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汇编
4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

• 中毒: 指单位时间内血液中麻醉药物的浓度超过了机体 的耐受力,引起各种程度的毒性反应。
局部并发症:
* 注射区疼痛和水肿
* 血肿 * 感染 * 注射针折断 * 暂时性面瘫 * 暂时性牙关紧闭 *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Articaine HCL + adrenaline )
目前口腔科多用:利多卡因,碧兰麻。
三、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表面麻醉
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是将局部麻醉药 物涂布或喷雾于手术区表面,使末梢神经麻痹,达到 痛觉消失。一般可用1%丁卡因或2-4%利多卡因作表面 麻醉。
拔牙的禁忌症
1. 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拔牙术后 可能发生创口出血不止以及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2. 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高血压病,近期心肌梗死,心绞痛频繁 发作,心功能III-IV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
3. 糖尿病:经过治疗,血糖控制在6-7mmol/l以内(正常人血糖的参 考值是: 空腹血糖:3.9--6.2mmol/l 餐后血糖:7.1--11.1mmol/l) 无酸中 毒症状,可以拔牙; 术前,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12.神经精神疾患:帕金森病,全麻拔牙;癫痫者术前抗癫 痫治疗,应用开口器。
拔牙后注意事项:
1.拔牙后当天不能漱口刷牙,不要用舌尖舔或吸吮伤口。
2.拔牙当天进半流质或软食,食物不能过热,避免用拔牙侧咀嚼。
3. 拔牙当天口内有少量血液渗出,唾液内带有血丝,属正常现象。 如拔牙后有大量鲜血流出,应及时复诊。
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
一、局部麻醉的定义
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优质PPT

局部麻醉的应用范围
口腔治疗
如拔牙、牙齿矫正、口腔 小手术等。
耳鼻喉治疗
如扁桃体切除、鼻息肉摘 除等。
外科手术
如手部手术、整形手术等 。
02
口腔拔牙手术简介
拔牙手术的定义
拔牙手术
分类
是指通过外科手段拔除牙齿的手术过 程,通常在口腔局部麻醉下进行。
根据拔牙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可分为 简单拔牙和复杂拔牙。
治疗。
防止损伤
在拔牙过程中,局部麻醉有助于保 护口腔组织,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提高效率
通过局部麻醉,医生可以更准确地 操作,提高拔牙手术的效率。
局部麻醉对拔牙手术的影响
降低并发症
局部麻醉可以降低拔牙手术中出 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轻紧张情绪
通过局部麻醉,患者紧张情绪得 到缓解,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
提高患者满意度
局部麻醉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提高患者对拔牙手术的满意度
。
局部麻醉与拔牙手术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
在拔牙手术前,医生应严格掌握局部麻醉的适应 症,确保患者安全。
注意药物过敏反应
在注射局部麻醉前,医生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 过敏史,并做相关测试。
遵循无菌操作
在注射局部麻醉时,医生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防止感染。
拔牙手术的禁忌症
高血压
患者血压过高,存在出 血风险。
心脏病
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脏疾 病,无法耐受手术。
糖尿病
患者血糖过高,影响术 后愈合。
血液系统疾病
如贫血、白血病等,影 响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愈
合。
03
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的关系
局部麻醉在拔牙手术中的作用
减轻疼痛
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

,性稳盐酸普鲁卡因2%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赛洛卡因奴佛卡因))。
一般病员拔牙多采用和常用的局麻药物是普100ml(即麻醉效果,延长麻醉时间,可加入1:1000肾上腺素约十万分定,煮沸消毒不被破坏。
为了增强病员及孕妇等,禁用含甲状腺毒症心脏病、1ml)。
但须注意:对患有高血压、鲁卡因中加1:1000肾上腺素较适宜。
%利多卡因(Lidocainexylocaine)有肾上腺素的普鲁卡因,以用2 局部麻醉方法口腔麻醉部浸润(一)牙槽牙槽部浸润麻醉图5~1骨)侧的粘膜下或)侧和舌(腭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
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适用于1~2ml1),注意麻药。
3530~度角(图5~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
(二)阻滞麻醉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
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
表5~1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麻醉方法穿刺点方向深度剂量麻醉范围同侧上颌磨牙、牙上牙槽后半张口,注射针与周膜、牙槽骨及颊侧牙神经阻滞上颌牙的咬合面成1.5~2.5厘1.5~上麻醉(米 2向毫米向上、15度角,注颌结节龈(不包括的沟底的前庭后、向内方向刺入 )射)近颊根腭前神经大口张,从对侧下约0.5~1厘同侧上颌前磨牙阻滞麻醉颌尖与第一前靡牙的腭毫0.5腭侧龈缘至腭间,向上、后、外米升侧粘膜及牙龈腭大孔(中线联线1/) 注射方向刺入处3大张口,与牙长鼻腭神经阻滞麻醉毫0.2约0.5厘米腭侧升切牙孔(基部腭龈乳头粘膜及牙龈轴?)注射)乳突处(腭平行或从侧方刺入~2.51.5约~1.5大张口,从对侧下翼下颌下牙槽神韧带外同侧牙、牙周膜、.2毫升厘米触及骨面经侧颊垫尖端交颌两前牙间,与阻滞麻下牙槽骨及下醉(咬合面症行,颌牙界处向后、向外刺入。
口腔医学: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

