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受热面金属壁温计算

合集下载

600MW机组锅炉屏式过热器壁温测试及三维计算

600MW机组锅炉屏式过热器壁温测试及三维计算

600MW机组锅炉屏式过热器壁温测试及三维计算摘要:大型锅炉过热器爆管是造成机组强迫停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多数的爆管都是由管壁超温引起的。

因此,为了准确了解锅炉屏式过热器(屏过)的壁温分布情况,在大别山电厂超临界600MW机组锅炉屏式过热器上进行了炉内外壁温测试,实时采集了炉内壁温及炉外壁温的变化数据,找出了屏式过热器炉内外壁温的关系,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二者的关联模型,并进行了三维壁温分布计算分析。

利用所拟合的屏式过热器炉内外壁温的关联模型及炉外可长久保留的测点测量出的温度t0,可以预测发生超温管段的炉内温度。

此外,利用该模型还可验证屏式过热器三维管壁温度计算程序结果的可靠性。

伴随着锅炉蒸汽参数提高及容量增大,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成为大容量锅炉本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受热面,这两部分受热面内工质的压力和温度都很高,且大多布置在烟温较高的区域,受热面温度接近管材的极限允许温度。

锅炉容量的日益增大,使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的设计和布置更趋复杂。

在炉膛出口以及各高温受热面进口截面上,烟气速度及烟温的分布偏差越来越大,使与过热器并列屏片和同屏的各个并列管间的吸热偏差及管壁所承受的壁温差也越来越大。

由于蒸汽流经管内温度不断升高,而管外的烟气温度沿烟道横截面分布不均,且沿烟气流向在不断传热,因而管内各处温度都有不同,使得有的管段温度高于整个管内的平均温度,这也是高温受热面管过热或爆管的主要原因。

要进行大型锅炉高温受热面管壁的监测和寿命预测,必需获得管子各处的温度分布。

在现有测试条件下,还无法对高温受热面炉内壁温进行长期实时监测,只能通过测定炉外壁温去推定炉内壁温。

为此,需要进行锅炉过热器内外壁温对比试验,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屏过的壁温计算。

一、试验方案炉内壁温测量及炉内外壁温对比试验需要选定过热器不同管排及内外圈管子,在其上面安装炉内壁温测点,在各种典型工况下进行炉内壁温测量及炉内外壁温对比试验,得到炉内管壁温度分布。

HG-670-13.7-YM13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壁温计算

HG-670-13.7-YM13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壁温计算

拌 热散漫系数。 —
高温过热器冷段A点 高温过热器冷段B点 高温过热器热段 B点 高温过热器热段 C 点 高温再热器 E点 高温再热器F 点
月 八j 任

内0
J 口 J
舟匕 左



扁b
洲 . 幻 , 二
7 0
5 22 5. 9
55 2 6 .0
3 计算结果
过热器管圈结构如图 1 所示。冷段过热器出口为 A点, 热段过热器出口为 C点。考虑冷、 热段的蒸汽 流向和受热条件, 根据前面的超温原因分析, 对热段过 热器分别计算了最易超温的B C两点壁温, , 对冷段过 热器管圈计算了最易超温的A, B两点的壁温。 再热器管圈结构如图 2 所示。考虑其蒸汽流向和
函 1力 电・ 0 1 { 热 发 240 0 ()
万方数据
文壁温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 z U 'Cx 1R a 一i L m\ 入+下 2 p }j ; T f ( T la m )
式中
_二
‘; . ,
, , 1 ,1\ s、
() 5
表 1 设计工况下受热面改造前后高温过热器和 高温再热器最商盈温 ℃
沿炉膛宽度吸热偏差的分布规律〔7动力工程,99 1. 19,
( 0 :7 一3 8 1)35 7.
】力 电・ 0 1 { 热 发 240 毋 0 ()
万方数据
的壁温 。
5 97 7. 7
509 3.3 530 5.5
55 8 6. 9
5 50 2. 0
544 4.6
AI } 点 门 瞧
4 结

圈 1 过热器管圈结构及计算点位里 A 点I自 f F A
() 1 壁温计算结果表明, 设计工况下高温过热器 和高温再热器是安全的, 但余量不大。 () 2 实际运行情况与设计工况有较大差异, 残余

