外产品的售价时,就可能成为出口品。因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由国际贸易的流动直观地反映出来,并能由后者得到间接地衡量。(2)竞争优势原理。它是指各国或各地区相同产业在同一国际竞争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市场竞争能力。尽管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存在区别的一组概念,但两者都是产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二、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分析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20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政策司曹云峰

(一)产业发展总体实力稳步提升

我国产业的产出实力竞争力总体上居于前列,且近五年表现相对稳定。其中工业产出实力表现最为突出,2003年居46个IMD可比国家的首位;服务业紧随其后,在2002和2003年超越日本,挤入三甲;农业产出实力相对落后,但除2000年外,其他年份也均挤入前10位。我国产业的出口实力竞争力相对滞后于产出水平,但总体上也表现出稳健的上升态势。工业出口实力竞争力在三次产业中位居榜首,五年内持续攀升,由1999年的第9位跃居2003年的第5位;农业出口实力在五年间也有不俗表现,由1999年的第11位,经过3年的蓄势盘整,2002年跃居第7位,2003年继续前进位列第6位;服务业在5年内也有大幅攀升,由1999年的第15位跃居2003年的第10位,但5年间服务业的出口实力与其产出实力反差较大,1999年出口实力列第15位,与产出实力的第4位形成鲜明对比,到2003年出口实力尽管提高到第10位,与其产出第3位的反差依旧突出。

(二)产业增长人均实力依旧落后

无论是从产出角度还是从出口角度,我国产业的人均实力竞争力在46个IMD可比国家中的排名均处于落后地位,且这种落后状况在1999~2003年5年间并无明显改善。到2003年,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人均占有量依次仅为榜首国家的4.18%、3.71%和0.91%,出口的人均占有量依次为榜首国家的0.37%、0.79%和0.08%。就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提升产业的人均实力竞争力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制造业竞争力表现活跃

近年来,我国三次产业比例关系基本稳定,结构演进趋势总体上向合理方向发展,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1999年的19∶49∶32逐年调整为2003年的14∶52∶34。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关系仍处于低收入国家之列,层次较低。对比中高收入国家,我国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总体上还未扭转增长滞后的局面。

在我国三次产业的出口结构中,工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且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其中制造业又是工业竞争力提升的主力军,日益纳入全球化生产网络,在国际竞争中表现非常活跃。

2002~2003年中国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IMD可比国家排名

要素名称/年份2002年2003年

产业竞争力核心要素

企业管理

科技进步48

49

48

49

49

50

产业竞争力基础要素

人才支持

基础设施36

46

34

43

47

37

产业竞争力环境要素

国际化

政府管理

金融体系33

31

27

37

32

29

26

42

注:数据来源IMD2002~2003国际竞争力年鉴

(四)2008年起我国产业竞争力开始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2日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报告表示,“十一五”时期的前三年,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总体趋于上升,但是自2008年起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开始下降,未来甚至面临潜在的产业竞争优势断档的风险。

对于未来的产业竞争力走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其仔这样判断。他说,中国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今后的任务就是由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最终进入高收入国家之列。但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中国要完成向中高收入国家转变并最终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历史重任,会经历一个转型期。在这个时期,随着工资成本、环境保护标准等的提高,传统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必然会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严峻挑战。中国要想实现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目标,必须创新竞争优势,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附加价值高的产业。来源:经济参考报(方烨)

三、我国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

(联合论坛·北京)作者:陈颖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国对其经济发展所作的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长期规划和行动纲领。是政府根据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国情、国际环境和前期战略的执行情况,为了达到某些目标,制定并执行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的安排,在内容上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和战略步骤等。经济发展战略对产业政策具有决定性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某一时期产业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政策重点和政策方式。

2、经济体制模式

经济体制模式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必然影响到产业资源配置的状况和效率。经济体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产业政策,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下,政府介入的程度、介入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模式,就有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实现方式。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中,信息的类别、信息来源、信息渠道、信息失真度等,都会有所不同;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发生的社会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和力量抗衡会有不同的方式和结果,对产业政策目标的选择会产生影响。因此,经济体制模式会通过产业政策影响到产业竞争优势。

