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指导大纲

合集下载

《幼儿园管理》教学大纲

《幼儿园管理》教学大纲

《幼儿园管理》教学大纲幼儿园管理》教学大纲一、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要求《幼儿园管理》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应用现代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幼儿园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课程。

由于幼教机构的性质及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于其它教育机构,所以在管理方面有其特殊的规律性。

因此,《幼儿园管理》课程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我国幼教管理的政策与法规,认识幼儿园管理的特点及规律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幼儿园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促进我国幼儿园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学科性质、教学条件和实践需要而制定。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大纲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本着客观求实、追求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精神,注重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既重视分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式,同时也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幼儿园管理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幼儿园管理实践的新动态。

并能结合幼儿园管理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30%。

2?期末考试:占70%。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管理概述一、什么是管理(一)管理的定义(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的作用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二)西方与管理有关的几种人性假设(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三、幼儿园管理概述一)幼儿园管理的定义二)幼儿园管理的要素与内容三)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的意义四)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的方法第二章幼儿园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一、幼儿园管理的原则(一)幼儿园管理原则的含义(二)确立幼儿园公里原则的依据(三)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原则1. 方向性原则2. 整体性原则3. 民主管理原则4. 有效性原则5. 社会协调性原则6. 安全性原则二、幼儿园管理的方法(一)行政方法(二)经济方法(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四)法律方法第三章幼儿园的组织与制度一、幼儿园的组织机构(一)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意义(二)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依据(三)幼儿园的一般组织机构(四)幼儿园机构体制改革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一)幼儿园规章制度的意义(二)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层次与类型(三)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第四章幼儿园管理过程与目标管理一、幼儿园管理的过程(一)管理过程的概念(二)代明的管理过程理论(三)幼儿园管理过程的运行1. 正确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2. 组织计划的实施3. 采取多种形式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检查4. 做好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二、幼儿园的目标管理(一)目标与目标管理(二)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三)幼儿园目标管理的实施第五章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一、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一)保教工作是双重任务的核心(二)保教工作是幼儿园全部工作的中心二、保教结合原则及其实施(一)保教结合原则的含义(二)保教结合原则的实施三、班级保教工作管理(一)幼儿园班级概述(二)班级保教工作特点分析(三)班级保教工作的内容(四)班级管理的方法(五)对各年龄班的管理(六)班级保教过程的正常运行四、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一)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和任务(二)教研制度的建立(三)教研活动的组织五、幼儿园课程管理(一)幼儿园课程管理问题的提出(二)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内容(三)幼儿园课程管理的要求(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第六章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意义和任务(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意义(二)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任务二、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内容(一)环境管理(二)健康管理(三)生活管理(四)保育教育指导三、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措施(一)抓好预防工作(二)要有组织和制度的保证(三)加强计划性和定期检查指导(四)注重班级日常性卫生保健工作第七章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一、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的意义与特点(一)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的意义(二)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的特点二、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的内容(一)办园条件的创设与改善(二)财务管理(三)物品管理(四)事物管理(五教职工生活福利(六)幼儿膳食管理三、幼儿园总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树立服务意识(二)与全园整体规划相结合(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四)明确人员的职责,提高人员的素质(五)提高工作效率(六)协调各种关系第八章幼儿园伤害事故的处理及其安全工作管理一、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一)幼儿自身的原因(二)幼儿园教养性质(三)制度问题(四)设备问题(五)教学管理问题二、幼儿园常见伤害事故类型(一)设施伤害:(二)保育教育伤害(三)幼儿自身伤害(四)园外活动伤害三、幼儿园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问题(一)处理幼儿伤害事故时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

青岛大学2020年881 教育管理学考试大纲

青岛大学2020年881 教育管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881 教育管理学
一、考试要求
了解教育管理的发展历史,熟悉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组织机构,了解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熟悉教育领导者、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了解教育实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能够运用教育管理原理分析当前教育管理的实践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考试内容
(1)教育管理的发展历史
(2)教育管理体制和机构
(3)教育政策和法律
(4)教育人员和教育对象管理
(5)教育实务管理
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
1.本科目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占总分的20%
(2)简答题: 占总分的40%
(3)论述题:占总分的40%
四、参考书目
《新编教育管理学》,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 课程名称:高等教育学2.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3. 适用对象:高等教育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4.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制度架构、教育管理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二章:教学内容1. 高等教育概论-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 国内外高等教育体系比较2. 高等教育管理- 高等学校组织管理-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高等教育融合发展3. 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 高等教育教学理论-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4. 专业实践- 参观高等学府,了解高等教育实际运作- 撰写高等教育论文,学术研究与交流第三章:教学方式与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高等学府,开展实地调研和访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 论文指导:指导学生独立撰写高等教育学相关论文,培养学术研究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核:开卷考试,主要考察基础理论知识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根据选定主题完成高等教育学论文第五章:教学参考书目1. 陈昌文.高等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 王晓东.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吴华山.高等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升学生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高等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不断提升自我,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优秀人才。

