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 歌唱第四单元欣赏《故乡的亲人》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

《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一五中学龚超刚题《故乡的亲人》教具钢琴、竖笛、吉他型综合型唱歌对象初一学生认知目标:1了解福斯特歌曲的特点。
2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能力目标:1通过听、看、唱、想、议、奏等活动体验歌曲,培养学生艺术思维能力。
2通过创编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二度创作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接受音乐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1322、ⅰ6、22。
亲爱的乡的老的2、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境导入1、播放以学过的有关思念家乡的歌曲,如《念故乡》、要求学生跟音乐轻唱2、同学们!你们刚才唱的歌曲名是什么?表达什么情感的?3、老师请同学谈谈自己家乡的人闻趣事1、学生随录音回忆所学歌曲,并轻声唱。
2、学生回答:⑴《念故乡》⑵思念家乡3学生谈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感受或出示自己家人的合影照片与同学一起分享幸福二、欣赏歌曲1介绍歌曲作者福斯特及歌曲特点2复习认识音乐记号:力度记号f、f、渐强、·任意延长记号。
3放录音1学生自学了解作者福斯特及作品。
2学生自学了解歌曲特点:结构简单、旋律优美、歌词简洁、通俗易唱。
3学习识记音乐记号并感受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4学生通过阅读已了解歌曲的情感,欣赏时再次体验歌曲情感。
三、歌曲演唱1简单练声,规范学生唱歌姿势和正确发声。
2视唱乐谱,朗诵歌词3难点解决3教师范唱4钢琴伴奏1学生用a、、u母音作哼鸣练习2学唱曲谱,带节奏朗诵歌词3学生练习3感受歌曲情感4学生将以上学到的知识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生感受二部合唱四、曲式结构分析1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唱了歌曲,你们感觉歌曲结构怎样? 2教师归纳,歌曲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共四个乐段1学生通过欣赏和练唱对作品结构已有了解,学生分组讨论完成:aàbà四个乐段2学生上黑板写出结构图:ABaàbà五、竖笛演奏提示学生注意气息和音准1学生自行练习a部分旋律,如果学生优秀可吹奏全曲六、巩固新教师用吉他伴奏1学生在老师的吉他下演唱歌曲体会弦乐的音乐表现力2学生分组进行七、拓展1请同学们用你们事先准备好的蜡笔和纸将自己家乡的人和事采用漫画形式表达出来或者改写歌词2请同学试着将歌曲的速度和力度1学生互相讨论动手画家乡的山水人物或改写歌词并将几个好一点的展示或读出来共享2学生试着改变歌曲形象八、小结,布置作业希望同学们将歌曲唱熟并能用竖笛完整吹奏并查下节有关资料,下。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四单元欣赏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四单元欣赏故乡的亲人教学设
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引导学生在体验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去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的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
掌握二段体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手段。
2学情分析
《故乡的亲人》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一首思乡曲,歌曲为
C大调,4/4拍,结构为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由一个民族风格的主题和一段副歌组成,歌曲旋律朴实、优美抒情、结构简单,具有浓郁的黑人赞诗风格。
3重点难点
二段体曲式,以及在体验思乡歌曲的过程中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情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故乡的亲人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将学唱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歌曲《故乡的亲人》,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0页,快速的阅读歌词,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说说歌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新课教学——学唱歌曲
1、作者、创作背景。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四单元欣赏《故乡的亲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四单元欣赏《故乡的亲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四单元欣赏《故乡的亲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引导学生在体验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去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的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
掌握二段体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手段。
2学情分析
《故乡的亲人》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一首思乡曲,歌曲为
C大调,4/4拍,结构为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由一个民族风格的主题和一段副歌组成,歌曲旋律朴实、优美抒情、结构简单,具有浓郁的黑人赞诗风格。
3重点难点
二段体曲式,以及在体验思乡歌曲的过程中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情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故乡的亲人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将学唱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歌曲《故乡的亲人》,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0页,快速的阅读歌词,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说说歌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新课教学——学唱歌曲
