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15杭州地铁工程基坑塌陷事故1
地铁施工安全案例分析及其对策

地铁与轻轨土木0901 林磊磊30903220【案例】: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正在施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达6米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
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施工人员10人死亡、至少还有11人失踪。
原因分析:原因一:杭州的土质特殊,经勘测,发生事故的这段路属于淤泥质粘土,含水的流失性强。
原因二:事故坍塌所在地点风情大道一直作为一条交通主干道来使用,来往车流量大,包括不少负量很大的大型客车、货车都来往于这条路上,这给基坑西面的承重墙带来太大冲击。
原因三:08年十月份杭州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持续性降雨过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动性进一步加大。
原因四:杭州地铁一号线在钱塘江南岸的走向,曾经几度变更,线路布局不合理、前期工作不充分、承包方资质审查不严以及违规施工,并且存在赶工现象(我们知道明挖车站的合理工期是三年)。
媒体报道:杭州地铁塌陷事故,是一起突发事件,但它发生在政府大规模基建投资前夜。
追问事故原因真相,不仅仅是还原事件本身,更多是为了规避类似事件重演。
往事不可追,来者尤可鉴。
接下来的政府基建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希望能减少基建各个环节的变异事件。
“杭州地铁存在边规划、边建设、边修改的'三边'现象!”11月18日,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向本报记者表示,杭州地铁一号线塌方事件并非偶然,其中可能存在线路布局不合理、前期工作不充分、承包方资质审查不严以及违规施工等问题。
周参加过杭州地铁一号线初期的征求意见稿,但没有参加评审。
他直陈,目前萧山总人口117万(非农人口约30万),而杭州地铁一号线所在的滨江区总人口仅为10.8万。
地铁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地铁工程事故有关案例1.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基坑坍塌事故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基坑工程发生塌陷事故,基坑钢支撑崩坏,地下连续墙变形断裂,基坑内外土体滑裂.造成基坑西侧路面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区域塌陷,下陷最大深度达6米,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
事故造成在西侧路面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在基坑内进行挖土和底板钢筋作业的施工人员17人死亡、4人失踪。
2.广州海珠广场基坑坍塌事故2005年7月21日12时,广州市海珠广场深20m的基坑南边发生滑坡,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邻近的7层的海员宾馆倒塌,1栋住宅楼严重损坏,多家商店失火,地铁2号线停运1天。
事故原因分析:a 基坑原设计开挖深度16.2m,而实际开挖深度达20.3m,造成围护桩入土深度不足;b 南侧地层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土体发生滑动;c 基坑暴露时间长达33个月,导致地层的软化和锚索预应力损失;d 现场监测数据已有预兆,未引起重视。
3.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联络通道工程事故2003年7月1日上午7点,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位于黄浦江边的董家渡地面下30余米的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发生流砂事故,导致隧道附近的土体流失,约270m隧道发生塌陷损坏,地面发生了较大沉陷,最大沉陷量达到7m左右,事故场区地面宏宇商务楼、音响制品市场、文庙泵站等建筑建筑物发生不同程度倾斜破坏等问题.4.南京地铁盾构出洞事故南京某区间隧道为单圆盾构施工,采用1台土压平衡式盾构从区间右线始发,到站后吊出转运至始发站,从该站左线二次始发,到站后吊出、解体,完成区间盾构施工。
到达端盾构穿越地层主要为中密、局部稍密粉土,上部局部为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端头井6m采用高压旋喷桩配合三轴搅拌桩加固土体。
在盾构进洞即将到站时,盾构刀盘顶上地连墙外侧,人工开始破除钢筋,操作人员转动刀盘,方便割除钢筋,下部保护层破碎,刀盘下部突然出现较大的漏水漏砂点,并且迅速发展、扩大,瞬时涌水涌砂量约为260m3/h,十分钟后盾尾急剧沉降,隧道内局部管片角部及螺栓部位产生裂缝,洞内作业人员迅速调集方木及木楔,对车架与管片紧邻部位进行加固,控制管片进一步变形。
2008年杭州地铁坍塌事故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

2008年杭州地铁坍塌事故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2010-02-10 09:30:11•作者:傅丕毅•来源:新华网•【新闻论坛】•我要评论•2008年11月15日15时许,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
2008年11月15日下午3时15分,正在施工的杭州地铁湘湖站北2基坑现场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1万元。
2008年11月15日15时许,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
