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礼仪教案:《餐前的教育》

合集下载

幼儿餐前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幼儿餐前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 教案名称:幼儿餐前礼仪与习惯养成教育#### 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餐前礼仪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 培养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保持安静、不挑食的良好行为。

#### 教学对象:幼儿园小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1. 幼儿进餐前的录像片段2. 提供一些生活中好习惯的图片3. 洗手液、纸巾4. 小碗、小勺、小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1. 活动名称:餐前礼仪我知道2. 活动目的:激发幼儿对餐前礼仪的兴趣。

3.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幼儿进餐前的录像片段,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录像里看到了什么?”-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录像里的小朋友在洗手、准备餐具,这些都是餐前礼仪的一部分。

”##### 二、洗手教学1. 活动名称:洗手小能手2. 活动目的: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 活动过程:- 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包括打开水龙头、打肥皂、搓手心、手背、手指缝、手腕等。

-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洗手,教师巡视指导。

- 教师提问:“洗手有什么好处?”-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预防疾病,所以我们要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

”##### 三、餐前礼仪讨论1. 活动名称:餐前礼仪大家谈2. 活动目的:让幼儿了解餐前礼仪的具体内容。

3. 活动过程:- 教师展示生活中好习惯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进餐时我们要安静、不挑食、不浪费食物、不边吃边讲话等。

”##### 四、餐前模拟1. 活动名称:我是小小进餐员2. 活动目的:让幼儿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3. 活动过程:-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进餐活动,幼儿按照正确的顺序洗手、盛饭、进餐。

-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行为。

##### 五、总结与延伸1. 活动名称:餐前礼仪总结2. 活动目的:巩固幼儿对餐前礼仪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餐桌礼仪教案 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小班餐桌礼仪教案 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小班餐桌礼仪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餐桌礼仪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餐桌礼仪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编写一份适合小班幼儿园的餐桌礼仪教案,对于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餐桌行为习惯。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学会用餐时的基本礼貌行为。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共进餐时的礼仪行为。

4.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集体用餐中的礼貌行为。

二、教学内容1. 用餐前的准备a. 洗手b. 准备餐具c. 就坐2. 用餐中的基本礼仪a. 说“请”、“谢谢”b. 不挑食,不嘴馋c. 不大声喧哗3. 和他人一起用餐的礼仪a. 不抢食物b. 和谐用餐4. 用餐后的收拾a. 清理餐具b. 感谢服务人员三、教学策略1. 游戏教学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引导幼儿了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餐桌行为习惯。

2. 观摩学习组织幼儿观摩优秀榜样的用餐行为,让他们模仿学习。

3. 典型案例讲解一些关于用餐中的礼仪问题的典型案例,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模拟用餐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和学习正确认识餐桌礼仪。

2. 情景教学在模拟的用餐场景中,设计各种情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餐桌礼仪。

3. 反思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与他人一起用餐后,指出幼儿用餐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让幼儿进行反思。

五、教学流程1. 用餐前的准备a. 教师通过游戏讲解用餐前的准备工作,并进行示范。

b. 分组进行情景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用餐前的准备过程。

2. 用餐中的基本礼仪a. 教师通过游戏教学,引导幼儿学会说“请”、“谢谢”等基本礼貌用语。

b. 通过示范和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和遵守用餐时的基本礼仪要求。

3. 和他人一起用餐的礼仪a. 通过观摩学习,让幼儿认识并尊重他人的用餐权利。

小班就餐入座礼仪教案

小班就餐入座礼仪教案

小班就餐入座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小班就餐入座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并掌握就餐入座的基本礼仪规范。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和社交技能。

3. 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就餐前的准备工作。

2. 入座礼仪规范。

3. 用餐礼仪规范。

4. 用餐后的整理工作。

教学准备:1. 餐桌、椅子、餐具等。

2. 图片、视频或实物示范用品。

3. 教具:卡片、绘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如洗手礼仪。

2. 提出问题:你们在家里或幼儿园吃饭时有什么规矩?二、讲解就餐前的准备工作(10分钟)1. 展示图片或实物示范用品,介绍就餐前的准备工作,如擦拭桌椅、摆放餐具等。

