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培优班数学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数学培优试卷及答案

初三数学培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 5x + 6 = 0,则方程的解为:A. x = 2,x = 3B. x = 1,x = 6C. x = 2,x = 4D. x = 3,x = 52. 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A. y = x^2B. y = x^3C. y = |x|D. y = x^43.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若∠BAC = 40°,则∠B = ∠C = °。

4.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C.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等D.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5.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 + b + c = 12,则a^2 + b^2 + c^2的值为:6.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的图象开口向上,且顶点坐标为(1, -2),则a、b、c的值分别为:7.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B,则点B的坐标为:8.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且BC = 6,AD是BC边上的高,则AD的长度为:9. 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3x > 2x + 1B. 2x < 3x - 1C. 3x ≥ 2x + 1D. 2x ≤ 3x - 110. 若a、b、c是等比数列,且a + b + c = 27,b^2 = ac,则a、b、c的值分别为: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1.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 4x + 3 = 0的解为x1和x2,则x1 + x2 = ,x1x2 = 。

12. 函数y = 2x - 3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

13.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若∠BAC = 45°,则∠B = ∠C = °。

14.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初一培优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培优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培优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正数?A. -2B. 0C. 3D. -5答案:C2. 以下哪个方程的解是x=2?A. 2x + 3 = 7B. 3x - 1 = 5C. x^2 - 4 = 0D. x + 4 = 6答案:D3.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25,那么这个数是?A. 5B. -5C. 5或-5D. 0答案:C4.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两倍,这个角的度数是多少?A. 30°C. 90°D. 120°答案:B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答案:C6. 以下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平行四边形B. 梯形C. 等腰三角形D. 不规则多边形答案:C7.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这个数是?A. 3B. -3C. 0D. 6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不等式?B. 3y + 5 > 0C. 7z - 2 = 5D. 8w = 16答案:B9.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A. 2B. -2C. 4D. -4答案:B10. 如果一个角的正弦值是0.5,那么这个角可能是?A. 30°B. 60°C. 90°D. 120°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012. 一个角的余角是6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答案:30°13.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5,-514.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915.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16.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答案:60°17. 一个数的倒数是1/4,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七年级数学培优班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培优班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培优班选拔试题填空题(共25题,满分100)1、有一只手表每小时比准确时间慢3分钟,若在清晨4:30与准确时间对准,则当天上午手表指示的时间是10:50,准确时间应该是。

2、将正方形纸片由下往上对折,再由左向右对折,称为完成一次操作(见下图).按上边规则完成五次操作以后,剪去所得小正方形的左下角. 问:当展开这张正方形纸片后,一共有个小孔3、已知关于x的整系数的二次三项式ax2+bx+c,当x分别取1,3,6,8时,某同学算得这个二次三项式的值分别为1,5,25,50,经过验算,只有一个结果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结果是。

4、下表记录了某次钓鱼比赛中,钓到n条鱼的选手数:n 0 1 2 3 …13 14 15 钓到n条鱼的人数9 5 7 23 … 5 2 1已知:(1)冠军钓到了15条鱼; (2)钓到3条或更多条鱼的所有选手平均钓到6条鱼; (3)钓到12条或更少鱼的所有选手平均钓到5条鱼;则参加钓鱼比赛的所有选手共钓到条鱼。

5、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两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AC,那么这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度。

6、一个木制的立方体,棱长为n(n是大于2的整数),表面涂上黑色,用刀片平行于立方体的各面,将它切成3n个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若恰有一个面涂黑色的小立方体的个数等于没有一个面涂黑色的小立方体的个数,则n= .7、把8张不同的扑克牌交替的分发成左右两叠:左一张,右一张,左一张,右一张,……;然后把左边一叠放在右边一叠上面,称为一次操作。

重复进行这个过程,为了使扑克牌恢复到最初的次序,至少要进行操作的次数是。

8、一台大型计算机中排列着500个外形相同的同一种元件,其中有一只元件已损坏,为了找出这一元件,检验员将这些元件按1-500的顺序编号,第一次先从中取出单数序号的元件,发现其中没有坏元件,他将剩下的元件在原来的位置上又按1-250编号。

