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合集下载

逻辑学笔记整理

逻辑学笔记整理

《逻辑学》笔记整理2012300160016马院12级思政杨郑伟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逻辑”和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生活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的形式结构也叫思维的逻辑形式,它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组成的。

综上所述,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的学说。

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判定是它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与意义一、逻辑学的性质从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可知,这门科学提供给人们的是认识事物、表达论证思想时必须运用的一种思维工具,所以,它是一门工具性质的科学。

二、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学习逻辑学的根本意义,是训练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具体来说,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主要有:第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从已知进到未知。

第二,有助于准确、严密地表达和论证思想。

第三,有助于揭露谬误,驳斥诡辩。

第四,有助于培养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二章 概念一、什么是概念?对同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概念与语汇、语词:通常说,语句是一组表示事物情况的声音或笔画,是概念的物质载体。

逻辑笔记(大学个人笔记)

逻辑笔记(大学个人笔记)

[逻辑PPT笔记整理]一.同一律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思想与其自身同一。

A→A 或 A≡A要求:1.-概念必须保持同一2.-命题必须保持同一错误:混淆/偷换概念转移/偷换论题一.矛盾律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排斥(否定)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A不是非A ┐(A∧┐A)要求:1.-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矛盾命题2.-不能同时肯定两个反对命题错误:自相矛盾注意:1.-同时肯定两个等值、下反对、差等命题,不违反矛盾律2.-对同一命题既肯定又否定,或者,对两个等值命题一肯定一否定,违反矛盾律3.注意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三.排中律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A或者非A要求: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矛盾的命题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否定两个下反对命题错误:模棱两可注意:1.-,同时否定两个反对,等值,差等命题,不违反排中律2.-,对两个矛盾命题不表态,不违反排中律3.对复杂问语不表态,or,对其是否的回答都否定,不违反排中律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概念一.概念的定义定义:1.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2.概念就是以符号(语词)表达出来的观念概念与语词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区别第一:凡是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第二:概念和语词不是一一对应关系3.观念属于感性认识概念属于理性认识注:特有属性与偶有属性特有属性:决定某一事物质之所以为该事物而区别于他事物的属性,亦称“本质属性”偶有属性:对该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亦称“非本质属性”不过严格来说对象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对于人而言特有属性:人是会笑的动物人是唯一刷牙的动物本质属性: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专名上海市摹状词(描述特定对象的短语)亚洲最长的河流二.概念的种类单独概念外延仅有一个独一无二对的概念从概念反映对象的数量普遍概念外延至少有两个对象的概念(表达的语词形式:通名)空概念集合概念反映集合的概念人口书籍南海诸岛从是否将对象视为集合体非集合概念反映类(非集合体)的概念人书岛屿正概念肯定概念是反映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从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负概念否定概念是反映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的外延大小取决于论域的大小注:论域(负概念与正概念所共同相对的那个特定范围)1.通常负概念是正概念的语词前加上否定的词(但并非带有“无”“非”“不”等字样的语词都代表负概念)2.负概念的论域=负概念外延+正概念外延三.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欧拉图属种关系(从属关系)指两个概念间这样一种关系,其中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为另一个概念所包围。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笔记

逻辑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逻辑:1、将“Logic”译为“逻辑”一词的是近代学者严复。

2、“逻辑”在汉语中的含义:(1)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2)思维的规则、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4)逻辑学或逻辑学知识。

二、逻辑简史:1、逻辑学的三大源头:(1)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2)中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

(3)印度佛教中的因明。

2、逻辑学已经或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逻辑学科体系,并在整个现代科学中发挥着基础学科的作用。

3、现代逻辑的科学体系:4、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奠定以三段论为主体的词项逻辑。

5、逻辑学在近代的发展:(1)培根、弥尔:古典归纳逻辑学说。

(2)布莱尼茨:数理逻辑。

(3)康德、黑格尔。

6、中国古代逻辑:名辩学(1)邓析:“两可之说”。

(2)惠施与庄周:“濠梁之辩”。

(3)孔子:“正名论”。

(4)公孙龙:“白马非马”。

(5)韩非:“矛盾之说”。

(6)《墨经》:“名辨说”。

三、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思维的形式:(1)思维的形式,又称“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2)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具体表现形式为概念、判断、推理。