一些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
(新华社记者王小川摄)2008年11月18日,工程人员在清理地铁隧道中积压的淤泥。
新华社记者黄深钢摄新华网杭州2月9日电(记者傅丕毅)记者9日从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获悉,发生在2008年11月15日的地铁湘湖站坍塌事故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10名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另有11名责任人受到政纪处分。
2008年11月15日下午3时15分,正在施工的杭州地铁湘湖站北2基坑现场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1万元。
事故调查组查明,杭州地铁湘湖站北2基坑坍塌,是由于参与项目建设及管理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四局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合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浙江省地矿勘察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方面工作中存在一些严重缺陷和问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积极防范整改,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调查组认为,事故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基坑严重超挖;支撑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支撑架设不及时;垫层未及时浇筑。
监测单位安徽中铁四局设计研究院施工监测失效,没有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据了解,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对涉嫌犯罪的10名事故责任人立案侦查,所有案件已侦查终结,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杭州地铁线发生塌方透水事故一人被困

杭州地铁4号线发生塌方透水事故一人被困31 口中午11时许,杭州地铁4号线在建路段发生塌方透水事故,地点位于市民中心站附近。
记者了解到。
由于地铁施工挖破旁边的河道,导致河水倒灌至杭州地铁4号线市民中心站的基坑,所幸的是,此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现场基坑底部一辆挖掘机被淹没了顶下午1点多,记者赶到事发现场。
由于救援还在进行,因此附近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水,再加之突如其來的大雨,让这些水更加难以排出去。
记者发现,塌方点位于新塘河的河床处。
“当时河水非常湍急,一个劲地往低处流。
”救援人员告诉记者,塌方河床旁边的正是地铁4号线的工地,新塘河水流到这里时,突然变得很急,直接灌进断了的凹槽中,从而再倒灌入地铁基坑。
随后,坍塌点河水逐渐被堵住。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地铁四号线市民中心站的地下基坑, 不知是因为下雨还是倒灌的河水,地面的水不停地往下流,站在倒数第二层往上看,整个基坑就像是一个水吊洞。
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基坑,底部离地面大约有20米左右,总共有三层,据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最下面就是建成后的出发层,目前还是一个初具雏形的隧道。
底层的情况比较糟糕, 隧道被泡在水里,由于水比较浑浊,无法目测出水深,不过,有一辆小型的挖掘机停在底层,基本已被淹没了顶部,从这一点,记者大致推测出,水深有2米多。
除了地铁基坑和附近的路面遭殃了以外,附近的市民中心的地下车库也进了水。
处置武警战士跳入河里组成人墙阻击河水12时39分,在此次地铁塌方透水事故中,唯一一名被困人员被救出,随后被120救护车送走,所幸的是,该被困人员生命体征稳定。
随后,透水处置工作全面展开。
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处置分成两步,首先要把河水截住。
在塌方处100米的位置河道边,一台挖掘机在填埋河床,阻断流水,一边还有很多武警战士跳入河里,组成人墙阻击河水。
为了尽快排出积水,救援人员调集了20多台水泵不停地往外抽水。
但由于暴雨,导致水位下降不是很明显。
13时许,河水基本被截流。
杭州地铁重大基坑坍塌

(4)基坑支护中水平支撑数量偏小,深度15m可 采 用水平支撑3道,水平支撑之间联系约束
杆缺少,支撑杆计算长度增大,水平支撑能力 减小,很容易失稳; (5)水平支撑在连续墙上节点设计可靠性差(现 场清晰可见),节点失效较多; (6)基坑坍塌之前地面多处出现裂缝,而设计却 未到现场查清原因,提出具体技术措施。
(6)忽视基坑土体时空效应,土体开挖后不及时 支撑,造成土体主动土压力作用下连续墙抗剪 能力不足,导致连续墙断裂,淤泥质土体流动, 地面下降; (7)现场无应急技术措施; (8)现场工人未培训上岗作业; (9)存在转包现象,导致管理紊乱。
四、建设方
(1)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否经过专家论证; (2)接到基坑监控限值报警后,是否下达停工指令; (3)工期缩短,招投标不合理,严重违反规范要求; (4)缺乏高级技术人才实施监控; (5)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是不科学的。
基坑呈长方形,塌陷处宽20m、长100m、深 15m,坑内所有的钢支撑全部断裂,形成犬牙交错 的平面,坑底的土层,在两侧的挤压下,向上抬 高,坑深已不足16米。 西侧的连续墙已经坍塌,形成一个斜坡,土层 的巨大压力,将基坑挤压变形,东侧的连续墙下 沉了9米,勉强支撑,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东 侧的三幢民居成为危房,必须拆除,南侧连续墙, 也出现裂纹。