《教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管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编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学习目的1.掌握教育管理学、广义的教育管理学、狭义的教育管理学的定义。

2.掌握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3.了解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4.掌握教育管理学的三个层次以及三个层次间的关系5.明确为什么学习教育管理学。

第二章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学习目的:1.了解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掌握管理具有的两个重要职能。

2.了解管理是观念形态的文化,掌握西方文化下的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管理的异同。

3.了解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掌握为什么说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管理是消除矛盾和冲突的行为,以及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

4.了解不同学者关于教育管理的理念。

5.掌握教育管理的特点。

6.了解不同学者关于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定义。

7.掌握工业时代的管理和信息时代的管理的区别。

第三章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学习目的:1.了解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

2.掌握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五大管理流派的内容、特点,以及它们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

3.了解对教育观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学家。

第四章面向21世纪的教育管理学习目的:1.掌握人们对未来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提出的4个观点。

2.掌握20世纪给人类的3个重大问题,以及21世纪教育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掌握现代化的内涵和性质以及现代人的特征。

4.了解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工作遇到的矛盾和困惑。

5.掌握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第五章教育管理行为与教育价值观的选择学习目的:1.掌握教育规律、教育理论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掌握价值、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教育价值观的概念,以及价值与价值观,教育价值与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三种教育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它们的行为特点。

第二编教育行政第六章教育行政体制学习目的:1.掌握教育行政体制的概念和类型,以及教育行政体制各类型的定义和利弊。

2.掌握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沈阳师范大学867教育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沈阳师范大学867教育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育功能机制(6)教育机制改革 2. 理解:(1)机制理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2)教育机制的三大类型(3)教 育机制类型的实然逻辑与应然逻辑(4)教育机制改革的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 3. 运用:(1)分析机制与体制、制度和规律之间的关系(2)评析新世纪我国教 育层次机制、形式机制与功能机制的改革 第五论 教育管理观念论 一、考核知识点 1. 教育观的体系及逻辑 2. 教育观逻辑的论证与分析 3. 教育管理观体系 4. 教育管理观内容的论证与分析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1)教育观(2)教育管理观(3)主体教育管理观 2. 理解:(1)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实践观和教育质量观及其相互关系 (2)传统的教育观逻辑(3)广义教育观与狭义教育观体系及其应然与实然逻辑 (4)从属教育管理观与主体教育管理观(5)教育管理观在教育观中的地位与作用 3. 运用:(1)我国改革需要的教育观逻辑(2)我国教育改革需要的教育管理观 逻辑(3)我国教育改革需要何种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实践观和教育质 量观
1
第二论 教育管理活动论 一、 考核知识点 1. 教育管理活动本质 2. 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3. 教育管理活动的资源与管理 4. 教育管理活动的过程与环境 5. 教育管理活动的原理与原则 6. 教育管理活动的职能与效能 7. 教育管理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1)管理(2)教育管理 (3)学校管理 (4)教育行政 (5)教育管 理活动 (6)教育管理活动的效率、效益和效能 2. 理解:(1)教育管理活动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教育
根据教育管理研究对象的范畴划分,教育管理学包含教育管理学科论、教育管理活动论、 教育管理体制论、教育管理机制论、教育管理观念论、教育管理人论六个部分。其中包括学 科的本质与基本范畴,教育管理学科体系、教育管理活动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教育管理 体制理论与改革、教育管理机制理论与改革、教育管理观体系、人性与教育管理等重要的理 论与知识内容。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903-教育管理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903-教育管理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903教育管理”考试大纲本《教育管理》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生招生考试。

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学校管理学、班级管理学等基础知识,是大学教育管理系本科学生的基本课程。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的基本原理、教育行政体制和组织机构、教育政策学的基本原理、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学校管理组织与管理过程、班级管理组织与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教育管理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思想和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思维推理能力、文献综述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教育管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一)教育管理学科导论1.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2.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特点;3.教育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4.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5.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教育管理哲学与基础理论1.教育管理概述;2.教育管理的哲学基础;3.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主要流派。

(三)教育管理体制1.教育管理体制概述;2.教育行政管理体制;3.办学体制;4.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四)教育管理的规律、特点、原则1.教育管理的规律;2.教育管理的特点;3.教育管理的原则。

