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合集下载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体会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体会

周 复查肺功能 5 3例患者肺功 能均有所改 善。 本 组 患 者 10例 , 6 0 男 8例 , 3 女 2例 ; 龄 3 — 5岁 ; 中鳞 宜 。经 1 全身锻炼后 , 年 88 其 . 3 癌5 6例 , 癌 2 腺 3例 , 细胞 癌 5例 , 小 大细 胞癌 2例 , 癌 3例 , 类 腺 21 雾 化 吸入 雾化 吸 入是 将 药液 变成 微 细的 雾滴 随 吸气 进入 鳞癌 l l例 ; 有吸 烟史 者 8 8例 ; 肺功 能检 查示 5 3例 有 阻塞性 或 混 呼 吸道 进行 药 物 吸人 和 呼吸 道 湿化 .使 气 管 和支 气管 分 泌 物变 利 0m 0m 进 合 性 通 气功 能 障 碍 : 行全 肺 切 除 l 3例 、 胸 探查 l例 、 开 楔形 切 除 稀 。 于 咳 出。我科 常 用生理 盐水 1 L加 氨溴索 3 g 行氧 每 每 5 2 n, 6 l 6例 、 支气 管袖 状肺 叶切 除术 8 , 叶切 除 6 例 肺 2例 。经 围手术 期 气雾 化 吸人 。术 前 l周 开 始 , 日 2次 , 次 1 ~ 0mi 本 组 1 以便 更 好的 呼 吸道 管理 , 组 9 本 7例患 者 术后 恢 复 良好 . 发 生 肺感 染 、 不 例 患者痰 液粘 稠且 不 易咳 出将 雾化 吸人 增加 至 4次 。 未 肺 净 为 张 、呼 吸 衰竭 等肺 部并 发症 ,顺利 出院 ; 患 者并发 肺不 张 , 3例 经 稀 释痰液 , 化气 道 , 手术 做好 准备 。 214氧气 吸入 肺癌 患 者肺 功 能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损 伤 ,术 前 l .. 纤维 支气 管镜 吸痰 后 复张 , 最终 顺利 出 院。 周 给予 患者 氧气 吸 人 , 日 2次 , 每 每次 2h, 高患 者肺 泡 内 的氧 提 2 护 理 分压 , 善通 气功 能 。本 组 患者 有 2 改 3例 伴 随憋气 症 状 , 医 嘱给 遵 氧 / n, 211戒 烟 吸 烟会 刺 激支 气管 分 泌物 增 加 ,妨 碍 纤 毛 的清 洁功 予患 者持 续低 流量 氧气 吸人 , 流量 为 2Lmi 直至 术前 一 日。 .. 能 。使 支 气管 上皮 纤 毛 活动 减 少 或 丧失 活 动 ,加 重肺 部 感染 E。 22术 后 护 理 3 . ] .. 给 持 因 此 对 吸 烟 的 患 者 , 求 术 前 严 格 戒 烟 2周 , 其 解 释 吸 烟 对 健 221一 般护 理 患 者术 后进 入 监护 室 。 予心 电监 护及 吸 氧 , 要 向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一、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胸)式呼吸、用力呼吸
缩唇呼吸:
1. 紧闭嘴唇,用鼻缓慢深吸气,吸气的同时默数1.
2.3
2. 缩起嘴唇如同吹口哨,缓慢呼气,同时默数到6
3. 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
腹式呼吸:
1.坐于背靠椅,双手自然下垂,胸部尽量保持不动。

2.吸气:紧闭嘴唇,用鼻缓慢深吸气,上身抬起,腹部鼓起。

3.呼气:缩起嘴唇如同吹口哨,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缩
用力呼吸:张口深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或吹气,呼气时收缩腹肌和肋间肌
二、术前练习有效咳嗽:
爆发性咳嗽:病人深吸气后声带关闭,随之胸腹肌聚然收缩,继尔一声将气冲出。

术后病人常可引起伤口剧痛
分段咳嗽:病人先进行一连串的小声咳嗽,驱使支气管分泌物脱落,将痰液引至大气管,再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

这种方法效果差一点,但病人痛苦少
发声性咳嗽:病人咳嗽有剧痛时,可指导病人先深吸气,张口并保持声门开放,而后再咳嗽
三、术后呼吸道管理包括:畅通气道、吸氧、有效咳痰
鼻导管吸氧:适用于中、低流量吸氧(SaO2 ≥95%),氧流量1–4 L/min
面罩吸氧:适用于张口呼吸、高流量吸氧(SaO2 <95%),氧流量6-8 L/min
拍背手法:五指并拢,掌屈曲成杯状,拍打时腕部放松,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直接叩击或隔较薄衣物扣拍,每个部位叩拍1~2分钟。

