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生药学 苍术白术解析

合集下载

味重金浆,芳逾玉液——苍术和白术的前世今生(day2)

味重金浆,芳逾玉液——苍术和白术的前世今生(day2)

味重金浆,芳逾玉液——苍术和白术的前世今生(day2)苍术和白术这两味本草,以它们都能补脾燥湿,在这次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战疫”中,国家量身定做的“清肺排毒汤”里就有白术,而苍术则被用来跟艾叶一起焚烧熏蒸以消毒空间,大家都不陌生了。

而我把它写在第二,是因为倪海厦老师把它当做过敏性鼻炎三药:辛荑,石菖蒲,苍术。

等学习完这三味,大概就能理解其中的奥秘了。

看到这里的“术”字,不是学中医的人,大概都会念“shù”。

但其实,我们该叫“zhú”,因为它其实应该写成“朮”,是个象形字。

看看下面,跟白术的切片是不是很像呢?据考证,有关“术”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尔雅》:“术, 山蓟、杨枹蓟”,在南北朝之前,“术”并没有分成苍术和白术,所以东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将“术”列为上品:“术, 味苦, 温。

主风寒湿痹, 死肌, 痉, 疸。

止汗, 除热, 消食。

作煎饵, 久服轻身, 延年, 不饥。

一名山蓟, 生山谷”,而同一时期的《伤寒杂病论》原文也只有“术”,并没有写成“白术”。

到南北朝时期, 梁代陶弘景首次将“术”分为白术和苍术, 并简要描述二者的区别。

到北宋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对宋以前的医书进行校改,认为古书中的“术”都指“白术”,这就是之所以我们现在看宋之前的医书,竟都成了“白术”。

也成就了后人重“白术”而轻“苍术”的现象。

然而,又有人考证,事实并非如此。

他认为“作煎饵, 久服轻身, 延年, 不饥”,指的就是苍术所具有的“延年益寿”的作用,因为这一直是道家(尤其是“茅山派”)服苍术(术煎)养生的体验。

而苍术的道地产地就在茅山。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称赞“味重金浆,芳逾玉液”指的也是茅山苍术。

至李时珍时代还有人称“苍术”为“仙术”。

另一方面,《本经》所讲“主风寒湿痹,死肌”,也是白术所不具有的功效。

苍术饮片Anyway, 我们不如来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异同,心中便自有明断。

1.二者皆多孔则能除湿:仔细观察白术和苍术的横断面,可以发现,两者都多孔隙,吸附力强,故皆善吸附湿气而除。

2011年中药士考试辅导黄芪解析苍术和白术比较 苍术

2011年中药士考试辅导黄芪解析苍术和白术比较 苍术

2011年中药士考试辅导黄芪解析苍术和白术比较苍术、白术:均味苦性温入脾胃经,功善燥湿健脾,治中焦湿滞证。

苍术以燥湿为主,治湿阻中焦脘闷苔腻者用之为宜;又兼辛味而能祛风湿、发表,治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

白术以健脾为主,并有补气之功,故治脾虚夹2011年中药士考试辅导黄芪解析苍术和白术比较苍术、白术:均味苦性温入脾胃经,功善燥湿健脾,治中焦湿滞证。

苍术以燥湿为主,治湿阻中焦脘闷苔腻者用之为宜;又兼辛味而能祛风湿、发表,治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

白术以健脾为主,并有补气之功,故治脾虚夹湿乏力便溏者用之为宜;又能利水、止汗、安胎,治水肿、表虚自汗以及脾虚胎动不安等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天冬麦冬(中药天冬)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天冬是百合科草本植物天冬的块根,天冬具有滋阴、润肺、降火等功效,是秋冬滋补中药之一。

天冬秋、冬采挖,洗净,除去根茎、须根,置沸水中蒸透心,除去外皮,干燥。

可切片用。

性味:甘、苦,寒。

归经:归肺、肾经。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除燥降火。

天冬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活性。

天冬用于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肺痿、肺痈、白喉。

用法:一日10~15g。

煎汤,煎膏滋,作蜜饯,入菜肴等。

禁忌: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龟甲与鳖甲:两者均能滋阴清热,潜阳息风,用治阴虚发热,阴虚阳亢与阴虚风动等证,常相须为用。

