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笔记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归纳世界古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公元5 世纪左右的漫长岁月。
以下是对世界古代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古代文明的兴起1、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这里诞生了苏美尔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建立了城邦国家。
之后,巴比伦王国崛起,汉谟拉比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2、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依托尼罗河流域发展。
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和神庙等伟大建筑。
他们还制定了精确的历法,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3、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有着规划整齐的城市布局和完善的排水系统。
雅利安人入侵后,逐渐形成了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4、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二、古代文明的政治制度1、君主专制制度在古代东方文明中,君主专制制度较为常见。
如古埃及的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治着整个国家。
2、城邦制度古希腊的城邦制度独具特色,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公民通过直接参与政治决策,对城邦事务发表意见。
3、共和制度古罗马共和国实行共和制度,由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共同管理国家。
三、古代文明的经济发展1、农业农业是古代文明的基础。
两河流域的灌溉农业发达,古埃及的尼罗河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中国古代也很早就发展了精耕细作的农业。
2、手工业各个古代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手工业,如古埃及的纺织业、古希腊的制陶业、中国的青铜铸造业等。
3、商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逐渐兴起。
两河流域和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交流频繁。
四、古代文明的文化成就1、文字除了前面提到的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甲骨文外,腓尼基人发明的字母文字对后来西方文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界古代史笔记

世界古代史笔记(齐世荣版)第一章原始社会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一、从猿到人。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在十九世纪以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两种。
一种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如中国古代关于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和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上帝创造人的说法。
另一种认为人是由某种动物(如鱼)变来的,几百年后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曾猜测人是由低等物种长期演化而来的,等等。
这两种观点虽然有唯心与唯物之别,但它们对人类起源的问题都没有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也逐渐发展起来。
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发表《动物哲学》一书,第一次提出了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科学假说。
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其名著《物种起源》中,科学地揭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进化规律。
1871年,达尔文又在其《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中,运用大量的资料论证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指出人类和现在的猿类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达尔文的理论奠定了人类起源科学的基础。
但是,猿变成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人与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达尔文都没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明确指出,从猿转变到人的决定因素是劳动,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劳动,因此他提出了“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名言,并把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递进过程划分为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中的人这样三个阶段。
近百年来考古资料的发现和研究。
已证明了恩格斯论断的正确性。
1、攀树的猿群。
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据现已掌握的资料所知,攀树的猿群一般指三种猿:(1)原上猿: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古猿,1911年在埃及法雍发现,其生存年代约在3000万年前,它们有32颗牙齿,身长如猫,能在树丛间灵活跳跃。
(2)埃及猿:也在埃及法雍发现,生存年代约在2800-2600万年前,它们也有32颗牙齿,其排列次序与现代类人猿及人的牙齿相似。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归纳1.早期人类历史:早期人类历史从人类出现的地方开始,大约可追溯到200万年前。
此时人类还是以狩猎采集为生,没有定居的生活方式。
2.农业革命:农业革命发生在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种植和养殖,实现了定居生活。
这一革命导致了社会的分化和定居点的形成。
3.早期文明:早期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河谷文明、古中国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4.古希腊:古希腊是一个伟大的古代文明,其对政治、文化、哲学和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腊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和众神信仰等都是其特点。
5.古罗马:古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城市规划在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罗马帝国的分裂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兴起。
