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合集下载

寡头垄断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

格领先
格,其他寡头根据该价格相应调整自身的产品价格
(1)领导型厂商率先确定价格,其他厂商跟随定:产品是同质的,价格通常一致;产品是有差别,价格 也有差别。
(2)支配型价格领先:占支配地位的厂商,跟随者规模较小。支配型企业可根据自身利润最大化原则来 决策价格和产量,其余企业被动接受支配企业制定的价格,并由此决定能使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主导厂商占有定价优先权处于有利地位,分得较大市场份额,其它厂商被动地接受主导厂商的价格,因 而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要简单得多。
(3)成本最低型价格领先:假设行业中有三家巨型企业,它们暗中默认,市场由三家企业平分,再假定 三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但生产成本不同。则价格领导者是成本最低的那家企业。
·另一个则成为前者的“追 ·追随者厂商则在领导型厂商所确定产量的前提下做
随者”
出有利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
市场中有两个厂商,厂商甲为领导者,厂商乙为追随者,甲先决定自己的产量,而乙在确定地 知道甲的选择之后再进行决策。
分类 价格领导模型
特点
生产决策
同“领导者-追随者模型” 领导型厂商率先确定价格,其他厂商跟随定价
π 1=Pq 1-4q 1=0 π 2=Pq 2-4q 2=0
3.寡头垄断市场其他模型
分类
特点
生产决策
领导者追随者模 型 (冯·斯 塔克伯格 )
·一个是实力相对雄厚、居 ·领导型厂商在了解并考虑追随型厂商对其决策的反
于支配地位的“领导者”; 应方式基础上做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
设市场 反需求函数为P(Q),P(Q)<0,市场中存在2个生产商,分别生产q 1和q 2且每个生产商的成本函数为C(q)=cq,c>0。厂商1和厂商2的产量共同决定商品市场价格,P(Q)=P (q 1+q 2)。

经济学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经济学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600亿美元

600亿美元
500亿美元
低产量
300亿美元
500亿美元
若你是其中一国的总统,你的推理过程是……
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 纳什均衡 乙

表7-2 纳什均衡
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 上策均衡-卡特尔困境 乙

表7-3 卡特尔的困境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 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 弈。
L)
=
1 3
B
(
1 22
1 24
1 26
L)
=
1 3
双头古诺模型的推广
设行业中有 m 个寡头厂商,则可以得到一般的结论:
每个寡头的供给量 = 市场总容量 1 m 1
整个行业的总供给量 = 市场总容量 m m 1
例题:
例:四个寡头的古诺模型,市场需求曲线为: P=100-Q
A 每个厂商生产25单位产品 B 市场价格为20 C 行业供给量为60单位 D 不存在稳定均衡
经济学第七章--垄断竞争 与寡头垄断市场
2021年7月23日星期五
第七章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中价 格和产量的决定
垄断竞争与寡头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 全垄断两个极端之间的兼具垄断与竞 争因素的市场类型,本章分析了垄断 竞争与寡头的定价策略与厂商行为, 介绍了说明市场均衡的经典模型,包 括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斯威齐模 型。最后还介绍了博奕论的初步知识 。
• 纳什均衡 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 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 合。
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囚徒困境(博弈论初步)

详细论述行业的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详细论述行业的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详细论述行业的市场结构及其特征行业的市场结构是指同一行业内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情况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市场结构及其特征:1.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有很多的小规模生产者和消费者,且不存在产品质量差别,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这种市场的特征是产品是同质的,生产者无法控制市场价格,企业的盈利基本上由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来决定。

2.垄断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具有差别性,这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障碍较小。

这种市场的特征是企业的数量较多,但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小,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性,企业对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受到其他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制约。

3.寡头垄断市场: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其他企业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这种市场的特征是企业的数量很少,但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大,产品可能有一定的差别性,企业对价格的控制力较强,但也需要考虑其他企业的反应。

4.完全垄断市场:在完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生产者,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

这种市场的特征是企业的数量只有一家,产品具有独特性,没有替代品,企业对价格的控制力非常强。

总的来说,不同的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会影响到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的运行结果。