(原来的2号变成1号,原来的4号变成2号…)又从中取出单数序号的元件进行检查,仍没有发现…如此下去,检查到最后一个元件,才是坏元件。

初一数学培优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培优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培优经典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有理数的加减法题目:计算下列有理数的和:\[ 3 + (-2) + 4 + (-1) \]答案:首先,我们可以将正数和负数分别相加:\[ 3 + 4 = 7 \]\[ -2 + (-1) = -3 \]然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7 + (-3) = 4 \]所以,最终结果是4。

试题二:绝对值的计算题目:求下列数的绝对值:\[ |-5|, |-(-3)|, |0| \]答案:绝对值表示一个数距离0的距离,不考虑正负号。

因此:\[ |-5| = 5 \]\[ |-(-3)| = |3| = 3 \]\[ |0| = 0 \]所以,这三个数的绝对值分别是5, 3, 和0。

试题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题目:解下列方程:\[ 2x - 3 = 7 \]答案:首先,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 2x = 7 + 3 \]\[ 2x = 10 \]然后,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的值:\[ x = \frac{10}{2} \]\[ x = 5 \]所以,方程的解是x = 5。

试题四:代数式的值题目:当a=3,b=-2时,求代数式\( ab + a - b \)的值。

答案:将给定的a和b的值代入代数式中:\[ ab + a - b = 3 \times (-2) + 3 - (-2) \]\[ = -6 + 3 + 2 \]\[ = -1 \]所以,代数式的值是-1。

试题五: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和宽的两倍之和:\[ 周长 = 2 \times (长 + 宽) \]\[ 周长 = 2 \times (10 + 5) \]\[ 周长 = 2 \times 15 \]\[ 周长 = 30 \] 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 面积 = 长 \times 宽 \]\[ 面积 = 10 \times 5 \]\[ 面积 = 50 \] 平方厘米结束语:以上是初一数学培优的经典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一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① 3y x =-,②21y x =-,③()10y x x=-<,④223y x x =-++ 其中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2.(2018济南,9,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线的格点上,将△ABC 绕点P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B ′C ′,则点P 的坐标为( )A .(0,4)B .(1,1)C .(1,2)D .(2,1)xy–1–2–3–412341234567BCA A'C 'B'O3、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 的值为正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满足条件的x 的不同值最多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2x a x a ->-⎧⎨-<⎩的解集中任意一个x 的值均不..在04x ≤≤的范围内,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5a >或2a <- (B )25a -≤≤ (C )25a -<< (D )5a ≥或2a ≤-5、如图所示,已知点A 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点B 是AN 的中点,点P 是半径ON 上的动点。

若O 的半径长为,则AP BP +的最小值为( )(A )2 (B )3 (C )2 (D )6.(3分)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将△BCE 沿CE 翻折,点B 落在点F 处,tan ∠DCE=.设AB=x ,△ABF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P B 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7.已知一组数据:12.10.8.15.6.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一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① 3y x =-,②21y x =-,③()10y x x=-<,④223y x x =-++ 其中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2.(2018济南,9,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线的格点上,将△ABC 绕点P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B ′C ′,则点P 的坐标为( )A .(0,4)B .(1,1)C .(1,2)D .(2,1)xy–1–2–3–412341234567BCA A'C 'B'O3、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 的值为正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满足条件的x 的不同值最多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2x a x a ->-⎧⎨-<⎩的解集中任意一个x 的值均不..在04x ≤≤的范围内,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5a >或2a <- (B )25a -≤≤ (C )25a -<< (D )5a ≥或2a ≤-5、如图所示,已知点A 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点B 是AN 的中点,点P 是半径ON 上的动点。

若O 的半径长为,则AP BP +的最小值为( )(A )2 (B )3 (C )2 (D )6.(3分)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将△BCE 沿CE 翻折,点B 落在点F 处,tan ∠DCE=.设AB=x ,△ABF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P B 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7.已知一组数据:12.10.8.15.6.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初二下数学培优试卷答案

初二下数学培优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2B. πC. -1/2D. 无理数答案:C解析: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的数,因此选项C正确。

