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综合实训系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通信专业综合实验实验

通信专业综合实验实验

移动通信系统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GSM系统实验实验一移动台主叫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移动台主叫正常接续时的信令流程2、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号码为空号时的信令流程3、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关机或处于忙状态时的信令流程4、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的信令流程二.实验仪器1、移动通信试验箱2、台式计算机3、小交换机三.实验原理处于开机空闲状态的移动台要建立与另一个用户的通信,需要经过许多步骤才能将呼叫建立起来。

以移动台同移动台进行通信为例,包括主叫移动台和主叫MSC建立信令连接、主叫MSC通过被叫电话号码对被叫用户进行选路,即寻找被叫所处的MSC、被叫MSC寻呼被叫MS并建立信令连接过程等三个过程。

1、主叫信令流程: 移动用户做主叫时的信令过程从MS向BTS请求信道开始,到主叫用户TCH指配完成为止。

一般经过:接入阶段、鉴权加密阶段、TCH指配阶段、取被叫用户路由信息阶段;2、 MSC之间使用到的七号信令消息的简单介绍 ;3、呼叫建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其对应的信令 .四.实验步骤1、硬件实验环境:PC和试验箱,它们之间通过串口线连接;实验台中各PC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一起,保证IP地址都在一个网段,能通过ping通;试验箱中语音接口通过电话线与小交换机相连。

2、准备软件配置,按说明进行连接3、通过串行口将实验箱和电脑连接,给实验箱上电。

将与实验箱相连的电脑上的学生平台程序打开。

在主界面上双击“主叫实验”图标,进入此实验界面。

4、点击“初始化”键,看到消息框中出现“初始化”完成。

再点击“开机”键,从而使移动台处于开机状态。

5、移动台主叫实验需要某一个被叫移动台的配合,选择一个作为被叫的实验箱,并了解此被叫的电话号码。

6、呼叫建立正常实验:(1)提示被叫通过点击学生平台上的“初始化”、“开机”键,使被叫处于开机空闲状态。

(2)主叫在学生平台上选择或输入被叫移动台的电话号码,并按动对话框边的“OK”按钮。

通信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通信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提高我国通信网络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通信网络技术人才,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系开展了通信网络综合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 掌握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如SDH、DWDM、TCP/IP等;3. 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通信网络基本知识(1)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3)通信网络协议。

2. 通信网络关键技术(1)SDH技术;(2)DWDM技术;(3)TCP/IP技术;(4)无线通信技术。

3. 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1)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操作与配置;(2)网络监控与管理;(3)故障排查与处理。

4. 综合实训项目(1)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网络,实现数据传输;(2)对通信网络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3)针对网络故障进行排查与处理。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4-5人;(2)分配实训任务,明确各成员职责;(3)准备实训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双绞线、光纤等。

2. 实训实施(1)讲解通信网络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2)讲解通信网络关键技术,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3)讲解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使学生掌握设备配置与故障排查方法;(4)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训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训总结(1)各小组汇报实训成果,总结经验教训;(2)教师对实训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3)学生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收获。

五、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通信网络的基本知识、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2.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3. 学生对通信网络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实训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通信系统的各种关键要素,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理论知识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1.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

2. 示波器:用于观测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幅值和频率等。

3. 混频器:用于合并和分离信号。

4. 模拟调制解调器:用于模拟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5. 数字调制解调器:用于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6. 信道模型:用于模拟信道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损耗。

7. 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实验设备和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1. 信号发生器设置-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 通过示波器观察并记录信号波形。

2. 信号调制- 使用模拟调制解调器将基带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

- 使用数字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

- 观察和记录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并与之前的基带信号进行对比。

3. 信号解调- 使用模拟调制解调器将高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 使用数字调制解调器将高频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

- 观察和记录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并与之前的高频信号进行对比。

4. 信道传输- 将信号通过信道模型进行传输,并引入一定的噪声和损耗。

- 观察和记录传输前后的信号波形,并分析噪声和损耗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5. 实验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中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分析信号调制、解调和信道传输的性能。

