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小学语文第三批
2017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2。
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A.个人天赋B。
社会分工C.国家性质D.教育水平3.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A。
学生B。
家长 C.教师D.文学艺术活动4。
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A。
游戏活动B。
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A。
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6。
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A。
2017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汇编(三)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7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汇编(三)(总分100, 做题时间120分钟)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SSS_SINGLE_SELA缜(shèn)密感喟(kuì) 紫蔷薇(wēi) 暗香盈(yíng)袖B镶(xiāng)嵌驰骋(chěng) 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 别(bié)扭康乃馨(xīn) 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 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3.5答案:BA项,缜(zhěn)密;C项,别(biè)扭;D项,春风拂(fú)面。
2.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
SSS_SINGLE_SELA林黛玉是个秀外惠中、心地纯真的女性,但在礼教森严、尔虞我诈的贾府中,卓而不群的她深感自己寄人篱下的屈辱,时时“自矜自重,小心戒备”。
B高素质并非在相互指责和垢骂的过程中提高的,而是源于每个人的深刻反省和严格自律,源于更完善的制度的约束。
人们应该反躬自问:我做得如何?C近日,几位文化界名人联合推出了中国作家实力排行榜,莫言以九票提名榜首。
其实,这只是部分人的肆意炒作,并不是作者实力的真正反映。
D二十多年没有休息日,靠倒记时过日子的他,笑谈自己的身体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他说,他心中最大的执着是参加建国七十三周年大庆。
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3.5答案:AA项,秀外慧中,卓尔不群;B项,诟骂;C项,题名;D项,倒计时。
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SSS_SINGLE_SEL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2017年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要求:言语清楚,流畅,找一种动植物写
小学 语文 荷花
要求:学会本课生字
中学 语文 《春望》 小学 语文 牧场之国 小学 语文 彩色的蝴蝶
要求:1,介绍作者,写作背景2,理解诗歌内容3,体会情感
要求:1.讲课过程中,结合课文讲析字词,分析课文结构。2. 总结课文内容
学段 学科
试讲题目
小学 语文 影子
要求 认识影子现象,适当板书
小学 语文 《静夜思》 小学 语文 北大荒的秋天 小学 语文 学会看病 小学 语文 雨点儿 小学 语文 陶罐与铁罐 小学 语文 自己去吧 小学 语文 幸福是什么 中学 语文 作文
要求: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是如何表达的?
要求: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认识生字,体会作者的热爱家乡 的思想感情, 要求:按语境理解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体会母亲心理 变化。板书设计。 要求:1,掌握方,巴,半的书写规范2,引导学生有感情的熟 读课文3,认识生字词4 要求:1.会认十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2.指导学生读课 文,随文理解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等词语。3. 板书 要求: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2.认识“自己”等生字
语文 春望
要求:讲作者和写作背景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要求:1、范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断句 2、设计活动助学生快
京
速背诵 3、板书设计 4、试讲十分钟
乡下人家
要求:1.试讲十分钟2.学习课文5-6自然段知道学生朗读。3.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热爱4.根据学习内容适当板书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面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
第二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举例说明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
第三题题目:如果你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一次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得特别慢,而且其他同学也跟着受到了影响。
请问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
第五题题目:请以“春天来了”为主题,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并阐述你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
第六题题目:请以《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诗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
第七题题目描述:假设你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小明,他在课堂上总是不愿开口回答问题,而且写作文时也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作水平有限。
课后你了解到,小明在家很少与父母交流,父母工作繁忙,家庭氛围较为紧张。
请你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小明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及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你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并说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的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树、叶、花、草”,并能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017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语文真题

心中有朵雨做的云 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朵雨做的云。云在风里伤透了心,不知要飘向哪儿去……”窗外,天 黑沉沉的,仿佛要下雨一般。此时,正值夏天,这阵雨正当使我愉悦舒畅。可是我有些失落,因为 心中的那朵云,早已下起雨来。 ②我可爱的家乡在黄河的拐角处,虽然我平常见到过大海的汹涌澎湃,但还是被滚滚的黄河深 深折服。父亲工作的地方有一条河,很像黄河,那是我儿时的天堂,呼啸向前的浑水,四处迸溅的 水花,岸边浓绿的菜地,茂密的果园,还有半坡上星星点点的人家…… ③那天暴雨后,青云还未散去,天空还下着蒙蒙细雨,我带着小伙伴们去河边玩耍嘻戏了,被 大雨冲刷后的河水显得更加疯狂,张牙舞爪地扑来,水花几乎溅湿我们全身,当分不清脸上是水还 是泪花,看着逐渐下陷的双脚和势不可当的河水绝望之际,我抱住了一块大石头,并借着小伙伴的 拉力,很长时间才回到岸上,那种截后余生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可我们内心更多的是恐惧,互相 拉扯着,跌跌撞撞地往家里跑。 ④从此以后,我的内心总有一片阴霾,就像被青云笼罩一般,所以很少再去那里——直到好多 年之后…… ⑤水依然是浑水,只是失去了以往的盛气凌人——不再呼啸,而是在细细呻吟。站在桥上几乎 听不见她的声音。她缓缓地流着,像一个重症病人,步履蹒跚,每一步走得都那么艰难,难道是无 情的岁月腐败了她的容颜与能力?我的目光移向那边的半坡。星星点点的人家下面满是惨不忍睹的 “点缀”——废物与垃圾。桥下,我们曾经玩耍的地方,如今横七竖八地躺着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 塑料袋……那一刻我的心痛了!不知何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这时我才发现,那朵青云正徘徊在
