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京剧 文化遗产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它起源于徽剧,形成于北京,于1840年前后在中国各地广为流行。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念、做、打表演艺术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京剧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它的表演形式独特,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和观赏性。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每种角色都有各自独特的唱腔和表演方式。
京剧的唱腔通常使用高亢激越的唱腔,配以锣鼓等打击乐器,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是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要遗产。
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京剧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交流。
为了保护和传承京剧这一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将京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动京剧进校园,举办京剧艺术节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公众对京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京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它的独特表演艺术和丰富内涵,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摘要】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是一次展示京剧艺术魅力的活动。
京剧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这种艺术形式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现手段,融合了戏曲、音乐、舞蹈等元素,展现出精湛的表演技巧。
京剧的传统服饰如花脸、头面、盘子、袖箍等,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京剧表演中,观众可以欣赏到名家演员的精彩演出,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不仅有助于传承京剧艺术,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京剧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也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被珍惜和传承。
【关键词】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介绍,艺术特点,表演形式,传统服饰,名家演出,意义,传承。
1. 引言1.1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是一项旨在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活动,通过京剧艺术形式的展示和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京剧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
京剧作为中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中国国粹。
在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京剧表演,还可以了解京剧的创作历史、发展演变以及其融合了戏曲、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通过这样一项有益的艺术活动,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京剧这一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热爱中国传统艺术,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是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结合,将京剧这一艺术瑰宝传播给更多的人,并在当代社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2. 正文2.1 大班艺术活动介绍大班艺术活动是一种集体性的艺术表演形式,通常由一大群艺术爱好者组成,通过集体的努力和合作来完成一场精彩的演出。
大班艺术活动《国粹——京剧》正是其中之一,旨在向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京剧艺术。
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风格。
中国四大国粹讲解

中国四大国粹讲解
1、中国的四大国粹分别指的是中国京剧、中国武术、中国医学和中国书法。
2、中国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京剧的场景布置注重写意,伴奏是以锣鼓和胡琴为主,是中国戏曲三鼎甲的“榜首”。
京剧是清代四大徽班进京后与许多其他戏剧融合形成的,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于民国年间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也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3、中国武术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是在商周时期,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不断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一项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术在定义上是停止战斗的技巧,可以用来自保,也可以强身健体。
4、中国医学简称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中医的理论已经基本形成。
在古代时中医学家通过收集各种各样的病例之后才在积累的经验之上逐步形成了中医的理论体系。
5、中国书法拥有更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最早的中国书法是商代的甲骨文。
