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过敏原物质
食品原辅料过敏原汇总表范例

序 号
原料名称
生产厂家
过敏原物质类别
①
②
③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含麸质谷 类及其制
品
甲壳纲类 鱼类及 及其制品 其制品
蛋类及 其制品
花生类 及其制
品
大豆类 及其制
品
乳类及 其制品
坚果类 及其制
品
亚硫酸盐 (10ppm以
上)
⑩
芹菜及 其产品
⑪
羽扇豆 及其制
品
日期:
⑫
⑬
软体动物 及其制品
芥末 及其 产品
⑭
芝麻 及其 产品
1
哈密瓜
2
黄瓜
3
火龙果
4
柠檬
5
提子
北京奥蓝兴商贸有限公司
6
西瓜
7
小西红柿
8
白兰瓜
9
紫叶生菜
10
胡萝卜
北京格林万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1
土豆
12
黄椒
13
西红柿
14
玻璃生菜
15
西芹
16
胡萝卜
17
红美人椒
18
罗马生菜
19
奶油生菜
20
小葱
北京市裕农优质农产品种植公司 怀柔蔬菜加工厂
21
洋葱
22
●
34
天然黄油
北京超凡食品有限公司
35
烟熏鸡胸
北京富润福德进出口有限责任公 司
36润福德进出口有限责任公 司
37
酸牛奶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38
蛋黄酱
中山美斯佳食品有限公司
39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与控制

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与控制近年来,食品过敏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食品过敏是指人体对某些食物中的特定成分产生过敏反应。
致敏物质是引起食物过敏的元凶,其中包括蛋白质、花粉、海鲜等多种食物成分。
了解和控制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常见食品致敏物质1. 蛋白质蛋白质是食品中最常见的致敏物质之一。
一些食物如鱼、虾、蟹等海鲜,牛奶、鸡蛋等动物性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过敏相关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这些食物的蛋白质分子中,通过免疫系统的敏感反应,人体会产生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2. 花粉花粉是春季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春天到来时,植物开始大量释放花粉,而某些人对花粉过敏。
食用与花粉相关的食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例如苹果、香蕉、杏子等。
这类过敏反应被称为“口腔过敏综合症”,表现为嘴唇、喉咙发痒、肿胀等症状。
3. 海鲜海鲜过敏是常见的食物过敏类型之一,尤其是对贝类动物过敏的人。
贝类如蚌、蛤蜊、扇贝等食物中含有的特殊蛋白质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者摄入海鲜后可能出现皮疹、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二、食品中的致敏物质控制方法1. 标识食品成分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明确地列出了食品中的各种成分,消费者可以通过阅读标签了解是否含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食品生产商应当遵循相关法规,准确标示食品成分,确保食品安全。
2. 增加食品多样性食品多样性有助于减少特定致敏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通过摄入更多种类的食物,可以避免过量摄入可能致敏的食品成分。
合理搭配食物种类和摄入量,平衡饮食对于预防食物过敏具有积极的作用。
3. 食物加工与烹饪食物加工和烹饪过程中,高温、酸碱等因素会改变食物的化学性质,从而减少或破坏其中的致敏物质。
例如,煮熟的鸡蛋中的蛋白质结构会发生变化,致敏物质的活性也会降低。
因此,适当的食物处理方法有助于减少食品过敏的发生。
4. 个人饮食习惯调整对于已经明确过敏的个体来说,调整个人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评估

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评估过敏原是指某些物质能够引发人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的物质。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摄入过敏原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反应,如呼吸困难、腹泻、皮疹等。
因此,对于食品中的过敏原,进行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意义。
一、食品中常见的过敏原食品中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生、鸡蛋、牛奶、大豆、鱼类、贝类、芝士、芹菜、麦麸、坚果、谷类、酒精等。
这些过敏原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被不慎添加或交叉污染,给食品消费者带来潜在的过敏风险。
