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普通化学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第二章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粘度最小的物质?A. 黄铜B. 液态氧C. 水银D. 橄榄油2. 一种固体物质在室温下不导电,也不溶于水以及醇类溶剂,属于下列哪一类物质?A. 镁B. 铜C. 木炭D. 锌3. 下列哪种金属在室温下是液态的?A. 铁B. 银C. 铝D. 汞4. 完全燃烧1g甲烷所需的氧气体积为V1,完全燃烧1g乙烷所需的氧气体积为V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V1 = V2B. V1 < V2C. V1 > V2D. 无法确定5. 下列哪种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A. 葡萄糖B. 甲烷C. 乙醇D. 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 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有多少个元素?2. 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3. 氮元素的化学符号是什么?4. 分子式C6H12O6代表着哪种有机化合物?5. 有机化合物在室温下一般是__(固体/液体/气体)。

三、解答题1. 简述中性溶液的特征以及如何制备中性溶液。

中性溶液的特征是指其酸性和碱性的浓度相等,pH值为7。

要制备中性溶液,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将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缓慢地滴加到一个容器中,直到酸碱浓度相等,pH值为7时停止滴加。

方法二: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逐滴混合,颜色由红变成无色,表示达到中性。

2. 请解释为什么在实验室中要用称量瓶来称量固体物质。

在实验室中用称量瓶来称量固体物质主要是为了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称量瓶具有较小的容量,可以减少气体的容积,不会因固体粉末的散落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此外,称量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可以防止固体物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避免水分、氧气等物质对固体的影响,保持固体的质量稳定。

3. 简述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区别,并给出两个具体的例子。

无机化合物是指由无机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大多数无机化合物是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之间的化合物,常见的无机化合物有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氧化还原反应补充练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补充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补充练习题1.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NH +4、Ba 2+、Br -、CO 2-3B .Cl -、OH -、Fe2+、H + C .K +、Na +、SO 2-4、MnO -4 D .Na +、H +、NO -3、HCO -32.(2015·临沂一模)NaClO 2可用作造纸的漂白剂,它由H 2O 2+2ClO 2+2NaOH===2NaClO 2+2H 2O +O 2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O 2是氧化剂,H 2O 2中的氧元素被还原B .每生成1 mol O 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C .ClO 2中的氯元素被氧化D .ClO 2是氧化剂,H 2O 2是还原剂3.(2015·上海高考改编)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33222102516NaN KNO K O Na O N +=++↑。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能在瞬间完成,并产生大量气体B.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 气体,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C.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KNO 3D.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4.用0.1mol/L 的Na 2SO 3溶液30mL ,恰好将2×10-3 mol XO 4-还原,则元素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4B. +3C. +2D. +15.已知M 2O 2-n 可与R 2-作用,R 2-被氧化为R 单质,M 2O 2-n 的还原产物中,M 为+3价;又知c (M 2O 2-n )=0.3mol·L -1的溶液100 mL 可与c (R 2-)=0.6 mol·L -1的溶液150 mL 恰好完全反应,则n 值为( )A .4B .5C .6D .76.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 2++2S 2O 2-3+O 2+a OH -===Y +S 4O 2-6+2H 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4B .Y 的化学式为Fe 2O 3C .S 2O 2-3是还原剂 D .每32g O 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7. (2015·海南化学,6,2分)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 -+4OH -===2RO n -4+3Cl -+5H 2O ,则RO n -4中R 的化合价是( ) A . +3 B .+4 C .+5 D .+6 8. (1) (2015·课标全国卷Ⅱ,28,15分)二氧化氯(ClO 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复习巩固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复习巩固练习及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复习巩固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

其过程如下:m CeO2(m-x)CeO2·x Ce+x O2(m-x)CeO2·x Ce+x H2O+x CO2m CeO2+x H2+x 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O2D.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与H2、CO燃烧的反应互为可逆反应【解析】由反应过程可知,CeO2“先消后生”,是反应的催化剂,由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与H2、CO的燃烧反应不是在相同条件下发生,所以不互为可逆反应。

【答案】D2.将锌片和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柠檬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下列针对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B.电子由铜片流出C.锌片是负极D.铜片逐渐被腐蚀【解析】锌比铜活泼,故锌片是负极、铜片是正极。

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出,经导线、电流计流入正极铜片,锌片逐渐被腐蚀,而铜片不会被腐蚀。