但比较其功力,相同之中略有差异,即滋阴以龟甲为主,潜阳则以鳖甲为长。

故欲其滋阴为主之方多用龟甲;欲其退夜热早凉、骨蒸为主之方多用鳖甲。

鳖甲能软坚散结,常用治癥瘕积聚、疟母等症,则为鳖甲之所长,而龟甲则无此作用。

但龟甲能补肾健骨,治腰膝酸软,囟门不合,及固经止血,养血补心等,鳖甲很少应用。

天门冬、石斛、玉竹、百合、枸杞子的功效、主治病证:天冬:功能养阴润燥,清火,生津。

主治阴虚肺热的燥咳或劳嗽咳血;又能滋肾阴,清降虚火,生津润燥,故又治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18 生药学 苍术白术

18  生药学 苍术白术

蒲公英 Herba Taraxaci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碱地蒲公英T.Sinicum. 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产地] 全国各地普遍野生。 [功效] 解热,解毒,散结。
姜科 Zingiberaceae
【分属与分布】 约 51属, 1500余种,主要分布于 热带 、 亚热带 地区,主 产亚 洲 热带 、 亚热带 地 区。我国 21 属, 约 200 种,分布于 东 南至 西南。已知药用15属,约100种。
根状茎 (姜黄)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块根(
黄丝郁金) 能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
广西莪术 C. kwangsiensis S.Lee. et C.F. Liang
根状茎卵球形,有明显的 环节。
块根作郁金入药(桂郁金)。
莪术(蓬莪术)C. phaeocaulis Val. 根状茎断面暗绿色,须根 近末端膨大成肉质纺锤状。 主根茎陀螺形。 根状茎(莪术)|块根(郁金、绿 丝郁金)入药。
CH3 H CH3 O O H O H O H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功效]
性温,味辛、苦;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茵陈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 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或茵陈蒿 A.capilallaris 的干燥地上部分。 [采制] 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 秋季采收的习称“茵陈蒿”。
射线
[显微特征]
茅苍术粉末:棕黄色 1.石细胞单个或成群,类圆 形或长方形; 2.木纤维成束,梭状,壁厚; 3.导管网纹或具缘纹孔; 4.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 5.油室碎片多见; 6.木栓细胞淡黄色; 7.菊糖结晶成扇状或块状,有 放射状纹理。

18--生药学-苍术白术解析

18--生药学-苍术白术解析

3-b-乙酰氧基苍术酮 R=OAc
并含白术内酯A和B〔butenolide A and B〕、 茅术醇〔hinesol〕等。
此外还含有含氧香豆素类、谷氨酸等14种氨 基酸、多糖类及树脂等。
R OO
白术内酯A R=H 白术内酯B R=OH
白术、苍术成分比较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2.免疫增加作用; 3.保肝作用; 3.抗糖尿病、抗年轻作用。
白术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植物形态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药理成效
[来源] 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的枯燥根茎。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互 生,边缘有刺齿;头状花序单 生枝顶;总苞钟状,全为管状 花;瘦果密生柔毛。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碱地蒲公英T.Sinicum. 同属多种植物的枯燥全草。
[产地] 全国各地普遍野生。 [成效] 解热,解毒,散结。
姜科 Zingiberaceae
【分属与分布】
约51属,15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 、亚热带地区,主产亚洲热带、亚热带地 区。我国21属,约200种,分布于东南至 西南。药用15属,约100种。
carthamin;水飞蓟素(silymarin)抗肝炎病毒 4.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青蒿素(arteannuin)抗疟疾、山道年
(santonin)抗蛔虫。天名精内酯有麻痹延髓脑干作用;泽 古兰内酯(eupatorin)、苦地胆苦素(elephantopin)具有抗 肿瘤活性。 5.生物碱类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在千里光属中普遍存在,千 里光碱〔抗菌〕; 6.香豆精类 蒿属、泽兰属、杨甘菊属等。 7.杀虫成分 除虫菊素甲、除虫菊素乙; 8.菊糖 inulin(菊科特征性成分) 桔梗科植物含有菊糖。

白术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苍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苍术作为中医药中常见的药材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功效与作用多方面,包括治疗脾胃虚弱、湿气困扰、肾虚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术苍术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应用于不同疾病的临床经验。

一、白术苍术的概述白术苍术是中药中常见的两种植物,均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形态相似,常被人们混淆。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及,有“中药皇后”之称;苍术为姜科植物苍及,有“中药皇帝”之称。