二、食品中过敏原的评估方法1. 食品成分分析法食品成分分析法是通过检测食品成分中的过敏原含量来评估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
该方法通常使用ELISA等检测技术对食品中的过敏原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判断其存在的风险水平。
2. 产品标签法产品标签法是通过对食品包装上的标签信息进行分析来评估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
生产商通常应在产品包装上标注明确的过敏原信息,帮助消费者识别潜在过敏原并避免摄入。
3. 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法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法是通过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来评估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
这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交叉污染防控和清洁程序等。
通过严格控制生产环节中的过敏原接触,降低过敏风险水平。
三、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掌握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非常重要。
经过准确的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他们避免选择和摄入潜在的过敏原食品。
同时,对于食品生产商和监管机构来说,也能更好地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减少过敏相关事件的发生。
四、过敏原风险评估的挑战和前景针对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评估,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体对过敏原的反应因人而异,并且与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
因此,评估过敏原风险需要考虑这些差异性。
其次,不同的食物可能存在不同的过敏原交叉反应,如鸡蛋和大豆的交叉过敏。
因此,在评估过敏原风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过敏源的存在。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评估将更加准确和可靠。
食物过敏源报告

食物过敏源报告简介食物过敏是指食用某些食物后,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敏感反应的一种现象。
过敏源是指导致食物过敏的具体食物成分,不同人对不同食物成分的过敏反应会有所不同。
食物过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者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食物过敏源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一些常见的食物过敏源进行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各种食物对过敏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保护个人的健康。
常见的食物过敏源1. 牛奶牛奶是婴儿和儿童中最常见的食物过敏源之一。
过敏原通常是乳蛋白,而不是乳糖。
食用牛奶过敏的人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皮疹等症状。
2. 鸡蛋鸡蛋是许多人常见的食物过敏源之一。
过敏原通常是蛋清中的蛋白质。
食用鸡蛋过敏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3. 花生花生过敏非常常见,尤其在儿童中更为普遍。
花生过敏源为花生中的蛋白质。
花生过敏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甚至危及生命。
4. 大豆大豆过敏是一种对大豆及其制品产生过敏反应的健康问题。
大豆过敏可以导致皮肤红肿、食物消化不良、哮喘等症状。
5. 麦麸麦麸是指小麦外层的一层,含有较高的纤维和蛋白质。
某些人对麦麸过敏,会引发过敏症状,如腹部不适、皮疹等。
6. 鱼和贝类鱼和贝类过敏是指对鱼类和贝类食物过敏的现象。
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呕吐、腹泻和哮喘等症状。
7. 五谷类五谷类过敏是指对小麦、燕麦、大麦等五谷类食物过敏的情况。
五谷类过敏可能会导致皮疹、头痛、腹泻等症状。
8. 坚果坚果过敏是指对坚果类食物过敏的情况。
常见的坚果过敏包括对杏仁、核桃、腰果等的过敏。
过敏症状可能会包括呼吸困难、呕吐和喉咙肿胀等。
如何处理食物过敏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对某种食物过敏,他/她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过敏反应。
以下是一些处理食物过敏的建议:1.避免接触过敏源食物:如果发现自己对某种食物过敏,最好将该食物完全从饮食中排除。
