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学案

合集下载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学案(20200514102412)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学案(20200514102412)

有韵有板的专职小贩的叫卖声中显得那么生涩,那么不和谐。正甩扑克的小弟不
耐烦了,“这卖韭菜的,没吃饭,绵羊似的。 ”众人一片哄笑。哄笑中我看见了从
窗前像那颤颤的声音一样缓缓行过的四十多岁的一位妇女,我清晰地看见了她花
白的头发,流着汗水的脸、那于裂的嘴唇。我的心一阵撕扯,我怎么能够相信,
那是我的母亲!
(3) 母亲没有看见我,我走到窗前,望着母亲佝偻远去的背影,泪潸然而下。
是安慰,是怜悯,还是鼓励我也说不清。
“你学什么专业”她一面给人拿冰棍,一面漫不经心地问。是满不在乎,还 是故作镇静,真猜不透。
“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 ” “哎呀,太巧了!有个杨天民教授,他在校吗”她突然兴奋地问。 “怎么,你认识杨天民教授”杨天民是全校师生敬仰的老教授,她居然打听 起他来,真让我惊惑不解。 “我考上了他的研究生,今天才接到的通知。 ”她平静地说。 我愕然了,霎时间,看到了我同她之间真正的距离…… 2.本文虽然短小,但情节曲折,请用六个简短的语句概括它的情节。 答:
3










4.本文写了两个人物,主人公是 方法主要是
,塑造人物的
5.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答:
6.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两个人的态度。
A







健)
B.对“她”(王敏)
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我
觉得他佝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还剩的
一口旱烟吐了出来, 笼罩在他的头上, 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

记叙文人物描写的作用学案

记叙文人物描写的作用学案

授课日期2019年12 月 22 日时间主题记叙文人物描写的作用学习目标1.掌握记叙文人物描写的四种方法。

2.能够准确掌握记叙文人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内容一、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二、互动探索预习作业:阅读下列几段文字,说说这几段文字中使用了哪些人物的描写方法。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2.“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

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

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

我须卖了这些,再去……”“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3. 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基本要求】1、能辨别人物描写的几种常见方法。

2、能结合文本,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引导】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关键信息项:1、人物描写方法的种类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2、每种描写方法的作用展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烘托氛围3、答题的步骤和思路准确识别描写方法结合文本分析作用组织语言清晰表达11 人物描写方法的种类111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姿态、服饰等外部特征的描绘。

通过外貌描写,能够给读者留下关于人物的初步印象,展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状况等。

例如“他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身着一套笔挺的西装。

”这里的描写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威严和职业形象。

112 语言描写则是通过人物的话语来表现其性格、思想和情感。

不同的语言风格、语气和用词能够反映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如“‘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微笑着安慰大家。

”这句话展现出人物的乐观和善良。

113 动作描写侧重于人物的肢体动作,能够生动地展现人物的行为习惯和内心活动。

像“她紧张地搓着手,不停地在房间里踱步。

”通过动作表现出人物的焦虑不安。

114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想法、感受和潜意识的揭示,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的动机和情感世界。

比如“他心里暗自思忖:这次机会一定要抓住,不能再错过了。

”115 神态描写主要描绘人物的面部表情,传递人物的情绪和态度。

“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此句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情。

12 每种描写方法的作用121 外貌描写可以展现人物形象,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具体的人物模样,从而增强对人物的认知。

同时,外貌描写也能够暗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122 语言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发展,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揭示故事的线索和矛盾冲突。

而且,它还能鲜明地揭示人物的性格,比如一个人的言辞粗鲁可能表明其性格急躁。

123 动作描写有助于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

细腻的动作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变化和内心挣扎。

124 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能够深入挖掘人物的动机和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人物描写教案

人物描写教案

人物描写教案【教案】课题:人物描写教学目标:1. 了解人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几种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3. 学会分析、欣赏和运用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1. 了解人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几种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课堂讲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人物描写”,并作简要说明。

2.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二、讲解人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人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确人物描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特点和内心世界。

2. 教师通过提问和示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物描写的重要性。

三、介绍几种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20分钟)1. 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并详细解释每种方法的特点和运用方式。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人物描写方法。

四、分析、欣赏和运用人物描写(15分钟)1. 教师选择一篇文学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欣赏其中的人物描写。

2.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挖掘人物描写的特点和意义,并与之前介绍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应用所学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和欣赏其他作品中的人物描写。

五、总结和小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物描写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2. 教师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小结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反馈(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剩余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上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不足,以便改进和提高。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出充分准备。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指导——《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指导——《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指导——《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教学设计微课程信息主题名称中考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指导——《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选题意图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散文、小说等要分析人物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

有部分同学对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掌握不牢固。

针对此问题,选择这个复习主题制作微课,力图帮助学生再次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分析。