2. 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三、讲解入座礼仪规范(15分钟)1. 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入座礼仪规范,如推椅子、正确坐姿等。

2. 通过角色扮演或游戏形式,让幼儿模仿正确的入座姿势和动作。

四、讲解用餐礼仪规范(15分钟)1. 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用餐礼仪规范,如用餐姿势、用餐顺序等。

2. 利用教具或绘本,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和互动,加深对用餐礼仪的理解。

五、讲解用餐后的整理工作(10分钟)1. 展示图片或实物示范用品,介绍用餐后的整理工作,如擦嘴、收拾餐具等。

2. 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六、小结与延伸(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习的重点和要点。

2. 提问:你们觉得就餐入座礼仪的重要性是什么?3. 鼓励幼儿在家里和幼儿园用餐时积极运用所学的礼仪规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角色扮演等,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就餐入座礼仪的基本规范。

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自理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让幼儿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礼仪规范。

小班餐前活动教案

小班餐前活动教案

小班餐前活动教案小班餐前活动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幼儿园教育中,小班餐前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餐前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饮食习惯以及协作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套小班餐前活动教案,帮助老师更好地组织餐前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活动目标餐前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饮食习惯以及协作意识。

通过活动,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分享食物,懂得尊重他人的饮食习惯;同时,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协作意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餐前活动通常在幼儿园的餐厅或者食堂进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午餐或晚餐之前。

2. 准备食材和餐具: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准备相应的食材和餐具。

可以选择一些健康的食材,如水果、蔬菜等,同时准备一些小碟子、小勺子等餐具。

3. 设计活动环节:根据活动的目标,设计几个有趣的环节,如游戏、歌曲、故事等。

三、活动内容1. 游戏环节: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如“传递水果”,幼儿们围成一个圆圈,传递水果,当音乐停止时,拿到水果的幼儿可以分享给其他人。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2. 歌曲环节:可以选择一些与饮食相关的歌曲,如《小苹果》、《吃苹果的时候》等。

通过唱歌,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饮食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幼儿的音乐细胞。

3. 故事环节:可以选择一些与饮食习惯相关的故事,如《小熊吃饭》、《小猪吃饭》等。

通过讲故事,可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尊重他人的饮食习惯。

四、活动实施1. 导入环节:在活动开始前,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答或者图片展示等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活动展开:根据活动内容,依次进行游戏、歌曲、故事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结束后,可以进行简短的总结和讨论,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3. 活动结束:在活动结束时,可以进行一次全员合影,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幼儿园小班餐饮礼仪教案

幼儿园小班餐饮礼仪教案

幼儿园小班餐饮礼仪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园小班学生良好的餐饮礼仪习惯。

通过让幼儿学习餐桌礼仪、进餐礼仪、用餐礼仪等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餐饮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餐饮礼仪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正确使用餐具的能力;3.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态度和行为习惯;4.培养幼儿与他人共同进餐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餐桌礼仪:–知道如何进入餐桌前的准备;–学习如何坐姿、站姿端正;–学习如何排队,等待进餐。

2.进餐礼仪:–学习如何用餐巾进行嘴部擦拭;–学习如何正确拿取食物和饮料;–学习如何正确切割食物。

3.用餐礼仪:–学习如何用餐时保持安静;–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同进餐;–学习如何结束用餐,离开餐桌。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餐饮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可进行模拟游戏,观察和模仿正确的餐饮行为。

2.视频教学法:–向幼儿播放相关的餐饮礼仪教育视频,让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正确的餐饮礼仪行为;–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分享,加深对餐饮礼仪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介绍餐饮礼仪的重要性(5分钟):–向幼儿解释餐饮礼仪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需要遵守餐饮礼仪。

