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妙方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妙方女性生殖器官最多见的良性肿瘤是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肌瘤通常可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或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等,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如表现出月经过多、下腹部包块或排尿、排便困等,有的则无临床症状。
在35岁以上的妇女中,约有20%的人患有子宫肌瘤,但由于该肿瘤发展缓慢而无临床症状,故许多人可终生未被发现,也无需治疗。
一、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于检查时发现。
症状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有无变性有关:1.月经改变:为子宫肌瘤患者主要症状,出现于半数或更多的患者。
其中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为多,约占1/3。
粘膜下肌瘤多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
如伴坏死感染,则表现为持续、不规则出血,脓血样排液。
2.腹部肿块:下腹部可扪及肿块,尤其膀胱充盈时明显。
3.白带增多:与子宫肌瘤使粘膜面积增大有关。
4.腰酸、下腹坠、腹痛:一般无腹痛,仅发生变性、扭转时伴剧烈腹痛。
5.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储留,压迫输尿管可引起肾盂积水、肾盂肾炎,压迫直肠可致便秘、大便不畅。
6.不孕:子宫肌瘤可改变官腔形态及肿瘤本身作为异物可妨碍孕卵着床,影响精子运行。
7.继发贫血:长期月经过多而未治疗者可发生贫血。
二、子宫肌瘤的检查1.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肌层、浆膜层、粘膜层可见增强或衰减光团声像图,是诊断本病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
2.输卵管子宫碘油造影:可了解子宫腔增大、变形的情况。
3.子宫内窥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子宫腔有否变形及病灶部位。
三、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处方党参12克,制香附15克,天葵子15克,紫石英15克,生贯众30克,半枝莲30克,木馒头30克,鬼箭羽20克,海藻20克,甘草9克。
气滞血瘀者,加当归9克,丹参12克,川楝子9克,元胡9克,三棱12克;经血过多者,去天葵子、海藻、三棱,加花蕊石30克,鹿衔草12克,参三七(研末冲服)2克,血竭(研末冲服)2克;阴虚火旺者,去党参、紫石英,加生地9克,熟地9克,炙龟板12克,北沙参12克,夏枯草12克,白薇9克,桑寄生12克;脾气虚弱,去天葵子,加黄芪15克,白术9克,白芍9克,怀山药15克,炙升麻9克,狗脊12克;偏阳虚者,加炮姜炭6克,赤石脂15克,禹余粮15克;经血多瘀块,加鹿衔草12克,炒五灵脂12克;小腹痛,加川楝子9克,元胡9克;腰疼痛,加桑寄生12克,狗脊12克;乳房胀痛,加全瓜蒌12克,路路通12克;白带多,加马鞭草12克,白芷炭9克;便秘,加火麻仁12克。
子宫肌瘤严重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子宫肌瘤严重吗?
导语: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中常见的妇科病,它是一种良性肿瘤。
而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现在医学上对于子宫肌瘤具体生成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是对于它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中常见的妇科病,它是一种良性肿瘤。
而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现在医学上对于子宫肌瘤具体生成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是对于它可能会涉及到人体激素方面的问题还是有一些人认同的。
一般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都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症状。
多数患者都是在进行妇科检查的时候发现的,当然也不是所有患者都是无症状的。
有的患者会发现自己子宫内出血,或者白带突然变多了等等现象,这都有可能是子宫肌瘤存在的症状。
很多人认为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又没有什么症状就不去在意,那么到底这个子宫肿瘤严重吗?
子宫肌瘤是女性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慢性子宫肿瘤的一种临床表现,女性患有子宫肌瘤是需要及时治疗的,如果比及时治疗是会女性造成一定的伤害的。
那么,患有子宫肌瘤时会造成的伤害有:
子宫肌瘤的危害是什么?