- 绘制实验结果图表,比较不同参数下的信号质量差异。

- 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信号调制、解调和信道传输对于通信系统的重要性。

合理的调制方式和适当的信道模型可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传输效率。

同时,实验中观察到噪声和损耗对信号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通信系统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了通信系统的综合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充分感受到了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改进空间。

通信综合实验报告

通信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和组成;2. 理解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3. 熟悉通信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4.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1)通信系统基本模型(2)通信系统性能指标(3)通信系统类型2. 通信系统实验设备(1)实验设备介绍(2)实验设备操作方法3. 通信系统性能测试(1)调制解调性能测试(2)误码率测试(3)信道传输性能测试4. 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1)通信系统设计原则(2)通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1)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实验①观察通信系统基本模型;②了解通信系统性能指标;③分析通信系统类型。

(2)通信系统实验设备实验①熟悉实验设备;②掌握实验设备操作方法。

(3)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①调制解调性能测试:通过改变调制解调参数,观察系统性能变化;②误码率测试:调整误码率测试参数,观察误码率变化;③信道传输性能测试:通过改变信道参数,观察系统性能变化。

(4)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①分析通信系统设计原则;②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设计通信系统。

2. 实验结果(1)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实验①通信系统基本模型:观察并了解;②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了解并掌握;③通信系统类型:分析并总结。

(2)通信系统实验设备实验①实验设备:熟悉并掌握;②实验设备操作方法:熟练操作。

(3)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①调制解调性能测试:观察系统性能变化,分析影响因素;②误码率测试:观察误码率变化,分析影响因素;③信道传输性能测试:观察系统性能变化,分析影响因素。

(4)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①通信系统设计原则:了解并掌握;②通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并总结。

四、实验总结与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组成、性能指标、实验设备操作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3.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协作能力;4. 通过实验,我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在通信领域继续学习的兴趣。

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通信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掌握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过程,并分析系统性能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1、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组成。

信源产生原始信息,发送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使其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接收设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恢复出原始信息,信宿则是信息的接收者。

2、调制解调技术调制是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解调则是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基带信号的过程。

3、编码解码技术编码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常见的编码方式有差错控制编码(如卷积码、Turbo 码等)和信源编码(如脉冲编码调制PCM)。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通信原理实验箱等。

四、实验步骤1、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实验设备连接好,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

2、产生基带信号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作为基带信号。

3、调制将基带信号分别进行 AM、FM 和 PM 调制,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和频谱。

4、信道传输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信道传输,模拟信道中的噪声和衰减。

5、解调在接收端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恢复出基带信号,并与原始基带信号进行比较。

6、编码解码对基带信号进行编码处理,然后在接收端进行解码,观察编码解码前后信号的变化。

7、性能分析测量调制解调后的信号的误码率、信噪比等性能指标,分析不同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调制实验结果(1)AM 调制AM 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呈现出包络随基带信号变化的特点,频谱中包含载频和上下边带。

在小信号调制时,调幅指数较小,解调后的信号失真较大;在大信号调制时,调幅指数较大,解调后的信号较为接近原始基带信号。

综合通信实训实习报告

综合通信实训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综合通信实训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使我对通信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实习,我希望能够:1. 系统地掌握通信原理和通信设备的基本知识;2. 掌握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技能;3. 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了解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XX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丰富的通信工程经验。

公司位于我国XX市,占地面积约100亩,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

三、实习内容1. 通信原理学习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通信原理的相关知识,包括信号与系统、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无线通信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对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2. 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在掌握了通信原理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实训。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通信设备的安装步骤、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1)光缆的敷设和接续:学习了光缆的种类、性能和敷设方法,掌握了光缆接续的工艺流程。

(2)无线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学习了无线通信设备的安装步骤、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3)光纤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学习了光纤通信设备的安装步骤、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3. 通信工程案例分析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通信工程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我们了解了通信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实施,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四、实习成果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通信原理和通信设备的基本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能力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信系统实训报告

通信系统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通信系统实训,使学生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工作过程及性能指标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模型与性能指标(1)实验目的: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掌握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实验内容:分析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研究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带宽等。

(3)实验步骤:① 研究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分析其组成部分。

② 研究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带宽等。

③ 比较不同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 实验二: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1)实验目的:了解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特点和应用。

(2)实验内容:研究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3)实验步骤:① 研究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特点。

