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上册19课《山茶花》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朗读课文,理解文本意思。

2.能够自主概括文章内容。

3.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手法,并能够自主举例子。

4.能够通过创设情景联想山茶花的意义,激发情感共鸣。

5.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学科间的联系,提高跨学科整合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手法,并能够举例说明。

2.难点:通过创设情景联想山茶花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A. 导入(5分钟)1.老师出示一组山茶花的图片,给学生展示,问学生是否见过。

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山茶花》。

2.老师提问:“你们熟悉什么名花?”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这些花的名字。

B. 学习(25分钟)1.老师给学生播放《山茶花》的视频,让学生跟随视频自主阅读和理解课文。

2.老师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文章中的比喻手法,并举例说明。

比如:“今天,辣妈妈忙得像一只蜜蜂。

”3.老师让学生小组内互相概括课文,再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理解。

4.老师组织学生使用想象力,根据课文中对山茶花的描述,联想它的寓意。

C. 整合(1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山茶花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寓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想象力创设情景,形象表达自己理解的山茶花寓意。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它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科学、自然、文学等,引导学生跨学科进行观察和思考。

3.老师进行回顾复述,概述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和重点。

四、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思考山茶花在生活中的寓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自由发挥,写一篇生活中山茶花的寓意及作用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课文名称:“山茶花”六、教学资源1.山茶花的图片。

2.《山茶花》的视频。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的任务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生活中对于事物的理解、对事物象征意义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融合能力,组织了小组活动、开展了跨学科思维训练等一系列教学组织方式,相信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茶花的基本知识和外观特征;
2.通过朗读、观察图片等形式,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了解山茶花在生活中的价值并培养保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山茶花》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山茶花的基本知识和外观特征;
2.通过朗读、观察图片等形式,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2.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幅山茶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山茶花。

2.学习(25分钟)
(1)介绍山茶花
对山茶花的来历、特征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这种植物。

(2)欣赏山茶花
让学生仔细观察山茶花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对山茶花的感受。

(3)朗读山茶花的诗句
教师朗读《山茶花》的诗句,让学生跟读并感受其中的美丽。

3.巩固(10分钟)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画山茶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表达对山茶花的感受。

4.拓展(10分钟)
向学生讲解山茶花在生活中的价值,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深入了解山茶花的特征和美丽,让学生在实践中愉快地学习。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由作画、思考保护植物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世界的影响和重要性。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19山茶花教案1 鄂教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19山茶花教案1 鄂教版.doc

山茶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山茶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

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该文用浓重的抒情笔法描绘了它的美、娇、艳,并使人感悟到山茶花的神韵,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别的劲儿”。

进而使读者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

引发出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考。

另外,该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逼真,将人能置身于茶花烂漫,芬芳四溢的花海之中,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设计理念: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

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

课前准备:1、山茶花的课件。

2、组织学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学流程:一、欣赏山茶花,整体感知文本。

1、欣赏陆游的《山茶》。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花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欣赏山茶:请你们边欣赏边听老师朗读,欣赏完了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二、品读文本,感受山茶花的美。

过渡:欣赏了山茶花,你能用一个字来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随交流板书:美)1、学生默读课文:山茶花真是美极了,请你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山茶花美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交流,随机引导学生学习句子:谁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随交流随机板书:花色美)句子1: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山茶花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山茶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 掌握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山茶花的外观和特点; - 培养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山茶花》。

3. 教学重点•描述山茶花的外貌特征;•欣赏山茶花的美丽。

4. 教学准备•教材:《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展示材料:PPT、茶花图片。

5. 教学过程5.1 导入介绍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生长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尤其喜欢生长在山坡上。

5.2 展示出示山茶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和花瓣的数量。

5.3 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山茶花,用形容词来描述山茶花的外貌特征,例如:鲜艳、红色、花瓣多、花朵大等。

5.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想象中的山茶花,如何描绘山茶花的外貌特征,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描述。

5.5 赋诗引导学生根据对山茶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一首与山茶花相关的诗歌。

5.6 展示和朗读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创作的诗歌,并邀请学生朗读。

5.7 欣赏播放山茶花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音乐的同时,想象美丽的山茶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5.8 总结由学生自己总结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引导他们认识到山茶花的美丽和自然的重要性。

6. 课堂延伸活动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公园或花坛观察真实的山茶花,并让他们亲自描绘山茶花,进一步加深对山茶花的理解和欣赏。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花园或者周围的花坛,找出一种自己喜欢的花朵,并用书面语言对这种花进行描绘。

8.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和创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可以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美景的保护意识。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精选3篇)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精选3篇)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精选3篇)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篇1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初步理解课文,整体感知山茶花的美。

3、学习文中的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4、深入学习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体会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花色美。

教学难点:深入学习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美。

1、师:山茶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来,它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李华岚,去感受它的美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儿呢?二、初读感知,初识美。

1、下面,赶紧翻开书自由地读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

2、闯关游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第一关,词语关,(课件出示生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观察红色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出示多音字词语)齐读。

