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简介版1
屈光不正1..

视物不清,眼痛,眼胀,头痛,失眠,记忆
力下降。 调节性内斜视和斜视、弱视; 解剖学异常:眼球小,前房浅,眼轴短; 眼底改变: 见于高度远视,假性视乳头炎。常伴慢性
结膜炎,睑缘炎。
远视的治疗
• 必须在睫状肌麻痹下,配戴凸透镜。
• 学龄儿童,每年验光更换眼睛。
• 轻度远视,视力好,无症状可不戴眼镜。 • 有视疲劳,内斜者必须戴镜。 • 中高度远视患者应戴充分矫正眼镜。 • 中老年人远视者要常戴远近两付眼镜。
b.角膜、晶体,曲率过大,弯曲度过高
(圆锥状角膜、球形晶体)
特殊类型
假性近视 睫状肌过度收缩引起的调节痉挛,解
除痉挛后,近视状态能有所改善。强
调散瞳验光。 病理性近视 近视度数较高,矫正视力较差,伴有 异常的临床表现。
近视临床表现
视力: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或减退。
眯眼:当目标不清楚,采取眯眼来暂时提高和改善视
远视
概念: 在调节松弛时, 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 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 后(实像)。其远点在 球后,是虚焦点(从视 网膜上发出的光线穿出 眼球之后呈发散光线)
远视分类
按屈光成份
屈光性远视:眼轴长度正常,眼的屈光力小,
角膜及晶体弯曲度低,晶体脱位, 无晶体等;屈光间质的屈光指数低。 轴性远视: 屈光力正常,眼轴前后径短。发育异 常,眼轴短,小眼球。
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 眼球调节松弛状态下, 5m以外的平行光
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聚焦在 视网膜上。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近视
概念:在调节松弛状态下, 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的 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 ,使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 在视网膜上成像 (虚像)。 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某 一点。
屈光不正

第一节概述眼是以光作为适宜刺激的视觉生物器官,因此从光学角度可将眼看作一种光学器具,即一种复合光学系统。
眼球光学系统的主要成分由外向里: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从角膜到眼底视网膜前的每一界面都是该复合光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同一件精密的光学仪器,包含着复杂的光学原理(图16-1)。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光。
外界所要注视的物体,通过眼的光学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上,是人们获得清晰视觉的前提。
若在眼调节放松的状态下,无穷远处物体所成的像没有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即称为“屈光不正”;而此时若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则称为“正视”。
屈光不正的状态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
老视(亦称老花)虽然是因年龄而出现的生理性调节问题所致,也常常被归为“屈光不正”的一种特殊类型。
此外,由于人类有双眼,双眼间的屈光状态也有可能存在差异,从而更增加了人眼“屈光不正”的复杂性。
人眼的屈光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出生不久大部分都是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视,至学龄前基本达到正视,该过程称为“正视化”。
第二节眼球光学一、眼的屈光和屈光力当外界物体的光线在眼光学系统各界面发生偏折时,该现象称为屈光,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可用屈光力的概念来表达,屈光力取决于两介质的折射率和界面的曲率半径。
屈光力大小可以用焦距(f)来表达,即平行光线经某透镜后聚焦为一点,该点离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
在眼球光学中,应用屈光度(Diopter,简写D)作为屈光力的单位,屈光度为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即屈光度(D)=1/f。
如一透镜的焦距为0.5m,则该透镜的屈光力为:1/0.5=2.00D。
眼的屈光力取决于:各屈光成分的位置、曲率半径、球面特性、折射率。
视觉信息的获得首先取决于眼球光学系统能否将外部入射光线清晰聚焦在视网膜上,即眼的屈光状态是否得当。
屈光不正和老视

2、看书写字时间不宜过久,持续1 小时后要有10 分钟的休息。眼睛向远眺,多看绿色植物,做眼 保健操。(现在的手持设备还有电脑的使用距离 与读书写字差不多,所以也要注意使用时间)
3、写字读书要有适当的光线,光线最好从左边照 射过来。不要在太暗或者太亮的光线下看书、写 字,减轻学生负担,保证课间10分钟休息,减轻 视力疲劳。
4、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 活动。
5、教导学生写字,不要过小过密,更不要写斜、 草字。写字时间不要过长。
护理措施
6、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1、激光性近视手术: 准 分 子 激 光 角 膜 切 削 术 ( PRK), 准 分 子 激 光 角 膜 原 位 磨 镶 术 (LASIK)(LASEK) 2、非激光性手术:
RK术;Mini-RK,表面角膜镜片术;角膜基质环植入术, CK(传导性角膜成形术)
➢ 晶体屈光手术(近视):白内障摘除+IOL,透明晶体摘除+IOL,有 晶体眼+IOL(前房型和后房型)
三、检查工具:通过测视力、验光、试镜、散瞳、检影等检查。
屈光不正分类:
1、近视:分屈光性近视和轴性近视 按度数分 低度近视<-3.00D ,中度近视-3.00 D ~-6.00D , 高度近视>-6.00 D
2、远视:分屈光性远视和轴性远视 按度数分 低度远视<+3.00D,中度远视+3.00 D ~+5.00D,高度远视>+5.00 D
9、母乳喂养的作用,母乳中含有一种名为“DHA” 的物质,改善婴儿早期视觉发育的主要元素,可 以让眼球更规则地生长,从而减少患近视的几率 或是减轻近视程度。同时,DHA对视网膜内感光 细胞的发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屈光不正

