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小学弘扬国粹开展京剧社团
小学京剧社团工作计划范文

小学京剧社团工作计划范文一、项目背景: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魅力。
为了推广和传承京剧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我们决定在小学内设立京剧社团,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表演京剧的机会。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京剧学习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任务:- 组织老师及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学习京剧唱腔、表演技巧等相关技能;- 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演出活动,展示学习成果;- 组织观看京剧演出,拓宽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和欣赏。
三、工作计划:1. 社团成立与选拔:- 在学校内宣传京剧社团的成立,吸引有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 通过简单的报名表演,选拔出一批有潜力和特长的学生组成社团。
2. 学习与实践:- 为学生安排专业京剧教师进行指导,每周安排1-2次艺术课程;- 学习内容包括:京剧基本功、唱腔、表演技巧等;- 每学期末安排一次集体演出,展示学习成果。
3. 观摩与参观:- 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优秀京剧演出,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安排学生参观京剧博物馆等相关场所,深入了解京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4. 演出与宣传:- 在学校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安排社团成员进行表演,展示京剧文化的魅力;- 制作社团宣传栏,展示学生学习和演出的图片和成果;- 利用学校官方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宣传社团活动,提高社团的影响力。
5. 考核与奖励:- 每学期末进行学生的表演成绩和考核,评选出优秀社团成员;- 配备奖励机制,如奖状、奖杯或文化课成绩加分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四、资源保障:1. 人力资源:- 邀请专业京剧教师作为社团的指导老师;- 配备一位社团指导教师,负责组织社团活动和管理。
2. 学习场所:- 学校配备适合京剧学习和表演的练习场地。
3. 演出资源:- 利用学校的礼堂和多功能厅进行社团演出,保障演出场地和设备需求。
小学京剧特色实施方案

小学京剧特色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的国粹,京剧在小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多元化的文化影响,小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和接触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制定特色实施方案,以便让更多的小学生了解和喜爱京剧。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小学生对京剧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培养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京剧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3. 培养小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课堂教学。
在小学生的语文课程中,加入京剧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文字解说、图片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特点、剧目等知识,引导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
2. 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京剧表演,可以是校园内的演出或者到剧院观赏专业演出。
同时,可以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和表演,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京剧,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亲近感。
3. 京剧社团。
学校可以设立京剧社团,邀请有京剧表演经验的老师或艺术家担任指导,组织学生学习京剧表演技巧,编排京剧节目,并在校内外进行演出,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舞台经验。
4. 艺术节目。
在学校的文艺节目中,增加京剧节目的表演和展示,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京剧,促进京剧在校园中的传播和推广。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京剧教育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2. 组织师生观赏京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 成立京剧社团,招募对京剧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定期的学习和排练活动。
4. 在学校文艺节目中安排京剧节目的表演和展示,宣传京剧文化。
五、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表现情况、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实施方案的效果和影响力,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使京剧教育更好地融入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六、总结。
小学京剧特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广和传承京剧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和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小学生了解和喜爱京剧,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京剧进校园 实施方案

京剧进校园实施方案一、背景。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发展,京剧在年轻人中的传承和传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京剧,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我们决定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
二、活动目的。
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2. 增强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和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 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活动内容。
1. 举办京剧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京剧演员或研究者到学校进行京剧知识讲解,介绍京剧的历史、剧种、唱腔、表演形式等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京剧的魅力。
2. 组织京剧表演赏析,邀请优秀的京剧演员到校进行精彩的京剧表演,让学生欣赏京剧的艺术魅力,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
3. 开展京剧艺术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京剧艺术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京剧的魅力,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表演动作等,增强对京剧的兴趣和了解。
4. 举办京剧文化展示,组织学生开展京剧文化展示活动,包括京剧服饰展示、道具展示、京剧戏曲艺术展示等,让学生全面了解京剧的文化内涵。
四、活动实施步骤。
1. 筹备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内容和时间安排,邀请专业人士参与活动策划和组织。
2. 宣传推广,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关注度。
3. 活动实施,按照活动计划和安排,组织开展京剧知识讲座、表演赏析、艺术体验和文化展示等活动。
4. 效果评估,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五、活动保障。
1. 人员保障,活动组织者、专业讲解人员、京剧演员等相关人员的邀请和安排。
2. 资金保障,活动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3. 设施保障,活动场地、音响设备、舞台道具等设施的准备和保障。
4. 安全保障,活动期间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参与活动的安全。
京腔京韵满校园,国粹连着你我他