(3)第二关,短语关。

(4)闯关成功,瞧,山茶花绽开了最美的笑脸!(课件演示花开视频)3、整体感知。

那么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儿呢?下面,再读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随交流随机板书:花色美、花形美、特别劲)三、品读文本,感受美。

(一)远观花色绝1、师:下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到茶园去看看。

自由读读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山茶花美的句子。

2、指名交流。

3、师:哪句话总写了这种美?(真是美极了。

)这就是全段的中心句。

齐读。

4、再想想,哪一个字赞叹了这种美?绝!5、“绝”在中有几种注释,课文中选哪一种?6、师:山茶花的绝表现哪里?预设一:生: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生:山茶花颜色很多。

师:只有这五种颜色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还会有——指名说。

师:一个花种,竟能开出这么多种颜色,绝不绝?相机指导朗读。

师:还有什么地方绝?预设二:生: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

师:是吗?瞧(引导学生看图)一株树上真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茶花课题名称山茶花教学目标1.了解山茶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绘山茶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讲解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讲述山茶花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讲述山茶花的生长习性。

教学准备•教师:PPT、山茶花样本•学生:课本教学过程导入与热身(10分钟)1.导入2019年10月23日,武汉市举行的第26届国际园林博览会的“阳光花园”区的秋千缓缓晃动、彩旗飘扬,现场一角是云朵团团、粉色、白色、红色的山茶花。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文本中与山茶花有关的内容。

2.热身教师出示山茶花样本,让学生结合样本对山茶花进行简单的描述。

探究与学习(30分钟)1.展示山茶花的图片,简单介绍山茶花的外形和生长环境。

2.讲解山茶花的生长习性,结合课文《山茶花》进行讲解,补充相关知识点。

3.学生配合课本的《山茶花》课文进行学习,跟读课文并进行感受。

4.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类比比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语言的组织与表达。

拓展(15分钟)1.展示山茶花的生动形象图案,让学生对图案及其图像内涵进行思考。

2.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亲身参与在种植山茶花,让他们从中了解山茶花的生长过程并培养他们的种植爱好。

总结(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课件的掌握情况。

2.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评估•学生能简单描述山茶花的外形特征与生长环境。

•学生能描述山茶花的生长习性。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山茶花进行描绘。

•学生能理解并感受作者对山茶花的情感表达。

教学反思本课由于时间较短,了解和掌握山茶花的知识点没有做到更为详细。

后续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山茶花的理解,并结合实物进行更为立体化的教学。

同时,还应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究。

【鄂教版】(新版)2019年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19. 山茶花 教案

【鄂教版】(新版)2019年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19. 山茶花   教案

教材简析:本文以设问句“你见过山茶花吗?”开头,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然后介绍了“山茶花”的颜色、形状,又以“我”与“老花农”的对话作为过渡,写出因为花骨朵有一股“特别的劲儿”,所以花才会这么美,最后以感叹句结尾,赞扬了花骨朵坚忍顽强的品格。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会认8个字、会写9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和方法: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指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目的:学会部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1、你们见过山茶花吗?2、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山茶花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和双横线中的字,读准字音。

[^&%*#]3、检查、正音。

4、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

5、查读课文,指导难读准、读顺的句子。

6、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什么?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讨论该如何记住它们。

2、指名说说自己的方法,注意字的结构。

[&@^*#]3、师范写,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目的:学会剩下的生字,学习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生字。

[@*#^%]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二、学习课文。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山茶花很美?2)指名答,重点指导读好“一株树上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让学生先自己拿彩笔试着画一画,然后再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山茶花的颜色很美的?4)指名答,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结合文中出现的比喻句,指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

精选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19山茶花教案1鄂教版

精选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19山茶花教案1鄂教版

山茶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山茶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

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该文用浓重的抒情笔法描绘了它的美、娇、艳,并使人感悟到山茶花的神韵,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别的劲儿”。

进而使读者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

引发出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考。

另外,该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逼真,将人能置身于茶花烂漫,芬芳四溢的花海之中,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设计理念: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

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

课前准备:1、山茶花的课件。

2、组织学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学流程:一、欣赏山茶花,整体感知文本。

1、欣赏陆游的《山茶》。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花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欣赏山茶:请你们边欣赏边听老师朗读,欣赏完了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二、品读文本,感受山茶花的美。

过渡:欣赏了山茶花,你能用一个字来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随交流板书:美)1、学生默读课文:山茶花真是美极了,请你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山茶花美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交流,随机引导学生学习句子:谁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随交流随机板书:花色美)句子1: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19课《山茶花》优
质教案
教材分析:
《山茶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

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该文用浓重的抒情笔法描绘了山茶花的美,并使人感悟到它的神韵,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别的劲儿”。

进而使读者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

引发出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考。

另外,该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逼真,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设计理念:
语文课应该上出语文味来。

体会语言的美来。

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对于习作起步阶段,在课堂中让学生逐步养成动手写的习惯,并能学习和运用一些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以独立探究为主,教师创设情景,适时予以指导,辅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比喻的手法体会山茶花色彩、形态的美和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通过朗读和初步理解课文,整体感知山茶花的美和特别。

