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上报统计表(脑梗死)

合集下载

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

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AMI-1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的时间☆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凝血烷A2(血栓素A2,TXA2)合成减少,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AMI-2达到医院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AMI-2.1左心室功能评价:在病历记录中患者入院24小时内、出院前均有左(右)心室功能评估。

包括X线胸片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内径和射血分数(LVEF),并说明左(右)心室功能障碍程度。

AMI-2.2危险评分:STEMI危险评分方法。

AMI-3 实施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再灌注治疗适应证:仅限于心电图(ECG)有ST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LBBB)的AMI患者。

AMI-3.1到院后实施溶栓治疗的时间(有适应证,无禁忌证)来医院(急诊室)至溶栓的时间在(door-to-needletime<30,)30分钟以内。

AMI-3.2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转院的时间确保患者能获得规范性的诊疗服务。

AMI-4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体循环血压和减弱心肌收缩力来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改善缺血区的氧供需失衡,缩小心肌梗塞面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有肯定的疗效。

未使用者,病历中对具体禁忌证有记录。

AMI-5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有适应证,无禁忌证)☆未使用者,病历中对具体禁忌证有记录。

AMI-6住院期间有血脂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与评估,对于LDL-C(≥100mg/dL)升高的患者应进行降脂治疗。

AMI-7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证者,无禁忌症者)☆未使用者,病历中对具体禁忌证有记录。

AMI-8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手机戒烟健康指导、再灌注治疗的护理与教育、控制危险因素、坚持二级预防。

单病种质量指标表格全集文档

单病种质量指标表格全集文档

单病种质量指标表格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
单病种质量指标
单病种质量指标
单病种质量指标
单病种质量指标
单病种质量指标
非手术科室质量指标
科室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七月份:
八月份:
九月份:
十月份: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月份科室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记录
附件1、重点疾病/病种18种:
1.急性心肌梗死
2.充血性心力衰竭
3.脑出血和脑梗死
4.创伤性颅脑损伤
5.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
6.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
7.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9.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
10.结节性甲状腺肿
11.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
12.前列腺增生
13.肾衰竭
14.败血症(成人)
15.高血压病(成人)
16.急性胰腺炎
17.恶性肿瘤术后化疗
18.恶性肿瘤维持性化学治疗
附件2、单病种(特定病种)
1、急性心肌梗死
2、心力衰竭
3、肺炎
4、脑梗死
5、髋、膝关节置换术
6、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附件3: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
附件4: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不含新生儿及婴儿肺炎)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
附件5:脑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
附件6:剖宫产质量指标监测表。

(2022年整理)9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表单

(2022年整理)9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表单

(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应赋予氯吡格雷) 。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合用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 30 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 到院 90 分钟内实施PCI 治疗;3. 需要急诊 PCI 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六)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 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血脂评价与管理。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十)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

ICD- 10 编码:I21.0-I21.3,I21.4,I21.9(I21.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I21.002)、急性前隔心肌梗死(I21.003)、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I21.004)、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综合征(I21.451)、非透壁性心肌梗死(I21.452)、冠状动脉闭塞(I21.903)、冠状动脉破例(I21.904)、冠状动脉栓塞伴心肌梗塞(I21.905)、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心肌梗塞 (I21.906)、急性多壁心肌梗塞(I21.907)、室间隔穿孔(I21.908)、心脏破裂(I21.909)、心脏卒中(I21.910)、亚急性心肌梗死(I21.911)、心肌梗塞(急性) NOS (I21.951)。

: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 2.参预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 3.18 岁以下的病例; 4.同一疾病 30 日内重复入院, 5.急性小灶心肌梗死(I21.401),6.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21.402)、7.非 ST 抬高性 心肌梗死(I21.403),8.非冠心病心肌梗死(I21.901)。