2.寻找替代品:对于一些常见的食物过敏源,有很多替代品可供选择,例如使用豆浆代替牛奶。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与过敏标签准则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与过敏标签准则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
在购买和选择食品时,了解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以及过敏标签准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常见的致敏物质和过敏标签准则,并提供一些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一、常见的致敏物质1. 蛋白质:鸡蛋、牛奶、鱼虾等食物中的蛋白质是最常见的致敏物质之一。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这些食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
2. 花生及坚果类:花生和坚果类食物也是常见的致敏物质。
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和油脂成分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因此需要谨慎食用。
3. 大豆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中的异黄酮和大豆蛋白质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对于对大豆过敏的人来说,食用含有大豆成分的食品可能导致过敏症状。
4. 小麦及其制品:小麦中的麦麸蛋白和麦胶蛋白是常见的导致过敏的成分。
面包、面条、饼干等食品中含有小麦成分,对于小麦过敏的人来说需要注意避免。
二、过敏标签准则为了方便消费者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致敏成分,许多国家制定了过敏标签准则,要求食品生产厂商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过敏原。
1. 美国标签准则: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如果食品中含有花生、坚果、鱼类、贝类、大豆、鸡蛋、牛奶、小麦等常见过敏原,必须在包装上清楚标示出来。
2. 欧洲标签准则:欧洲委员会规定,所有在欧洲市场销售的食品和饮料,如果其中含有导致过敏的成分,必须在包装上用明显的字体标注。
3. 中国标签准则: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对于较常见的过敏原(如大豆、蛋白质、乳制品等),需要在包装上标注明确的过敏警示语。
三、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1. 仔细阅读食品标签: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包装上的成分表和过敏标签。
注意寻找是否含有自己过敏物质的食材,如花生、坚果等。
2. 留意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指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与过敏物质接触,导致被污染的食物含有致敏成分。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与过敏标签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与过敏标签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可能对其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以及给过敏体质的人提供正确的食品选择信息,食品行业引入了过敏标签。
本文将探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以及了解过敏标签的含义。
1. 什么是食品中的致敏物质?食品中的致敏物质是指那些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化学物质或成分。
常见的致敏物质包括麦麸、坚果、乳制品、鱼类、贝类、大豆、蛋类等。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接触到这些致敏物质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 如何判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1)查看食品标签:食品包装上通常会标明主要成分和过敏原。
在食品标签中寻找明确的警示信息,如“含有坚果成分”或“可能含有麦麸”。
这些警示信息将帮助过敏体质的人确定该食品是否适合他们消费。
(2)了解典型的过敏食品: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典型的过敏食品以及其常见的名称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判断食品中的致敏物质。
在购买食品时,比较敏感的人可以选择不吃或少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
(3)询问食品供应商:如果对食品中的成分不确定或没有找到相关警示信息,可以通过询问食品供应商获取更多信息。
他们通常会提供详细的食品配料表或者致敏物质的检测报告。