(3)思维的逻辑形式、存在方式、联系方式包括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两部分:①逻辑常项是指在某种逻辑形式中,不随思维具体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部分。

②逻辑变项是指在某种逻辑形式中,随着思维具体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部分。

③逻辑常项决定逻辑形式的性质,是区分不同逻辑形式的依据。

(4)逻辑学从真假值角度研究逻辑形式:①真假性质:一个形式在任何情况下为真,何种情况下为假的性质。

②真假关系:当一个形式为真(或假)时,另一个形式为真或假的关系。

2、逻辑规律。

3、逻辑方法。

四、逻辑学的作用:1、有助于人们准确、严密地表达和交流思想,进行有效的交际。

2、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规律的思维能力,运用逻辑推理,从而获得间接知识。

3、有助于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逻辑学-笔记-概念

逻辑学-笔记-概念

逻辑学-笔记-概念第⼀节概念的概述⼀、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最⼩的思维单位。

⼈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个由浅⼊深、由表及⾥、不断深化的过程。

⾸先是⽤感官去感知事物,获得⼀些粗浅的、⽚⾯的感觉,形成知觉,如事物的形状、颜⾊、状态以及外部关系等;然后运⽤⽐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法,进⼀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进⾏分类,最终借助于语⾔形式形成概念来反映该类事物。

⼆、概念与语词1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表达形式。

2(1)概念在本质上是⼀种思维形式(形式结构);语词是表达思维对象的声⾳、符号等。

(2)概念须通过语⾔表达,并⾮语⾔词都能表达概念。

如在汉语中,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可表达概念,⽽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等)⼀般不表⽰概念,仅存在语法意思。

(3)同⼀概念可以⽤不同的语词表达。

(4)同⼀语词在不同语境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三、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 - 内涵与外延1内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特有属性),即概念的含义。

外延:指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的使⽤范围如“法律”的内涵(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使⽴法权的籍贯依照⽴法程序制定)确定以后,其内涵的适⽤对象也就确定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

2概念内涵告诉我们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质”⽅⾯的反映;外延告诉我们思维对象的适⽤范围“有哪些”,是“量”⽅⾯的表现。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确定性和灵活性。

第⼆节概念的种类1、单独概念思维对象数量为1。

如国家、时间、特定事件等。

2、普遍概念思维对象为多。

如“程序员”、“民⼯”、“消息”等的普通名词;事物对象类等。

3、空概念反映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思维对象概念,其外延是空类。

如,⾦⼭、神仙、独⾓兽、2⽉30等。

⼆、集合概念和⾮集合概念(思维对象是否为集合体)1、集合概念集合体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统⼀整体,集合体具有的属性,个体⼀般不会有。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笔记

第四节概念的外延间的关系在任何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有一种最普遍的关系,这就是同异关系。

一、概念间相容的关系概念的外延是一个类,所谓两个概念之间的同异关系,也就是表现在两个相应的类之间同异关系。

任何两个概念或两个类a、b之间,可能有下面五种关系(一)同一关系2、如果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分别地,作为一个命题的主项与谓项,那么,它们是可以互换位置的。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世界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如果我们用两个圆圈分别表示有全同关系的a、b两个类或两个概念,这两个圆圈就重合起来了,如图(1)。

3、(1)全同关系的概念与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不同。

(2)全同关系的概念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同一类对象,其外延相同而内涵却不同,是讲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3)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同,是指的同一个概念,不过用了不同的语词表达。

例如:·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土豆马铃薯4、防止违反偷换概念和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1)需要指出的是同一关系的概念间的互换,并非普通有效的。

例如:·维特知道鲁迅是《呐喊》的作者。

·《狂人日记》的作者是《呐喊》的作者。

·维特知道鲁迅是《狂人日记》的作者。

(2)我们来看如下例子:·日用品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举凡衣、食、住、行。

因此,我们要重视百货的生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属种关系(1)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外延之中,并且只是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

例如:①小说家当然是作家。

②巴金是小说家。

(2)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之中一定有一个的外延大,一个外延小。

(3)我们把外延大的概念叫做属概念(例①中作家),外延小的概念叫做种概念(例②中的小说家)1、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种属关系中种概念对属概念的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逻辑学课堂笔记

逻辑学课堂笔记

逻辑学课堂笔记逻辑学课堂笔记logic郝云青Hao Yunqing 第⼀章绪论1、“逻辑”⼀词来源于英⽂的“logic”的⾳译,源⾃希腊语(逻各斯),理性、规律之义。