2.餐桌礼仪教学(15分钟):–给幼儿展示正确的坐姿、站姿,并进行示范;–教授排队和等候进餐的方法。

3.进餐礼仪教学(20分钟):–教授使用餐巾进行嘴部擦拭的方法;–教授如何正确拿取食物和饮料;–教授如何正确切割食物。

4.用餐礼仪教学(20分钟):–引导幼儿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教授与他人共同进餐的方法;–教授结束用餐、离开餐桌的方法。

5.游戏练习(20分钟):–设计游戏环节,让幼儿进行模拟游戏,巩固餐饮礼仪的学习;–观察幼儿的行为,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6.视频观看(10分钟):–向幼儿播放相关的餐饮礼仪教育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分享视频中的正确餐饮礼仪行为。

六、教学评估1.教学观察评估:–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表现的餐饮礼仪行为;–根据观察记录幼儿的能力和进步。

餐前小班教案

餐前小班教案

餐前小班教案教案标题:餐前小班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饭前卫生习惯。

2.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通过餐前活动促进幼儿的智力和语言发展。

4. 培养幼儿对食物和饮食的兴趣和健康意识。

教学内容:1. 饭前卫生习惯:a. 洗手指导:如何正确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b. 使用餐具指导:如何正确使用各种餐具,并将它们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c. 盘碗筷摆放指导:如何摆放盘子、碗和筷子,以及如何将它们归位。

2. 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a. 用餐礼貌:如何向他人问好、道谢和请他人取用食物。

b. 公平分享:如何与他人分享食物和注意遵守用餐规则。

c. 合理分工:如何分工合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饭前准备工作。

3. 智力和语言发展:a. 分类游戏:将食物进行分类,例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b. 计数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些食物,让他们数一数有多少种类的食物。

c. 名称游戏:幼儿轮流说出一种食物,并简单描述其外貌和味道。

4. 食物和饮食意识:a. 健康食物认知:向幼儿介绍一些常见的健康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和谷物。

b. 膳食均衡:讨论幼儿每日需要摄入的不同食物种类,并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c. 食物来源:通过图示或图片展示,让幼儿了解不同食物的来源,例如牛奶来自奶牛。

教学策略和活动:1. 视频或图片展示:使用适龄幼儿喜欢的动画或图片展示饭前卫生、餐具使用和食物来源等内容。

2. 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餐前准备场景,带领他们洗手、摆放餐具和食物,并互相邀请、感谢和分享。

3. 游戏与竞赛:设计互动游戏,如快速分类食物或画出健康饮食的饼状图,并与其他学生进行竞赛。

4. 绘本阅读: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食物来源、均衡饮食和饮食文化等知识。

评估方法:1. 观察记录:观察幼儿对饭前卫生和餐具使用的实际操作情况,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合作和沟通表现。

2. 问答:提问幼儿关于食物、健康饮食和社交技能等方面的问题,评估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

礼仪教育小班用餐教案

礼仪教育小班用餐教案

礼仪教育小班用餐教案教案标题:礼仪教育小班用餐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基本的用餐礼仪规范。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餐习惯和礼仪意识。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共享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介绍用餐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2. 介绍基本的用餐礼仪规范,如如何坐姿端正、如何使用餐具、如何与他人交流等。

3. 进行模拟用餐活动,让学生实践用餐礼仪规范。

4.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用餐经验和感受。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板书。

2. 用餐场景布置。

3. 餐具和食物。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不文明的用餐行为,引发学生思考。

- 引导学生讨论有关礼仪和用餐的话题,了解他们对用餐礼仪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介绍用餐礼仪的重要性(10分钟)- 通过PPT或教学板书,向学生介绍用餐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如尊重他人、提升自己的形象等。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我们要遵守用餐礼仪规范。

3. 介绍基本的用餐礼仪规范(15分钟)- 通过PPT或教学板书,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用餐礼仪规范,如坐姿端正、使用餐具的正确方式、与他人交流时的礼貌用语等。

- 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正确的用餐姿势和行为。

4. 模拟用餐活动(20分钟)- 布置用餐场景,提供餐具和食物,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用餐活动。