三、施工
(1)管理极为混乱,在坍塌之前地面出现裂缝预 兆,未及时处理,未向设计通报,未向上级 上报,施工单位无人对基坑实行垂直管理; (2)连续墙断裂,可能是由于该墙施工存在重大 问题; (3)基坑支护方案是否经过层层审批;
(4)基坑支护有无监控报警具体数值,每天最大 水平位移和最大沉降量是否超过报警值,超过 后是否向上级及时汇报,采用何种措施。据媒 体报道,基坑坍塌前,连续墙水平位移值和地 面道路下降值肯定超过报警值,而现场施工却 视而不见,公司上级也未及时下达指令; (5)对附近水域(河道)认识不足,不提出疏干 的建议,对附近道路行驶重型卡车产生的动荷 载认识不足;
重温杭州地铁基坑坍塌事故

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北二基坑“2008.11.15”坍塌事故2008年11月15日15时15分,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车站北2基坑发生基坑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 4人重伤,20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961万元。
一、工程概况: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湘湖站〜滨康路站区间(19号盾构)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风情大道与乐园路、湘西路交叉口东北角,工程中标价为3. 06 亿元。
工程建设单位为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浙江省地质勘察设计院;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监理单位为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XX公司承建,X公司人员组建“XXXX 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及湘滨区间工程项目经理部”。
工程合同工期为2007年7月26日至2009年6月30日。
因业主征地、拆迁、管线改移等严重滞后的原因,实际正式工时间为2008年4月初。
湘湖站为地铁1号线起始站,其主体结构建筑面积约36082. 5m2,为地下两层结构,车站总长约934. 5m, 标准段宽20.5m,为12m宽岛式站台车站,最大埋深约17. 7mo二、施工情况:湘湖车站工程按明挖顺作法施工,共分8个独立的基坑。
其中,北2基坑长106m,标准段宽度21. 5m。
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墙厚800隱,深度为31. 5m〜34.5m,基坑深度为15.5m。
标准段钢支撑为四层、端头井位置钢支撑为五层;基坑中部沿长度方向(南北方向),设计格构柱和连续钢梁以支撑加固水平钢管支撑。
2008年11月15日下午,北2基坑第1施工段下二层侧墙、柱进行钢筋施工,安排钢筋工20人,木工15人作业;第2施工段已具备浇筑垫层保护层砼条件; 第3施工段进行基坑人工清底,安排杂工10人作业,浇筑垫层砼的人员正准备下基坑作业;第4施工段7人在进行接地装置施工,其中,2名技术人员在现场检查指导;第5施工段幵挖第五层土方,2名司机分别驾驶2台小型挖掘机在基坑内作业。
杭州地铁一号线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杭州地铁一号线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摘要:2008年11月15日下午3时20分许,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的杭州地铁一号线萧山湘湖站工地发生坍塌事故。
事故造成约10人死亡,13人失踪,20余人受伤。
事故造成了约4962万元的经济损失。
经过调查分析,引起这次地铁施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过程不规范,现场施工人员严重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和理论储备,以及业主和相关工程负责人对缩短工期的操之过急。
此外,此项工程还出现了层层转包的违规行为。
安全教育的欠缺和施工方法的不规范等多方面原因铸成了这起惨痛的坍塌事故。
关键字:土体坍塌,违规操作,不合法转包一、事故背景(一)工程概况1.事故项目名称:杭州铁路一号线建设工程2.项目内容:建设中的杭州地铁1号线项目,线路总长48公里,共30个站点,项目工程总投资220亿元。
其中投资约为82亿元的机电设备项目,由杭州市地铁集团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特许经营公司出资、建设并获得25年的特许营运权。
3.铁路概况:车站为地下三层上下重叠的岛式站台结构,车站长161.75米,宽36.6米,深约27米,呈矩形状。
最上面层是站厅层,中间层是设备层,下面则是站台层。
(二)项目投资主体,参加各方基本情况及工作关系1.建设单位: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杭州市政府直属企业,负责杭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营运与管理及其他相关的多种经营服务。
杭州地铁运营分公司于2010年8月成立,为杭州市地铁集团下属单位,主要负责杭州市轨道交通地铁运营与管理。
2.总承包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总体、总承包单位。
3.分包单位:(1)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以土木工程施工为主导产业,主要经营范围,涉及铁路、公路、机场跑道、各类桥梁、隧道、市政公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高层建筑、给排水及建筑安装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及铁路、公路桥梁预制构件生产、制造、安装和销售,其他混凝土预制构件销售,施工机械租赁、维修及混凝土加工销售等。
