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抽象为形象
写形象的景,生动的人——抓住特征和细节,化抽象为具象(沪教版高一教案设计)

写形象的景,生动的人——抓住特征和细节,化抽象为具象(沪教版高一教案设计)写形象的景,生动的人——抓住特征和细节,化抽象为具象【设计说明】:高一学生的写作,长于记叙,但记叙中没有生动的人物、场景,记叙也没有个性,给人留不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有很多都是因为描写中惯于用粗线条的语言,在这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看到的本真的表达,如果能够改正这种习惯,学生的文章就能变得生动起来,观察事物也会逐渐变得细腻起来,所谓细节描写就自然有了。
所以本堂课我想让学生怎样把自己笔下粗线条的人物或景物写成具体生动形象做初步尝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怎样能使人物或景物具体形象化的几种方法;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怎样能使人物或景物具体形象化的几种方法,提高对人物或景物具体形象描写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具体形象文字的魅力并发现自己的写作潜力,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方法】:以学生动脑、动笔、动嘴为主,学生协作,老师适时引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学生初中学过的印象深刻的写景和写人的文章导入,如朱自清的《春》和《背影》中的写景和写人的精彩片段。
二、阶段一(方案一)(1)展示一幅风景图,学生看图找出图片中有什么,(图片中有水,有荷花,有树木,有水草、有风、有云。
)请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风景图,写在纸条上。
(2)老师在学生边写的过程中边观察学生写的内容,找出几位同学的作品,有存在问题的作品和写得比较成功的作品,将学生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比较。
(3)问哪些文字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哪些文字只能留下大致的、抽象的印象。
为什么?课堂预设:学生会说因为他运用了修辞,或写得比较具体,这时老师接着可以问:“为什么他能写得具体?”学生回答不上来可这样引导“他用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如写湖水的“静”,再问“另一位同学的写出了什么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将景物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之一:将抽象变为具象,抓住景物的特点,从这一点加以扩展,采用适当的修辞和运用联想与想象。
怎样让作文有文采:化抽象为形象

怎样让作文有文采:化抽象为形象举例1:第一个抽象句:他很冷漠。
改为形象句:A小学生:他的脸上从没有笑容,见谁都冷冰冰的。
B初中生:他的眼神寒冷如冰,一言不发,好像全世界都是他的仇人。
C高中生:妈妈提着蛋糕走进小明的房间,“你来干嘛!”冷漠的声音撞击着周围的墙壁。
妈妈不由一窘,然后才轻轻说道:“儿子,今天是你的生日。
”“生日?谢谢你记得我的生日,我不想过。
”D大土豪:土豪醒来发现妻子猝死在床上,惊慌失措地大喊保姆,保姆问:“先生,有什么吩咐?”“噢,没什么事——今天的的早餐准备一份就够了。
”E徐老师:班内一阵阵骚动,徐老师那双死柳树皮一般的脸上顿时由晴转阴,那双瘪眼仿佛射出万道毒箭,又仿佛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
徐老师愤愤地说:“真想咬你一口,可惜我是回民!你们几个是不是三鹿牛奶喝多了?上帝造我是他的创意,我能活在这世上需要多少勇气!瞧你们那几个的声音,都把网速拖慢了。
上课这么长时间了,还静不下来,真的是恶心妈妈抱着恶心哭得很伤心,为什么呢?因为恶心死了……知道我为什么是啤酒肚吗?有人说我是营养过剩,有人说我是肥肉吃得太多,北大附校的孩子面对我发胖一事发表了看法:没有韩红的命,还得了韩红的病。
伯温中学的孩子说是朗诵的荡气回肠,营养不良。
大唐学府的孩子说的倒很正确,这是上课让孩子练气功练的。
不敲几下,你不可能知道一个人或一个西瓜的好坏。
你看看你那眼神,你千万别用世故的样子来武装自己,它会水土不服的。
你们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长成一棵棵参天大葱!唉,上课的心情比上坟还要沉重。
我现在不生气了,知道因为什么吗?一个老师曾经告诉我说,现在的孩子过得不好,才在课上装酷的。
我不生气了,知道大家过的不好,我就安心了……举例2:第二个抽象句: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改为形象句: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颜文静《寻人启事》)赏析: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化抽象为形象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得到形象具体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源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儿童化情景,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得学生活跃思维,产生学习兴趣,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抽象形象转化小学数学
1创设情境,声情并茂,调动学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积极性
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处在初步阶段,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等特点,他们的学习必然离不开那些感性材料的支持。针对这一特点,如果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形与声、动与静的电教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不仅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在教学《认图形》一课时,向学生介绍,今天有几位图形朋友来做客,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便一个一个飞到了屏幕上,学生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动画显示四个图形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礼物:有乡村小屋,里面还住着小朋友;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车尾还冒着烟;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有嘎嘎直叫的鸭子,等等,简单的图形拼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请学生说出这些事物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学生回答十分积极踊跃。学生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县旧周学区朱屯小学__
数学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教学变得具体化、生活化,更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生动有趣,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机的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能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自我探索实验学习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探索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使学生充分的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践性、真理性、客观实在性这一自然科学特点,为学生认识学习自然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抽象情感具体化的诗句

