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古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古诗词简短鉴赏

古诗词简短鉴赏

古诗词简短鉴赏
古诗词简短鉴赏如下: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鉴赏: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夜思乡的场景。

月光洒在床前,让人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

诗人通过举头望月、低头思乡的动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

诗人通过“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辽阔和壮美。

而“欲穷千里目”则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更上一层楼”则暗示了只有不断努力、攀登更高峰,才能看得更远、更清晰。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二百字的古代诗词歌赋

二百字的古代诗词歌赋

二百字的古代诗词歌赋中国的古代诗歌,是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古代诗歌多是文人墨客,通过诗歌写作吟唱表现心中的思绪。

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二百字的古代诗词,仅供大家参考!二百字的古代诗词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1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二百字的古代诗词21、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2、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3、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4、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5、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7、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9、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小雪诗词赏析

小雪诗词赏析

小雪诗词赏析【篇一:雪诗】《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词君: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进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

通览全诗,语浅情深,言短味长。

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用心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正是此诗令读者动情之处。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词君: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

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词君: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词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故里躬耕後,颓龄耄及前。

开门无客至,得句有僧传。

忽忽身如梦,迢迢日似年。

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别董大》【唐代】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诗词君: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古诗美文200字摘抄大全

古诗美文200字摘抄大全

古诗美文200字摘抄大全【篇一:古诗美文200字摘抄大全】1摘自席慕容《桐花》在低低的呼唤声传过之后,整个世界就覆盖在雪白的花荫下了。

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

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一场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

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笔端——在人类任何一段美丽的记载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下午,这样的一季初夏。

赏析:这段话运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桐花盛开的美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结合,充满了生机和动感。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繁华盛开的场景比作流动的江河,把阳光比作醇蜜,将这幅景象刻画得美不胜收。

最后的排比句,语势加强,让人感受到桐花盛开时喷发的生命力,仿佛整个山坡都被桐花覆盖了,生命的张力无限延伸。

而作者的想象则充满了浪漫的梦幻。

2摘自张爱玲《秋雨》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赏析:有的时候不是那么喜欢张爱玲的文字,就像这篇秋雨,别人都会写温暖潮润的气息,而她则写得幽暗而阴森,光是笔触就让人感到寒冷而战栗了。

《次北固山下》诗词鉴赏(精选7篇)

《次北固山下》诗词鉴赏(精选7篇)

《次北固山下》诗词鉴赏(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次北固山下》诗词鉴赏(精选7篇)《次北固山下》是由王湾所创作的,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

古诗词鉴赏200字广播稿范文(3篇)

古诗词鉴赏200字广播稿范文(3篇)

古诗词鉴赏200字广播稿范文(通用3篇) 《七夕处暑》清胤禛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白露》(唐:杜甫)白露团甘子,早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其次篇: 古诗词鉴赏200字播送稿《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患病*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思念远方,写了这首诗。

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殊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思念远人的,是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怪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颜色,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其次句“天际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劲,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

远隔天际的一对情人,由于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照应,以“遥夜”与“竟夕”照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这两句采纳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

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

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愿,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或许能在梦中与你团聚。

”“不堪”两句,构思奇异,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唯恐是写不出来的。

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

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

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篇一: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 ,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

2、“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4、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5、“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不能。

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

所以不能改。

6、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长啸反衬。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 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本诗作者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字太白。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

《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

《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作品介绍】《行香子;树绕村庄》,北宋词人秦观的词作。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

下阕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

上下两阕的风景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原文】行香子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

倚东风、豪兴徜徉②。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③、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①陂(bēi)塘:池塘。

②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③飚(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白话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创作背景】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

【赏析】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

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

“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

“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字古诗词鉴赏【篇一:200字古诗词鉴赏】怅诗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关于此,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

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

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

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

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全诗围绕“叹”字着笔。

前两句是自叹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

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

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

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

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却偏要自宽自慰,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

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此诗主要用“比”的手法。

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

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

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此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篇二:200字古诗词鉴赏】关键词:古诗赏析;技巧;介绍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61-2 看着摆在我们眼前的几张古诗赏析的练习,真让我们纠结。

如何让学生通过练习学会赏析古诗,提高鉴赏能力,是我们深感困惑的事情。

就现状来说,古诗赏析的难度不逊于分析文言文的难度。

文言文经过几年的训练,词语释义、句子翻译在大体看懂文章的情况下,大致有规律可循。

有些地方也可经过整合归类,加以推敲答案,也就八九不离十,抑或正确无误了。

然而,古诗的赏析对学生就较难运用上述方法来解答,虽我们竭尽全力讲析,并找到一些应对策略,仍收效甚微。

看来“讲”还只是一个方面,它虽可以起到指导启发的作用,但那是有局限性和依赖性的,更多的还是要让学生自学、自品、自悟。

“讲”代替不了“读”,读能有味,是主动的;讲是接受,是被动的。

即使有收益,要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还是要读、要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近来,笔者经过探索和实践,觉得古诗赏析更多的还是多读,多品,在咀嚼中寻找方法。

