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稠油开采技术(2010.2.21)

合集下载

稠油热采开发技术(ppt)

稠油热采开发技术(ppt)

稠油资源分布
稠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 的加拿大、中国、委内瑞 拉、俄罗斯等地。
稠油资源储量
全球稠油资源储量巨大, 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 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和中 国的克拉玛依油田。
热采开发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热采开发技术定义
热采开发技术是一种利用热能将 稠油资源转化为可流动状态,然 后进行开采的技术。
热采开发技术特点
率的稠油开采方法。
原理
火烧油层法通过向油层注入空气 或氧气,并点燃油层中的轻质组 分,使燃烧反应持续进行。燃烧 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
原油流向生产井。
适用范围
火烧油层法适用于粘度高、油层 厚度大、渗透率较高的稠油油藏。 该方法可以提高采收率,但开采 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火势和燃烧
条件。
热水驱法
投资回报低
由于技术难度和开采效率问题,稠油热采项目的 投资回报率较低。
市场风险
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稠油热采项目的经济效 益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环境挑战
排放控制
稠油热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需要严格的排放控制 措施。
生态保护
稠油热采活动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生态 保护措施。
案例二:某油田的蒸汽驱项目
蒸汽驱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稠油热 采技术,通过向油藏注入高温蒸 汽,将稠油驱赶到生产井,进一
步提高采收率。
某油田的蒸汽驱项目实施过程中, 通过优化注汽参数、改善井网布 置等方式,提高了蒸汽驱的开发
效果和经济性。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表明,蒸汽驱 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稠油油藏的开 发,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有
其降粘并提高流动性。
采收和运输
通过采油树和采油管线将稠油 采出地面,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稠油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采油院.pptx

稠油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采油院.pptx
一、前言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产量
探明储量 13.83×108t
已动用 12.63×108t
热采开发3.55×108t 水驱开发9.13×108t
未动用 1.15×108t
特超稠油及薄层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及水驱是稠油油藏的主要开发方式
第2页/共89页
一、前言
胜利油田油藏特点
国内四大主力稠油油田不同深度储量比例对比
Pb/MPa
70 65 60 55 50 45
0
8
6
4
2
界面张力 300
粘弹模量
弹性模量
600
900
时间/(s)
0 粘性模量
-2 1200
模量/(mN/m)
二氧化碳改善热采开发效果机理
✓地层条件下稠油体积膨胀(>15%) ✓降粘作用(>90%)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第17页/共89页
表面张力/(mN/m)
波及效率 %
68 80.7 62.6 81.3
驱替效率,%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0.00
2.00
热水驱 热水伴N2驱
4.00 6.00 8.00 10.00
注入体积,PV
热水伴CO2驱 热水伴CO2和薄膜扩展剂驱
二氧化碳同薄膜扩展剂相结 合大幅度提高驱替效率;驱替 效率由30%提高到90%;波及 系数由68%提高到81%,大大 改善热采开发效果。
(1) (2) (3)
普亚超
通 锅 炉
临 界 锅 炉
临 界 锅 炉
(1) (2) (3)
高注全
真 空 隔 热
采 一 体 化 管
密 闭 注 汽 管

辽河油田超稠油地面工艺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辽河油田超稠油地面工艺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辽河油田超稠油地面工艺技术的应用与进展摘要:辽河油田超稠油具有动力粘度大,密度高等特点,解决这种原油的粟输、脱水、外输等地面工艺设施的建设是一个新的攻关难题。

依照超稠油开发的需要,对含水超稠油集输、超稠油脱水、脱水超稠油管输工艺技术和相关设备进行7攻关研究,形成了井口含水超稠油管道集输、两段大罐半动态、静态沉降脱水、脱水超稠油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工艺流程,有效地实现了超稠油的集输、脱水等生产工艺需求。

关键词:超稠油;集油系统;静态沉降脱水;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引言辽河油田超稠油50℃时的动力粘度为5×104-18.7×104mPa·s,20"C时原油密度O.9980-0.10019g/cm3,超稠油储量较大,要紧散布在曙一区杜84块、杜32块和洼60块等。

但由于开采难度专门大,长期以来一直未被动用。

随着油田开发时刻的推移及油田稳产的需要,从1996年开始,慢慢进入了超稠油开发时期。

经历了十连年攻关研究和生产运行实践,成功地研制出一套完整的超稠油地面工艺及配套技术,为我国的超稠油开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填补了我国超稠油地面工艺及配套技术领域的空白。

