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楼阁

合集下载

我国四大名楼

我国四大名楼

我国四大名楼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

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北方鹳雀楼(因王之涣《登鹳雀楼》而闻名),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蓬莱阁(因苏轼的《海市诗》及传奇神话《八仙过海》闻名遐迩)、越王楼(因杜甫《越王楼歌》而闻名天下)。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汉的蛇山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可考证的就达30余次之多。

黄鹤楼最后的一次被毁是清末光绪十年(公元年)八月,因汉阳门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风大火猛,殃及城楼,很快将这千古名楼化为灰烬,仅存数千斤宝盖铜楼鼎一架。

扩建重建黄鹤楼的问题,早在建国初期决定兴建长江大桥时就已提出来了。

经过几十年的反复研究准备,终于年7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年底建成,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是整整年,重建的黄鹤楼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正对武昌旧城区司门口,处于穿过长江大桥的京广铁路和分路引桥之间的三角形地带内。

新楼5层,高51.4米,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

虽较黄鹤楼故址离江远了些,但因山高楼耸,气势雄伟,视野开阔,黄鹤楼大观空前,无与伦比。

年建好长江大桥武昌主桥时,挤占了黄鹤楼旧址,如今扩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

和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短萼九九之数。

"新楼必须壮丽多了,提了层5米低的葫芦形宝顶,楼共五层,低51.4米,比古楼高于将近20米。

攒尖顶,层层飞檐,洞庭例如一。

在主楼周围还设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

整个建筑具备独有的民族风格。

古楼底层"各阔15米",而新楼底层则就是各阔30米。

中国古代建筑的名称解释

中国古代建筑的名称解释

中国古代建筑的名称解释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很多年轻人外出旅游,看着古建筑却叫不出名称,有的称谓错了,很尴尬,为了供大家学习,本人从网上收集了部分古代建筑的名称并做了解释,供网友学习参考,有不对之处敬请多提宝贵意见。

单体建筑:亭台楼阁桥廊榭舫馆轩辕斋殿室堂厅房舍窝棚塔阙牌坊。

1.亭台楼阁亭: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台:用土或砖石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楼:重屋也,两层以上的房屋。

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传统建筑物的一种。

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的楼,如:滕王阁。

2. 桥廊榭舫桥: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

“桥”原本是一种高大的树,因为够高大,砍下来就够长放在河面,可以连着两边岸,即独木桥。

廊:有顶作为覆盖的通道称廊。

有顶的桥称为桥廊,也可以叫廊桥(遗梦)。

屋檐之下的过道,如:九曲回廊。

榭:建在高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

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

3. 馆轩辕斋馆:小型规模的休息与会客的厅堂,有时也作为一个建筑群的称呼轩:原指古代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也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和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辕: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

斋:原指古人斋戒时的居所。

也常指雅静的书房、学舍等。

4.殿室厅堂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

室:房屋或内室。

前者仲长统《昌言·理乱》有句:豪人之室,连栋数百。

后者《礼记·问丧》有句:入室又弗见也。

厅:古代建筑中为会客、宴会、行礼用的房间,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所以很多有观景平台。

堂:为单体建筑中居中、向阳而宽大的房间,是主人起居之所,也是社交活动的场所。

5..房舍窝棚房:多为单一功能的房屋,一般作为静修、读书之用。

舍:居住、休息的房子,。

《说文》按,客店也。

窝:1.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巢。

中国古代楼阁

中国古代楼阁

中国古代屋顶的式样按等级次序有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等。

此外,屋顶还有单檐和重檐之分,重檐的屋顶大於单檐的。

在这些屋面中,重檐庑殿式级别最高,依次而下是重檐歇山式、重檐攒尖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等。

硬山式建筑级别最低,一般用于辅助建筑或者民居商铺等。

各种屋顶图例:典型的明代悬山建筑:山西平遥双林寺天王殿除了上述的各种屋顶之外,宋元明的楼阁常用一种叫十字歇山的顶。

十字歇山也叫四面歇山,顾名思义,就是四个方向均有一个歇山面。

典型的十字歇山顶建筑,明代山西万荣飞云楼:十字歇山一个典型的明代建筑:山西榆次玄鉴楼来简单介绍一些中国古建中常用的一些名词:中国古建名称入门1. 正脊:正脊,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刹等装饰物。

