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M碳酸钠溶液配制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配制溶液步骤及注意

配制溶液步骤及注意

配制500ml,0.1mol/l碳酸钠溶液步骤及注意事项所需的仪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药匙、量筒步骤:第一步: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0.5*0.1*106=5.3克。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5.3克碳酸钠固体,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误差分析: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用待配液润洗了容量瓶;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仰视、俯视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三、容量瓶的使用六忌:★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洒到外面)★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将溶液沿玻璃棒移入250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将冲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低应该重新配制。

⑤最后盖好瓶盖,摇匀,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常用缓冲液的配置方法

常用缓冲液的配置方法

常用缓冲液的配置方法缓冲液是一种能在加入少量酸或碱时抵抗pH改变的溶液。

PH缓冲系统对维持生物的正常pH值,正常生理环境起重要作用。

多数细胞仅能在很窄的pH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且需要有缓冲体系来抵抗在代谢过程中出现的pH变化。

在生物体中有三种主要的pH缓冲体系,它们时蛋白质、重碳酸盐缓冲体系。

每种缓冲体系所占的分量在各类细胞和器官中是不同的。

在生化研究工作中,常常要用到缓冲溶液来维持实验体系的酸碱度。

研究工作的溶液体系pH值的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成效。

如果提取酶实验体系的pH值变化或变化过大,会使酶活性下降甚至完全失活。

所以我们要学会配制缓冲溶液。

由弱酸及其盐组合一起使具有缓冲作用。

生化实验室常常用的缓冲系主要有磷酸、柠檬酸、碳酸、醋酸、巴比妥酸、Ti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等系统,在生化实验或研究工作中要慎重地选择缓冲体系,因为有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不是缓冲液的pH值,而是缓冲液中的某种离子。

如硼酸盐、柠檬酸盐、磷酸盐和三羟甲基甲烷等缓冲剂都可能产生不需要的反应。

硼酸盐:硼酸盐与许多化合物形成复盐、如蔗糖。

柠檬酸盐:柠檬酸盐离子容易与钙结合,所以存在有钙离子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磷酸盐:在有些实验,它是酶的抑止剂或甚至是一个代谢物,重金属易以磷酸盐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而且它在pH7.5以上时缓冲能力很小。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它可以和重金属一起作用,但在有些系统中也起抑止的作用。

其主要缺点时温度效应。

这点往往被忽视,在室温pH是7.8的Tris一缓冲液,在4℃时是8.4,在37℃时是7.4,因此,4℃配制的缓冲液拿到37℃测量时,其氢离子浓度就增加了10倍。

而且它在pH7.5以下,缓冲能力很差。

缓冲液的pH值由哪些因素决定?设缓冲系统的弱酸的电离常数为K(平衡常数),平衡时弱酸的浓度为[酸],弱酸盐的浓度为[盐],则由弱酸的电离平衡式可得下式:根据此式可得出下列几点结论:(1)缓冲液的pH值与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及盐和酸的浓度有关。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1、配制:称取1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按下表用量,用塑料管量取上层清液,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2、标定:按下表的规定量,称取于105℃~110℃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量的工作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加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10g/L),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

同时做空白试验。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NaOH)],按式(1)计算:c(NaOH)= (1)()式中:m—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单位为克(g);—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V1—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HC8H4O4)=204.22]二、盐酸标准滴定溶液1、配制:按下表规定量,量取盐酸,注入1000mL水中,摇匀。

2、标定按下表规定量,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量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加盖具钠石灰管的橡胶塞,冷却,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HCl],按式(2)计算:c(HCl)=() (2)式中:m—无水碳酸钠质量,单位为克(g);V1—盐酸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M—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2Na2CO3)=52.994]三、硫酸标准滴定溶液1、配制:按下表规定量,量取硫酸,缓缓注入1000mL水中,冷却,摇匀。

2、标定按下表规定量,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量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的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加盖具钠石灰管的橡胶塞,冷却,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

常用实用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常用实用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543.06:54 —41GB 601—2002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Chemical reagentPreparations of standard volumetrie solution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制备准确浓度之溶液,应用于滴定法测定化学试剂的主体含量及杂质含量,也可供其他的化学产品标准选用。

2引用标准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GB 9725 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3一般规定本标准中所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应符合GB6682中三级水的标准。

本标准中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

工作中所用的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

本标准中标定时所用的基准试剂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制备标准溶液是所用的试剂为分析纯以上试剂。

本标准中所制备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均指20c时的浓度。

在标定和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只能附录A(补充件)补正。

“标定”或“比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两人各作4平行,每人4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

两人测定结果的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最终取两人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本标准中凡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的任何一种,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2%,最终以标定结果为准。

制备的标准溶液与规定浓度之差不得超出规定浓度的+—5%。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 标准溶液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除外,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c之间进行滴定。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

2015版滴定液配制、标定准则操作规程

2015版滴定液配制、标定准则操作规程

制药企业用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规范性与正确性。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8006。

3.范围4.责5. 内5.1? 4?5.2?5.3?5.3.1 ?5.3.2 ?5.4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间接配制法与直接配制法两种,应根据规定选用,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5.4.1所用溶剂“水”,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在未注明有其他要求时,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5.4.2采用间接配制法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并且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值应为其名义值的0.95~1.05;如在标定中发现其浓度值超出其名义值的0.95~1.05范围时,应加人适量的溶质或溶剂予以调整。

当配制量大于1000ml时,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按比例增加。

?5.4.3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精确至4?~5?位有效数字),并置1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配制过程中应有核对人,并在记录中签名以示负责。