刺激咳嗽:在吸气终末用拇指或食指稍用力向内按压胸骨切迹上方的气管,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反射。

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背 部 ( 不 可用 力 过 猛 )并 同 时 鼓 励 患 者 咳嗽 , 用 双 手 掌 按 压 切 , 并
术侧胸廓 , 吸气时双手放松 , 咳嗽时双手加压 , 以保 护伤 口, 减少 胸壁震动引起的切 口疼痛 。对个别 咳嗽无力的患者 , 还可采用鼻
导管吸引气管 , 激产生有效咳嗽 , 刺 以排 出 分 泌 物日 。③ 胸 腔 闭式 引 流 的护 理 : 持 管 道 密 闭 , 流 管通 畅 , 止 引 流管 发 生 扭 曲 、 保 引 防 受 压 、 落 , 定 时 白上 而下 捏 挤 引流 管 。 水 封 瓶 任 何 情 况 下 不 脱 并 得 高 于患 者 胸 腔 。每 日用 无 菌 生 理 盐 水 更换 水封 瓶 一 次 , 格 无 严 菌操作 , 同时 观 察 引 流 液 量 、 色 、 质 并 作 好 记 录 。拔 管后 注 意 颜 性 伤 口有无 渗血 、 促 、 闷 。若有 异 常 及 时 处 理 气 胸 。④ 早 期 活 动指 导 : 癌 术 后 患 者 早 期 进 行 床 上 活动 以 促 进 肺 扩 张 , 体 做 法 : 肺 具 术 后 清 醒 、 命 体 征 稳 定 者 , 取 半 卧位 ; 能 半 卧 位 的 应 经 常 生 应 不
是吸气时间的 2倍 。每 天评估患者训练的成效 , 对掌握技巧较差 者 , 给予指导 , 至熟练掌握为止 。 再 直 1 . 术后 护理 .2 2 ① 吸氧 :术后立 即给 予面罩 或鼻导管 吸氧 , 2 h 改用 中流量鼻塞吸氧 ;指端经皮 f氧饱和度持续监测 , 4后 I I L 观 察胸廓 运动是否 对称 、 呼吸形态 、 无呼吸 困难 或紫绀等 , 醉 有 麻 清醒后 , 生命 体征稳 定 , 持舒适体 位 ; 保 指导深 呼吸 , 隔 2 每 h深

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2 年版)支修益卫生部临床路径审核专家委员会胸外科专家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北京 100053)关键词: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中图分类号:R82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848( 2013) 03-0251-05 DOI:10.7507/1007-4848.201300812012 年,卫生部临床路径审核专家委员会胸外科专家组成员同麻醉学、呼吸病学和重症医学等领域专家进行多次讨论,撰写了《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指南草案》。

本指南仅针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的相关内容,不涉及其它肺部并发症。

指南草案针对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分别进行分析和阐述。

1 术前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1.1 术前危险因素术前危险因素主要源于患者自身存在的状况,主要包括5 个方面。

1.1.1 年龄年龄> 65 岁的患者肺实质纤维结缔组织增加,肺弹性减弱、肺泡塌陷,导致肺顺应性下降、呼吸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减退,增加胸外科手术后气道炎症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1.1.2 吸烟吸烟可导致呼吸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紊乱、分泌物增加。

长期吸烟者发生气道炎症及肺部并发症的相对危险度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1.1.3 肺部基础疾病及其它胸部疾病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或慢性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结核等其它病变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等。