1 超稠油集油系统工艺技术1.1 低含水期集油系统超稠油特点是密度大,粘度高,含胶质、沥青质高,流动性差。

因此,不易输送、脱水。

开采低含水期集油系统采取井口拉油方式,其条件及特点为:产液量小,含水少,管道集输热力、水力条件差,管输温降大、摩阻损失大;适于车运,建设速度快捷。

1.2 高含水期集油系统1.2.1油井平台技术1997年实现了油井平台集油生产工艺,所谓油井平台,是利用丛式井组和水平井组的采油平台。

依照工艺需要,井站集输系统设自压平台、泵平台.中心平台。

自压平台靠井口回压将单井超稠油输送至泵平台或中心平台,泵平台将所辖井和自压平台的超稠油通过提升泵输至中心平台或集输干线。

中心平台所辖井和泵平台的超稠油通过提升泵输至集输干线。

注蒸汽稠油开采技术

注蒸汽稠油开采技术

2018年04月注蒸汽稠油开采技术李光林(辽河油田国际事业部,辽宁盘锦124000)摘要:热处理油层采油技术是通过向油层提供热能,提高油层岩石和流体的温度,从而增大油藏驱油动力,防止油层中的结蜡现象,降低油层流体的黏度,减少油层渗流阻力,达到更好地开采稠油和高凝油的目的。

常用的热处理油层采油技术主要有注热流体和火烧油层两类方法。

其中注热蒸汽处理油层采油方法根据其采油工艺特点,主要包括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动两种方式。

关键词:稠油开采;稠油特点;注蒸汽;热力采油全球稠油储量十分丰富,稠油储量是常规油的三倍以上,占全球石油剩余资源的70%。

全球范围内稠油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中国、前苏联,印尼等地区。

在国内1982年蒸汽吞吐在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首次试验成功,之后逐渐成为最主要的稠油开发技术,自85年起我国陆续建成了辽河、胜利、新疆、河南四个稠油开发基地,开发总地质储量超过8亿吨1稠油特点1.1稠油油藏特征[1]油藏埋藏埋深一般在1800米以上,虽埋深在3000米以下的稠油油藏也有,但为数较少。

我国稠油油藏有的为砂砾岩,多数为砂岩,储层胶结疏松,成岩作用低,固结性能差,其沉积类型一般为河流相或河流三角洲相,生产中油井易出砂。

1.2稠油与普通原油的区别(1)稠油中含蜡量少、凝固点低含蜡量的多少是决定原油凝固点高低的主要因素,含蜡量高,则凝固点也高。

稠油含蜡量一般小于10%,其凝固点一般低于20℃。

(2)稠油组分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高,轻质馏分含量低稠油与轻质油不同之处在于稠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油质含量小。

稠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一般大于30%~50%,烷烃、芳烃含量则小于60%~50%。

(3)稠油的粘温特点稠油的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随着温度的增加,稠油粘度迅速下降,世界各地的稠油粘度对温度的曲线几乎是一致的,这就为稠油的热力开采提供了可行条件。

2蒸汽吞吐技术蒸汽吞吐技术又叫周期性注汽或循环注汽方法,是指向油井注入一定量的高温蒸汽,焖井一段时间,带高温蒸汽跟底层流体彻底进行热量交换后再开井生产的技术。

SAGD稠油开采技术

SAGD稠油开采技术

SAGD技术开采稠油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在过去的时间里,全球工业化应用的稠油开采技术,一般只适用于粘度低于10000mP a·s的普通稠油,目前国内外针对超稠油的开采技术发展较快,已进入矿场先导试验阶段或工业型试验阶段的技术有:蒸汽吞吐、蒸汽驱、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火烧驱技术。

从目前国内外稠油开采情况看,由于超稠油原油粘度高,油层条件下流动能力低,依靠压差驱动的方式难以获得成功。

在国内,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方式进行详细研究的单位有辽河油田、新疆石油管理局、总公司研究院。

1996年辽河油田和总公司研究院曾与加拿大MCG公司合作,研究认为在杜84块兴隆台油层兴V工组、馆陶油层可采用SAGD开发,最终采收率为45%-60%。

在国外,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方式在加拿大和委内瑞拉获得了商业化成功应用,尤其在加拿大在不同类型的油田中已经开展了20多个重力泄油的先导试验区,并建成了5个商业化开采油田,其中两个规模较大的油田已建成了日产5000吨重油的产能,另一个油田已建成日产7000吨产能,预计2010年在加拿大依靠重力泄油开采方式的重油产量将超过每天10万吨。