月经紊乱。
具体表现为月经周期不乱,但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
继发性贫血。
由于月经量增多,患者容易出现贫血,绝大多数是中度贫血,也有出现严重贫血的情况。
导致不孕症。
导致不孕的比例会占子宫肌瘤的40%,这里面分两种,第一种是怀不上孕,第二种是怀孕以后胚胎不能着床,出现流产。
阴道分泌物增多。
如果子宫肌瘤不大,也不多,就会表现为月经结束后白带增多。
出现腹痛。
子宫内的子宫肌瘤假如出现变性,就会出现腹痛;还有有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诊断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诊断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生率在绝经前女性中较高。
其临床表现包括月经不调、腹痛、压迫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它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生育,甚至导致不孕不育。
因此,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子宫肌瘤对于保护女性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探究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其与诊断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 研究内容和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和分析研究,本文将探讨以下内容:(1)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包括对子宫肌瘤临床症状的概述,包括月经不调、腹痛、压迫感等,以及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所表现出的症状的差异。
(2)子宫肌瘤的病理特征。
深入探讨子宫肌瘤的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病理分级等方面的内容,并分析这些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3)子宫肌瘤的诊断关系。
探讨现有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分析各种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并就诊断所需的临床指标和基本病理特征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文采用的方法是文献查找和分析研究。
通过检索相关英文和汉语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诊断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3. 预期结果与意义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其与诊断的关系。
预计将得出以下结论:(1)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2)子宫肌瘤的病理特征是指导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包括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和分级等。
(3)在诊断子宫肌瘤时,临床指标和基本病理特征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子宫肌瘤的深入探究,提高医生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保护女性的健康作出贡献。
子宫肌瘤病例总结范文

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本文通过对一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例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一、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5岁,已婚,主诉:发现子宫肌瘤3个月,伴有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二、临床表现1. 月经不规律:患者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2. 腹部肿块:患者下腹部可触及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活动度差。
3. 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腰酸、下腹坠胀、痛经等症状。
4. 其他: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等。
三、诊断方法1. 妇科检查:通过阴道检查、双合诊、三合诊等检查方法,了解子宫大小、形态、质地等。
2. B超检查:B超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可清晰显示肌瘤的位置、大小、数目等。
3. MRI检查:对于复杂病例,MRI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
4.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相似症状。
四、治疗手段1.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轻微、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选用激素类药物或中医中药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明显、有生育需求、肌瘤较大、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a.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肌瘤较小、单发、无生育需求的患者。
b. 经腹手术:适用于肌瘤较大、多发、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c. 子宫肌瘤挖除术:适用于年轻、有生育需求、肌瘤较小、无生育功能的患者。
五、病例总结本病例为一例45岁女性,发现子宫肌瘤3个月,伴有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通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MRI检查等手段,确诊为子宫肌瘤。
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生育需求等因素,建议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未见复发迹象。
六、临床启示1. 提高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 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 加强术后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复发。
总之,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手术后如何护理

子宫肌瘤手术后如何护理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一种良性肿瘤,因其属于良性肿瘤,正常情况可使用药物治疗,如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并不需要手术治疗。
如长期服药没有起到治疗效果时,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要采取手术治疗。
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术后做好相应护理十分重要。
下面阐述子宫肌瘤相关知识以及术后护理事宜,以供参考。
1、什么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官当中,也称其为纤维肿瘤,也是女性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发病原理主要因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导致的。
2、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症状子宫肌瘤多发于三十至五十岁的女性患者,二十岁以下的女出现该疾病较为少见。
子宫肌瘤多数无自觉症状,只有通过常规体检才能发现,有个别人群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月经异常、下腹坠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3、哪种情况的子宫肌瘤需要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如没有出现明显症状时,建议病人定期复查即可;如出现轻微症状时,通过药物可达到治疗效果;如因子宫肌瘤导致病人出血较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时,便需要手术切除。
子宫肌瘤需要手术治疗也要取决于肌瘤的个体大小,正常情况下,如果肌瘤体积超过五厘米时,表示病情已经发展较为严重,及时采用手术切除;如果子宫肌瘤体积小于五厘米以下,尽量采取药物治疗方式,严格控制肌瘤的增长即可;如没有明显症状,不需要治疗干预。
如果肿瘤属于单个的存在,可通过手术切除即可;如果肌瘤属于多发性的,并且患者并无生育的需求,建议采用子宫切除术,防止肌瘤的再次生长。
子宫肌瘤在采取治疗方式,必须根据个人的身体体质、年龄、表现症状、内分泌情况综合而定。
建议到专业的妇科医院进行相应检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
4、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1)子宫肌瘤体积较大,经检查发现子宫超过孕十周大小;单个肌瘤的直径大于六厘米。
(2)子宫肌瘤整体体积较小,但是出现明显症状,如尿频、月经量增多、便秘、贫血或大便困难等。
(3)子宫肌瘤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常为多个性,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多发性