3、了解反问句和设问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

2、了解反问句和设问句。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检查预习。

同学们你们见过山茶花吗?(出示课件)你有什么感受? 有一位叫李华岚的作家也非常喜欢山茶花,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

(课件)
一株、绝色、飞瀑、溅出、清潭、朝霞、潇洒、重瓣、疏密、排列有致、骨朵、功夫、劲儿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

思考:说说山茶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出示课件)
2、指名交流。

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美”字,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齐读)
再说说:山茶花是一种的花。

(特别)找出带有“特别”词读读
3、小结:山茶花真是美丽的花,也是一种特别的花。

4、学习设问句。

出示反问句: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质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陈述句:粉红的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教师指导设问句。

)
5、学习反问句。

出示反问句: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质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陈述句: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一定很美。

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话,感悟反问句的作用: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提示反问句)
6、小结:山茶花到底怎么美,怎么特别让作者如此赞叹!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学习。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何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19.山茶花
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特别)的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2、体会山茶花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

2、体会山茶花的坚忍、顽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复习,铺垫新课。

1、用课文中词语来说说你看到的?
出示图片复习:高山飞瀑、晶莹的水花、碧绿的清潭;朝霞;轻纱;单瓣;重瓣;潇洒而舒展;排列有致;骨朵
2、上节课我体会到山茶花是一种很美丽的花,这堂课我继续来欣赏学习。

二、启发引导,感受美丽。

过渡:大家一起来看这朵白色的山茶花,美吗?
1、质疑:这么美的花,让我们来说说它的美吧!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表现它的美吗?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不会你可以用一个词语)教师肯定。

给出作者的句子
出示: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学生读句子。

美吗?
2、体会比喻句。

质疑:和刚才大家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这种方法好吗?指导“比喻”(会形象地把花的美写出来)
3、朗读:你能把山茶花的美读出来吗?
4、小结:真好!白色的山茶花真美!
过渡:看,这里还有一朵美丽的墨茶呢!
5、指导墨茶
质疑: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它的美吗?(指导:你可以学着作者用比喻的方法)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肯定。

出示: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朗读。

)
6、指导粉红色的山茶花
质疑:大家一起来看这朵粉红的山茶花,美吗?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现它的美吗?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肯定。

出示: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朗读。

)
7、小结:朗读三句。

体会花的美。

8、指导第二自然段:
过渡:作者运用比喻写了三种颜色山茶的美丽!山茶花还有别的颜色吗?
质疑:你是从课文中那句话知道的 ?(学生开书默读,思考,回答。

)
出示课件:真是美极了。

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粉红的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 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

(指导美丽。

)(朗读。

)
9、指导花形:过渡:山茶花的美还不光在于颜色上,还表现在哪的?
出示: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

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潇洒而舒展。

(朗读。

)
10、复习山茶花的美。

(闭上眼把这些美丽的景象想象成一副美丽画卷)
过渡:多美的山茶花啊!颜色绝,花形美!来让我们来读读吧
配乐朗读1、2、3自然段。

三、深入探讨,感受品质。

过渡:多么漂亮的山茶花啊!(出示课件)即使你闭上眼
1、质疑: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呢?老花农是怎么说的?(默读4自然段。

)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花骨朵的特别
(理解:“特别”: 1与众不同,独特。

2格外。

3尤其)
3、山茶花的骨朵什么与众不同呢?(默读5自然段,思考。

)
出示: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
年新花的骨朵。

4、引导、归纳:打骨朵的时间【早(一年)】;准备的时间长
5、让我们把骨朵想象成人,想想为什么这么早打骨朵呢?这么要一年的时间呢?
出示: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

理解:漫长的300多天,给予山茶花的不总是明媚的阳光,它还会遇到--狂风暴雨、暴风雪、烈日暴晒,从这你感受到山茶花的什么精神吗?(板书:坚忍、顽强)
6、是啊,“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么能不美
呢?”(朗读。

)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过渡:是啊,山茶花正是凭着坚忍、顽强的精神才能开出如此令人称绝的花。

正因为花骨朵下了大功夫,花了很多力气,开出的花才那么美,那么绝。

一切美丽来自不畏风雪的花骨朵。

1、让我们来赞美花骨朵吧!“啊,山茶花骨朵,好坚忍、顽强!”
这样很直白,含蓄些! “啊,山茶花骨朵,好一股特别劲儿!”
2、山茶花美,你认为山茶花最美的是什么?
师小结:骨朵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准备着的特别劲,让我们感受到山茶你的坚忍和顽强的精神!
3、总结:大家的朗读也好有一股特别劲儿!山茶花骨朵经过一年的准备,经过一年的风风雨雨的准备,终于开出了美丽而特别的花,开出了令人称绝的花来。

同学们,我们不也正是一朵朵山茶花骨朵吗?我们正在为能开出最美的花而准备着,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像山茶花骨朵那样,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这样,你一定能开出最美的花来。

五、作业:背你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19 山茶花

特别(准备着) 坚忍、顽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