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
实验十-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十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一、实验目的1.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2.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3.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4.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掌握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原理邻二氮菲(1,10—二氮杂菲),也称邻菲罗啉是测定微量铁的一个很好的显色剂。
在pH2—9范围内(一般控制在5—6间)Fe2+与试剂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Fe(Phen)2+lgK=21.3,在510nm下,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4L/moL.cm, )Fe3+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3兰色配合物,稳定性较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加入还原剂盐酸羟胺使Fe2+还原为Fe3+:2 Fe3++2NH2OHHCl=2 Fe2++N2+4H++2H2O+2Cl-本方法的选择性很高。
相当于含铁量40倍的Sn、AI、Ca、Mg、Zn、Si,20倍的Cr、Mn、V、P和5倍的Co、Ni、Cu不干扰测定。
三、试剂与仪器仪器:1.721型分光光度计2.50mL容量瓶8个(4人/组),100mL1个,500mL1个3.移液管:2 mL1支,10 mL1支4.刻度吸管:10mL、5mL、1mL各1支试剂:1.铁标准储备溶液100ug/mL:500 mL(实际用100mL)。
准确称取0.4317g铁盐NH4Fe(SO4)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6moL/LHCI20mL和少量水,然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2.铁标准使用液10ug/mL: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储备液10.0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6moL/LHCI2.0mL和少量水,然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HCI6moL/L:100mL(实际用30mL)4.盐酸羟胺10%(新鲜配制):100mL(实际80mL)5.邻二氮菲溶液0.1%(新鲜配制):200mL(实际160mL)6.HAc—NaAc缓冲溶液(pH=5)500 mL(实际400mL):称取136gNaAc,加水使之溶解,再加入120 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500 mL7.水样配制(0.4ug/mL):取2mL100ug/mL铁标准储备溶液加水稀释至500mL四、实验步骤1.绘制吸收曲线:用吸量管吸取铁标准溶液(10ug/mL)0.0、2.0、4.0 mL分别放入5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L10%盐酸羟胺溶液、2.0 mL0.1%邻二氮菲溶液和5 mL HAc—NaAc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5分钟,用3cm比色皿,以试剂溶液为参比液,于721型分光光度计中,在440—560nm波长范围内分别测定其吸光度A值。
实验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一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一、实验目的1.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 2.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3.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4.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掌握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 ,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 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 与该物质的浓度c 成正比。
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 为纵坐标,浓度c 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即未知样的含量。
同时,还可应用相关的回归分析软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
量。
同时,还可应用相关的回归分析软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
邻二氮菲(1,1010——二氮杂菲),也称邻菲罗啉是测定微量铁的一个很好的显色剂。
在pH2pH2——9范围内(一般控制在5—6间)Fe 2+与试剂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Fe (Phen )32+lgK=21.3,在510nm 下,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1×1.1×10104L/moL.cm, )。
Fe 3+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蓝色配合物,lgK 稳=14.1,稳定性较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加入还原剂盐酸羟胺,使Fe 3+还原为Fe 2+。
其反应式如下:。
其反应式如下:2 Fe 3+ + 2 NH 2OH·HCl → 2Fe 2+ + N 2 + H 2O + 4H + + 2Cl- 本方法的选择性很高。
相当于含铁量40倍的Sn 、AI 、Ca 、Mg 、Zn 、Si ,20倍的Cr 、Mn 、V 、P 和5倍的Co 、Ni 、Cu 不干扰测定。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⒉显色剂用量的测定
邻二氮菲用量曲线:(λ=512nm)
邻二氮菲的体积(mL)
0.10
0.50
1.00
2.00
3.00
4.00
透射比T(%)
85.1
51.1
36.4
35.9
36.1
36.8
吸光度A
0.0701
0.2916
0.4389
0.445
0.4425
0.4342
2参比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用蒸馏水作参比?
答:参比溶液的作用是扣除背景干扰,不能用蒸馏水作参比,因为蒸馏水成分与试液成分相差太远,只有参比和试液成分尽可能相近,测量的误差才会越小。
3邻二氮菲与铁的显色反应,其主要条件有哪些?