2、逻辑学三⼤源流: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客观规律3、逻辑三中意思思维规律形式逻辑通常“逻辑”或“逻辑学”仅仅指形式逻辑4、形式逻辑:(1)、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法的科学。

(2)、研究对象:⼈的理性认识。

思维通过语⾔表达,但逻辑学不是语⾔学。

(3)、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4)、性质:⼯具性、普遍性、抽象性、⾮政治性(5)、意义:a、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与能⼒b、思维创新的前提c、理解、论说的基础⼯具备注:1、所有的“s”都是“p”:其中“所有”和“是”是逻辑常项,s和p 是逻辑变项。

2、如果p那么q=除⾮p否则⾮q=只要p就q3、或者p或者q4、只要p才q5、“要么p要么q”不等于“或者p或者q”:前者是不相容的,后者是相容的。

第⼆章概念第⼀节概述1、对象的属性:是指对象的性质的对象间的关系的统称。

(1)、本质属性:是⼀类对象共同具有,且仅为该类对象所具有的属性。

(2)、偶有属性:仅为其中部分成员所具有的属性。

(3)、固有属性:是该类对象全部成员所具有的属性。

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1)、区别: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是抽象的思想形态;语词是概念的存在形式,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2)、联系:任何概念都由语词表达,但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同⼀概念可由不同的语词表达,同⼀语词也可表达不同的概念。

1抽象的(是什么样的):质2、外延:概念对事物范围的反应:量3第⼆节概念的种类1、普遍概念:概念外延包含的分⼦多于⼀个。

(例:⾃然数、国家)2、单独概念:概念外延包含⼀个分⼦。

(可以是专名表⽰:中国;也可以是摹状词:世界上⼈⼝最多的国家)3、空概念:概念外延布不包含分⼦。

(例:永动机、孙悟空)1、实体概念: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实体。

逻辑学读书笔记

逻辑学读书笔记

逻辑学读书笔记摘要:一、逻辑学简介1.逻辑学的定义2.逻辑学的发展历程3.逻辑学的重要性二、逻辑学的基本概念1.概念与语词2.判断与命题3.推理与论证三、逻辑学的基本规律1.同一律2.排中律3.充足条件律四、逻辑学的应用1.科学研究2.辩论与演讲3.日常生活正文: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始,逻辑学便逐渐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在我国,逻辑学的研究也源远流长,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儒家、墨家、名家等都有关于逻辑学的探讨。

逻辑学对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和有效地进行沟通。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概念、判断、命题、推理和论证。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语词是概念的表达。

判断是对事物性质、关系和状态的肯定或否定,命题是判断的语句表达。

推理是根据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论证是用推理证明某个判断的真实性。

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排中律和充足条件律。

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或判断只表示一个事物或性质。

排中律指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没有中间状态。

充足条件律表明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一个命题是另一个命题的充分条件,那么前者的真就可以推出后者的真。

逻辑学在科学研究、辩论与演讲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通过逻辑推理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哲学家运用逻辑分析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

在辩论与演讲中,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对方观点的矛盾,有效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避免陷入错误的思维陷阱。

总之,逻辑学作为一门探究思维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对于人类的认知活动和实际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第一章绪论1.普通逻辑=形式逻辑2.逻辑=辩证逻辑+形式逻辑(传统形式逻辑+现代形式逻辑)3.逻辑=表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思维的规律性+逻辑学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和思维基本规律以及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第一节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间接性,概括性的反映2.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

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现象,部分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4.感觉是我们对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知觉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对客观对象整体性的直接反应,是感觉的综合,提供事物整体的外部形象。

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

5.整个感性认识阶段有“表面性”和“直觉性”的特点6.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形式或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认识活动就是思维。

7.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与语言密不可分。

8.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间接性,概括性的反映,思维一定要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二什么是思维形式的结构1.普通逻辑以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形式)为研究对象。

思维的内容是反映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和属性。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人们思维过程中用来反映客观现实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形式,也就是思维形式,即表现思维内容的方式。

2.思维形式结构是思维形式的组成要素之间一定的联结方式,是各种具体思维形式中最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由于思维的具体内容全部凝聚在各种不同的概念,判断和推理里,思维形式结构自然也就表现在不同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中3.(1)思维形式结构是从各不相同内容的判断和推理中抽取出来的,共同具有的形式结构,它是普通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