重力泄油开采方式已成为开采重油,特别是超稠油的主要手段。

重力泄油开采方式的最终采收率一般超过50%,高的可以达到70%以上。

二、SAGD机理介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是开发超稠油的一项前沿技术,其理论首先是罗杰·巴特勒博士于1978年提出的,最初的概念是基于注水采盐的原理,即注入的淡水将盐层中的固体盐溶解,浓度大的盐溶液由于其密度大面向下流动,而密度相对较小的水溶液浮在上面,这样可以通过持续在盐层的上面注水,从盐层的下部连续的将高浓度的盐溶液采出。

高浓度盐溶液向下流动的动力就是水与含盐溶液的密度差,将这一原理用于住蒸汽热采过程中就产生力重力泄油的概念。

对于在地层原始条件下没有流动能力的高粘度原油,要实现注采井之间的热连通,需经历油层预热阶段。

稠油开采技术

稠油开采技术
量低。 (3)我国大多数稠油含硫、石蜡及金属元素较低。 (4)稠油的粘度对温度敏感性很强,随着温度的升
高,原油粘度显著下降,如图1-1所示。 (5)稠油油藏大多数地层疏松,易出砂。
图1-1原油粘温曲线 稠油开采技术
(1)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稠油粘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粘度下降。
目前国内外采用注蒸汽开采稠油,就是利用原油粘 度随温度变化这一特点进行。 (2)原油组分对粘度的影响
由NordriDesign提供
中国石油
1、稠油的概念 1.1稠油的基本特点 1.2影响稠油粘度的因素
2、稠油开采的方法 2.1稠油常规开采 2.1.1稠油深井泵掺活性水开采 2.1.2掺稀油降粘开采 2.1.3稠油掺热液(油、水)降粘开采 2.1.4稠油大井眼开采
2. 2热力开采稠油 2.2.1蒸汽吞吐开采稠油
稠油中由于轻质组分含量低,而胶质、沥青质 含量高,使稠油粘度高、密度大,稠油之所以稠,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3)压力和溶解气量大影响 当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在原油中的
天然气开始分离出来,使原油粘度上升,因而,压 力越高原油中溶解天然气量就越多,则粘度相应的 越低,在大多数稠油油藏,所溶解的气量都比较低, 因此其粘度相应较高。 (4)原油乳化对粘度的影响
蒸汽干度是衡量蒸汽含热量的指标,蒸汽干度 越高,单位蒸汽量所含热量就越多,为了保证油层 有足够的热能来降低原油粘度,要求井底蒸汽干度 达到50%以上。
2. 焖井 焖井是指注汽油井停注关井,使蒸汽的热量与
底层充分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一般2~7天,使注入 热量分布尽可能均与。
3. 饱和水、饱和蒸汽及蒸汽干度。当水沸腾汽化后, 汽化电水分子与回到水中的水分子数相等时达到动 态平衡,这种状态成为饱和状态。处于饱和状态的 蒸汽和水成为饱和蒸汽和饱和水。饱和蒸汽的体积 所占饱和水与饱和蒸汽体积之和的百分数成为蒸汽 干度。 4. 吞吐周期。是指从向油层注汽、焖井、开井生产 到下一次注汽时的一个完整过程叫一个吞吐周期。