书法的基本形式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国粹--京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 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 (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 “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 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 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 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1936年秋,北京大、中学校爱好京剧者及广大 观众给各报写信,倡议进行京剧童伶选举。时 富连成社社长叶龙章与北平《立言报》社长 金达志商妥,由该报发表通告,专门接待各界投 票,逐日在报上发表投票数字,并约请“韵石社” 几人来报社监督。规定投票日期为半月,到期 查点票数 中华戏曲学校和富连成社负责人及 《实报》、《实事白话报》、《北京晚报》、 《戏剧报》亦派人当场查验票数。选举结果, 富连成社李世芳得票约万张,当选“童伶主 席”。生部冠军王金璐,亚军叶世长;旦角冠军 毛世来,亚军宋德珠;净角冠军裘世戎,亚军赵 德钰;丑角冠军詹世甫,亚军殷金振。选举结束 后,于虎坊桥富连成社举行庆祝大会,并于当晚 在鲜鱼口内华乐戏院举行加冕典礼,由李世芳, 袁世海演出了《霸王别姬》。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 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 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如老生:“老三派”: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新三派”: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他还有: 汪笑侬(满族)、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 奎、言菊朋、杨宝森。现代生行演员有:周信芳、 马连良(回族)、谭富英、奚啸伯(满族),以上 四人号称“四大须生”;小生:徐小香、程继先、 姜妙香、叶盛兰、俞振飞等;武生: 俞菊笙、黄 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李少春、尚和玉、 厉慧良等;旦角:首推“四大名旦”:梅兰芳、程 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后有“四小名旦”:张君 秋、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其他还有:王瑶卿、 李维康、刘长瑜、杜近芳、赵燕侠、李玉茹、吴素 秋、童芷苓等;武旦:张美娟、关肃霜。老旦: 龚云 甫、卧云居士、李多奎、李金泉、高玉倩等; 净 角:袁世海、裘桂仙、裘盛戎、郝寿臣、侯喜瑞等; 丑角:刘赶三、杨鸣玉、王长林、萧长华、马富禄、 刘斌昆等。武丑:刘子云、张春华、叶盛章等。
国粹京剧

俏丽刚健
荀慧生
荀慧生(1900—1968年),工花 旦、闺门旦。河北东光县人。首次 于天津登台。1910年人京,师从梆 子演员侯俊山。19岁时(公元1918 年),参加喜群社,从此专演京剧。 旬慧生功底深厚、戏路宽广,又出 身于梆子班,所以能吸取梆子旦角 艺术之长,将京剧青衣、花旦、闺 门旦、刀马旦的表演熔于一炉,兼 收京剧小生、武生等行当的技艺, 从唱腔、念白、身段到化妆等方面 进行了改革和创造,并逐渐形成风 格新颖、独树一格的“旬派”艺术。 娇昵柔媚
深沉委婉
尚小云
尚小云(1900~1976年), 工旦。祖隶汉军旗籍,河北南 宫人。幼为北京三乐科班学生, 初习武生,后改正旦,以演青 衣戏为主,并取得一些成绩。 尚小云的唱腔字正腔圆、刚劲 高亢,尤其是念白,爽朗明快、 流丽大方、字清音朗、极富感 情色彩。尚小云排演了大量新 戏,创造了众多巾帼英雄、侠 女烈妇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上 独树一帜,形成了“尚派”。
京剧服装按其样式大致可分五种,即:蟒、靠、褶、帔、衣
按其身份、职业、地位可分:
一、帝王后妃――穿蟒、帔、褶; 二、宰相文官――穿蟒、帔、开氅、官衣; 三、元帅武将――穿靠(盔甲)开氅、帔、箭衣; 四、中等阶层人士――穿帔、褶子 五、平民百姓――褶子和茶衣、裤子袄子等五类。
•京剧各类服装色彩丰富,可分红、黄、绿、白、黑上五色 和蓝、紫、粉、湖、湘下五色。
生
旦
净
丑
生——泛指“净”和“丑”以外的男角色,包括“老生”、“小生”和
“武生”等。
老生——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
小生——青年男性;
武生——擅长武艺的生行角色。
彩 旦
俗 称 丑 婆 子 , 实 际 由 丑 角 应 工
中国国粹---京剧知多少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10、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徵出发, 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贵在 “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种神怪所化。
11、神仙脸:由“整脸” “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 ,构图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
末行传统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性。宋杂剧中已有末出现。明清戏曲都有这行脚色,表演上基本与生、外相同。近代有些剧种(如京剧),末脚已逐渐成为生行的次要脚色,如《李陵碑》的杨六郎、《文昭关》的皇甫讷等即规定由末扮演。目前已不再有此区分,但有些剧种(如汉剧等)则仍作为一个主要行当。
“丑”指相貌丑陋的人物,一般在鼻子处沟画一块白,所以叫“小花脸”。丑主要分“武丑”,“文丑”和“一般丑”三种。武丑是会武艺的丑角,又叫“开口跳”这是因为要擅长念白和跳跃之故。文丑是不会武艺的丑角,常常是滑稽可笑的人物。年老诙谐的人物为“老丑”如《女起解》里的崇公道。“彩旦”一般指年龄较轻的,扮相特别夸张的女性丑角。
1、借鉴生活中血统遗传的原理。如张飞之子张苞,盂良之子孟强,焦赞之子焦玉,尉迟敬德之子尉迟宝林等,袭用其父脸谱,约定俗成,渐成定例。
2、依据剧中人物姓名,附会色调,确定脸谱。如齐桓公因名“小白”而勾白脸,膏面虎因“青”字勾绿脸,浪里白条张顺因“白”字勾白脸,黑风利、乌成黑等因“黑”字皆勾黑脸。
国粹京剧介绍 -回复

国粹京剧介绍-回复京剧,又称中国京剧,是中国四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
京剧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 什么是京剧?京剧是一种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法的艺术形式,它的音乐、戏曲表演、舞蹈、杂技等艺术元素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京剧通常由一位或多位演员进行表演,通过唱念做打的技巧将故事情节传达给观众。
京剧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吸引着无数观众。
2.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京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它最初是在北京的茶肆、戏院等地逐渐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京剧形式受到了传统戏曲剧种的影响,如湖北黄梅戏、河南豫剧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剧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3. 京剧的表演要素京剧的表演要素涵盖了唱、念、做、打等方面。