(2)思维形式的结构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第一讲绪论L O G I C说真话——被淹死说假话——被砍头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周易·易传》以上四张牌,每张牌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

并且如果牌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另一面是偶数。

问:必须翻哪两张牌可以证明或证否这一规则?某特种大队四班长深入敌后侦察,遇一岔路口,每一路口上立着一块牌子:3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有地雷”2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无地雷”1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3号路无地雷”★已知,三块牌子上的话只有一句真话并且只有一条路上埋有地雷。

请问哪句话是真话?哪条路上有地雷?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一、学习逻辑学的作用1、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指导人们正确思维,认识客观事物。

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演绎逻辑体系,二是近代实验科学家创立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爱因斯坦中华新文化的灿烂未来,有待于思维方式的更新。

——张岱年2、可以提高逻辑论证能力,指导人们正确进行论证和反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论证上帝不是万能的3、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指导人们准确交流和表达思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

——吕叔湘朱德熙4、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军队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一)“逻辑”的词源和词义“逻辑”是从英语logic一词音译而来,logic又是源于希腊语“逻各斯”。

二、逻辑学是什么?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的主要含义有:⑴客观规律⑵思维规律、规则⑶理论、观点⑷逻辑科学(二)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形式逻辑主要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

1、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1)思维的逻辑形式命题形式推理形式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

所有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思维的逻辑形式所有S都是P如果p,那么q如果物体生热,物体就会膨胀。

所有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有的人是公民,所以,有的人是遵纪守法的人。

所有科学都是有价值的,有的理论是科学,所以,有的理论是有价值的。

思维的逻辑形式所有M都是P,有S是M,所以,有S是P。

在传统逻辑里,思维形式是借助一种民族语言形式和若干专门符号来表达的。

如我们通常用汉语和若干专门符号来表达思维形式的。

假设我们说有S是P,也可以说“至少有一个S是P”也未尝不可。

但日常语言往往是有歧义的。

歧义的两重性:1)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未必不是好事;2)从逻辑角度来看,它是有害的。

我们在讨论思维形式时,必须采用没有歧义,但也许不怎么符合日常语言习惯的语言表达式来描述思维形式。

在现代逻辑里,完全用人工语言(特定的表意符号、公式)来刻划思维形式。

逻辑常项(符号)汇编符号汉语表达命题(判断)类别A 所有…是全称肯定E 所有…不是全称否定I 有…是特称肯定O 有…不是特称否定R 与…有关系关系命题逻辑常项(符号)汇编符号汉语表达命题(判断)类别∧并且联言命题∨或者相容选言命题∀要么不相容选言命题→如果…那么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才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当且仅当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并非负命题L 必然必然模态命题M 可能可能模态命题(2)思维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切思想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

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否则,就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例如:张先生买了一块新手表。

他把新手表与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来他又把家中的挂钟与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挂钟比电台标准时一天快了三分钟。

张先生因此判断:他新买的表走时是准确的。

张先生的判断是否正确?(3)简单的逻辑方法明确概念的方法:定义、划分…科学归纳的方法:归纳、类比、穆勒五法…现代逻辑的方法:真值表、欧拉图…论证逻辑的方法:证明、反驳…丹麦渔民钓鳗鱼的例子渔民们乘两只船出海钓鳗鱼。

甲船上收获很好,而乙船上的渔民收获很小。

这一情况使乙船上的渔民大惑不解。

鱼竿、鱼饵以及其他捕鱼条件完全一样,而乙船的捕鱼量却少了四分之三,原因何在?后来乙船上的一个渔民注意到,甲船上的渔民都不抽烟,而乙船上抽烟的渔民手上满是烟味,装鱼饵时把鱼饵也弄上烟味了。

于是,抽烟的渔民用肥皂洗了手,鳗鱼很快开始上钩。

2、形式逻辑的性质基础性工具性全人类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定的七大基础学科1.数学2.逻辑学3.天文学和天体物理4.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5.物理学6.化学7.生命科学基础学科返回1977 年,大英百科全书(英文版)把逻辑学列为知识的五大分科之首:一、逻辑学二、数学三、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四、历史学和人文学(主要指语言文字)五、哲学返回三、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逻辑、印度逻辑和古希腊逻辑并称为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传统。