6.印度古代帝国:印度古代帝国包括孔雀王朝、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等,这些帝国对印度文化、宗教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中国古代帝国:中国古代有许多强大的帝国,如夏、商、周、秦、汉、唐和宋等。
这些帝国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成就。
8.伊斯兰帝国:伊斯兰帝国从7世纪开始在中东地区兴起,成为一个伟大的帝国。
伊斯兰文化、科技和商业在世界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9.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强大的伊斯兰帝国,其在15至17世纪达到鼎盛时期,控制着东南欧、西亚和北非等地区。
10.尼尔森时代:尼尔森时代是欧洲近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始于17世纪末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终于19世纪的工业革命。
这一时期见证了现代科学、工业和政治的诞生。
11.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始于15世纪末,欧洲探险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探险和殖民。
这一时期见证了欧洲的海洋霸权的确立。
12.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革命之一、它推翻了法国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1775年至1783年,是美国独立于大英帝国的战争,为美国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文明的起源:人类文明起源于非洲,随着人类的迁徙逐渐发展到其他大陆。
早期的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古中国等。
2.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拥有庞大而复杂的宗教体系。
法老王被视为统治者和神祗,埃及人相信来世的存在,建造了庞大的金字塔和豪华墓葬。
3.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它包括苏美尔、阿卡德和巴比伦等帝国,这些帝国拥有强大的官僚体系和发达的农业、工艺和贸易。
4.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发展于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受到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
印度教教义复杂丰富,婆罗门教士在社会中拥有极高地位。
此外,阿育王统一了印度亚洲北部地区,并将佛教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
5.古中国文明:古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包括夏、商、周等朝代。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家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封建制度、礼仪、科技和文化的进步都是古中国文明的重要特征。
6.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基石之一,强调个人的智慧和民主政治。
古希腊有许多城邦,其中雅典是最著名的一个。
古希腊的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对人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7.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罗马法、国际道路网络和基督教的发展都是古罗马文明的重要遗产。
罗马帝国在约公元476年灭亡,但它的文化和法律传统对欧洲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8.古代中东文明:中东地区是古代文明的交汇点,包括了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波斯帝国等。
不同帝国之间进行了长期的冲突和争夺,其中最著名的是波斯对希腊的入侵。
9.古代印度洋贸易:古代印度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连接了东亚、印度次大陆、中东和东非。
古代中国、印度和罗马是其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通过海上和陆上贸易进行商品和文化交流。
总而言之,世界古代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国家和文化的兴衰。
世界史考研重点考点解析笔记

世界史考研重点考点解析笔记
一、古代史部分
1.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宗教等。
2. 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哲学、文化等。
3. 古罗马文明:法律、政治制度、建筑等。
4. 古代印度文明:种姓制度、宗教、文化等。
5. 古代中华文明:儒家思想、文化、科技等。
二、中世纪史部分
1. 欧洲封建制度:领主、农奴、教会等。
2. 伊斯兰教的兴起:阿拉伯帝国、宗教文化等。
3. 十字军东征:历史背景、影响等。
4.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政治、经济、文化等。
5. 中国宋元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科技等。
三、近代史部分
1.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科学艺术等。
2. 宗教改革:新教、天主教改革等。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过程、影响等。
4. 法国大革命:背景、过程、影响等。
5. 美国独立战争:背景、过程、影响等。
四、现代史部分
1. 工业革命:背景、过程、影响等。
2. 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非洲、亚洲等地。
3. 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过程、影响等。
4. 十月革命:背景、过程、影响等。
5. 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过程、影响等。
6. 冷战时期:美苏对抗、核武器等。
7. 全球化与现代社会: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等。
世界古代史概述笔记(一)

世界古代史概述笔记(一)人类文明的起源•旧石器时代–人类出现–简单的石器制作•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文明的开始•青铜时代–以青铜器为主要文物–军事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金字塔、木乃伊等文化遗产•巴比伦文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吠陀经、摩诃婆罗多等经典文学•中国文明–黄河流域的文明–先秦、汉、唐等伟大的历史时期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希腊城邦的兴起–人文主义、哲学、艺术等方面颇有建树•罗马文化–古罗马在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的统治–罗马法、基督教、古罗马建筑等带动了欧洲的文化进程古代印度洋文化•印度教文化–以种姓制度和轮回教义为主要特征–南亚次大陆的主要信仰•佛教文化–以八正道为主要教义–造就了释迦摩尼佛、孔子、达摩祖师等文化巨匠•伊斯兰文化–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伊斯兰教强势传播•古埃及文化–埃及金字塔、绘画、雕刻等文化遗产•卡齐文化–萨哈拉之南的文化,以盛产金属器物闻名•贝努因文化–此文化遗迹主要分布在现今的尼日尔地区–纪念广场、石像、墓地、洞穴画等等证实了贝努因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实践总结古代文明各具特色,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遗产。