② 研究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特点。

③ 比较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缺点。

3. 实验三:无线通信系统(1)实验目的: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过程。

(2)实验内容:研究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工作过程。

(3)实验步骤:① 研究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特点。

② 分析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发射、传播、接收等环节。

③ 研究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

4. 实验四:通信系统实验平台操作(1)实验目的:掌握通信系统实验平台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2)实验内容:学习通信系统实验平台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3)实验步骤:① 熟悉实验平台的结构和功能。

② 学习实验平台的操作方法,如连接设备、设置参数、观察波形等。

③ 进行实际操作,验证实验原理。

三、实训总结通过本次通信系统实训,我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工作过程及性能指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包括信源、信道、信宿等部分,性能指标有误码率、信噪比、带宽等。

通信技术工程实习实践报告(通用3篇)

通信技术工程实习实践报告(通用3篇)

通信技术工程实习实践报告(通用3篇)通信技术工程实习实践报告篇1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自己没有经验不能够胜任工作。

经过几天的培训,我慢慢调整了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岗位以及发展方向。

我相信只有踏实肯干,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攀登,成长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信息工程专业的公认人才。

我相信“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只有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际的学习,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因此,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及任务经过大学三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理论学习,使我在理论的基础知识方面有了掌握。

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更注重如何在理论和实际的连接程度,如何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人物。

1.1实习目的I.为了将自己所学信息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提高中和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II.通过信息工程技术的专业岗位的实习,更加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缩短从学生到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距离。

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III.通过实习,了解信息工程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以及具体岗位信息,在实习中分析自己的优劣势,确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岗位。

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知道作业。

获取通信相关行业的资讯,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展知识面,正价阅历。

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

培养更好地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I.在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综合实训系统实验(程控交换系统实验)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通信工程班指导老师年月日实验1 局内呼叫处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模拟用户的呼叫追踪,加深对程控交换机呼叫处理过程的理解;2. 掌握程控交换机配置数据的意义及原理;3.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程控交换机本局数据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1.学习ZXJ10 程控交换机本局数据配置方法;2.模拟用户动态跟踪,深入分析交换机呼叫流程;3.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配置本局数据,电话号码7000000~7000023 分配到ASLC 板卡的0~23 端口,并用7000000 拨打7000001 电话,按照实验指导书方法创建模拟用户呼叫跟踪,观察呼叫动态迁移,理解单模块呼叫流程。

4.本局数据配置需要配置如下:局信息配置局容量数据配置交换局配置物理配置号码管理、号码分析三、实验仪器程控交换机 1 套维护终端若干电话机若干四、实验步骤(一)、启动后台维护控制中心启动程控交换机网管终端计算机,点击桌面快捷方式的,启动后的维护控制中心如下图2-1(利用众友开发软件CCTS可省略该步骤):(二)、启动操作维护台选中后台维护系统控制中心,单击右键,选中【启动操作维护平台】, 出现如下的对话框,输入操作员名【SYSTEM】, 口令为空,单击【确定】后,将会登陆操作维护系统。

(三)、告警局配置打开“系统维护(C)”---- “告警局配置(B)”,点击“局信息配置(B)”后,弹出如下界面。

输入该局的区号532,局号 1 ,然后点击【写库】。

(四)、局容量数据配置打开【基本数据管理】-【局容量数据配置】, 点击后弹出如下操作界面(分别进行全局容量、各模块容量进行规划设置),点击【全局规划】,出现如下的对话框.点击【全部使用建议值】, 当前值自动填上系统默认的数值,点击【确定】后返回容量规划界面,点击【增加】, 模块号 2 ,MP内存128 ,普通外围、远端交换模块,填写完,点击【全部使用建议值】。

(五)、交换局配置在后台维护系统打开[数据管理→基本数据管理→交换局配置]弹出如下的对话框,按照图示,只填写【本交换局】-【交换局配置数据】,点击设置。

(六)、物理配置在后台维护系统打开[数据管理→基本数据管理→物理配置]:1. 新增模块点击【新增模块】,填完模块号,选中紧凑型外围交换模块,点击确定,返回开始的对话框。