1.1.4 既往治疗史如术前接受过放疗和/ 或化疗,或长期应用激素,以及既往有胸部手术史及外伤史等。

1.1.5 健康状况和其它危险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等,肥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其它器官如心、肝、肾等功能不全亦是手术后气道炎症及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2 术前风险评估胸外科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气道炎症及肺部并发症风险评估,包括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气道炎症、吸烟指数、肺通气和弥散功能等,其中肺功能的具体评估标准见表1。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PPT课件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PPT课件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PPT 课件
在手术期间,围绕呼吸道的管理至关重要。本课件将带领大家了解该领域最 重要的信息,帮助您提供最好的护理。
概述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是由医疗人员在手术期间维护患者呼吸道通畅的过程。 该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预防并处理呼吸道并发症。
主要内容解析
手术前呼吸道评估
尽早识别高风险患者,任何与呼吸有关的问题 都需要在手术前处理。
3
防止并发症
通过减少吸入道分泌物、提高肺部灵敏 度等方法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常见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
• 人工气道插管 • 气管插管管理 • 持续正压气道呼吸(CPA期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
使用吸痰器、维持口腔和气管护 理等方法预防感染。
呼吸衰竭
确保有足够的胸腔引流、肺泡扩 张和人工通气等方法来预防呼吸 衰竭。
疼痛管理
疼痛可导致呼吸浅缩和平均肺容积降低,因此 需要适当的疼痛管理。
气管插管管理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来维护 气管插管的位置。
术后放置呼吸支持装置
在手术后,可能需要持续的呼吸支持来保持患 者稳定,特别是对于需要术后镇痛和神经肌肉 阻滞的患者。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重要性
保证患者安全
呼吸道管理是手术安全的重要组 成部分。
拯救生命
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是致死率 高的低发病种。
提高手术效果
恰当的呼吸道管理有助于减少患 者出院时间并提高手术效果。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目标
1
确保呼吸无阻
采取措施确保呼气和吸气通畅,如吸氧、
保持体液平衡
2
气管内插管、开口支撑、持续正压气道 呼吸等。
维护患者的循环状态,使其保持平衡的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ppt课件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ppt课件
➢ 分段咳嗽: 病人先进行一连串的小声咳嗽,驱使支气管分 泌物脱落,将痰液引至大气管,再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这 种方法效果差一点,但病人痛苦少。
➢ 发声性咳嗽 :病人咳嗽有剧痛时,可指导病人先深吸气, 张口并保持声门开放,而后再咳嗽。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术前呼吸道准备
➢ 戒烟 ➢ 呼吸功能锻炼 ➢ 练习有效咳嗽 ➢ 防治呼吸道感染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练习有效咳嗽
➢ 方法:病人取坐位,上身略前倾,缓慢深吸气 后屏气几秒钟,声门紧闭,肋间肌收缩,膈肌 抬高(增加胸内压),腹壁内缩或自己用手按 压上腹部收缩腹肌,然后张口咳嗽。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有效咳嗽的方法
➢ 爆发性咳嗽: 病人深吸气后声带关闭,随之胸腹肌聚然收 缩,继尔一声将气冲出。术后病人常可引起伤口剧痛。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呼吸功能锻炼的作用
➢ 通过缓慢深吸气增加肺活量,促进肺膨胀,消除肺 泡陷闭,预防肺不张。
➢ 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吸呼比,有利于肺内气体分布, 改善V/Q比,改善肺换气功能。
➢ 通过用力呼吸,增加呼吸肌力,改善肺功能。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术前呼吸道准备
➢ 戒烟 ➢ 呼吸功能锻炼 ➢ 练习有效咳嗽 ➢ 防治呼吸道感染
缩唇呼吸
方法: 1. 紧闭嘴唇,用鼻缓慢深吸气,吸气的同时默数1.2.3 2. 缩起嘴唇如同吹口哨,缓慢呼气,同时默数到6 3. 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
1.2.3
1.2.3.4.5.6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又称膈式呼吸,患 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与缩唇呼吸 结合在一起练习,2/日,10~ 20min/次,反复训练。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PPT课件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PPT课件
药等。
控制药物剂量
根据患者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 ,精确计算所需药物剂量,避免过 量或不足。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 免与麻醉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
准备工作
检查气管插管设备是否完好,选 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并进行消毒
处理。
操作技巧
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巧,如正确 放置喉镜、暴露声门、插入气管 导管等,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
术后总结
手术后对呼吸道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定期培训
对团队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各自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 作能力。
模拟演练
定期进行模拟手术演练,提高团队成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 力。
团队建设活动
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信任感 。
THANKS
家属心理支持
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 治疗和护理。
家属参与护理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如协助患者翻 身、拍背等,以促进患者康复。
06
围手术期团队协作与沟通机制 建立
团队成员职责明确
麻醉医师
负责评估患者呼吸道状况,制定呼吸道管理方案,并在手术过程 中监测患者呼吸功能。
手术医师
维护呼吸功能稳定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 并处理呼吸功能异常。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所有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特别是存在呼吸道疾病、高龄、吸烟史 等高危因素的患者。
禁忌症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等患者应暂缓手术,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 手术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禁忌症并不是绝对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和手术需求进行综合评估。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课件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课件