通过对古代文明的了解,可以加深我们对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认识,也为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支撑。
古代美洲文化•玛雅文化–斯佩兹、帕伦克建筑群、钟乳石洞等文化遗迹•阿兹特克文化–洛伦佐思潘神庙、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特奥蒂瓦坎、墨西哥独立英雄伊达尔戈的故居等历史遗迹•印加文化–马丘比丘、基多、库斯科等遗址•古代印度文化–印度教、佛教、色彩斑斓的摩加尔文化•古代中东文化–迦南文化、亚述文化、波斯文化•古代中国文化–先秦、汉、唐等伟大历史时期,诸如智者墨子、老子等文化名人古代欧洲文化•古希腊文化–文艺复兴的“起源地”•古罗马文化–成为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基石•中世纪文化–大型建筑、绘画、文学、哲学、神学等等文化遗存结语以上是笔者对于世界古代史的一些个人笔记,这并不是一个全面的介绍。
中考状元历史笔记——《世界历史》古代史部分

中考状元历史笔记——《世界历史》古代史部分一、古代亚、非文化1、文字(1)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2)楔形文字古代西亚广泛使用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
(3)字母文字古代腓尼基人使用的是字母文字,并形成了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4)拉丁字母古代罗马人使用拉丁语.它是用字母拼写的,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今天的拉丁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都是从拉丁字母演变而来的(5)甲骨文:中国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上和曾骨上,称甲骨文。
字母文字的演化过程: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母字母。
2、古代建筑奇迹(1)公元前6世纪,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曾建起过一座奇特的“空中花园”。
(2)古挨及人金字塔(它是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埃及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长尔纳克神庙。
(3)佛塔(印度)3、数学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字符是由印度人发明的但这些符号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
4、医学古埃及人把人和动物的尸体保存下来,制成干尸木伊。
反映了古埃及人关于灵魂不死的思想了。
二、古代希腊、古代罗马1、古代希腊(1)西方(欧洲)文明的兴起①爱琴文明:西方(欧洲)文明源于希腊文明,而希腊文明又源于爱琴文明。
①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海就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的中心又转到迈锡尼。
(2)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上和小正西亚西海岸开始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共同之处:都是奴隶制城邦国家,都广泛使用奴隶劳动。
不同之处:斯巴达以农业为主,崇尚武力,实行少数奴隶主贵族专政。
雅典工商业发达,崇尚文化,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是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全盛时期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胜利(与希波战争有关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项目是马拉松长跑)希腊空前繁荣。
2023年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正在形成中的人: 南方古猿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人种的形成, 受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 生产和分派都以集体为基础父系氏族社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出现商品生产, 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古代埃及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典型特性: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 是权力的象征。
象形文字古巴比伦(大河文明)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统一: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发源地: 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发源地: 印度河流域后来雅利安人入侵特性: 等级森严不同等级之间社会地位极不平等。
影响:激化了矛盾, 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典型特性: 种姓制度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前2023年左右, 希腊初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时间: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政治上: 扩大公民的权力最高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文化教育上: 鼓励学术研究, 发展文艺, 重视教育评价: 雅典的全盛时期,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海洋文明)公元前8世纪, 在意大利的台伯河畔, 罗马城逐步建立建立时间: 公元前52023罗马建立共和国布匿战争: 公元前3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得地中海霸权VS迦太基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公元前1世纪, 社会危机:斯巴达克起义时间: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西罗马: 476年日耳曼人入侵, 灭亡, 西欧奴隶社会的终结东罗马:又称为拜占廷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 15世纪时为奥斯曼土耳其所灭第二单元知识点出现: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形成: 查理·马特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特点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教皇和教会不仅是最大土地所有者, 又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 神权凌驾一切城市的出现(10世纪)产生于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西欧城市的复兴向封建主争取自治权(琅城起义)(十一二世纪)历史意义: 形成市民阶级,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古代史笔记(齐世荣版)第一章原始社会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一、从猿到人。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在十九世纪以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两种。
