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的防震措施

合集下载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如下:
1. 学校建筑: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将学校建筑与避难场所相结合,其中公立学校约90%有避难场所功能。

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推出了“校舍补强计划”,对中小学校舍及体育馆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抗震加固。

抗震加固的主要特点是从整体抗震性能出发,找出最薄弱环节,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抗震加固。

例如采用增加斜向钢支撑、屋盖水平拉结措施来增加建筑物强度,采用柱子外包钢或增大截面等来控制构件变形。

2. 体育馆建筑:美国主要采取的抗震加固措施是将体育馆外墙的填充墙改为钢板剪力墙以增加结构的抗侧刚度,并在与墙相连接的径向钢梁的连接节点上增加梁腋板以提高节点抗震能力,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能。

此外,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前,体育建筑主要为砌体结构,规模较小,承重形式单一,未考虑抗震设防。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建筑师。

日本的防震措施

日本的防震措施

日本的防震措施概述日本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一个岛国,经常受到地震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种自然灾害,日本政府和民众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震措施,以减少地震带来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这些防震措施包括建筑物设计、灾难预警系统和紧急撤离计划等,使得日本在地震灾害中有较高的抗震能力。

建筑物设计日本在建筑物设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震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尽量减少破坏。

一项关键的措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和横梁,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此外,建筑物还经过了地震工程师的详细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其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地震。

另外,许多建筑物还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

隔震技术通过在建筑物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层或隔震装置,将地震的能量转移到隔震层上,从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这种技术在大型商业建筑物、桥梁和重要的公共设施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灾难预警系统日本拥有先进的灾难预警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前发出地震警报。

这个系统利用了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差异,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情况来判断地震是否会达到某个区域,并向该区域的居民发出预警信息。

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在地震发生前短暂的时间内提醒人们采取行动,还可以触发自动停止电梯、关闭燃气等安全措施,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紧急撤离计划在地震发生时,日本政府提倡民众采取紧急撤离的措施,以确保整个社区的安全。

日本的城市规划中,有大量的疏散设施和紧急避难所,供居民在地震发生时避难使用。

此外,政府和相关机构还定期组织防灾演习,提高居民对地震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在紧急撤离计划中,日本还注重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照顾和保护。

特殊的疏散设施和设备被设置在社区中,以确保这些群体在地震发生时也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后续灾害应对除了上述防震措施之外,日本还注重地震后的灾害应对。

日本政府和民众经过长时间的紧急演练和建设,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灾后救援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紧急救援队伍、医疗救护网、食品和物资储备等。

日本防震措施

日本防震措施

日本防震措施1. 引言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频繁地发生地震,因此日本长期以来致力于开发和实施各种防震措施。

这些措施不仅应用于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造,还包括教育和公众宣传,以提高居民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本文将介绍日本的主要防震措施。

2. 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日本拥有先进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及时探测到地震活动并提供预警。

该系统由地震仪网络、测震台站和地震预警中心等组成。

一旦监测到地震,地震预警中心会立即向公众发送地震预警信息,使人们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例如躲避掉落物和保护自己的安全。

3. 地震建筑标准日本制定了严格的地震建筑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有足够的抗震性。

这些标准要求建筑物必须在地震荷载下保持结构稳定,抵抗地震力量并最大程度地减少震动对建筑物和居民的影响。

标准还包括防震设备的安装,如减震器、隔震器和加强支撑结构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4. 防震教育和公众宣传日本重视防震教育和公众宣传,致力于提高居民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从小学开始,学校就会组织地震演习,教授学生如何避难和自救。

此外,政府和地方机构还定期举办防震讲座和培训,向公众传授有关地震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这些教育和宣传活动,人们学会了正确的应对措施,并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和沉着。

5. 防震科研和技术创新日本在防震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政府和学术机构积极组织研究项目,研究地震的机理、预测方法和灾害风险评估等。

