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计算机主要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合集下载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概述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概述

➢教学进程
项目
MPC-1
MPC-2
RAM
➢2MB
➢4MB
CPU
16MHz 386SX ➢25MHz 486SX
硬盘容量 ➢30MB
➢160MB
CD-ROM 声卡
150KB/S
最大寻址时间1S
8 bit 数字声音 8个合成音MIDI
300KB/S 最大寻址时间400 MS ➢CD-ROM/XA
➢16 bit 数字声音 ➢8个合成音 ➢MIDI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教育系
声音还原设备
➢ 普通音箱/耳机
➢ 有源音箱(内含放大器)
Speaker 端口
分频器
✓ 输入灵敏度 ✓ 输出功率
lineout 端口 音频放大器 电源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教育系
➢教学进程
声卡录音和放音音质的好坏与声卡的采 样频率和采样位数有关。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是指声卡每秒采集 信号的次数,采样频率越高分辨率也就越高, 失真也就越小。
多媒体扩展硬件(音、视频卡)
B层

计算机硬件 其它多媒体I/O设备 A层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教育系
最早多媒体化的计算机是多媒体 个人计算机MPC(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s),它以微软、IBM、PHILIPS 等公司的MPC市场联盟制定的MPC基本 硬件规范为标准
➢PHILIPS & SONY共同制定,命名为ISO9660标准, 可存储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
容 量 —650MB/74 min 基本传输速率—150KB/s(75扇区×2048字节)
激光驱动器 —CD-ROM 52x … 52倍于基本传输速率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SLIDE 19
多媒体软件平台
通过计算机中的声卡录制声音:通过计 算机中的声卡,从麦克风中采集语音生 成wav文件,也可以用录音机把磁带上 的声音信号通过线路输入到计算机中。 通过计算机中声卡的MIDI接口,从带 MIDI输出的乐器中采集音乐,形成MIDI 文件;或用连接在计算机上的MIDI键盘 创作音乐,形成MIDI文件。 从CD或VCD中直接捕获:使用专门的软 件抓取CD或VCD光盘中的音轨,生成声 源素材。再利用声音编辑软件对声源素 材进行剪辑、合成,最终生成所需的声 音文件。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SLIDE 22
多媒体软件平台
–Wavedit:是Voyetra公司的音频处理软 件,其主要功能包括
• 波形文件的录制,存储 • 选定波形文件播放范围,记录播放时间 • 声音的编辑:剪切,拷贝,插入,删除等 • 音频变换与特殊效果:改变声音的大小, 速度,回音,淡入与淡出等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SLIDE 5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⑤ 多媒体应用软件层,即多媒体应用系统 的运行平台,或多媒体播放系统。其内容 可以是面向用户的各种多媒体应用系统。 该层可以在计算机上播放硬盘上的节目, 也可以单独播放多媒体的产品,如消费性 电子产品中的CD等。多媒体应用系统放到 存储介质中,如光盘,就可以成为多媒体 产品,而作为商品销售。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SLIDE 1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第二章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第二章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第二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重点是学会CD-ROM光盘信息的读取、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的使用,了解多媒体系统软件的种类和多媒体计算机的性能。

对多媒体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1多媒体系统硬件多媒体设备包括所有可以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设备。

例如,多媒体数据的输入、编辑、输出、存储等设备。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指能对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逻辑互连、获取、编辑、存储和播放等功能的一个计算机系统。

通常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创作工具和多媒体应用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一、多媒体系统硬件由计算机传统硬件设备(CPU、存储器等)、光盘存储器、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视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多媒体通信传输设备等选择性地组合起来,构成多媒体硬件系统。

二、光盘驱动器光盘存储器是由光盘驱动器和盘片组成的,它可以存储声、文、图等多媒体信息。

光盘驱动器是读取CD-ROM盘片中信息的设备。

1.CD-ROM的特点⑴标准化⑵存储容量大⑶只读属性⑷播放CD音乐⑸交叉平台兼容性⑹快速的检索方法⑺多种媒体融合⑻价格低廉2.光盘驱动器与计算机的接口光盘驱动器与计算机常用的接口有SCSI接口、专用接口、IDE接口和AT接口等。