两者的药效相似,因此在中医药中常常一起使用。

白术的主要产地有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苍术主要产地有湖南、湖北、云南等地。

二、白术苍术的功效与作用1. 补脾胃:白术苍术具有补脾胃、健脾养胃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对于消化吸收、营养转化等起着重要作用。

白术苍术能够温补脾胃,增加胃肠蠕动,从而改善脾胃功能,增进食欲,提高营养吸收能力。

2. 祛湿利水:白术苍术具有祛湿利水的功效,对于湿气困扰、浮肿、尿少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湿气是中医认为的一种体内湿润过多的情况,表现为浑身沉重、四肢酸软、胸闷气短等。

白术苍术能够温中散寒,祛湿除湿,利水消肿,从而改善湿气困扰的症状。

3. 补肾壮阳:白术苍术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适用于肾虚导致的阳痿、早泄、遗尿等症状。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具有藏精养血、生殖生育等重要功能。

白术苍术能够温肾养阳,增加肾脏功能,从而改善肾虚所导致的不良症状。

4. 安胎止血:白术苍术具有安胎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孕妇因血热或胎动过大而导致的流产、产后出血等情况。

中医认为,孕妇的血液供养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不良的体内环境可能导致胎儿异常或流产。

白术苍术能够清热止血,加强子宫收缩,从而保护胎儿的安全。

5. 舒筋活络:白术苍术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适用于因风湿痹痛、运动损伤等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僵硬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寒湿邪会导致关节或肌肉疼痛,甚至造成运动功能障碍。

白术苍术能够祛风散寒、祛湿通络,从而改善关节疼痛的症状。

行者老师讲:苍术、白术

行者老师讲:苍术、白术

行者老师讲:苍术、白术苍术与白术大家好,今天开始给大家讲《神农本草经》的白术。

“白术,味苦温。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

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本经里面的术代表白术和苍术,是两种,更偏于白术。

按照古人取类比象,白术就是它整个切面偏于白色,苍术偏于青黑色,大家看看饮片炮制,这两种不同。

中医取类比象白色入肺经,敛降,而苍青色属木,升发。

所以从这两点说,在术的基本作用上,白术跟苍术这两种药物产生出一升一降的差别。

苍术比较燥烈一些,白术润一些,这是因为白术它里面质地汁液浓稠一些,大家如果尝过的话就知道。

我们常用苍术燥湿,来推中焦湿热结聚。

为什么用苍术呢?因为苍青之色,主木气生发,中焦只有木气生发上来,郁滞才能打开。

所谓中土有郁滞,什么郁滞啊?中土是靠木来疏泄的,如果木不能疏土的话,就会导致土木不和,这在中医卦象中讲是剥卦,而那个土木相和是一阳来复的复卦象。

所以中焦有寒湿,壅滞比较明显的话,一般不用白术而用苍术。

中焦禀赋不足,形质上不足,有着津血不足,一般考虑用白术。

白术可以养脾精,苍术偏于振奋脾阳。

这两味药在基本作用上升降是稍微有所区别的。

白术,伤寒论中经常是“若大便干者加白术四两”,这是桂枝附子汤。

从这点上来看,白术有润通肠道,润大便的作用,临床上很多人也这样用。

脾虚大便干的病人,经常只加生白术一味药,加二三十克,在全方之中就会产生效果。

下边按照原文给大家讲讲。

“白术味苦温”,白术苍术都是苦温的,苍术苦温稍微浓重一些,苦能燥湿。

“主风寒湿痹,死肌”,这是作用部位显示出来了。

苍术白术本身是入中土的,风寒湿痹,湿为主,湿去则痹不成。

痹,着而为痹。

痹症必须待在一个地方,要不然邪气没法停留和凝聚。

死肌呢,肌肤长期淤阻,慢慢产生溃烂,与黄芪的“痈疽久败疮”,黄芪里有个“主大风”、“久败疮”,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它可以入脾胃经,脾主四肢肌肉,可以医治溃烂。

所以临床上,痈疮溃疡,烂了一个大洞,整个肌肉都溃烂掉了,这种情况下用药得当的话,肌肉还是会慢慢长起来的。

健脾祛湿要药:白术和苍术

健脾祛湿要药:白术和苍术

健脾祛湿要药:白术和苍术
健脾祛湿必须知道的这两味中药组成的药对:苍术—白术。

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便次增多、便溏不成形,这是脾虚湿盛的表现,治疗应健脾祛湿。

健脾祛湿的中药里面,有两味药经常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是苍术和白术,号称是祛湿的双子星。