2.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b+c=0,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a+c=2bB. a+b=2cC. a-b=2cD. b-c=2a答案:A解析:等差数列的性质是相邻两项之差相等,所以a+c=2b。

3. 已知函数f(x)=2x-1,则函数g(x)=f(x+1)的解析式是()A. g(x)=2x+1B. g(x)=2x-3C. g(x)=2x+3D. g(x)=2x-1答案:B解析:将f(x)中的x替换为x+1,得到g(x)=2(x+1)-1=2x+2-1=2x+1。

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B(4,5)、C(6,7)构成的三角形是()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等边三角形答案:C解析:计算AB、BC、AC的长度,发现它们分别是√5、√5、√5,因此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5.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AB=8,腰AC=BC=6,则底角B的度数是()A. 30°B. 45°C. 60°D. 90°答案:B解析: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因此底角B的度数为45°。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 若x^2-5x+6=0,则x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2,3解析:因式分解x^2-5x+6=(x-2)(x-3),所以x的值为2或3。

2. 若sinα=√2/2,则cosα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2/2解析:在单位圆上,sinα=√2/2对应的角度是45°,所以cosα的值也是√2/2。

3.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_。

答案:a^2解析: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所以面积为a^2。

初三上册培优数学试卷答案

初三上册培优数学试卷答案

1. 已知a > 0,b < 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b > 0B. a - b > 0C. -a - b > 0D. -a + b > 0答案:C2. 若x^2 - 2x - 3 = 0,则x的值为()A. 3B. -1C. 3 或 -1D. 3 或 1答案:C3. 在△ABC中,∠A = 60°,∠B = 45°,则∠C的度数为()A. 75°B. 90°C. 105°D. 120°答案:D4.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 ≠ 0)的判别式为Δ = b^2 - 4ac,若Δ = 0,则该方程有两个()A. 相等的实数根B. 不相等的实数根C. 无实数根D. 有两个复数根答案:A5. 已知x + y = 5,xy = 6,则x^2 + y^2的值为()A. 11B. 21C. 25D. 36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6. 若x^2 - 5x + 6 = 0,则x的值为______。

答案:2 或 37. 在△ABC中,∠A = 30°,∠B = 45°,则∠C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105°8.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 ≠ 0)的判别式为Δ = 0,则该方程有两个______。

答案:相等的实数根9. 已知x + y = 5,xy = 6,则x^2 + y^2的值为______。

答案:2110. 若x^2 - 4x + 3 = 0,则x的值为______。

答案:1 或 3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解方程:2x^2 - 3x - 2 = 0。