答:邻二氮菲与铁的显色反应,其主要条件有:酸度一般(pH=5~6)、温度、邻二氮菲的用量,显色时间等。
此配合物的lg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1.1×104L·mol-1·cm-1,而Fe3+能与邻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K稳=14.1。所以在加入显色剂之前,应用盐酸羟胺(NH2OH·HCl)将Fe3+还原为Fe2+,其反应式如下:
2Fe3+?+2NH2OH·HCl→2Fe2++N2+H2O+4H+?+2Cl-
⒊工业盐酸中铁含量的测定
⑴标准曲线的制作
在6支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0、0.20、0.40、0.60、0.80、1.00mL100μg/mL铁标准溶液,再加入1.00mL10%盐酸羟胺溶液,2.00mL0.15%邻二氮菲溶液和5.0mLNaAc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512nm处,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吸光度A。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B 实验项目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课程序号) 1951926 组别同组者实验日期指导教师成绩 100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722S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2.学习测绘吸收曲线的方法3.掌握利用标准曲线进行微量成分测定的基本方法和有关计算二、实验原理微量铁的测定有邻二氮菲法、硫代甘醇酸法、磺基水杨酸法、硫氰酸盐法等。
由于邻二氮菲法的选择性高、重现性好,因此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许多冶金产品和化工产品中铁含量的测定都采用邻二氮菲法。
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简写Phen),在pH值为2—9的溶液中,Fe2+离子与邻二氮菲发生下列显色反应:Fe2+ + 3Phen = [Fe(Phen)3]2+生成的橙红色配合物非常稳定,lgK稳=21.3(20℃),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摩尔吸光系数ε510=1.1×104 L••cm-1•mol-1。
显色反应的适宜pH值范围很宽,且其色泽与pH值无关,但为了避免Fe2+离子水解和其它离子的影响,通常在pH值为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测定。
邻二氮菲与Fe3+离子也能生成淡蓝色配合物,但其稳定性较低,因此在使用邻二氮菲法测铁时,显色前应用还原剂将Fe3+离子全部还原为Fe2+离子。
本实验采用盐酸羟胺为还原剂:4Fe3+ +2NH2OH = 4Fe2+ + 4H++ N2O+ H2O邻二氮菲与Fe2+离子反应的选择性很高,相当于含铁量5倍的Co2+、Cu2+离子,20倍量的Cr3+、Mn2+、V(Ⅴ)、PO43-离子,40倍量的Al3+、Ca2+、Mg2+、Sn2+、Zn2+、SiO32-离子都不干扰测定。
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时,通常选择吸光物质(即经显色反应后产生的新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入射光波长,这样测得的摩尔吸光系数ε值最大,测定的灵敏度最高。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实验报告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以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含铁量的量。
二、实验原理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反应物之间形成有效络合的可逆的配位反应,利用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率,在指定波长处测定样品中某物质的浓度,从而计算出样品中含量。
三、实验器材
此实验所用仪器为分光光度计和移液器,其他耗材为吸管、量筒、大瓶、过滤器等。
四、试剂
含氧水,硅砂,邻二氮菲溶液,硫酸铁标准溶液,柠檬酸水行。
五、步骤
(1)在清洁明了的200mL大瓶中加入含氧水生成调节液,并加入硅砂使其混合均匀;
(2)将样品滴入到移液器中,并且加入适量的邻二氮菲溶液;
(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滴入200ml大瓶中,然后加入柠檬酸水行;
(4)在分光光度计的520nm处,根据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中的铁量,再根据标准曲线求出样品中铁浓度。
六、实验结果
实验按照步骤进行,通过标准曲线法测出样品中的铁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品编号 | 样品中铁量/μg/g
A | 0.25
B | 0.17
C | 0.23
七、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测试了三个样品中铁量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A中的铁量为0.25μg/g,样品B中的铁量为0.17μg/g,样品C中的铁量为0.23μg/g。
通过本次的实验,说明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可靠的测定铁含量的方法。
邻二氮菲测铁实验报告

邻二氮菲测铁实验报告篇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实验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XX级医学检验 3组吴茳铃 XX221885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选择;4、掌握标准曲线绘制及应用。
实验原理邻二氮菲(1,10—邻二氮杂菲)是一种有机配位剂,可与Fe形成红色配位离子2+Fe2+2++3NNFe3在pH=3~9范围内,该反应能够迅速完成,生成的红色配位离子在510nm波长附近有一吸收峰,摩尔吸收系数为1.1×104,反应十分灵敏,Fe2+ 浓度与吸光度符合光吸收定律,适合于微量铁的测定。
实验中,采用pH=4.5-5的缓冲溶液保持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的酸度;采用盐酸羟胺还原标准储备液及样品溶液中的Fe3+并防止测定过程中Fe2+被空气氧化。
