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评估 (1)
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评估

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评估微生物是一类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藻类等。
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可以在环境保护、医学领域、农业领域、食品工业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首先,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能够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在水体中能够降解有害物质,净化水源;在废弃物处理中能够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实现资源化利用。
例如,微生物菌种的开发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工程中,能够高效降解有机废水,减轻水体污染对环境的破坏。
另外,微生物还能够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对于修复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中存在着大量的有益菌种,对人类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人类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与人体的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等都有密切关系。
通过研究和利用这些菌种,可以开发出有益的益生菌产品,促进人体健康。
此外,微生物中还存在着许多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等活性成分,对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青黛霉素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菌治疗。
第三,在农业领域,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激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通过利用这种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可以开发出高效的微生物肥料,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降解植物病害的致病菌,控制病害的发生。
最后,在食品工业领域,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食品加工和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发酵技术能够将一些原本无法直接利用的食材转化为具有营养和风味的食品。
例如,酸奶、豆豉、酱油等就是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制得的食品。
此外,微生物能够产生一些食品添加剂,如食品酶、食品色素等,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品质,还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完整word版)生物资源评估复习材料分章节

生物资源评估2018期末 5名词解释10填空10简答1计算题1。
根据目的和性质不同,资源评估分为两种形式。
决策性和建议性 2。
Russell (1931)原理提出,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四个因素。
( 生长 )、(补充)、(自然死亡)和(捕捞死亡)3。
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表达式。
(W=aL b)4。
生长方程是用来描述(鱼类体长或体重随(时间)或(年龄))的数学模型或数学方程。
5。
Ricker (1975)生长方程认为,把鱼类的生命周期分成若干短的时距,其生长曲线可以作为(指数)生长来对待。
6。
鱼类各年龄的体长组成的概率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其概率表达形式。
()2,t t l N σ()()⎰--=≤≤212222121l l l l t dtel l l t t σσπρ :tl t龄的平均体长:t σ体长分布的标准差7. CPUE 指的是(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其计算公式为(U=C/f ),常常用来作为(相对资源量)指标. 8。
捕捞努力量与捕捞死亡系数之间的关系式.F=qf 9. 渔业资源评估最早的三个学说。
(繁殖论)、(稀疏论)和(波动论)10。
在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中, a 和b 的意义。
(a )常常被称为条件因子,(b)可用来判断鱼类是否处于匀速生长。
11. von Bertalanffy 体长生长方程的速度和加速度。
)(0t t k t e kl dt dl --∞= )(2220t t k t e l k dt l d --∞-=12. von —Bertalanffy 体重生长方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
13. 标志放流法可用来估算( 捕捞死亡系数)和(资源量) 14. Fox 剩余产量模型是以(Gompertz )种群增长曲线为基础.15. Schaefer 剩余产量模型是以(Graham )种群增长曲线为基础。
16. MSY 实际指的是(最大持续产量 ), f MSY 实际指的是(达到MSY 的捕捞努力量 )。
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

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对于人类来说,海洋为我们提供了鲜美的海鲜和无限的娱乐和旅游资源。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长,海洋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威胁。
因此,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变得非常必要。
一、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为了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监测系统和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手段包括: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能够帮助我们观测海洋环境,包括水温、水质、悬浮物和海洋生物等。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和飞机等手段进行。
2. 声纳技术。
声纳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水下观测海洋环境,包括海底地形、海洋生物及其数量等。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和海洋资源管理等领域。
3. 在线监测。
在线监测是指将传感器等设备安装在海洋中,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的中心服务器。