3. 过敏标签的含义过敏标签是食品包装上的一种特殊标识,用于警示过敏体质的人。
过敏标签上通常会列出常见过敏原,如花生、大豆、鸡蛋、奶制品等,以及其他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成分。
当食品中含有这些成分时,食品上会贴有相应的过敏标签。
过敏标签还可以包含更详细的信息,如含量、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等。
这些信息将帮助过敏体质的人做出明智的食品选择,避免过敏风险。
4. 如何正确理解过敏标签?(1)仔细阅读过敏标签:购买食品时,请花时间仔细阅读食品包装上的过敏标签,并确保理解标签上的信息。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这是确保自身安全的重要步骤。
(2)了解过敏原的别名:有时,食品包装上列出的过敏原可能采用不同的称呼。
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及其替代选择

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及其替代选择引言:食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指的是人体对某种食物产生过敏反应。
对于过敏原的避免是处理食物过敏的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以及可以替代的选择。
一、牛奶:1. 牛奶过敏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可以导致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2. 替代选择:大豆奶、杏仁奶、椰子奶等非乳制品,这些产品可以为牛奶过敏的人提供与牛奶相似的营养价值。
二、鸡蛋:1. 鸡蛋过敏在儿童和成人中都较为常见,常表现为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2. 替代选择:在烹饪中可以使用苹果酱、香蕉、土豆或豆腐等来代替鸡蛋的黏合作用。
而在烘焙中,可以选择使用酵素替代剂或苹果酱,以保持食物的黏稠度。
三、坚果:1. 坚果过敏包括对杏仁、核桃、花生等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腹痛等。
2. 替代选择:亲生果汁、燕麦或椰子片可以作为坚果的替代选择。
此外,一些植物蛋白如豆腐、豆奶等也可以提供坚果的替代营养。
四、大豆:1. 大豆过敏相对不太常见,但在少数人中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咳嗽等。
2. 替代选择:蚕豆、绿豆、黄豆等其他豆类都可以作为大豆的替代选择。
此外,米饭、面粉、土豆等也可以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替代选择。
五、海鲜:1. 海鲜过敏包括对虾、蟹、贝类的过敏反应,常出现呼吸道症状、嘔吐、皮疹等。
2. 替代选择:海鲜可以用家禽、鸡肉、鸭肉等替代。
此外,豆腐和豆腐制品也可以提供蛋白质和矿物质,作为替代选择。
结论:食物过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但通过避免食物过敏原,并选择合适的替代食品,可以有效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
尽管替代选择提供了类似的营养价值,但任何时候,确保食物的选择也应根据个体的需求和身体状况来决定。
如果出现食物过敏反应,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诊治。
各国对过敏原成分规定的统计表

食品过敏原是指普通食品中正常存在的天然或人工添加物质,被过敏体质人群消耗后 能够诱发过敏反应。定义是能够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现在大约有 160 多种食品含有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过敏原,常见的食品有:奶类, 树果类,菜籽,豆类,蛋类,巧克力,香辛料,鲜果,海产品等。
各国/地区过敏原成分统计表
(14 种) 浆,包括右旋糖;小麦基麦芽糊精;大麦基葡 萄糖浆;用于生产蒸馏酒精或食用酒精的谷 物)、 甲壳类及其制品、 蛋及其制品、 鱼类及其制品(以下除外:用于胡萝卜素和类 胡萝卜素配制剂的鱼明胶;用作葡萄酒和啤酒 澄清剂的鱼胶或明胶)、 大豆及其制品(以下除外:精炼大豆油脂;大 豆中提取的天然 VE、天然 D-α -VE、天然 Dα -VE 酯、天然 D-α -VE 琥珀酸盐;从大豆中 提取的源自植物甾醇类和植物甾醇类酯的植物 油;从大豆中提取的菜油甾醇中生产植物甾烷 醇酯)、 奶及其制品(以下除外:用于生产蒸馏酒精或 食用酒精的乳清;乳糖醇)、 坚果及其制品(以下除外:用于生产蒸馏酒精 或食用酒精的坚果)、 芹菜及其制品、 芥末及其制品、 芝麻及其制品、 花生及其制品、 浓度大于 10 mg/kg 或 10mg/L 的二氧化硫及亚 硫酸盐(以 SO2 计)、 羽扇豆及其制品、 软体动物及其制品 含有麸质的谷类、甲壳类、 澳新 蛋类、鱼类、奶、花生、大豆、芝麻籽、树生 (10 种) 坚果类、 亚硫酸盐大于等于 10 mg/kg 含有麸质的谷及其制品、 甲壳类动物及其制品、 蛋类及其制品、鱼类及其制品、 香港 花生大豆及其制品、 (8 种) 奶类及其制品、 树生坚果及其制品、 浓度大于百万分之十亚硫酸盐(以 SO2 计) 台湾 虾及其制品、蟹及其制品、 (6 种)Leabharlann 国别中国 (8 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过敏原物质日本过敏原物质清单食品安全性(Food Safety)是食品质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食品安全性为“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造和(或)使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