例如,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而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则可以制定价格并获取高额利润。

此外,不同的市场结构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多样性等方面。

不同市场类型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不同市场类型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不同市场类型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市场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市场类型对企业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市场中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和效率的影响。

本文将从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三个方面探讨不同市场类型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经济中最理想的市场类型之一。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化的,市场信息透明,企业之间没有市场力量。

这种市场类型对企业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完全竞争市场通过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提高效率。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只有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因此,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会不断追求创新和技术进步,以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完全竞争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企业只能接受市场价格,无法操纵价格。

这种价格机制能够引导资源向效率较高的企业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同时,价格机制还能够激励企业提高效率,因为效率高的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商品,从而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市场份额。

然而,完全竞争市场也存在一些限制企业效率的因素。

首先,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由于市场中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企业无法通过垄断市场或者限制供应来获得超额利润。

这可能会降低企业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从而限制了企业效率的提升。

其次,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买方和卖方在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上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市场无效率,使得企业无法充分利用市场机会。

此外,信息不对称还可能导致市场中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从而影响企业效率。

垄断市场是市场经济中另一种常见的市场类型。

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卖家或者供应商,该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供应来影响市场。

垄断市场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相对复杂。

首先,垄断市场可能导致企业效率下降。

各类市场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各类市场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各类市场结构的比较与分析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存在的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竞争程度。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市场运行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会对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不同的要求。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市场结构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论上完备的市场结构,其中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化并且不存在进入或退出的障碍。

特点是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所有企业对市场价格无影响力。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仅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获得竞争优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价格竞争,利润率非常低。

从整体市场来看,企业没有垄断力量,市场价格会趋向于无利润的竞争平衡点,所以对企业而言,它们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二、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卖家或者某个卖家在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

在垄断市场结构下,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定价策略来操纵价格,并且对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力。

垄断者通常能够通过控制价格和供求关系来获得高额利润。

垄断市场上的企业几乎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因此它们通常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和营销策略,以巩固和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同时,垄断企业还需要面对政府监管,以防止其滥用市场垄断地位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三、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几个具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企业。

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但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寡头企业通常能够通过协议或非正式的合作来共同控制市场价格和市场份额。

寡头垄断市场下的企业通常会通过不同的定位策略来区分产品,以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此外,它们还会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和市场营销推广,提高顾客忠诚度,巩固市场地位。

四、双头垄断市场双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两个具有垄断地位的卖家或买家。

在双头垄断市场结构下,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互动关系会对市场价格和交易数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双头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市场结构。

微观经济学几种市场结构的特征(g4)

微观经济学几种市场结构的特征(g4)
可见,各分市场的价格与其需求弹性反相关, 弹性大则价格必低.
设某垄断厂商未实行价格歧视时的需求函 数 和 成 本 函 数 分 别 为 : P=100–4Q 和 TC=50+20Q; 实行价格歧视后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分 别为P1=80–5Q1;P2=180–20Q2; TC=50+20(Q1+Q2)。
1、买者和卖者的多少 2、产品的差异程度:均质(homogeneous) 异质(heterogeneous) 产品均质和异质的经济学意义: 均质→可以完全替代→市场竞争程度强:如P↑, 则Q↓↓ ; 异质→不能完全替代→市场竞争程度弱:如P↑, 则Q↓。
3、资源的流动性 4、信息是否畅通
三、市场结构的分类
Q
5、垄断的弊端 (1)生产不足 完全竞争P=MC 完全垄断P>MC
D( AR)
p
*
MC
MR
Q0
Q1
(2)资源的配 置不合理 (3)消费者得 到的满足不够
Q
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干预 1. 税收政策 2. 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anti-trust law) 3. 直接控制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
三、长期均衡
450
五、完全垄断市场的效率
(1)缺陷:P>AC (2)优点
(技术发明、规模经济)
SS E1 P1 P2 E2
P2 P1
E2 E1 C
MC
MC
DD MR Q1 Q2 MR
DD
六、完全垄断市场的管制
1、边际成本定价法
P P0 P1 MR O Q0 Q1 D=AR Q MC AC
2、平均成本定价法
同质
流动 完全交流
无替代性
不流动 垄断