稠油常规开采技术及展望

稠油常规开采技术及展望

机溶剂 ,多为液态 。因此 ,常规注入系统即可达到 目的 。
3 稠 油 开 采 技 术展 望
( 1)西方国家 ,特 别是稠油开 采大国 ,在 稠油开 采理 论和基础 研究方面不断加大 力度 ,促进了稠油开采技术 的不断发展 。 ( 2)开采技术 的发展促使热 采范围不断扩 大 ,由 目前 的普通稠
22 冷 采技 术 .
( 1)世界稠油资 源的分布 。稠 油资源丰富 的国家有加拿 大 、委 内瑞拉 、 国 、 美 前苏联 、中国 、印度尼西亚等 ,其重油及沥青砂资源
约为40 ×1 60 ×1 ( 测资源量) 稠 油年产量高达1 7 00 0~ 00 0 含预 , . × 2 1t 0以上 。加 拿大重油最 为丰富 ,阿尔伯达 盆地是主要 分布 区 ,有阿
产井 ,下完套管 固结水泥后 ,先不要射孔 ,而是在油层的某个部位 采 用高速 携砂 液在 套管上 切槽 ;然 后利 用水利压 裂使油 层形成 水平裂 缝 ,使裂缝 延伸3 ~ 0 0 5 m;紧接着高于油层破裂压 力注入大量蒸汽 ,
因 为此时还 没有 射孔 ,所以注入的大部分蒸汽沿裂缝 向前推进 。注 汽
2 稠油开采技术
( ) 学驱 。化学驱 油即利用化学 剂辅助驱 油的方法来提高 波 1 化 及系数和驱油效率 。根据添加 的化学剂 的不 同 ,分为 :① 聚合物驱 ; ②碱驱 ;③表面活性剂驱 ;④复合驱四种方法。 ( 2)微生物 采油 。它是将微生物 直接注人地 层 ,利用微 生物活 动及其 产生 的各种 代谢产物进行 强化 采油的技 术。采油机理可概括为 以下几 个方面 : ①微 生物在 一定条件下培 养后 ,在代谢过程 中可分泌 具有表 面活性 剂的代谢产物 于体 外。可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弱毛细 管力效 应 ,使油膜 脱落 ,提高驱 油效率。②微生物活动所产生 的酸性 物质 能溶解 地层岩 石 ,从而改善油层的渗透性 。③微生物能分解原 油 里的高分子量烃 ,释放天然气 ,提高原油的流动性能 。④在抽层 多孔 介质中生长发育的菌体及细菌代谢所产生的生物聚合物可 以填 塞注 水 油层的高渗通道 ,控制流度 , 提高 波及 系数。 ( 3)混相驱 。混相驱就 是向油层 中注入能与原油 混相的流体 。

稠油热采技术

稠油热采技术

稠油热采技术1概论稠油亦称重质原油或高粘度原油(英文名为heavy oil),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范畴。

按粘度分类,把在油层温度下粘度高于100mps,已,的脱气原油称为稠油。

据估计世界常规石油的总资源量为3000亿吨,此外还有稠油、油砂及油页岩等非常规石油资源,它们的储量折合为石油估计有八九千吨之多,这些将成为21世纪石油的重要来源。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稠油的储量在世界上居第七位,迄今已发现有9个大中型含油盆地和数量众多的稠油油藏区块。

世界各国在石油工业的发展过程中,都是先开采较易开采的、较轻的原油。

国外石油储量大的国家,因其资源丰富且开采稠油成本高、风险大,尚未将开采稠油列入议事日程。

一旦打出稠油井,除部分为满足工业生产进行开采外,一般是采用封井的办法,暂时搁置,不进行开采。

随着较轻原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不得不开始开采一些较难开采的重质油,因此在世界石油产量中重质油的份额正在逐渐增大。

近年来,我国也加速了稠油的开发,目前稠油的产量已经占全国石油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在油田的石油开采中,稠油具有特殊的高粘度和高凝固点特性,在开发和应用的各个方面都遇到一些技术难题。

就开采技术而言,胶质、沥青质和长链石蜡造成原油在储层和井筒中的流动性变差,要求实施高投入的三次采油工艺方法。

高粘、高凝稠油的输送必须采用更大功率的泵送设备,并且为了达到合理的泵送排量,要求对输送系统进行加热处理或者对原油进行稀释处理。

就炼化技术而言,重油中的重金属会迅速降低催化剂的效果,并且为了将稠油转化为燃料油,还需要加入氢,从而导致炼化成本大大增加,渣油量大,硫、氮、金属、酸等难处理组份含量高,也是炼油厂不愿多炼稠油的原因。

可见,稠油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稠油的采、输、炼必然是围绕稠油的降粘降凝改性或改质处理进行的。

