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2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第二章 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第二章 军事思想

12、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且在第三世界国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答案 所选答案:B .毛泽东军事思想 正确答案:B .毛泽东军事思想问题 22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 正确答案:B .孙武问题 310、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有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A .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B .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D .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问题 410、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 正确答案:B .人的因素问题 528、从古到今发生的战争的基本起因和根本目的最终是为了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正确答案:D .经济利益问题 616、哪一项不符合邓小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思想方法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正确答案:D .可以适当牺牲国家主权以求和平问题 79、《战争论》的作者是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 正确答案:A .克劳塞维茨问题 84、关于《战争论》的评价正确的有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A .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B .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来源之一D .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问题 91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是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正确答案: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问题 1011、“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形象地说明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B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1124、我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在指导艺术和作战方法上表现的突出特点是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 正确答案:B .灵活机动问题 12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A .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总目标的论述B .战争与和平理论的发展C .军事战略的调整与发展问题 1325、把战争目的和作战手段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原则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正确答案:C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问题 148、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A .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C .未来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的问题D.围绕“打得赢,不变质”创新和发展我党我军的军事指导理论问题1529、既不能因为军队的现代化程度提高了,就完全照搬别人的军事理论,也不能因为还是打人民战争,就原封不动地照搬过去的一套战略战术。

军事理论2

军事理论2

第一章中国国防5.国防教育:是国家加强国防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因而也就是国家为增强军事实力而进行的长期持久的国防建设工作。

(P34)1.我国的国防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属于(自卫型国防)。

5.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的是( C )A、军事领导体制B、武装力量体制C、军事首脑会议D、兵役制度7.下列不属于我国国防法规体系的是( A )(P13)A军队领导B武装力量建设C国防建设事业D军事刑事10.下列不属于国防领导体制构成要素的一项是( D )(P18)A、组织形式B、权限划分C、管理方式D、领导能力11.我国国防领导体制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调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P19)1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始终是关系我军的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

14.我国国防建设目标是由( B )、( D )所决定的。

(P24)A、综合国力B、国防的基本目的C、军队数量D、国家利益的需要16.(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力量。

17.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A )年。

(P29)A 1983B 1984C 1985D 198618.就其动员内容来讲,下列不属于国防动员的是(C )(P32)A人民武装力量动员B人民防空动员C国库储备金动用D国防交通动员三、简答题:1.国防由基本要素构成?国防的主体;国防的对象;国防的目的;国防的手段。

3. 我国国防法规体系的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国防条款;基本国防法律;国防法律;国防法规;国防规章。

第二章军事思想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2.在世界史上,(中国)是最早创立较系统的军事理论的国家。

4.《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科学涵义
1、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 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 产物。 2、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 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3、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 成部分。 4、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 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 战争是解决阶级民族国家政治集 团之间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二)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 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三)人民军队的建设理论 1、政治建设思想 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 2、民主建设思想 有秩序有领导的民主 3、战斗力建设思想 (四)、人民战争理论思想 (五)、国防建设理论
(四)军队建设理论 1、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2、强调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 3、坚持质量建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三、地位作用
1、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是新时期我国国防与军队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新时期国防现代化建 设 1、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 济建设的关系 2 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现代化国防 3、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 强全民国防观念。 二 指导作用 是继之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 设的最新科学指南。
第五节胡锦涛军事思想
求真务实精神是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 求真务实 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 要体现,是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加 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的迫切要求,也是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加强部队 全面建设的现实需要。 要把从严治军 从严治军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 从严治军 作紧抓不放。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加强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在 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在克服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上下功夫,把从严治军真正落到实处。 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心系基层、情系官兵,真心实意 以人为本 地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各级要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信 息化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治军带兵的 特点和规律,不断总结新经验,增强新本领,实现 新进步。

军事理论2 - 副本

军事理论2 - 副本

【转自人人网】马荣幸老师的军理重点,没有第三单元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主权②保卫国家领土完整③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④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军事活动为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现代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中立型(瑞典、瑞士)、自卫型(中国)2.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3.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一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国防法》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部门法,亦称基本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三种形式:①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②按军官待遇入伍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七十八号主席令予以公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军事理论2

军事理论2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30分)1、()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是每个国家制定战略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A)邻国战略环境B)国内战略环境C)国际战略环境D)国家发展战略请选择-> A B C D2、新安全观的核心、精髓是互信、互利、平等、()。

A)协商B)信任C)协作D)和平请选择-> A B C D3、国际战略环境的范围虽然极其广泛,但对于某一国家(集团)的战略指导者来说,最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个方面:A)时代特征、世界战略格局、主要国家的文化风俗、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周边安全形势B)时代特征、世界战略格局、主要国家的意识形态、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周边安全形势C)时代特征、世界战略格局、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当代世界战争主要作战样式、周边安全形势D)时代特征、世界战略格局、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周边安全形势请选择-> A B C D4、军事战略主要通过对()的建设和运用来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