- 教师观察学生的用餐行为,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分享和总结(10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用餐经验和感受,鼓励他们讲述自己遵守用餐礼仪规范的体验。

-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用餐礼仪的重要性和培养良好用餐习惯的意义。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用餐时注意自己的用餐礼仪,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学校用餐礼仪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用餐礼仪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用餐礼仪规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模拟用餐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能够遵守基本的用餐礼仪规范。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业和分享内容,评估他们对用餐礼仪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小班礼仪进餐教案

小班礼仪进餐教案

小班礼仪进餐教案小班礼仪进餐教案篇一:进餐礼仪教案进餐礼仪【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表示礼貌的词语,用普通话说单句。

2、进行文明进餐教育,使学生得到在家、在校进餐礼仪。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文明进餐。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读儿歌:胖大娃,乐哈哈,吃饭来到外婆家。

筷子不先动,嚼声多轻啊!回头打喷嚏,手绢捂嘴巴,吃饭也要讲文明,好的习惯养成啦!(拍手配合)讲述:小朋友,不管在家中吃饭,还是去别人家中做客,都要讲礼仪,讲卫生。

这样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完以后,想想为什么说小猫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能帮助它改正吗?二、讲故事1、问:小朋友,为什么说小猫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你能帮助它改正吗?(引导学生说)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老师边引导边讲解,加深学生对进餐礼仪的认识)四、学说“××,请吃饭”1、2、出示例句,“妈妈,请吃饭。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要求声音响亮,普通话准确,说得好及时表扬)五、小结:小朋友,在家吃饭或到别家做小客人,一定要讲礼仪。

应主动让客人先入座,等客人和家人坐好后再落座;就餐时不要忘记说声“××,请吃饭”要等别人动筷子后再动筷,夹菜时从靠近自己的盘子的一边夹菜,切忌翻拣抢吃。

用餐时如想打喷嚏,要用餐巾(或手绢)捂住口鼻,头转向一侧,这样,才是好孩子。

六、齐读“进餐礼仪三字歌”吃饭时,重礼仪,不偏食,不贪吃,细细嚼,易消化,慢慢咽,健肠胃,喝汤时,不出声,用公勺,讲卫生,不把菜,拉面前,吃完饭,收碗筷,好习惯,要养成!过渡:小朋友,除了在家或作客时要注意用餐礼仪外,在学校搭食的小朋友也要讲礼仪。

七、学习学校用餐礼仪1、2、3、4、指导学生安静排队取饭。

(前门出,后门进)吃饭时不能说笑,细嚼慢咽,不挑食。

饭后把饭盒放整齐,不做剧烈运动。

休息片刻后要做好午休准备。

在校搭食的学习进行演练小班礼仪进餐教案篇二:就餐礼仪教案(2)第十一课家庭礼仪——就餐礼仪一、教学目标:1、了解用餐时的卫生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礼仪教案:《餐前的教育》
导语: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呢?因为洗手可以预防病菌,所以小
朋友可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哦。下面是给大家的小班礼仪教案:
《餐前的教育》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知道吃饭之前要洗手
2初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进餐前的录像片段
2提供一些生活中好习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回忆进餐前要做的事:
A播放餐前的录像
B教师:录像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饭前要洗手}
2请幼儿谈谈餐前为什么要洗手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呢?因为洗手可以预防病菌,所以小
朋友可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哦。
拼图
活动目标:
1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
2让幼儿感知整体的分割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己做的范图
2剪碎的图片,幼儿各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范图,引导幼儿观察能力{房子}
A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是什么东西?
B房顶是什么形状{三角形}房身是什么图形{正方形}门是
什么形状呢{圆形}
2游戏:变魔术,巩固整体的组成
A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今天老师要为小
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的看哦!老师能从魔术箱里变出房子来。
{教师通过触摸}
B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变出老师变过的图形。
幼儿拼的时候,教师可用语言进行提示,帮助幼儿寻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