【答案】C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表示的意义:时间为 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解析】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项错误;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的含义是平均1 s内某物质的浓度改变了0.8 mol·L-1,B项错误;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无法根据现象判断反应速率快慢,D项错误。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2)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2)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 下面哪些是化学变化?• A. 金属生锈• B. 纸燃烧• C. 水沸腾• D. 冰融化答案: B. 纸燃烧2. 下面哪些是物理变化?• A. 水蒸气凝结为水• B. 铜制品失去光泽• C. 铁生锈• D. 醋与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答案: A. 水蒸气凝结为水、B. 铜制品失去光泽3. 以下有关离子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 阳离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 B. 阴离子获得电子,变成带负电荷的离子• C.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 D. 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答案: A. 阳离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D. 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第二章:离子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3H2 + N2 -> 2NH3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是多少?答案: 3:12. 离子方程式AgNO3(aq) + NaCl(aq) -> AgCl(s) + NaNO3(aq)中,产生的不溶物是什么?答案: AgCl3. 对于化学方程式H2 + O2 -> H2O,下面哪个是正确的解释?• A. 1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O2• B. 1 mol H2反应生成2 mol H2O• C. 1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H2O• D. 1 mol H2反应生成2 mol O2答案: C. 1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H2O第三章:氧化还原与电位1. 下面哪个是捕捉电子的化合物?•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氧化还原剂• D. 氧化物答案: B. 还原剂2. 氧化还原反应Cu + 2AgNO3 -> Cu(NO3)2 + 2Ag中,铜是什么?答案:还原剂3. 在电解质溶液中,下面哪个是阴极反应?• A. 正极的质子接受电子• B. 阴极的质子接受电子• C. 阳极的电子失去• D. 电解质溶液中没有阴极反应答案: A. 正极的质子接受电子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1. 下面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A. 温度• B. 反应物浓度• C. 压强• D. 反应物粒子大小答案: C. 压强2. 反应速率是如何定义的?答案:反应物消失的速度,或生成物增加的速度3. 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反应速率会增加第五章:化学平衡1. 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

化学初三上人教新课标§2.2《氧气》补充习题2及解析

化学初三上人教新课标§2.2《氧气》补充习题2及解析

化学初三上人教新课标§2基础题(时刻:10分钟分数:50分)1.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爱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A.红磷B.氧化汞C.二氧化锰D.氯酸钾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汽油挥发乙醇燃烧B.食物腐烂钢铁生锈C.蜡烛熔化白磷自燃D.水分蒸发滴水成冰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D.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4.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熔化成水B.汽油挥发C.白磷燃烧D.空气液化5.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

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大米酿酒B.菜刀生锈C.湿衣晾干D.食物腐败6.下列各组物质在O2中燃烧,产物在通常状况下差不多上固体的是()A.硫、铁丝B.磷、镁C.蜡烛、木炭D.磷、硫7.2003年3月30日上午8时31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正式开赛,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你认为白烟的要紧成分是()A.CO2B.P2O5C.SO2D.Fe3O48.距地球15~35km处,有一个臭氧层。

关于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臭氧是一种空气成分B.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C.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D.臭氧转化成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9.采纳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下列哪种物质最为适宜()A.红磷B.硫磺C.木炭D.铁丝10.我们差不多明白,空气的要紧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什么缘故要盛放过量的红磷?(2)那个实验除了能够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l/5的结论外,还可推导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爽朗”或“不活拨”)的结论。

普通化学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分解

普通化学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分解
YOUR LOGO
20XX.XX.XX
普通化学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 案分解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习 题 部 分 03 答 案 部 分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习题部分
选择题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H2O C. NaOH D. H2CO3 答 案:B A. O2 B. H2O C. NaOH D. H2CO3
题目:普通化学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分解中,填空题的答案 均可以在书中找到。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判断题
题目:普通化学第二章补充习 题及答案分解中包含判断题。
题目:判断题的答案只有对和 错两种选择。
题目: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 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题目:判断题有助于学生加深 对知识点的理解。
计算题
答案:B
题目: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H2O C. NaOH D. H2CO3 答 案:A A. O2 B. H2O C. NaOH D. H2CO3
答案:A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O2和H2O的混合物 B. 液态氧和液态 氮的混合物 C. 石灰石和食盐的混合物 D. 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答案:B
涉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有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计算
03
答案部分
选择题答案
答案:C
答案:D
答案:B
答案:A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发产生吸热反应得就是 ( )A.生石灰B.固体NaOHC.浓硫酸D.固体NH4NO32.已知 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得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O2得能量一定高于SO2得能量B.SO2与O2得总能量一定高于SO3得总能量C.SO2得能量一定高于SO3得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就是吸热反应得就是 ( )A.锌粒与稀硫酸得反应B.灼热得木炭与COz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得燃烧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得反应4.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 )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空气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5.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得就是 ( )6.有A、B、C、D四种金属。

