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和学案(含封面)

合集下载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一、“教学案”与“导学案”:“教学案”与“导学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师生公用的一种文本。

“讲”字面上停留在传统教法上,而“导”重点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又有教师主教之嫌,“导学”则突出了有“导”之下的“学”。

导学案其实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脚本,故又可称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目的不同: 教学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性质不同: 教学案—以教师为中心,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功效不同: 教学案—侧重怎样教、教什么、注重使学生“学会”;导学案—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注重使学生“会学”。

角色不同:教学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导学案—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是主角。

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的,那么一个突出问题显现出来: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载体,“导学案”就是起到引导、指导学生自学作用的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它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

三、什么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检测训练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其实就是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它能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关键在“导”上,如果没有“导”作用的“导学案”,那和复习提纲没什么区别。

四、“导学案”的内容: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围绕“学”而编制。

包括案头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课内训练检测、课后拓展延伸、教后记、学后记。

学习过程:自学导学、课堂教学两部分1、案头内容:“导学案”的稿头包含有班级、科目、章节、课题、课型、执笔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等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
用用2023年秋修订)
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文回顾
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以下课文:
- 《阅读是一扇窗》
- 《咕噜咕噜旋转球》
- 《传说中的圣地赛》
-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
- 《琥珀》
-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科普知识、传说故事、夏令营活动等。

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重点
以下是本单元课文的重点内容:
1. 《阅读是一扇窗》: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学会做读书笔记。

2. 《咕噜咕噜旋转球》:认识中国的古代传统玩具旋转球。

3. 《传说中的圣地赛》:了解中国的传说故事,学会运用描写
方法。

4.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图像,提高图像分
辨能力。

5. 《琥珀》: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学会进行写作讨论。

6.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学会阅读公告和告示,了解农
村和城市的生活差异。

研究任务
1. 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重点内容。

2. 完成课后练,检验自己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3. 写好读书笔记和思考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4. 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还提高了阅读和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努力,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第二单元导学案
(接下去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学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学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学案导学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环境与生物本课主要介绍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重点内容包括:-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通过进化适应环境,形成了各自的适应特征,例如鱼类通过形成鳞片来适应水生环境。

研究任务:1. 讨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列举一些生物的适应特征。

2. 调查一种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特征,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展示。

3. 总结不同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方式。

第二课:适应和进化本课主要介绍了生物的适应和进化过程。

重点内容包括:- 适应:生物通过适应环境变化,使自身更适合生存和繁殖。

- 进化: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逐渐演变出适应环境的特征和能力。

研究任务:1.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例子说明适应的影响。

2. 研究一个生物种群的进化过程,并描述其适应环境的变化。

3. 总结适应和进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生物演化的意义。

第三课:生命系统追求平衡本课详细介绍了生物体维持稳态的机制和调节系统。

重点内容包括:- 稳态:生物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追求内外环境的稳定。

- 调节系统:生物体的调节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稳态调节。

研究任务:1. 描述生物体维持稳态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例子说明稳态调节的机制。

2. 研究一个调节系统,比如血糖调节系统,并解释其运作原理。

3. 总结生物体追求平衡的方式和调节系统的作用。

第二单元: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继续完成后续单元的学案导学案)总结本教材的学案导学案主要围绕生物与环境、物质与能量的转换等主题展开。

通过研究,学生将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和进化,以及生物体维持稳态的机制。

这些知识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生物学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促进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1 《沁园春·雪》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2.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3.感受作者的伟大胸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学习难点: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数()风流人物折()腰成吉思汗()稍逊()风骚()还看今朝()2.了解作者。

毛泽东,字(),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课堂探究】1. 请给本词标注停顿与重音,并尝试有感情诵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作者望见了怎样的雪景?用一个词概括,并说出理由。