近视矫治
1。光学矫正:框架眼镜,隐形眼镜矫正已比 较成熟。 2。药物和物理疗法: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缓 慢。 3。手术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选 择性手术,要正确认识,慎重对待。 4。近视眼的治疗难度很高,由于对近视的发 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有效的方法实际上是矫 正近视,而不是治疗近视,不能阻止近视的病 理性过程的进展。
[发生率] 近视眼城市多于农村,女性多于 男性。人群发生率约34.3%,小学约12.3%, 初中约34.8%,高中约61.2%,大学约66.6 %。
[病因病理] 通过群体调查和双生子研究,证实近 视眼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联的眼病。高度近视眼 属于常染色体性遗传疾患。-6.00D以下的单纯性近 视眼属于多因子遗传疾患,遗传系数大约50%左右, 意即有一半的诱因来遗传因素,另一半的诱因为环 境因素使然。隐形眼镜的配戴者以近视眼居多,故 试将近视的成因分析如下。 通常认为遗传因素包括睫状肌发育过强或巩膜壁的 发育有薄而软的倾向。而环境因素主要则为持续性 近距离用眼。
屈光参差视力
A 双眼视力 双眼屈光度每相差1.00D,双眼影 象则相差2%。中枢能耐受的最大影象不等约为5 %,即双眼屈光度最多允许相差2.50D左右。超 过限度则双眼影象不能融合,中枢须抑制其中一 个象,长期的抑制性可导致疲劳。 双眼屈光参差在注视目标时所需的调节不同, 但人的双眼调节必须是同步的,为了看清目标, 达到双眼合象,则必然发生调节疲劳。
(3)20—40岁,的成人患者,屈光状态已经比 较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力下降,如果 出现症状,远距离可以给予低度矫正,近距 离则需全矫。 (4)40岁后,可以双光或多焦点矫正。 (5)内斜:全矫,有可能需要近附加。 (6)外斜:给予部分矫正。
近 视
屈光不正和矫正概述课件

屈光不正是否需要治疗?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如果发现有屈光不正,建议及时进行矫正, 以避免对视力造成永久性的影响。对于成年人,如果屈光不正程度较轻且不影响日常生活,可以暂不治疗,但需要定期检查 视力变化。
屈光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手术。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价格相对较高,需要定期更换 ,对眼睛卫生要求较高。
屈光手术矫正
适用人群
适用于度数稳定、角膜形态正常、对矫正效 果要求较高的人群。
优势
矫正效果明显,手术后视力恢复较快。
矫正原理
通过手术改变角膜曲率,使物象能够清晰地 呈现在视网膜上。
不足
手术风险存在,需要承担一定的手术费用和 术后护理费用。
04
屈光不正的预防和控制
父母有近视、远视或 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 ,子女也更容易出现 屈光不正。
不良的用眼习惯
用眼姿势不良
如躺在床上看书、长时间低头写 字等,容易导致眼部肌肉疲劳, 进而引起屈光不正。
用眼时间过长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读书学习 等,眼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 态,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进而引 起屈光不正。
眼病因素
优势
价格相对较低,镜片更换方便 ,不受年龄限制。
不足
可能会影响外观,长时间佩戴 可能导致鼻梁和耳朵负担加重
。
隐形眼镜矫正
适用人群
适用于度数较高、角膜形态正 常、对矫正效果要求较高的人
群。
矫正原理
通过镜片对光线的折射和聚焦 ,使物象能够清晰地呈现在视 网膜上。
优势
不会影响外观,方便运动和游 泳。
不足
屈光不正与处方原则

