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动物学--原生动物
合集下载
动物的类群--原生动物

33
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
痢疾内变形虫的生活史分为大滋养体、小滋养体 和包囊3个阶段。所谓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 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分、生长和繁殖。 滋养体是寄生虫的寄生阶段。 4核包囊是原虫的感 染阶段。 生活史为:包囊→囊壁破裂→4个小滋养体→形成 包囊或大滋养体→大滋养体分泌蛋白质水解酶溶解 肠粘膜上皮→肠壁破坏,有出血现象。
44
(3)纤毛虫纲的常见种类:
种类多,不同种类的纤毛虫, 其纤毛 的多少和分布位置不同。常见有草履 虫、小瓜虫和棘尾虫。
45
三、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原生动物有不少种类寄生于人体和经济动物体内,引起 严重的疾病。
原生动物污染水源,形成赤潮,破坏环境卫生和水产养 殖。
原生动物对人类是有益的,浮游的原生动物种类是鱼类 等的天然饵料 。
10
2.原生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运动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鞭毛或纤毛运动, 另一种是伪足运动(细胞内细胞质的流动形成伪足)。
营养方式:有光合自养(植物性营养),如有色素体鞭毛 虫;吞噬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如草履虫;渗透性营养 (腐生性营养),如各种孢子虫。
呼吸与排泄:原生动物的呼吸和排泄主要通过细胞膜进 行;水分调节主要靠伸缩泡实现。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3)鞭毛虫纲的重要类群
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2个亚纲: 植鞭亚纲:一般2根鞭毛;具有色素体,光合自
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
痢疾内变形虫的生活史分为大滋养体、小滋养体 和包囊3个阶段。所谓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 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分、生长和繁殖。 滋养体是寄生虫的寄生阶段。 4核包囊是原虫的感 染阶段。 生活史为:包囊→囊壁破裂→4个小滋养体→形成 包囊或大滋养体→大滋养体分泌蛋白质水解酶溶解 肠粘膜上皮→肠壁破坏,有出血现象。
44
(3)纤毛虫纲的常见种类:
种类多,不同种类的纤毛虫, 其纤毛 的多少和分布位置不同。常见有草履 虫、小瓜虫和棘尾虫。
45
三、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原生动物有不少种类寄生于人体和经济动物体内,引起 严重的疾病。
原生动物污染水源,形成赤潮,破坏环境卫生和水产养 殖。
原生动物对人类是有益的,浮游的原生动物种类是鱼类 等的天然饵料 。
10
2.原生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运动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鞭毛或纤毛运动, 另一种是伪足运动(细胞内细胞质的流动形成伪足)。
营养方式:有光合自养(植物性营养),如有色素体鞭毛 虫;吞噬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如草履虫;渗透性营养 (腐生性营养),如各种孢子虫。
呼吸与排泄:原生动物的呼吸和排泄主要通过细胞膜进 行;水分调节主要靠伸缩泡实现。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3)鞭毛虫纲的重要类群
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2个亚纲: 植鞭亚纲:一般2根鞭毛;具有色素体,光合自
【动物学】02.原生动物

物。
四、激应性与运动
• 激应性: • 当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做出反应。如绿色鞭毛虫能感知光源;
草履虫向前运动遇到障碍时会避开。 • 运动: • 可分为鞭毛、纤毛和变形运动。
五、生殖:
• 无性生殖: • 有二体分裂(眼虫)、出芽生殖(夜光虫)、多体分裂、孢子
生殖(疟原虫) • 有性生殖: • 同配生殖:同型配子结合(有孔虫)。 • 异配生殖:异形配子结合(团澡)。 • 接合生殖:身体相互接触,交换遗传物质(草履虫)。
•
总之,包囊是原生动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
应,借以延续生命。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