3.在词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请找出关键词品读。

4.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他一个怎样的人呢?【拓展延伸】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学了这首词后,有什么感悟?编教语级册导学册【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 g mǎn g分fèn外妖娆ráo 数shǔ风流人物折zhé腰成吉思汗hán 稍逊xùn 风骚sāo 还看今朝zh āo2.字润之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课堂探究】1.停顿与重音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学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学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学案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导学案一、研究目标本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 理解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 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三、教学内容本学案涵盖了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单元:1. 第一单元:殖民地的兴衰2. 第二单元:现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3. 第三单元:现代民主的产生与发展4. 第四单元:二战与世界格局的重塑5. 第五单元:冷战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6. 第六单元: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研究方法- 阅读历史教材,注重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事件- 运用归纳法和比较法整理历史知识,形成系统的研究笔记-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历史问题- 多使用互联网资源,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更多信息五、教学评价本学案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课堂小测验:帮助学生检验对每个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作业考察:通过写作、口头报告等方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研究笔记:鼓励学生整理研究笔记,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六、教学资源1.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2. 互联网资源:包括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源通过本学案的教学,相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研究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导学案的内容。

请按照此学案进行教学,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祝顺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爱与亲情课文导读本单元主要围绕着爱与亲情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描写不同的家庭关系和亲情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亲情所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同时,本单元还涉及到人物对于困境和挫折的应对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研究目标- 了解文中人物的家庭关系和亲情表达方式- 掌握并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爱与亲情- 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课前预在上课前,我们建议你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阅读教材中的课文:父亲的爱、满江红、春、茉莉花开、从军行- 阅读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家庭关系和亲情的名人故事、亲情小说等课堂研究在研究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你的研究效果:- 阅读课文时,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理解他们之间的亲情表达方式- 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思考他们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和应对方式- 课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于亲情的理解和体会研究反思本单元的研究主要围绕家庭与亲情展开,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帮助学生们增强对于家庭的重视以及对于亲情的理解。

同时,通过文本中人物的经历与成长,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和应对方式。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学生们能更加感恩家庭的温暖,珍惜亲情的呵护,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和有爱心。

课后作业- 完成课文及相关题的阅读与思考- 思考并写下你对于亲情的理解和体会- 阅读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扩展对于亲情的理解和认识参考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材- 亲情小说、名人故事等相关材料。

《我的老师》导学案(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资料链接:1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一、自主学习1、课前预习自读课文2遍,并在书上做好圈点勾画。

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自己解决。

2、掌握生字词,把加点字的拼音写在字的上面。

魏巍.蔡芸.芝榆.钱黑痣.褪.色焚.香磕.头啰.狡.猾背诵.海鸥.纠.纷时辰.占卜.模模..糊糊②解释下列词语。

心清如水:依恋:纠纷:二、合作探究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2、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答:3、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哪几件详写? 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案上写好后并把它记在书上。

答4、给文章划分层次,答案写在下面,书上做好标记。

答:三、当堂检测1.给加粗字注音或写汉字:旋即教诲炽热半晌褪色 kē()头 tuì()色 yú()钱黑痣()焚香()2.解释下列词语:(1)心清如水:(2)依恋:(3)纠纷:。