9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表单

9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表单

一、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控制指标(ICD-10 I21.0-I21.3,I21.4,I21.9)(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 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3. 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六)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血脂评价与管理。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十)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控制临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ICD-10 编码:I21.0-I21.3,I21.4,I21.9病例包括: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I21.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I21.002)、急性前隔心肌梗死(I21.003)、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I21.004)、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综合征(I21.451)、非透壁性心肌梗死(I21.452)、冠状动脉闭塞(I21.903)、冠状动脉破例(I21.904)、冠状动脉栓塞伴心肌梗塞(I21.905)、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心肌梗塞(I21.906)、急性多壁心肌梗塞(I21.907)、室间隔穿孔(I21.908)、心脏破裂(I21.909)、心脏卒中(I21.910)、亚急性心肌梗死(I21.911)、心肌梗塞(急性)NOS(I21.951)。

除外病例: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18岁以下的病例;4.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5.急性小灶心肌梗死(I21.401),6.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21.402)、7.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I21.403),8.非冠心病心肌梗死(I21.901)。

单病种质量控制表单(完整版)

单病种质量控制表单(完整版)
4.3 β-阻滞剂应用 (在确认有禁忌症后,可直接进入下一栏目)
4.3.1 住院24小时内使用β-阻滞剂 A是 B否
4.3.2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禁忌证为 请选择
A心率< 60次/分钟 B动脉收缩压< 100 mmHg
C中重度左心衰竭(≥ Killip Ⅲ级)
D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PR间期> 0.24秒
D可疑主动脉夹层。
E入院时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 180/110 mmHg)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
F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国际标准化比率2~3),已知有出血倾向。
G近期(2~4周)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 min)的心肺复苏。
H近期(< 3周)外科大手术。
I 近期(< 2周)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Ⅲ类:虽有ST段抬高,但起病时间>24小时,缺血性胸痛已消失者或仅有ST段压低者不主张溶栓治疗。
3.1.2 有溶栓禁忌症1-13 (在确认有禁忌证后,可直接进入AMI-3.2) 请选择
A既往任何时间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B颅内肿瘤。
C近期(2~4周)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
4.4.3 住院后未使用 A是 B否
4.4.4 ACEI的禁忌证 请选择
A AMI急性期动脉收缩压< 90 mmHg
B 临床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血肌酐> 265 μmol/L)
C 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病史者 E对ACEI制剂过敏者 F妊娠、哺乳妇女等
4.5 他汀类药物
4.5.1 住院24小时内使用 A是 B否
6.2 或 氯吡格雷 出院以后,带药继续使用: A是 B否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最新版本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最新版本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1、到院30 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到院90 分钟内实施PCI治疗;3、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者)。

(五)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七)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

(八)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钾剂。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

(五)醛固酮拮抗剂(重度心衰)。

(六)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八)非药物心脏同步化治疗(有适应症)。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HF)健康教育。

(十)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三、住院病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一)判断是否符合入院标准。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诊断。

1、住院24 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2、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四)抗菌药物时机。

1、入院8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2、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3、入院6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1、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2、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3、目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选择。

(六)初始治疗72小时后无效者,重复病原学检查。

(七)抗菌药物疗程(平均天数)。

各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

各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

急性脑梗死(住院、首次)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患者姓名:住院号:急诊时间:外院转入□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伴随疾病:并发症:治愈□、好转□、无变化□、死亡□,签名日期心力衰竭(CHF□AHF□)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住院诊断:伴随疾病:治愈□、好转□、无变化□、死亡□,签名:日期: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签名:日期:儿童肺炎填表说明1、填表前必须仔细阅读住院病例,重点是针对6个时间点进行检查:分别为急诊、住院24小时之内、入院72小时之内、入院72小时之后、出院前1-2周、出院日。

2、每一个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是在相应的“○”打“√”即表示已经执行。

3、需要填入数据:“2氧合评估(入院后首次)”、“7抗菌药物疗程(天数)”、“9b住院天数”、“9c住院费用(元)”。

4、需要填入名称:“5c目标抗菌药物的治疗选择”。

5、使用的病例ICD-10编码:肺炎ICD-10 J13-J15,J18,不含新生儿及1-12个月婴儿肺炎。

6、依据:卫生部卫办医政函【2010】909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首次)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入院时间:出院日期: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急诊科时间:年月日时分实施PCIICD-9-CM-3:36.01□ 36.02□ 36.03□ 36.04□ 36.05□ 36.06□ 36.07□签名:日期: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表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病种: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注:执行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病种有1.甲状腺切除术 2.半月板摘除术3.子宫摘除术 4.剖宫产术 5.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6.阑尾切除术 7.乳腺手术伴随疾病:签名:日期:。