实验仪器与试剂1. 752S型分光光度计2. 标准铁储备溶液(1.00×10-3mol/L)3. 邻二氮菲溶液(0.15%,新鲜配制)4. 盐酸羟胺溶液(10%,新鲜配制)5. NaAC缓冲溶液6. 50ml 容量瓶7个 8.1cm玻璃比色皿2个 9. 铁样品溶液实验步骤1、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配制,按照下表配制铁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
用1cm比色皿,以1号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测定4号溶液在各个波长处的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绘图如下:选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 = 510nm3、标准曲线制作在选定最大吸收波长处,用1cm比色皿,以1号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分别测定2至7号溶液的吸光度,平行测定3次,计算吸光度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
绘制标准曲线:实验数据处理1、样品中铁的计算Cx=C读取值×50.00/2.50=0.05×20=1×10(mol/L)2、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在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选择量两点,读取对应的坐标值,计算邻二氮菲配位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出的摩尔吸光系数:ε=(A2-A1)/(c2-c1)=(0.461—0.233)/(0.04×10-3—0.02×10-3)=1.14×104L/(mol·cm)-3实验讨论1、查资料红色配位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实验计算一致,影响成败的关键可能有:标准液和样品液的配置不准、分光光度计使用不当。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一. 实验名称: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二. 实验目的1.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学会选择和确定分光光度分析的适宜条件。
2. 了解光栅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 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三. 实验原理邻二氮菲使铁的一种优良的显色剂,在pH2~9的溶液中,Fe 2+能与其生成1:3的橙红色配合物,3lg 21.3β= 最大吸收波长510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4111.110L mol cm --⨯•• 。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Fe 2+的浓度范围内,Fe 2+的浓度与配合物吸光系数的关系遵循朗伯-比尔定律。
有关反应如下:NNFe2+33Fe2++该显色反应选择性很高,形成的配合物较稳定,在还原剂的存在下,颜色可保持数月不变。
由于Fe 3+也可与邻二氮菲生成1:3的淡蓝色配合物,3lg 14.1β=,所以,在显色反应前,需将Fe 3+全部还原成Fe 2+。
四. 实验用品1.仪器 721或722型分光光度计。
2.试剂(1)0.1 mg ·L-1铁标准液 准确称取0.702 0 g NH 4Fe(S04)2·6H 20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和20 mL 1:1H 2S04溶液,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100 g ·L-1盐酸羟胺水溶液 用时现配。
(3)1.5 g ·L-1邻二氮菲水溶液 避光保存,溶液颜色变暗时即不能使用。
(4)1.0 mol ·L-1 乙酸钠溶液。
(5)1 mol ·L-1氢氧化钠溶液。
五.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
打开分光光度计开关,预热。
2.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取50 mL容量瓶(1#),用吸量管加入1 mL 100 g·L-1盐酸羟胺溶液,再各加入2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5 mL 1.0 mol·L-1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参比溶液)。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一、实验目的1.学习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和测定微量铁的分光光度法;2.掌握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物时,通过显色反应生成吸光系数较大的有色物质进行测。
2.确定适宜实验条件:改变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暂时固定其它影响因素,测吸光度,通过吸光度—该因素的曲线确定最适宜的显色条件。
其他因素的确定也照此方法。
3.本实验以邻二氮菲(phen)为显色剂,是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优良试剂,pH在2~9时(pH=5~6),Fe2+ + 3phen [Fe(phen)3]2+(稳定的红色配合物)lgK稳=21.3,λmax=510nm,ε510=1.1×104L·cm-1·mol-1用盐酸羟胺将Fe(Ⅲ)还原为Fe(Ⅱ),以邻二氮菲做显色剂可测定试样中铁含量。
本方法选择性高,杂离子难以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10mL 吸量管,50mL 比色管。
1.0×10-3mol·L-1铁标准溶液,100μg·mL-1铁标准溶液,0.15%phen水溶液,10%盐酸羟胺溶液,1 mol·L-1醋酸钠溶液,工业盐酸(试样)。
四、实验操作1.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用吸量管吸取2.00mL1.0×10-3mol·L-1铁标准溶液注入50mL比色管中,再加入 1.00mL10%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加入2.00mL0.15%phen水溶液和5.00mL1 mol·L-1醋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以蒸馏水为参比液,将上述试液装入1cm比色皿(2/3左右),在440nm~560nm 之间,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波长λ为横坐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最适宜波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理工大学-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刘红阳 19121201 1120123063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测定微量铁的通用方法;