同时,新的防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

例如,智能建筑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振动情况,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高性能的防震装置可以比传统的设备更有效地减少地震对设计结构的影响。

6. 居民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日本鼓励居民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政府负责向居民提供有关地震的信息和指导,同时还提供防震设备的指导和培训。

居民被鼓励团结合作,参加社区的防震计划和活动,以提高整个社区的抗震能力。

第一节日本

第一节日本

进口原油等资源
(二)日本的对外贸易 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 出口:工业制成品。 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 及欧洲各国。
出口汽车的产品
日本的汽车出口 中国是日本的重要出口国之一, 你能说出我们生活中的日本品牌吗?
佳能-相机
索尼-电器
三菱-机械
丰田-汽车
松下-电器
双狮-手表
中国和日本 之间的贸易
四、日本文化
寿司
寿司
相扑
具有本国传统文化特点
四、日本文化
鉴 真 东 渡
派 遣 唐 使 和 服
日 本 文 字
日 本 茶 道
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很大。
日本的饮食
生 鱼 拉 面
清 酒
寿 司
六、人口与主要城市
阅读教材P75,填写下表,了解日本的居民特征。 人口 1.28亿 民族 大和族 语言 日语 宗教 神道教 佛教
中 服装 石油 煤炭 棉花
水产品 蔬菜

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经
济贸易伙伴国;日本对中国
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高技术

钢材 电子产品 其他工业产品
附加值制成品,如家用电器、

汽车、精密仪器等; 中国 对日本出口的产品则以劳动 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含量较低 的初级产品为主。
思考:
日本发展经 济有哪些有利和 不利的条件?
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70%,被誉为“绿色王国”。有 20几种有关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法律,鼓励和嘉奖造林 优异者。日本人几乎到了“爱树成癖”的程度。房屋还没 建起,四周已种上了花草树木。不论何处,很难看到攀折 花木的坏现象。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
对照新潟与东京的气候统计图,结合两地的海陆和地形位 置,分析日本东西两侧的主要气候差异及原因。

日本人抵御地震有哪些措施

日本人抵御地震有哪些措施

日本人抵御地震有哪些措施
日本是一个多发地震国家,那么日本人抵御地震的措施有哪些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日本抵御地震措施
日本经常发生地震,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一说是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平均就发生4次。

“久病成良医”的日本人在应对地震威胁的经验上,确实称得上是举世无匹。

他们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
1.有成熟的政策框架,系统的地震救灾减灾战略,专门的指导机构指导一系列的行动,比如说预防性的行动,应急救援、还有灾后的反应和重建等;
2.有深入全社会的系统的安全培训,一旦发生险情,该如何疏散、躲避、到何处聚集,小学生们都烂熟于胸。

而且很多家庭、学校、甚至酒店房间都有“地震应急包”,就算受困也能短期维持生存等待救援;
3.有先进的抗震建筑。

日本高层、特高层大楼每隔数层会有一层防震措施,就像我们垒积木一样,我们垒一个完整的“高楼”容易倒,但是我们可以把几个小积木垒接起来,用“胶”粘连,下层建筑震动会在粘结处震动被化解一部分,对上层的影响就变小了,这是常见的防震措施。

此外,传统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所筑,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4.另外,日本在地震预警方面做得也很出色,可以在地震发
生,但震动尚未传到地面之前12秒预警,并将预警在所有电视频道上播出。

国人看到预警之后就会从容应对的。

比如收到了这样的预警,日本的新干线列车就会停止。

日本地震措施

日本地震措施

日本地震措施引言日本是一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国家,经常遭受强烈地震的威胁。

为了保护国家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地震措施。

本文将介绍日本在地震防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措施的效果。

地震预警系统日本非常重视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该系统通过监测地震的震源和传播速度来提前预警可能受到地震影响的区域。

一旦地震预警系统发出警报,人们可以有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做出反应,例如寻找避难所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主要由两个组成部分构成:地震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

地震监测网络由分布在全国范围内的地震监测仪器组成,这些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地震的震级和震源位置。