3、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于一国产业竞争优势发挥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等。波特(Michael Poter)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指出,国家所处的经济环境影响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发挥。其"钻石模型"中的生产要素和需求就属于宏观层次上的范畴,生产要素包括初级的生产要素和高级的生产要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自然条件上拥有一定的得天独厚的稀缺资源也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自然资源为主的生产要素,在产业竞争力作用中的地位会逐渐下降,替代它的是以人力资源和技术为主的高级要素。需求条件主要是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规模,还包括需求变化、需求质量、需求国际化等各个方面。波特认为,苛刻需求环境迫使公司达到更高的标准,刺激公司不断改进、创新和提升竞争力。

4、政府行为

影响产业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政府的作用比较特殊,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通过产业政策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为产业发展创造适当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影响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使产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从而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由于产业竞争力关系到各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水平,直接影响一国的劳动生产率、产业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所以产业竞争力成为各国政府实行产业政策干预经济生活所关注的焦点。各国在国家宏观层面的各种表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产业竞争优势的发挥。

(二)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

一国的产业的竞争力是产业内各个企业竞争力的复杂合力,该合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单个企业竞争力的大小,还取决于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组织结构是指同一产业内厂商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大中小型企业的分布状况、产业集中度、产业空间集群度、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水平等内容。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相关产业及集群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里,最先把集群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成长联系起来。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其实质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方面的系统集成。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相关横向企业、纵向企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状组织。产业集群不仅能够降低产业的组织成本、实现产业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散,还能够促进组织学习,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产业集群中,各个企业和组织拥有的知识、能力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行充分的发酵,企业间的知识能够进行有效的吸收、传递、转化和创新,形成共享效应,显然这种集成性系统能力是在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互相学习、相互渗透的知识作用获得的,必然使集群外企业或产业难以模仿和获得,从而使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三)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微观层面因素是产业内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企业是产业竞争的具体承载者,没有一个个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很难判定一国某产业具有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衡量企业竞争现状的表象指标,主要通过像市场占有率、净资产回报率等财务指标来综合度量,它是由作为更深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所决定的。而企业竞争优势又取决于企业资源和企业核心能力。根据企业能力理论,由于企业资源(技术、劳动力、人力、设备等)可以在竞争的市场中通过购买等手段获得,因此,资源不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因素,只是一个载体条件。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只有企业核心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企业能力的差异才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具体而言,企业能力就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即组织人、资源和工作去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式,它体现了企业关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知识。

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或能力的特殊集合,是企业中一系列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而不是一种单项能力。企业能力是通过组织学习而建立并不断强化的,其形成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性,其依托于企业特有的资源、企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不能轻易地移植,因此构成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质量与成本、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方面。

四、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来源:新华社2011年03月17日09:30

(一)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

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船舶行业要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配套设备。汽车行业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冶金和建材行业要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石化行业要积极探索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重点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加快化肥原料调整,推动油品质量升级。轻纺行业要强化环保和质量安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包装行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电子信息行业要提高研发水平,增强基础电子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向产业链高端延

伸。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

(二)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主要依托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资源地布局;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边地区布局。有序推进城市钢铁、有色、化工企业环保搬迁。优化原油加工能力布局,促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引导生产要素集聚,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

(三)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制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信息化改造升级,推行先进质量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四)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以掌握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引领支撑作用,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