⑴SCSI接口⑵专用接口⑶IDE接口⑷AT接口3.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光盘驱动器随机读取数据到计算机的内存的速度。

数据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盘驱动器中的CD-ROM盘片的转速。

4.光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可以分为内置式光盘驱动器和外置式光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硬件通常包括三个部件:CD-ROM驱动器、电缆和控制卡。

三、音频卡音频卡是处理和播放多媒体声音的关键部件,它通过插入主板扩展槽中与主机相连。

音频卡从声源获取声音后,进行模拟/数字转换或压缩等处理,然后存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音频卡还可以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声音通过解压缩、数字/模拟转换后,送到输出设备进行播放或录制。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第四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4. 1概述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其中硬件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主要配置和各种外部设备以及与各种外部设备的控制接口卡(其中包括多媒体实时压缩和解压缩电路),软件系统包括多媒体驱动软件、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处理软件、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和多媒体应用软件。

(1)多媒体硬件系统的组成多媒体硬件系统是由计算机存储系统、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视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等选择性组合而成。

2)多媒体驱动软件多媒体驱动软件是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中直接和硬件打交道的软件。

它完成设备的初始化,完成各种设备操作以及设备的关闭等。

驱动软件一般常驻内存,每种多媒体硬件需要一个相应的驱动软件。

3)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简言之就是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操作系统。

多媒体操作系统必须具备对多媒体数据和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功,具有综合使用各种媒体的能力,能灵活地调度多种媒体数据并能进行相应的传输和处理,且使各种媒体硬件和谐地工作。

多媒体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特定的交互式多媒体系统使用的多媒体操作系统。

如Commodore公司为其推出的多媒体计算机Amiga 系统开发的多媒体操作系统Amiga DOS。

另一类是通用的多媒体操作系统。

如目前流行的Windows 9x、Windows NT 系列。

4)多媒体处理软件多媒体数据处理软件是专业人员在多媒体操作系统之上开发的。

在多媒体应用软件制作过程中,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编辑和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多媒体素材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质量。

常见的音频编辑软件有Sou nd Edit、Cool Edit等,图形图像编辑软件有Illustrator、CorelDraw、Photoshop等,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有Premiere,动画编辑软件有Animator Studio 和3D Studio MAX 等(5)多媒体创作软件标签层岸* ‘基片上的凹槽多媒体创作软件是帮助开发者制作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工具,能够对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控制和管理,并按要求连接成完整的多媒体应用软件。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主机,主要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内部结构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存储单元三大部分)和主板。

2、多媒体接口卡:根据多媒体系统获取、编辑音频或视频的需要而插接在计算机上的,以解决各种媒体数据的输入、输出的问题。

常用的接口卡有声卡、显卡、视频压缩卡、视频捕捉卡、视频播放卡、光盘接口卡等。

3、多媒体外部设备(工作方式一般分为输入和输出)按其功能划分成4类:1、视频音频输入设备2、视频音频播放设备3、人际交互设备4、存储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手写板(电阻压力板、电磁感应板、电容触控板)一、图像扫描仪,性能指标如下:分辨率——以每英寸上扫描像素点数(DPI)表示,分辨率一般为300DPI到1200DPI。

二、灰度——图像亮度层次范围,灰度级数越多,图像层次越丰富。

三、色彩度——彩色扫描仪支持的色彩范围四、速度——在指定的分辨率和图像尺寸下的扫描时间五、幅面——扫描仪支持的幅面大小按幅面大小分为台式扫描仪和手持扫描仪按图像分为灰度扫描仪和彩色扫描仪数字摄像设备数码产品分为数码影像类、数码随身听和掌上电脑三大类。