一种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如中国古代关于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和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上帝创造人的说法。
另一种认为人是由某种动物(如鱼)变来的,几百年后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曾猜测人是由低等物种长期演化而来的,等等。
这两种观点虽然有唯心与唯物之别,但它们对人类起源的问题都没有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也逐渐发展起来。
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发表《动物哲学》一书,第一次提出了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科学假说。
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其名著《物种起源》中,科学地揭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进化规律。
1871年,达尔文又在其《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中,运用大量的资料论证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指出人类和现在的猿类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达尔文的理论奠定了人类起源科学的基础。
但是,猿变成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人与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达尔文都没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明确指出,从猿转变到人的决定因素是劳动,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劳动,因此他提出了“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名言,并把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递进过程划分为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中的人这样三个阶段。
近百年来考古资料的发现和研究。
已证明了恩格斯论断的正确性。
1、攀树的猿群。
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据现已掌握的资料所知,攀树的猿群一般指三种猿:(1)原上猿: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古猿,1911年在埃及法雍发现,其生存年代约在3000万年前,它们有32颗牙齿,身长如猫,能在树丛间灵活跳跃。
(2)埃及猿:也在埃及法雍发现,生存年代约在2800-2600万年前,它们也有32颗牙齿,其排列次序与现代类人猿及人的牙齿相似。
(3)森林古猿:最早在1856年发现于法国,后来欧、亚、非各地都发现了同类化石,其生存年代约在2300—1000万年前。
同原上猿一样,它们也是林栖动物,四足爬行,并能靠臂攀行。
许多人类学家认为,上述三种古猿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正在形成中的人。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生物,其主要代表是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
腊玛古猿的化石最早于1932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接壤处的西瓦立克山区发现,后在中国云南的禄丰、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希腊雅典附近的庇尔哥斯等地均有发现。
其生存年代约在1400—800万年前。
腊玛古猿的犬齿较小且与其它平列,犬齿窝与人类的相似,臼齿的宽度超过长度,面部短缩,颌骨后缩,牙拱呈V型而不是U型,脑容量约为300毫升。
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约在550—100万年前,其化石主要发现于南非和东非。
南方古猿分为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粗壮型是人类发展的旁系,约在60万年前灭绝,而纤细型发展为后来的人类。
纤细型南方古猿和腊玛古猿更接近于人类,其脑容量为600毫升,拇指能和四指对握。
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均能直立行走,能够使用木棒石块等天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
同时,他们在争取生存的共同斗争中,逐渐形成和产生了语言。
根据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灵长类面部向后退缩是从腊玛古猿开始的而这是产生语言的基本条件。
3、劳动在人类形成中的作用。
形成中的人在长期的使用工具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终于发展到能够用双手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标志着形成中的人变成了完全形成的人,这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质的飞跃。
那么,古猿到底是怎样变成人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他认为从猿转变到人的关键在于劳动。
当古猿在树上生活的时候,前肢和后肢就已从事不同的活动,前肢主要起攀摘的作用,后肢主要起支撑的作用,这时身体也呈现出直立姿势。
这种分工经过许多万年的变化,这为以后下地直立行走并进一步向人的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
那么,古猿是如何下地的?据科学家分析,大约到地质学上第三纪的中新世(1200万年前左右)时,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的变化,森林逐渐减少,出现了成片的草原和林间空地,促使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活动,地面的生活使它们的后肢开始摆脱用前肢帮助走路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在决定意义的一步”,而前肢在这时从支持作用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地从事其他活动,并能够经常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
形成中的人经过上千万年经常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终于发展到用双手制造工具,因而恩格斯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
