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著名战役

合集下载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场著名战争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场著名战争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场著名战争1、阪泉之战,黄帝部落打败炎帝部落,从黄帝成为中原领袖。

2、涿鹿之战(约前4600年),炎黄部落击败蚩尤部落,使炎黄成为中华民族祖先。

3、鸣条之战(约前1766年),商汤讨伐夏桀,夏亡商立。

4、牧野之战(约前1027年),商亡周兴。

5、繻葛之战(前707年),郑庄公挑战,周室势衰。

6、长勺之战(前684年),春秋时期鲁国以弱胜强齐的战例。

7、晋灭虞、虢之战(前655年),假途伐虢、唇亡齿寒成为启示。

8、泓水之战(前638年),宋楚对阵,宋襄公迂腐式的仁义成为笑柄。

9、晋楚争霸,从城濮之战(前632年)经邲之战(前597年)到鄢陵之战(前575年),春秋经历了晋楚两强称霸的时期。

10、秦晋争霸,秦晋先后经历崤之战(前627年)和麻隧之战(前578年)等,秦国占不到便宜,转而向西发展。

11、吴楚战争。

从鸡父之战(前519年)到柏举之战(前506年),在伍子胥、孙子的协助下,吴国击败强楚实现霸业。

12、吴越战争(前510—前475年),越王勾践臣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

13、晋阳之战(前455年),奠定了韩、魏、赵三家分吴的局面。

14、魏齐战争,桂陵之战(前353年)齐国成功实施“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前342年)齐军采孙膑之计大败魏军。

15、济西之战(前284年)和即墨之战(前279年),乐毅统帅盟军几乎灭了齐国,田单取得即墨防守战的胜利才使齐国幸而复国。

16、长平之战(前260年),秦名将白起坑杀赵国大军,秦国从此独霸天下。

17、赵破匈奴(前244年),赵边将李牧以步兵大兵团全歼匈奴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

18、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前230年灭韩,前228年使用反间计诛杀李牧后灭赵,前225年水淹大梁灭魏,前224年大将王翦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从而统一中国。

19、巨鹿之战(前207年),项羽消灭秦朝主力军。

20、楚汉战争(前205—前203年),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占领关中,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成皋会战汉胜楚败,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七上历史课本中的十一个有名战争以及课本重点 十

七上历史课本中的十一个有名战争以及课本重点 十

七上历史课本中的十一个有名战争以及课本重点十1涿鹿之战:在涿鹿黄帝炎帝部落对蚩尤部落。

黄炎部落胜。

2公元前1600年商对夏,汤战胜桀,夏朝灭亡。

3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兵攻商,双方在牧野大战,纣王被击败,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4城濮之战:公元前七十世纪末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

5桂陵之战:公元前四世纪末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趁魏空虚,派兵攻打魏都,庞涓率兵回救,在桂陵中了齐军埋伏,大败而归。

6马陵之战:十几年后,齐魏有一次大战,魏军在马陵又中了埋伏,主力被歼。

7长平之战:战国末期,秦赵在长平一场大战,赵军中计,大败。

主力四十多万大部分被坑杀。

8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去救被困巨鹿的起义军,项羽带兵破釜沉舟,大败秦军。

9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率兵十万,进攻曹军。

两军在官渡对峙,后来,曹操采用谋士之计,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袁军粮草,袁军军心大乱,曹军趁机进攻,大败曹军。

10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带兵南下,想统一南北,结果被孙刘联军用计打败。

11淝水之战:383年,前秦王苻坚率80万兵力,企图一举灭亡东晋,,两军在淝水对峙,秦军中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秦军为让晋军过河一退就溃不成军,晋军趁机进攻,大败秦军。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境内约在17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

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

中国历史50场著名战役战争!看看哪个省的人是天生的战士!

中国历史50场著名战役战争!看看哪个省的人是天生的战士!