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

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

§7.2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六、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炉膛出口焰温的大小,决定着 锅炉辐射受热面及对流受热面吸热 量的比例关系,炉膛辐射受热面处 于烟气高温区段,辐射换热量与烟 温四次方成正比的,因此,辐射受 热面热负荷比对流受热面高得多; 这样,吸收同等热量时,辐射受热 面所需的受热面积及金属耗量就比 对流受热面少。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ppt, 05/2003 Page 26
§7.2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K ' 因为: K o

' 1 K ' Ko ' 则: 1 1 1 1 1 2 2
1
1
2
W / m 2 o C


① 锅炉管束、省煤器:因为 2 很大,所以 则 K ' 1 W / m 2 o C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ppt, 05/2003 Page 8
§7.1 炉膛传热过程及计算
二、炉膛传热的基本方程式及炉膛黑度
传热计算简化模型:
(1)水冷壁分布均匀,并把整个炉 膛看作一个整体 (2)火焰和炉壁是物性均匀的灰体 (3)炉墙绝热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ppt, 05/2003 Page 9
§7.1 炉膛传热过程及计算

1 1
1h

h 1 h 2
kw / m 2 o C


式中:
1h

h h
难以测定,在计算中一般以 、 '
、 来考虑灰污对管壁传热的影响。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ppt, 05/2003 Page 23
§7.2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1. 灰污系数ε ——表示灰污引起的传热热阻的增加。

锅炉整体热力计算和壁温计算

锅炉整体热力计算和壁温计算

一、锅炉整体热力计算1 计算方法本报告根据原苏联73年颁布的适合于大容量《电站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进行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和中温再热器及低温过热器出口垂直段管壁金属温度计算,计算报告中所选取的有关计算参数和计算式均出自该标准的相应章节。

对所基于的计算方法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锅炉的整体热力计算为一典型的校核热力计算,各个受热面及锅炉整体的热力计算均需经过反复迭代和校核过程,全部热力计算过程通过计算机FORTRAN5.0高级语言编程计算完成。

管壁温度计算分别通过EXCEL 和FORTRAN5.0完成。

1.1锅炉炉膛热力计算所采用的计算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的关联式为:式中,M —考虑燃烧条件的影响,与炉内火焰最高温度点的位置密切相关,因此,取决于燃烧器的布置形式,运行的方式和燃烧的煤种; T ll —燃煤的理论燃烧温度,K ; Bj —锅炉的计算燃煤量;kg/h 。

1.2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的基本方程为传热方程与热平衡方程除炉膛以外的其它受热面的热力校核计算均基于传热方程和工质及烟气侧的热量平衡方程。

计算对流受热面的传热量Q c 的传热方程式为:式中,CV B T F M T cpjj a ︒--+ψ⨯=2731)1067.5(6.031111111"11ϕϑKgKJ Bjt KH Q c /∆=H —受热面面积;⊿t —冷、热流体间的温压, 热平衡方程为:既:烟气放出的热量等于蒸汽、水或空气吸收的热量。

烟气侧放热量为:工质吸热量按下列各式分别计算。

a .屏式过热器及对流过热器,扣除来自炉膛的辐射吸热量Q fb .布置在尾部烟道中的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及直流锅炉的过渡区,按下式计算:2 计算煤种与工况2.1 计算煤质表1 设计煤质数据表(应用基)2.2 计算工况本报告根据委托合同书的计算要求,分别计算了两种不同的工况。

计算工况一 —— 设计工况计算(100%负荷)根据表1中的设计煤质数据,各设计和运行参数均按《标准》推荐的数据选取。

过热器运行问题-热偏差及壁温计算

过热器运行问题-热偏差及壁温计算

第二节 过热器壁温计算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爆管是造成火电机组非正常停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火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而且过热器、再热器管的失效在大型电站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过热器的失效类型主要有短期超温、长期超温、氧化减薄、高温腐蚀等,诸多失效形式均与过热器壁温状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对于工作在高温状态下的过热器、再热器而言,控制其管壁超温是运行中的首要任务。

一、温度计算公式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管子能长期安全工作的首要条件是管壁温度不能超过金属最高允许温度。

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壁平均温度的计算公式为:max q t t t gz g b μ+∆+=β()⎥⎦⎤⎢⎣⎡++λβδα112 式中 b t —管壁平均温度,ºC ;gz t —管内工质的温度,ºC ;gz t ∆—考虑管间工质温度偏离平均值的偏差,ºC ;μ—热量均流系数;β—管子外径与内径之比;m ax q —热负荷最大管排的管外最大热流密度,kw/m 2;2α—管子内壁与工质间的放热系数,kw/m 2.ºC ;δ—管壁厚度,m ;λ—管壁金属的导热系数,kw/m..ºC 。