京腔京韵满校园,国粹连着你我他作者:清风来源:《小演奏家》2019年第09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京剧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今年年初,纪录片《传承的力量》摄制组来到山东省莱州市双语学校拍摄京剧特色节目《国粹连着你我他》,人们不仅看到莱州市双语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蓬勃开展,更感受到孩子们从知戏、赏戏到唱戏、爱戏的京剧情怀。
做足准备,《国粹连着你我他》顺利拍摄《国粹连着你我他》节目在传承国粹的基础上加入了不同形式的创新,节目共分为六个部分,采用串烧的形式,以人们比较熟悉、具有时代感的京歌《说唱脸谱》作为节目的整体串联,保留了原版歌曲的曲调,创编了具有莱州市双语学校京剧进校园活动特色的歌词,并在此基础上穿插学生京韵舞蹈的表演(青衣水袖与花旦翎子)、京剧《卖水》唱段表演、京剧专家进校园唱段展示、师生展示《甘洒热血写春秋》、外教演唱京剧等多种表现形式,体现出莱州市双语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传承性、普及性、创新性与多样性。
在来莱州市双语学校拍摄前,纪录片《传承的力量》摄制组及时与学校对接、准备、协调,学校也提前制订了校外拍摄安全预案,对于排练、拍摄所涉及到的学生安全、纪律、秩序、卫生、保暖、道具、服装等问题,分别采取实施方案,以保证节目的顺利拍摄。
当天的拍摄内容是学生平时训练的场景,包括学生在专用教室里的舞蹈身段、唱腔的训练和校园的外景拍摄,此外还有外教老师在中国学习京剧、京剧进课堂以及莱州市京剧团的迟老师带领学生学唱京剧等场景。
拍摄第二天,摄制组来到莱州市最具代表性的大基山进行《国粹连着你我他》的正式拍摄。
为了保证演出效果,莱州市双语学校的师生们早上五点就开始化妆,还有很多家长前来帮忙。
早上八点,师生们抵达大基山拍摄地,进行了一整天紧张的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莱州市双语学校的师生们克服了天气的寒冷坚持到最后,顺利完成了整个节目的拍摄。
拍摄前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例如因山路崎岖,车辆不能上山,大家不得不步行二十多分钟才抵达目的地,学校的音乐老师还将非常重的大音箱抬上山顶。
京剧社团活动策划书3篇

京剧社团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京剧社团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传承国粹经典,弘扬京剧魅力二、活动目的1. 丰富社团成员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提升社团成员的京剧表演水平和艺术素养,促进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通过活动的开展,增进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社团的凝聚力。
4. 为广大京剧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京剧文化在校园及社会中的传播。
三、活动主体京剧社团全体成员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地点]六、活动内容1. 京剧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京剧演员或学者来校举办京剧知识讲座,介绍京剧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表演形式等,让社团成员对京剧有更深入的了解。
2. 京剧表演欣赏组织观看经典京剧剧目演出的视频或现场表演,让社团成员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3. 京剧基本功训练安排专业老师进行京剧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唱、念、做、打等方面的训练,提高社团成员的表演技能。
4. 京剧剧目排练选取经典京剧剧目进行排练,让社团成员在实践中提升表演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京剧文化交流活动组织社团成员与其他学校京剧社团或京剧爱好者进行交流活动,分享学习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6. 京剧演出展示在学校或社区举办京剧演出活动,展示社团成员的学习成果,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京剧艺术。
七、活动准备1. 提前联系邀请专业京剧演员或学者,并确定讲座时间和内容。
2. 准备好观看京剧剧目演出的视频资料或联系演出场地。
3. 安排好京剧基本功训练的场地和时间,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4. 选取适合社团成员排练的京剧剧目,并进行剧本的整理和分发。
5. 制作活动宣传海报、传单等宣传资料,进行活动的宣传推广。
6. 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服装等物资。
7. 确定活动的工作人员,如主持人、摄影师、后勤保障人员等,并进行分工安排。
八、活动宣传1. 在学校宣传栏、公告栏张贴活动宣传海报。
2. 发放活动传单,向同学们介绍活动内容和意义。
小学京剧社团教学计划