• 现记载的原生动物种类已有64000多种,其中半 数以上为化石种类;约有100种为寄生种类。 • 关于原生动物的分类系统,目前意见不一。有人 将原生动物划分为一个独立的界,即原生动物界, 有的将其作为动物界的一个门对待,即原生动物 门。 • 不管怎样划分,最重要的有 4 个纲,即鞭毛虫纲、 肉足虫纲、孢子虫纲和纤毛虫纲。
(3)植鞭虫目 (Phytomonadina):
• 这一目的虫体最像植 物,多数具 2 根鞭毛, 完全自养。
• 衣澡(Chalamydomones):生活在 池塘、稻田、沟渠等 水域中。虫体呈梨形。
• 盘澡(Gonium):由4- 16个虫体、以胶状物质相 互粘结在一个平面上形成。
• 团澡(Votvox):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
• 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 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故又称单细 胞动物。
• 分布于海洋、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营自由或寄生生活。
• 为适应生活环境,由细胞质分化出 类似多细胞动物的器官(细胞器), 执行运动(鞭毛)、摄食(胞口、 胞咽)等功能。
四、激应性与运动
• 激应性: • 当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做出反应。如绿色鞭毛虫能感知光源;
草履虫向前运动遇到障碍时会避开。 • 运动: • 可分为鞭毛、纤毛和变形运动。
五、生殖:
• 无性生殖: • 有二体分裂(眼虫)、出芽生殖(夜光虫)、多体分裂、孢子
生殖(疟原虫) • 有性生殖: • 同配生殖:同型配子结合(有孔虫)。 • 异配生殖:异形配子结合(团澡)。 • 接合生殖:身体相互接触,交换遗传物质(草履虫)。
•
总之,包囊是原生动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
应,借以延续生命。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
• 现记载的原生动物种类已有64000多种,其中半 数以上为化石种类;约有100种为寄生种类。 • 关于原生动物的分类系统,目前意见不一。有人 将原生动物划分为一个独立的界,即原生动物界, 有的将其作为动物界的一个门对待,即原生动物 门。 • 不管怎样划分,最重要的有 4 个纲,即鞭毛虫纲、 肉足虫纲、孢子虫纲和纤毛虫纲。
(3)植鞭虫目 (Phytomonadina):
• 这一目的虫体最像植 物,多数具 2 根鞭毛, 完全自养。
• 衣澡(Chalamydomones):生活在 池塘、稻田、沟渠等 水域中。虫体呈梨形。
• 盘澡(Gonium):由4- 16个虫体、以胶状物质相 互粘结在一个平面上形成。
• 团澡(Votvox):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
• 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 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故又称单细 胞动物。
• 分布于海洋、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营自由或寄生生活。
• 为适应生活环境,由细胞质分化出 类似多细胞动物的器官(细胞器), 执行运动(鞭毛)、摄食(胞口、 胞咽)等功能。
动物学 第1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裸甲腰鞭毛虫等 大量迅速繁殖,消耗氧气,分泌毒素,就会 引起海水变色,形成赤潮,造成鱼、虾、贝 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洋养殖带来很 大危害。
利什曼原虫:
• 寄生在人体的巨噬细胞内,引起黑热病。 • 黑热病患者肝脾肿大,发高烧,贫血, 死亡率在90%以上。 • 利什曼原虫的中间寄主是白蛉子。
1.生态和形态 • 有机质丰富的污水沟或池塘中。 • 体较大, 长约150—300微米, 前端钝园,后端稍 尖,形似倒置的草 鞋。
2.结构和功能 1)表膜: 分三层: 最外层膜→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 中间层和内层膜→表膜泡镶嵌系统, 表膜上有纤毛和口沟。
表膜镶嵌系统:
表膜上有纤毛和口沟
纤毛: • 细胞质的丝状突起,运动胞器。 • 基部→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运动。 • 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的精子鞭毛具有相同的结构: 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三)常见种类及与人类的关系
盘藻:
由4-16个细胞构成。 每个细胞都可以进行营养和繁殖。
团藻:
• 成千上万个细胞→空心圆的群体, • 由生殖体和营养体两种细胞构成。
• 大部分为营养个体,具两根鞭毛, 储存和运输营养物质,但不能繁殖。 • 另一部分个体为生殖个体, 分别可以形成一个卵子或若干个精子。 • 生殖个体的营养依靠营养个体通过原生质桥 来供给,各个个体既独立又相互联系,这对 于了解多细胞动物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精子