1、作者、创作背景
师:这首歌的音乐情绪委婉哀伤,旋律深沉感人,堪称思乡歌曲中的经典,让我们一起。
《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

故土的亲人?教学设计一五中学龚超刚课题故土的亲人?教具钢琴、竖笛.、吉他课型综合型唱歌课对象初一同学(一)认知目标:1 了解福斯特歌曲的特点。
2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二)力量目标:1通过听、看、唱、想、议、奏等活动体验歌曲,培育同学艺术思维力量。
2通过创编培育同学对音乐的二度创作力量。
(三)情感培育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心情,培育同学喜爱家乡、喜爱亲人、喜爱生活。
2引导同学乐观主动愉悦接受音乐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1.322、.6、2.2。
亲爱的乡的老的2、用竖笛演奏歌曲。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境导入1、播放以学过的有关思念家乡的歌曲,如?念故土?、要求同学跟音乐轻唱.2、同学们!你们刚刚唱的歌曲名是什么?表达什么情感的?3、老师请同学谈谈自己家乡的人闻趣事.1、同学随录音忆所学歌曲,并轻声唱(大局部同学正处变声期)。
2、同学答复:回?念故土?团思念家乡3同学谈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感受(三至五位同学简洁介绍即可)或出示自己家人的合影照片与同学一起共享幸福.二、观赏歌曲同学自行完成,老师抽查)2复习熟悉音乐记号:力度记号f(强)、mf仲强)、渐强、-任意延长记号。
3放录音(完整观赏一次)1同学同学介绍)。
2同学自学了解歌曲特点:结构简洁、旋律美丽、歌词简洁、通俗易唱。
3学习识记音乐记号并感受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以备唱歌时用)。
4同学通过阅读已了解歌曲的情感,观赏时再次体验歌曲情感。
三、歌曲演唱1简洁练声,标准同学唱歌姿态和正确发声。
2视唱乐谱,朗诵歌词3难点解决3老师范唱4钢琴伴奏(将第三四句设计成简洁二部进行)1同学用a、0、u母音作哼鸣练习(以便翻开头部共鸣腔获得甜蜜圆润的声音)2学唱曲谱,带节奏朗诵歌词3同学练习3感受歌曲情感4同学将以上学到的学问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5同学感受二部合唱四、曲式结构分析1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唱了歌曲,你们感觉歌曲结构怎样?2老师归纳,歌曲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共四个乐段.1同学通过观赏和练唱对作品结构已有了解,同学分组争论完成:a a b 占四个乐段2同学上黑板写出结构图:A Ba ab a五、竖笛演奏(老师示奏一个乐段)提示同学留意气息和音准1(由于同学初一时学过了C大调指法)同学自行练习a局部旋律,假如同学优秀可吹奏全曲六、稳固新课老师用吉他伴奏(设计意图:由于弦乐器更能表达这首歌的情感)1同学在老师的吉他下演唱歌曲体会弦乐的音乐表现力2同学分组进行(一组用竖笛吹奏一组唱歌)七、拓展(力量迁移)1请同学们用你们事先预备好的蜡笔和纸将自己家乡的人和事采纳漫画形式表达出来或者改写歌词2请同学试着将歌曲的速度和力度1同学相互争论动手画家乡的山水人物或改写歌词并将几个好一点的展现或读出来共享.2同学试着转变歌曲形象八、小结,布置作业盼望同学们将歌曲唱熟并能用竖笛完整吹奏并查下节课有关资料(朝鲜民歌),下课。
故乡的亲人-人音版选修 歌唱教案

故乡的亲人- 人音版选修歌唱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会掌握以下技能: 1. 理解和演唱《故乡的亲人》这首歌曲; 2. 学会合唱技能,能够与他人协作表演; 3. 对歌曲中表达的爱与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播放《故乡的亲人》这首歌曲,让学生可自由欣赏感受该歌曲的音乐、声音、节奏等元素,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该歌曲的个人理解。
2.歌曲练习:请学生分两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熟悉的声部,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合唱练习:将两个小组合并,学生开始进行合唱练习。
在合唱练习中,强调节奏的稳定和互相配合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沟通与协调,共同创造良好的表演效果。
4.情感剖析: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表达的情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加深对歌曲的情感认知。
教学步骤1.开场:向学生简要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故乡的亲人》,并呼吁学生积极参与歌唱和表演过程。
2.歌曲欣赏:播放歌曲,让学生自由欣赏。
3.歌曲练习:在学生已经熟悉歌曲之后,分为两个小组进行声部分工。
每个小组30分钟的时间进行反复练习。
4.合唱练习:将两小组合并,老师开始指导合唱练习。
强调节奏的稳定和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沟通与协调,共同创造良好的表演效果。
5.情感剖析: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表达的爱、归属感等情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对歌曲的感受。
扩展练习1.和声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和声,并鼓励学生自行尝试进行创作。
2.自由表演: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特才华和创意想法,共同创造一个独特的表演作品。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会培养出协作和创造的精神,掌握合唱技巧,并对歌曲中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这也为学生们未来的表演和音乐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歌唱》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歌唱》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选修《歌唱》
第一单元学会歌唱
欣赏
我爱你,中国--故事片《海外赤子》插曲
我的未来不是梦
回声
把我的奶名儿叫
知识
歌唱与合唱
拓展与探究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二单元赞美祖国
欣赏
祖国颂
啊!中国的土地
知识
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实践