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为正极。

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

将铜浸入B得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

如果把铜浸入C得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

据此判断它们得活动性由强到弱得顺序就是 ( )A.DCABB.DABCC.DBACD.BADC7.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得就是 ( )A. 氢氧燃料电池B.锌锰电池C.镍镉电池D. 铅蓄电池8.对于锌一铜一稀酸组成得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得两极变化就是( )。

①锌片溶解了32、5g②锌片增重32、5g③铜片上析出lg H2④铜片上析出1mol H2A.①与③B.①与④C.②与③D.②与④9.过量得锌粉与一定量得稀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就是又不影响生成得氢气总量,可以采取得措施就是 ( )A.升高温度B.加入适量得水C.加入少量CuSO4溶液D.加入浓度较大得盐酸10.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得就是 ( )A.10℃ 20mL 3mol/L得盐酸溶液B.20℃ 30mL 2mol/L得盐酸溶液C.20℃ 20mL 2mol/L得盐酸溶液D.20℃ 10mL 4mol/L得盐酸溶液11.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达到限度得标志就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B、X得生成速率与Z得生成速率相等C、X、Y、Z得浓度相等D、X、Y、Z得分子个数比为3:1:21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得主要因素就是 ( )A.参加反应得物质本身得性质B.催化剂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得接触面D.反应物得浓度13.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得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得变化B.物质燃烧不一定就是放热反应C.放热得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14.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得敞口容器中,产生H2得速率可由右图表示。

化学必修2第二章习题.doc

化学必修2第二章习题.doc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下面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蒸汽B.电能、风能C.蒸汽、风能D.煤、石油2.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出一2HB. 2H2+O2 =2H2OC. CaO+H2O =Ca(OH)2D. 2C1^C123.现在电池的种类非常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锂电池B.锌猛电池C.氢氧燃料电池D.银镉电池4.下列装置屮,电流计G屮有电流通过的是()5.电子计算机所用钮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Zn+2OH-2e =ZnO+H2O Ag2O+H2O+2e =2Ag+20lT,下列判断不止确的是( )A.锌为正极,Ag2。

为负极B.锌为负极,Ag2。

为止极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pH增人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下列的措施中,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7.下列四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最快是()A. V(H2)==O. 1 mol / (L min)B. V(N2)==0.lmol / (L-min)C. V(NH3)==0.15mol / (L-min)D. V(N2)==0.002mol / (L-s)&在铜一锌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屮,当导线屮有l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32.5g②锌片增重32.5g③铜片上析出lgH2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已知某反应aA(g)+ bB(g)匚二2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A B C起始浓度(mol/L) 3.0 1.002s末浓度(mol/L) 1.80.60.8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屮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A. 9: 3: 4B. 3: 1: 2C. 2: 1: 3D. 3: 2: 110、可逆反应吐他)+ I2(g) 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出、I2、HI 的浓度相等B 、出、I2、HI 的浓度保持不变C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 、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11 •可逆反应2NO , 二 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牛成n mol 02的同时牛成2n molNO ②单位时间内牛成n mol 02的同时牛 成2n molNO 2 ③用NO?、NO 、0?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 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 B 、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⑤二、填空题12. 一定温度下在某定容容器中发牛反应:2A(g) +3B(g) =2C(g),开始时,A 的浓度为2 mol-L 1, B 的浓度是4 mol ・L" , 2 min 后,A 的浓度减少0.8 mol-L 1 ,贝!J(1) v(B)= ___________ , v(C)= ______________ o(2) 在2min 末,C 的浓度是 ____________, B 的浓度是 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普通化学概念、习题与解答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判断题1、指定单质的fGm、fHm、Sm皆为零。

(错:指定单质S不为零,)θmθθθ(错: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不会减小)10、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

(错:相同温度下,活化能越大,速率常数越小,一般讲速率也越小)11、若反应速率方程式中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系数,则该反应使基元反2、ΔrSm>0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错:该条件只能判断对应温度孤立系统、标准状态下自发)3、rGm<0的反应必能自发进行。