适用对象初中语文,九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讲解人物描写方法,明确其含义,理解其作用,结合实例分析。

2、能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正确分辨和赏析人物描写。

3、培养学生用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结合例子加深印象难点:对人物描写作用的分析。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其他课前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来预习相关知识。

课中能在阅读中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感受人物的性格,体会人物的情感。

课后要细致观察人物,并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几个角度去写身边的人,提升自己写作水平。

制作方式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知识引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知识点。

明确学习任务和课程目标二、微课讲解:1、人物描写方法罗列五种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整体感知,加强识记2、分别从含义、作用、示例及分析四个方面讲解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1)外貌描写及作用是指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衣饰、体态、风度等方面。

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特点。

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2)神态描写及作用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

知识补充: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的联系与区别。

(3)语言描写及作用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写人文章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写人文章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写人文章阅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画像阅读的特点和技巧。

2.通过阅读人物画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人物画像的意义和背后隐藏的信息。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人物画像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

四、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2.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讨论。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张人物画像的照片,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第一印象。

2.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人物画像阅读的特点和技巧:1)观察细节:通过观察画像中的细节,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服饰等。

2)分析配图:人物画像通常会在画像旁边附有文字说明,学生要细读文字说明,理解画像的意义和背后隐藏的信息。

3)分析画风:通过观察画风和细节描绘,学生可以推测出人物的性格、职业等。

4)结合背景:画像的背景也能提供一定的线索,学生需要从背景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推理。

3.示范(10分钟)提供一张人物画像,示范给学生如何分析和解读。

其中,可以列出一些有关画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张人物画像,进行分析和讨论。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分析和推理。

5.展示及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代表将自己的分析和推理汇报给全班,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6.个人练习(10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张人物画像,独立进行分析和推理,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角度和方法进行思考。

7.评价(5分钟)教师收集学生的个人练习作业,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人物画像图片(至少3张)。

2.小组讨论的材料。

3.个人练习作业。

七、教学反思通过人物画像阅读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人物画像的意义和背后隐藏的信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人物、捕捉人物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他们在作文中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 人物描写的注意事项:突出人物特点、抓住典型事例、合理安排材料、运用修辞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人物特点,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作文,激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人物、捕捉人物特点。

3. 示例:以一篇优秀的人物描写作文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物描写的魅力。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人物描写练习,每组选取一个典型人物,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描写。

5. 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2. 观察身边的人,选取一个典型人物,写一篇人物描写作文。

3. 收集有关人物描写的优秀作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描写案例,让学生理解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和适用场景。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提高描写技巧。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人物描写技巧的情况,包括描写准确性、生动性和创新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人物描写教案

人物描写教案

人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人物描写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会运用形象细致的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3. 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选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片段,如《红楼梦》、《西游记》等;2. 材料:笔、纸、PPT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片段,引起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并向学生解释人物描写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理论讲解解释什么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如增强人物形象的生动性、丰富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等,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

3. 示例分析选择一段经典人物描写的片段,如《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描写,结合PPT展示和文字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的描写手法、描写内容和描写效果。

4. 练习演练4.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提供的人物形象,结合课前所学,互相描述并画出该人物的形象。

4.2 个人写作: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如堂上一位同学或一个家人,以该人物为对象进行描写,并注意运用形象细致的描写手法。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书写纸和笔。

5. 展示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描写作品,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找出其中的人物描写片段,并分析作者的描写手法和描写效果。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个人写作中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评估学生是否能准确使用形象细致的描写手法,是否能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五、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差异,探讨为什么不同作者对同一个人物进行描写时,效果会有所不同。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物描写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会了运用形象细致的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运用到这些技巧,写出更加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4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人物描写方法及作
用学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人物描写的作用》学案
教学目标: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实施目标:
一、知识梳理
1、什么是人物描写?对人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摹,就是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最主要的就是鲜明、准确、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所谓人物的性格特征,就是指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

2、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3、外貌(肖像)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是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动作描写的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二、知识小练:下列人物描写分别属于哪一类描写。

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
2、.“啊我才84分”这时,我的心里乱哄哄的,“我还能回家吗”想到这里,我不禁小声哭泣起来。

“怎么办说试卷丢了不行,妈妈肯定不相信!唉...”
()
3、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

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
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我觉得他佝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

还剩的一口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
4、小弗朗士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三、真题例析(分析下列语段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示例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提问:这段话对哈尼小姑娘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描写方法:作用:
【示例㈡】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方法:作用:
【示例㈢】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

“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找到文中的语言描写,画出来,说说表达作用。

描写方法:作用:
四、当堂检测
①那时候我很小,独自去离家有20分钟路程的电影院看电影。

看完电影出来,我迷路了。

这时华灯初上。

不知是恐惧还是羞涩,我不敢去问任何人,忍不住嘤嘤地哭了起来。

②这时走过来一对夫妇,那穿着薄呢大衣的女人低头拉住我的手轻声问道:“怎么了,小姑娘?”我大哭起来,告诉他们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