数码影像类设备主要分为数字摄像头、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三种。

感光器件是数码影像类器件中非常关键的设备。

摄像头分为数字摄像头和模拟摄像头。

模拟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信号必须经过太稳定的视频捕捉卡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模式并加以压缩后,才可以转换到计算机上运用。

数字摄像头可以直接捕捉影像,然后通过串并口或USB接口传到计算机。

数码相机是指能够进行拍摄,并且能通过自身内部进行处理,把拍摄到的景物转换为数字格式进行存储的照相机。

数字摄像机时能够拍摄连续动态视频图像的数字影像设备。

第2章 多媒体系统组成

第2章  多媒体系统组成
©李小英 谷长龙
2.5.3 数码照相和摄像设备 数码照相机和普通的单镜头反光相机相似,其 实是一台能够独立工作的微缩计算机。数字照相机 不用胶片,而使用CCD阵列,把来自CCD阵列的电 压信号送到模数转换器后,变换成图像的像素值。 目前的数码照相机的像素已达1000万以上,并且有 变焦功能。
(3)按扫描幅面分类 幅面表示可扫描原稿的最大尺寸,最常见的为A4和 A3幅面的台式扫描仪,此外,还有A0大幅面扫描仪。 (4)按灰度与彩色分类 扫描仪可分灰度和彩色两种 (5)按反射式或透射式分类 反射式扫描仪用于扫描不透明的原稿
©李小英 谷长龙
3.扫描仪的技术指标 (1)原稿种类 透射或者反射原稿,连续调试线条 稿,阳图或阴图原稿均可扫描分色。 (2)扫描精度 扫描精度通常用分辨率或解像度来 衡量。 (3)扫描分辨率 (4)色彩精度 (5)扫描速度 (6)阶调 (7)灰阶 (8)鲜锐度 (9)色彩再现能力 (10)接口标准
6. 大容量存储设备 主要有大容量硬盘、光盘等
©李小英 谷长龙
7. 通信设备 负责多媒体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硬件 有网卡、调制解调器、交换机等。
©李小英 谷长龙
2.3 多媒体计算机核心设备
2.3.1 多媒体处理器 2.3.2 多媒体总线
©李小英 谷长龙
2.3.1 多媒体处理器 1.MMX技术 MMX技术实际上是对Pentium指令集的一个多媒体 扩展,它利用单指令多数据流(Single—Instruction Multiple—Data,SIMD)技术,开发了很多算法内部蕴 藏的并行机制,其核心是适应多媒体低精度、大数据量的 数据流特点,充分地利用Pentium64位宽度的数据通道, 在一个指令周期并行处理多个数据 MMX技术的主要性能是: (1)提供了4种新的64位数据类型 (2)MMX技术提供了8个64位MMX寄存器MM0~MM7 (3)增强的指令系统,扩展的丰富的MMX指令可以将多 种数据 元素(8×8.4×16或2×32定点)打包成64位并 行操作,并提供57条MMX指令组成的MMX指令集:

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

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起,各个部件通过主板进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电脑中重要的“交通
枢纽”都在主板上,它工作的稳定性影响着整机工作的稳,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
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CPU 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
器、高速缓存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构成。作为
以储到磁片上的数据,不论在开机,还是关机,都不会丢失。硬盘容量很
大,已达 TB 级,尺寸有 3.5、2.5、1.8、1.0 英寸等,接口有 IDE、SATA、
SCSI 等,SATA 最普遍。移动硬盘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强调便携性的存储
产品。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移动硬盘都是以标准硬盘为基础的,而只有很少
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盘(1.8 英寸硬盘等)为基础,但价格因素决定着主流移
(5)文件管理:主要负责文件的存储、检索、共享和保护,为用户提供文 件操作的方便。 操作系统的种类繁多,依其功能和特性分为分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 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依同时管理用户数的多少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 多用户操作系统;适合管理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网络操作系统。 微机操作系统随着微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简单到复杂。Microsoft 公司开发的 DOS 是一单用户单任务系统,而 Windows 操作系统则是一多户 多任务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从 Windows 3.1 发展 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 和 Windows 8 等等。它是 当前微机中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之一。Linux 是一个源码公开的操作系统, 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对其进行改变,这让 Linux 吸收了无数 程序员的精华,不断壮大,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采用,是 Windows 操作 系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语言处理系统(翻译程序) 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使用的语言称为计算机语言或称程序设计语言。计算 机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如果要在计算机上 运行高级语言程序就必须配备程序语言翻译程序(下简称翻译程序)。翻 译程序本身是一组程序,不同的高级语言都有相应的翻译程序。翻译的方 法有两种: 一种称为“解释”。早期的 BASIC 源程序的执行都采用这种方式。它调用 机器配备的 BASIC“解释程序”,在运行 BASIC 源程序时,逐条把 BASIC 的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 成
2020/11/14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概述