关于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的分析

杭州地铁塌陷事故分析
工程案例分析 张菊红| 您教师的姓名 | 通州学院
事故发生经过
事故经过
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 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 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 造成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正在施 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 达6米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 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 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 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 泥水淹没。
❖ 赵铁锤随即追问,为什么不事先采取措施解除隐患? 该负责人表示,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过,需要等待上级批 示。他反复辩解说,要按照程序,和相关单位研究后,采 取措施。在场的几位领导当即表示,出现这么重大的安全 隐患,施工单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根本不应等待审 批。
❖ 面对地底下的农民工兄弟,面对其亲属们苦痛的目光,这 些施工单位,你们需要向谁去报告、和谁去研究?还有什 么“程序”比生命更重要?我们还要问那些“上级”以及 相关单位,在这么重要的事故迹象面前,你们的“程序” 有没有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及时作出反应?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杭州地铁湘湖站坍塌事故的发
生并不是没有任何预兆的。 ❖ 多位当地村民表示,在事故发生一个月前,事故地点上方
路面就发现多处宽度一米多的裂缝
❖ ❖
这次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
11月16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赶到施救
现场察看情况,询问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是否在事故之前
发现过事故隐患?该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隐患。
这次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三:
❖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 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 训就上岗;
这次重大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地铁工程பைடு நூலகம்坑塌陷事故
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5日下午,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 年 月 日下午 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 日下午, 北京时间 塌陷面积宽约20米 辆以上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坍塌口 塌陷面积宽约 米,长100米,深10米,10辆以上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 坍塌口 米 米 辆以上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 至少埋压50余人, 截止 截止11月 日上午 日上午,已 人死 人失踪。救援工作仍在进行。 人死13人失踪 至少埋压 余人,…截止 月19日上午 已8人死 人失踪。救援工作仍在进行。 余人 原因:事故发生后,中铁四局立刻成立了事故调查专家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他介 原因:事故发生后,中铁四局立刻成立了事故调查专家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绍,初步得出的原因有三点。 初步得出的原因有三点。 ①是杭州的土质特殊,经勘测,发生事故的这段路属于淤泥质粘土,含水的流失性强。 是杭州的土质特殊,经勘测,发生事故的这段路属于淤泥质粘土,含水的流失性强。 ②是事故坍塌所在地点风情大道一直作为一条交通主干道来使用,来往车流量大,包 是事故坍塌所在地点风情大道一直作为一条交通主干道来使用,来往车流量大, 括不少负载量很大的大型客车、货车都来往于这条路上, 括不少负载量很大的大型客车、货车都来往于这条路上,这给基坑西面的承重墙带来太 大冲击。 大冲击。 ③是今年十月份杭州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持续性降雨过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动性进一 是今年十月份杭州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持续性降雨过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动性进一 地底沙土地流动 步加大。 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