茶叶行业分析报告

茶叶行业分析 1、茶行业现状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园面积为世界第一,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历年来,我国茶产品出口也呈现了大幅增长势头,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一种精神饮品、一种情感饮品、一种文化饮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目前,茶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大保健食品之首,可以预测,茶将成为21世纪世界“第一大饮料”。 2、茶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有6大茶类,20个产茶省,8000万茶农,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国。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也日益为全球消费者所熟悉和接受,中国茶“走出去”有着广阔的前景,茶叶出口屡创新高。 但中国茶产业仍存在一些“硬伤”,一是茶叶生产的标准体系和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滞后;二是茶类丰富,产量大,品牌少;三是在中东等地区市场上的影响力、知名度还不够;四是茶叶出口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五是欧盟、日本等市场对食品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茶叶出口环境不容乐观。为此,我国茶叶行业应该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 1)、切实加强源头控制,尽快完善预警机制。出口茶叶的生产可推行“公司+基地”模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和加工,以龙头带源头,彻底改变茶叶收购分散、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局面。2)、推进发展有机茶叶,加快开拓多元市场。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有机食品贸易的发展,有机食品将成为今后发展潜力和前景巨大的产业。 3)、提高品牌意识,强化认证制度。 3、阿里巴巴关于“茶叶”买家分布情况 内贸方面,在alibaba买家分布中,福建、浙江、广东买家数占37%,其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4. 阿里巴巴“茶叶”企业概况 目前通过阿里巴巴搜索“茶叶”有183805条产品供应信息,在公司黄页中查询到40858家公司信息。这些企业中有很多实现了从做网站、做推广、找买家,谈生意、成交等一站式的业务模式。(数据截止2008-10-23)。如下图所示: 阿里巴巴部分茶叶行业企业 公司名称合作年限公司名称合作年限南靖县书洋南香茶厂 1 开化县杜康茶业有限公司 6 恩施馨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1 陕西省午子绿茶有限责任公司7 重庆市开县龙珠茶业有限公司 1 吉首市康合茶行 2 重庆得川茗茶有限公司 2 杭州亨达茶业技术开发公司7 浙江临安九诚茶业有限公司 3 杭州临安昱岭食品有限公司 6 安溪县魁斗镇佳珍茗茶行 1 莱州市东方桑茶研究所 5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摘要: 关键词: 关于产业转移,已越来越多引起各界的重视。2008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着充分说明了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此,学术界十分重视产业转移研究,并出了不少研究成果。现本文予以走在那综述,旨在推动研究的深入。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定义 苏华、杨三冠在其撰文《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载《价格月刊》2008年滴1期)。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和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按照涉及的地域范围,产业转移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冯启文在其撰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J].(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解决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李晓青等归纳为4种: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美国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由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而工业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发达国家所需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据此,区域经济学家们把它深入到国际(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领域。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哈弗大学商学院教授雷索德.费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产品处于创新阶段时,本国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可以采取出

“分类培养模式”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分类培养模式”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刘高常(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多元化以及各高校办学特色的多样性,使得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成为必然。本文通过研究分类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提出研究生分类培养的5条实施途径,以供各界参考。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分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高校仍普遍采用的是单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没有根据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对硕士研究生实行类别的划分,也没有体现出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环节上的不同,从招生到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等,几乎每个环节都按照单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标准进行。因此,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来的较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近年来,为了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十分迅速。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超常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势必要求原有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发生相应的变革。如何改革与完善现有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新形势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必要性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扩招 专业学位是相对学术学位而言的,其培养目标与学术学位有很大的不同。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职业方向,主要培养科研后备力量。为了满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我国专业学位增加至17个类型,其中具有工程硕士培养资质的学校达205所,获MBA培养权的学校近100所,预计2010年攻读专业学位的在校生将达到在学研究生总数的40%。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增加,过去单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分类培养模式成为培养应用型硕士的必要条件。 2、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各种规格的复合人才。据统计,2002年硕士研究生进入高校工作和继续深造的人数占当年研究生毕业总人数的47.8%,这个数据说明,当时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国家培养教学型、科研型人才。然而,200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进入企业类型单位工作的研究生人数占当年研究生毕业总人数的30.4%,随着扩招和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企业工作的研究生会越来越多。据我国有关部门估计,社会对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已经达到对整个研究生需求的70%。研究生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宽,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多元化的就业致使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多样化,多元化的培养目标通过分类培养模式来实现。 3、高校办学特色的多样性 我国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高校457所。这些高校,历史背景不同、规模和层次不同,办学取向和学术传统也不同,各自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并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学校类型恰当定位,选择或确定适合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应遵循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发展规律,关注市场经济需求与发展,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的现实要求。相应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应遵循多样化原则,构建新型的“分类培养式”模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_任聪静