我国有关专家认为食品安全性应该是“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从理论上看,食品安全性包含绝对安全性和相对安全性两种概念。
所以,一种食品是否安全,取决于食品本身,取决于其制造、食用方式是否合理,食用数量是否适当,还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一些内在条件。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不良的食品反应,但只有少数人(大约8%的婴儿和2%的成人)产生过强烈的因食品蛋白质引起的过敏反应。
食品过敏原的安全性问题要求食品的生产者、管理者以及消费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共同把可能存在的任何风险降至最低限。
1.食品过敏原种类及造成的危害对食品安全性的正确理解与毒性概念及其相应的风险概念分不开。
毒性是指物质在任何条件下对有机体产生任何种类(慢性或急性)损害或伤害的一种能力。
所以,评价一种食品或其成分是否具有安全性主要是看其是否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目前大约有160多种食品含有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过敏原,常见的食品有:奶(牛奶、山羊奶等),树果(杏仁、胡桃、山核桃、榛子和腰果等),菜籽(葵花籽、芝麻等),豆类(花生、大豆、豌豆、蚕豆等),蛋类,巧克力,香辛料,鲜果,海产品(虾、贝壳类)等。
可详见附录A、附录B。
食品过敏原产生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系统、肠胃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肌肉和骨骼等不同形式的临床症状,有时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甚至危及生命。
当摄入了有关的食物,其中的食品过敏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通常会在一个小时内出现,症状明显,有时表现得会较激烈,包括诸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嘴唇、舌头或咽喉肿胀,血压骤降等。
而因食品产生的敏感或不适反应却可能在几小时内,甚至几天后才会发生,主要的症状有:湿疹,胃肠不适综合症,偏头痛,麻疹,鼻炎,全身乏力,哮喘,关节炎,疼痛,儿童多动症等。
2. 过敏原列表的准则虽然普遍认为几乎每一种食品或食品原料都有至少导致一个人不良反应潜在可能性,但只有一小部分物质会导致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反应。
用来描述这些物质的准则如下:1〕具可信度的出版物上刊载的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案例2〕此类反应的多份独立的报告3〕此类反应的清楚的科学证据,连同食品过敏领域有经验专家对该反应进行的口头验证。
4〕至少两个独立的,公认的科学家通过对相关科学数据的分析对危及生命的可能性的科学论断。
一般不必对上表作太大的改动。
但是当有更多的证据时可以作出一些增添或删除。
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请与公司的品管部技术代表联系。
附录A:生物敏感原料类别一览表牛奶/奶品包括:蛋白质,如酪蛋白酸盐不包括:乳糖香料/香草包括:用香料/香草制成的调味/提味品不包括:萃取物(如酒精/溶剂基萃取物)酵母介质蘑类酵母/酵母提取物椰子酶/皱胃酪蛋白不包括:微生物源蔬菜/蔬菜制品凝胶种籽/种籽制品包括:芝麻酱肉/鱼/家禽产品/海鲜谷物/谷物制品不包括淀粉及热加工产品,如玉米片、爆米花等蛋/蛋产品可可产品包括提纯可可油豆制品包括:豆粉不包括:大豆卵磷脂天然口胶/增稠剂包括:生物胶不包括:胶凝剂(如符果胶、琼脂)水果/水果制品不包括:蜜饯水果、醉制水果、果酱/果冻、Aw≤0.81且pH值≤4.0的果干、Aw≤0.81且初始亚硫酸盐含量大于100ppm的果干。
坚果/坚果制品包括:坚果酱、杏仁蛋白软糖附录B:食物过敏原类别一览表下表所列原料有可能在过敏体质的人群中造成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反应。
食物过敏原类别允许使用的原料或食品列表中包括(但不仅限于)常含该原料的食品举例例外(仅限此处列举的)芹菜(块根芹)根、茎、叶种籽鸡蛋蛋清蛋白、整卵、蛋黄、蛋清、溶解酵素、水解卵蛋白蛋黄酱、蛋卷牛奶黄油、乳酪、酪蛋白、干酪、松软干酪、凝乳、乳清、乳球蛋白、乳糖*、麦乳精、奶油、酪蛋白酸钠、酸奶油、酸乳酪、水解牛奶蛋白*只要含蛋白质人造黄油、奶油巧克力、冰淇淋、奶油冻、牛轧糖布丁不含蛋白质的乳糖和乳糖醇(标准中应说明除蛋白质的工序)花生花生酱、花生块、花生粉、花生蛋白、水解花生蛋白混合坚果精练、脱色和脱嗅的花生油及其衍生物(氢化油)大豆大豆衍生植物蛋白或组织化植物蛋白质、味噌、豆腐、水解大豆蛋白大豆卵磷脂;精练、脱色和脱嗅的大豆油及其衍生物(氢化油)亚硫酸盐+亚硫酸氢钠、偏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硫葡萄酒、干果、粗加工土豆、干菜以二氧化硫计在食品消费时含量应低于30ppm;如果相关的法规低于此标准,则应按相关法规执行,例如如果在美国消费,标准是低于10ppm 小麦麦麸、小麦提取物、糊精、粗麦粉、黑面粉、麦芽、细面粉、胚芽、明胶蛋白、淀粉,包括酶处理、酸处理或化学变性淀粉、粗粒小麦粉、水解麦粉面包屑、饼干、面包、意大利面条小麦衍生的葡萄糖、葡萄糖浆、左旋糖、麦芽糊精(DES)、糖醇、焦化葡萄糖。