解答:将方程因式分解得:(2x + 1)(x - 2) = 0,解得x = -1/2 或 x = 2。

12. 在△ABC中,∠A = 60°,∠B = 45°,求∠C的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培优班数学试卷一1、已知二次函数y=-(x+k)2+h,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函数中k的取值范围是()A.k≥-2 B.k≤-2 C.k≥2 D.k≤22、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0,m)、(4,m)和(1,n),若n<m,则()A.a>0且4a+b=0 B.a<0且4a+b=0 C.a>0且2a+b=0 D.a<0且2a+b=0 3、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1,0),且满足4a+2b+c>0,有下列结论:①a+b>0;②﹣a+b+c>0;③b2﹣2ac>5a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 B.1 C.2 D.34、若抛物线y=x2﹣3x+c与y轴的交点为(0,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物线开口向下 B.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0),(3,0)C.当x=1时,y有最大值为0 D.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2的图象如图所示,顶点为(﹣1,0),下列结论:①abc>0;②b2﹣4ac=0;③a>2;④ax2+bx+c=﹣2的根为x=x2=﹣1;⑤若点B(﹣1,y1)、C(﹣,y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1>y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2 B.3 C.4 D.56、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1,0),对称轴为直线x=﹣1,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1<x<1 B.﹣3<x<﹣1 C.x<1 D.﹣3<x<17、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B=2,点D为边AB上一点,过点D作DE∥AC,交BC于E点;过E点作EF⊥DE,交AB的延长线于F点.设AD=x,△DEF的面积为y,则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8、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5cm,高为4cm,直线l⊥边AB,并从点A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右运动,若直线l在菱形ABCD内部截得的线段MN的长为y(cm),则下列最能反映y(cm)与运动时间x(s)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C. D.9、如图,在△ABC中,∠ABC=60°,∠C=45°,点D,E分别为边AB,AC上的点,且DE∥BC,BD=DE=2,CE=,BC=.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D→E→C匀速运动,运动到点C时停止.过点P作PQ⊥BC于点Q,设△BPQ的面积为S,点P的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 B.C. D.10、抛物线y=ax2+bx+3(a≠0)过A(4,4),B(2,m)两点,点B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记为d,满足0<d≤1,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m≤2或m≥3 B.m≤3或m≥4 C.2<m<3 D.3<m<411、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函数值y与自变量x之间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的值为_______-.12、若函数y=x2+2x﹣m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m的值为.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顶点A在x轴正半轴上,顶点C的坐标为(4,3).D是抛物线上一点,且在x轴上方.则△BCD的最大值为.14、已知二次函数y=-x2+2x+m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的解为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抛物线y=a(x+)2+k与y轴的交点,点B 是这条抛物线上的另一点,且AB∥x轴,则以AB为边的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16、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经过原点O(0,0),A(2,0).(1)写出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2)若将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到OA′,试判断点A′是否为该函数图象的顶点?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三角形AOB的顶点A、B分别落在坐标轴上.O 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6,0),点B的坐标为(0,8).动点M从点O出发.沿OA向终点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出发,沿AB向终点B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动点M、N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当t=3秒时.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并求出经过O、A、N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此运动的过程中,△MNA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MNA是一个等腰三角形?