中国历史50场著名战役战争!看看哪个省的人是天生的战士!中国历史上的50场著名战役/战争!从春秋到抗日战争结束!通过这些大战!让我们看看哪个省的人最矫勇善战!先上目录,方便阅读1.繻葛之战河南PK 周天子2.城濮之战山西PK 湖北3.柏举之战江苏PK 湖北4.晋阳之战河北PK 山西5.马陵之战山东PK 山西6.长平之战陕西PK 河北7.秦灭楚之战陕西PK 湖北8.巨鹿之战江苏PK 陕西9.彭城之战江苏PK 四川10.垓下之战四川PK 江苏11.漠北之战汉族PK 匈奴12.昆阳之战湖北PK 河南13.官渡之战山东PK 河北14.赤壁之战江苏PK 山东15.夷陵之战江南PK 西南16.晋灭吴之战北方PK 江南17.淝水之战江苏PK 陕西18.隋灭陈之战北方PK 南方19.虎牢之战山西PK 河北20.三征高巨丽汉族PK 朝鲜族21.长安之战山东PK 大唐22.高平之战河北PK 沙陀23.雍熙北伐汉族PK 契丹24.澶州之战汉族PK 契丹25.郾城之战河南PK 女真26.崖山海战汉族PK 蒙古27.鄱阳湖之战安徽PK 湖北28.徐达北伐安徽PK 蒙古29.土木之变汉族PK 瓦刺30.万历朝鲜汉族PK 小日本31.萨尔浒战役汉族PK 满族32.天京保卫战湖南PK 广西33.淮镇捻之战安徽PK 安徽34.辛亥革命湖北PK 江苏35.直皖战争河北PK 安徽36.直奉战争河北PK 东三省37.北伐战争大混战,广东最为耀眼38.南昌起义湖南PK 广东39.中原大战两广PK 山西、陕西40.九一八事变中国与日本,中国是东北军41.淞沪会战中国PK 日本,中方中央军、东北军等,湘军绝唱42.太原会战中国PK 日本,中方中央军、粤军、晋绥军、西北军、东北军等43.徐州会战中国PK 日本,中方中央军、西北军、川军等,川军牺牲巨大44.武汉保卫战中国PK 日本,中方西北军、中央军、粤军、川军和桂军等45.长沙会战中国PK 日本,中方中央军、西北军、粤军、川军和桂军等46.昆仑山战役中国PK 日本,中方西北军、中央军、粤军、川军和桂军等47.上高会战中国PK 日本,中方西北军、中央军、粤军、川军和桂军等48.远征缅印中国PK 日本,中方中央军、杂牌军等49.衡阳保卫战中国PK 日本,中方中央军、西北军、川军、粤军和桂军等50.湘西会战中国PK 日本,中方中央军、西北军、粤军、川军和桂军等1.繻葛之战~前言~:东周初期,诸侯国崛起,适时,郑国最为强大。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著名战役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著名战役
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其实,穿越长久笼罩在淝水之战之上的炫目光环,再略去交战双方具体入微的战役组织与执行等影像,文化凝聚力实乃决定胜负之源。于是,八十万的“乌合之众”倒在了八万“忠勇之师”面前;于是,中华南北分治、混乱污浊、惨痛不堪的黑暗岁月,注定还要延续两百年。
第九位 鸦片战争之广州战役
时间:公元1841年2月
博弈:清军(奕山)vs 英军(懿律)
第十位 抗日战争之武汉会战
时间:公元1938年6月~10月
博弈:中国军队vs 日本军队
结果:武汉沦陷,日军遭遇战略性失败
评价:事关中华文明生死存亡的惨烈对决
当日本军方蓄意挑起事端,手拿把攥地向羸弱的中国发起全面的进攻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自信活脱地演绎着日本举国上下盲目而愚蠢的自大。果然,随着战争的演进,当初的承诺越发像个笑柄。于是,由石家庄到上海,由上海到南京,再由南京到徐州,日军发疯般地寻求与中国主力军会战,力图一战而击倒对手,君临中华。只是,每一次,看似机会来临时,中国人总是在予敌以大量杀伤后,全身而退。至此,武汉会战势所难免,在日军眼中,这是中国军队无法再退的战略基地。不过,日军又一次经历了已经多次经历的尴尬。在付出了至少14万人的惨重伤亡代价后,他们收获了又一座空城。这是一次令侵华日军无法承受的会战——他们打赢了战役,却付出了战略失败的结局。自此,日军终于深陷于中国的抗战泥沼之中,再无脱身之策,慢慢的气竭身亡。

初中历史战役按时间顺序归纳

初中历史战役按时间顺序归纳

初中历史战役按时间顺序归纳
1.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秦朝与赵国的一次战役,秦军通过火攻和诈降,击败了赵国军队,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2. 鸿门宴(公元前206年)
秦朝嬴政和项羽的一次对决,项羽趁鸿门宴之机发动进攻,最终打败了秦军,结束了秦朝的统治,开创了新的历史时代。

3.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
三国时期东吴与曹操的一次重要交战,东吴利用火攻战术,粉碎了曹操的东征计划,保存了东吴的独立,保证了统一大业的实现。

4.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
东晋与前秦的一次对抗,东晋军队在司马昭的指挥下,以少胜多,挫败了前秦的军事力量,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5.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
曹操与袁绍的一次战役,曹操从总体上掌握了主动权,通过火攻等战术,最终获得了胜利,打败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确立了魏国的统治。