• 常用的I/O设备
考 题
– 输入设备
– 输出设备
– 通信设备
• 存储设备
• USB设备
• 数字摄像设备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硬件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输入设备
• 鼠标器 • 手写板 • 磁卡设备 • IC卡设备 • 条码设备 • 图像扫描仪 • 数字化仪 • 触摸屏 • 视频捕获卡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鼠标器
• 鼠标(mouse)是随图形用户接口(GUI)普 及而流行起来的一种点输入设备。
• 鼠标是一种串行点设备。根据制造原理 和解码方式,可分为机械鼠标和光学鼠 标等。鼠标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分辨率 –与计算机的接口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手写板
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是电脑在我国广 泛普及的障碍之一,而中文手写输入设 备的出现使得克服这一障碍有了希望。 例如汉王笔,主要由一块手写板和一支 笔组成。使用时可直接连到串口上。汉 王笔可识别1300多个简繁体字、识别率 达98%。另外,现在还涌现了许多其它 品牌的产品。
• DSTN液晶显示屏用于早期的笔记本电脑(如386, 486等),由于发色数有限,所以习惯称为伪彩显
• TFT则既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现在大多数笔记本电 脑都使用TFT显示屏),又用于主流台式显示器市场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液晶显示器的优缺点
• 结构和产品体积 • 幅射和电磁波干扰 • 平面直角和分辨率 • 显示品质 • 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计算机主要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一)计算机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实体和装置(即用手能摸得着的计算机实物),如机箱、主板、内存。

硬件系统通常由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接口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下面从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入手,简单地谈谈这些硬件的功能及选购。

1.CPU:CPU是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

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 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

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

CPU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

目前主流的CPU供应商有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CPU(详细种类及型号请读者自己到网上查询)。

相比之下,AMD 的CPU在三维制作、游戏应用、视频处理方面比同档次的Intel处理器有优势,而Intel的CPU则在商业应用多媒体应用、平面设计方面有优势;在性价比方面,AMD的处理器略优于Intel的。

在选购时,要避免买到假的CPU,要注意看封装线、水印字和激光标签是否正规。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购买时最好选择推出一年到半年的CPU产品。

2. 主板:主板是安装在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有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主板上的扩充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扩展计算机的功能,如显卡、网卡等。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选购主板时应优先挑名牌大厂或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选购时,还要观察主板的包装及板材质量:先观察包装是否正规,是否有防静电袋,然后要仔细观察主板体,主板体的厚度一般在3-4mm左右。

在此前提下,选厚着为宜。

注意,主板上芯片的生产日期(如9452为94年第52个星期)不宜相差太大(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否则将影响主板的性能。

3. 内存条:内存条是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数据或程序。

我们平常据说的动态内存(即DRAM),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额外设一个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

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目前主流内存容量为1-2G,工作频率为800MHZ以上。

内存条的印刷电路板(PCB)最好是6层。

另外,好的内存条表面有比较强的金属光洁度,部件焊接也比较整齐。

选购内存条时也要挑大厂家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4.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文档数据几乎都是存储在硬盘上,或从硬盘上读取的。