2012年第6期(总第128期) [作者简介]任聪静(1983-) ,女,职员,博士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 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任聪静,张 红,陈丰秋,祝京旭 (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创新高校本科教学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题中之意。本文以浙江大学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探索、实践为例,分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成效,展望了今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为促进高校学生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的实践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际交流;国际化;联合培养;高等教育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alentsRen Congjing,Zhang  Hong,Chen Fengqiu,Zhu JingxuAbstract: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train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y.It is also the key to train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ew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joint project of dual degree training in Zhejiang Universi-ty.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talents 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ed.It also summaries the experience achieved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The practice has set up  agood example and is a reference,too.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Joint training;High-er  education 一、 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成为 当前高等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1] 21世纪初始,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依赖于自身的开放程度, 国际交流与合作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推动力。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包含多项具体活动的发展趋势,旨在提供一种融入全球化意识环境中的教育体验, 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4

2020年茶叶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茶叶行业分析 报告 2020年7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6) (1)行业主管部门 (6) ①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6) 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6) ③农业农村部 (7) 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7) ⑤海关总署 (8) (2)行业自律组织 (8) 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8) ②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8)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9) (1)法律法规 (9) (2)产业政策 (10) 二、行业概况 (11) 1、茶叶概述 (11) 2、茶叶分类 (12) (1)绿茶 (12) (2)白茶 (13) (3)黄茶 (13) (4)乌龙茶 (13) (5)红茶 (14) (6)黑茶 (14) (7)再加工茶 (16) 3、全球茶行业发展概况 (16)

(1)全球茶叶产销规模 (16) ①全球茶叶产量 (16) ②全球茶叶销量 (17) (2)全球茶叶贸易情况 (18) ①茶叶出口情况 (18) ②茶叶进口情况 (19) 4、国内茶行业发展概况 (20) (1)我国茶叶产区分布 (20) (2)我国茶叶生产情况 (22) (3)我国茶叶消费情况 (23) (4)我国茶叶的进出口情况 (24) ①茶叶出口情况 (24) ②茶叶进口情况 (25) 5、茶行业发展趋势 (26) (1)发展空间广阔 (26) (2)消费需求的多元化 (26) (3)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品牌 (27) (4)电商成为茶叶重要销售渠道 (27) 三、行业竞争情况 (28) 1、行业竞争格局 (28) (1)整体竞争格局 (28) (2)细分品类竞争格局 (29) ①绿茶:产地分布广泛,行业集中度低 (29) ②乌龙茶:产地集中,区域龙头崛起 (29) ③红茶:品种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 (29) ④黑茶:产地集中,行业集中度较高 (30) ⑤白茶:发展迅速,行业集中度低 (30) ⑥黄茶:市场份额较小,国民认知度低 (31)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模式、战略与对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概括,并指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所产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concept, theoretical model, strategic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four aspects to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ransfe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o practice need gener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dicates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 area; industrial structure 产业转移既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它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把产业的这种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在广义上的产