苍术辛苦温燥,芳香气烈,既能内化湿浊,又能外祛风湿,为治湿要药,走而不守;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守而不走,且能安胎。

苍术与白术,同具健脾燥湿作用,但苍术重在燥湿,白术重在健脾。

《本草崇原》认为:“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


苍术得白术,燥湿运脾之有余而补脾气之不足;白术得苍术,补脾之不足而泻湿浊之有余。

在临床常将苍白术联合运用于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便次增多,便溏不成形,属于脾土虚弱,运化失健的病人,收效甚显。

苍术和白术除了用于中药组方,也可以直接泡水喝,苍术和白术各10克,用开水冲泡后每天服用,可以健脾祛湿,对于脾虚湿盛的病人,比如久坐办公室的人说,绝对是保健妙药。

老中医经验:治疗脾胃病白术、苍术怎么用

老中医经验:治疗脾胃病白术、苍术怎么用

老中医经验:治疗脾胃病白术、苍术怎么用
白术、苍术均能健脾、燥湿,治疗脾失健运、湿浊中阻之证。

但白术功偏于益气健脾,健脾化湿,宜于脾虚湿阻者;苍术苦温燥湿力强,燥湿运脾,宜于寒湿阻滞中焦而脾虚不明显者。

白术偏于健脾,故多用于脾胃气虚;苍术燥性较大偏于祛湿,故多用于治疗湿困脾阳。

用于脾胃病,苍术宜炒,白术可生用或炒用。

清《本草崇原》谓:“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如补多运少,则白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品虽有二,实则一也”。