这种技术能够提供实时的数据,并且可以监测到一些短时间内发生的事件。
以上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据的精确度和监测的局限性。
二、海洋生态环境的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的评估是对海洋生态环境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评估的目的是了解环境的状况、识别环境的问题和风险,以及发现和实施保护、修复和管理环境的最佳方法。
海洋生态环境评估的重点包括:1. 海洋污染评估。
海洋污染评估是评估海洋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污染程度和影响。
评估还可以提供建议,包括防止或减少污染、加强监测和监管、恢复或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建议。
2. 海洋生态系统评估。
海洋生态系统评估是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生态位、系统稳定性等的总体情况和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采取措施保护、恢复和管理海洋生态系统。
3. 海洋生物资源评估。
海洋生物资源评估是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包括种类、分布、数量、质量,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响应等。
这种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管理策略,以维护重要的渔业资源。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 第四章 生物资源评价 1-4节

上,使内蒙古西部培育的阿尔巴斯白山羊每只羊的产绒量提高
3~4倍。
第一节
生物资源概述
三、生物资源的层次与利用评价
(一)遗传资源的利用评价
2.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现状 保护生物遗传多样性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增强抗性的物质基础
,因此需要保护作物的野生亲缘种资源,利用基因资源培育新
品种、发掘新的遗传性状,而且可以采取多品种混植的措施。
第一节
生物资源概述
三、生物资源的层次与利用评价
(一)遗传资源的利用评价
3.中国遗传资源状况 (1)起源古老、栽培品种丰富;
(2)野生亲缘种保存较完整;
(3)遗传资源的转化尚很薄弱; (4)野生生物遗传多样性下降。
第一节
生物资源概述
三、生物资源的层次与利用评价 (二)物种资源的利用评价
世界已驯化的物种资源和野生物种资源(包括植物、动物 和微生物)提供了人类几乎全部的食物、大部分的药物和部 分纤维素、能源等。但即使如此,人类已经广泛利用的生物 物种资源不足全部生物记载种类(143万种)的1%,众多物种 作为潜在资源,留待人们去认识。
二、生物资源的特征与评价原则
(五)生物资源分布的地带性与异质性
2.生物资源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因为环境因子的空间差异,生物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明 显的异质性,包括水平分布异质性和垂直分布异质性两大类。 全球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因为所处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不同,其 净初级生产力与生物量相差很大。 生物资源的垂直异质性常常表现为,生态系统中各层生产力与 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垂直成层现象。
第一节
生物资源概述
二、生物资源的特征与评价原则
(三)生物资源的动态性与周期性
4.生态幅 生态幅是生物对每个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的大小,包括最适点 、最适区、适宜区、极限区和死亡区。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生物的生态幅变化很大。许多植物的生态 幅在繁殖期(花期)最窄,称为生态临界期。在这一时期,生物 对外界干扰极为敏感。
生物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生物资源价值评估方法1. 引言生物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群体、物种和遗传资源,包括动植物及微生物等,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资源的价值评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物资源,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2. 直接价值评估方法直接价值评估方法是通过对生物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进行评估,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评估方法。
常见的直接价值评估方法包括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和生产力法。
2.1 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通过考察生物资源在市场上的价格来评估其价值。
例如,对于某种渔业资源,可以通过调查相同类型渔业资源的市场价格,结合相关参数(如渔获量、销售量)来估计该资源的价值。
2.2 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是通过研究代替某一生物资源所需的替代品及其成本来评估该资源的价值。
例如,研究替代某种草药所需的人工合成药物及其成本,从而评估该草药的价值。
2.3 生产力法生产力法是通过研究生物资源对产业、经济的贡献程度来评估其价值。
例如,研究某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产量以及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从而评估该农作物的价值。
3. 间接价值评估方法间接价值评估方法是通过研究生物资源对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福祉等方面的影响来评估其价值。
常见的间接价值评估方法包括生态效益评估法、文化价值评估法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法。
3.1 生态效益评估法生态效益评估法是通过研究生物资源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贡献来评估其价值。
例如,研究某种植物对水质净化的效果,从而评估该植物的生态效益和价值。
3.2 文化价值评估法文化价值评估法是通过研究生物资源在人类文化和传统中的重要性来评估其价值。
例如,研究某种动物在当地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评估该动物的文化价值。
3.3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法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法是通过研究生物资源对人类福祉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来评估其价值。
例如,研究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从而评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质能源潜力评估