2、掌握分光光度法分析的基本操作及数据处理方法;
3、初步了解分光光度法分析实验条件研究的一般做法。
二、实验原理
一般选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工作波长。
控制溶液酸度是显色反应的重要因素。
因为多数显色剂是有机弱酸或弱碱,溶液的酸度会直接影响显色剂的理解程度,从而影响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及络合物的组成。
另一方面,酸度大小也影响着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因此也影响了显色反应的程度。
应当确定显色剂加入量的合适范围。
不同显色反应的络合物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且达到稳定后能维持多久也大不相同。
大多数显色反应在室温下就能很快完成,但有些反应必须加热才能较快进行。
此外,加入试剂的顺序、离子的氧化态、干扰物质的影响等,均需一一加以研究,以便拟定合适的分析方案,使测定既准确,又迅速。
本实验通过对铁(Ⅱ)-邻二氮菲显色反应的条件实验,初步了解如何拟定一个分光光度法分析实验的测定条件。
邻二氮菲是测定铁的高灵敏性、高选择性试剂之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是化工产品中微量铁测定的通用方法。
在pH2~9的溶液中,Fe2+和邻二氮菲生成
1:3橘红色络合物,lgβ
3=21.3(20℃),ε
508
=1.1×104L·mol-1·cm-1,其吸收曲
线如图一所示;Fe3+亦可以与邻二氮菲生成蓝色络合物,因此,在显色前需用盐酸羟胺溶液将全部的Fe3+还原为Fe2+。
反应式如下(和图二):
2Fe3++2NH
2OH===2Fe2++N
2
↑+2H
2
O+2H+
⑴确定工作波长:移取2.00mL标准铁溶液注入比色管中,加入1.0mL
盐酸羟胺溶液,混匀后放置2min。
加1.0mL邻二氮菲溶液和2.0mL乙酸钠溶液,加水至25mL标线,摇匀。
以水为参比,在不同波长下测量相应的吸光度(从440nm到560nm,间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其中在500~520nm之内,间隔5nm测量一次),确定适宜的工作波长(即选取吸光度最大值对应的波长)。
⑵校准曲线的制作:在六支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5,1.0,1.5,2.0,2.5
mL标准铁溶液,各加入1.0mL盐酸羟胺溶液,混匀后放置2min。
各加入1.0mL 邻二氮菲溶液和2.0mL乙酸钠溶液,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选定的工作波长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
并以铁的浓度[μg·mL-1或μg·(25mL)-1]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⑶未知样铁浓度的测定:取2.5mL未知铁样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与
标准曲线配制标准溶液一样的方法配制测混合液,并测其吸光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⑴确定工作波长
在400~560nm(间隔10nm测量一次)波长下测得相应的吸光度如下表所示:
波长/nm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吸光度A 0.434 0.466 0.502 550 567 576 500 510 520 530 540 550 560 0.594 0.619 0.589 0.479 0.328 0.201 0.126
在500~520nm每隔5nm测量一次,结果如下:
波长/nm 500 505 510 515 520
吸光度A 0.595 0.609 0.620 0.617 0.592 从表中可以看出,最适宜的工作波长为510nm。
⑵绘制校准曲线
六支比色管中混合液在工作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如下表:
标准铁体
0 0.5 1.0 1.5 2.0 2.5
积V/mL
混液铁浓
度c/μ0 20 40 60 80 100
g·(25mL
)-1
吸光度A 0 0.168 0.306 0.473 0.613 0.770 以铁的浓度μg·(25mL)-1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如下:
R2>0.99,说明线性关系拟合程度很好。
⑶未知铁样铁浓度测定
实验测得,未知铁样混合液吸光度A=0.398,代入以上标准曲线图拟合直线的函数关系式,解得c=51.5789μg·(25mL)-1,故未知铁样中铁的浓度为c=(51.5789/25)μg·mL-1=2.063μg·mL-1。
六、思考题
1.在测绘校准曲线和测定未知铁样时,均以试剂空白溶液
为参比。
为什么在之前的实验中,可以用水作参比?
答:测绘校准曲线和测定未知铁样时,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是为了消除试剂空白吸光因素的影响,以减小误差,使数据更精准;在确定工作波长的实验中,仅需要找出不同波长下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即可,故可以用水作参比。
2.加入各种试剂的顺序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答:有影响。
因为标准铁溶液中可能含有Fe3+,在显色前需要用盐酸羟胺将Fe3+还原为Fe2+,所以,在加入标准铁溶液后,需要先加入盐酸羟胺溶液,再进行显色反应。
3.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计算所用工作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
答: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和吸收池光程长b的乘积成正比。
当c的单位为mol·L-1,b的单位为cm时,则 A = εbc,比例系数ε称为摩尔吸光系数。
本实验中,b=1.0cm,ε=0.0076×40×56×103L·mol-1·cm-1=1.7×104L·mol-1·cm-1
指导老师:张慧敏
201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