A)战略方针B)军事力量C)地理环境->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A B C D -> A B C D -> √×-> √×-> √×-> √×-> √×-> √×-> √×-> √×-> √×->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 A B C D-> A B C D -> A B C D。

军事理论 (2)

军事理论 (2)

天津师范大学军事理论1、国防的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1、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总结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史,主要带给我们哪些启示?(1)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2)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数量足够、质量精良的常备军队是国防巩固的基石(5)武器装备的优劣对国防的强弱、战争的胜负起重要作用(6)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海防3、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4、现代国防基本特点(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质量建设的道路(4)威慑作用的功能5、现代国防的主要任务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6、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包括(1)人民武装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3)人民防空动员(4)交通战备动员(5)国防教育7、我国的国防动员是如何组织实施的?(1)进行动员决策进行动员决策,是战争动员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实施了动员决策,整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部门或领域才能相应地转入战时体制,进行动员的各项活动。

(2)发布动员令动员令是宣布全国或部分地区、某些部门转入战时状态的命令。

动员令的发布关系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命运.(3)充实动员机构动员机构是指平时负责动员准备、战时负责动员实施的组织领导机构。

一旦实施战争动员,和平时期的动员机构无论在人力上还是物力上,都难以适应需要,必须及时调整和加强。

(4)修订动员计划战争动员计划是实施战争动员的依据,修订战争动员计划一般是与实施动员机构同时进行。

(5)落实动员计划落实动员计划是指计划见之于行动,实施战争动员的关键环节。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战争观,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人民军事思想、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和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

军事理论 (2)

军事理论 (2)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战争的性质主要是指它的社会政治性质(正义,进步,非正义,反动),此外,战争还有它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武器装备、作战方法等方面的性质。

战争规律是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敌对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军事科学的性质(P3)具有特定范畴的独立的科学;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P3~4)军事科学体系(P4~7)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提供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与实践战争提供理论依据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

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力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基本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2.研究战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内含及本质特征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毛泽东军事思想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内容:1.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2.人民军队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2.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军事理论2

军事理论2

战争制胜因素与信息化战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905班薛栋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对信息化战争在我国国防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应该更加的了解,更加的清楚。

这一点是毫无置疑的。

所以要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信息化机械化复合发展,实现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整体提高。

关键词: 战争 信息化 制胜 因素正文:当今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更加迅猛,这就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是我国也能在当今风云变幻的世界中拥有自己的高尖端武器。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要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整体防卫作战能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的巨大动力。

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进一步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军队信息化建设发端于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即建设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

而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龙头,又是军事信息系统。

如果以军事信息系统的发展演变为"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军队构成要素信息化的发展为"纬"。

信息化建设就是在高科技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并完成的。

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现状目前,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发展因为经济实力、启动时间、进展速度的差异,发展并不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天(也称外层空间或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广阔的宇宙物理空间,一般指地球表面100公里之上无限延伸的区域2.天(外层空间、太空)的特定:1)环境特殊: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温差大2)疆域广阔:浩瀚无际、无国家属性、开发潜力巨大3)位置高远:利于信息获取、利于数据传输、利于导航定位、利于全球到达3.征服太空的历程1)19世纪50年代人造卫星上天: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在1958年美国发射了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2)19世纪60年代载人航天:能保障宇航员在外层空间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飞行器,属于一次性使用的返回型载人航天器。

苏联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东方号飞船环地球飞行一周。

列昂诺夫乘上升号出舱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

美国的载人飞船:水星号是美国第一个载人飞船系列,双子星座是第二个载人飞船系列,阿波罗飞船首次实现人类登上月球梦想3)19世纪80年代航天飞机。

可部分重复使用的、往返近地轨道和地面之间的运送人员和有效载荷航天器。

可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停靠、实验、发射回收或检修卫星。

航天飞机的特点:起飞象火箭一样垂直发射,运行象卫星或飞船一样在轨道中飞行,返回地球象飞机能够在大气层滑翔着陆。

航天飞机的军事价值:侦察与监视地面军事目标、指挥与控制地面军事力量、组装与维修空间军事设施、拦截与摧毁卫星、飞船和导弹P1934)深空探测(空间探测器)是指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的探测4.航天系统简介1)航天系统的构成:由发射场、运载器、航天器和航天测控四大部分组成2)航天器:宇宙空间运行的飞行器3)地球静止轨道轨道倾角为0°;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轨道是圆形的;周期23小时56分04秒,等于地球自转周期。

距地面高度35786千米,卫星运动速度为3.07千米/秒。

一颗卫星可覆盖约40%的地球面积。

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和导弹预警卫星常采用这种轨道。

4)太阳同步轨道是一种逆行倾斜轨道卫星轨道倾角接近90度,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取向。

为使轨道平面始终与太阳保持固定的取向,每天平均向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转动0.9856度。