1.化抽象为形象的诗句李清照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化无形的愁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借景抒情,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2.抽象感情形象化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游子的故乡/是一方小小的荷塘/小小的荷塘/是漂泊已久的心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城中桃花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鹧鸪天》)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李龟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崔涂《除夜有怀》)大漠风尘月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岭《从军行》)晓月过残垒,繁星过故关。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又叠。
10种数学思维

10种数学思维比较是发现伟大的源泉类比思维是指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中发现新的联系和启示,以此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类比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创新思维的灵感。
第九种形象思维化抽象为形象,变腐朽为神奇形象思维是指通过感性认识和形象化的方式来理解和处理抽象的概念和问题。
形象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创新思维的灵感,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第十种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是指通过自我启发、灵感和直觉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灵感思维不受限于传统的逻辑和常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同时,灵感思维也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思考来培养和提高。
具体的形象来代表抽象的概念,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表达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我们可以用一张图表来表示一组数据,用一个故事来描述一个概念,这些都是形象思维的体现。
比较思维是一种寻找知识共性的方法,它通过将陌生的问题与熟悉的问题或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质,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并解决它。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问题。
形象思维是一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表达问题,从而更好地记忆和应用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图表、故事等方式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形象思维和比较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问题,发现知识的共性,从而更好地应用和创新知识。
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AB C
AB
A是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 CB
A 是 B 的充分必要条件 A CB
A是 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是 B 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2 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例 3 等比数列概念的导入. 对 等比数列的导入 ,笔者曾比较 过两种 导入方法. 导入 1 在黑板上呈现一列数“1,2,4,8,16, 3 2”,引 导学 生观 察这 列数 的特 点,从而 导入 等 比数列的概念. 导入 2 先让学生折纸,并体验一张纸折一 次有几层厚,再折一次呢?依此类推,让学生自 己 得出 一列 数“1 ,2 ,4 ,8,16 ,32 …… ”,然 后引 导 学生 观察这列数的特点,从而导 入等比数列 的概念. 虽然这个折纸看起来象是小学生做的事, 可是 当学生动手后,他们的兴趣 远比单纯听 故事 要浓得多,等比数列的概念 也会形象地 印在他们的头脑里.显然导入 2 比导入 1 要好. 例 4 斜棱柱的侧面积公式 S = cl (c 为斜 棱柱的直截面的周长,l 为斜棱柱的侧棱长)的 理解. 分析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不难 证明 这个公式.在逻辑推理以后 我让学生用 小刀把白果(用米粉做成的条状食品)切成一 个斜棱柱,然后沿直截面切成两段,让学生思 考如何通过图形的拼接来很快地验证斜棱柱 的侧面积公式 S = cl .学生通过一阵的探索后, 拼出了直棱柱,并很快悟出了其中的奥妙. 通 过图形的分割与 拼接,有利于 发展学 生的 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 对知识有了 更深刻的理解.2005 年上海高考数学题文科 第 12 题、理科第 11 题就是考图形的拼接问 题. 3 借助恰当的比喻把问题形象化 例 5 不等式 | x + 1| + | x+ 3 |≥a 对一切实
最矮的学生找出来,所 找的校外人士不高于 这个学生就可以了.作个比方,学生就易理解 上题参数 a 的取值范围了.
化抽象为形象

化抽象为形象——难变易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连加连减的意义是有困难的,课前准备了许多如何讲解的问题,结果,情景图的动画一放,学生在观察一遍以后,就有大多数同学能理解,回放以后,基本上都能理解。
学生根据看到的情景自然表达,只要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了,连加连减的意义就说出来了。
列算式也就没问题了,算式的产生也是自然的。
在计算方法上,计算的顺序问题也是归功于情景图,学生有观察的图像作为前提,对于先算什么,表示什么,再算什么一清二楚。
两幅动画图之后,看到没有动画的图画,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图画的生成过程,所以列式计算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给教师的教学可见一斑。
延伸至下节课的加减混合,不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也会根据已有的表象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效果突出的好。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给教学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效益,让孩子从中受益,也让教师获得了轻松的快感,有时确实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谁都知道多媒体教学手段会有奇效,但是,总觉得这样的课准备起来太麻烦,特别是像我这样的高龄教师,对电脑操作不熟练,设计起来太麻烦,所以使用者较少。
其实现在的网络什么都有,每册书的每节课都有课件,只要选择下载,根据自己的需要稍加增删,再做修改完善,便可成为适合自己的课件,自在使用。
多媒体教学的显著优点表现在:一是化抽象为形象,化死画为动画,化难为易。
二是操作简单,增加课堂的容量。
三是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来。
当然,我不提倡过于频繁的使用多媒体教学。
如果太过频繁,趣味性会减少,学生还会过于依赖多媒体,消减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所以,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是上上策,让学生觉得抽象、难懂的问题能变得容易些,消除怕数学心理,时不时的也让学生趣味一次,调动一下积极性,鼓鼓士气,这才是最好的。
化抽象为形象 让语文课立起来