地震预警系统则是根据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并根据预定的警报等级发出提前预警信息。

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地震预警系统成功提前几十秒发出警报,从而减少了许多伤亡和损失。

建筑物抗震措施日本是世界上最具地震活动性的地区之一,因此该国在建筑物设计和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抗震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尽可能地稳定和安全。

日本的建筑物抗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震结构设计日本的建筑物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而不是传统的木结构。

这些材料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时更好地承受地震力。

2. 抗震支撑系统建筑物通常有抗震支撑系统,如铅橡胶支撑和液体阻尼器等。

这些系统能够吸收部分地震能量,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害。

3. 地基加固为了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日本通常在建筑物基础上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如加固地基土壤或采用深基坑等。

4. 室内防护在建筑物内部,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人员的安全。

例如,建筑物内有指示标志和疏散通道,以便人员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

这些抗震措施使得日本的建筑物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更好地保护居民的安全。

居民防震意识和准备工作除了政府和建筑物的措施外,居民自身的防震意识和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

日本抗震救灾经验

日本抗震救灾经验
维普资讯
日本抗 震 救 灾经 验
作 为 地 j 足多 发 Ⅲ 的 l { 小 , 政 H寸及 。 般 Ⅲ l 屯能 住 发 ,卜地 震 时采取 仃 条不 紊 的膨 对 措 施 , 这 ‘ 点 ‘Ij l I 小 小 断 亿 实 践 【{1总 结 经 验 教 训 , ~t- ;J 1] 以改 辩 仃 火 。
四、 万 一 ‘ 大楼倒塌 , 你被压 在建筑 物 内, 那么 , 你第一 要保持冷静 , 先不要 大 喊 大 叫 , 以保持体 力 。
如 果听 到 附近 有动静 的话 , 你可 以 喊话 , 或 者 用 木棒或 铁器 敲击 发 出声音来 告诉 人 们 你 生 存 着 , 并 告 知他们 的位 置 。
体验

,卜灾
蚌时 。

的实况

了解 进 雕 办 法 。
校 矧 、 公 川 、 缓 冲 绿 地 等 公 县 设施 化 灾 难
m 什 发 ' I- H寸也 都 能 成 为迷 雕 所 , 指 示 J}!{l 更
足 随 处 LU 见 。 政府到位 处理危机有条不紊
为 防 l l :发 生 人 舰 模 f J 然 火 害 l{1f 指 挥
3 、 地 震 发 生 时 , 如 果你刚好在使用 煤 气 的话 , 那 么 , 你 如 果不 立 即 关掉 , 那 么 等 于你在 为 自己 制造 自杀炸 弹 。
五 、 地 震 发生后 , 以下 3 件事千万 要 注意:
1 、 不要 乘 电梯逃 生 。 因 为地 震 发 生 后 , 电梯 会 自动 停 止 。 万 一 电梯 失控 , 会 摔 下 去 导致 乘 客 死 亡 。
2 、 不 能随便跳 窗 。 如果是底层 的 话 , 你 可 以尝 试 着跳 窗逃 离 , 如 果 是 三 层 以上 建筑 的 话, 那 么 跳 窗无 疑 等 于 自杀 。

10—施工技术丨日本超高层装配式建筑是如何实现抗震的

10—施工技术丨日本超高层装配式建筑是如何实现抗震的

施工技术丨日本超高层装配式建筑是如何实现抗震的?装配式的建筑,柱子和梁都是现场拼装而成,遇到大地震到底安全吗?日本地震频发,一般的小地震,老百姓早已习以为常,即使是2011年3月11日的9级大地震,居然也没有房子被震倒,房屋真正成为人们安全坚固的壁垒。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他们的装配式建筑与隔震减震措施是怎样完美交圈的呢?让我们以东京本八幡的一栋超高层全预制结构为例来看看吧。

