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模板(教师版)

合集下载

进学解导学案(教师版)

进学解导学案(教师版)

《进学解》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中得重点词语与句子;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得成语。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得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得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得表达技巧。

一、题目解说本文写于元与八年(813)。

《旧唐书·韩愈传》载:“(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

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进”,即长进、进步。

“学”,包括“业”与“行”。

“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

“解”,辩解,论析。

“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得辨析。

作者指出增进业、行得方法在于“勤”与“思”,目得就是“业精”、“行成”。

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她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疑问,她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

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得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得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得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得讽刺。

这篇文章,从进学谈起,而重点则在于论述朝廷用人。

它得写作技巧非常高明。

首先,我们瞧这篇文章得题目叫“进学解”,这样题目得文字过去往往属于辞赋体,采取抑客取主得写法,即假设主客两人问难,先由客方提出论点,对主人问难,就是文章得陪衬,然后主人驳倒客人得意见,申明自己得正面观点;韩愈这篇文章就不同,就是在客言之先,自己先站出来讲话,然后把客得话引出来,最后自己再进行反驳,用得就是借客伸主得写法。

二、韩愈传世名言(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4)事业无穷年。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相似图形导学案(教师版)

相似图形导学案(教师版)

第三章 相似图形第一节 线段的比(一) ◆导学目标1、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判断已知线段是否成比例。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通过画图、推理等方法,加强探索和合情推理。

◆课前预习预习课本P76~P78。

完成下列各题:1、在Rt △ABC 中,︒=∠90C ,︒=∠30A ,则A C ︰AB= ,AC ︰BC= 。

2、已知M 是线段AB 延长线上一点,且AM :BM =5:2则AB :BM 为( ) A.3:2 B .2:3 C .3:5 D .5:23、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4、什么是两条线段的比?比值有单位吗?5、什么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6、请提出预习过程中不能理解的问题?◆课堂导学若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为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 ︰CD=m ︰n ,或写成nmCD AB =。

AB 、CD 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

(注意:两条线段的比不仅单位要统一、而且要有顺序)。

若把n m 表示为比值k ,那么k CDAB=,或CD k AB ∙= 例1:在某县比例尺为1︰40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cm 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a:b=c:d,或dc b a =,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这四条线段是有顺序的,其中a 和d 叫做比例外项,b 与c 叫做比例内项。

如果比例内项是相等的线段,即cbb a =,那么b 叫做a 和c 的比例中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dcb a =,则有bc ad =。

即比例的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内项之积。

如果bc ad =(d c b a ,,,都不等于0),那么dcb a =他的比例式)。

《复活》导学案 教师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

《复活》导学案 教师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

《复活》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走近大师,了解列夫·托尔斯泰;走进作品,梳理故事情节。

2. 体会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精妙描写,剖析人物性格。

【学习重点】体会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精妙描写,剖析人物性格。

一、定向自学【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见步步高 p46)2.《复活》故事梗概(见步步高p47)3.写作背景时代背景: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

当时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

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

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

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个人背景: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

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

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自学教材】1、给课文标注自然段,读准字音。

2、阅读课文,梳理本文的情节。

二、预习自测1、给加点字注音。

嫣.然一笑()斜睨.( ) 栅.栏( ) 褴褛..( )()害臊.()擤.鼻涕()鬈发()衣冠.楚楚 ( )窘.态毕露( ) 步履.( ) 鄙夷不屑.()赎.罪()2、《复活》节选部分叙述了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斯洛娃,向她忏悔自己当年的罪恶,并请求宽恕的经过。

请围绕“狱中探望”这一主要事件,结合课文内容填写出下面结构图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①失望、动摇②理解、爱怜③痛苦、逃避三、课堂探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习活动一:探究人物请在文中勾画出本文动作、肖像、语言、心理描写的精彩片段(做好批注),分析人物性格。