精练、脱色和脱嗅的麦芽油及其衍生物。
种籽:棉籽罂粟籽芝麻籽葵花籽本类中的每一种种籽都应被看做独立的过敏原。
经精练、脱色、脱嗅处理的棉籽、芝麻籽、或葵花籽的油及其衍生物(氢化油)海鲜类甲壳类、软体类、鱼类;本类中的每一物种都应被看做独立的过敏原。
金枪鱼、鱼骨胶、含凤尾鱼酱的伍斯特郡沙司。
经精练、脱色、脱嗅处理的鱼油及其衍生物(氢化油)木本坚果:杏仁巴西坚果腰果栗子榛子澳大利亚坚果松子开心果美洲山核桃核桃类中的每一原料都应被看做独立的过敏原。
混合坚果某些巧克力经精练、脱色、脱嗅处理的木本坚果的油及其衍生物(氢化油)虽然亚硫酸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敏原,但它会引起危及生命的反应。
一般不必对上表作太大的改动。
但是当有更多的证据时可以作出一些增添或删除。
本“食物过敏原类别一览表”与下述机构的食品过敏原列表一致:(1)国际食品生物技术委员会(2)Codex和(3)欧洲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3.过敏原管理在进行下列工作的时候通常需要实施过敏原控制机制,而且根据危害分析的结果可能需要将这些工作指定为CCP。
返工–含过敏原的返工品或剩余产品只能重新加入到同样的和/或贴有适当标签的产品中。
标签–表明产品包装/标签是生产的配方的正确包装/标签的文件。
换产–在生产不含过敏原的产品之前,通过清洁、冲洗和检验等工作,除去上次生产含过敏原产品时的含过敏原物质。
产品排序–如果可能,切勿在生产含过敏原的产品之后安排生产不含过敏原的产品。
通过将含过敏原产品的生产安排到每次生产运转的最后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交通模式–原料的移动会成为交叉污染的第一来源。
此环节的控制可以包括遮罩运送物料的传输带,以免含过敏原的原料落到其它传送带上。
原料评估–原料标准中应有说明,即所采购原料不含未列入成分说明中的过敏原等异物的陈述。
证实原料中不包含标签中未标出的过敏原是很重要的。
与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和沟通很关键。
建议进行现场审核,以确认有恰当的操作和程序,保证收到的原料安全、有适当标签。
3.1 返工品处理:如果返工品是未标明过敏原的话,必须实施以下监测、纠正措施及文件化要求:•监测要求:记录返工品的来源(类型、日期等)。
含有过敏原的返工品及剩留产品只可再加入到同一种类产品或根据返工/产品参照表添加。
此项内容应记录于加工记录上。
•纠正措施要求:如果不能确定返工品的来源及原料成分,或与返工品/产品矩阵不符,则不应使用该返工品。
如果有含有过敏原的返工品被加入到不符合返工品/产品矩阵产品中,应对受到影响的产品实施“一级隔离”并通知本食品公司的品管部,以便决定采取原料/产品处置方式。
“隔离/释放”及纠正措施应予以文件化。
•文件化要求:应保存下列文件,并每天检查其是否完整:•返工品/产品矩阵记录•加工记录•纠正措施及隔离释放记录3.2 设备冲洗(即换产):公司应确保设备冲洗(如湿式冲洗或干式冲洗,即用糖进行的冲洗)以免上一批产品残余进入下一批产品,导致含有未标明过敏原。
-如果上批残余物料被评定为“可以避免过敏原”性质的物料,则应实施以下监测及纠正措施及文件要求:•监测要求:对是否符合产品排序/冲洗矩阵、设备检查标牌上的清洁记录是否完整进行监测,内容包括目视检查时间和/或冲洗材料的用量。
返工所用的冲洗材料必须恰当地加以标识,而且只可用于相应的标明过敏原的物料(见返工处理规程)。
在每次开始生产之前应查看设备的检查日志以确保过敏原不被带到下一原料/产品。
•纠正措施要求:如果通过查看设备检查日志发现有不符合设备冲洗程序的情况,应在开始生产前重复冲洗程序,并将此记录于设备冲洗日志。
如果通过查看记录发现冲洗不是按照程序进行的,应对所有受影响的原料/产品实施“一级隔离”并通知公司品管部决定采取什么处置方法。
隔离/释放过程及纠正措施应文件化。
•文件化要求:应保存下列文件并每天检查其完整性:•设备冲洗程序/卫生记录•产品排序/冲洗矩阵•设备检查标牌•隔离及释放记录•纠正措施记录-以上文件必须作为记录审阅程序的一部分进行审阅(建议至少每月一次)。
-每当生产线中引入了一种新的/改动的原料/产品时,应对产品排序/冲洗矩阵进行审阅。
-应对设备冲洗程序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地去除上一次生产的产品残留物。
本程序应明确规定冲洗材料(如糖)的用量/时间。
本程序应定期或每当设备有改动时进行重新验证。
日本过敏物质清单法定过敏物质 5种乳、卵、小麦、荞麦、花生推荐过敏物质 20种鲍鱼、鱿鱼、鲑鱼卵、虾、柑桔、蟹、猕猴桃、牛肉、核桃、鲑鱼、鲛鱼、大豆、鸡肉、猪肉、松菇、桃子、山药、苹果、胶冻、香蕉/thread-150680-1-1.html欧盟规定12种:⑴含麸质谷类 (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等)⑵鱼类及鱼类制品⑶甲壳类动物及甲壳类动物制品⑷蛋类及蛋类制品⑸花生及花生制品⑹大豆及大豆制品⑺奶类及奶类制品 (包括乳糖)⑻坚果(如巴西果仁、核桃、杏仁等)及坚果制品⑼芹菜及芹菜制品⑽芥末及芥末制品⑾芝麻及芝麻制品⑿含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 (浓度达到或超过百万分之十) 美国为8种:为上面的前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