3 术后气胸
不适当的围术期呼吸道管 理可能导致气胸的发生, 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改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策略和未来发 展
多学科合作
加强医疗团队之间的合作,实现 全方位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创新技术应用
推动创新技术在围术期呼吸道管 理中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体验。
不断的研究和发展
持续投入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研 究和发展,不断改进当前的管理 策略和方法。
包括合理的液体管理、疼痛管 理和气道湿化等,有效预防和 处理呼吸道并发症。
术后康复措施
通过开展术后康复护理,提高 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和生活质 量。
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风险和并发症
1 气道梗阻
可能导致气道堵塞,给患 者带来呼吸困难和低氧血 症等严重后果。
2 肺部感染
术后呼吸道感染可能引起 肺炎等并发症,延长住院 时间和提高术后患者 的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效率
良好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室的 效率和术后护理的质量。
相关统计数据
术后并发症减少率 术后住院时间缩短 术后恢复速度提升
80% 30% 50%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目标
1 维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呼吸道阻塞或梗阻,确保正常的氧气输 送。
2
规范术前事务
确保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适当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呼吸道清洁措施。
3
围术期呼吸道保护
保护术中和术后的呼吸道免受潜在危害,包括使用正确的气管插管技术和有效的 呼吸机管理。
常用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
持续气道通畅性监测
通过监测呼吸道通畅性的指标, 及时发现和处理气道阻塞和梗 阻。
内科管理和支持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13
术前呼吸道准备
➢ 戒烟 ➢ 呼吸功能锻炼 ➢ 练习有效咳嗽 ➢ 防治呼吸道感染
编辑版ppt
14
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功能锻炼:即控制性呼吸技术,是指 训练患者控制呼吸的频率、深度和部位,改善 通气和氧合,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包括:缩唇呼吸、腹(胸)式呼吸、用力 呼吸。
编辑版ppt
15
缩唇呼吸
编辑版ppt
24
防治呼吸道感染
➢ 抗生素治疗 ➢ 雾化吸入
编辑版ppt
25
雾化吸入
➢ 雾化吸入的优点:
1. 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浓度高 2. 可同时湿化气道 3. 全身性吸收量少,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 雾化吸入器的类型:
1. 超声雾化吸入器 2. 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压缩雾化吸入器和氧气雾化吸入器 3. 定量雾化吸入器
发生破坏,影响药效。 编辑版ppt
29
喷射式雾化吸入
➢ 喷射式雾化器:是利用压缩空气、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 形成气雾,再吸入呼吸道。
编辑版ppt
26
不同雾粒的沉积部位
雾粒直径(μm) 沉积部位
>100
不能进入呼吸道
100~10
口腔
10~5
鼻咽腔
5~2
各级支气管
2~1
肺泡
<1
不能沉积被呼出
编辑版ppt
27
超声雾化吸入
➢ 超声雾化器:通过超声发生器薄板的高频震动将 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 目的。
编辑版ppt
28
编辑版ppt
8
标题
标题
术前呼吸道准备
编辑版ppt
9
术前呼吸道准备
➢ 戒烟 ➢ 呼吸功能锻炼 ➢ 练习有效咳嗽 ➢ 防治呼吸道感染
编辑版ppt
10
术前呼吸道准备
➢ 戒烟 ➢ 呼吸功能锻炼 ➢ 练习有效咳嗽 ➢ 防治呼吸道感染
编辑版ppt
11
为什么戒烟
➢ 长期吸烟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 呼吸道粘膜长时间受到烟雾刺激,清除分泌物
的能力降低,痰液易于沉积在呼吸道 ➢ 肺功能降低
编辑版ppt
12
戒烟越早越好