同一首歌
歌唱的基本要素(一) 发声与气息
拓展与探究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三单元芳菲田野
欣赏
在幼发拉底河岸——选自歌剧《纳布河》知识
指挥的基本图式(一)
实践
LET THERE BE PEACE ON EARTH
歌唱的基本要素(五) 歌唱的艺术处理
拓展与探究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七单元浓郁乡情
欣赏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八骏赞
知识
指挥的基本图式(二)
实践
半个月亮爬上来
歌唱的基本要素(六) 歌唱的整体协同运动拓展与探究
单元综合与测试
本册综合。
《故乡的亲人》教学案例

《故乡的亲人》教学案例作者:周光芬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第10期一、教材分析1.课选自《课标》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2.本单元教学主要是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让学生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思乡情感,并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提高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及创造能力。
3.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故乡的亲人》,熟悉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的第一主题;能感受作品所蕴涵的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能拓展、迁移、创新,学会自主欣赏、感受音乐的美。
4.教学重点:情感的体验(思乡情)。
二、教学思路1.初一的学生经过了小学六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技能,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愿意“随便”接受“任何人”(包括父母、老师等)的安排、建议,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被别人理解,被别人承认,因此,“一言堂”老师说了算的教学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2.我认为要很好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关键是应该抓住“体验”、“实践”两点,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让学生有“发言权”“选择权”“决定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去寻求,这样的感受才是真切的,也是不容易遗忘的。
只有认真实践,才能有情感的体验、心灵的震撼。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便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3.音乐课是学生们喜爱的学科之一,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我认为应该将音乐课安排得丰富多彩,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歌曲《故乡的亲人》的教唱,同时又选择了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的欣赏,最后,安排了实践创新活动,有唱,有听,有看,有活动,始终不会让学生产生单一枯燥的感觉。
4.情感的培养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有关音乐的一些基本技能-譬如说识谱的能力也是应该掌握的。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便巧妙地安排了这项能力的训练。
三、过程设计1.教学媒体:多媒体2.教学方法:欣赏、探究、实践3.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播放音乐(《故乡的亲人》)、画面[Powerpoint]将学生带入神圣的音乐殿堂,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做好铺垫。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1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教学设计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第二十五节《西出1/ 2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 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用音乐丰富自己的生活,用音乐美化自己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四单元欣赏《故乡的亲人》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引导学生在体验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去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的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
掌握二段体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手段。
2学情分析
《故乡的亲人》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一首思乡曲,歌曲为
C大调,4/4拍,结构为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由一个民族风格的主题和一段副歌组成,歌曲旋律朴实、优美抒情、结构简单,具有浓郁的黑人赞诗风格。
3重点难点
二段体曲式,以及在体验思乡歌曲的过程中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情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故乡的亲人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将学唱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歌曲《故乡的亲人》,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0页,快速的阅读歌词,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说说歌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新课教学——学唱歌曲
1、作者、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