• 贫血 • 白血病 • 出血性疾病
拔牙相对禁忌症
• 心脏病
• 高血压:180/100mmHg • 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 • 风湿性心脏病
拔牙相对禁忌症
• 糖尿病:空腹血糖160mg/dl • 甲亢:基础代谢率+20;脉搏100bpm • 肾病 • 肝病
拔牙相对禁忌症
• 月经及妊娠期 • 急性炎症期 • 恶性肿瘤(放疗)
• 乳牙损伤
颌骨骨折
上颌骨骨折
• 临床分类
(1) Le Fort I 型 (2) Le Fort Ⅱ型 (3) Le Fort Ⅲ型
临床表现与诊断
• 骨折片移位 • 咬合关系错乱 • 眼镜状眶周瘀斑 • X线 • 颅脑损伤
• 上颌骨 粉碎性骨折
下颌骨骨折
• 临床表现
• 骨折段移位: 不同部位骨折、不同 方向肌肉牵引出现不 同情况的骨折段移位
局部麻醉并发症与防治
• 全身并发症
• 晕厥 • 过敏反应 • 中毒
• 局部并发症
• 注射区疼痛和水肿 • 血肿 • 感染 • 注射针折断 • 暂时性面瘫 • 其他
拔牙器械
• 牙钳
• 上颌 • 下颌
• 前牙 • 前磨牙 • 磨牙(上颌分左右) • 第三磨牙 • 根钳
• 牙挺
• 牙挺 • 根挺 • 根尖挺 • 三角挺
• 对呼吸的影响
易引起呼吸困难
饮食 口腔卫生下降
窒息
• 面部畸形
外形
心理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
• 窒息原因:
• 阻塞性窒息: (1)异物阻塞 (2)组织移位 (3)肿胀
• 吸入性窒息: 见于昏迷病人
• 窒息急救处理
• 阻塞性窒息急救: (1)清除口、鼻腔异物 (2)将后坠的舌牵出 (3)吊起下坠上颌骨 (4)插入通气导管
口腔医学—口腔局部麻醉及牙拔技术

3.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因抵抗力降低,术后容易发 生感染。病情重者应暂缓拔牙,对于必须拔牙的, 应请内科医师会诊,控制血糖不要过高,再拔牙 (清晨空腹血糖不超过6.8毫摩尔/升即160毫 克%)。拔牙手术前后应使用抗生素以防止并发感 染。
口腔局部麻醉
· 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员整个机体 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 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 疗。
· 分类: 局部麻醉 针刺麻醉 全身麻醉
常用局麻药物
· 要求:麻醉效果好、作用快、持时长、毒副作用低、 易溶于水、性质稳定。
· 1、利多卡因(lidocain)酰胺类局麻药。起效快、弥 散广、穿透性强,对组织无刺激,无明显扩张血管 作用。持时1-2小时。
· 多见于上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刺破翼丛,偶见眶下神 经阻滞麻醉;
· 防治:避免反复穿刺,针尖应无倒钩,注射针不弯 曲。如出现血肿,应立即压迫止血,24小时内冷敷, 必要时用止血和抗炎药物。
· 3、感染(infection) · 消毒不严格、注射针污染或穿过感染灶等。 · 防治:术前器械、药物、注射区消毒,术中严格无
三、其它:牙龈分离器、刮匙、手术 器械等。
四、微创拔牙及拔牙器械
拔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拔牙的适应症
1.严重龋病 2.严重牙周病 3.牙髓坏死 4.多生牙、错位牙、埋伏牙 5.阻生牙 6.牙外伤 7.乳牙 8.治疗需要的牙 9.病灶牙 10. 其它
二、拔牙的禁忌症
1.血液病:可以造成血液凝固性降低及术后出血 不止,如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 小板减少性紫疫及坏血病等,要避免拔牙。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的可以拔牙。
【口腔病学】局部麻醉及牙拔除术