小学京剧社团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成立“梨园戏曲社团”,积极打造我校艺术教育特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营造浓厚的戏曲艺术氛围,戏曲社团为校园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引领学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培养,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2.学习与欣赏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动力,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将戏曲学习和经典名段欣赏结合起来,在审美愉悦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
在普戏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戏曲表演水平。
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原则。
戏曲的知识普及要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特长学生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推进豫剧、曲剧、越调、黄梅戏、京剧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的开展。
三、目标任务
通过戏曲社团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将戏曲文化学习特色化,将“戏曲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办学品牌的特色。
唱响国粹京剧弘扬传统文化

龙源期刊网
唱响国粹京剧弘扬传统文化
作者:陈亚萍
来源:《教育家》2019年第06期
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始建于1958年,目前拥有五部八址。
多年来,学校以“教育改革的典范,优秀人才的摇篮”为办学目标,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浸润师生的“悦”文化。
学校先后獲得全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地、首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注重以京剧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其传艺、传神、传德的功能,通过教育模式与教育机制创新,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推动京剧艺术进课堂,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习经典唱段。
通过校园广播,定期播放优秀京剧唱段。
学校美术社团定期开设京剧文化课,教授京剧脸谱画等。
班班设立京剧知识专栏,各班以京剧文化为主题出板报,让全体同学了解京剧的历史、表现手法、行当、唱腔等知识。
组织学生观看京剧舞台表演,并邀请专业演员与学生零距离接触。
通过课题研究,将京剧艺术教育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养。
以学校艺术节、各类课程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广泛接触戏曲艺术,通过听、赏、唱、演、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热情。
注重发现对戏曲表演感兴趣、有天赋的学生,定期选拔社团团员。
聘请出身著名京剧世家的国家二级演员白少华老师为艺术指导。
利用社团课程时间,编排精品京剧剧目,定期举办京剧专场。
京剧社团的学生人人乐学会唱经典京剧曲目,校园中形成了浓厚的京剧氛围。
小学京剧社团教学教案

小学京剧社团教学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京剧社团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包括身段、步法、手势和面部表情等。
3. 学习京剧的传统曲目和唱腔。
4. 探索京剧的服装、化妆和道具。
教学步骤:第一课:介绍京剧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让学生观看一段经典京剧表演,引导他们欣赏京剧的唱、念、做、打的艺术特点。
第二课:学习基本表演技巧1. 教授京剧的基本身段和步法,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进行练习。
2. 引导学生学习京剧的手势和面部表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理解和记忆。
第三课:学习传统曲目和唱腔1. 介绍几个经典的京剧曲目,包括《霸王别姬》、《红楼梦》等,让学生了解其故事背景和表演要点。
2. 教授京剧的唱腔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唱腔的发音和节奏。
第四课:探索服装、化妆和道具1. 展示京剧的传统服装、化妆和道具,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2. 分组让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京剧服装、化妆和道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五课:团队合作表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京剧进行表演。
2. 指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所学的京剧技巧,注重角色刻画和舞台表现。
3. 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动表演,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估,包括身段、步法、手势、面部表情和唱腔等方面。
3. 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京剧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京剧艺术。
2. 组织学生到剧场观看京剧演出,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 组织学生参加京剧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表演成果。
以上是一份小学京剧社团教学教案的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教案内容和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关小学弘扬国粹创办京剧社团
开学伊始,西关小学聘请专业教师,成立了京剧社团。
京剧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汇集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
两个月来,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国粹艺术的熏染下,学得那么认真、入神。
一曲曲经典的名段、一句句稚气但韵味十足的演唱,赢得家长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老师们也结合日常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学唱京剧、学画脸谱和了解有关京剧的知识,为弘扬国粹做出努力。
一位社团成员家长这样讲到:“孩子在西关小学有机会学唱京剧,非常高兴。
希望西关小学的京剧社团越办越好,越办越有名堂。
”
(豆娜娜孙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