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考题分析+辩论知识+佳作展示)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2020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一、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某知名中学公布了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
35名新聘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这份“豪华版”的新聘教师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网友们纷纷发出“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哪儿了?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之类的调侃。
某中学高三年级将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请你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
二、命题方向自主发展:勤于反思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责任担当:社会责任三、审题(一)限制性1.立意限制。
本作文题任务驱动性强,立意限制严格。
题目所设置的背景为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要求考生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
而从辩论一方出发写辩论词,立意只能有一个,正方观点即“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或反方观点“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
抛开这两个立意任意发挥都算跑题。
2.内容限制。
考生写作的内容必须围绕辩论赛展开,要站在正方或者反方的角度立意行文。
写作的内容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几组关键词: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大材小用。
不论选择哪一方,必须围绕这几组关键词展开辩论。
“社会关注”“网友调侃”的立足点都是顶尖名校毕业生该不该去中小学从教。
如果断章取义,看到网友的调侃,就写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则属于跑题。
3.文体限制。
这是一道辩论赛反驳陈词类的作文,本质上属于议论文。
材料规定考生只能从正方或者反方任意一方的角度展开辩论,很明显,考生必须以对方的观点为靶子进行反驳。
因此,考生作答时,必须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做到观点明晰、论证有理有据。
高考必考作文 写辩论词,学会反驳(附精彩审题 优秀范文)

2020高考必考作文 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国人国语之大语文 原创精品
近年高考作文注重语言交际与应用,命题者 有意创设某个具体的写作情境,要求考生在这 个语境下按照要求写作。2019年全国卷1作文明 确要求写演讲稿,全国卷2则要求写书信、演讲 稿或观后感。今天推送的这道作文题则有关辩 论词的写作,有参考借鉴价值。
国人国语之大语文 原创精品
名校毕业生是否可以从事普通职业,比如中小学教师等?从事了这种职业, 又是否降低了身价?社会的关注点无非在此:辛辛苦苦考入名校,怎么说也要 从事高大上的职业,选择普通职业会让大众的心理预期落空,但也会引发人们 思考读书的价值,以及名校的育人价值。作文时效性强、思辨性高,不仅能让 考生在写作中规划未来的人生职业,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还能够 很好地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 选择正方或者反方来辩论。但是,考生不论站在哪个角度辩论,都必须做到观 点鲜明,针对性强,理由充分,符合文体。
国人国语之大语文 原创精品
解题
国人国语之大语文 原创精品
此类型题源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表达交流部分:学会辩 论——学会反驳。综观题目设计,该题紧扣时事,有意识地让考生思考社 会问题。此外,题目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既能让教师注重对教材的研读, 又能让考生在写作中提高核心素养。顶尖名校毕业生从事“普通职业”, 本身就很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当年北大毕业生陈生卖猪肉的事件就曾引发 全社会对职业选择的思考。
国人国语之大语文 原创精品
3.文体限制。这是一道辩论赛反驳陈词类的作文,本质上属于议论文。 材料规定考生只能从正方或者反方任意一方的角度展开辩论,很明显,考 生必须以对方的观点为靶子进行反驳。因此,考生作答时,必须针对对方 的观点进行反驳,做到观点明晰、论证有理有据。
三辩反方发言稿范文模板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反方辩手,今天我将代表我们团队就“正方观点”进行反驳。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立场并非是反对创新或进步,而是基于对问题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正方提出的观点存在片面性,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首先,正方提到“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观点的确有其合理性。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创新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反驳:一、创新未必能带来公平正义正方认为创新可以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但事实上,创新往往伴随着资源重新分配,这可能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以科技发展为例,虽然科技产品让生活更加便捷,但高昂的研发成本使得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到最新的科技成果。