中国茶行业的SWOT分析

中国茶行业的SWO分析 当今,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茶叶因兼具防病强身功效而备受消费者青睐,饮茶时尚风靡全球,国际茶业一片繁荣。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的国粹。在历史上,中国茶香飘四海,茶文化饮誉中外,丝茶之邦,盛极一时。然而,现在中国是茶业大国,却不是茶业强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内各茶区奋起直追,产量、出口均有较大增长,各地茶市日趋兴旺,名茶佳茗琳琅满目,茶厂茶号星罗棋布,值得欣喜。但同时也要看到,环顾国内茶市,品牌众多而强势名牌寥若晨星,茶商林立而龙头企业凤毛麟角,小规模、分散化是阻碍我国茶业与国际接轨的最大软肋。有关专家学者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茶业还处在产品阶段、市场待开发期。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因“绿色壁垒”而频遇寒流。继欧盟提高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之后,今年日本出台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茶叶设限更严,门槛更高。严峻的现实再次昭示:中国茶业必须更弦易辙,改变一盘散沙的小生产,走产业化道路,舍此别无他路可走。近一时期,各地不少茶叶企业就市场转化进行不懈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进一步发展却步履维艰,瓶颈尚未突破。问题的症结依然是企业规模问题。各地现有茶商企业,规模有限,品牌竞争力低,其辐射半径不出省,甚至出不了市县。至今,全国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茶叶龙头企业,也没有一个真正叫得响的茶叶品牌,这就难以跻身国际茶市强手之林,我国茶业正面临新的挑战。 1、发展优势strengths (1)中国茶的文化力 中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国民族产业的茶可借此融入世界,扩张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在国际化战略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如2010年的中日韩茶文化交流会,中日韩茶道交流会是东亚地区乃至亚洲地区最大型的茶道文化交流会议,目的在于共同交流和探讨茶道文化,发展茶产业、促进茶经济、弘扬茶文化精髓。茶最能代表民族的,其国际化潜力也将是巨大的,从此角度来说, 我国茶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饮茶习惯的惯性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茶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人有饮茶的传统,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在很多场合,茶现仍无可替代,且很多茶品牌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在国内拥有相当稳定的需求量。从高端茶市场的历史演进过程看,茶消费的品牌结构及地域结构都较为稳定。 (3)产品稀缺性 高档茶的供给增长尤其受到一定限制,诸如工艺、产量或者产地等方面客观因素,产量增长比较缓慢,短期内难以大量扩产,给产品的稀缺性带来了可能,适度稀缺是高档茶的重要特征。由于消费者对高档茶价格基本不敏感,高档茶具有较好的提价能力,尤其在经济波动时期,抗风险能力较好。 2、发展劣势weakness (1)营销方面整体战略 部署缺失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营销方式仍停留在企业或产品导向阶段,大多表现为广告 大战、会展招商、名促暗扣、让利返点等初级竞争手段。某些龙头企业不过是依靠历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上课讲义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硕、博士研究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愿意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2.博士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有创新,在深度、广度上达到学校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学术新动态,能够胜任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工作和专业课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在语言、内容、形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 3.熟练掌握一门工作外语,具有在较高层次上应用该语言的能力,并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英、法、德、日、俄),可以阅读一般的文章及所学专业相关的文献。 4.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语言,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具备从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 二、研究方向 1)语言学; 2)翻译学; 3)双语辞典学;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经复试合格者。 2.博土研究生:本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口试)合格者。 四、学习期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其中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第三学期中期考核,通过后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博士研究生学习时间三年,其中课程学习阶段至少三学期,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A、B、C、D四大类。A类为全校公共学位课程;B类为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程;C类为二级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位课程;D类为本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生总学分数不得低于32学分。本专业D类方向选修课总学分不得低于12学分。 本专业硕士生主要课程如下: 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二外语必选,其他三门任选一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中国茶叶的市场调研报告总结归纳

中国茶叶的市场调研报告 一、摘要 是茶叶有发源地,茶区分布广、丰富,茶叶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在国内,茶类消费者为中老年人居多,但年轻人占据的比例也逐渐加大,说明茶在年轻人的消费中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茶叶出口主要有六大国际市场,分别是摩洛哥、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东地区。由于国际市场质量门槛越来越高等原因,茶叶市场发展受到了阻碍,但从总体来看,我国茶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总体向上的趋势从未改变。相信随着我国茶叶种植、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产品安全体系日趋完善,我国茶叶的优势会越来越显现,世界各国对我茶叶的消费会逐步增加。 二、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1、调研背景 商品经济的日益的发展,我国的外贸份额越来越大,其中不可或缺的传统的商品茶叶市场也相当的活跃。 2、调研目的 更好的研究我国的茶叶市场,以点看面了解的市场行情, 三、调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一)通过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茶叶的品种及其分类 二)对国内市场进行调研,获取国内消费者对茶叶的需

求情况和市场主要卖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得: 1、通过上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茶叶市场行情,获取相关数据。 2、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报刊,详细了解情况 3、走访一些茶叶销售店,询问一些社区的消费者 4、学校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三)详细了解我国茶叶的出口现状及出口目标市场,主要渠道: 1、通过互联了解我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国对象及其出口特征 2、根据其出口特点制定营销方案 四、调研情况介绍 一)茶叶概述 1、茶叶分类 我国茶叶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基本茶类,一种是加工茶类。其中基本茶类又可分为六类: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加工茶类可分为花茶、果茶、紧压茶、保健茶等。 1) 绿茶 以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 a、炒青绿茶:眉茶、珠茶、细嫩炒青; b、烘青绿茶:普通烘青、细嫩烘青;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报告