其中,唱指的是京腔的唱腔和唱词,念指的是念白,做指的是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打指的是武打动作。
在京剧中,唱腔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它通过高亢的音调、丰富的音色和特殊的表达方式来传递情感。
京腔的唱腔有很高的技巧要求,演员需要掌握适当的声音发音技巧,以及对调式和音律的深入理解。
念白是京剧中人物对话的一种独特方式,它既不是纯粹的唱腔,也不是纯粹的平常口语。
演员在表演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奏和音调,使念白更加富有节奏感和艺术美感。
做是指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在京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演员需要通过精确的动作和生动的表情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打是指京剧中的武打动作,包括拳、剑、刀、枪等多种武器。
京剧的武打动作非常规范和精确,通过精湛的身体技巧和表演技巧,演员能够创造出华丽而又富有冲击力的动作场面。
4. 京剧的剧目和角色京剧拥有丰富的剧目,其中包括历史剧、宫廷剧、爱情剧、武打剧等多种类型。
每个剧目都有独特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中国三大国粹

中国三大国粹中国作为一个悠久的文化大国,拥有丰富多彩的国粹。
国粹,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具有独特特点的、承载了该国家或地区文化精髓的代表性民间文化活动和文化传统。
在中国,有许多国粹,其中特别著名的是中国三大国粹:京剧、太极拳和中医药。
1.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戏曲之一。
京剧起源于北京,兴盛于清朝,深受皇室和高层社会的喜爱。
京剧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京剧融合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通过刻画角色的表情、动作和声音,传达出剧中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其奇特的唱腔、华丽的戏服和精妙的身段动作,使得京剧独具特色。
历经时间的洗礼,京剧既保留了传统的经典剧目,又吸收了现代元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剧目风格。
京剧的表演需要演员具备扎实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
他们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包括音乐、唱腔、动作和表演等方面的技巧。
京剧的表演过程非常繁复,需要演员面对许多挑战,如唱腔的转折、舞台上的转场和各种特殊的动作。
京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也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
每年都有许多国际友人专程来中国观看京剧表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运动方式。
太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其技术和理论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易经的思想体系。
太极拳在形式上强调柔和、流畅、缓慢的动作和呼吸法,通过舒展肢体和运动呼吸,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太极拳的练习有助于舒缓压力、平衡身心、提升健康水平。
太极拳的拳理强调以柔克刚,利用对手身体的力量和力线,通过巧妙的技巧来制约和反制攻击。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培养注意力、耐心和稳定情绪的能力。
太极拳是一门综合性的运动方式,既包含了身体的锻炼,又涉及到意念的凝聚。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光十三绝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智取威虎山
沙家浜
京剧成就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 春台
四大名旦:程砚秋、尚小云、梅 兰芳、荀慧生
老生三杰:张二奎、程长庚、余 三胜
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
程砚秋
尚小云
梅兰芳
荀慧生
❖ “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 梅兰芳先生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 艺术体系之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 系。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 文场:为管弦乐部分,主要为唱腔伴奏; 武场:为打击乐器部分,主要配合身段表演。
京剧塑造人物主要有四种艺术形式,统称为“四功”, 传统上依次叫做“唱、念、做、打。
京剧伴奏乐器“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 琴
文 场
二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 稳健,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聆听《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两个唱 段,判断其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其唱腔属于西皮还是二黄?
《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红灯记》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希腊的悲喜剧 印度的梵剧 中国的戏剧(京剧)
京剧的发展
1790年,清光绪年间,“四大徽班”进 京
历经“徽秦”“徽汉”合流,融入徽戏, 秦腔,汉剧,昆曲,京腔,形成了京 剧。——戏曲的精华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一些反映现实生 活的剧目。例:《红灯记》《杜鹃山》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
京剧伴奏打击乐器:板鼓、锣、钹(镲)
武 场
生
旦
净
丑
小
生
老
生
武 生
小生—周瑜、张生、许仙等 老生—诸葛亮、鲁肃等 武生—武松、林冲等
青 衣
花 旦
老 旦
刀 马 旦
京剧唱腔
西皮和二黄 “皮黄”
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 轻快、明朗、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