生物质能源潜力评估生物质能源是指通过利用植物、动植物废弃物、农林业剩余物等来产生能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
由于其不仅具备可再生性和环保性,同时还具有地理广泛分布和能源供给持续性的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生物质能源的潜力进行评估,为今后的能源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资源广泛存在于我国不同的地理区域和生态环境中。
首先,我国拥有广大的农业资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农田废弃物都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的来源。
其次,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废弃物如树皮、枝叶等都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
此外,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也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利用起到资源再生的作用。
二、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成熟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面,我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将生物质通过发酵、气化、液化等方式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路线。
通过发酵过程,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气、甲醇等可用于燃料的能源形式;通过气化和液化过程,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等多种能源形式。
这些技术的成熟应用为生物质能源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了基础。
三、生物质能源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生物质能源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物质能源的原料源源不断,通过合理的种植和利用方式,可以实现循环再生,从而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其次,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能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此外,由于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相对成本较低,可以降低能源的价格,提高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挑战与应对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完善的收集、储存和运输体系,以确保原料的供给和品质。
其次,生物质转化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降低产生的废弃物排放。
此外,生物质能源的市场开发和推广也需要政策支持和投资保障。
针对以上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案(一)

也可阻止癌症 的发生 。 可 以改善血液循环, 可 以降低胆 固醇 , 也可 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的症状 。 可以抑制 炎性 生物 酶的渗 出, 可 以增进伤 口愈合和止痛 ,栎素 由于具有强抗组织胺性,可 以用于各类敏感症 。 黄酮化合物 降低 血糖 的功 效是很神奇 的, 但更重要 的是它对稳定胶原质 的作用 ,因此它对糖尿病引起 的视 网膜病及毛细血 管脆化有很好 的作用 。
c e l l ul os e h yd r ol y s i s a nd f e r me nt a t i on t o pr od uc e e t ha nol ,e t ha no l e x t r a c t i on of ic r e hu s k l i g ni n,p r e pa r a t i o n of na no s i l i c a r e s i du e .The
Ke y wor d s : Ri c e hul l; f la v ono i d s ;x yl o s e; Et ha no l ; Li g n i n; na no s i l i c a
1 稻壳 的慨况
稻壳作为稻米 的加工副产物在我 国利用水平较低 ,由于
综 合 利 用 的 研 究 和 推 广 滞 后 ,造 成 大 部 分 作 为废 物 丢 弃或 作 为 低 级 燃 料 ,环 境 污 染 和 资源 浪 费十 分 严 重 。 因此 , 如何 充 分 的 利 用 稻 壳 资 源 ,变 废 为 宝 ,有 着 重 要 的意 义 。本 文 采 用
【 摘 要 】用稻壳 中可提 取物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稻 壳中含半纤维素水解制取木糖 、稻 壳中含纤维素水解发酵制取 乙醇、
智能化农业种植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智能化农业种植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第1章引言 (4)1.1 背景与意义 (4)1.2 目标与内容 (4)第2章:介绍我国农业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智能化农业种植管理的必要性。
(5)第3章:构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探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5)第4章:阐述智能化农业种植管理的关键技术,分析其在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5)第5章:设计智能化农业种植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5)第6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智能化农业种植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的成效,提出政策建议。