(五)教育政策1.教育政策概述;2.教育政策的制定;3.教育政策的实施;4.我国现阶段主要教育政策分析。

(六)教育法规1.教育法规概述;2.教育立法;3.教育执法;4.教育法律的演进及现状;5.我国教育法律建设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七)学校管理的过程与方法1.学校管理过程概述;2.学校管理过程及基本环节;3.学校管理常规方法。

(八)学校教学管理1. 教学管理概述;2.教学管理原则;3.教务常规管理;4. 教育质量管理;5. 学校领导者管理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自学考试《中小学教育管理》考试大纲

自学考试《中小学教育管理》考试大纲
教育督导的功能
二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
识记:督学的条件
督导人员的分类
督学的职权
领会:新中国建立后,教育督导机构的变化
三教育督导过程
识记:教育督导过程的主要任务
教育督导环节的主要任务
教育督导的方法
领会:教育督导的原则
应用:用教育督导原则分析教育督导活动
四教育督导的完善
识记:我国近现代教育督导的产生和发展
领会: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的关系
四中小学教育规划的含义与内容
识记:中小学教育规划的含义
中小学教育规划的内容结构
领会:理解中小学教育规划内容结构的整体性
五中小学教育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识记:中小学教育规划的制订程序
应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份学校教育规划方案
第十章教育行政执法
一教育行政执法
识记:教育行政执法的概念
教育行政执法的生效要件
领会:教育行政执法的特征
一教学工作管理的意义和任务
识记:教学工作管理的意义
教学工作管理的任务
领会:结合本校和本地区教学工作实际,分析教学管理任务完成的状况
二教学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
识记:重视教学,执行教学计划,大纲,遵循教学规律,坚持正确的教学管理思想
领会:对照教学管理要求,分析本人的教学管理思想
三教学工作的计划
识记:教学工作的计划体系
应用教育评价进行督导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用教育评价结果,分析教育督导活动
第三编中小学学校管理
第十四章教育人员的管理(上)
一教育人员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识记:教育人员管理的意义
教育事业的特点
教育人员管理的特点
领会:教育人员管理的三个层次及层次间的关系

《幼儿园管理》教学大纲

《幼儿园管理》教学大纲

《幼儿园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课程目的1.2课程内容本课程将从幼儿园管理的各个方面展开,包括幼儿园的组织结构、管理原则、规章制度、师资队伍、环境创设、教育管理、财务管理等。

二、课程结构2.1第一部分:幼儿园管理概述幼儿园管理的定义与特点幼儿园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幼儿园管理的原则与方法2.2第二部分:幼儿园组织结构与管理幼儿园组织结构概述幼儿园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幼儿园组织结构与管理效能2.3第三部分:幼儿园规章制度与管理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幼儿园规章制度的监督与评估幼儿园规章制度的调整与完善2.4第四部分:幼儿园师资队伍管理幼儿园师资队伍的组成与结构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培养与选拔幼儿园师资队伍的激励与考核2.5第五部分: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案例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管理策略2.6第六部分:幼儿园教育管理幼儿园教育管理的任务与内容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幼儿园教育管理的案例分析2.7第七部分:幼儿园财务管理幼儿园财务管理的任务与内容幼儿园财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幼儿园财务管理的案例分析三、课程内容详解3.1幼儿园管理概述3.1.1幼儿园管理的定义幼儿园管理是指对幼儿园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以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过程。

3.1.2幼儿园管理的特点幼儿园管理具有教育性、服务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

3.1.3幼儿园管理的目标幼儿园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2幼儿园组织结构与管理3.2.1幼儿园组织结构概述幼儿园组织结构包括园长、副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保育员等职位。

3.2.2幼儿园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幼儿园组织结构设计应遵循合理性、适应性、灵活性等原则。

3.2.3幼儿园组织结构与管理效能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幼儿园组织结构,可以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效能。

3.3幼儿园规章制度与管理3.3.1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幼儿园规章制度应包括教职工职责、幼儿行为规范、安全管理制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72学时)参考教材:《教育管理学(第三版)》(陈孝彬、高洪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教育管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门课程才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学术界对于这门学科中的某些概念及学科体系的看法并不统一。

其中有些问题已经构成这门学科的“误区”,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本课程在吸收国内外学者近些年新科研成果的同时,介绍了一些教育管理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二)本门课程教材、参考书目教材:陈孝彬、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第三版)》参考书目:1.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2.周在人,魏所康.教育行政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版3.安文铸,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版(三)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在选材、内容组织等方力求做到: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力图在阐明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也能反映某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四)本门课程主要讲授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方法,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教育管理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方法,为将来独立地从事教育管理、教育行政的研究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管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和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背景、条件,认识教育管理学的内容等。

2.内容提要:第1节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第2节教育管理学的特点第3节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第4节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第5节教育管理学的教与学【知识点】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