化抽象为形象让语文课立起来作者:刘集斌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11期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知识广博,语文学科既有抽象性,也具有形象性。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轻文现象,也由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手段落后等诸多因素,致使语文课老师讲得沉闷,学生学得枯燥,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语文课立起来,就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课题。
据美国心理学家奥斯丁的研究发现:当人们的右脑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的一边合作时,会使大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增加五倍甚至十倍。
因此,我们在上课讲概念、推理、使用左脑的同时,又使用形象的方法激发右脑,使之积极参与思维,与左脑协调一致,彼此配合,不仅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既然如此,那怎样在语文课上化抽象为形象,使语文课鲜活、形象起来呢?我们可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课型,联系学生和生活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表演法表演法就是让学生直接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直接参与演示的一种方法,是将表演艺术与课堂教学艺术结合起来的一种好方法。
中学教材的许多作品,如小说、戏剧、部分散文,都很形象,情节性强,完全可以用课本剧的形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演中学,在学中演,既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配乐法配乐法就是在课堂上播放或演奏与课文内容有关或相配的音乐,通过音乐这种听觉艺术,把学生引入作品创设的艺术意境,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趣的一种方法。
音乐可在课文导入和总结时单独播放或演奏,也可在教师范读课文和学生朗读时配乐。
配乐法很适合一些优美抒情散文、诗歌等。
三、图片演示法运用图片展示课文描述的景物图像或艺术形象,可以更形象直观地表现课文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抽象为形象
发表时间:2013-07-15T08:37:11.39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8月下供稿作者:乔增河[导读] 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
乔增河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得到形象具体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源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儿童化情景,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得学生活跃思维,产生学习兴趣,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和谐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抽象形象转化小学数学
1 创设情境,声情并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处在初步阶段,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等特点,他们的学习必然离不开那些感性材料的支持。
针对这一特点,如果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形与声、动与静的电教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不仅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
如在教学《认图形》一课时,向学生介绍,今天有几位图形朋友来做客,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便一个一个飞到了屏幕上,学生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
接着运用动画显示四个图形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礼物:有乡村小屋,里面还住着小朋友;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车尾还冒着烟;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有嘎嘎直叫的鸭子,等等,简单的图形拼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请学生说出这些事物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
学生回答十分积极踊跃。
学生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
2 化静为动,突出重难点,感知知识的形成
现代教育辅助教学可以将课本中的复杂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变抽象为具体,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活动场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学生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绝不能让学生感到只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把要解决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所以低年级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多媒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从静态的观察中,发现树上停着2 只鸟,飞走1 只,却联系不到树上原来停着3 只鸟,更不能在直观上自然抽象出减法意义来。
因此,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动画演示:先把 3 只鸟停在树上,形成原来有三只鸟的印象,当叙述到“飞走时”即1 只鸟飞向空中,演示小鸟飞走的过程,让学生眼前呈现飞走的情景。
再通过动画演示分蛋糕、气球飞走等过程,将减去的部分逐渐隐去消失等形象的展示,同时还配有悦耳的声音,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
从而很好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的道理,了解减法的意义。
这样动静结合,学生从“动态刺激”中增强了感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观察中形成表象,减法的意义已深深刻在学生头脑中。
3 充实课堂,增大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高了很好的条件。
利用多媒体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课堂上适时再现出来。
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头脑中储藏的表象材料还不丰富,处于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的发展阶段。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网上搜索了大量有关角的图片,五星红旗的角,房屋门窗的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剪刀、扇子张开合上形成的角等等,这些对增加学生知识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增加了教学的容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4 实践参与,交互学习,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强大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及时、有效。
通过多媒体投影,计算机随机出题,学生自己上机答题,计算机评题,并给出“你真棒”、 “再想想,你一定能答对”等鼓励性语言,使他们能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愉快地获得知识与技能,满足好胜心,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让学生做选择填空时,如果学生拖动目标所到的位置不正确,计算机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
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满足了急于了解自己学习效果的愿望,有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数学课是学生全体参与、开发智力的大课堂。
在数学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数学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教学变得具体化、生活化,更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生动有趣,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机的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能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自我探索实验学习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探索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能使学生充分的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践性、真理性、客观实在性这一自然科学特点,为学生认识学习自然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县旧周学区朱屯小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