5第2章智能化农业种植管理现状分析 (5)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1 国际发展现状 (5)2.1.2 国内发展现状 (5)2.2 我国农业种植管理存在的问题 (5)2.2.1 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低 (5)2.2.2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6)2.2.3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 (6)2.3 智能化农业种植管理的优势 (6)2.3.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6)2.3.2 优化资源配置 (6)2.3.3 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 (6)2.3.4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6)第3章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估 (6)3.1 农业资源分类与特点 (6)3.2 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7)3.3 农业资源评估 (7)第4章农业种植结构优化配置 (8)4.1 农业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8)4.1.1 作物种植面积与分布 (8)4.1.2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8)4.1.3 农业种植结构存在的问题 (8)4.2 优化配置原则与方法 (8)4.2.1 优化配置原则 (8)4.2.2 优化配置方法 (8)4.3 优化配置方案设计 (8)4.3.1 区域种植结构调整 (8)4.3.2 品种优化配置 (8)4.3.3 资源高效利用配置 (9)4.3.4 生态安全种植结构配置 (9)4.3.5 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 (9)第5章智能化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 (9)5.1 智能化农业技术概述 (9)5.2.1 农业物联网技术 (9)5.2.2 大数据分析技术 (9)5.2.3 智能技术 (9)5.2.4 无人机技术 (10)5.3 智能化农业技术在种植管理中的应用 (10)5.3.1 精准施肥 (10)5.3.2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0)5.3.3 水资源管理 (10)5.3.4 作物生长监测与调控 (10)5.3.5 产量预测与采收 (10)第6章农田信息监测与管理系统构建 (10)6.1 农田信息监测技术 (10)6.1.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10)6.1.2 遥感技术 (10)6.1.3 物联网技术 (11)6.1.4 无人机技术 (11)6.2 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11)6.2.1 系统架构设计 (11)6.2.2 数据库设计 (11)6.2.3 系统模块设计 (11)6.3 系统功能与应用 (11)6.3.1 农田土壤信息管理 (11)6.3.2 农田气象信息管理 (11)6.3.3 农田作物生长监测 (11)6.3.4 农田灌溉与施肥管理 (11)6.3.5 农田生态环境监测 (12)6.3.6 农田信息查询与决策支持 (12)第7章农业种植环境监测与调控 (12)7.1 农业种植环境影响因素 (12)7.1.1 气候条件 (12)7.1.2 土壤特性 (12)7.1.3 病虫害与草害 (12)7.1.4 农业投入品 (12)7.2 环境监测技术 (12)7.2.1 地面监测技术 (12)7.2.2 遥感监测技术 (13)7.2.3 传感器技术 (13)7.2.4 物联网技术 (13)7.3 环境调控策略 (13)7.3.1 气候适应性种植 (13)7.3.2 土壤改良与肥力管理 (13)7.3.3 病虫害综合治理 (13)7.3.4 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 (13)第8章农业种植生产过程智能控制 (14)8.1 生产过程智能控制需求分析 (14)8.1.1 温室环境控制需求 (14)8.1.2 土壤水分与养分控制需求 (14)8.1.3 病虫害防治控制需求 (14)8.1.4 生产过程可视化与数据分析需求 (14)8.2 控制策略与算法 (14)8.2.1 基于模糊逻辑的温室环境控制策略 (14)8.2.2 基于神经网络的土壤水分与养分控制策略 (14)8.2.3 基于机器学习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14)8.2.4 生产过程优化算法 (14)8.3 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14)8.3.1 系统架构设计 (14)8.3.2 硬件系统设计 (15)8.3.3 软件系统设计 (15)8.3.4 系统集成与测试 (15)8.3.5 系统部署与应用 (15)第9章农业种植生产效益分析 (15)9.1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5)9.1.1 经济效益指标 (15)9.1.2 社会效益指标 (15)9.1.3 生态效益指标 (15)9.1.4 技术效益指标 (16)9.2 效益评价方法 (16)9.2.1 定量分析法 (16)9.2.2 定性分析法 (16)9.2.3 综合评价法 (16)9.3 效益分析与优化建议 (16)9.3.1 效益分析 (16)9.3.2 优化建议 (16)第10章案例分析与未来发展展望 (17)10.1 案例分析 (17)10.1.1 案例一: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智能化管理 (17)10.1.2 案例二:华北地区小麦种植智能化管理 (17)10.1.3 案例三:南方地区水稻种植智能化管理 (17)10.2 智能化农业种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7)10.2.1 技术层面:智能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17)10.2.2 资金层面:农业企业融资困难 (17)10.2.3 政策层面:相关政策支持不足 (17)10.2.4 人才层面:农业人才短缺 (17)10.3 未来发展展望与政策建议 (17)10.3.1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17)10.3.2 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17)10.3.3 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措施 (17)10.3.4 培养农业人才 (18)10.3.5 推广农业智能化技术应用 (18)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效率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要求
• 了解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原因和规律,特别要理解人为捕捞 对渔业资源和渔获量所产生的影响;
• 掌握鱼类生长和死亡参数的估算方法,理解捕捞努力量的概 念及其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 掌握渔业资源评估的几个主要的数学模型以及渔业资源和渔 获量的估算与预报的几个主要方法;
课程要求
• 能运用渔业管理理论结合实测的生物学资料、环境资料和所 收集的渔业统计资料所得到的评估结果判断渔业资源利用状 况,
Cadima , E. L. 2003. Fish Stock Assessment Manual. FAO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 393. /DOCREP/006/X8498E/X8498E00.HTM
考核形式: 考勤:10% 作业: 10% 期中考试:10% 主题演讲:20% 期末考试:50%
mainline
• Demersal Longline: • Pelagic Longline:
- set horizontally on the ocean floor - set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 usually used to catch large tuna and billfish species
=> lures are recovered over the end rollers, the squid fall off into the boat
Dredges