人精子鞭毛 9+2微管系统
鞭毛虫
原生动物鞭毛 9+2微管系统
口沟: • 从身体前端伸向身体中部的一条斜沟。 • 沟的末端→胞口。
2)细胞质:外质和内质
动物学之原生动物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小结: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在水中营固着生活,
01
身体由两层细胞及其间的中胶层构成;胚胎
02
发育中有逆转的现象;具特殊的水沟系统;
03
细胞没有组织分化;通常具有钙质、硅质或
04
角质的骨骼;没有消化腔,只行细胞内消化;
05
没有神经系统;海绵动物仍保留了领细胞,
06
综上所述海绵动物是一类极为原始的多细胞
水流途径:
单沟型:
外界
进水小孔
中央腔
出水口
外界
双沟型:
外界
流入孔
流入管
前幽门孔
辐射管
后幽门孔
中央腔
出水口
外界
复沟型:
外界
流入孔
流入管
前幽门孔
鞭毛室
后幽门孔
流出管
中央腔
出水口
外界
3.3.3.4 生殖与胚胎发育
无性繁殖:
1、出芽生殖(budding):体壁局部向外突出形 成芽体,成熟后脱落长成新个体; 2、形成芽球(gemmule):芽球由中胶层生成,由 若干原细胞(即变形细胞)聚成堆,外包几丁 质膜或骨针。 一个海绵可形成许多芽球:成体 死后芽球能耐恶劣环境,一旦环境改善,芽球 内的细胞便释放出来形成新个体。 3、再生能力:白枝海绵只要碎片超过0.4mm,带 有若干领细胞就能再生,重新长成新个体。
大学生物动物学原生动物课件

等的分布在两个子核中,随后细胞质也分别包围两个 细胞核,形成两个大小、形状相等的子体。
2023/5/11
44
眼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中,温暖季节水体为绿色
2023/5/11
45
环 境 条 件 不 良 时 眼 虫 形 成 包 囊 过 程
2023/5/11
46
图 原生动物的包囊。A:Peranema sp.;B:Actinophrys sp.; C:Euplotes sp.
2023/5/11
61
2.伪足的形成
外质: 无颗粒
内质:有颗粒。分溶胶质、 凝胶质
肉足(伪足):变形虫体表临时形成的原生质突起,随时形成.
运动和摄食的机能。
2023/5/11
62
3. 摄食:吞噬作用(固体)、胞饮作用(液态)
2023/5/11
63
4.生殖:二分裂
2023/5/11
64
二.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②细胞质内叶绿体,在有光时进行光合营养,制造的 过多养分贮存在于副淀粉粒。无光条件下,利用表膜 进行渗透性营养。
④伸缩泡主要调节水分的平衡。
⑤生殖方法一般是纵二分裂。
⑥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温暖季节水体呈绿色; 环境不良虫体变圆形成包囊。
2023/5/11
43
二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二个,染色体均
A 裂体生殖:营养子
裂殖体
裂殖子
的无性生殖
B 孢子生殖:合子 孢子母细胞 子孢子
的无性生殖
2023/5/11
21
2023/5/11
22
(3)出芽生殖
概念:
一种特殊的二分裂,只是形成的2个子体大小不等,大 的子体称母体,小的子体称芽体。如酵母菌、夜光虫、水 螅等。
2023/5/11
44
眼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中,温暖季节水体为绿色
2023/5/11
45
环 境 条 件 不 良 时 眼 虫 形 成 包 囊 过 程
2023/5/11
46
图 原生动物的包囊。A:Peranema sp.;B:Actinophrys sp.; C:Euplotes sp.
2023/5/11
61
2.伪足的形成
外质: 无颗粒
内质:有颗粒。分溶胶质、 凝胶质
肉足(伪足):变形虫体表临时形成的原生质突起,随时形成.
运动和摄食的机能。
2023/5/11
62
3. 摄食:吞噬作用(固体)、胞饮作用(液态)
2023/5/11
63
4.生殖:二分裂
2023/5/11
64
二.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②细胞质内叶绿体,在有光时进行光合营养,制造的 过多养分贮存在于副淀粉粒。无光条件下,利用表膜 进行渗透性营养。
④伸缩泡主要调节水分的平衡。
⑤生殖方法一般是纵二分裂。
⑥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温暖季节水体呈绿色; 环境不良虫体变圆形成包囊。
2023/5/11
43
二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二个,染色体均
A 裂体生殖:营养子
裂殖体
裂殖子
的无性生殖
B 孢子生殖:合子 孢子母细胞 子孢子
的无性生殖
2023/5/11
21
2023/5/11
22
(3)出芽生殖
概念:
一种特殊的二分裂,只是形成的2个子体大小不等,大 的子体称母体,小的子体称芽体。如酵母菌、夜光虫、水 螅等。
动物学原生动物门

运动机制:维管滑动,由于双 联体维管的彼此相对滑动的 结 果 , 由 臂 上 的 ATP 酶 分 解 ATP提供能量.运分为划动和 波动.