逻辑学的起源(三大发源地)1)古希腊Aristotle(亚里士多德,384-322BC)的古典演绎逻辑;“逻辑学之父”,《工具论》。

2)古印度的因明学说;在古梵文中,因:推理、论证;明:学说。

3)中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说。

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墨经》)等。

三、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逻辑在古希腊得以形成一门科学,可以归因为以下几个条件:1、古希腊论辩术的盛行产生了对逻辑学需求。

出现了以教授演说和论辩为职业的学者(智者)。

2、古希腊演绎理论系统的出现。

(欧氏几何学的创立)3、古希腊哲学一直就有一种对人的思维进行反思的传统。

亚里士多德与人论辩柏拉图学园宽松的论辩氛围历史表明,迄今为止在逻辑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非逻辑学家们的创造。

亚氏的逻辑,是在古希腊丰富的论辩材料和几何证明材料的基础上,对正确论辩和有效证明的思维经验的总结。

16世纪,弗兰西斯培根的归纳逻辑,则是对近代实验科学中正确思维方法的概括。

中国先秦的论辩学说孔子庄子墨子孔子的“正名论”孔子有一段关于“正名”的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能言善辩,两人之间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辩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墨经》的“辩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

摩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以类取,以类予。

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逻辑学的现代发展现代逻辑在形式化方向上的发展成绩巨大,逻辑和数学的结合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逻辑的数学化发展的一个哲学成果是整个20世纪可以看作是形式逻辑的世纪。

四、如何提高逻辑学素养1.突破心理障碍,彻底搞清形式真理a. 熟悉逻辑语言b. 掌握逻辑规则例如:(1)在(p∧q)→r中的逻辑常项是:(2)“连队”这个概念可以限制为“炊事班”.(3)因为“有些指导员不是硕士生”,所以,“有些硕士生不是指导员”。

(4)“无一事物是静止的”这是个全称肯定命题。

(5)“具备信息知识”是“合格军事人才”的充分条件。

( 6 )西安的名胜古迹不是一天就能参观完的,大雁塔是西安的名胜古迹,所以大雁塔不是一天能参观完的。

四、如何提高逻辑学素养2.熟记逻辑知识,在向范文、范例学习中提高。

四、如何提高逻辑学素养3.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九只白色乒乓球中有一只是次品,请用天平两次找出这个分量较轻的乒乓球来。

据说,爱因斯坦提出过一个逻辑推理题,内容如下:有一个土耳其商人,想找个协助他经商的伙伴。

有两个人前来报名。

土耳其商人想知道这两个人中谁更聪明,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来测验他们。

他把两人带进一间黑屋子。

商人拿着一个盒子对他们说:“我这个盒子里面有五顶帽子,两顶红的,三顶黑的。

现在我打开盒子,我们三人每人摸一顶帽子戴在自己头上。

然后我盖上盒子,开亮电灯,你们俩尽快说出自己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当灯开亮之后,那两个人看见商人头上戴一顶红帽子。

两人相互看了看,无法判断。

过了一刹那,其中一个喊道:“我的是黑的!”这个人的判断是正确的,你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吗?请就“树立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列个一级标题的讲课提纲一、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三、树立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四、树立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参考提纲:课堂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了学习逻辑学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研究对象和性质,以及逻辑学的简史,最后简要论述了提高逻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

推荐阅读书目1、陈波,《逻辑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陈波,《逻辑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3、金岳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4、张绵厘,《实用逻辑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刘培育,《逻辑时空丛书》(1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书目6、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7、杨沛荪,《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甘肃人民出版社。

8、威廉·涅尔、玛莎·涅尔,《逻辑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

9、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商务印书馆10、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

练习: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和两部分构成的。

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在“(p ∧q)→r”中,逻辑常项是。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A.逻辑常项B.变项C.语言表达形式D.思维的内容“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和“甲不当班长而乙当班长”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

第二讲概念1、今年中秋节特别热闹,到处灯火阑珊。

2、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起模范带头作用。

3、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传统。

4、生命就是通过塑造出来的模式化而进行的新陈代谢。

一、概念的定义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的质。

反映同一对象概念的内涵,可以是多方面的。

概念的内涵可以是对对象错误的反映,也可以是对虚幻对象的反映。

反映同类对象概念的内涵有多少之分。

通常说概念越具体内涵越多,概念越抽象内涵越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