分报告一:国际产业转移 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 1.1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一个包含着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综合过程。它既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产业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 国际产业贸易往往意味着转入国必需的某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输入,因而对转入国产业结构发生影响。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它有助于转入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也就是说转入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国际产业投资往往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的直接输入,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也能产生与国际产业贸易相同的结果。 国际产业转移是从外在形式来看,与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贸易和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投资并无二致。但发达国家与转入国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实际上是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国产业之间的贸易,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贸易。发达国家在转入国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转入国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

投资,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投资。当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所引起的累积性产业成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些产业在转入国更具有竞争优势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便会发生,从而引起产业转入国与产业转出国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转换。 转出国之所以进行产业转移,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它们开发使用过时技术,实现最后价值增值的需要。它们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与自己竞争的对手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输出。产业转出国吸收产业转移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 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对于转出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也有负面影响,如对国内就业水平的影响和本国产业“空心化”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因为归根结底,它为本国的结构转换提供了绝好契机。产业转移的条件是该产业产品不可能在本国生产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比较优势,不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样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为那些附加值高的新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 鉴于我国目前主要作为产业转入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我们下面着重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入国的影响。 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

中国茶行业的SWOT分析

中国茶行业的SWOT分析 当今,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茶叶因兼具防病强身功效而备受消费者青睐,饮茶时尚风靡全球,国际茶业一片繁荣。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的国粹。在历史上,中国茶香飘四海,茶文化饮誉中外,丝茶之邦,盛极一时。然而,现在中国是茶业大国,却不是茶业强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内各茶区奋起直追,产量、出口均有较大增长,各地茶市日趋兴旺,名茶佳茗琳琅满目,茶厂茶号星罗棋布,值得欣喜。但同时也要看到,环顾国内茶市,品牌众多而强势名牌寥若晨星,茶商林立而龙头企业凤毛麟角,小规模、分散化是阻碍我国茶业与国际接轨的最大软肋。有关专家学者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茶业还处在产品阶段、市场待开发期。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因“绿色壁垒”而频遇寒流。继欧盟提高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之后,今年日本出台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茶叶设限更严,门槛更高。严峻的现实再次昭示:中国茶业必须更弦易辙,改变一盘散沙的小生产,走产业化道路,舍此别无他路可走。近一时期,各地不少茶叶企业就市场转化进行不懈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进一步发展却步履维艰,瓶颈尚未突破。问题的症结依然是企业规模问题。各地现有茶商企业,规模有限,品牌竞争力低,其辐射半径不出省,甚至出不了市县。至今,全国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茶叶龙头企业,也没有一个真正叫得响的茶叶品牌,这就难以跻身国际茶市强手之林,我国茶业正面临新的挑战。 1、发展优势strengths (1)中国茶的文化力 中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国民族产业的茶可借此融入世界,扩张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在国际化战略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如2010年的中日韩茶文化交流会,中日韩茶道交流会是东亚地区乃至亚洲地区最大型的茶道文化交流会议,目的在于共同交流和探讨茶道文化,发展茶产业、促进茶经济、弘扬茶文化精髓。茶最能代表民族的,其国际化潜力也将是巨大的,从此角度来说,我国茶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饮茶习惯的惯性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茶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人有饮茶的传统,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在很多场合,茶现仍无可替代,且很多茶品牌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在国内拥有相当稳定的需求量。从高端茶市场的历史演进过程看,茶消费的品牌结构及地域结构都较为稳定。 (3)产品稀缺性 高档茶的供给增长尤其受到一定限制,诸如工艺、产量或者产地等方面客观因素,产量增长比较缓慢,短期内难以大量扩产,给产品的稀缺性带来了可能,适度稀缺是高档茶的重要特征。由于消费者对高档茶价格基本不敏感,高档茶具有较好的提价能力,尤其在经济波动时期,抗风险能力较好。 2、发展劣势weakness (1)营销方面整体战略部署缺失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营销方式仍停留在企业或产品导向阶段,大多表现为广告大战、会展招商、名促暗扣、让利返点等初级竞争手段。某些龙头企业不过是依

