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超实用!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一、古代史知识点1.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时期划分-农业文明的出现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文明的四大发源地:亚非黄河流域、美洲、印度河流域、西亚古埃及河流域2.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古代国家的形成-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印度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中国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影响-古罗马帝国的特点和影响3.中国古代历史-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农业社会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和列国相争-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东汉末年的分裂和三国演义-南北朝的统一和隋唐时期的繁荣-宋代和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明代的海外探险和农业生产-清朝的统治和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4.世界古代历史-古希腊城邦和希腊文明的兴起-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衰-印度古代历史和宗教文化-古埃及帝国的兴衰和埃及文化-美洲古代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兴起和衰落二、近代史知识点1.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地的开拓-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成果-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近代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发明和革命3.近代中国历史-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危机-太平天国起义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4.世界近代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对世界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重塑-冷战的起因和两极世界的对立-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关系的变化-文化大革命和后冷战时期的世界三、现代史知识点1.当代中国历史-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当代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崛起-科技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国际关系和地区冲突-环境问题和全球治理。

历史知识点背诵初中

历史知识点背诵初中

历史知识点背诵初中一、中国古代史1. 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约公元前 1600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 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青铜铸造业发达,代表性青铜器如司母戊鼎。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 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4. 春秋战国(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21 年)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

5. 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6. 汉朝西汉:汉武帝时期,实现大一统,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7.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魏、蜀、吴。

西晋短暂统一。

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8. 隋朝(581 年 618 年)隋文帝统一全国。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9. 唐朝(618 年 907 年)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

科举制度的完善。

10. 宋朝北宋:赵匡胤建立,加强中央集权。

南宋:偏安江南。

11. 元朝(1271 年 1368 年)忽必烈建立,实行行省制度。

12. 明朝(1368 年 1644 年)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下西洋。

13. 清朝(1636 年 1912 年)康乾盛世。

闭关锁国政策。

二、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1840 年 1842 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等。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 10 年)火烧圆明园。

3. 太平天国运动(1851 年 14 年)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4. 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90 年代)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秦朝的郡县制和中央集权- 汉朝的推恩令和察举制- 隋唐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和中央集权制度2.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发展:铁器的使用、水利工程、农业技术的进步- 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丝织、冶金等- 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市集和货币的使用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的主要思想- 法家思想: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佛教和道教的传入和发展4.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天文学:《甘石星经》、《授时历》- 数学:《九章算术》、《周髀算经》5.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变革-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6.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7.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土地改革-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探索8.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化- 科技的进步:铁路、电报、电话- 文化的发展:新文学、新艺术、新教育9.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10. 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经济特区的设立- 对外开放政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1. 现代中国的文化繁荣- 文化事业的发展:电影、音乐、戏剧 - 教育事业的进步:普及教育、高等教育- 体育事业的成就:奥运会、世界锦标赛12. 现代中国的科技创新- 航天技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 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医药这些知识点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它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大。

-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古巴比伦文明。

-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 古巴比伦人还发明了楔形文字。

3. 古印度文明。

- 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四个等级,此外还有“贱民”。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希腊文明。

- 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屿、多港湾,这种环境促使古希腊形成众多城邦。

-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政治权利。

- 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 古罗马文明。

-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建立,国家权力机构有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

-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 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三、封建时代的欧洲。

1.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 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

-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2. 法兰克王国。

-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他皈依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支持。

- 查理曼帝国: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他四处征伐,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初中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和启示的学科。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过去的故事,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

以下是一些初中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史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商朝的甲骨文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3、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1)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5、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实行郡县制等措施,巩固了统一。

6、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这些措施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7、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

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8、三国鼎立220 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 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
2.文化的诞生和新石器时代
3.三大革命: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
4.古代文明的发展: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黄河流域文明
二、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2.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3.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制度
4.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手工业和商业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1.秦朝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2.汉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3.唐朝的政治制度和辉煌文化
4.儒家、道家、法家的兴起和影响
5.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四、外来侵略与抗倭斗争
1.蒙古人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明朝的政治制度和辽东抗倭斗争
3.中国近代史以来的外来侵略和抗倭斗争
4.反对日本侵略的群体性抗战和全面胜利
五、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1.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2.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维新的思潮和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南昌起义
3.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游击战争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文化大革命和开放
4.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要点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要点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要点初中历史学科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国家审美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但对于许多初中生而言,历史学科却是一道难题,千辛万苦的学习多半都是清一色的背诵。

因此对于初中历史从事者而言,必须要精通知识点的背诵和理解。

以下是初中历史必背知识要点。

一、中国封建社会1.封建社会的事物。

封建社会中有很多事物,如土地、制度、行政方式、战争等等。

2.封建社会的阶层。

封建社会分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手工业阶级和商人阶级。

3.封建社会的经济。

封建社会的经济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

4.封建社会的政治。

封建社会的政治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是帝国主义入侵和封建地主的统治。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策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策略是靠工农联合,打土豪分田地。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袖和组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袖和组织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在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好了准备。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和农业为两个基本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向外部开放,吸取外来先进科学文化,加快了国内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

四、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首次受到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以不平等条约的方式开放门户。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变革,它的主要目的是推进直接打开和引进西方文化,以“强而富”来强化中国,改变清朝封建帝制。

3.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清朝的覆灭,建立了中华民国。

五、世界近代史1.第一次世界大战。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历史1. 古代历史- 夏商周时期: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标志着中国文明的起源。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活跃。

-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

- 汉朝:汉武帝时期开辟丝绸之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

-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时期。

2. 中世纪历史- 隋唐时期:隋朝统一中国,唐朝达到鼎盛,唐诗繁荣。

- 宋元时期:宋朝经济发展,元朝由蒙古族建立,统一中国。

- 明清时期: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清朝康乾盛世,但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3. 近现代历史-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洋务运动:清朝晚期的自强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自强。

-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建造了金字塔等著名遗迹。

- 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的摇篮,雅典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法律和建筑对后世影响巨大。

2. 中世纪历史- 欧洲封建社会:领主与农奴制度,教会影响巨大。

- 十字军东征:欧洲基督教国家对东方的军事远征。

- 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文化和科学的复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和科学家活跃。

3. 近现代历史-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推动社会变革。

-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英国开始,随后扩展至全球,生产力大幅提高。

- 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成立。

三、历史学习方法1. 记忆与理解相结合- 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年代需要记忆,同时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 历史线索串联- 将不同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历史线索,帮助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超实用!
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4.近现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
1840—1842鸦片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5.《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
元(单位不是两)
6.近代,使北京沦陷的事件: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北京再次沦陷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北平、天津)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矛头对准中国。

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
9.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0.1862年,在慈溪(注意错别字)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

1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联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走上
对外侵略夸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2.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
洋务运动的破产。

1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影响:
①侵略者以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侵
略需求。

②防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水准”
14.《马关条约》中增辟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5.《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体
现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6.1787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881年,签订
中俄《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洋务运动的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不是
鸦片战争后)。

19.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

2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但是不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

21.戊戌变法(注意字)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22.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

23.戊戌变法的内容里,体现其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24.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没有民主主义。

25.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但是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26.在苏联和中共的协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

27.“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中的“星星之火”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8.中共领导的军队名称的演变:
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