它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

特点是储存量大。

硬盘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存储设备。

目前硬盘的容量一般为250-320G,缓存一般为2-16M。

选购硬盘时,要注意硬盘接口类型应与本人的计算机相匹配(现在市场的主流接口是SATA接口)。

选购时,注意区分“行货”与“水货”。

辨认“水货”的方法是:首先看防伪标签是否正规;其次看硬盘体和代理保修单上的编号是否一致。

5.光驱、刻录机:此类硬件平时可以插入光盘,用以存放数据。

光驱或刻录机对稳定性及缓存的要求较高,因此,选购这类硬件时优先挑选大厂家(如索尼、明基、三星等)的产品。

选购时还要注意硬盘的接口类型与自己的计算机是否匹配。

6. 显卡:显卡也叫显示卡、图形加速卡等。

主要作用是对图形函数进行加速处理。

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

实际上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的数据信息。

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为512MB以上,接口一般为PCI-EX16型。

显卡生产厂商主要有华硕、技嘉、昂达等。

在选购显卡时,注意显存要与主机性能相匹配(位宽选128 bit以上为宜)。

并且要优先选择大厂家生产的或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7. 网卡: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

主要功能是处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按照特定的网络协议将数据分解成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然后发送到网络上去(目前多是主板集成)。

由于不同类型网卡的实用环境可能不一样,在选购时应明确网卡使用的网络及传输介质类型、与之相连接的网络设备带宽等情况。

优质的网卡均采用喷锡板制作,其裸露部分为白色;而劣质的画金板网卡的裸露部分为黄色。

另外,对网卡的MAC地址(即ID编号)的辨别是了解网卡优劣的最好方式。

正规厂家生产的网卡的MAC地址一般为一组12位的16进制数(前6位为厂商ID,后六位是厂商分配给网卡的唯一ID)。

购买时,如发现商家所给网卡上标注的MAC地址相同,那么,肯定是劣质产品。

最后,还要看产品的做工工艺。

做工工艺的优劣体现在网卡的焊点、金手指及挡板等上:优质网卡的电路板焊点均匀干净,金手指及挡板规则且有光泽,各元件分布合理且紧凑。

8. 声卡:声卡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的硬件。

声卡的选购同网卡、显卡的选购有些相似,都要选大厂家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还要注意接口类型是否与自己的主板相匹配。

显卡的音质是判定一块显卡好坏的标准,其中包括信噪比、采样位数、采样频率、总谐波失真等指标。

目前声卡的信噪比大多达到了96db,采样位数为16bit以上,采样频率为44.1kHZ以上(值越高越好)。

理论上44.1kHZ就可达到CD音质。

此外,选购者如果只是普通应用,如看看CD、玩一些简单的游戏等,选购一般廉价的声卡就足够了;如果是用来玩大型的3D游戏,就一定要选购带3D功能的声卡,因为3D 音效已经成为游戏发展的潮流,现在所有的游戏都开始支持它了。

9. 电源:电源是对电脑供电的主要配件,是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的设备。

电源关系到整个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W。

电源的选购要注意品牌、电源的输出功率、认证、包装等。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所使用的各种程序的总体。

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共同构成实用的计算机系统,两者相辅相成。

软件系统一般分为操作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软件和应用软件三类。

1、操作系统:计算机能完成许多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他却“听不懂”人类的语言,要想让计算机完成相关的工作,必须有一个翻译官把人类的语言翻译给计算机。

操作系统软件就是这里的翻译官。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Vista操作系统,以及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等。

2、程序设计软件:程序设计软件是由专门的软件公司编制,用来进行编程的计算机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主要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编程语言(C++、Java等)。

3、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以及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

为了普通人能使用计算机,计算机专业人员会根据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需要提前编写好人们常用的工作程序,在用户使用时,只需单击相应的功能按钮即可(如复制、拖动等任务)。

常用的应用软件有MS Office 办公软件、WPS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游戏软件和杀毒软件等。