我们将这些规律方法付诸实践,教给学生,效果较为明显。

众所周知,读者对古诗的欣赏要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是有个过程的。

因为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由于有语言、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所以它必须有一个解读过程,一如了解,即时代背景、人物阅历、写作风格的了解;二如认知,即对诗中的意象的认识;三如想象,即对诗中情景再现;四如感悟,对诗中“诗眼”和意境的体悟。

在此基础上,运用分析诗歌(有很多方法和散文分析相同)的方法,通过自己锤炼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样,我们认为古典诗歌赏析存在的问题就不大了,鉴赏的效率也会提高。

以下就过程的四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了解――时代背景、人物阅历我们在这里说的了解,是指对诗的背景,包括大背景、小背景、作者人生阅历、人生体验和创作风格的了解。

以初中三年所学的古诗词来说,了解古诗的背景不难,因为不少诗歌时代背景的介绍可以通过下面的注释来解答。

有些虽然没有注,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述而获得。

了解创作背景,熟悉人物,或称为“知人论世”,这是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依据。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辨析诗意,进入诗境,体会情感。

举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的例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对诗人李白,学生大抵知道他篇二:鉴赏古诗词的语言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一??鉴赏古诗词的语言――炼字型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诗歌”炼”字,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

设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解题方法: 1.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

2.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3.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二??理解诗句意义型诗句本身是我们读的重点,但是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概括的,如果不全面分析,很难把握诗句的意思,进而影响对全诗的理解。

好的诗句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在结构的安排上都有所体现。

我们在鉴赏诗句的意义时,先看有什么修辞手法蕴含其中,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回答句子的作用。

提问方式: 1.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2.这句诗好在哪里? 3.这句诗有什么含意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4.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与要点: 1.阐明诗句的语表意,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2.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3.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三??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诗眼型诗有“诗眼”,词有“词眼”。

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第三、四句写的是故园情,而连接这两者的正是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

它唤起了诗人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了诗人蕴藏在心底的思乡之情。

因此,从全诗的结构来看,“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诗眼。

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抓住“诗眼”命题往往可以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设问方式: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解答古诗歌“诗眼型”题目的方法 1.指出该字或该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该字或该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4.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诗歌鉴赏“综合表述型”解题方略综合表述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z上比较笼统,要求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

这是一种全开放性的鉴赏题型,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作答结果看,答案相当于一篇100~200字的小论文。

常见设问方式: 1.试就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写一段12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

2.请任选一个角度对本诗词进行分析。

答题步骤:第一,要充分解读诗词题目、后面注释文字及相关材料的提示。

第二,选好自己的答题角度。

第三,抓住诗词中抒情议论的语句来重点展开评价。

同时要借助诗中景物特点、诗歌意境来进行合理想象,防止答题片面,主观臆断。

失误提醒:综合表述题型常见的失误有:一是对诗歌的分析评价失之肤浅,或分析字句,或分析修辞,或简要概括内容等;二是分析时逻辑不明,表述时思路不清。

在作答时,往往把内容和形式绞在一起,时而内容,时而手法,时而形象,角度不一,逻辑不清,缺乏条理性。

加上语言表达不简洁,答案给人一种模糊感觉。

三是分析评价牵强附会。

在理解诗词内容、情感、形象、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时,或脱离诗词背景作无端的想象或无据的推理归纳;或在评论某一点时,总喜欢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心情及遭遇来回答,答案牵强生硬。

诗歌的表达技巧――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

这种画法,不同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2.这首诗的白描手法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何效果?答题步骤:第一步,先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表达的效果、体现的意境或抒发的感情。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如琵琶女、刘兰芝和抒情主人公形象作者自己。

1、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1 借助意向、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

2 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形象的描写,通过其语言、肖像、动作,特别是细节描写,体悟情感,定格形象。

3 结合背景,展开想象,把握形象。

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就要联系作者的身世来分析。

2、答题步骤及答题套路 1 答题步骤。

分三步:点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形象特征。

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特点。

明作用: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义,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感情的作用。

2 答题套路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的形象。

这可以从句中看出,这句通过的描写将人物形象展现出来。

这个形象是的代表,身上集中体现了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语言特色型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有的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

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设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解题方法: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