阿替卡因 (碧兰麻)
起效快,组织浸润性强,持续时间长 效能高,极少量可达最佳效果 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毒性低 粘膜下浸润麻醉,也可用于阻滞麻醉 最大剂量:5~7mg/kg/ 天,1.7ml/支
9
阿替卡因 articaine
10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表面麻醉 浸润麻醉 阻滞麻醉
5
利多卡因(赛洛卡因)
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1.5~2倍,维持时间长1~2h, 毒性大较普鲁卡因大
通透性和弥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麻 最大剂量:成人0.3~0.4g,小儿7~10mg/kg 使用浓度: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2%,表麻2% -
4%。 一般不作过敏试验 抗室性心律失常 —— 首选
防治原则: 术前仔细询问有无麻药过敏史。对怀疑有过敏史的患
者应先做皮内过敏试验。
39
3.中毒:当单位时间内进入血循环的局麻药量超过分解速度时 ,血内浓度升高,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或过 量反应。临床上常因单位时间内注射药量过大,或局麻药被快速注入
血管而造成。 临床表现:兴奋型表现为烦躁不安、多话、颤抖、恶心、呕吐、气急、
防治:注意进针点的部位、方向、深度和麻醉药物的计量。
麻醉药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即可恢复,无需特殊处理。
6.其他并发症:
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43
第八章 牙拔除术 extraction of teeth
最基本 最常用 口腔科的基础之一
44
第一节 拔牙器械及其使用
一、牙钳(Forceps) 钳柄,关节,钳喙
50
禁忌症
2、心血管疾病: (1)心脏病者:心功能III-IV级,心绞痛、近期心肌梗
口腔局部麻醉与牙拔除术ppt课件

第一节 口腔感觉神经分布
上牙槽后神经 上牙槽中神经 上牙槽前神经
第一节 口腔感觉神经分布
二、下颌神经:
1.颊神经 2.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颊神经
3.下牙槽神经
舌神经
第一节 口腔感觉神经分布
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内的分布
第二节 口腔局部麻醉
一、常用局部麻醉剂:
1.利多卡因 2.布比卡因 3.阿替卡因 4.丁卡因
2.局麻并发症及其防治
3.拔牙前的准备 4.特殊牙的拔除方法
第一节 口腔感觉神经分布
眼神经 下颌神经 上颌神经
概述
三叉神经:
第一支——眼神经 第二支——上颌神经 第三支——下颌神经
第一节 口腔感觉神经分布
一、上颌神经:
1.鼻腭神经
腭神经 鼻腭神经
2.腭神经 3.上牙槽后神经 4.上牙槽中神经 5.上牙槽前神经
第二节 口腔局部麻醉
二、常用的局麻方法:
1.表面麻醉
骨膜上浸润法
2.浸润麻醉 3.阻滞麻醉
上颌尖牙牙周膜注射法
第二节 口腔局部麻醉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第二节 口腔局部麻醉
三、局麻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晕厥 (二)中毒
(三)过敏反应
(四)血肿 (五)感染
(五)术后处理:
1.检查患牙是否完整 2.检查牙龈有无撕裂
3.探查牙槽窝
4.压迫止血 5.抗生素应用
第三节 牙拔除术
一、牙拔除术的基本知识
(六)拔牙后注意事项:
• 当天不能漱口刷牙;
• 不要用舌尖舔或吸吮伤口; • 半流质或软食,避免热饮,避免拔牙侧咀嚼;
口腔局部麻醉与牙拔除术