2. 垂脊:垂脊是中国古代屋顶的一种屋脊。

在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的建筑上自正脊两端沿着前后坡向下,在攒尖顶中自宝顶至屋檐转角处。

3. 戗脊qiàng jǐ 在有不同方向的承梁板的屋顶中,其两个斜屋面交接处所形成的外角。

又称岔脊,是中国古代歇山顶建筑自垂脊下端至屋檐部分的屋脊,和垂脊成45度,对垂脊起支戗作用。

对庑殿顶自正脊两端之房檐的屋脊,一说也称为戗脊,但另一说为垂脊。

4. 脊兽:戗脊和垂脊上安放脊兽5. 走兽:又称小兽,屋顶檐角所用装饰物。

根据建筑物的体量大小定其使用数量,一般采用单数,太和殿用10个,属于特例。

其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多为有象征意义的传说中的异兽。

6. 斗拱: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

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

7. 歇山面:歇山等建筑开口的部分整体称为歇山面8. 博风板:歇山面边缘人字形的板。

又称博缝板、封山板,用于中国古代的歇山顶和悬山顶建筑。

第五节 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

第五节 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

岳阳楼的悠久历史
清顺治三年(1646)九月,岳阳楼毁于战乱。 清顺台七年(1650)知府李若星重修。是年, 毁于火灾。 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7月27日湘军进占岳 阳,岳阳楼窗梁栋柱等多半被毁。民国二十 三年(1934)2月17日岳阳楼重修竣工,并举 行落成典礼,蒋介石送"砥柱中流"匾,该匾 于1949年前后遗失。
3、滕王阁与王勃的故事!
滕王阁载誉古今,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分不开; 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王文词”是指: 王勃的《滕王阁序》 王绪的《滕王阁赋》 王仲舒的《滕王阁记》
(二)古代著名的三大藏书阁
★天一阁
建于明嘉靖4年, 位于浙江宁波月湖之 西。因《易经》有云: “天一生水,地六存 之”,于是取“天一” 为阁名,是我国现存 的最古老的藏书阁。
江油职中 陈珏君
一、中国著名的楼阁
楼与阁常连称。 楼:两层以上的房屋。 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通常四周设桶 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 供佛之用。
楼与阁各指什么呢?
(一)古代江南的三大名楼
1、湖北武汉黄鹤楼 2、湖南岳阳岳阳楼 3、江西南昌滕王阁
1、黄鹤楼
崔颢与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文渊阁
位于北京故宫内文化殿北面,建于清乾隆四十一 年,是清政府专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仿浙江天 一阁样式,但比天一阁多一层。同样是下为六间,上 为通室的模式映衬《易经》“取水克火”之意。
★文溯阁
位于沈阳北京故宫,同样是仿浙江天一阁所建。
(三)其他著名的楼阁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楼阁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楼阁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楼阁一、贵州贵阳甲秀楼甲秀楼位于城南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之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按照原貌修复的甲秀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高约20米,三层三檐攒尖顶,雕梁画栋,华丽宏伟,底部用贵阳郊区的赭红石作基脚。

门窗为细木条镶冰纹花纹,刻有雄狮、龙凤、麒麟、花卉等图案,生动传神。

原有四棵杉木大柱,外加漆膜保护。

阁壁嵌有明清文人墨士题咏甲秀楼的题记碑刻和楹联匾额多方。

登楼眺望,山川田野尽收眼底。

远处峰峦叠翠,近处江波滚滚。

甲秀楼借助浮玉桥与两岸接连。

浮玉桥现在也整修一新,桥上还新装了12盏玉兰花形华灯。

新建的涵碧亭,座落在桥中部,高7.7米,宽3.6米,小巧玲珑,十分精致。

亭的石柱上镌有清咸丰年间贵阳知府汪炳嗷的对联:“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

二、山东聊城光岳楼光岳楼位于聊城故城中央。

高楼凌空,巍峨壮丽,气势非凡,为鲁西一大名胜。

它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

当时,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在重修城垣时,为“严更漏,窥敌望远”,利用剩余木料建造而成。