?5.4.4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滴定液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于临用前精密量取浓度等于或大于0.?l?mol?/?L的滴定液适量,加新沸过的冷水或规定的溶剂定量稀释制成。

? 5.4.?5?配制成的滴定液必须澄清,必要时可滤过;并按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贮藏]条件贮存,经下述标定其浓度后方可使用。

?5.5? 5.5.1?5.5.2?5.5.3,其5.5.45.5.5于20ml5.5.6滴定所得的结果。

?5.5.7标定工作应由初标者(一般为配制者)和再标者在相同条件下各作平行试验3?份,各项原始数据经校正后,根据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计算:3?份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大于0.1?%?;初标平均值和复标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也不得大于0.1%;?标定结果按初、复标的平均值计算,取4?位有效数字。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和PH计校正溶液配置方法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和PH计校正溶液配置方法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1.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
毫升
24
Na2HPO4·2H2O分子量=178.05,0.2mol/L溶液含35.01克/升。

C4H2O7·H2O分子量=210.14,0.1mol/L溶液为21.01克/升。

????
22
7.磷酸盐缓冲液
毫升。

2472
硼酸H 2BO 3,分子量=61.84,0.2M 溶液为12.37克/升。

硼砂易失去结晶水,必须在带塞的瓶中保存。

克/升。

2472
硼酸H2BO3,分子量=61.84,0.2M溶液为12.37克/升。

硼砂易失去结晶水,必须在带塞的瓶中保存。

12.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0.05M)
1)pH4,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
精密称取在115±5℃干燥2~3小时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10.1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2)pH7,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7.4):
精密称取在115±5℃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4.303g与磷酸二氢钾1.179g,加水使溶解并
稀释至1000ml。

另补充: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精密称取在115±5℃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3.533g与磷酸二氢钾3.387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3)pH9,硼砂标准缓冲液:
精密称取硼砂[Na2B4O7·10H2O]3.80g(注意:避免风化),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置聚乙烯
塑料瓶中,密塞,避免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接触。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常用缓冲液的配制当缓冲液被稀释或浓缩时,pH也应不变。

其pH值应近似恒定不变,或当其中的离解的阳离子(K+、Na+)或阴离子(Cl-、Br-)被其它种类的离子替换时。

表1—4中给出了响应的配制方法,平衡阳离子为Na+,缓冲液的最终浓度为0.1mol/l,对于其它浓度的缓冲溶液或阳离子种类(通常K+)更好,表中的数据也可供参考。

较稀的或较浓的缓冲溶液,及包含有不同阳离子的溶液,其pH值会与表中的数据稍有出入。

在方法建立过程中,精确的流动相pH值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次新配制的流动相的pH值与第一次基本相同(最好控制在±0.02范围内)。

注意,只有当缓冲溶液的pH在缓冲试剂解离常数pKIa±1范围内时,缓冲溶液才具有有效的缓冲容量(如乙酸盐的pKa=4.6,其适宜的pH范围为3.6—5.6)。

表1 低pH值(25℃)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A1:0.1M磷酸。

配制精确pH值缓冲液时,所用磷酸需滴定H3PO4的含量。

溶液A2:0.1M磷酸二氢钠溶液,称量13.8g NaH2PO4•H2O溶解于水中,定容于1L容量瓶中。

pH A1体积(ml)A2体积(ml)pH A1体积(ml)A2体积(ml)2.0 565 435 2.8 175 8252.2 455 5453.0 110 8902.4 345 6553.2 55 9452.6 250 750表2 不同pH值(25℃)醋酸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A1:0.1M醋酸溶液。

6.0g(5.8ml)冰醋酸溶于水中,定容到1L容量瓶中。

溶液A2:0.1M醋酸钠溶液。

8.2g C2H3O2Na(或13.6g C2H3O2Na•3H2O)溶解于水中定容到1L容量瓶中。

pH A1体积(ml)A2体积(ml)pH A1体积(ml)A2体积(ml)3.6 926 744.8 400 6003.8 880 120 5.0 296 7044.0 820 1805.2 210 7904.2 736 2645.4 176 8244.4 610 3905.6 96 9044.6 510 490表3 不同pH值(25℃)柠檬酸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A1:0.1M柠檬酸溶液。

标准溶液及杂质标准溶液的配制-GB-601-2008

标准溶液及杂质标准溶液的配制-GB-601-2008
V2——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M——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M( Na2CO3)=52.994]。
4.6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
c(HClO4)=0.1mol/L
a)配制
量取8.7mL高氯酸,在搅拌下注入500mL乙酸(冰醋酸)中,混匀。滴加20 mL乙酸酐,搅拌至溶液均匀。冷却后用乙酸(冰醋酸)稀释至1000mL。
b)标定
称取0.75g于105℃~110℃的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50mL乙酸(冰醋酸),温热溶解。加3滴结晶紫指示液(5g/L),用配制好的高氯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微带紫色)。临用前标定。
c)计算
标定温度下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HClO4)],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按式(6)计算:
b)标定
称取0.18g于120℃±2℃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重铬酸钾,置于碘量瓶中,溶于25mL水、加2g碘化钾及20mL硫酸溶液(20%),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150mL水(15℃~20℃),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2mL淀粉指示液(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t——标定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温度的数值,单位为摄氏度(℃);
0.0011——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每改变1℃时的体积膨胀系数。
4.7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c(Na2S2O3)=0.1mol/L
a)配制
称取26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或16g无水硫代硫酸钠),加0.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mL,缓缓煮沸10min,冷却,放置两周后过滤。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修正后的浓度[c1(HCIO4)],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按式(7)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