结构
鞭毛——运动, 胞口——调节水份平衡, 光感受器——接受光线, 眼点——感光和调节运动. 基体——在虫体分裂时起中心粒作
用 伸缩泡——调节水份和代谢废物, 副淀粉粒——糖类物质 胞核——遗传物质 表膜——保持形状 根丝体——鞭毛受核控制, 储蓄泡——收集水份和代谢物
1.营养 2.呼吸和排泄 3.激应性 4.生殖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5.包囊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原生动物是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二、原生动物的大小,形态和习性 三、生理及生殖特性 四、分类
分类
64年代,Honigberg,分为1门,4亚门
80年Levine,1亚界,7门
1.营养 2.呼吸和排泄 3.激应性 4.生殖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5.包囊
1.营养
植物性营养——具有色素体,在阳光下将无机 物合成有机物如鞭毛虫.
动物性营养——以生物或有机碎片为营养如 变形虫.
渗透性营养——借体表的渗透作用摄取周围 的有机物质
1.营养 2.呼吸和排泄 3.激应性 4.生殖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5.包囊
痢疾内变形虫
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消化道中,引起肝 肿,发烧,腹膜炎.
滋养体——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 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虫寄生阶段.分 为不活泼,不侵蚀肠壁的小滋养体和活泼,侵 蚀肠壁的大滋养体.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原生动物是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二、原生动物的大小,形态和习性 三、生理及生殖特性 四、分类
结构
鞭毛——运动, 胞口——调节水份平衡, 光感受器——接受光线, 眼点——感光和调节运动. 基体——在虫体分裂时起中心粒作
用 伸缩泡——调节水份和代谢废物, 副淀粉粒——糖类物质 胞核——遗传物质 表膜——保持形状 根丝体——鞭毛受核控制, 储蓄泡——收集水份和代谢物
1.营养 2.呼吸和排泄 3.激应性 4.生殖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5.包囊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原生动物是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二、原生动物的大小,形态和习性 三、生理及生殖特性 四、分类
分类
64年代,Honigberg,分为1门,4亚门
80年Levine,1亚界,7门
1.营养 2.呼吸和排泄 3.激应性 4.生殖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5.包囊
1.营养
植物性营养——具有色素体,在阳光下将无机 物合成有机物如鞭毛虫.
动物性营养——以生物或有机碎片为营养如 变形虫.
渗透性营养——借体表的渗透作用摄取周围 的有机物质
1.营养 2.呼吸和排泄 3.激应性 4.生殖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5.包囊
痢疾内变形虫
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消化道中,引起肝 肿,发烧,腹膜炎.
滋养体——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 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虫寄生阶段.分 为不活泼,不侵蚀肠壁的小滋养体和活泼,侵 蚀肠壁的大滋养体.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原生动物是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二、原生动物的大小,形态和习性 三、生理及生殖特性 四、分类
动物学2原生动物

(二)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红细胞内期的裂体生殖经过数代后,一部分裂殖子循另一 途径发育,即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虫体虽然逐渐增大,但不分 裂,而发育成大(雌)小(雄)配子母细胞。当雌按蚊叮咬疟疾 患者时, 大(雌)小(雄)配子母细胞随血液进入蚊胃,才能 在蚊胃内进一步发育——雌配子、雄配子——合子。 在蚊胃内,合子伸长能 蠕动,形成动合子。动合子 穿过胃壁,在胃壁的上皮细 胞之间形成卵囊——子孢子, 溢出,散入蚊血腔中,多数 进入蚊唾液腺,在蚊叮人时, 子孢子又进入另一人体,再 度开始红细胞外期裂体生殖。
为什么说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由单细胞构成,以细胞器完成生理机能;
2、身体微小(30-300微米),分布广泛; 3、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原始性. 运动胞器:简单(鞭毛\纤毛\伪足) 营养方式:光合营养(眼虫)、吞噬营养(草履虫)、 渗透营养(利什曼原虫)
伸缩泡:
(内外质之间,调节水分平衡)
水分→内质网→ 收集管→ 伸缩泡主泡→ 表膜小孔→ 体外
3、机能特点:
(1)运动:纤毛,旋转向前; (2)营养:有摄食的胞器。细胞内消化。 (3)呼吸:体表。 (4)排泄:通过伸缩泡。
(5)生殖:
无性生殖:横二分裂;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名词解释)
什么叫接合生殖?
问题之二:
原生动物都是以单细胞的个体形式存在吗? 不全是,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 体,很像多细胞动物,但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 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 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 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 而且群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
大学动物学--原生动物

– Dormant stage – Resistant covering – Shuts down metablolism
• Up to 49 years!