2. 新增机架选中模块 2 ,点击【新增机架】,配置完成如下图所示数据,点击确定,返回开始的界面:3、新增机框选中机架 1 ,点击【新增机框】,配置完成如下图所示数据,点击增加,返回开始的界面:同理增加6#机框。

4. 配置电路板(1)5#机框数据配置选中机框5,点击【机框属性】,配置完成如下图所示数据,点击返回,如图2-19 所示。

单板添加方法,在对应的槽位上点击右键,选中插入电路板,如图2-20 所示。

(2)6#机框数据配置选中机框6,点击【机框属性】,单板添加方法与5#机框单板添加方法一样,配置完成如下图所示数据,点击返回。

5. 通信板配置返回物理配置开始界面,开始通信板,单元配置选中模块2,点击通信板配置,点击全部缺省,然后点击返回。

6. 单元配置选中模块2,点击单元配置。

7. 增加交换网单元单元编号:1,单元类型:紧凑型交换单元,把上图左边的交换单元添增加到右边。

点击通信端口配置,点击使用缺省配置-确定,完成交换网单元配置8. 用户单元配置点击【增加单元】-【增加】单元编号:2,单元类型:用户单元,把上图左边的用户单元添增加到右边。

点击【通信端口】- 【使用缺省值】-【确定】。

9. HW 线配置点击【HW线配置】-【缺省配置】-【确定。

10. 子单元增加点击【子单元增加】-【选中多任务测试板】-【确定】, 完成用户单元配置。

12. 数字中继单元配置点击【增加单元】-【增加】单元编号:3,单元类型:数字中继单元,把上图左边的数字中继单元添增加到右边点击【通信端口配置】- 端口号1:7-【确定】。

13. 单元HW线配置点击【HW线配置】-【缺省配置】- 【确定】.14. 子单元增加点击【子单元增加】-选中PCM1-PCM4按, 下图正确配置其他数据点击【确定】, 完成数字中继单元配置。

15. 模拟信令单元配置本次实验环境配置 2 块ASIG板,需要进分别添加,点击【增加单元】-【增加】单元编号:4,单元类型:模拟信令单元,把上图左边的模拟单元(槽位19)添增加到右边点击【通信端口】-【使用缺省值】-【确定】,如图2-37 所示。

16. 单元HW线配置17.ASIG 板配置点击【子单元增加】-DSP1选中“双音多频”,DSP2选中“主叫号码显示”-【确定】。

19.64 音板配置点击【HW线配置】进入如下图所示界面。

(1)数据配置数据配置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点击【缺省配置】- 【确定】即可。

20. 模拟信令板配置(七)、号码管理用户放号,打开【基本数据管理】-【号码管理】-【号码管理】1. 增加局号点击【增加局号】进入如下图所示界面。

2. 分配百号点击【分配百号】,进入分配百号界面。

在号码管理主界面,单击<放号>按钮,进入[号码分配]界面。

(八)、号码分析1. 增加号码分析器在后台维护系统打开[数据管理→基本数据管理→号码管理→号码分析].选择<分析器入口>,单击<增加>按钮,进入[创建分析器入口]页面。

分别选中<新业务号码分析器>、<本地号码分析器>点击<确定>2. 被叫号码属性选中<本地网>分析器,单击<分析号码>按钮, 可以浏览该分析器中的被分析号码。

点击<增加>按钮,被分析号码填700,为本次实验增加的电话号码的字冠,其他的数据如图所示。

(1)数据配置在后台维护系统打开[数据管理→基本数据管理→号码管理→号码分析],单击[号码分析选择子],点击<增加>,按照下图配置完成所有的数据。

(九)、数据传送到此本局已经配置,我们刚配置的数据保存在本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后台,这些配置数据生效,需要将本维护终端的数据传送到前台MP板,方法如下:【数据管理】-【数据传送】,把数据传送到前台,如图2-52所示。

图2-52数据传送系统会提示数据发送成功,复位MP板,按MP板RESET开关。

本局数据已经完全配置完成,如果数据配置没有错误,便可以进行电话拨打测试,实现局内电话通话测试。

实验2 程控交换机呼叫分析和中继数据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程控交换机中继数据的配置方法。