《兼爱》导学案 教师版

《兼爱》导学案 教师版

《兼爱》学案编制:吴慧平编号:59DYW1420200918【学习引导】《兼爱》选自《墨子校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观点,而“兼爱”正是主张无等级差别,不分厚薄亲疏的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看出,墨子一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一方面又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分析墨子是如何论述兼爱对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的,梳理他所论述的践行兼爱之道的具体方法,鉴赏他自成一家的表达风格。

【学习目标】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墨子》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3.能够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理解作者的观点。

4.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文化常识1.了解墨子墨子,名,末期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

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和墨家主要代表人物。

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

2.人物轶事快马加鞭墨子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不知发奋努力,墨子总是责备他。

耕柱子说:“先生,我真的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说:“我要鞭策快马。

”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

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启发耕柱子,让他努力求学,奋发上进,现已水到渠成,就对耕柱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象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以后耕柱子发奋读书,力求上进,再也不用老师整日督促了。

3.了解墨子思想●政治思想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

(新编)《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版)模板

(新编)《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版)模板

班级_____小组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______《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相关内容。

2、了解有关《楚辞》的相关内容。

3、识记本课相关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1、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2、情景交融的意境;3、情味悠深的语言德育目标:学习屈原的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伟大精神。

重点难点:1、情景交融的意境;2、情味悠深的语言3、学习屈原的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伟大精神。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先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结合课文注释把握诗歌大意,再研读本学案。

必须牢记:不读课文,不做学案。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待课堂讨论解决。

)预习案一、【教材助读】1、导入新课我们已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2、诗人简介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

屈原在楚怀王时曾担任左徒的官职。

《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博闻强志,勇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班级_____小组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______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完整版)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教师版)

(完整版)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教师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师荣兰审核人:张桂秋领导签字:杨青兰【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自读,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现象;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内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学习重难点】学习目标2、3【知识链接】1、先秦诸子概说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先秦诸子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之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说是绝后的。

2、儒家儒家是由孔子开创。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

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3、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己复礼),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4、《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

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篇名只是摘取各篇开头两三个字。

【自主学习】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完成下列练习: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无得而逾焉(yú)2.绥之斯来(suí)3.莞(wǎn)尔4.一箪食( dān )5.自牖执其手(yǒu)6.子哭之恸(tòng)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君子一言以为知"知"通"智":智慧道之斯行"道"通"导":引导夫子矢之曰"矢"通"誓":发誓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留侯论导学案(教师版)

留侯论导学案(教师版)

《留侯论》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

“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

3.阅读苏轼笔下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

一、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号,眉州眉山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

他才气横溢,文学成就很大,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继欧阳修为北宋文坛领袖。

散文为之一,并称;诗并称;词并称;书法、、、苏并称,北宋则是苏、、、并称。

绘画音乐也擅长。

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

一生仕途坎坷。

、、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

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苏并称;诗苏黄(庭坚)并称;词苏辛(弃疾)并称;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并称,北宋则是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绘画音乐也擅长。

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

一生仕途坎坷。

儒、释、道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

2、背景链接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26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

留侯,指,字。

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寻秦复仇,破家散金,求得力士沧海,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大索天下十日,弗获,匿迹下邳。

后佐高祖定天下,辞官归隐,从赤松子游。

史有《留侯世家》。

良为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高祖平定天下,大封功臣,而良无战功。

刘邦说:“,,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

”良辞不受,后封为“留侯”。

留,城名,在今徐州市,有一种说法,具体在今睢宁境内。

(留侯,指张良,字子房。

刘邦说:“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

”良辞不受,后封为“留侯”。

留,城名,在今徐州市,有一种说法,具体在今睢宁境内。

《教学相长》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相长》导学案(教师版)

26.古文二则【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课文中“虽”“弗”“旨”“困”“是故”“自反”“自强”等词语的意思;试着翻译并背诵全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论证思路,体会其中蕴含的“教学相长”的道理。

【导学方案1】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

【自学任务单1】《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1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导学方案2】大声朗读课文,依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正音,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整理特殊句式。