➢ 12 ~ 24 h后血中CO及尼古丁水平下降 ➢ 48 h 后碳氧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 ➢ 48 ~ 72 h后支气管粘膜纤毛功能提高 ➢ 1 ~ 2 w后痰液分泌减少 ➢ 4 ~ 6 w后肺功能有所改善 ➢ 6 ~ 8 w后免疫功能恢复 ➢ 8 ~ 12 w后吸烟对肺功能的近期影响解除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编辑版ppt
1
主要内容
常见的呼吸系标题统并发症
标题
术前呼吸道准备
术后呼吸的评估
术后呼吸道管理
编辑版ppt
2
标题
标题
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
编辑版ppt
3
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
➢ 气道阻塞:舌后坠、误吸等 ➢ 支气管痉挛 ➢ 肺部感染:最常见 ➢ 肺不张 ➢ 肺水肿 ➢ 肺栓塞 ➢ 呼吸衰竭
引起V/Q失调,导致气体交换障碍 ➢ 抑制呼吸道粘膜纤毛功能,肺防御机制削弱 ➢ 麻醉及气管插管后,气管分泌物增多
编辑版ppt
7
手术因素
➢ 手术类型:急诊、择期 ➢ 手术部位、范围:肺容积减少、膈肌功能受损 ➢ 手术方法、时间 ➢ 术后伤口疼痛、胸带和腹带固定,限制呼吸 ➢ 术后长时间制动,尤其是骨科手术的病人
编辑版ppt
21
练习有效咳嗽
➢ 方法:病人取坐位,上身略前倾,缓慢深吸气 后屏气几秒钟,声门紧闭,肋间肌收缩,膈肌 抬高(增加胸内压),腹壁内缩或自己用手按 压上腹部收缩腹肌,然后张口咳嗽。
编辑版ppt
22
有效咳嗽的方法
➢ 爆发性咳嗽: 病人深吸气后声带关闭,随之胸腹肌聚然收 缩,继尔一声将气冲出。术后病人常可引起伤口剧痛。
➢ 分段咳嗽: 病人先进行一连串的小声咳嗽,驱使支气管分 泌物脱落,将痰液引至大气管,再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这 种方法效果差一点,但病人痛苦少。
➢ 发声性咳嗽 :病人咳嗽有剧痛时,可指导病人先深吸气, 张口并保持声门开放,而后再咳嗽。
编辑版ppt
23
术前呼吸道准备
➢ 戒烟 ➢ 呼吸功能锻炼 ➢ 练习有效咳嗽 ➢ 防治呼吸道感染
超声雾化吸入
➢ 特点:
1. 雾化用药量大(20ml),浓度低;
2. 雾量大小可以调节,但雾粒大小无选择性(直径5~10 μm),多沉积在鼻咽腔。近年来在下呼吸道的治疗中应 用逐渐减少;
3. 不能雾化某些药物:如大分子化合物;
4. 缺氧的病人耐受性差;
5. 不能彻底洗涤和消毒;
6. 在超声工作中产热,可能使药物结构
编辑版ppt
4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
➢ 患者因素 ➢ 麻醉因素 ➢ 手术因素
编辑版ppt
5
患者因素
➢ 年龄 ➢ 肥胖 ➢ 吸烟史 ➢ 合并症: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阻
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
➢ 患者不会、不敢、无力咳嗽
编辑版ppt
6
麻醉因素
➢ 全麻抑制呼吸中枢 ➢ 抑制呼吸运动,肺活量减少,小气道陷闭,
方法: 1. 紧闭嘴唇,用鼻缓慢深吸气,吸气的同时默数1.2.3 2. 缩起嘴唇如同吹口哨,缓慢呼气,同时默数到6 3. 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
1.2.3
1.2.3.4.5.6
编辑版ppt
16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又称膈式呼吸,患 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与缩唇呼吸 结合在一起练习,2/日,10~ 20min/次,反复训练。
编辑版ppt
19
呼吸功能锻炼的作用
➢ 通过缓慢深吸气增加肺活量,促进肺膨胀,消除 肺泡陷闭,预防肺不张。
➢ 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吸呼比,有利于肺内气体分布 ,改善V/Q比,改善肺换气功能。
➢ 通过用力呼吸,增加呼吸肌力,改善肺功能。
编辑版ppt
20
术前呼吸道准备
➢ 戒烟 ➢ 呼吸功能锻炼 ➢ 练习有效咳嗽 ➢ 防治呼吸道感染
3. 呼气:缩起嘴唇如同吹口哨,缓慢呼气,腹部的手下 压, 腹部尽量回缩。
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相反
编辑版ppt
18
用力呼吸
➢ 用力呼吸:张口深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或吹气,呼气时收 缩腹肌和肋间肌。
➢ 爬楼梯:据报道,能登三层(通常20阶梯为一层)以上 楼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降低。登楼不足 两层则被认为是术后并发症的 高危因素。
➢ 坐位:
1. 坐于背靠椅,双吸气:紧闭嘴唇,用鼻缓慢深吸 气,上身抬起,腹部鼓起。
3. 呼气:缩起嘴唇如同吹口哨,缓
慢呼气,腹部尽量回缩。
编辑版ppt
17
腹式呼吸
➢ 半卧位:
1. 双膝屈曲,腹壁放松,一手 放于前胸部,一手放于上腹 部。
2. 吸气:紧闭嘴唇,用鼻缓 慢深吸气,腹部的手上抬, 腹部鼓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