(错:该条件只能判断对应温度标准状态4、若生成物的分子数比反应物的分子数多,则该反应的ΔrSm>0(错:主要看气体分子数)5、CaCO3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故该反应为吸热熵增。

(对:)6、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放热反应是自发进行的。

(错:影响自发性因素还有混乱度)7、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起了重要作用的结果。

(对:)8、化学反应的熵变与温度有关,但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对:温度变化没有引起状态变化的前提下)9、对于可逆反应C()+H2O(g)=CO(g)+H2(g),rHm0,升高温度使正增大,逆减小,故平衡向右移动。

应。

(错:例如H2(g)+I2(g)=2HI的反应就不是基元反应)12、反应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

(错:非基元反应必须以试验为依据)13、根据分子碰撞理论,具有一定能量的分子在一定方位上发生有效碰撞,才可能生成产物。

(对)14、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错: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15、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而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对)二、选择题1热力学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1下列各热力学函数中,哪一个为零:(B)(A)fGm(I2,g.298K)(B)fHm(Br2,l.298K)概念、习题与解答(C)Sm(H2,g.298K)(D)fGm(O3,g.298K)(E)fHm(CO2,g.298K)(C)对孤立体系而言,rSm>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2.反应自发性与化学平衡1-2若下列反应都在298K下进行,则反应的rHm与生成物的fHm相等的反应是:(C)(A)1/2H2(g)+1/2I2(g)HI(g)(B)H2(g)+Cl2(g)2HCl(g)(C)H2(g)+1/2O 2(g)H2O(g)(D)C(金刚石)+O2(g)CO2(g)1-3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起始状态,则下列关系式均能成立的是:(C)(A)Q=0;W=0;U=0;H=0(B)Q0;W0;U=0;H=Q(C)U=0;H=0;G=0;S=0(D)QW;U=QW;H=01-4已知反应H2(g)+Br2(g)2HBr(g)的标准平衡常数K1=4.0102,则同温下反应1/2H2(g)+1/2Br2(g)HBr(g)的K2为:(B)(A)(4.0102)1(B)2.0101(C)4.0102(D)(4.0102)1/21-5上述两个反应的rGm(1)与rGm(2)的关系是(答D)(A)rGm(1)=rGm(2)(B)rGm(1)=[rGm(2)]2(C)1rGm(1)=2)(D)(1)=2rGm(2rGmrGm(2)1-6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答:C)(A)298K时,纯物质的Sm=0(B)一切单质的Sm=02-1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则(B)(A)H>0,S<0(B)H>0,S>0(C)H<0,S>0(D)H<0,S<02-2在定温定压条件下,某反应的kJmol1rGm(298K)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该反应的rHm(298K)0,Srm(298K)0(B)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该反应在非标准条件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D)298K,标准条件下,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2-3已知反应H2O(g)1/2O2(g)+H2(g)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达到平衡。

此后通入氖气,若保持反应的(总)压力、温度不变,则:(A)平衡向左移动(B)平衡向右移动(C)平衡保持不变(D)无法预测(B:相当于增大体积产生的后果)2-4298K,对于反应2AB(g)=A2(g)+B2(g),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降低总压力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概念、习题与解答(A)增大(B)减少(C)不变(D)无法预测(C: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系数相同,总压对平衡无影响)2-5已知反应N2(g)+3H2(g)2NH3(g)的K=0.63,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再通入一定量的N2(g),则K、反应商Q和rGm的关系是:(答:D)(A)Q=K,rGm=0(B)Q>K,rGm>0(C)Q<K,rGm<0(D)Q<K,rGm>02-6已知反应H2(g)+Br2(g)2HBr(g),在1297K和1495K时的K分别为1.6105和3.5104,则该反应的焓变或自由能变:(A)rHm>0(B)rHm<0(C)rGm<0(D)rGm>0lnKrHmrSm(答:BC分析:根据RTR或lnK(T2)rHmTT1K(T1)R(2T)1T2温度升高,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减小;吸热反应,平衡常数增大根据rGmRTlnKK可知rGm<0)2-7在恒温下,对于同一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反应物浓度增大,该反应的转化率就增大(B)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相同的反应物的转化率总是相等(C)转化率和平衡常数都可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D)转化率和平衡常数都与反应物的最初浓度无关(答:C分析:A增大某种反应物的浓度,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B起始浓度不同时,转化率不等D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2-8化合物有三种不同的水合物,它们的脱水反应的K分别为3H2O()=2H2O()+H2O(g)K12H2O()=H2O()+H2O(g)K2H2O()=()+H2O(g)K3为了使2H2O晶体保持稳定(不发生风化与潮解)容器中水蒸气p(H2O)p应为(A)p(H2O)H2O)p>K1(B)p(p=K1(C)p(H2O)2O)p=K2(D)Kp(H1p>K23.化学反应速率3-1AB+C是吸热的可逆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逆,那么:(A)E正<E逆(B)E正>E逆(C)E正=E逆(D)无法确定概念、习题与解答(答:B根据过度状态理论,能量—反应历程图理解。