故始称“余木楼”,后亦称“鼓楼”、“东昌楼”。

明弘治九年(1496年),考功员外郎李赞到聊城,见此楼高壮极目,天下所无,但及今百年,尚寞落无名,因与当时东昌府太守金天锡商定,命名“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

该楼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建筑,系我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

在形式上它承袭宋、元楼阁遗制,结构上继承了唐、宋时代的传统风格,同时和明初其他建筑也有若干相似之处,开“官式”建筑先河。

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楼阁,由楼基和4层主楼组成,总高33米。

楼基为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占地1236平方米,边长34.5米,向上渐有收分,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个半圆拱门和直通主楼的50多级台阶组成。

主楼为全木结构,四面斗拱飞檐,因有回廊相通。

全楼有112个台阶、192根金柱、200余斗拱。

楼内匾、联、题、刻琳琅满目,块块题咏刻石精工镶嵌,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笔“神光钟暎”匾,乾隆帝诗刻,清状元傅以渐、邓钟岳手迹,郭沫若、丰子恺匾额、楹联至为珍贵。

古代亭台楼阁名称大全

古代亭台楼阁名称大全

古代亭台楼阁名称大全古代中国的亭台楼阁是园林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如休息、观景、藏书等,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以下是一些古代亭台楼阁的名称,这些名称往往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

1.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闻名。

2.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因崔颢的《黄鹤楼》而著名。

3.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知名。

4.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因杜甫的《登岳阳楼》而著称。

5.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知名。

6.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为纪念杜甫而建。

7.陶然亭-位于北京市,为清代的著名园林建筑。

8.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闻名。

9.铜雀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为三国时期曹操所建。

10.越王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相传为越王勾践所建。

11.戏马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为汉代名将韩信所建。

12.歌风台-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为纪念汉武帝而建。

13.拜将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为纪念韩信而建。

14.长亭-古代送别的地方,常见于诗词中。

15.短亭-与长亭相对,也是古代的送别场所。

16.风雨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为纪念宋代诗人范成大而建。

17.水心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为西湖名胜之一。

18.玉玲珑-位于北京市颐和园,为园中的著名建筑。

19.水榭-建在水边或水中的亭台,用于观赏水景。

20.青楼-古代的高级建筑,有时也指代歌楼或妓院。

这些亭台楼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古代楼阁建筑的历史与特点

古代楼阁建筑的历史与特点

古代楼阁建筑的历史与特点
古代楼阁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独特形式,起源于公元前
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秦汉、唐、宋等时期的发展。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复杂:古代楼阁建筑多层多柱,由楼层、檐口、悬空屋顶等部分组成。

其采用传统的木构造方法,使用榫卯结构,加以斗栱、斗拱、岗肋等装饰,使建筑更加牢固稳定。

2. 高耸挺拔:古代楼阁建筑追求高大的气势,常常建在山头之上,可以远望,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

楼阁的高度一般较大,多为三、五或七层,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3. 丰富的装饰:古代楼阁建筑的外观常常以彩画、琉璃、砖雕、石刻等装饰手法装点,形成独特的图案和题材,如龙凤、花鸟、山水等,增加了建筑的艺术价值。

4. 南方风格与北方风格:古代楼阁建筑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格特点。

南方的楼阁建筑多采用重檐、重椽、低矮的屋顶,给人一种亲切、曲线美感。

北方的楼阁建筑多采用层出层、悬檐、高耸的屋顶,给人一种庄重、角线美感。

5. 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古代楼阁建筑不仅作为居住、休憩的场所,也是礼仪、娱乐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楼阁内外的装饰多为国画、书法等艺术作品,展示了当时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总的来说,古代楼阁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高大的气势和精美的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古阁楼、古塔和古石桥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古阁楼、古塔和古石桥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古阁楼、古塔和古石桥学习资料单古阁楼、古塔和古石桥一、古楼阁中国古代楼阁系多层木构建筑。