子宫肌瘤。
病理
二、巨检
肌瘤为实质性球形结节,表面光滑,与周围肌组
织有明显界限。虽无包膜,但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形成
假包膜,手术时容易剥出。肌瘤呈白色,质硬,切面呈漩涡 状结构。肌瘤颜色与硬度因纤维组织多少而变化,含平滑肌 多,色略红,质较软,纤维组织多则色较白,质较硬。
证候特点:小腹有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 拒按,肌肤少泽,口干不欲饮,月经延后或淋漓不断, 面色晦黯,舌紫黯,苔厚而干,脉沉涩有力。
治法:活血破瘀,散结消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
桂技,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各等分研细末,炼
蜜为丸。
中医辨证论治—痰湿型
证候特点:小腹有包块,按之不坚,或时作痛,带下 量多,色白质粘稠,胸脘痞闷,时欲呕恶,经行衍期, 甚或闭而不行,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子宫肌瘤
概 说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
人体最常见的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间
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 30~ 50 岁妇女,以40~ 50 岁最多见, 20 岁以下少见。其发病率较难统计,根 据尸检资料, 35 岁以上妇女约 20 %有子宫肌瘤,因很 多患者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 远较其真实的发病率为低。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癥瘕”,但部分症状与“崩 漏”、“月经不调”等病症相关。
正常子宫
各型子宫肌瘤示意图
中医病因病机
常因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 为瘕,血结为癥。常見的証型为气滞、血瘀、痰 湿及湿热。
子宫肌瘤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子宫肌瘤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有哪些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
目前该疾病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雌激素是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孕激素对肌瘤的发生起协同作用,且该疾病拥有一定的遗传特性。
1.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主要的症状如下:(1)月经改变。
经量增加,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不规则的阴道出血;(2)下腹部肿块。
当肌瘤逐渐增加导致子宫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时,可于下腹正中扪及肿块,尤其是在膀胱充盈的状态下;(3)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物增加,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4)腰酸、腹痛以及下腹部坠胀。
通常无腹痛,常常为腰酸、下腹坠胀感强烈,尤其在经期间有加重趋势。
当肌瘤发生蒂扭转时,会伴随有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随发热;(5)不孕或流产。
影响精子进入宫腔,宫腔变性,妨碍受精卵受精。
2.子宫肌瘤的治疗2.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1)随访观察。
肌瘤小,症状不明显,或临近绝经期的妇女,可每3-6个月进行复查,加强随访观察,必要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措施;(2)药物治疗。
肌瘤小于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症状轻,临近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适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利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2.2手术治疗手术仍然是目前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途径可以经腹、经阴道或采用宫腔镜以及腹腔镜进行,具体包括:(1)肌瘤切除术。
将子宫肌瘤摘除而保留子宫的手术,主要用于4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2)子宫切除术。
肌瘤大,个数多,症状明显,肌瘤有恶性变可能者,又无生育要求的病人,可以进行子宫切除术。
3.护理诊断主要包括:(1)疼痛。
和病情进展和手术切口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长期反复出血造成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3)焦虑。
与反复阴道流血,担心预后有关;(4)知识缺乏。
临床分析子宫肌瘤病例的B超检查分析

临床分析子宫肌瘤病例的B超检查分析在临床中,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组成。
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可靠且常用于诊断子宫肌瘤的影像学技术。
本文将对子宫肌瘤病例的B超检查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该疾病。
B超检查分析病例一:患者基本信息:女性,45岁,绝经期。
主要临床表现:月经不规律、腹痛。
B超检查发现:子宫大小正常,但存在多个大小不一的子宫肌瘤。
其中最大的肌瘤位于子宫右壁,呈圆形,直径约为5cm。
另外,还有两个较小的肌瘤位于左壁,直径约为2cm。
这些肌瘤都具有均质的回声,边界清晰。
临床诊断:子宫肌瘤。
分析:通过B超检查,我们可以确定该患者的主要症状与子宫肌瘤有关。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主要特征是子宫内多个大小不一的肿块。
在该病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该患者子宫内有多个大小不一的肌瘤,其中最大的肌瘤位于右侧,大小为5cm。
其他两个较小的肌瘤位于左侧,大小为2cm。
这些肌瘤通常具有均质的回声,并且边界清晰。
但需要注意的是,子宫肌瘤的病程可能会导致肌瘤的增大和增多,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
B超检查分析病例二:患者基本信息:女性,35岁,育龄期。
主要临床表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B超检查发现:子宫稍大,轮廓不规则。
在子宫腔内,发现一个直径约为6cm的肌瘤,呈圆形,位于子宫腔的前壁。
临床诊断:子宫肌瘤。
分析:该病例中,经过B超检查,我们发现了一个直径约为6cm的子宫肌瘤,位于子宫腔的前壁。
与常见的子宫肌瘤不同,该肌瘤位于腔内而不是壁内,这也是造成患者月经过多和经期延长的主要原因。
子宫肌瘤的具体形态和位置对于其引起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需要我们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加以考虑。
结论:通过对子宫肌瘤病例的B超检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特征和临床表现。
B超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方法,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肌瘤的大小、数量、形态及其位置,在临床上进行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1、白带增多: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2、月经改变:为多发生于粘膜下及肌壁间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引起流血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因雌激素作用至子宫内膜增生,肌瘤妨碍子宫收缩,并影响血循环而使内膜充血。
由于长期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3、腹块:腹部胀大,下腹扪及肿物,伴有下坠感。
4、疼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5、继发性贫血:若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生贫血,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
6、不孕: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7、压迫症状: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
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8、低糖血症:子宫肌瘤伴发低糖血症(hypoglycemia)亦属罕见。
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低,意识丧失以致休克,经葡萄糖注射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
肿瘤切除后低血糖症状即完全消失。
9、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
浆膜下肌瘤一般不影响受孕,当位于子宫角的壁间肌瘤压迫输卵管间质部以及粘膜下肌瘤引起子宫内膜感染,肌瘤并发子宫内膜增生时,均可引起不孕。
若能受孕,有时可因供血不足或宫腔变窄而妨碍胎儿发育,引起流产及早产。
当妊娠足月时,尚可因宫腔变形至胎位不正,且肌瘤可妨碍宫缩,引起难产及产后出血等。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