”手脚的进化影响到身体构造的一系列变化,由于直立行走,头部逐渐由前倾变为垂直,使脊柱托住了头部,这为脑子的进一步扩大为球形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扩大了视野,促进头部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
由于手的劳动,食物越来越复杂,脑髓因此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为本身营养和发展所必需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够一代又一代更完善地发展起来。
此外,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迫切地需要有一种交换思想和表达意见的工具,恩格斯说:“当这些正在形成中地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时,于是就产生了语言。
同时,意识也形成了。
大脑和感觉器官随之也日益发达。
恩格斯指出:“经过多少万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了,于是人就和猿区别了开来,于是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头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就奠定了,这就使得人和猿之间的鸿沟从此成为不可逾越的了。
”二、完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能够制造工具为标志的,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现以后,其体质仍在发展。
中国学者体质形态的发展,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1、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是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
现在所知的最早的早期猿人的化石是于1974-1975年在坦桑尼亚北部伽鲁西河流域的拉托利地层发现的。
发现物主要是上下颌骨和牙齿,经测定,其年代在380-360万年前之间。
但在同地层中未发现石器。
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特纳湖东岸的库彼弗拉发现了一个人类的化石头骨。
编号为“KNM-ER1470号人”(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古人类化石登记号)经测定约在300-270万年前之间。
1470号人的脑容量约为725毫升,颅骨形态与现代人近似,如眼窠隆起不大,没有明显突出的眉脊等等。
1968年,在其上层35.5米处曾发现打制的石器,其地层年代经测定为261万年前。
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
有人认为,这是1470号人制造的。
从1960年起,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陆续发现了一些化石人类,定名为“能人”。
其年代经测定为距今180万年前,能人下肢能直立行走。
手骨表明其拇指能和其它四指对握。
在发现能人的地层里还发现不少砾石打制的石器,能人的脑量比1470号人小(估计约为560-680毫升之间)。
而时代比1470号人晚,这一矛盾目前还没有解决(有人估计是计算上的错误)。
2、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的学名叫直立人。
我国学者习惯上把他们叫做猿人,他们生存在距今约200万年前。
目前已发现的晚期猿人化石主要有我国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亚的莫佐克托人、直立猿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阿特拉人(毛里坦人),坦桑尼亚的舍利人,德国的海德堡人等。
最早发现的晚期猿人是印度尼西亚的直立猿人。
1891年,荷兰军医杜布阿在爪哇中部特里尼尔附近发现一个头盖骨及一枚臼齿。
1892年他又在同一地层发现一个大腿骨及一枚臼齿。
头盖骨很原始,与猿的相似,而大腿则具有现代人的性质,杜布阿认为这是介于人和猿之间的一种原始人类的遗骨,从它的大腿骨来看,已经能直立行走,所以定名为直立猿人。
但有些学者不同意这群观点,有人认为头盖骨是长臂猿的,腿骨是人的,也有人认为头盖骨是畸形人的。
然而大多数学者都支持杜布阿的观点。
爪哇猿人化石的年代距今约为80万年前,在发现猿人的地点没有发现石器。
1907年在德国海德堡东南的茂埃尔发现一块猿人下颌,定名为海德堡人。
海德堡人下颌形态似猿,但牙齿似人,其年存年代与爪哇猿人相当,在发现地也没有发现石器。
在已知的晚期猿人中材料最丰富的是北京猿人,北京猿人最初于1927-1937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发现,解放后又继续进行了发掘。
如把解放前后的发现都计算在内,总计有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9块,面骨碎片6块,下颌骨15块,牙齿152颗,此外还有一些破碎的肢骨。
这些化石分属于40多个男女个体。
北京猿人前额低平,眉脊比爪哇直立猿人略小,嘴向前突出,没有下巴颏,平均脑容量为1059毫升,与爪哇猿人相比,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其生存年代约在40万年前,和爪哇猿人一样,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北京猿人的上肢骨很像现代人,下肢骨也与现代人相近。
但头骨保留更多的原始性质。
解放后我国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出了科学解释,他们认为,在人类体质进化过程中,劳动器官比思维器官进化的快,手和脚在劳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它们的进化速度较快,头骨和脑是随着手的发展和腿的直立行走而发生变化的,和四肢相比,其进化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这也证明恩格斯劳动创造人的理论的正确。
3、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也称古人,生存于30-20万年前,最早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里发现的,被定名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尼人生存于30-20万年前,人类学家把他作为早期智人的代表,早期智人在亚、欧、非三洲都有发现,如在亚洲有印尼的昂栋人、中国的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等。
在欧洲有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纳人、法国的圣沙拜尔人等。
在非洲有布罗肯人、萨尔达纳人等。
与现代人相比,早期智人的前额显得低而斜,眉脊略有突出,颏部不明显;现代人的脑子是前部和顶部发达,而早期智人的脑子却是下部和后部发达,但与晚期猿人相比,早期智人更接近于现代人,其脑容量约在1100-1600毫升之间,平均为1350毫升,比北京猿人要大得多,脑组织也复杂得多,且脑壳较薄,早期智人已能制造多种石器工具,并会人工取火。
总之,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的体质和智慧都大大发展了。
4、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又称新人,约生存于9.2万-1万年前,其化石最早于1868年在法国的克罗马农洞穴发现,被定名克罗马农人,此后,除南极外,晚期智人的化石在其他各洲均有发现。
如在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人、资阳人、河套人等,印尼的瓦贾克人、马里的阿塞拉人等,在欧洲有意大利的格里马狄人、德国的阿尔法卢人、马里阿塞拉人等,在美洲有墨西哥的特佩克斯潘人、美国的明尼苏人等。
在澳洲有凯洛人和芒戈人等。
美洲的居民大约是在5万年前从亚洲北部经白令海峡来到美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