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2﹣2hx+h的图象的顶点为点D.(1)当h=﹣1时,求点D的坐标;(2)当﹣1≤x≤1时,求函数的最小值m.(用含h的代数式表示m)18、如图,抛物线y=ax2+bx+2经过点A(﹣1,0),B(4,0),交y轴于点C;(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用一般式表示);(2) 点D为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点,是否存在点D使S△ABC =S△ABD?若存在请直接给出点D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将直线BC绕点B顺时针旋转45°,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E,求BE的长.19、如图,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A(1,4),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B(0,3),与x轴交于C,D两点.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当PA+PB的值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一一、选择题1、B 2、A解:∵点(0,m)、(4,m)为抛物线上的对称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即﹣=2,∴b+4a=0,∵x=1,y=n,且n<m,∴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即a>0.3、D解:如图,∵抛物线过点(﹣1,0),且满足4a+2b+c>0,∴抛物线的对称轴x=﹣>,∴b>﹣a,即a+b>0,所以①正确;∵a<0,b>0,c>0,∴﹣a+b+c>0,所以②正确;∵a﹣b+c=0,即b=a+c,∴4a+2(b+c)+c>0,∴2a+c>0,∴b2﹣2ac﹣5a2=(a+c)2﹣2ac﹣5a2=﹣(2a+c)(2a﹣c),而2a+c>0,2a﹣c<0,∴∴b2﹣2ac﹣5a2>0,即b2﹣2ac>5a2.所以③正确.故选:D.4、D【解答】解:A、∵a=1>0,∴抛物线开口向上,A选项错误;B、∵抛物线y=x2﹣3x+c与y轴的交点为(0,2),∴c=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2.当y=0时,有x2﹣3x+2=0,解得:x1=1,x2=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0)、(2,0),B选项错误;C、∵抛物线开口向上,∴y无最大值,C选项错误;D、∵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D选项正确.故选:D.【解答】解:①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可知:<0,∴ab>0,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知:c+2>2,∴c>0,∴abc>0,故①正确;②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0,∴b2﹣4ac=0,故②正确;③令x=﹣1,∴y=a﹣b+c+2=0,∵=﹣1,∴b=2a,∴a﹣2a+c+2=0,∴a=c+2,∵c+2>2,∴a>2,故③正确;④由图象可知:令y=0,即0=ax2+bx+c+2的解为x1=x2=﹣1,∴ax2+bx+c=﹣2的根为x1=x2=﹣1,故④正确;⑤∵﹣1<<,∴y1>y2,故⑤正确;故选:D.6、解:∵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1,0),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坐标是(﹣3,0),∴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3<x<1.7、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F=∠B=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F=30°,然后证得△EDB是等边三角形,从而求得ED=DB=2﹣x,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EF,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y与x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即可判定.【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C=60°,∵DE∥AC,∴∠EDF=∠A=60°,∠DEB=∠B=60°∵EF⊥DE,∴∠DEF=90°,∴∠F=90°﹣∠EDC=30°∵∠EDB=∠DEB=60°,∴△EDB是等边三角形.∴ED=DB=2﹣x,∵∠DEF=90°,∠F=30°,∴EF=ED=(2﹣x).∴y=ED•EF=(2﹣x)•(2﹣x),即y=(x﹣2)2,(x<2),8、解:点M从点A到点D的过程中,y==x,(x≤3),故选项A、B、C错误,当点M从D点使点N到点B的过程中,y=4,(3<x≤5),点M到C的过程中,y==x﹣,(x>5),故选项D正确,9、解:∵PQ⊥BQ∴在P、Q运动过程中△BPQ始终是直角三角形.∴S△BPQ=PQ•BQ①当点P在BD上,Q在BC上时(即0s≤t≤2s)BP=t,BQ=PQ•cos60°=t,PQ=BP•sin60°= S△BPQ=PQ•BQ=•t•t=t2此时S△BPQ的图象是关于t(0s≤t≤2s)的二次函数.∵>0∴抛物线开口向上;②当P在DE上,Q在BC上时(即2s<t≤4s)PQ=BD•sin60°=×2=,BQ=BD•cos60°+(t﹣2)=t﹣1S△BPQ=PQ•BQ=••(t﹣1)=t﹣此时S△BPQ的图象是关于t(2s<t≤4s)的一次函数.∵斜率>0∴S△BPQ随t的增大而增大,直线由左向右依次上升.③当P在DE上,P在EC上时(即4s<t≤s)PQ=[CE﹣(t﹣4)]•sin45°=﹣t(4s<t≤s),BQ=BC﹣CQ=BC﹣[CE﹣(t﹣4)]•cos45°=﹣(﹣t)=t+S△BPQ=PQ•BQ由于展开二次项系数a=k1•k2=•(﹣)•()=﹣抛物线开口向下,10、B. 11、﹣.