这种情况下,创新并未真正惠及所有人,反而加剧了社会不公。
二、创新并非万能良药正方认为创新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然而,创新并非万能,它也有局限性。
例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这些问题并非靠单一创新就能解决。
过分依赖创新,可能会忽视其他社会问题的存在,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三、创新需要付出代价正方认为创新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然而,创新并非无代价。
在创新过程中,可能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以人工智能为例,虽然它能提高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这种情况下,创新所带来的代价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正方观点存在以下不足:1. 忽视了创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2. 过分夸大了创新的作用;3. 忽视了创新需要付出的代价。
因此,我们反方认为,在推动创新的同时,必须关注以下问题:1. 如何让创新成果惠及所有人,实现公平正义;2. 如何在创新过程中解决其他社会问题;3. 如何在创新过程中控制代价,确保社会稳定。
最后,我们反方坚信,只有全面、客观地看待创新,才能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以下为发言稿的续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让我们共同关注创新背后的深层问题,携手探索一条符合时代发展、惠及全体人民的创新之路。
辩论赛辩手反驳发言稿范文

辩论赛辩手反驳发言稿范文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作为辩论赛辩手,今天的任务是反驳我对手的观点。
在辩论赛中,辩手们的任务并不仅仅是陈述自己认同的立场,更为重要的是要懂得反驳对方观点,揭示其漏洞和不足之处。
因此,我将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反驳,以试图战胜对手的观点。
首先,我对对手的观点提出质疑。
对手提到的观点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个体会在社会中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和行为。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某个观点或者行为视为“正确”或“错误”,而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
其次,我将反驳对手观点的合理性。
对手的观点似乎过于片面和浅薄,没有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事实上,社会问题往往具有多个因素的交织和影响,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而我们作为辩手,应该要有充分的证据和实例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并能够通过逻辑和论据来推翻对方的观点。
另外,我将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的可信性和重要性。
我所持有的立场和观点,并非仅仅是出于主观的喜好或者偏见,而是基于大量的研究和证据。
我相信,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理性的思考,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我的观点不仅仅是一种观感或者主观臆断,而是经过理性思考之后的合理和可信的结论。
最后,我将从实际效果方面进行反驳。
事实上,一个观点能否被接受取决于它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对于某些看似合理的观点,如果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带来实际效益,那它就只能是一种空中楼阁,毫无实际意义。
因此,我们拒绝接受那些没有实际效果的观点,并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带来实际效益的观点。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反驳,我相信我已经充分地揭示了对手观点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作为辩论赛辩手,我们的任务并不是简单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理性的辩论和逻辑的推理来展现自己的观点的合理性和可信性。
只有通过这样的辩论过程,才能使观众对我们的观点产生信服和认同。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辩论词(指导+例题+范文)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辩论词(指导+例题+范文)写作指导辩论类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是两个可供选择的题目针锋相对,写作时不必在孰是孰非上过多考虑,这样的题目无论正反,肯定能言之成理,所以我们应该大胆选择自己熟悉的、思考较透彻的、掌握材料较多的的一个题目来写。
写辩论词要亮明观点,注意审清题干限定要素,明确身份以及辩论主题,进而明确己方观点。
论辩陈词在观点上必须有破有立,批判对方观点时要抓住要害,陈述自己的观点则要有理有据;语言既要说理,还要注意气势,要便于口头表达,注意排比手法的运用,注意事例和道理的结合。
总结陈词要注意在论辩的基础上辨明是非,内容既要立场明确,又要一分为二,辩证看待,对论辩双方都要照顾到,不可顾此失彼。
辩论词的写作框架主要分为三部分,即“亮明观点——阐述理由——作出结论”,每一部分都有相对应的注意点。
开头问候语顶格写一、亮明观点注意申请题干限定要素,明确身份以及辩论主题,进而明确己方观点。
二、阐述理由这部分内容是辩论词的重点内容,一般应围绕己方观点多个角度阐述理由,分条分点写出。
三、作出结论这部分内容对前面的观点做一个总结,再次强调己方观点。
篇幅不宜过长,应简短精炼。
结尾表达感谢正方辩论词标题主持人、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是今天辩论的正方代表,我方观点认为XXXXXX,具体理由如下。