其实白术与苍术二者性味、功效应用同中有异,主治症候不尽相同,临证还需辨别应用。

1.脾胃气虚而兼有湿浊者,二术同用。

2.脾胃气虚证,脘腹痞胀较甚,虽舌上无白腻之苔,然口不欲饮,二术亦可同用,苍术用量小于白术,约为2:3~1:2。

3.有的胃阴不足证患者,兼有脾虚生湿,舌红苔薄白、便溏,可配用白术,不用苍术。

4.用于脾虚便秘可用大量生白术,一般不用苍术;而脾虚湿盛便秘,大便溏稀者,又可在用大量生白术基础上,少佐炒苍术。

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为补脾要药,适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为运脾要药,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术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植物形态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药理功效
[来源] 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的干燥根茎。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互 生,边缘有刺齿;头状花序单 生枝顶;总苞钟状,全为管状 花;瘦果密生柔毛。
管 状 花
柱头2
舌 状 花
子房下位, 二心皮1室
瘦果
头状花序
花 序 基 部 有 多 枚 总 苞 片
舌 状 花
管状花 花小,多两性, 有辐射对称的 管状花和两侧 对称的舌状花 雄蕊5个, 为聚药雄蕊
花萼退化成冠毛状、 鳞片状、刺状或缺如
管 状 花
柱头2
舌 状 花
子房下位, 二心皮1室
瘦果
化学特征
1.挥发油 术属、云木香属、蒿属、菊属、木香属等。 2.多烯炔衍生物 蒿属、菊属、紫苑属、术属等。 3.黄酮类 红花属、紫苑属、大丽菊属等, 红花苷 carthamin;水飞蓟素(silymarin)抗肝炎病毒 4.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青蒿素(arteannuin)抗疟疾、山道年 (santonin)抗蛔虫。天名精内酯有麻痹延髓脑干作用;泽 古兰内酯(eupatorin)、苦地胆苦素(elephantopin)具有抗 肿瘤活性。 5.生物碱类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在千里光属中普遍存在,千 里光碱(抗菌); 6.香豆精类 蒿属、泽兰属、杨甘菊属等。 7.杀虫成分 除虫菊素甲、除虫菊素乙; 8.菊糖 inulin(菊科特征性成分) 桔梗科植物含有菊糖。
O
H3C CH CH (C C)2 CH CH OH
O
H
苍术酮
茅术醇
苍术素
[药理作用] 1.煎剂具有促进Na+, K+, Cl-排泄功能; 2.乙醇提取物、煎剂具有降血糖作用; 3.苍术素利胆; 4.茅术醇有抗溃疡和镇静、镇痉的作用。 5.苍术烟熏抗菌、抗病毒。
[功效] 性温,味辛、苦。祛风散寒,燥湿健脾,明目。 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寒湿痹、风寒感冒等病症。 《珍珠囊》曰:“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 《本草纲目》曰:“治湿痰留饮……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 滑泻肠风。” 《新修本草》称其能“利小便”。
[植物形态 ]
茅苍术为多年生草本,具结节状圆柱 形根茎。茎直立,叶互生,革质;上 部叶一般不分裂,下部叶多为3-5深 裂或半裂。头状花序顶生,全为管状 花,白色或淡紫色;瘦果有柔毛。
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 ]
北苍术 叶片较宽,卵形或狭卵形, 一般羽状5深裂,茎上部叶3~5羽状 浅裂或不裂。头状花序稍宽。
菊科植物可分为二亚科: (1)管状花亚科 ①管状花,舌状花有或无。②无乳汁; (2)舌状花亚科 ①舌状花 ②植物体有乳汁。
头状花序
花 序 基 部 有 多 枚 总 苞 片
舌 状 花
管状花 花小,多两性, 有辐射对称的 管状花和两侧 对称的舌状花 雄蕊5个, 为聚药雄蕊
花萼退化成冠毛状、 鳞片状、刺状或缺如
※[性状]
茅苍术呈连珠状或结节 状圆柱形,表面灰棕色; 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 灰白色,散有众多棕红 色油点,习称“朱砂点” 暴露稍久,析出白色毛 状结晶,习称“起霜”。 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
茅苍术断面
北苍术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
表面黑棕色,质疏松,断面散有黄 棕色油室,无白色毛状结晶。香气 较淡,味辛、苦。
菊科 Cmpositae
形 态 特 征
双子叶植物中最大科 1.草本,有的具乳汁或树脂道。 2.单叶,多互生,无托叶。 3.花小,两性;头状花序,外有由1层或数层总苞片所组成的总 苞围绕;花萼退化成冠毛状、鳞片状、刺状或缺如;花冠管 状、舌状或假舌状。聚药雄蕊,连成管状包在花柱外面。子 房下位,2心皮1室,1胚珠基底着生;花柱单一,柱头2裂。 3.瘦果,顶端常有冠毛状或鳞片。
[性状]
炒白术纵切面
白术纵切面
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表面灰黄色;有瘤状突起及纵皱, 质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 室散在;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显微特征]
木栓层为1~5列 细胞,夹有石细 胞带。 皮层、 韧皮部及木质部 射线中散在油室,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导管1~3 列径向排列。 薄壁细胞中含草 酸钙针晶和菊糖。
苍术 Rhizoma
植物形态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药理功效
Atractylodis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南苍术” 或北苍术A.chinensis 的干燥根茎。
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安徽等 北苍术主产于华北及西北地区。
苍术 最著名的野生中药材,是东北野生道地药材的代 表,也是野生药材品种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品种 之一,目前年需要量大约在3-4千吨。 苍术没有白及和重楼的娇贵,确是野生品种中最 普通的大品。 苍术因抗击非典走红,因当时几十倍的惊人涨幅 让人记忆深刻,120元疯狂行情的结果是随后的掠夺 式采挖,在随后是连续几年的低迷行情。随着市场的 不断消化和生产的不断减少,在09年,市场行情开始 进入正常上升阶段,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社会库存在 明显的减少,感觉到生产并没有因为价格上升而增多, 反而在减少。

南、北苍术性状区别
形状 表面 质地 断面
灰棕 色 朱砂点 坚实 起霜 朱砂点 疏松 不起霜
气味
香气浓
南苍术
连珠状或结 节状圆柱形 疙瘩状或结 节状圆柱形
北苍术
共同点
黑棕 色
香气淡
都有朱砂点
茅苍术 北苍术
[显微特征]
木栓层
茅苍术根茎横切面
石细胞层 草酸钙针晶 菊糖
皮层
木质部
韧皮部
形成层
木纤维束
髓部油室
射线
[显微特征]
茅苍术粉末:棕黄色 1.石细胞单个或成群,类圆 形或长方形; 2.木纤维成束,梭状,壁厚; 3.导管网纹或具缘纹孔; 4.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 5.油室碎片多见; 6.木栓细胞淡黄色; 7.菊糖结晶成扇状或块状,有 放射状纹理。
木栓
[化学成分]茅苍术含挥发油5%~9%,油中主成分为: 苍术酮(atractylon)、茅术醇(hinesol)、苍术素 (atractylodin)。 北苍术含挥发油约1%~2.5%,似茅苍术,以苍术素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