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摘要:本文以特定时期著名的语法理论和语法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在一个世纪的演变与发展,并试图找出语法研究方法演变与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语法研究、方法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况1898年,马建忠参阅西洋语法,写出了《马氏文通》,才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全面建立。

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问世,这是以白话文为对象,全面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部力作。

《新著国语文法》建立句本位,打破了《马氏文通》以来的“词类本位”的传统。

他把句子划分成主语、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性的附加语、副词性附加语等六种成分,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分析句子的方法,建立了完备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

这个时期,语法专题论文较少,最重要的当推赵元任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1926)。

1938年,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了关于文法革新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

真正建立起新的汉语语法体系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此外,还有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1948)美国赵元任的《国语入门》(1948)(《北京口语语法》)等重要作品问世。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汉语语法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社会上很快掀起了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这个时期可以称作语法学的发展时期。

毛泽东对有关人士指示:“在报上写文章及为学校写文法教科书”,要在全社会普及“文法教育”。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从此开始普及语法知识,重要的著作有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1)、吕叔湘的《语法学习》(1951)和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1952)等。

一些学者进行科学的语法研究,对当时及以后的语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王力的《汉语史稿》和陆志韦的《汉语构词法》等。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④主谓结构 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主语,是被陈 述的对象,后一部分是谓语,是陈述前一 部分的。如:
⑤兼语结构 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 而成,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 语。如:
⑥连动结构 由不止一个动词性词语连用,隐含同 一个主语,各部分之间没有关联词语,没 有语音停顿,也没有联合,偏正、主谓、 补充等关系,这样的短语叫连动短语。如:
兼语结构是具有配对性质成分的三分结 构,这里的所谓“三分结构”是指结构的 直接构成成分一定是三个。 兼语结构
关涉成分 :兼作被关涉和被陈述的成分 :陈述成分
联合结构、连动结构 、同位结构的构成成分 不是互为条件的不同性质的成分。联合结构、连 动结构的构成成分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 四个、五个……,不管有几个,它们的性质都一 样,分不出甲乙丙丁。同位结构尽管只能是两个 成分,但也不是互为条件的不同性质的成分。因 此其构成成分应都是相同性质的成分: 联合结构 连动结构 同位结构 同性成分 :同性成分 :…… 同成分 :同性成分 :…… 同性成分 :同性成分
主语 谓语
b、把词作为划分成分的基本单位,破坏了句 法成分的整体性; 孔乙己 显出 极
主语 谓语 状语
高兴 的 样子。
定语 宾语
金萍 江苏
主语 定语
人。
谓语
c、根据六个成分的搭配排列确定句子的格局 不利于概括汉语里丰富多彩的语言事实。 这个会谁的主席? 美国的历史没有我们的长。 像这样的人不能去。 萝卜烧肉。 一顿饭吃了五毛钱。
⑦联合结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各部分 之间具有并列、顺承、选择、递进等关系。 如:
“城市乡村” “我和你”
⑧同位结构 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从不同的方面 称说同一个人或物。构成同位的两项词语 必须是两个不同的词语,而且必须是复指 关系,即在同一个句法位置上指同一个对 象。如:

汉语语法研究笔记

汉语语法研究笔记

汉语语法研究,始终指向一个目标,这就是: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性。

——邢福义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述一、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汉语语法研究已有很久的历史。

古代学者,为了读懂古书,对书中的虚字和一些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这种研究是文献学的。

把汉语语法当作一个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始于1898年问世的《马氏文通》,此后这类著作渐渐多了起来。

一百多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套用期(19世纪末期——20世纪30年代末期),约40年。

基本倾向是套用国外语法学体系,略加增减修补,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

代表人物和著作: 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马建忠(1845-1900)别名干,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中国清末洋务派重要官员、维新思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

《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

父亲马岳熊,在家乡行医经商。

有四兄一姐,二哥马建勋,入李鸿章幕府,司淮军粮台。

四哥即著名爱国人士,震旦、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

外甥朱志尧是上海求新机器厂创始人。

马建忠精通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西方语言,对中国古籍和中国传统语文研究有深厚功底,长期从事中、西语之间的翻译工作从而具有较为明确的语法观念,更重要的是他把撰写语法著作视为发展民族文化、振国兴邦的良策之一。

马建忠还有一位同样精通西方语言、著有《拉丁文通》、并多年从事双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哥哥马相伯可与商酌切磋。

所以,经十余年的勤求探讨,马建忠终于完成了三十余万言的《马氏文通》。

如果没有马建忠,中国语法体系的建立,恐怕会更晚一些。

《马氏文通》第一部中国人编写的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

该书以西方语文的语法为本,对照从古书中精选的例句,研究古汉语的语法规律,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是奠定汉语语法学基础的开山之作,对后世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通》既是第一部汉语语法书,也是中西方文化开始结合的产物,因此它首先受到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热情称颂。