主体段落分析,分条分点写出(可从利弊分析、原因剖析、归纳演绎、对比分析等角度分析论证)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XXXXXX。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反方辩论词标题主持人、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是今天辩论的反方代表,我方观点认为XXXXXX,具体理由如下。
主体段落分析,分条分点写出(可从利弊分析、原因剖析、归纳演绎、对比分析等角度分析论证)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XXXXXX。
高三英语作文辩论稿

高三英语作文辩论稿English: In the final year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face the choice of whether to pursue higher education or enter the workforce directly. While some argue that attending college is essential for securing a successful future, others believe that obtaining work experience is equally valuable. Ultimately, the decision should be based on individual goals, interests, and circumstances. Attending colleg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growth, networking, and specialized knowledge that can lead to more lucrative career options. On the other hand, entering the workforce can provide practical skills, real-world experience, and immediat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It i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carefully weigh the pros and cons of each path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Furthermore, there is no one-size-fits-all answer, as succes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various paths. Ultimately, whether one chooses to pursue higher education or enter the workforce, dedication, hard work, and a passion for learning are key ingredients for a successful future.中文翻译: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学生面临着是选择继续升学还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抉择。
的二辩驳辩稿(辩论赛 反方)

一、对方说自招重视素质,给学有专长学生机会,给创新型人才机会。
使高校能依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招揽适合本校办学特色的人才。
或破除高考考很多门的弊端,应试教育弊端:1、校荐还是按分数排名,有机会参加自招的几乎都是是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并非那些有着某方面特殊才华,但综合实力并不强大的偏才。
事实上自招考得好的孩子,高考也考得好。
2、而且,就算招进部分偏才,若高考分数不够,他要服从调剂,还是不能上到和自己才能对口的专业。
他的高考成绩太好,他也会转而选择更好的大学。
学生和学校都没有从中得利。
3、像钱钟书,吴晗这样的偏才怪才只是少数,目前自主招生名额的供给已能完全满足这类人才的需求,盲目扩大只会造成高校,社会,学生家庭人力物力的浪费。
4、高考普遍存在的必要:在痛斥“唯高考论”、“唯学历论”的时候,人们往往举出比尔·盖茨、钱钟书这样的例子。
其实,这只是极端的案例。
扩大自主招生将会埋没更多的人才。
大量的统计数据证明,人的综合素质、谋生能力、生活水平还是与学历成正相关的。
一些人总爱说中国是应试教育、国外是素质教育,但有几个人对国外教育体系作过深入的考察?去年4月13日,《中国青年报》曾以“法国的考试竞争如火如荼”为题刊发长篇报道,告诉我们在法国“小学毕业考试是全国统考,中学阶段也择校,名牌大学重视成绩排名”。
附:对方说降低录取“门槛”。
实行多元化评价。
但是,自主招生的录取,在高考分数之外,还要结合学生中学平时学业表现以及学校的面试考察,进行综合录取,在综合录取标准中,门槛并没有降低。
也就是说,这种“门槛降低”说,是对分数录取标准的坚守,而非对新的录取标准的认同。
中美不同:尚不具备进行多元录取的教育土壤和社会土壤。
二、对方说给学生更多选择学校的机会或安排在3月,不会增加学生负担或作为高考前演练,多实战经验1、也增加了学生负担。
很多准备自招的考生在记者采访时说道:“准备自主招生考试,就像准备高考一样紧张。
描写辨论会的作文

描写辨论会的作文“耶!辩论会要开始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同学们一个个兴奋得满脸通红,就像即将奔赴战场的小战士,不过这战场可没有硝烟,只有唇枪舌战。
今天的辩题是“小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上学”。
正方选手那是胸有成竹,一个个坐得笔直,眼睛里透着自信的光芒。
反方选手也不甘示弱,眼神中带着几分挑衅,仿佛在说:“哼,咱们战场上见分晓!”辩论会正式开始啦!正方一辩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那架势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演讲家:“我方认为小学生应该带手机上学。
现在的手机功能可强大了,就像一个移动的小百科全书。
如果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要拿手机一搜,答案立马就出来了,多方便啊。
而且万一上学路上遇到个突发情况,还能立马给家长打电话呢。
”正方一辩说完,得意地坐了下来,那表情就像已经稳操胜券。