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行业的市场结构是指一个特定行业中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和竞争状况。

了解行业的市场结构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并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并重点讨论四种常见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占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在该市场中存在许多小型企业,产品是同质化的,并且市场进入和退出成本很低。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存在垄断企业或寡头企业,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非常小,因此无法单独影响市场价格。

此外,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非常容易进入和退出市场,市场竞争非常充分。

例如,农业市场通常被认为是完全竞争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

垄断市场是指在一个行业中只有一个企业或一个企业集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能够控制产品的价格和供给量,因为没有其他竞争对手可以干扰。

垄断企业通常具有高度的市场壁垒,如专利权或技术垄断。

例如,微软是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者,它可以控制操作系统的价格和功能。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在一个行业中存在几个大型企业,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竞争,但总体上仍然享有市场支配地位。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几个大企业可以通过价格竞争、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宣传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例如,汽车行业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几个大型汽车制造商竞争激烈,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

寡占市场是指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几个大型企业具有市场份额。

虽然寡占市场中有几个竞争对手,但市场份额由几个主要企业垄断。

与垄断市场不同的是,寡占市场中的竞争对手仍然可以通过价格、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宣传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例如,手机行业是一个寡占市场,苹果、三星和华为等几个大型企业垄断了该行业。

综上所述,行业的市场结构对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不同的市场结构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并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

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需要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制定相应的政策,以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经济学原则知识:微观市场结构原则——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经济学原则知识:微观市场结构原则——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经济学原则知识:微观市场结构原则——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作用经济学原则知识:微观市场结构原则——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的卖方和买方相互作用的情况。

通过研究市场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价格和市场效率。

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占市场。

每一种市场结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有大量卖方和买方,每个市场参与者的交易都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

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充分信息、易于进入和退出、商品同质化和定价权归消费者。

因此,完全竞争市场通常是效率最高的市场结构。

价格在此种市场结构下,由市场供需关系制定,卖方的利润只能覆盖生产成本,消费者将得到最佳的价格和服务。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反,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中只有一个卖方和多个买方。

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1)市场进入困难,需要掌握专利权、技术优势等;(2)定价权归卖方;(3)不易透明;(4)应用中,卖方会尽力制定高于产生成本的价格,从而最大化自身利益,而买方是弱势方。

垄断市场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市场效率下降,因为卖方变为定价者,对价格形成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价格将可能高于P = MC(边际成本),而量将可能小于Q = MC,从而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垄断市场对社会福利的损失取决于卖方价格制定的能力和买方的弹性,与此同时,垄断市场也可能促进产业创新。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市场中有几个相对较大的卖方和许多买方。

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卖方掌握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市场进入比较困难;商品的异质性较高;卖方会尝试通过价格、广告、营销等方式来影响市场份额。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卖方更难以直接控制市场价格,因为在市场中有几个大的卖方相互竞争。

因此,寡头垄断市场可能比垄断市场更高效。

然而,当这种市场结构进一步碰撞时,在卖方退出市场后,市场就会变成垄断市场。

寡占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市场中的卖方数量更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6讲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三、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的概念垄断竞争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

它既有垄断,也有竞争,而不像完全竞争市场或完全垄断市场那样偏于一端。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与基于理论假设、在现实中很难找到的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不同,垄断竞争市场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市场类型。

垄断竞争市场的竞争特质高于其垄断属性,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在现实生活中,零售业和服务业比较符合垄断竞争市场组织的特点。

(二)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1.行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厂商,无法对市场形成控制。

由于厂商数量多,每个厂商都可对市场价格施加一定影响,但单个厂商对市场的影响能力又很小。

单个厂商的决策不足以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也不用考虑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反应。

2.厂商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产品之间既有差别,又可相互替代。

产品的差别可能涉及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条件、商标、广告等。

产品之间存在差别,使消费者可以形成选择偏好,厂商也能进行差别定价,市场由此出现垄断因素,产品差别越大,垄断程度通常越高。

产品的替代意味着每一种产品都会遇到其他厂商提供的大量的相似产品,市场又同时存在竞争因素。

这使得垄断竞争市场始终存在垄断和竞争因素的相互作用。

3.厂商生产规模较小,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障碍。

厂商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和退出某行业或生产集团。

比如,在具有垄断竞争特点的服装、饮料、食品等市场上,只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经营,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这些行业或退出这些行业,不存在任何限制进入和退出的壁垒。