二、壁温影响因素(1)工质温度:过热器和再热器任何部位的管壁超温都会威胁到整台机组的安全,为了使整台机组的过热器、再热器壁温不超温,运行中整体汽温的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各平列出口的工质温度差别越小对过热器、再热器的壁温安全越有利;(2)热偏差:壁温最高的位置是热偏差最大的位置。

当过热器、再热器温度处于正常水平时,但整个区域存在诸多不均匀因素,也会造成过热器、再热器局部壁温过高,影响过热器、再热器的安全性;第二节 过热器热偏差一、热偏差概念从上式可,管内工质温度和受热面热负荷越高,管壁温度越高;工质放热系数越高,管壁温度越低。

由于过热器和再热器中工质的温度高,受热面的热负荷高,而蒸汽的放热系数较小,因此过热器和再热器是锅炉受热面中金属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条件最差的受热面,管壁温度接近管子钢材的最高允许温度,必须避免个别管子由于设计不良或运行不当而超温损坏。

锅炉受热面传热及计算

锅炉受热面传热及计算

Q
Bj
Ql

I
'' l
—保温系数, 1 q5 q5
B j —计算燃料消耗量 若烟气在Tll 和Tl" 温度之间的比热容量,
可以用某一平均值VCPj 表示,最后得到:
Q B jVC pj Tll Tl''
2.辐射换热方程式 ① 直接计算辐射换热量,Stephan-Boltzmann 把火焰和炉壁看成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则
Q axt Fl 0 Th4y Tb4
axt
—系统黑度 ,
axt
1
1 1 1
ahy ab
Thy , Tb 火焰炉壁的平均温度
F ahy , ab —火焰炉壁的黑度; l —炉壁面积

② 根据有效辐射计算换热量 如果火焰对炉壁的有效辐射为 q yx1 ,炉壁对火焰 的有效辐射为 q yx2 ,则单位面积上火焰和炉壁间的 换热量为 q yx1 q yx2 。该热量与火焰对炉壁的有效辐
③火焰与烟气温度在其行程上变化剧烈 对于一般的煤粉炉
原因: 火焰根部,燃料燃烧生成 的热量大于辐射传热量, 火焰温度升高。 火焰继续上升,可燃物逐 渐燃烬,燃烧生成的热量 小于辐射传热量,因而, 火焰温度下降。 于是,存在一点在该点火 焰温度最高,称该点火焰 中心。
④火焰在炉膛内的换热是一种容积辐射。 辐射换热量与整个炉膛的形状和尺寸等有 关。容积越大,炉内换热器量越多,炉膛 出口烟气温度越低。反之炉膛内换热量越 小,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越高。 ⑤运行因素影响炉内传热过程,例如,运 行过程中,污染发生,污染后的受热面表 面温度升高,导致炉膛换热量降低。
二维模型:适用于轴对称的圆柱型炉膛。

15-g13000-0金属壁温计算汇总表

15-g13000-0金属壁温计算汇总表

共15页 第1页
本计算汇总是按B&W的标准进行计算的,其原则为:根据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考虑各种因素造成的偏差,对比各种负荷工况的计算结果,选出最厚的管壁。

需考虑因素如下:1)蒸汽流量偏差
2)炉膛出口平均烟温设计值与运行值的偏差3)沿炉宽的烟温偏差
4)考虑同管排中各管辐射吸热的偏差5)沿管长的烟温偏差6)烟气流量偏差
计算校对审核批准日期
日期
日期
日期
金属壁温计算汇总表15-G13000-0
张庆曹春张绮刘隽2008.10.31
08.10.30
08.10.31
08.10.30
年10月
金属壁温计算汇总表
METAL SELECTION CALCULATION SUMMARY
B&WB-1900/25.4-M 锅炉
200815-G13000-0
北京巴布科克 · 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
BABCOCK & WILCOX BEIJING CO. LTD
省煤器管组
一级过热器水平管组和出口管组
屏式过热器管组
二级过热器入口管组
二级过热器出口管组
再热器水平管组和过渡管组
再热器垂直及过渡管组。