军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

军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 当前军队院校应针对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招生制度灵活化和培养模式多元化,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标签: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军武器装备变革日益尖端化、信息化、智能化,部队对于高素质、高层次的军事人才的需求也大大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中起着核心作用,担负着为部队培养满足岗位任职需要、富有创新精神且综合素质过硬的高层次军事人才的重要使命。当前,军校研究生教育正处于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的过程,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军事变革、满足部队需要的研究生,是我军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认真分析当前军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部队实际,提出我军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思路和对策,对于我军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军校研究生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经历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军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规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为我军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但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制度不够合理 研究生招生制度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军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部队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层次军事人才,招生制度的制定也必须以此为依据,但我军目前在招生中存在的问题有:(1)能力强、亟待培养的优秀干部受工作繁忙影响无深造机会;(2)招生考试以学术水平考察为依据,给工作实践经验突出但学术能力欠缺的干部报考研究生造成了障碍;(3)基层部队对研究生人才持有偏见,“舍不得”干部进行再学习再深造。正是这些原因,导致部队干部报考研究生的积极性受挫,考取研究生的多以技术干部、非重要岗位干部、大龄干部、女干部等为主。 2、培养模式封闭单一化 军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了培养满足部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采取的各种教育措施的总体方式和运作方式。[1]它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评价三个部分组成。当前,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正在从传统的单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下转第46页) 5 《华商》 【摘要】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产业转移;模式;综述 一、国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1. “雁形模式”理论“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或译“雁阵范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最早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先后对该理论进行了的扩展和完善。 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产业通常经历了“进 口新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其图形成倒“V”字形。如图(1): 图(1)资料来源: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第24页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 进口替代 出口成长 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图(2)资料来源:(日)山泽逸平:《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第74页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 从而将“雁行模式”理论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 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的研究 目前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仅仅是作为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小的 方面去考虑,除了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其他的转移模式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提出产业转移模式。 1. 基于产业转移规模视角的模式集群式产业转移是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模式。“集群式”的产业转移(郑胜利,2002)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由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这种集群转移模式强调的是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 整体转移模式包括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等,2001)、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包括完整价值链垂直型转移、完整价值链水平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 部分迁移模式有要素嫁接式(曹庆荣,2001)、存量激活(蒋文军,2001)、扩张性资本输出、产业关联、部分产业链的转移等模式。 2. 基于产业级差视角的转移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夏禹农、冯文浚,1982)、中心辐射模式(马海霞,2001)逆梯度转移模式(郭凡生,1985)、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02)、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 3. 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形式视角的转移模式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陈刚,2001;陈建军,2002b)、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和设立研发机构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陈建军,2002b;刘菁、任曙明,2005)、OEM转移模式和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建军,2002b)、企业新建投资、并购和非股权方式参与等形式(严双建,2007)。 三、结论 1. 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理论有待 进一步的深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朱兰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关于我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赵银海 河姆渡遗址7000多年前的原始茶、田螺山遗址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茶遗存、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唯一命名的古名茶——“瀑布仙茗”、源于北宋的我国最早的白茶——“四明十二雷”、以及最近在余姚瀑布岭发现的百年树龄古茶树,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余姚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饮、茶事、茶文化的源头之一,在茶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曾经拥有的历史地位还不相称,甚至已落后于茶叶产业的后起之秀——新昌、宁海等。为此,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农林局关于全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并赴河姆渡镇、鹿亭乡、梁弄镇、大岚镇等茶叶主产乡镇实地调研,考察了部分茶叶生产企业,征求了市茶文化促进会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及其周边的山区、半山区,涉及18个乡镇(街道),约有茶农10万人。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71万亩,已建成无公害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1.8万亩,产区规模在全省产茶县(市)中居中等偏上水平。全市现有各类茶厂200余家,其中:精制茶厂42家,已完成改造并达到QS标准的企业42家。 全市现有名优茶品牌20余个,主要品牌为瀑布仙茗、四明龙尖