3.填空:(1)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

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长篇小说《》等。

(2)本文是篇回忆性。

作者在文中回忆的老师名叫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层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自主学习学生有感情的再读课文,思考:1、文章所写的七件事是何贯穿起来的?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2、课文第一段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二、合作探究:(讨论归纳)3.文章第一段写蔡老师是温柔和美丽的人,“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蔡老师的温柔?“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师的美丽?(找出来勾画在书上。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套精品学案,导学案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套精品学案,导学案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1探索勾股定理一、问题引入:(1)观察下面下图,若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则第①个图中,A S = ,B S = ,C S = . 第②个图中,A S = ,B S = ,C S = .三个正方形A 、B 、C 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以上结论与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你发现了什么?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即直角三角形 的平方和等于 的平方. 二、基础训练:1、如图(1),图中的数字代表正方形的面积,则正方形A 的面积为 .(1) (2)2、如图(2),三角形中未知边x 与y 的长度分别是x = ,y = .3、在Rt△ABC 中,∠C=90°,若AC =6,BC =8,则AB 的长为( )A.6B.8C.10D.12ABCCBA257三、例题展示:例1:在△ABC 中,∠C=90°,(1)若a =3,b=4,则c=_____________; (2)若a =9,c=15,则b=______________;例2:如图,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前有多高?(提示:用数学符号去表示线段的长)四、课堂检测:1、在Rt △ABC 中,∠C =90°,若AB =13,BC =5,则AC 的长为( )A.5B.12C.13D.182、已知Rt △ABC 中,∠C =90°,若14=+b a cm ,10=c cm ,则Rt △ABC 的面积为( )A.24cm 2B.36cm 2C.48cm 2D.60cm 23、若△ABC 中,∠C=90°,(1)若a =5,b =12,则c = ;(2)若a =6,c =10,则b = ;(3)若a ∶b =3∶4, c =10,则a= ,b = .4、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π不取近似值)第4题图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0cm ,且两直角边长度比为3:4,求两直角边的长.6、(选做题)一个长为10m为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为8m,梯子的顶端下滑2m后,底端向外滑动了多少米?第一章勾股定理1.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一、问题引入:1、分别以下列每组数为三边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1)3, 4, 5 (2)6, 8, 102、以上每组数的三边平方存在什么关系?结合上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满足a2+b2=c2的三个,称为勾股数.二、基础训练:1、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5,6,7B. 1,4,9C. 5,12,13D. 5,11,122、下列几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A. 4,5,6B. 12,16,20C. 10,24,26D. 2.4,4.5,5.1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分别为:32,42,x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2的值是()A.42B.52C.7D.52或7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同样的倍数,得到的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三、例题展示:例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下左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是直角,工人师傅量得某个零件各边尺寸如下右图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例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四、课堂检测:1、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等于下列各组数,所代表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7,8,10B. 7,24,25C. 12,35,37D. 13,11,102、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2a+2b-2c)=0,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3、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b2 =c2-a2B. a∶b∶c=3∶4∶5C.∠C =∠A+∠BD.∠A∶∠B∶∠C =2∶3∶44、若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4﹕5,则此三角形为三角形.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2cm,16cm,20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6、如图所示,在△ABC中,AB=13,BC=10,BC边上的中线AD=12,∠B与∠C相等吗?为什么?7、(选做题)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a2+b2+c2+200=12a+16b+20c根据条件判断△ABC的形状.第一章勾股定理1.3 勾股定理的应用一、问题引入: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等于 .如果用a ,b 和c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基础训练:1、在△ABC 中,已知AB=12cm ,AC=9cm ,BC=15cm ,则△ABC 的面积等于( )A.108cm 2B.90cm 2C.180cm 2D.54cm 22、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715242520715202425157252024257202415(A)(B)(C)(D)三、例题展示:例1: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的底面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诚实守信》(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

2、明白拒绝诺言、重视承诺的要求和意义,树立以诚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稳定的诚信道德情感。

【重点和难点】
1、诚实的地位和意义
2、撒谎的危害
3、学会诚实做人,要懂得承诺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P32-33(一二部分),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约8分钟)
1、诚实的含义和表现
2、诚实的地位和意义(重要性)
3、做人为什么不能胡乱撒谎?
4、为什么我们不能轻视自己的承诺?你觉得应该怎样正确处理自己的承诺?
课堂思考题:(约15分钟)
1、小青在文具店买东西,售货员多找给了他5元钱。

他当时没吭声,出了店却在想:“我要不要把钱退回去呢?”。

你如果刚好是小青的同学,你会建议他怎样做?为什么?
2、近年来,一些学校进行了“诚信考试”的尝试,即学生自愿报名到无老师监考的考场参加考试。

如果是你,你愿意么?为什么?
备用问题:(本部分课堂有时间课堂解决,时间不允许做课后思考题)
你同意课本P30-31的点评吗?为什么?假如你是情景中的受害者,你的心情会是怎样?
①为了自己利益,许多人都会掩饰自己的某些实际情况,你觉得评价这样的行为有标准吗?
②为什么有的人并不是故意的,却经常不守信?
③对亲人朋友诚实,对陌生人不诚实,算是个诚实的人吗?



授课者:×××
时间:2011年10月12日第二节班级:初二年1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