6. 安禄山之乱(公元755年)
唐朝政府在安禄山的反叛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这次事件导致了唐朝的衰退,也为后来的五代十国时期埋下了祸根。

7. 英法百年战争(公元1337年-1453年)
中世纪时期,英格兰与法国之间发生长达116年的战争,英国在部分战役中取胜,但最终法国通过几次重要的胜利,证明其力量的强大性。

8. 草船借箭(公元208年)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一次着名战役,利用草船借箭的方法,使曹操疑惑诸葛亮的军事计划,造成曹操的阵营混乱,被称为使用智谋的经典例子。

9. 秦淮八艳之一 (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的一批著名女子,以才情出众、文学才华闻名,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0. 秋收起义(公元1927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武装起义之一,旨在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达到实现人民民主自由的目标。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役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役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役1.平定仇家战役 (公元前207年) - 这场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战役之一,标志着刘邦的西楚霸王霸业得以确立,结束了秦末乱世的混乱局面。

2.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 这场战役是三国时期的经典战役之一,由刘备和孙权联盟对抗曹操的战役。

取得了孙刘联军的胜利,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故事。

3.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 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最终曹操获得胜利,确立了他在北方的统治地位。

4.著名的霸王之战 (公元202年) - 刘备与东吴孙权之间的一场战役,对三国时代的战争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5.脱口而出的华山之战 (公元209年) - 曹操与张郃、曹洪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被大量使用著名的“华山一套”.6.三国演绎的赤坂之战 (公元、188 - 210年) - 魏国与蜀汉之间的一系列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赤坂之战,被列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

7.百团大战 (1940年) - 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日战斗。

8.抗美援朝战争 (1950-1953年) - 这场战争是中国对抗美国及其联合国盟友的战争。

中国军队参与其中,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9.中越战争 - 这场战争发生在中越边境的冲突,由于对边界划定的争议,中国军队与越南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10.对印度解放军的反击战 (2020年) - 这场战斗发生在中印边境的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国军队与印度解放军发生冲突。

中国军队成功击退了印度军队,并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

附件:本文档所附的附件包括相关战役的地图、图片和相关资料。

法律名词及注释:1.抗日战争: 指中国人民抵抗的战争。

时间跨度从1937年到1945年。

2.中越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边界冲突战争,发生于1979年。

3.恢复交通秩序与通信秩序: 恢复正常的交通和通信,保障国家稳定和安全的法律行为。

七年级上册历史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和战争

七年级上册历史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和战争

七年级上册历史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和战争
1、阪泉大战:黄帝部落战胜炎帝部落,结成炎黄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进行的战争,奠定独立华夏族形成的基础。

3、牧野大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4、长平之战: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的进攻。

5、巨鹿之战:发生在项羽和秦朝主力之间是秦朝灭亡的决定性战役,项羽以少胜多。

6、垓下之战:发生在刘邦和项羽之间,最终刘邦取胜。

7、漠北大战: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8、官渡之战:200年,曹操战胜袁绍,统一黄河流域。

9、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10、淝水之战:383年,东晋与前秦的战役,东晋以少胜多。

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五大战役1、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2、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3、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4、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5、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战役牧野之战时间:公元前1046年2月,地点:今河南博弈:周武王vs商纣王结果:纣王兵败自焚,周灭商评价: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纪元前1046年2月,当看似弱小的数万武王麾下,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七十万”之师,看着那昔日的霸王拥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玉器,无奈自焚之时,他们谁都不可能想到——这是殷商五百年文化体系幻灭的葬礼,更是中华文化体系淬火重生、涅槃升腾的典礼。

从此,绵延三千年、兼收并蓄,至今仍充满生机的传统中华文化,终于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极,挥就出至上荣光与惨痛磨难并存的、恢宏历史画卷。

长平之战时间:公元前260年4月~9月地点:今山西博弈:秦军(白起)vs赵军(赵括)结果:秦军大胜,坑杀40万降卒评价:中华2000年铁血帝制的定鼎之战白起一夜之间坑杀400000赵国俘虏和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戏剧人生,大约是长平之战留给我们后人的至深记忆。

只是,这记忆中,充溢苦涩与暴戾的成份,细细品味,断无值得为此开怀的理由。

踩踏在万众尸骨之上的白起,在用铁血强力成就了自己丰功伟业的同时,也使得大秦帝国一统江山之路遽然间坦荡无比,几近水到渠成。

只是,随之到来的、绵延2000余年的中华帝国制度,也终于命中注定般地充溢着怪异与暴戾的文化基因——铁血、阴谋、功利、无情、没信用、非理性、泯人性——依如它的脱胎母体,依如那个异型般的长平之战。