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研究对象。

P22、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P2(1)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

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什么社会积极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法教育中的激励因素,改变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教育管理的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绳的。

(2)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因为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因此就成为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学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3)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

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有其共同的地方,这些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但是各国教育管理也存在许多差异,主要是观念形态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3、任何一位教育管理者在解决或处理问题时,都要经过识别信息—价值判断—1行为选择三个阶段。

P54、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

P95、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后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

P2思考题:1、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2、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的三个层次。

第二章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帮助学生了解管理及教育管理的相关概念、特点以及有关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相关知识。

2.内容提要:第1节管理第2节教育管理第3节教育管理现代化【知识点】1、教育管理: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制约下,在教育管理部门领导者的教育价值观支配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管辖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进行预测与规划、组织与指导、监督与协调、激励与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办学效益,稳定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

P262、组织文化反映了组织精神和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P193、提出“管理即决策”的著名管理学家是赫伯特•西蒙。

P314、教育管理不同于社会管理的特点有哪些?(1)管理育人;(2)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3)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办好教育的关键;(4)教育管理主要是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P29思考题:1、教育管理不同于社会管理的特点有哪些?2、什么是教育管理。

第三章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教育管理学的理性化特点以及行政法、法学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科层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行政伦理学的发展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2.内容提要:第1节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特点第2节行政学、法学理论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第3节“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第4节科层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第5节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第6节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教育的管理的影响第7节行政伦理学的发展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知识点】1、校本管理:指在公立或政府学校系统中,把与重要决策相关的权力与责任(尤其是资源分配权)一致性地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62)2、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50)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柱是群体行为理论。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52)4、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教育管理学家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主3张增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57)5、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著名管理学家是泰勒。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40)6、梅奥主持了著名的霍桑试验。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45)7、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40-41)(1)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作程序进行观察和试验,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标准。

(3)每个人能否完成日工作量标准取决于标准化管理。

(4)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不达标不能上岗。

(5)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了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6)宣扬科学管理是一场伟大的“心理革命”,工人和厂方的管理人员不要相互对立,要以友好合作和互相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

8、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评价?(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60-62)主要研究内容是政府效率问题,着眼于从制度改革入手改善政府行政的困境,减少政府扮演的角色,缩小政府的功能。

它主张政府必须改变包办一切的全能角色,集中力量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其职责主要是: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完善,调节宏观经济;消除外部效应;收入或财产的再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评价: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带来了政府和社会的活力,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创新不断涌现。

最大的问题是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并且将政府的行为也部分市场化了,这与政府职责的“公益”价值取向可能发生矛盾。

思考题:1、什么是校本管理。

2、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评价?3、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教育行政体制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掌握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及改革的相关内容,了解80年代外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2.内容提要:第1节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第2节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第3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知识点】1、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积极调整了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81)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75-76)(1)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教育行政机构代表人民意志,沿着正确的方针路线实行教育行政管理的根本保证。

党对教育行政管理的领导主要是政治路线、政策的领导,而不是直接行使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

(2)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从教育行政组织上讲,是指中央政府一级设国家教育部,地方在省、市、县、乡镇四级分设教育厅、局、科、室等各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它们均受中央统一领导;第二,从教育行政内容上讲,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等均由党中央与国务院制定,由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具体贯彻执行。

分级管理是指对全国整个教育事业实行中央、地方两级管理。

即国家教育部与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全国及所辖地区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实行职能管理。

总之,我国现行的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相结合的体制。

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有:(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84-86)(1)下放权力给地方和学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特征的直接5反映,是一种大趋势。

(2)分权的趋势并不意味着集权的无所作为。

在下放权力的同时必须注意加强宏观调控这种形式的集权。

(3)加强中央对教育系统的宏观调控是处理好教育管理集权和分权的关键。

宏观调控的内容有方向调控、进程调控、活动调控等。

加强宏观调控的手段有计划调控、行政调控、法律调控、经济调控和监督手段等五种。

思考题:1、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

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认识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掌握提高教育行政组织效率和效益的方法策略。

2.内容提要:第1节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第2节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第3节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知识点】1、人们在共同目标基础上,按一定形式联合起来的整体称作组织。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97)2、公务员制度即文官制度,指在近代西方国家里政府以法律为依据,对各级文官进行分门别类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105)3、行政组织层级多,管理幅度小;行政组织层级少,管理幅度大。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99)4、我国公务员机制中的竞争机制主要体现在录用、职务升降和考核奖励的制度中。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112)5、目前我国和多数国家的行政组织结构类型是以层级—职能型为主。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100)6、我国公务员制度有效机制主要有:(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110-114):(1)激励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