– Parasite leaves host
•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
•
Leishmaniasis
• Leishmania • 12 million people
3.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 潮,造成生成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 亡,对海洋养殖带来很大危害。
赤潮
(二)有益于人类的方面 1.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主体。 2.古代原生动物大量沉积水底淤泥,在微生物的作用
和复盖层的压力伤害下形成石油。 3.原生动物中有孔类化石是地质学上探测石油的标
Tsetse fly
锥虫 Trypanosome
放射虫 Radiolarians
• Abundant in the ocean
– Ocean floors covered – Forms sedimentary rock
• Siliceous test (shell)
– Skeleton made of silica – Numerous geometric
– Eukaryotic(真核的) cells
• Became protozoans
荷兰——列文虎克 Leewenhoek
• First observed protozoa in 1675
原生动物的定义: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 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
原生动物特征 1.1 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 Up to 49 years!
– Parasite leaves host
•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
•
Leishmaniasis
• Leishmania • 12 million people
3.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 潮,造成生成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 亡,对海洋养殖带来很大危害。
赤潮
(二)有益于人类的方面 1.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主体。 2.古代原生动物大量沉积水底淤泥,在微生物的作用
和复盖层的压力伤害下形成石油。 3.原生动物中有孔类化石是地质学上探测石油的标
Tsetse fly
锥虫 Trypanosome
放射虫 Radiolarians
• Abundant in the ocean
– Ocean floors covered – Forms sedimentary rock
• Siliceous test (shell)
– Skeleton made of silica – Numerous geometric
– Eukaryotic(真核的) cells
• Became protozoans
荷兰——列文虎克 Leewenhoek
• First observed protozoa in 1675
原生动物的定义: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 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
原生动物特征 1.1 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Protozoa - 64,000 sp
1
Origin of Protozoa
• Earth is 4.6 billion years old • Prokaryotic(原核的) cells date back over
3.5 billion years • 1.5 Billion years ago
– Eukaryotic(真核的) cells
• Became protozoans
2
荷兰——列文虎克 Leewenhoek
• First observed protozoa in 1675
3
原生动物的定义: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
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
4
原生动物特征 1.1 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Cytokinesis
– Division of cytoplasm
纵二分裂
横二分裂
21
22
Sporogongy
• Like multiple fission (schizogony) except occurs after union of gametes
v
23
包囊形成 Encystment and Excystment
• Cyst forms to survive harsh environment
– Dormant stage – Resistant covering – Shuts down metablolism
• Up to 49 years!
– Parasite leaves host
24
25
26
•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
内质网
线粒体
5
1.2 身体微小
最小种类:2-3微米、 最大种类:1-3毫米
1.3 原始性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动 物,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
1.4 有特殊的适应性
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 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包囊膜, 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处 于休眠状态。等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 脱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
designs
37
Radiolarian Tests
38
有孔虫 Foraminifera
• Secrete a test (shell) of calcium carbonate
• Grow new chambers as organism increases in size
– Foramen (opening) between chambers
32
Tsetse fly
锥虫 Trypanosome
33
34
35
36
放射虫 Radiolarians
• Abundant in the ocean
– Ocean floors covered – Forms sedimentary rock
• Siliceous test (shell)
– Skeleton made of silica – Numerous geometric
30
寄生于皮肤粘膜的利什曼原虫 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
• Central & South America
• Destroys mucous membranes of nose & mouth
31
昏睡病
African Sleeping Sickness
• Parasite - Trypanosoma
•
Leishmaniasis
• Leishmania • 12 million people
27
寄生于内脏的(杜氏)利什曼原虫 Visceral Leishmaniasis
• Primarily occurs in Africa and Asia.
• Characterized by irregular fever, weight loss, swelling of spleen & liver, & anemia.
• Fatality can be 90% if untreated.
• 白蛉子传播
28
寄生于皮肤的利什曼原虫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 Parasites form skin ulcers.