针对稠油粘度大等特征和各油藏的构造可采取不同的采油工艺。

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降粘、井筒加热、稀释降粘、化学降粘、微生物单井吞吐、抽稠工艺配套等:稠油油藏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丛式定向井以及水平井、火烧油层以及与稠油热采配套的其它工艺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始于1977年,大体经历了五个开发阶段, 其中1977-1982年为开发试验阶段;1982年开始普通稠油开发; 1992年特稠油投入开发;1997年超稠油投入开发。其间开展了7 种转换方式试验工作,其中非混相驱、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 油(SAGD)试验取得成功,并在部分区块实施工业化生产。 2000年辽河油田稠油产量达到高峰,为883×104t,目前年产 油仍在750×104t以上运行。
钻采工艺研究院
(5)获奖及荣誉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辽河油田中深层稠油
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油集团技术创新特等奖; 市局级科技进步奖137项;获国家专利165项,其中发明专利 9项。2003年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授予“科技创新”单位。
第三部分
辽河油田稠油开采工艺技术
稠油开采配套工艺技术
169 402
250
全院在职员工பைடு நூலகம்计:882人
全院技术干部总计:702人
钻采工艺研究院
钻采工艺研究院
采 油 工 艺 研 究 所
井 下 工 具 研 究 所
矿 场 机 械 研 究 所
油 田 化 学 技 术 研 究 所
仪 器 仪 表 研 究 所
油 井 防 砂 中 心
海 洋 工 程 研 究 所
钻 井 工 程 设 计 中 心
辽河油田公司产品质量检验站 钻采机械质量检测室
辽 宁 省 级 井 下 工 具 检 测 室
1999
全国执法 (1994)
辽 宁 省 级 抽 油 泵 检 测 中 心
1999
辽 宁 省 级 橡 胶 检 测 室
1999
电 子 压 力 计 检 定 中 心
2003
1992
钻采工艺研究院
(3)主要技术装备和设施
盘锦----中国湿地之都
盘锦市
(1)勘探开发领域广
主要有三大领域,国家批
一是位于辽 宁省境内的辽河 盆地陆上和浅海
准勘探权总面积16.6×104km2。
二是位于内蒙古自治 区中东部及辽宁省西部和 北部的中生代凹陷群 三是位于海南省 南海海域的盆地群
海南岛 菲 律 宾 南 台 湾