有了良好的配置当然就少不了安装了。

下面以兼容机为例,简述下多媒体计算机的组装。

二、多媒体计算机的组装:1安装机箱:主要是如何拆开机箱.在机箱的背后拧下右面边上的两颗螺丝(有大有小两种螺丝)就可找开机箱。

2. 安装电源:先将电源装在机箱的固定位置上,注意电源的风扇要对朝机箱的后面,这样才能正确的散热。

之后就用螺丝将电源固定起来。

等安装了主板后把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

3. 安装CPU:将主板上的CPU插槽旁边的把手轻轻向外拨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然后对准插入CPU。

注意要很小心的对准后再插入,不然损坏了CPU,之后再把把手压回,把把手固定到原来的位置。

并在CPU上涂上散热硅胶,这是为了与风扇上的散热片更好的贴在一起。

4. 安装风扇:要将风扇安装到主板的CPU上,先把风扇上的挂钩挂在主板CPU插座两端的固定位置上,再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都是在CPU附近)。

5. 安装主板:先把定位螺丝依照主板的螺丝孔固定在机箱,之后把主板的I/O端口对准机箱的后部。

主板上面的定位孔要对准机箱上的主板定们螺丝孔,用螺丝把主板固定在机箱上,注意上螺丝的时候拧到合适的程度就可以了,以防止主板变形。

6.安装内存:先掰开主板上内存插槽两边的把手,把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压下内存,插槽两侧的固定夹自动跳起夹紧内存并发出“咔”的一声,此时内存已被锁紧。

7. 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用螺丝固定在机箱上。

接下来插上电源线,并在硬盘上联上IDE数据线,再把数据线的另一端和主板的IDE接口连接,注意:不要把数据线接反了。

8. 安装软驱:安装的方法和硬盘差不多。

9.安装显卡:将显卡对准主板上的PCI插槽插下,用螺丝把显卡固定在机箱上。

10. 连接控制线:首先找到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键在主板上的连接位置(依照主板上的英文来连接),然后区分开正负极连接.将机箱面板上的HDD LED(硬盘灯)、PWR SW(开关电源)、Reset(复位)、Speaker(主板喇叭)、Keylock(键盘锁接口)和PowerLED (主板电源灯)等连接在主板上的金属引脚。

11.完成机箱内部的连接后就可以合上机箱盖连接外面的设备了.在机箱后面的主板I/O端口上找到绿色的圆形接口接上鼠标(USB鼠标接在USB口上),同样找到蓝色的圆形接口接上键盘。

接下来在显卡上接上显示器数据线。

12.完成以上项目后就可以接通电源了,观察计算机是否运行正常。

13.接下来做CMOS设置(根据选项用的主板的BIOS而定)。

安装操作系统(以Win XP为例):1.从光盘安装,要把BIOS进行设置,使系统能够从光盘启动。

方法如下:(1)启动计算机,按下键盘上的Del (有的是按F2)键,进入到主板BIOS设置的主界面。

(2)选择Advanced BIOS Features 选项,回车进入设置程序。

选择First Boot Device 选项,然后按键盘上的方向键将该项设置为CD-ROM(光驱启动),这样就把系统改为光盘启动了。

(3)按F10保存以后的提示是(Y)与否(N)选项,选Y退出设置。

(4)然后将光盘放入光驱里,重启电脑,电脑就会自动从光盘运行,并显示安装界面,根据提示一步步进行安装。

注意:在Windows XP拷贝完文件到硬盘,第一次重新启动计算机前,必须把光盘从光驱中取出,否则系统仍会从光盘启动并会循环执行安装程序。

(5)接下来基本上点着下一步就可以往下走了!一直到正常进入XP系统界面为止!2 .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将主板厂商提供的光盘放入光驱内读碟,让其自动运行:(1) 安装主板驱动程序,选中主板芯片组驱动进行安装。

(2) 安装声卡驱动程序,选中声卡驱动进行安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