• used to collect shellfish such as scallops from the sea floor • constructed of a heavy steel frame covered with steel mesh, open on the front side which is towed and used to dig scallops out of the sand and mud • the dredge is towed along the bottom until it is full, lifted onto the boat and the contents tipped out
Squid Jigs
• carried out using either mechanically powered or hand operated jigs • overhead lights illuminate the water and attract the squid which gather in the shaded area under the boat • Squid are caught using barbless lures on fishing lines which are jigged up and down in the water
- top of the net is floated at the ocean’s surface, the bottom is held under the water by lead weights
- wire that is threaded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net can be tightened to close the bottom of the net trapping the fish inside
水产资源学,费鸿年、张诗全著,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 渔业生物数学—资源评估与管理, 叶昌臣,黄斌等,农业出版社,1990. 水产资源学, 能势幸雄、石井丈夫、清水诚著,东京大学出版社,
1992.
水产资源管理概论,松宫义晴著,日本水产资源保护协会,1996.
Gulland, J.A. 1983. Fish stock assessment: A manual of basic methods.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Seines
• usually long flat nets like a fence that are used to encircle a school of fish, with the boat driving around the fish in a circle
• Purse Seine:
生物资源评估
生物资源评估 (fish stock assessment)
• 研究海洋生物,主要是经济种类即渔业 生物种群动态、数量变动的一门学科。
海洋捕捞渔业产量
捕捞渔业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FAO 报告 “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14
渔具技术的演变
• 1870
• Small sailing vessels (smacks) were fishing with beam trawls (<20m).
Seal Excluder Device
• very similar to Turtle Excluder Devices (TEDs) but they are designed for use by seals instead of turtles • They are used in the southern demersal trawl fisheries where seals are more likely to be caught
Bycatch Reduction Devices
• used in trawl fisheries to allow fish that are not targeted by the fishers to escape from the net before it is hauled back into the boat • reduces the amount of bycatch that dies as a result of trawling
• Danish Seine: - more simply constructed with no otterboards and very long warps
Gillnet
• long rectangular panels of netting with diamond-shaped mesh that are held vertically in
to catch fish or prawns that live on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nets may incorporate acoustic technology to tell the skipper the position of the net in the water column
Turtle Excluder Device
• used in northern prawn trawl fisheries as an escape hatch for turtles • consist of a grid across the cod-end of the net which forces turtles and other large objects out of the net without the prawn catch escaping
and a narrow closed end called a cod-end • used in water of various depths down to around 3000m; 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s differ by their mesh size
• Demersal Trawl: • Midwater trawl:
Traps
• traps are baited so that fish are enticed to swim into them • set up with mazes or funnel-shaped entrances so that fish cannot escape once inside the trap
the water column • anchored either so that the net touches the bottom or so it is suspended above the
ocean floor • fish swim into the net and are entangled by the gills, fins and spines
Droplines
• similar to longlines but are set vertically either down underwater cliffs or just in the water column • a weight at the bottom, a series of hooks attached to snoods, and a float at the top of the line • not usually as long as longlines and don’t have as many hooks
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 Fishing Methods: • 拖网 • 围网 • 定置网 • 刺网 • 笼壶等
Trawls
• towing one or more trawl nets behind a boat or in between two boats • either through the water column or along the ocean’s floor • usually shaped like a cone or funnel with a wide opening to catch fish or crustac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