那女人随即轻轻摸了摸我的头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找找,好吗?”她又俯身拉起了我的手,我在黑暗中感觉着她手的温暖。

③原来我离家并不远。

那对善良的夫妇将我轻轻一送,就送到了我母亲的身边。

④我破涕为笑的时候,他们向我微笑一下,转身离去了。

夜色笼罩了他们修挺笔直的身影,我手心还留着那女人的手温。

⑤几十个寒冬酷暑过去了,我已有了那一对夫妇的年龄,但他们留给我的温暖,仍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中。

提问:第二段中对那女人主要两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一、母亲
(1)两年前的6月,我即将参加高考,而那时为学业、感情、前途所深深苦恼的我
却常要寻找发泄,于是那个下午,十多个同学聚在朋友的小房里看电视、听歌曲、甩扑克,穷聊闲侃。

(2)正说得热闹,传来一声声微弱的音阶错位似的声音:“卖……韭……菜……”不是那种简短有力的吆喝,而更像一种不抱任何奢望的乞讨,在那众多有韵有板的专职小贩的叫卖声中显得那么生涩,那么不和谐。

正甩扑克的小弟不耐烦了,“这卖韭菜的,没吃饭,绵羊似的。

”众人一片哄笑。

哄笑中我看见了从窗前像那颤颤
的声音一样缓缓行过的四十多岁的一位妇女,我清晰地看见了她花白的头发,流着汗水的脸、那于裂的嘴唇。

我的心一阵撕扯,我怎么能够相信,那是我的母亲!
(3)母亲没有看见我,我走到窗前,望着母亲佝偻远去的背影,泪潸然而下。

母亲不会骑车,就推着自行车在后架上带着一筐韭菜,在那样毒烈的阳光下,用她微弱的声音乞讨着我的学费、杂费、生活费。

而在那片哄笑中,在同学的不解中,我没有勇气承认那卑微的劳动者、那憔悴的老妇人是我的母
亲。

(4)从此我沉默了、奋发了、考学了,然而我始终不能忘记那个下午,我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在那个午后的阳光下所流的汗水。

1.母亲为什么要在毒烈的阳光下卖韭菜(
用原文回答)
答:
------------------------------------------------------------------------------------------------------------------------
*2.文中对母亲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找出一处加以分析。

------------------------------------------------------------
*3.文中第(2)段的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4.文中第(3)段的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5.文章最后说“我沉默了、奋发了、考学了”,原因是什么?
--------------------------------------------------------------------- -----------------------------------
6.读了这篇短文,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诗
《》,这首诗也是表现伟大的母爱的,请把诗的题目填在横线上,你能写出其中的诗句吗?
二、阅读《相逢》
我挺着胸,昂着头,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走过。

不时有人向我投过羡慕的目光。

我知道,这是我的校徽吸引着他们——要知道是全国名牌大学哩。

天真热,口渴了,买根冰棍。

“同志,买根冰棍。

”我走到一个冰棍箱前,递上钱。

“是你,刘建!”卖冰棍的女青年居然喊出我的名字。

啊,原来是她,我中学时的同学王敏。

几年未见,今日相逢,很有感慨。

“怎么,你考上大学了?”这句话,既惊喜,又羡慕。

“七七年考上的。

”我并不掩饰内心的得意。

记得在中学时,在班级,她总是考第一名,我怎么用功也只是第二名,一直不服气。

可如今——我感到了两人间的距离。

“你现在做什么?”好像是明知故问,话一出口,我自己也觉得不妥。

“待业青年,卖冰棍。

”她不卑不亢,却微笑着。

“呢,为啥没考大学?”
“准备考了,偏赶上那几天,病倒了。

”不幸。

一件偶然的小事,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我沉吟了一下,说。

“机会还是有的,你基础很好,自学也可以成材嘛。


是安慰,是怜悯,还是鼓励?我也说不清。

“你学什么专业?”她一面给人拿冰棍,一面漫不经心地问。

是满不在乎,还是故作镇静,真猜不透。

“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


“哎呀,太巧了!有个杨天民教授,他在校吗?”她突然兴奋地问。

“怎么,你认识杨天民教授?”杨天民是全校师生敬仰的老教授,她居然打听起他来,真让我惊惑不解。

“我考上了他的研究生,今天才接到的通知。

”她平静地说。

我愕然了,霎时间,看到了我同她之间真正的距离……
2.本文虽然短小,但情节曲折,请用六个简短的语句概括它的情节。

答:
3.本文表现的主题
是。

4.本文写了两个人物,主人公是,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是
5.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答:
6.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两个人的态度。

A.对“我”(刘
健)
B.对“她”(王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