29
As many as 200 lesions may form causing disability and social stigma
4 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42
3.1 间日疟的生活史 ●有二个中间寄主:
人、 雌按蚊 ●有世代交替现象:
无性世代: 在人体内进行 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人内进行 ●传播媒介:雌按蚊
43
3.1 间日疟的生活史 ● 红细胞前期:在人的肝脏中进行。 临床意义:决定潜伏期的长短 ● 红细胞内期:在人体的红血细胞中进行 临床意义:决定疟疾症状反复发作的间隔 时间。 ● 红细胞外期:在人体肝脏中进行 临床意义:疟疾复发的根本原因
• Shells constitute vast deposits on ocean floors
39
Foraminifera Tests
40
41
3.重要的病原体—疟原虫
●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4 种:
1)间日疟原虫●东北 西北 华北 2)三日疟原虫 3)恶性疟原虫●云南 贵州 四川 海南岛 4)卵形疟原
6
1.5 群体单细胞动物
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但绝 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盘藻
空球藻
实球藻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Sexual
Asexual
孢子生殖
16
配子生殖 17
接合生殖
18
19Leabharlann 20Binary Fission
Mitosis
– Division of nucleus
• Chronic disease lasting years.
• Affecting countries of western & central Africa.
• Vector - Tsetse fly
• (采采蝇 Glossina)
• Reservoirs - infected wild
锥虫
animals and humans
Protozoa - 64,000 sp
1
Origin of Protozoa
• Earth is 4.6 billion years old • Prokaryotic(原核的) cells date back over
3.5 billion years • 1.5 Billion years ago
– Eukaryotic(真核的) cells
• Became protozoans
2
荷兰——列文虎克 Leewenhoek
• First observed protozoa in 1675
3
原生动物的定义: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
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
4
原生动物特征 1.1 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Cytokinesis
– Division of cytoplasm
纵二分裂
横二分裂
21
22
Sporogongy
• Like multiple fission (schizogony) except occurs after union of gametes
v
23
包囊形成 Encystment and Excystment
• Cyst forms to survive harsh environment
– Dormant stage – Resistant covering – Shuts down metablolism
• Up to 49 years!
– Parasite leaves host
24
25
26
•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
内质网
线粒体
5
1.2 身体微小
最小种类:2-3微米、 最大种类:1-3毫米
1.3 原始性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动 物,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
1.4 有特殊的适应性
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 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包囊膜, 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处 于休眠状态。等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 脱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
designs
37
Radiolarian Tests
38
有孔虫 Foraminifera
• Secrete a test (shell) of calcium carbonate
• Grow new chambers as organism increases in size
– Foramen (opening) between chambers
32
Tsetse fly
锥虫 Trypanosome
33
34
35
36
放射虫 Radiolarians
• Abundant in the ocean
– Ocean floors covered – Forms sedimentary rock
• Siliceous test (shell)
– Skeleton made of silica – Numerous geometric
30
寄生于皮肤粘膜的利什曼原虫 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
• Central & South America
• Destroys mucous membranes of nose & mouth
31
昏睡病
African Sleeping Sickness
• Parasite - Trypanosoma
•
Leishmaniasis
• Leishmania • 12 million people
27
寄生于内脏的(杜氏)利什曼原虫 Visceral Leishmaniasis
• Primarily occurs in Africa and Asia.
• Characterized by irregular fever, weight loss, swelling of spleen & liver, & anemia.
• Fatality can be 90% if untreated.
• 白蛉子传播
28
寄生于皮肤的利什曼原虫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 Parasites form skin ulcers.
29
As many as 200 lesions may form causing disability and social stigma
4 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42
3.1 间日疟的生活史 ●有二个中间寄主:
人、 雌按蚊 ●有世代交替现象:
无性世代: 在人体内进行 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人内进行 ●传播媒介:雌按蚊
43
3.1 间日疟的生活史 ● 红细胞前期:在人的肝脏中进行。 临床意义:决定潜伏期的长短 ● 红细胞内期:在人体的红血细胞中进行 临床意义:决定疟疾症状反复发作的间隔 时间。 ● 红细胞外期:在人体肝脏中进行 临床意义:疟疾复发的根本原因
• Shells constitute vast deposits on ocean floors
39
Foraminifera Tests
40
41
3.重要的病原体—疟原虫
●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4 种:
1)间日疟原虫●东北 西北 华北 2)三日疟原虫 3)恶性疟原虫●云南 贵州 四川 海南岛 4)卵形疟原
6
1.5 群体单细胞动物
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但绝 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盘藻
空球藻
实球藻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Sexual
Asexual
孢子生殖
16
配子生殖 17
接合生殖
18
19Leabharlann 20Binary Fission
Mitosis
– Division of nucleus
• Chronic disease lasting years.
• Affecting countries of western & central Africa.
• Vector - Tsetse fly
• (采采蝇 Glossina)
• Reservoirs - infected wild
锥虫
animals and hu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