最新8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汇总

最新8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汇总

8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卫生部)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9)1、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的时间。

到达医院后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

2、实施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到院后实施溶栓治疗的时间;到院后实施PCI治疗的时间;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转院的时间。

3、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的时间。

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

住院期间血脂评价。

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

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

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卫生厅)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9)1.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2.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3.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⑴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⑵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⑶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立即转院4.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5.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6.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7.血脂评价与管理8.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9.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卫生部)急性心力衰竭(ICD-10 I05-I09,I11-I13,I20-I25,伴I50)到达医院后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

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上报统计表
【脑梗死ICD-10】
填报要求:1、所有时间填写必须具体到每5分钟,否则无法录入信息,如2011-12-24 21:05;
2、列有选择项目的统计指标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内打“√”;
3、统计指标后标注“*”的内容为必填项,如果不填则无法上报,请务必填写。

除外病历:(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18岁以下的病例(4)非首次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5)脑梗死后遗症(6)脑梗死反复门诊治疗无效(7)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8)腔隙性脑梗死(9)小脑梗死(10)出血性脑梗死(11)本次住院天数大于120天
▲基本信息
报告医师:* 报告时间:*
□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头颅外伤史;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患者
□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已口服抗凝药,且INR>1.5;48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
□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血糖<2.7mmol/L
□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妊娠
3.5住院期间使用抗凝药物选择
□华法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新型抗凝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其他48
4.1 阿司匹林禁忌证选择
□阿司匹林过敏,尿酸高□到达医院时或到达医院后24小时内活动性出血
□已用华法林作为预防用药□医师记录显示不给予阿司匹林的其他原因
4.2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时间
□24小时内给予抗血栓治疗□24-48小时内给予抗血栓治疗□48小时之后给予抗血栓治疗
4.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药物选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西洛他唑□其他
5.1 评估时间□入院前30天内已经做过血脂水平评估□入院48小时内给予血脂水平
□入院72小时内给予血脂水平评估□入院72小时之后给予血脂水平评估
5.2血脂水平评估项目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
5.3评价血脂结果□LDL>2.6mmol/L □LDL≤2.6mmol/L
5.4降脂治疗
5.4.1 医师记录有不需要降脂治疗的理由□是□否
5.4.2 降脂治疗医嘱下达时间:年月日时分
5.4.3降脂治疗药物选择
5.4.3.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匹伐他汀
5.4.3.2烟酸类□阿昔莫司□烟酸
5.4.3.3贝特类□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利贝特□环丙贝特□吉非贝齐
6.1 入院时是否能正常饮食□是□否
6.2 给予吞咽困难评价时机□24h内□48h内□48h之后
6.3评价方法选择
□临床床旁检查□床旁吞咽评估□床旁吞咽功能评估的简单标准化□减压吞水试验
□简单的吞水试验□X线视频透视□食管镜双重对比□内窥镜检查□测压法
□放射核素研究□其他
6.4未进行吞咽困难评价原因□症状缓解□患者禁食□吞咽困难无法评价,昏迷□其他
7.1入院后病情判定□入院时下地行走□入院48小时内出院□入院第二天末,患者能下地行走□入院第二天末,患者不能下地行走
7.2预防DVT治疗时间□不需要做预防DVT治疗□48小时内□72小时内□72小时之后
7.2.1抗凝药物的选择□华法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新型抗凝剂□其他
7.3物理治疗□血栓泵□弹力袜
7.4康复治疗□肢体主动活动□肢体被动活动
9.2卒中健康教育
□追溯性调查住院病历中实施卒中健康教育,重点是危险因素的控制和如何预防卒中后的并发症等相关方面记录的信息
(附表:单病种患者感受评价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