西汉以后逐渐发展并取代了春秋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

1.古楼阁的类型(1)宗教楼阁。

楼阁内常供奉高大佛像,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如天津市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等。

某些大组群的配殿也常是楼阁,以其高直的体形与大殿的横平体形取得对比。

(2)文化楼阁。

以楼阁作为储藏图书、经卷之用。

如明代浙江宁波天一阁,储存四库全书的清代皇家藏书楼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文溯阁、文汇阁等。

(3)军事性楼阁。

如城楼、箭楼、敌楼等。

(4)游赏性楼阁。

取其高耸,可登临远眺,观赏风景,同时也可成景。

(5)居住建筑中的楼阁。

作为居住建筑的一部分,其用途多种多样。

大部分楼阁并不是只具有一种功能。

2、我国现存著名楼阁黄鹤楼。

位于湖北武汉。

相传创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1700多年来屡毁屡建。

历代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诗、作赋。

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公里的蛇山峰岭上。

楼共5层高51.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新楼屋面全部采用黄瓦,是为了附会“黄鹤之意”。

岳阳楼。

位于湖南岳阳、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现在的岳阳楼是清光绪年间的建筑,坐东向西,面临洞庭湖,遥见君山。

屋顶为四坡盔顶,屋面上凸下凹,为中国现存最大盔顶建筑。

滕王阁。

位于江西南昌。

建于唐朝,因膝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

膝王阁载誉古今,是与王勃《膝王阁序》分不开的,其经典语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广为流传。

膝王阁历代屡毁屡建,现在的建筑为1989年按照梁思成绘制的《重建膝王阁计划草图》重建的,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结构,共九层,濒临赣江,面对西山,视野开阔,突出背城临江、瑰玮奇特的气势。

二、古塔塔源于古印度,中国的古塔是随着佛教从古代印度传人的。

1.古塔的主要类型在我国,塔的种类很多,从塔的造型看,主要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楼阁
赏景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蓬莱阁、昆明大观楼、贵阳甲秀楼、永济鹳雀楼
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承德文津阁、沈阳文溯阁、宁波天一阁
报时楼:北京钟楼、鼓楼、西安钟楼
防御:北京正阳门(前门楼)、德胜门楼
供佛:颐和园佛香阁、天津独乐寺观音阁
演戏:颐和园小戏楼、大戏楼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始建于三国时期。

是天下三大名楼之一。

楼共五层,高50.4
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

岳阳楼: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 岳阳楼始建
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
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
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
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
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岳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

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
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
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而了,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

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

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因初唐才子王勃作
《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
楼”之首。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

今天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


山顶。

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宋代的楼
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

1942年,古建大
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宫廷画《滕王
阁》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

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
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

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

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

蓬莱阁:
蓬莱阁同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武昌黄鹤楼齐名,被誉为我
国古代四大名楼。

蓬莱阁在蓬莱市区西北的丹崖山上,蓬莱阁包括三
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几组不
同的祠庙殿堂、阁楼、亭坊组成的建筑群,这一切统称为蓬莱阁,因
而古来即有“仙境”之称。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裕六年(公
元1061年)坐落于丹崖极顶,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
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
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

道教名胜。

15米,双层木结构,重檐八角,
四周环以朱赤明廊,
独乐寺观音阁:
位于天津市蓟县县城内。

独乐寺相传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
重建。

主体建筑观音阁,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楼阁;因为第二层是
暗室,且上无檐与第三层分隔,所以在外观上像是两层建筑。

阁高
23米,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歇山项,飞檐深远,美丽壮观。

因其头上塑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之为“十一面观音”。

虽制
作於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
的泥塑佛像之一。

此阁虽历经多次大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

它是
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并以其建筑手法高超著称。

天一阁:
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
的私家藏天一阁的藏书柜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
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
元1561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昆明大观楼:
又称近华浦,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

鹳雀楼:
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
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

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
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另有说四大名
楼为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


贵阳甲秀楼:
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
似传说中的巨鳌)。

有浮玉桥衔接两岸。

这一传统的中式建筑始建于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8年)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
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可以在这一特色上大做文章,来提高此楼的知
名度和可鉴赏性,以吸引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和建筑专家来观光、考
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