2017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3)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3)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2017教师资格面试语文题目

2017教师资格面试语文题目作为一名教师资格面试考生,我非常重视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
语文作为人类思维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我对于2017教师资格面试语文题目的思考与回答。
一、请谈谈您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我看来,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
我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精神。
我会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典的诗词、名人的文言文等教材,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会通过鼓励学生诵读、开展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写作教学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不同的写作任务,如作文、小说、诗歌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二、请谈谈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我会积极利用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精心编排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在课堂上,我会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有趣的学习任务,并在学生的学习中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此外,我还注重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建立和沟通。
我会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并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请谈论您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效果。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活动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2017年上半年(小学)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2017年上半年(小学)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小丽的语文成绩很好,庄老师常常鼓励她多阅读、勤写作,力争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小刚学习基础较差,但篮球打得很好,庄老师就鼓励他将来做一名职业运动员。
对庄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善于因材施教B.注重学生的全面性√C.善于激发学生自信D.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解析:庄老师能够看到学生学习水平和兴趣的差异性,善于有的放矢地激励学生扬长避短,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并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信。
题干内容并未体现庄老师注重学生的全面性。
2.小成脸上有一块较大的胎记,小磊经常嘲笑他,还给他起不雅的绰号,小成很伤心。
对此,教师不恰当的做法是______。
A.要求小磊向小成道歉B.教育小磊要尊重同学C.告诉小成尽量远离小磊√D.帮助小成学会悦纳自己解析:面对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要因势利导,对行为错误的学生帮助其改正错误,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因此,对于小磊,教师应该指出其错误,教育他要尊重同学,并要求他就嘲笑和起外号的做法向小成道歉。
对于小成,教师应该保护其自尊心,帮助其悦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进行化解,“告诉小成尽量远离小磊”的做法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团结,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是不恰当的。
3.肖老师正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杰大声问道:“老师,床前怎么能看到月光呢?”对此,下列做法中恰当的是______。
A.批评小杰不经许可就发言B.装作没听见继续上课C.告诉学生不要钻牛角尖D.组织学生就此开展讨论√解析:题干所述为典型的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应该运用教育机智有效化解。
面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疑问,虽然与教师的课堂预设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性高,教师应该适时调整教学,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小学语文(第三批)小学语文《乡下人家》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小学语文《乡下人家》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有一位叫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地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读完后交流生字词学习情况。
2.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3.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小组学习
1.自由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2.小组交流: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
教学点:
(1)“别有风趣的装饰……”
①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
(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
②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③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①“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②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较,感受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并用朗读来表现。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桌听一听。
最后全班交流。
(五)小结作业
1.总结: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课后再写一个表现乡下美丽的片段。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觉得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2.你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参考答案】
可以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首先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乡下生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初步感知后,要引导他们自读自悟,画出有关语句或段落,并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也可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受,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提出不懂的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描写了哪些乡村的风景”这一问题展开交流,从具体的语句段落中感受乡村风景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