本八幡超高层建筑的抗震利器框架结构,结构高度144.2米。

地上42层,标准层层高3.3米,一层地下室,管桩基础。

二、平面与体型1、体型对称,外框投影边长41.4米,高宽比3.48。

规整的平面与体型,较小的高宽比,是结构利于抗震的第一步。

2、内筒与外圈均为PC框架(PC柱、PC梁)。

在内筒内侧有一榀钢框架(见图示),由钢柱钢梁建造(仅作为机械升降停车库,基本不作为抗侧力体系)。

日本高层建筑普遍使用框架结构,剪力墙只在低、多层中使用,是因为日本人认为剪力墙相比框架而言抗震性能不明确;更重要的是,框架相比剪力墙更加“柔”,能够承受更大的变形,在日本的规范中,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就是楼层的水平位移除以层高)可以允许做到1/120,而国内为1/550,即日本认为地震时让建筑“适当摇摆以释放能量”要好过“硬扛”。

配合以隔震减震技术,日本的框架结构可以做到200米高。

三、减震柱的使用减震原理:当地震来临,柔性建筑就开始晃动,所产生的能量就要全部被减震柱吸收掉,保护关键的柱子、梁不被破坏。

布置位置:内筒三跨PC柱的左右两跨,四周各2根,每层8根;从1层布置至29层,共计232根。

▲内筒三跨PC柱的左右两跨▲从1层布置至29层内筒框架因刚度较大,将分配较大的水平作用(约60%~80%的地震、风荷载)。

尤其是内筒角部变形较大,故将减震柱布置于此,可最大限度发挥其吸收能量、保护主体的功能。

而只布置3/4高,是因为结构底部承担了主要的水平剪力与倾覆力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然1689BD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 1000 多次,全球 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

其中 6 级以上的日本地震每年至少发生 1 次,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里氏 6 级以上的地震,大约有 20% 发生在日本。

然而,地震并没有给日本带来巨大人员伤亡等损失,绝大部分建筑保持完好。

据日本气象厅观测,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 11 日 14 时 46 分(北京时间 13 时 46 分),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美国地质勘探局 11 日将日本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修正为里氏 9.0 级。

宫城县、岩手县、青森县等地有强烈震感,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也有强烈震感。

新华社东京分社办公楼持续摇晃了几十秒钟,茶叶罐和几本书从书架上掉落。

气象厅警告说,地震引起 6 米高的海浪。

呼吁民众到安全地带避难,不要靠近海边和河口附近地区。

据报道,东京台场有一座建筑在地震发生前后着火,但不清楚是否是地震引起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反差呢?这与日本房屋建筑防震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 1923 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就制定法律,要求建造
房屋时必须计算防震程度, 1995 年颁布了建筑防震标准——《建筑基准法》《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

氏 7 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

日本抗震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

日本在构筑高层建筑物的基础中普遍采用“地基地震隔绝”技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

为了提高传统木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日本最普通的民宅也是箱体设计,地震灾害发生时房屋可以整体翻滚而不损毁;在专业技术人员对民房进行抗震加固等级评定基础上,政府给予居民适当的补贴鼓励抗震加固。

比如日本大京公司的一座号称日本最高(地上 55 层、高 185 米)的崎玉县川口公寓,使用了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同的 cft(钢管),确保了抗震强度。

这种钢管的直径最大达800 毫米,厚度达 40 毫米,而且钢管中还注入了比通常混凝土强度高 3 倍的高强度混凝土,该日本房地产公寓共使用这种钢管 168 根。

另外,该公寓还使用了刚性结构抗震体。

如遇阪神大地震级别的地震发生时,日本柔性结构的建筑一般要
摇动 1 米左右,而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 30 厘米。

再如日本三井不动产公司在东京都杉并区出售的一座免震结构公寓高达 93 米,建筑物的外围使用了新研制的高强度 16 积层橡胶,建筑物的中央部分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

这样,日本房屋在烈度为 6 的地震发生时,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二分之一。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