反方一辩“噌”地一下站了起来,反驳道:“正方辩友可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带手机上学那还不整天想着玩游戏、看视频啊。
你说查资料,学校有电脑啊,再说了,路上遇到突发情况的概率能有多大呀?大多数时候,那手机就是个影响学习的小恶魔。
”反方一辩的话就像一颗炸弹,一下子在教室里炸开了,同学们有的点头,有的摇头,议论纷纷。
正方二辩可坐不住了,他急急忙忙地站起来,说话像连珠炮一样:“反方辩友有点以偏概全了吧。
不是每个小学生都那么没自制力的。
而且现在的手机有很多学习类的APP,就像作业帮,可以帮助我们批改作业,检查错题呢。
这就相当于请了个免费的小家教,多好的事啊。
”正方二辩说得唾沫星子乱飞,那认真的模样逗得大家直想笑。
反方二辩也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嘴角带着一丝微笑:“正方辩友啊,你说的那些学习APP是挺好,可谁能保证同学们不会借着学习的名义偷偷玩别的呢?还有啊,在学校里,大家都有手机,课间休息的时候都低着头玩手机,那还怎么交流互动啊?这不是让我们变成一个个只知道对着手机屏幕的小木偶吗?”反方二辩的话像一阵冷风,吹得正方辩友们有点发愣。
这时候,正方三辩站了起来,他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反方辩友这是在杞人忧天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考题分析+辩论知识+佳作展示)
近年高考作文注重语言交际与应用,命题者有意创设某个具体的写作情境,要求考生在这个语境下按照要求写作。
2019年全国卷1作文明确要求写演讲稿,全国卷2则要求写书信、演讲稿或观后感。
今天推送的这道作文题则有关辩论词的写作,有参考借鉴价值。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某知名中学公布了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
35名新聘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这份“豪华版”的新聘教师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网友们纷纷发出“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哪儿了?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之类的调侃。
某中学高三年级将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请你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20百校联盟TOP300尖子生联考。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
本作文题任务驱动性强,立意限制严格。
题目所设置的背景为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要求考生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
而从辩论一方出发写辩论词,立意只能有一个,正方观点即“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或反方观点“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
抛开这两个立意任意发挥都算跑题。
2.内容限制。
考生写作的内容必须围绕辩论赛展开,要站在正方或者反方的角度立意行文。
写作的内容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几组关键词: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大材小用。
不论选择哪一方,必须围绕这几组关键词展开辩论。
“社会关注”“网友调侃”的立足点都是顶尖名校毕业生该不该去中小学从教。
如果断章取义,看到网友的调侃,就写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则属于跑题。
3.文体限制。
这是一道辩论赛反驳陈词类的作文,本质上属于议论文。
材料规定考生只能从正方或者反方任意一方的角度展开辩论,很明显,考生必须以对方的观点为靶子进行反驳。
因此,考生作答时,必须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做到观点明晰、论证有理有据。
4.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限制。
辩论会是高三年级开展的,高三学生正面临高考以及几年后择业等问题,因此应该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围绕名校高材生中学从教的问题展开思考辩论,展现新时代青年对人生职业的规划意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参与意识。
所以写作是要有身份带入意识和辩论场景下的读者意识的。
开放性
1.观点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自由选择正方或者反方来行文。
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话说,不至于泛泛而言、言之无物。
2.论据选择是开放的。
不论是选择正方还是反方,只要观点明确,站在己方立场,紧紧围绕己方观点进行辩论,考生就完全可以根据平时的知识储备,自由选择论据。
论据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对人生发展的思考深度,以及他们的语言建构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
解题
此类型题源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表达交流部分:学会辩论——学会反驳。
综观题目设计,该题紧扣时事,有意识地让考生思考社会问题。
此外,题目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既能让教师注重对教材的研读,又能让考生在写作中提高核心素养。
顶尖名校毕业生从事“普通职业”,本身就很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当年北大毕业生陈生卖猪肉的事件就曾引发全社会对职业选择的思考。
名校毕业生是否可以从事普通职业,比如中小学教师等?从事了这种职业,又是否降低了身价?社会的关注点无非在此:辛辛苦苦考入名校,怎么说也要从事高大上的职业,选择普通职业会让大众的心理预期落空,但也会引发人们思考读书的价值,以及名校的育人价值。
作文时效性强、思辨性高,不仅能让考生在写作中规划未来的人生职业,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还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正方或者反方来辩论。