汉语语法研究流派

汉语语法研究流派

汉语配价语法“价”(valence)指动词跟一定数目的名词性成分(记作NP)之间的依存关系(dependency).其中,动词是支配成分,NP 是从属成分。

从属成分又叫配价成分[简称"价"(valent)],或配项(dependencyconstituents)。

一般地说,能跟一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一价动词(monovalentverb),如:(人)走;能跟两个NP组合的动词叫二价动词(bivalentverb),如:(他)买(菜);能跟三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三价动词(trivalentverb),如:(爸爸)给(我)(一本书)。

因此,"价"是对动词的支配能力的数量表示,是根据动词的组合能力而聚合成的一种语法范畴。

法国语言学家泰尼埃尔(LucienTesniere)首创了配价语法,德国语言学家又大大地发展了配价语法的理论和方法。

他们称动词配价所支配的成分叫补充成分(Ergan-zugen),不受动词配价支配的成分为自由说明语(FreieAngaben)。

补充成分又分为(obligatorisch)和可有的(fakultativ)两种。

汉语配价语法主要是从这一系统借鉴和发展而来的。

不过,类似配价的观念在吕叔湘(1946)《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中也有过。

例如:"一个具体的行为必须系属于事物,或是只系属于一个事物,或是同时系属于两个或三个事物。

...动词可分为'双系'与'单系'..."朱德熙首先明确地把配价语法的思想引进汉语语法研究。

他在1978年发表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中,用动词配价的观点分析动词性成分加"的"构成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等问题,引起了许多语法学者对配价语法进行研究的兴趣。

比如,文练(1982)《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讨论了确定动词向的前提和标准。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引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目的是研究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规则。

在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汉语语法学者被称为“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他们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这八位学者的名字、主要研究领域和贡献。

一、郭宝昌1. 个人简介郭宝昌,生于1928年,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校任教。

郭宝昌在语法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句法和语义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2. 主要研究领域•句法分析•语义学3. 贡献郭宝昌在汉语句法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和方法,对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的“双层结构”的句法分析方法,为现代汉语句法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此外,郭宝昌还在汉语语义学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为汉语语义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林语堂1. 个人简介林语堂,生于1895年,是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

他是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汉语在国际上的宣传者。

2. 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语法•汉字文化3. 贡献林语堂通过深入研究汉语语法,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和理论。

他在研究汉语动词和形容词的时态、语气、语态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此外,林语堂还致力于推广中国汉字文化,通过他的著作和国际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学习汉语。

三、赵元任1. 个人简介赵元任,生于1892年,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

他是中国汉语语音学和语法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者。

2. 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语音学•汉语语法3. 贡献赵元任对汉语语音学和语法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系统研究了汉语的音韵系统和语法规则,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概念,推动了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

赵元任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四、胡秋原1. 个人简介胡秋原,生于1900年,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 汉语词类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 汉语词类研究
定义:指同字形、同音且意义上有极为密切关系而词性不同的词
1 总结:a-g(兼类现象) 三、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定义: 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 总结:a-h(兼类现象)
1 现代辅汉音语的发语音法研究
1.8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1 ① “很”和“极” 共识:副词 功能:充当状语,又可充当补语(好得很、好极了) ②“一起”和“一块儿” 共识:副词 功能:充当状语(一块儿走),又可充当介词“在”的 宾语 (大家在一块儿)
1 辅汉音语的词发类音研究
2.不同类的词具有部分相同的语法功能,不看作这类兼那类或那
类兼这类的兼类现象。
1
动词后带“了”表变化,带“起来”表开始进行 形容词也有此功能
3.临时借用, 不看作兼类现象
你比秦始皇还秦始皇(后一个秦始皇不看作兼别的词类)
4.意义上毫无关系的同音同形词不看作兼类词 花1的钱 一朵花2
词词词体类类类裁::::711类文现73类类言代文汉语
名名名词称称称类::::名名名9词类词词、、、动处动词所词、词、限、助制方动词位词(词、副、形词时容)间词、词、指、数称区词词别、
(词量名称、词称代数、:词词副名)、词字词、量、、、关词代代代系、词字名词代、词(词连动、介、词字动词动、、词词介静连、、字词词形形、)容容状助语词词字词气、、、词副副介语词词字气、、、
1 汉辅语音词的发类音研究
1.7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不属于词的兼类现象
1
1.同一类词用于不同的句法位置上,而且同类词都能这样用,这种
用法就列入这类词的功能之内,不看作词兼类现象。
(1)他劳动[作谓语] (2)劳动光荣[作主语] (3)他爱劳动[作宾语] (4)要关心劳动人民[作定语]

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现代汉语的论文

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现代汉语的论文

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现代汉语的论文现代汉语语法艺术研究综述摘要:近两年来,现代汉语语法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出现的形式学派、功能学派和认知学派的语言理论在国内语法界得到了广发的赞同,逐渐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走向成熟的阶段。

笔者通过自己多年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经验,概括地论述了现今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语法观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上个世纪初白话文在教育界的不断普及,并且白话文逐渐成为通用语言。