2、掌握PCM 信令系统在通信网中的实际运用,理解中继数据各参数的意义及原理二、实验内容本局信令点编码1-1-1,对局信令点编码2-2-2,在DDF 架侧,将DTI 板的第一个E1 和第二个E1 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按照实验步骤的顺序依次正确配置7 号MTP 数据和中继群数据,并进行拨打电话测试。

1号E1 2号E1TX RX TX RX综合配线架三、实验仪器程控交换机 1 套维护终端 1 台电话机 1 部四、实验原理信令是各交换局在完成呼叫接续中的一种通用语言。

现就ZXJ10 交换机为例,详细描述其呼叫处理原理。

ZXJ10 的No.7 信令每个PSM 模块和RSM 模块均可以独立处理No.7 信令。

PSM 模块或RSM 模块通过半固定接续的方式将信令通过交换网接入交换机。

No.7 的物理层由中继接口板处理,链路层协议由No.7 通讯板处理,第三层网络层功能则由PSM 或RSM 模块和SNM 模块配合处理。

下面介绍各部分的实现方式和功能。

No.7 的MTP1 ,MTP2 ,MTP3+SCCP 三层协议由ZXJ10 的DT,COMM ,MP 相应的软件实现。

MTP1(L1)层物理平台主要位于DT 中,MTP2 (L2)层主要位于COMM 板之中,MTP3(L3)层主要位于MP 中。

每对COMM 板HDLC 协议可以提供最多32 个时隙的信令通道,COMM 信令信息由T 网的半永久(固定)接续送到相应的链路(DTI 接口)。

ZXJ10 交换机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呼叫进程部分;2)基本呼叫处理(ISUPCPC)包括消息处理、信令的执行过程、模拟部分、数字部分; 3 )导通检验的处理(ISUPCco,ISUPCci);4)监视控制处理(CSC);5)拥塞控制(CGST);6 )同抢;7 )重复试呼;8)补充业务;9 )端到端信令;10)中继自环原理五、实验步骤1、增加邻接交换局打开【数据管理】-【交换局配置】,选择“邻接交换局”,点击“增加”注意信令点编码DPC:2-2-2,其他按照下图的数据进行配置,完成数据配置后点击确认。

2、增加信令链路组打开【数据管理】-【7号数据管理】-【共路MTP数据】,弹出如下对话界面:选择信令链路组,点击增加,按照界面依次完成如下数,填写完成,点击增加。

3、增加信令链路选择信令链路,本次需要配置两条7号链路信令,第一条信令链路通道选择信道1,承载信令链路选择子单元号1的TS16,其他数据按照如下图,完成后点击增加:(3)数据配置完成后点击增加,第二条信令链路通道选择信道2,承载信令链路选择子单元号2的TS16,其他数据按照如下图选择信令路由,点击增加,依次按照如下图的数据的配置完信令路由,完成配置后,点击增加-返回,完成信令路由配置。

:5、增加信令局向选择信令局向,按照下图的数据正确配置信令局向;点击增加-返回,完成信令局向数据配置:6、增加PCM系统选择PCM系统,点击增加,本次实验需要配置两个PCM系统,分别为DTI的第一,第二个E1,增加第一个PCM系统,系统编号为0,子单元号为1:(3)数据配置点击增加,完成第一个PCM系统;增加第二个PCM系统,系统编号为1,子单元号为2,完成后点击增加-返回,完成MTP数据制作。

选择中继电路组,点击增加,选择基本属性,按照下图的的数据先配置完中继电路的增加,8、增加被叫号码变换还是增加中继组界面,选择被叫号码流变换,进行号码变换,把600变成700这样本局落地,数据配置如下图:9、中继电路分配选择中继电路分配,点击分配,本次实验需要2个E1,需要选中子单元1和2的1-15,17-31号电路10、增加出局路由选中出局路由,点击增加,完成后点击增加-返回,完成出局路由配置:11、增加出局路由组选择出局路由组,点击增加,其他参数按照下图去填写。

完成后点击增加-返回,完成出局路由组的数据配置。

12、增加出局路由链选择出局路由链,按照下图数据正确填写数据。

完成后点击增加-返回,完成出局路由链数据。

13、增加出局路由链组选择出局路由链组,点击增加,按照下图正确配置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