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

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

1.72 e+0 3
03
1.72 e+0 3
1.6 4 e+0 3
03 03
1.6 4 e+0 3
1.55e+0 3 10
1.55e+0 3 1.4 6 e+0 3
03
1.4 6 e+0 3
1.3 7e+0 3
Height / m
03
1.3 7e+0 3
8
1.2 8 e+0 3
03
1.2 8 e+0 3
X 33Z..8877e+e0+20 2
22..9988e+e0+20 2 0
2 .0 8 e+0 3 1.9 9 e+0 3 1.9 0 e+0 3 1.8 1e+0 3 1.72 e+0 3 1.6 4 e+0 3 1.55e+0 3 1.4 6 e+0 3 1.3 7e+0 3 1.2 8 e+0 3 1.19 e+0 3 1.10 e+0 3 1.0 1e+0 3 9 .2 2 e+0 2 8 .3 3 e+0 2 7.4 4 e+0 2 6 .55e+0 2 Y 5Y.6 5e+0 2 X 4X.Z76 eZ+0 2 3 .8 7e+0 2 2 .9 8 e+0 2
CpCoeonrnattotouuurrress o(okff)SStattaict iTcemTepmerpateurreat(uk)re (k)
2 .0Y8 e+0 3 1.9 9 e+0 3 1.9 0 e+0 3 1.8 X1e+0 3 Z 1.72 e+0 3 1.6 4 e+0 3 1.55e+0 3 1.4 6 e+0 3 1.3 7e+0 3 1.2 8 e+0 3 1.19 e+0 3 1.10 e+0 3 1.0 1e+0 3 9 .2 2 e+0 2 8 .3 3 e+0 2 7.4 4 e+0 2 6 .55e+0 2 5.6 5e+0 2 Y 4 .76 e+0 2 X 3 .8 7Ze+0 2 2 .9 8 e+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讨论沿管壁周向热负荷最大处的壁温
Qw,max均匀加热,全部径向传递时,qrj
rwqw,max r
非均匀加热,径向、周向传递时,
qr
qrj
rwqw max r
定义热量分流系数μ(r)
(r) qr qr 1
qrj rwqw max / r
导热系数λ为常数时,热量比也就是温升的比值:
r
tr tgz trj tgz
qw
2
1
由此可见:管壁温度和工质温度、热流密度、管内壁放热 系数、管材导热系数、管壁厚度及内外径比等因素有关。
7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2. 圆管沿圆周不均匀受热时的管壁温度
求解圆管中各点温度可以用传热学中的导热方程来
解。忽略沿管子长度的导热,问题简化为二维的拉 普拉斯方程:
2t 1 t 1 2t
17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 鳍根温度也是圆管上相应位置的温度,根据前 述圆管外壁温度计算方法确定,即:
tg
tgz
g qmax
1
2
2
(
1)
至此,若已知管外最大热流强度和工质温度, 就可以计算出相应位置的管壁温度。
18
壁温校核线处工质的温度
•校核线上工质平均温度tpj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受热面种类 亚临界锅炉蒸发受热面
校核线工质平均温度 tpj的计算方法
取工质平均温度为该压力 下的饱和温度
亚临界锅炉其他受热面和 根据计算截面处的工质平
超临界锅炉所有受热面
均焓和压力确定
19
辐射受热面管组中的工质平均焓增计算
• 从水冷壁计算管组进口到计算截面区段中工质的 平均焓增计算式为:
ijx rk
Qqdrq Bj
Dgz
• 当炉膛不分区计算时,计算区段的吸热量为:
半径r处的实际温差 沿圆周以qmax均匀加热时r处的温差11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因此,对于实际管子中最大热负荷处( θ=0 )的外壁温度 和平均管壁温度分别可以表示为:
twb
tgz
rw
qw,max
2
rw qw,max
2
1
t jb
tgz
r
qw,max
2
r qw,max
1
12
计算方法 受热面类型
计算公式
水冷壁受热面(炉膛分区 计算时)
qw,max rkrqqm
qm
g r ,max
ql
屏和对流受热面
qw,max kr qo
qo
p tpj
2
1
1 2
1 1
0.25 qd
103
23
思考题
1. 影响管壁温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2. 试述鳍片形状对壁温的影响。
间(屏)的辐射吸热量
Qqfd
q f Hqd , f Bj
21
壁温校核点处工质的温度
•校核点处工质温度偏差δt的计算方法
-根据热偏差系数计算得到偏差管中的工质最大焓值来确定
ix ipj 1 ix C 1 ix,qi
其中,C为进口混合不完全系数,考虑了 前一级管组对计算管组的影响。
22
壁温校核点的最大热强度
3
壁温计算的必要性
壁温计算的必要性
保证锅炉安全工作
热应力计算的前提
“四管爆漏” 严重
壁温测量不准确
问题1
问题2