但是,考生不论站在哪个角度辩论,都必须做到观点鲜明,针对性强,理由充分,符合文体。
辩论赛知识辩论赛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相关知识的竞赛,体现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正方或反方的一辩陈词即正方或反方的立论过程,奠定整场辩论赛中己方的基础、思路、逻辑、方向,确立本方辩题的概念内涵、内在联系、基本形态和逻辑框架。
一辩辩手可谓整场辩论的先锋,应该通过严谨、生动、富有层次的语言,提出观点后,辅之实例加以论证。
你的陈述要在评委和观众面前强化本方立场的优势,避免概念模糊或错误、条理不清、语言干瘪。
当然,作为第一个出场的辩手,你的气势和自信是必不可少的。
在写作一辩辩论词时,写作顺序一般是:提出本方立场,再提出
定义,然后得出标准。
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要提出有关辩题的观点,只是侧重点不一样的问题。
除了一辩,四辩的总结陈词也很重要。
四辩稿带有再次总结己方观点、继续批驳对方立场的性质,应稳稳掐住对方观点,再适当地升华主题,适当地重复阐述我方观点。
四辩所陈述的,必须和一二三辩本质上相同,而又能弥补自由辩论时间不够充裕的问题,自由辩论中没有讲清楚或者没来得及反驳对方,就要在四辩稿里做最大限度的补充和发挥。
既能高屋建瓴,又具有攻击力度。
有的辩手打过比方,四辨要像公狮一样,而一二三辩是母狮,当母狮和猎物撕咬做一团的时候,公狮先是冷眼旁观,关键时候出动就是直击要害,快准狠。
主持人的总结陈词要在总结正反两方观点和辩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辩证思考,立场相对公允。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1.从正方角度: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 2.从反方角度: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
偏题立意:(原因:没有领悟到材料任务的限制性)1.顶尖名校毕业生从教中小学之我见。
2.名校毕业生应该干什么?3.不能歧视教师职业。
4.选择不同,各尽其才。
5.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
范文展示
高材生从教中小学,实乃大材大用
——生命影响生命,优秀传递优秀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各位辩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认为,顶尖名校毕业生从教中小学,不是大材小用,实乃大材大用。
我方认为,高材生从教中小学大材小用的论调,本身就带有一点职业歧视色彩。
教师的职业很平凡,但教育又很伟大,平凡是因为没有轰轰烈烈、叱咤风云;伟大是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影响一群生命,用优秀传递优秀,本应该受到尊重。
因此,我方认为,名校高材生从教中小学不是屈才,而是一种正常的职业选择行为,他们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能够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
传统观念认为,中小学老师由本科师范生担任已足够,顶尖人才就该进高校、搞科研,如果中小学教师让硕士、博士来担任,就是大材小用了。
但实际上,如今名校毕业生从教中小学已非新鲜事,很多名校硕士、博士会选择一些发达城市重点中学从教,甚至从教小学。
我方认为,高材生从教,能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
这些高学历老师就像放进水桶里的鲶鱼。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育事业也是如此。
长期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时,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可能会失去了继续上升的冲劲。
但当一两条鲶鱼游了进来,竞争也跟着“游”了进来。
高学历老师有学识,老教师有经验,中青结合,定能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名校硕士、博士生进入中学教书,会给教育带来新气象。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师资力量是一个关键的方面。
正所谓最优秀的人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真正的“大材”才能培养出“大才”。
名校的硕士、博士生们,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创新的精神,有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他们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带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向纵深发展。
这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大材大用。
我方一致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顶尖人才当老师是大才大用。
教书育人是国之大事,是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教育要舍得投入才能出成果、出人才。
生命影响生命,优秀传递优秀,一流的人才能培养更多一流的学生;阳光的心态才能培养具有阳光心灵的孩子。
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一个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年轻幽默,一个心中有诗和远方的老师,或许更能让他们获益终生。
因此,对高材生从教中小学不必大惊小怪,要抛开思维定式,欣然欢迎更多的硕士、博士成为我们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他们的学识、思维和视野引领孩子走向美好未来。
高材生从教中学,实乃大材大用!北大毕业生陈生“卖猪肉”能卖出北大水平,顶尖毕业生教书更能教出“清华才子”。
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人才到哪里都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