文莱 来
西

印度尼西亚
油藏工程设计
钻完井设计 注汽工艺设计 举升工艺设计
动态监测及资料录取要求
提高汽驱效果配套工艺 2003年以来,先后编制了辽河油区欢喜岭油田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扩大试验采 油工程方案、实施效果跟踪与方案调整,2006年编制了齐40块65个井组蒸汽驱工业化应 用采油工程方案;2007年编制了齐40块74个井组蒸汽驱工业化应用采油工程方案。还编 制了锦45块于Ⅰ组油层9个井组的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 2008年编制了《萨北开发区北 部过渡带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先导性矿场试验采油工程方案》。
体系认证。API产品徽标认证与加入能源一号网,拓宽钻采 院服务领域及产品销售渠道。
钻采工艺研究院
(2)人员构成、机构设置 人员结构
106 67 7 131
专业技术人员
博士7 硕士131 本科402 专科169 中专67 其他106
16 15 2 240 179 教授级2 高级179 中级250 助理级240 员级15 未聘16
钻采工艺研究院
(4)主要工作成果
建院以来,不仅承担了辽河油田内部所有的钻采工艺研究、方案设 计及技术推广工作;同时还承担了中油集团公司重大科研项目40多项。 每年都为国内外提供工程技术服务。2008年,在国内外开展技术服务14 个项目完成现场施工1131井次。在冀东和新疆建立了第一批对外服务机 构。
井液体系。
1. 直井热采钻完井工艺技术 2. 定向井(丛式井)热采钻完井工艺技术
3. 水平井(分支井)热采钻完井工艺技术
中油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
稠油开采配套工艺技术之二
1.直井热采钻完井工艺技术
稠油钻完井工艺技术
普通稠油直井热采完井均采用二开、7”套管下部双地锚提拉预应力 30~40吨射孔完井。采用该种完井方式的油井在辽河有5000多口。 特稠油和超稠油热采完井是在普通稠油直井热采完井方式基础上,油层 部位采用φ193.7mm外加厚套管和热应力补偿器。采用该种完井方式的油井 在辽河有2000多口。
(2)探明稠油储量大
截至 2007 年 12 月三大领域共探明 38 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 储量23.56×108t,其中稠油10.86×108t。投入开发32个油田,动
用石油地质储量 18.62×108t ,其中稠油动用地质储量 8.42×108t 。
(3)稠油产量比例高
1995 年 原 油 产 量 达 到 高 峰 , 为 1552×104t , 其 中 稠 油
844×104t。2008年产油1205×104t,其中稠油产量748×104t。
1600
年产量,万吨
年产量,万吨
1200 800 400 0 辽河油区产量 1552
1995年
1600 1200 800 400 0 1205
2008年
844
748 辽河油区产量 辽河稠油产量
辽河稠油产量
(4)稠油开发经历复杂
国外市场
哈 萨 克 斯 坦 南 美 苏 丹 叙 利 亚 印 度 尼 西 亚 厄 瓜 多 尔 阿 曼 大 庆 油 田
( 萨 北 )
国内市场
胜 利 油 田 大 港 油 田
吉 林 油 田
华 北 油 田
中 石 化 西 北 局
新 疆 油 田
钻采工艺研究院
成熟工艺技术推广
7000
技术服务工作量与效果统计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5)注水开发 (6)非混相驱
10320 381
62.2 已结束
8.3 已结束
第二部分
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简介
钻采工艺研究院
(1)主营业务及资质
主要从事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钻采工程设计、技术引 进与推广服务、技术监督与产品质量检测等工程技术服务
工作,并具有以上全部资质,2002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
资产设备: 固定资产:2.01亿元 各类设备仪器:2116 台(套);新度系数0.39 建筑面积:65000 平方米 占地面积:159000 平方米 (64000+40000+55000) 重点实验室: 1. 储层保护研究实验室 2. 采油化学药剂检测实验室 3. 井下工具实验室 4. 注入水水质分析及检测实验室 5. 高温橡胶检测实验室 6. 化学防砂实验室 7. 机械防砂实验室 8. 高温测试仪器标定实验室
开发后的接替方式,已在欢喜岭油田锦90块取得成功。
不同开发方式储量产量比例
开发方式
(1)蒸汽吞吐 (2)蒸汽驱 (3)SAGD (4)天然能量
动用储量 年产量 104t 104t
63680 3558 486 5775 599.4 30.1 17.1 37.0
产量比例 %
80.3 4.0 2.4 5.0
2007年
2008年
钻采工艺研究院
钻采工程设计
3000
单井施工设计15081井次 累计增产原油 100 多万吨
钻采工程方案编制:
2001:2002年新区产能建设方案等共18个区块方案
2333 2307
2002:2003年产能建设方案等共63个区块方案 2003:海南3块注采工艺调整方案等57个方案 2004:2005年产能建设方案等54个区块方案 2005:锦98块等56个区块的方案
钻 井 工 程 小 修 工 程 申报中石油甲级资质 压 裂 酸 化 油 井 大 修 试 油 试 采
陆 地 注 采 工 程
海 洋 注 采 工 程
油 井 防 砂
井 筒 管 柱
油 井 举 升
生 产 动 态 监 测
油 田 化 学
钻采工艺研究院
质 检 机 构
油田化学 石 油 工 业 入 井 流 体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中 心 辽 宁 省 级 采 油 用 化 学 剂 检 测 室 钻采机械
热采技术 准备 普通稠油 蒸汽吞吐开发 特稠油 蒸汽吞吐开发 超稠油 蒸汽吞吐开发 开发方式 转换
1000
年产量,万吨
800 600 400 200
辽河油田稠油产量构成曲线
普通稠油
特稠油
超稠油
常规冷采
0 1977
1982
1987
1992 时间,年
1997
2002
2007
(5)稠油开发方式多样
经过30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目前辽河油田的稠油开发
热烈欢迎
冀东油田专家一行莅临
钻采工艺研究院
辽河油田稠油开采工艺技术
辽河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辽河油田概况 辽河油田钻采院简介 辽河油田稠油开采工艺技术
第一部分
辽河油田概况
概况
辽河油田始建于 1967年,是中国目前 最大的稠油、高凝油 生产基地,总部设在 辽宁省盘锦市。
单管注汽或双管注汽的压力分布计算
单管注汽或双管注汽的干度分布计算
水平井分段注汽阀孔径计算
2006年以来,完成了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一期工程40个井组的SAGD工业化推 广应用采油工程可行性研究;冷41块、洼59块、杜229块SAGD先导试验采油工程方案设计。 并为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SAGD试验提供了注汽、举升、动态监测等设计技术服务。
稠油开采配套工艺技术之一
SAGD开采方案、注汽参数设计软件
SAGD方案设计技术
在已有热采方案设计手段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水平井分段注汽设计 软件、水平井双管注汽设计软件等SAGD开采工艺方案设计软件。
钻井设计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