宋辽岐沟关之战,中原文明转入全面消极战略防御的开端片石之战时间:公元1644年4月博弈:大顺军(李自成)vs 明清联军(吴三桂多尔衮)结果:大顺军溃败,成就大清入主中原之路评价:决定三百年大清王朝基业的开山之战淝水之战时间:公元383年11月博弈:东晋军(谢安)vs 前秦军(苻坚)结果:8万东晋军大败80万前秦军评价:鼎定两百年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源出自淝水之战的这些成语故事充分凸显着此次战役的传奇气质——神了!的确,以不足八万之众,瞬间将号称百万的巨人击倒,遍观人类历史,堪称独一无二、空前绝后,不神才怪。

涿鹿之战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长勺之战(今山东)人物:齐鲁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部)相遇。

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

之后鲁军一鼓作气,打败齐军。

后乘胜追击,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鄢陵之战yan(第一声)地点:今河南楚军的失败,使晋国得以重整霸业。

此战,晋军根据楚军阵势和地形特点,当机立断,改变部署,加强两翼,击败楚军,是中国古代灵活用兵的著名战例。

泓水之战(今河南)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次作战,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因思想保守、墨守成规而导致失败的典型战例之一。

马陵之战(今河南)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

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

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围魏救赵(今河南)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

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

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

邯郸危在旦夕。

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

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

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

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

官渡之战(今河南)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今河北)赤壁之战,是指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一带大破八十万曹军,奠定三国三足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夷陵之战(今湖北)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刘备对东吴,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

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阖闾之子夫差,卧薪尝胆说的是夫差和勾践)伊阙之战(今河南)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

鄗代之战(今河北)hao(第四声)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大削弱。

而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

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

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井陉之战(今河北)xing(第二声)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派赵王张耳率领三万汉军与韩信、张苍以及高邑率领单独的缻度军会合,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牵制作战。

而汉王刘邦率领信武侯靳歙、蒯成侯周绁、绛侯周勃、广严侯召欧趁机从成皋北渡黄河攻下赵国都城邯郸、襄国平定赵国。

陈余在井陉关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时不得不率赵军出战,井陉之战汉军以数万精锐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北平侯张苍俘虏赵军主将陈余,汉王与张耳、韩信会师与襄国而平定赵国。

潍水之战(今山东潍河)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汉韩信、曹参、灌婴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断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

可以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使楚汉之争逐渐明朗化,形成一面倒的局势。

项羽失败已不可逆转,已经到了完全被动的防御状态;而刘邦则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的时刻。

兖州之战(今山东)yan(第三声)兖州之战,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

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濮阳之战(今河南)pu秦末濮阳之战,楚军和秦军两军在濮阳东大战数次,楚军连战连捷,秦军遁入濮阳城中,挖沟引河水环城自固。

东汉末濮阳之战,曹操收复兖州失地,先下定陶,继克钜野,杀死吕布战半李封、薛兰,接着进攻濮阳。

吕布出城迎战,曹军许褚、典韦、夏侯憞、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将共战吕布,吕布不能支,拨马回城。

澶(chán)渊之盟,(河南濮阳)寇准力荐北宋真宗御驾亲征,与辽萧太后一站,逼得萧太后订合约。

北宋有杨家将抗辽,南宋有岳飞抗金。

东汉建武五年(29年)十月,在东汉统一关东之战中,建威大将军耿弇击灭关东割据势力张步部于祝阿(今山东齐河县境内)、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等地的著名作战。

睢阳之战(今河南)sui(第二声)至德二年( 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合,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

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士固守,从早至午,接战20余次,士气不衰。

许远自以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而自己管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

张巡任主帅后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

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

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郾城之战(今河南)yan(第三声)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

史载此役宋朝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

宋军如能乘胜前进,收复故疆大有希望。

但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只图利用胜利,作为对金乞和的资本,遂下令班师,断送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成果。

以少胜多的战役:(前面是三大以少胜多)濉水之战:项羽三万人大胜刘邦六十万人。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不足五万大战曹军八十万大军,溃起仅百余人,挟主狼狈北逃。

淝水之战:东晋八万之众对阵前秦百万大军,前秦大败,秦主被杀,国灭。

、夷陵之战:陆逊5万——数10万蜀国从此衰落,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3万——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巨鹿之战:项羽2万——40万歼灭彭城之战:项羽3万——56万歼20万井陉之战:韩信3万——20万灭赵,俘赵王歇潍水之战:韩信数万——20万灭齐兖州之战:曹操数万——数10万迫降30万官渡之战:曹操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睢阳之战:张巡6800——13万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郾城之战:岳飞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因分封而引发的战乱:七国之乱:汉景帝时期,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

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

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

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靖难之变:朱棣对战朱允炆,夺取朱允炆的王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