(三)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与均衡1.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这是因为,垄断竞争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的销售量来影响其价格。

但由于各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具有替代性,市场又存在竞争因素,其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较为平坦,相对接近完全竞争厂商呈水平形态的需求曲线。

2.垄断竞争厂商有两条需求曲线(主观需求曲线(d)和实际需求曲线(D)),都向右下方倾斜。

(1)d需求曲线(或预期的需求曲线)是厂商单独调整价格所对应的需求曲线;(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2)D需求曲线(或份额需求曲线)是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价格的条件下单个厂商所对应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D需求曲线还用以表示某行业或生产集团内所有厂商对应一定市场价格水平的实际销售份额。

如果某行业或生产集团有n个垄断竞争厂商,不论全体厂商如何调整市场价格,D需求曲线反映的每个厂商的实际销售份额总是市场总销售量的1/n。

(3)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一般关系①某行业或生产集团内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品价格,市场价格变化使单个厂商的d需求曲线,沿着D需求曲线发生平移。

②d需求曲线表示厂商单独调整价格所预期的产品销售量;D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厂商在一定市场价格水平所对应的实际市场需求量。

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汇点反映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③d需求曲线较D需求曲线更为平坦,反映出两者所对应的需求弹性差异,即d曲线大于D曲线。

3.包括垄断竞争市场在内的所有非完全竞争厂商都没有供给曲线,因为他们都不满足商品的价格与其供给量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的条件。

4.在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内仍然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使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果处于亏损状态,厂商同样需要通过比较平均收益和平均可变成本来决定是否继续生产。

5.在长期,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使边际收入等于长期边际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6.由于厂商进出行业比较容易,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一定为零。

7.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产量会小于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条件下的理想产量,这就使单个垄断竞争厂商存在未被利用的多余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的差额)。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垄断竞争市场产品差异化所伴随的代价,也为要求缩减厂商数量、提高厂商生产规模和降低平均生产成本提供了理由。

请务必加微信miaomiaozlp888更新有保障!精准押题加微信!【例题·单选题】(2018)下列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垄断竞争市场上有数量众多的厂商,单个厂商对市场的影响能力很小,无法对市场形成控制B.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为市场提供大量的产品,这些产品与该行业中的同类产品相比,既有差别性又有可替代性C.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规模偏小,进入或退出所在行业较为自由,没有形成行业壁垒D.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遵循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的原则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内仍然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使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果处于亏损状态,厂商同样需要通过比较平均收益和平均可变成本来决定是否继续生产。

在长期,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使边际收入等于长期边际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选项D的说法错误。

四、寡头垄断市场(一)寡头垄断市场的概念及特点概念:寡头垄断市场又称寡头市场,是包含了垄断和竞争因素、与完全垄断更接近的市场结构,是由少数卖方(寡头)起主导作用的市场状态。

主要特点:少数厂商垄断了某行业市场,控制了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

寡头垄断市场在现代经济中比较常见,汽车、钢铁、石油、电讯等具备寡头垄断的特点。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与完全垄断市场相似,主要有:(1)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促使行业生产向大规模厂商集中;(2)少数厂商控制了行业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3)缘于法律或政策的推动等等。

寡头垄断市场存在明显的行业进入壁垒。

竞争和规模经济要求降低了行业的平均成本,使大规模生产具有明显优势,小厂商逐步丧失生存空间,形成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少数厂商共享或角逐市场的行业态势。

试图新进入的厂商,如果不具备与原有厂商相抗衡的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就无法加入行业或通过竞争在行业立足。