【自学任务单2】重点实词:虽.有嘉肴..:即使;美味的菜肴。

弗.食:不。

不知其旨.:这里指味美,好吃。

虽有至.道:到达了极点。

是故..:因此。

困:(受到)阻碍不通。

自反..:自己督促自己。

..: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

自强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促进自己的学问。

古今异义词:虽有嘉肴:古义:即使,表条件关系;今义:虽然,表转折关系。

词类活用: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

好处。

文言句式:学然后知不足。

省略句,“知”后面省略代词“自”指学习的人。

【导学方案3】《教学相长》一文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是教育经验和教学理论的总结。

【自学任务单3】读课文,思考课文告诉你一个怎样的教学经验或教育理论呢?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即教学相长。

【导学方案4】议论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等。

【自学任务单4】细读课文课文,从论证方法角度找出文中具体语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班级:姓名:学号:小组评价:
【课前导学】
一、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1﹚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做的贡献
﹙2﹚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3﹚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2.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3.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
1、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证明“日心说”的正确性。

(2)牛顿(英国科学家)——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经典力学建立标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力学体系(经典力学体系)最显著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根据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2、相对论的创立
内容: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①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
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权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状态。

意义:
①打破了传统的牛顿力学体系的。

②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物理学由近代推进到现代阶段。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①诞生:1900年,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②发展: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理论;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E=MC²)
③意义:
a.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
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b.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c.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三、我的疑问
【课堂教学】
四、合作探究
科学技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

——(东汉)王充《论衡》潮之涨退,海非增减。

盖月之所临,则水从往之……此竭彼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不系于日”。

——(唐朝)余道安《海潮图序》
材料二 1687年,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教学方法证明了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地球、月亮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所造成的;月、日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原动力,它是天体引力的组成部分。

——《引潮力的发现》
材料三牛顿以他所理解的“质量”认为物体会相互吸引,但是他无法解释能够互相吸引的原因,爱因斯坦为“质量”在不同的场合作了不同的定义,甚至无法定义。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王充等人与近代牛顿对潮汐现象解释的异同。

(6分)(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和爱因斯坦理论之间的联系。

(4分)
【答案】(1)相同:都注意到次潮汐现象的产生与月球引力有一定的关系。

(2分)
不同:王充等人只注意到潮汐现象的产生与月象变化有关;对潮汐现象的解释来自对天文现象的解释。

牛顿认为潮汐现象与地球、月亮、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有关;对潮汐现象的解释来自于科学研究并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

(4分)
(2)联系:爱因斯坦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爱因斯坦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4分)。

五、课堂实战训练
1.1738年版《牛顿的哲学原理》一书的封面如右图所示:“光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牛顿的哲学原理》)上。

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 B )
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
B.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C.牛顿的相对论理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D.牛顿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打破了封建神学的禁锢
2.(2014·广东佛山一模·21)思想领域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下列各项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 )
A.文艺复兴与经典力学 B.宗教改革与生物进化论
C.启蒙运动与牛顿力学体系 D.马克思主义与相对论
3.(2014·河南开封高三接轨考试·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下列表格中因果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4.(2014·广东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23)(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致词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汤姆逊的依据是( C )
A.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奖 B.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C.相对论继承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 D.相对论揭示了时空与物质的本质属性
5.(2014·河北邯郸高三摸底·29)2004年,在联合国第58次大会上,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以纪念一个具有划时代物理学贡献诞生100周年,并盛赞是它“改变了传统物理学固执而绝对的不合理状态”。

这个“划时代物理学贡献” ( A )
A.改变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B.开启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大门
C.从微观领域完善了经典力学体系D.从运动角度论证了世界的相对性
【课后悟学】
六、自查自纠
七、拓展提升训练
6.(2015•福建文综•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

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

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B )
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D.相对论
7.(2015•重庆文综•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

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

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B )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8.(2015•江苏单科•1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 )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
9.(2015•四川文综•11)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

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

”在此,朗之万( C )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10.(2015•浙江文综•39)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

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

……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

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

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10分)【考点】(1)牛顿和经典力学;启蒙运动——洛克思想主张
【答案】(1)伟人:牛顿。

(2分)
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

(2分)
主张: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

(4分)
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

(2分)
八、反思总结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