散光眼的分类---病因
角膜散光:分生理性散光和获得性散光。生理性散光与眼睑经常 压迫有关,垂直方向曲率较大。获得性散光为角膜病变或眼手术 后引起,多为不规则散光。
残余散光:由于其他屈光因子所致,如晶状体弯曲度异常、位置 倾斜、各部折射率不一致所引起。
全散光:角膜散光和残余散光之和。
近视眼的矫正方式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软镜 RGP 角膜塑形镜(OK镜) 手术治疗 角膜屈光手术 眼内屈光手术(ICL)
近视眼的矫正原则
<6岁儿童,散瞳验光。 发现近视找原因,充分矫正,积极控制。(后巩膜加固术) 曲率性--RGP;轴性--OK镜
6~18岁,发现近视首次散瞳。 假性近视,不需要配镜。 真性近视,按照MPMVA原则配镜 矫正视力<0.8时更换眼镜。
+3.00=1.0
+2.75=1.0
+3.25=0.8
+3.00=0.8
给予客观屈光后,患者感觉看近看远都要好,但问你平时要不 要戴镜?度数还会不会增加?如何保养才不会增加?
戴镜,视觉训练(晶体操)
远视眼的配镜原则
思考
不同年龄的人有此屈光度,试镜头晕,如何减度? 青少年 中青年 老年人
近视眼
近视眼
远视眼的分类---调节因素
举例说明
例:远视患者,麻痹睫状肌前,视力:0.5 +0.50=0.8 逐渐增加正球镜度 +1.00=1.0 最佳视力最低镜度 +1.00为绝对性远视 +1.50=1.0 +2.50=1.0 最佳视力最高镜度 +2.50为显性远视 +3.00=0.8 能动性远视:最高与最低镜度的差
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如何进行治疗,重现清晰“视”界

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如何进行治疗,重现清晰“视”界一、屈光不正1、概述屈光不正指的是眼睛在未进行调节时,平行光线无法借助眼的屈光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通常都成像于视网膜前或视网膜后。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
造成屈光不正的因素比较多,遗传因素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不合理用眼也是关键因素。
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而言,如果不注意正确用眼,忽视眼部卫生,写字、看书姿势不正确,看书时间过长,眼与书距离过近,坐车、走路看书等都有可能会导致眼睛过度疲劳,进而出现屈光不正。
2、矫正基础从屈光矫正的需求来看,由于成年人的睫状肌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所以验光前可不用麻醉,比较常用的睫状肌麻醉剂类型较多,例如环喷托酯、托品酰胺等。
阿托品作为常见的睫状肌麻醉剂,比较适合有眼部疾病、中高度斜视或远视的屈光不正人群。
二、屈光不正的原因1、遗传因素对于低中度近视患者而言,环境与基因都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
相对而言,倘若父母为近视人群,青少年发生近视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其近视度数与父母近视的度数为正相关关系。
对于病理性近视患者,遗传作用也更加显著。
2、环境因素视觉疲劳、户外活动较少、长期不正确的阅读习惯、长期不正确的使用夜光灯、高强度近距离工作等,都会导致屈光不正的发生。
角膜先天发育不良、晶状体先天发育不良:上述发育不良可能会导致散光,也有可能会因为后天疾病而导致散光。
3、其他因素倘若长期用眼姿势不正确,例如经常揉眼、眯眼、躺着看书等,都很容易使角膜受到压迫,导致其形状发生改变,进而出现屈光不正。
对于患有角膜外伤、圆锥角膜、溃疡造成瘢痕的患者而言,其角膜通常是不规则的,所以很容易导致散光等屈光不正。
三、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1、近视轻度近视或中度近视,除了看远方的物体比较模糊外,并没有其他的症状,当进行近距离工作时,不需要调节就能够将细小目标看清,这是比较方便的方法。
但是对于高度近视眼而言,当工作过程中目标距离过近,将会导致两眼过于向内集合,此时内直肌就会使用过多,进而出现视力疲劳症状。
眼科学PPT课件:屈光不正-

定義:當眼在調節鬆弛的狀態下,來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線 經過眼的屈光系統的屈光作用,不能在黃斑中心凹形成焦 點,此眼的光學狀態為非正視狀態,即一般所說的屈光不 正,光學上將非正視狀態的眼稱為屈光不正眼。
分為:近視、遠視和散光
近視(myopia):
眼球軸度過長,或屈光力過強,使 物體的影像落在視網膜之前,以致 無法看清楚遠處的事物,可配戴凹 透鏡矯正。
玻璃體液化和脫離 視網膜脫離 青光眼
白內障
遠 視(hyperopia)
分類 根據屈光成分:1.軸性遠視;2. 屈光性遠視:曲率性,屈 光指數性,晶狀體向後脫位或無晶體。
根據遠視度數:(1)低度遠視:<+3.00D, (2)中度遠視:+3.00D~+5.00D, (3)高度遠視:>+5.00D
遠視的臨床表現:
眼科學 • 屈光不正
眼的屈光系統 眼的屈光狀態
調節(accommadation)和集合(con,di vergence) 眼球的像差(wavefront aberration) 近視和遠視
屈光矯正
屈光(refraction)
當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光線將 在 介面發生偏折現象,該現象稱為屈光。當外界物體的光 線在 眼光學系統各界面發生偏折時,該現象稱為眼的屈光 ,屈光 力取決於兩介質的折射率和介面的曲率半徑。
1.視功能 2.視疲勞 3.眼位偏斜 4.眼球改變 5.眼底改變 假性視神經炎
屈光不正的矯正
非手術方法
傳統框架眼鏡 隱形眼鏡
OK 鏡 Orthokeratology
手術方法
一、角膜手術
1、RK 1967年 2、鐳射法 PRK LAS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