4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 根据传热学的基本知 识,有
tnb tgz t2
twb tgz t2 tgb
tb
tgz
t2
1 2
tgb
5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1. 圆管沿圆周均匀受热时的管壁温度
2t
y2
2t x2
0
t x0 tg
t 0
x x=h
t
0
t q
y y-b 2
y y= b 2
15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得到鳍端温度为:
td
tg
qh
2
h b
0.75
b h
对于梯形鳍片,计算结果为:
td
tg
qh
A
其中,A为形状系数:A
1h
2 bg
a ln a 1 a
n
cos
n
n
其中,
G
1
0
q
d
Gn
1
q cosn d
0
Bi 2dn 2
9
讨论沿管壁周向热负荷最大处的壁温
qrj, trj
假设热负荷沿管子圆周分布状况如图所示。 假设另外有一热负荷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情况,其热负荷值等于
qw,max,此时θ=0 处的壁温容易求出。 设法将这两种情况在θ=0 处的壁温联系起来。
24
r 2 r r r 2 2 0
边界条件为:
r
dw 2
,
t r
q
r
dn 2
, t r
2
t tgz
8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利用分离变量方法解之得:
t
tgz
G 2
Gdw 2
ln
2r dn
n1
dnGn 2n
g
2n
n1 Bi
Bi
n n
g
2r dn
n
dn 2r
n
Bi Bi
a 1 a2
0.375 bd h
16
鳍片形状系数
a=bd/bg • a一定,有一h/bg的最
佳比值,使Amin,则 tdmin。 • h/bg>Amin对应的h/bg 时,a↑,使A↓,则 td↓。最好采用矩形 鳍片。 • h/bg<Amin对应的h/bg 时,a↓,使A↓,则 td↓。最好采用梯形 鳍片。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这样问题就归结为寻求一个确定热量分流系数的简单方法。
上式中, r f q , Bi,
●均匀加热, μ(r)=1 ●非均匀加热,μ(r)<1 ●μ(r)是r处剩余热量的份额,
1-μ(r) 是分流热量的份额。 ●μ(r)值大,分流作用小,壁温高,对管壁不利。
13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tnw
qwdw ln
2
qwdw 1 2时
2
2
1
1
2qw ,
1
dw
dn 6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又有,管子内壁温度与工质温度之差为:t2
qn
2
qw 2
于是,管子沿厚度方向平均温度为:
tb
tgz
t2
1 2
tnw
tgz
qw
2
qw
1
管子外表面温度为:
twb
tgz
t2
tnw
tgz
qw
2
锅炉受热面金属壁温计算
教师:刘银河 日期:2008-5
1
主要内容
1. 进行壁温计算的必要性 2.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3. 壁温校核点工质温度的计算 4. 壁温校核点最大热负荷计算
2
一、管壁温度
所有受热管壁温度必须低于安全极限。
(1)高温持久强度:反映了金属材料在高温下长期 使用直至断裂时的强度和塑性性能,有一个极限允许 温度。平均tb应满足钢材的高温持久强度要求。 (2)抗氧化温度:氧化速度主要取决于温度, tw小 于快速氧化温度(强度计算中用附加壁厚考虑)。 (3)热应力和热疲劳:限制壁温波动。
Bi
2rn
rn / 1/2
固体内导热热阻(内阻) 内表面换热热阻(外阻)
Bi小,内阻小,外阻大,μ小(分流作用大); Bi大,内阻大,外阻小,μ大(分流作用小)。
14
壁温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3. 膜式水冷壁的管壁温度
鳍片管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也可用拉普拉斯导热方程进行理论求解。 这里只介绍最简单的矩形结构鳍片温度场的求解方法:
考察一个内外径分别为dn和dw 的圆管,数学描述为:
d dr
r
dt dr
0
dt dr
qw
,r
dw 2
t
tgz
G 2
Gdw 2
ln
2r dn
n1
dnGn 2n
g
2n
n1 Bi Bin ngFra bibliotek2r dn
n
d2rnqnBBwiinn
cosn
解之得,管子外壁温度和内壁温度之差为:
Qqd
rg ql H qd , f
Bj
20
屏和对流受热面管组中工质平均焓增计算
• 从计算管组进口到计算截面区段中工质的平均焓增
计算式为:
ijx rk
Qqd Bj Dqd
计算管段吸热量
Qqd
Qf qd
Qd qd
对流及管间辐射热量
Qqdd
KHqd, jtqd Bj
管段吸收来自炉膛和(或)与之毗邻的烟气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