△H=E正-E逆)3-2下列能量—反应历程图,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D)3-6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答:D)(A)对反应没有影响(B)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A)(B)(C)(D)3-3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是:(A)1(B)moldm31(C)mol1dm31(D)mol1dm31moldm313(答:D速率常数k量纲=(moldm)nn—反应级数)3-4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99min-1,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0.20mol.L-1,反应的半衰期为()(A)7min(B)1.01min(C)4.04min(D)无法计算(答:A一级反应特征的几种计算要掌握)3-5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G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rS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C)rH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某yE(答:Dvkc(A)c(B)akAeRT对于确定的反应,反应速率与过程活化能、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有关)(C)不改变反应速率(D)使平衡常数减少4、热力学函数、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4-1反应MgCO3()=MgO()+CO2(g)的rHm117.66kJmol1,rSm174.91Jmol1K1,欲使该反应在500K时能自发进行,则CO2的分压为(答A)(A)低于69.9Pa(B)高于6.99某10-2Pa(C)低于6.99某10-2Pa(D)高于69.9Pa分析:rGm=rHmrSm117.66-500某174.91某10-3=30.205kJ.mol-1(注意前后单位统一)lnKrGm30.20510008.3145007.27K-4RT某10(注意上下单位统一;ln不是log)KP(co2)P(CO)=6.99某10-4P2某100kPa=6.99某10-2kPa所以,当P(CO2)69.9Pa时,Q<K此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注意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代相对分压)概念、习题与解答4-2已知298K时,Br2(g)的fGmUm、Hm、Gm、Sm3.1kJmol1,则298K 时,Br2(l)的蒸汽压为气化过程的(答A)(A)28.6kPa(B)57.2kPa(C)99.9kPa(D)5.62kPa(l)=Br2(g)rGmfGm3.1kJmol1分析:对于反应Br2lnKrGmRT3.110008.3142981.25KP(Br2)蒸汽压Pp(Br2)=e-1.25某100kPa=28.6kPa4-38000C时,AB2()=A()+B2(g)达到平衡时测得B2(g)的分压为131.72kPa,此反应的rGm为()kJmol1(A)-1.07(B)1.07(C)2.46(D)-2.46(E)-1.83分析:rGmRTlnK8.314(273800)ln(131.72100)=-2457.8J.mol.-1≈-2.46kJ.mol-1(注意温度换算成热力学温度才能代入公式中)三、计算题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化学平衡1-1在101.3kPa和80.1℃(沸点)下,苯的气化热Q=30.5kJ·mol-1,计算该条件下,苯的答:Hm=Q=30.5kJ·mol-1Um=Hm-(PV)=30.5-8.314某10-3(273+80.1)=30.5-2.9=27.6kJ·mol-1Gm=0Sm=30.5某1000/(273+80.1)=86.3J·mol-1·K-11-2设有反应A(g)+B(g)2C(g),A、B、C都是理想气体。

在250C、1某105Pa条件下,若分别按下列两种过程发生变化,且:过程Ⅰ体系放热41.8kJ.mol-1,而没有做功;过程Ⅱ体系做了最大功,放出了1.64kJ.mol-1的热。

那么变化过程的Q,W,U,H,S,G各是多少?答:过程Ⅰ过程ⅡQ=-41.8kJ.mol-1Q=-1.64kJ.mol-1W=0W=U-Q=-40.2kJ.mol-1U=Q+W=-41.8kJ.mol-1状态函数的变化,过程Ⅱ与过程Ⅰ相同H=U+n(g)RT=-41.8kJ.mol-1S=Q(可逆)T16402985.50J.mol1.K1(必须用可逆过程热效应状态函数的改变与过程无关,始终态相同,可以用可逆途径计算)G=H-TS=-41.8-298某(-5.50某10-3)=-40.2kJ.mo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