和宁波白茶。恢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茶、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生产成员单位28家,基地覆盖全市。四明龙尖为新创名茶,是宁波市知名商标。我市是宁波白茶的原创地和主要产区,产量占宁波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2008年,全市实际计产茶园面积5.6万亩,总产量6317吨,产值1.135亿元。其中名优茶367吨,产值7372万元,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5.8%和产值的65%。珠茶产量5730吨,产值3783万元。名优茶平均价格达到每公斤200.8元,最高的黄金芽每公斤8000元。全市茶园平均亩值2026.8元,其中白茶最高亩值超2万元。在茶叶出口加工方面,出口珠茶加工量近3万吨,出口货值4亿元。大岚镇作为全市最大的茶叶主产乡镇,1.8万亩茶园为全镇农民提供了近50%的收入来源。 二、存在问题 1、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名优茶品牌多而杂,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的三、五吨,小的只有几百斤,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属凤毛麟角,除“瀑布仙茗”等个别品牌外,绝大多数茶叶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市场认可,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数珠茶厂产品结构类同,销售价格低、利润薄,在煤、电、采摘等环节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勉强维持经营,无力扩大再生产。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文献号】1-351 【原文出处】浙江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杭州 【原刊期号】200306 【原刊页号】45,49 【分类号】F11 【分类名】理论经济学 【复印期号】200404 【标题】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作者】汪斌/赵张耀 【作者简介】汪斌,男,1951年生,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杭州 310027) 赵张耀,男,1972年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杭州 310027)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赋于国际产业转移新的活力,从而对国际产业转移 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从概念界定、经济动因、客体演化、在当代的新特点 和发展趋势、效应、转移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述评,并就该理论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摘要题】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分工 【正文】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国内外学界对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已著述颇 多。进入80年代中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 段,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及趋向。相应地,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在继承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已有所突破。 为了对这一经济现象作深入研究,笔者试图对前人的理论作一回顾和述评,并指出其研究的发展趋向。 国际产业转移很早就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上,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认同的是 认为,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70 年代,特别是80、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自身的演化,以及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 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即:(1)当前的国际 产业转移已不局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已成为另两种需关 注的渠道。不仅如此,国际产业转移已深入到跨国公司之间和跨国公司内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和 公司内分工的一种实现机制。(2)产业转移已不单纯是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控下进行,国家、跨国公司成为影 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另两股重要力量。(3)突破了原先的把整个产业抛向他国的模式。随着产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助学金等等) 整个文件有点长大家应该感兴趣。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国和自主创新战略,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就是要进一步统筹和优化配置学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完 善研究生资助体系,激发学校、学院、学科的内在积极性,构建起研究生导师、研究生 和培养环境三者和谐发展、协同创新的制度结构,形成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和创 新实践的培养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培养中 ,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负主责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以创新为目标 的研究生奖助体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下列原则:一是导师主导的原则,即充分考虑研 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和权益;二是科研导向原则,即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 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分类指导的原则,即在遵循研究生 教育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个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四是分层管理原则,即在 学校制订总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院的创造性,制定各个学院的实施细则;五 是稳步推进的原则,即充分考虑政策的可操作性、导师的承受能力,使改革进程平稳推进。 二、研究生培养体系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落脚点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改革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之更好地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生学制 为进一步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弹性学制。硕 士研究生实行以2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博士研究生实行以3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直接攻博研究生实行以5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提前攻博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各学院自主确定各学科的学制,并根据所确定的学制制定培养方案。 (二)研究生招生 1.改革的基本思路 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分配要紧紧围绕提高学校学术竞争力,与学院(实体交叉平台)的科 研经费、研究成果紧密挂钩;招生指标更多地向培养质量高、研究水平高的导师倾斜, 向国家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和我校重点学科专业倾斜,向重点课题和重大成果产出的学 科与团队倾斜;要明确导师的资助责任和相关权益。同时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 坚持导向性,又要关注学科差异和学生利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生更多、更高水平 的创新成果。 2.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机制 (1)博士生招生指标配置:按研究经费、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博士生指标分类切块到学院(平台)

茶叶行业分析报告

茶叶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茶行业概 况 ..................................................................... ................................................... 2 (1)茶行业定 义 ..................................................................... .......................................... 2 (2)茶出口认 证 ..................................................................... .......................................... 2 (3)茶行业生产、出口贸易相关规 定 ..................................................................... .. (2) 二、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 景 ..................................................................... ................................. 3 (1)茶行业现 状 ..................................................................... .......................................... 3 历年我国茶行业出口 额 ..................................................................... ................................. 3 (2)茶主要种类及其出口情 势 ..................................................................... ...................... 3 ?绿茶...................................................................... ........................................................... 3 ?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