八十多年过去了,现代汉语语法学者们仍然在不断的努力探索着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通过借鉴国外的语法理论和依据,来推动语言研究的进程。

从而使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视野广阔,研究理论新颖、研究成果逐渐增多,研究方法呈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1现代汉语语法的样式在现代汉语中,语法一般是按照句子的成分来安排顺序(主语、谓语、宾语),并且规定名词后面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在状语后面,补语则在谓语的后面。

在书面语言中,定语的标志是“的”,而状语的标志是“地”,补语的标志是“得”,他们三个都在定、状、补得后面,在口语上三个字的发音没区别。

在现代汉语中,补语与其他语言都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对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甚至对句子的主语,宾语等作出进一步的描述,起到核心表述的作用。

这一表现形式被语言学者归纳为现代汉语的“时序性原则”从而解释谓词性定语、谓词性状语、连谓句中谓词的排列顺序。

2语法范畴的研究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学者们一直关注着语法范畴的确立问题,要确立语法范畴就必须对“词类”进行不断的探究。

在五十年代时,研究汉语语法的学者们对词类的区分问题进行了讨论,都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有持意义标准的、持形态标准的、持广义形态标准的以及持功能标准的,但最终以“结构关系”作为主流的认识。

吕叔湘明确提出“结构关系指一个词的全面的、可能有的结构关系, 不是指它进入句子以后实现出来的一种结构关系”,这使随后所产生的“分布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网上课件)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网上课件)
• 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 语法结构关系是指诸如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动语与宾语的关系,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等等。 • 语义结构关系是指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 联系,诸如施事与动作的关系、动作与受 事的关系等。
• 一是表示程度浅,含有勉强过得去的意 思,大致相当于“尚”,(还2)
2021/3/27
CHENLI
41
• 如:
他家比我家还1干净 相比之下这个房间还2干净 那地方比这里还1脏 *相比之下这个房间还2脏 那孩子比他还1干净 *相比之下那孩子还2难看 他家的山墙比我们家还1厚 这个房间的山墙还2厚
2021/3/27
2021/3/27
CHENLI
16
• Do you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Yes,I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Yes, I an/one egg every day.
• ——*Yes,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2021/3/27
CHENLI
22
• (5)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 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 志。例如:

吃苹果

(这锅饭可以)吃五个人

吃大碗

吃食堂

吃利息

躲高利贷

排电影票
2021/3/27
CHENLI
23
• (6)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 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例如:
(2)语义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
• 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有时对语法产生影响
2021/3/27
CHENL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交流的变化,汉语的传播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因此,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汉语语言规则,提高语言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现状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当时,研究者主要关注汉语语法的形式和结构,以及规则的运用。

这些研究助于建立了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基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需求的不断变化,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变化。

目前,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语法教学与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语法的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规则,从而提高汉语运用能力。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也涉及到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需要研究者结合学习者的需求和实际应用,开发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2.语法知识的内在认知及其教学方法。

语法知识属于“知识蓝”,是人们成功运用语言的基础。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也需要深入探讨语法知识的认知过程,以发展有效的教学方法。

3.语法意识与汉语学习的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还需要探讨语法意识与汉语学习的关系。

言语可以反映出人们的意识水平,语法意识与汉语学习密不可分。

通过对语法意识对汉语学习作用的探讨,可以提高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教学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教学方法,需要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种教学方法。

1.传统的语法教学法。

传统的语法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教授汉字拼音、词汇、句型、语法结构和规则等,帮助学习者学会正确运用汉语。

传统的教学法不仅很有效,也很实用。

但是,传统的教学法有一个缺点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需要。

因此,有时候传统的教学法可能会导致效果不佳。

2.交际法。

交际法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社交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言语环境中学习语言。

交际法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大量积累可视为实用的语言素材,也能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运用能力。

交际法的优点是以真实的情境作为依托,能够让学习者更快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

但是交际法似乎有普遍性规律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法的帮助学习者修得准确的语言是有限的。

3.语境法。

语境法是通过让学生在上下文中学习语言,培养学习者的感性语感和语感。

通过语境语法教学,可以在学生的意识中树立“模式思维”和“范本思维”,提高汉语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能力。

语境法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

但是,语境法侧重于感性认识,并且需要掌握适当的语境,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努力。

三、思考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下面,本文将思考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多元化发展。

未来的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在运用语言教学理论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等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思考。

同时,那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融合在一起,以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学习者,也能够使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更加丰富和有趣。

2.加强研究机构的建设。

当前,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主要是由高校和语言教育机构独立进行的。

但是,加强研究机构的建设,能够为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提供更加专业、更加系统的研究支持。

研究机构的建设可以帮助扩大当前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推进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实践的发展。

3.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

未来的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

有些教育资源可以共享,并形成多方共赢的国际性教育模式。

同时,教育资源的整合还有助于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提高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对于推广汉语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在各方努力下,实现资源整合、多元化发展等方面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