阻滞麻醉
• 进行阻滞麻醉要熟悉口腔颌面部的局部解 剖,特别是三叉神经的行径与分布,以及 神经走行的骨孔位置,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针头避免接触未消毒的口腔组织器官, 以免将污染带入深层组织引起感染,推注 药物之前,应回吸检查有无回血,如有回 血应改变注射针的方向,直到回吸无血, 方可注射麻醉药物。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布比卡因
• 局部麻醉作用比利多卡因强约4倍。0.5%的 溶液加上少量肾上腺素作阻滞麻醉,其作 用时间可维持5小时。每次用量最高不超过 200mg,毒副作用小,术后镇痛作用较长。
丁卡因
• 丁卡因又称地卡因。局部麻醉作用比普鲁 卡因强,作用迅速,穿透力强,毒性较大 ,主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一般用1%一2% 溶液,总量不超过 20ml 。 1-3 分钟即可显效 ,维持 20-40 分钟。由于毒性较大,临床上 不用于浸润麻醉。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切牙孔内, 麻醉鼻腭神经,又称腭前孔或切牙孔注射法。 • 进针点为上颌中切牙的腭侧,左右尖牙连线与 腭中缝的交点,注射时,患者取坐位,头后仰, 大张口,针尖从侧面刺人腭乳头的基底部,然后 将注射器摆到中线,使注射器与牙长轴平行,进 人切牙孔,深度达 0.5cm 。推注药物 0.3 一 0.5ml 。 由于该处组织致密,注射药物时,需较大压力。
舌神经阻滞麻醉
• 舌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 舌神经周围,麻醉该神经。 • 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口内注射后,退 出 lcm ,再注射药物 1ml ,或边退边注射药 物可麻醉舌神经。
颊神经阻滞麻醉
• 当进行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阻滞麻醉后, 针尖退至粘膜下,推注药物1ml,即可麻醉 颊神经。或在下颌牙牙合平面与下颌升支 前缘交界处的颊粘膜进针,针尖向后外方 刺入 0.5cm ,推注药物 1ml ,也可在要拔除 的下颌磨牙颊侧龈沟处直接作浸润麻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
图5〜1牙槽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骨质疏松 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注射 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侧和舌(腭)侧的粘膜下或 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 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角(图5〜1),注意麻药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 硬腭上距牙龈缘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
射)的前庭沟底
6 6
龈(不包括的
近颊根腭前神Leabharlann 阻滞麻醉(腭大孔 注射)
7|7
腭侧龈缘至腭 中线联线1/
3处
大口张,从对侧下 颌尖与第一前靡牙 间,向上、后、外 方向刺入
约0.5〜1厘
米
0.5
升
毫同侧上颌前磨牙的腭
侧粘膜及牙龈
鼻腭神经 阻滞麻醉(切牙孔 注射)
III
j
腭龈乳头基部(腭乳突处)
大张口,与牙 长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节牙孔注射):见图5〜4
拔牙麻醉选择:见表5〜2
(二)阻滞麻醉
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 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 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 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 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 感染,引起不良后 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 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
表5〜1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
麻醉方法
穿刺点
方向
深度
剂量
麻醉范围
上牙槽后 神经阻滞 麻醉(上 颌结节注
7|7
半张口,注射针与 上颌牙的咬合面成15度角,向上、向 后、向内方向刺入
1.5〜2.5厘
米
1.5〜
2毫米
同侧上颌磨牙、牙 周膜、牙槽骨及颊侧牙
米处
约
厘米触及骨面
麻醉下牙槽神 经后将针退出
0.5〜1厘米
麻醉舌神经后 将针稍稍退出 再转至下颌升
枝前缘0.5厘米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见图5〜2
1.5
2毫升
0.5
1毫升
0.5
1毫升
4321
的唇侧粘膜及牙龈
同侧下颌舌侧牙龈、口
底及舌前2/3粘膜
同侧颊侧牙龈及粘膜
图5〜2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见图5〜3。
约0.5厘米
0.2
升
3211123
I腭侧
粘膜及牙龈
平行或从侧方刺入
下牙槽神 经阻滞麻 醉(下 颌肌注
翼下颌韧带外 侧颊垫尖端交 界处
大张口,从对侧下 颌两前牙间,与下 颌牙咬合面症行, 向后、向外刺入。
同侧牙、牙周膜、 牙槽骨及
舌神经阻
滞麻醉
颊神经阻
滞麻醉
同上
同上
一法:同上
同上
二法:腮腺导 与粘膜成15〜30管口后方1厘度角
口腔科常用的局麻药物是 普鲁卡因(奴佛卡因)和利多卡因(赛洛卡因)。一般病员拔牙 多采用2%盐酸普鲁卡因,性稳定,煮沸消毒不被破坏。为了增强麻醉效果,延长麻醉时间, 可加入1:1000肾上腺素约十万分(即100ml普鲁卡因中加1:1000肾上腺素1ml)。但须注意: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毒症病员及孕妇等,禁用含有肾上腺素的普鲁卡 因,以用2%利多卡因(Lidocaine xylocaine)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