解:∵x=1.x=2时的函数值都是﹣1相等,∴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即=﹣.12、﹣1.解:∵函数y=x2+2x﹣m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22﹣4×1×(﹣m)=0,解得:m=﹣1.13、15 14、 x1=-1,x2=315、12.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抛物线y=a(x+)2+k与y轴的交点,∴点A的横坐标是0,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点B是这条抛物线上的另一点,且AB∥x轴,∴点B的横坐标是﹣3,∴AB=|0﹣(﹣3)|=3,∴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3×4=12,16、解:(1)∵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经过原点O(0,0),A(2,0).解得:h=1,a=﹣,∴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2)点A′是该函数图象的顶点.理由如下:如图,作A′B⊥x轴于点B,∵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到OA′,∴OA′=OA=2,∠A′OA=60°,在Rt△A′OB中,∠OA′B=30°,∴OB=OA′=1,∴A′B=OB=,∴A′点的坐标为(1,),∴点A′为抛物线y=﹣(x﹣1)2+的顶点.故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8,∴D(8,3),∵B,D点都在抛物线y=x2+bx+c上,∴解得:,故此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3;(2)①如图2,∵OA=3,OB=4,∴AC=5.设点P运动了t秒时,PQ⊥AC,此时AP=t,CQ=t,AQ=5﹣t,∵PQ⊥AC,∴∠AQP=∠AOC=90°,∠PAQ=∠ACO,∴△APQ∽△CAO,∴=,即=解得:t=.②如图3,设点P运动了t秒时,当QP⊥AD,此时AP=t,CQ=t,AQ=5﹣t,∵QP⊥AD,∴∠APQ=∠AOC=90°,∠PAQ=∠ACO,∴△AQP∽△CAO,∴=,即=,解得:t=.即当点P运动到距离A点或个单位长度处,△APQ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4,∵S四边形PDCQ+S△APQ=S△ACD,且S△ACD=×8×3=12,∴当△APQ的面积最大时,四边形PDCQ的面积最小,当动点P运动t秒时,AP=t,CQ=t,AQ=5﹣t,设△APQ底边AP上的高为h,作QH⊥AD于点H,由△AQH∽△CAO可得:=,解得:h=(5﹣t),∴S△APQ=t×(5﹣t)=(﹣t2+5t)=﹣(t﹣)2+,∴当t=时,S△APQ达到最大值,此时S四边形PDCQ=12﹣=,故当点P运动到距离点A,个单位处时,四边形PDCQ面积最小,则AQ=QC=,故△CMQ的面积为:S△AMC=××4×6=6.当t=3时,AN=t=5=AB,即N是线段AB的中点;∴N(3,4).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x-6),则:4=3a(3-6),a=-;∴抛物线的解析式:y=-x(x-6)=-x2+x.(2)过点N作NC⊥OA于C;由题意,AN=t,AM=OA-OM=6-t, NC=NA·sin∠BAO=t·=t;则:S△MNA=AM·NC=×(6-t)×t=-(t-3)2+6.∴△MNA的面积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6.(3)Rt△NCA∴OC=OA-AC=6-t,∴N.∴NM==;又:AM=6-t,AN=t(0<t<6);①当MN=AN时,=t,即:t2-8t+12=0,t1=2,t2=6(舍去);②当MN=MA时,=6-t,即:t2-12t=0,t1=0(舍去),t2=;③AM=AN时,6-t=t,即t=;综上当t的值取2或或时,△MAN是等腰三角形.19、解:(1)当h=﹣1时,y=x2+2x﹣1=(x+1)2﹣2,则顶点D的坐标为(﹣1,﹣2);(2)∵y=x2﹣2hx+h=(x﹣h)2+h﹣h2,∴x=h时,函数有最小值h﹣h2.①如果h≤﹣1,那么x=﹣1时,函数有最小值,此时m=(﹣1)2﹣2h×(﹣1)+h=1+3h;②如果﹣1<h<1,那么x=h时,函数有最小值,此时m=h﹣h2;③如果h≥1,那么x=1时,函数有最小值,此时m=12﹣2h×1+h=1﹣h.20、解: (1) ∵抛物线y=ax2+bx+2经过点A(﹣1,0),B(4,0),∴,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2) 由题意可知C(0,2),A(﹣1,0),B(4,0),∴AB=5,OC=2,∴S△ABC=ABOC=×5×2=5,∵S△ABC=S△ABD∴S△ABD=×5=,设D(x,y),∴AB|y|=×5|y|=,解得|y|=3,当y=3时,由﹣x2+x+2=3,解得x=1或x=2,此时D点坐标为(1,3)或(2,3);当y=﹣3时,由﹣x2+x+2=﹣3,解得x=﹣2(舍去)或x=5,此时D点坐标为(5,﹣3);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D,其坐标为(1,3)或(2,3)或(5,﹣3);(3) ∵AO=1,OC=2,OB=4,AB=5,∴AC==,BC==2,∴AC2+BC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即BC⊥AC,如图,设直线AC与直线BE交于点F,过F作FM⊥x轴于点M,由题意可知∠FBC=45°,∴∠CFB=45°,∴CF=BC=2,∴=,即=,解得OM=2,=,即=,解得FM=6,∴F(2,6),且B(4,0),设直线BE解析式为y=kx+m,则可得,解得,∴直线BE解析式为y=﹣3x+12,联立直线BE和抛物线解析式可得,解得或,∴E(5,﹣3),∴BE==.21、解:(1)∵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4),∴设抛物线表达式为y=a(x-1)2+4.由于抛物线过点B(0,3),∴3=a(0-1)2+4.解得a=-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1)2+4,即y=-x2+2x+3.(2)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E(0,-3),连接AE交x轴于点P,连接PB.设AE表达式为y=kx+b,则∴y=7x-3.当y=0时,x=.∴点P坐标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