(三)寡头垄断市场的分类1.按照产品特征分类,可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

纯粹寡头行业厂商的产品没有差别,厂商的相互依存程度高;差别寡头行业厂商的产品则是有差别的,厂商的相互依存度低。

2.根据寡头厂商数量,可分为双头垄断、三头垄断和多头垄断。

3.依据厂商的行动方式,可分为勾结(合作)寡头和独立(不合作)寡头。

(四)寡头垄断市场的典型模型1.古诺模型分类特点生产决策古诺模型(双头模型)1938年反映两个实力相当厂商的寡头垄断模式每个厂商都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设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Q),P'(Q)<0,市场中存在2个生产商,分别生产q 1和q 2且每个生产商的成本函数为C(q)=cq,c>0。

厂商1和厂商2的产量共同决定商品市场价格,P(Q)=P(q 1+q 2)。

厂商1预测厂商2的产量为,对厂商1来说利润最大化问题是。

同理,厂商2预测厂商1的产量为,厂商2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根据理性预期均衡,即各个厂商猜测的对手的产量都正确,。

最后联立以上式子得出均衡产量。

结论:另寡头厂商的数量为m,则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举例:市场上只有A和B两个寡头厂商,市场的线性反需求函数为P=1500-Q=1500-(Q A+Q B),假设成本为0。

则:A寡头利润:πA=1500Q A-QA 2-Q A Q B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Q A=750-Q B/2同理,Q B=750-Q A/2联立方程求解:Q A=Q B=500;P=500。

2.伯特兰德模型(价格竞争)伯特兰德模型(价格竞争)1883年假定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改变,并且n个(为简化,这里取n=2)寡头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

厂商1和厂商2的价格分别为P1和P2,边际成本都等于C。

根据该模型的假定,厂商1和厂商2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所以消费者的选择就是价格较低的企业的产品;如果厂商1和厂商2价格相等,则两个厂商平分需求。

于是,每一个企业的需求函数为因此,两个企业会竞相削价以争取更多的顾客。

当价格降到P1=P2=C时,达到均衡,即伯特兰德均衡。

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存在,企业的行为就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3.领导者-追随者模型领导者—追随者模型(冯·斯塔克伯格)1934年针对两个生产相同产品但市场地位不对等的厂商的寡头垄断模式。

其中一个是实力相对雄厚、居于支配地位的“领导者”;另一个则是前者的“追随者”领导型厂商在了解并考虑追随型厂商对其决策的反应方式基础上做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追随者厂商则在领导型厂商所确定产量的前提下做出有利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4.价格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同“领导者—追随者模型”领导型厂商率先确定价格,其他厂商跟随定价价格领导的三种形式支配型价格领先由行业中占支配地位的寡头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产品售价,其余寡头据此确定各自的产销量成本最低型价格领先由行业中成本最低的寡头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其产品产销数量和价格,其他寡头按同一价格销售各自的产品。

晴雨表型价格领先由行业中获取信息、判断市场趋势等方面有公认特殊能力的寡头确定产品价格,其他寡头根据该价格相应调整自身的产品价格在寡头垄断市场,各寡头厂商都拥有可以影响竞争对手决策的市场份额,每个寡头作出涉及产量、价格的决策前都需了解或判断其他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应。

请务必加微信miaomiaozlp888更新有保障!精准押题加微信!五、完全垄断市场(一)完全垄断市场的概念及主要条件概念:完全垄断市场(又称为垄断市场),是与完全竞争市场对立的市场类型,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供给者。

完全垄断市场中,独家垄断厂商完全排除了竞争,控制了行业的生产、销售和价格,消费者没有其他选择。

垄断市场的主要条件:1.只有唯一的供给厂商和众多的需求者;2.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替代品;3. 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

与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完全垄断市场也只是一种极端的理论抽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几乎并不存在。

为维护社会和消费者利益,大多数垄断企业的经营实际上会受到法律的规范和政府的管控。

完全垄断市场模型,作为完全竞争市场的对立物,为研究评价其他市场结构的经济效率提供了理论参照。

研究完全垄断市场,还有助于分析垄断市场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把握政府、各市场参与主体的关系和行为。

(二)完全垄断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1.竞争和规模经济要求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使得单独厂商控制了行业生产所需的全部资源。

2. 专利保护使得拥有生产专利的厂商可在规定的保护期内独家垄断产品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