卫星每天在相同地方时经过世界各地,以大致相同的太阳对地光照条件下重复的观测地面。

可用作低轨道气象卫星、照相侦察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等4)高椭圆轨道是一种具有较低近地点和极高远地点的椭圆轨道。

卫星对远地点下方的地面区域的覆盖时间可以超过12小时。

这种特点能够被通信卫星,预警卫星所利用。

具有大倾斜角度的高椭圆轨道卫星可以覆盖地球的极地地区,这是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所无法做到的。

5)运载器常用运载器是运载火箭。

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无线电测量系统组成。

动力装置系统采用的是化学火箭发动机。

根据物理性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的火箭发动机。

固体的火箭发动机的特点是:1.发射的准备时间短 2.结构简单 3.工作时间短,燃烧过程就很难进行中止 4.不便于多次启动和控制推力的大小液体火箭发动机:1.发射的准备时间长 2.结构复杂3.部分推进剂的毒性较大 4.工作时间长,推力大 5.能够进行多次启动和控制推力的大小6)发射场包括技术区和发射区,可以完成航天运载器、航天器、有效载荷及航天员系统的测试、组装和发射的全部工作世界上三大载人航天器发射场:1.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于1958年,是中国在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器发射场,先后发射卫星37颗。

2.拜科努尔发射场:建于1955年,位于哈萨克斯坦,是前苏联最大的航天发射场,可以进行多种型号飞机、卫星、火箭及战略导弹的发射试验3.肯尼迪航天中心:建于1949年,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是美国唯一能够发射各种导弹和载人航天器的空间基地。

7)航天测控:对航天器飞行状态进行跟踪测量,并控制其运动和工作状态的系统。

通常由航天控制中心和若干航天测控站(包括测量船和测量飞机)组成。

三、军事应用历程1960~1970:早期探索时期;1970~1990:初步实战应用;1990~2000:全面作战支持;2000~今:空间攻防对抗1.早起探索时期1)特点:军用卫星种类、数量较少;可提供有限的战略侦察能力代表:1>世界上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是美国发现者1号,于1959年2月28日成功发射,它是一颗试验性侦察卫星2>1960年8月10日,美国又发射了发现者13号试验侦察卫星。

8月11日,发现者13号接受地面指令控制,弹射出一个装有照相胶卷的密封舱,再入大气层,并在海上回收成功。

3> 1964年9月29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克突然向记者宣布:共产党中国已经做好了试爆首枚原子弹的准备,不久即将试爆。

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2.初步实战阶段1)特点:美、苏相继建立了军用卫星系统;空间战略预警系统成为核战略稳定的基础;空间力量与传统作战力量结合处于磨合阶段3.全面作战支持1)特点:军用卫星已经形成体系;空间力量从战略向战术应用扩展;空间作战能力成为核心支撑因素。

空间系统提供了全天时、全天候的侦察、监视、预警、环境和气象信息,主宰战场信息获取2)照相侦查卫星:利用光电遥感器对地面摄影以获取军事情报的侦察卫星。

根据使用光波不同,分为光学型和微波型。

根据接收方式不同,可分为返回型和传输型两类1>先进的照相侦察卫星—锁眼系列。

锁眼KH一12卫星,其光学系统相机采用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制成,地面分辨率达到了0.1米2>长曲棍球照相侦察卫星。

全天候、全天时雷达成像卫星。

能发现经伪装的武器装备,甚至能发现藏于地下数米深处设施。

地面分辨率为0.3-1米3)电子侦察卫星:用于侦收电子设备电磁辐射信号,以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卫星。

1>自1962年5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电子侦察卫星以来,美国至今已发展了4代这种卫星。

目前,美国主要电子侦察卫星,包括水星、顾问、命运三女神和号角等。

2>卫星运行的低地球轨道、大椭圆轨道、地球静止同步轨道上3>任务:有两个:一是侦察敌方雷达的位置、使用频率等性能参数,为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的突防和实施电子干扰提供数据;二是探测敌方军用电台和发信设施的位置,以便于窃听和破坏4)海洋监视卫星:用于发现和跟踪海上军用舰船,探测海洋各种特性。

海浪的高度、海流强度和方向、海面风速、海水温度和含盐量等等数据,都是极为宝贵的军事情报1>监视可由雷达型(主动型)和电子侦察型(被动型)两类卫星成对协同进行。

雷达型卫星能提供舰船尺寸的情报;电子侦察型卫星能提供舰船上电子设备的情报2>美国海军海洋监视卫星(NOSS)计划,又称白云计划。

星座是由1颗主卫星和3颗子卫星组成5)军用测地卫星:它是为军事目的而进行大地测量的人造地球卫星。

地球真实形状及大小,重力场和磁力场分布情况、表面诸点的精确地理坐标及相关位置等,对导弹的弹道计算和制导关系甚大,测地卫星可用于探测上述参数1>美军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部队拿到的海湾地区地图都是10年或30年前旧地图。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美军使用了“陆地”卫星系统拍摄该地区。

按照卫星图像,美国防部测绘局绘制了新地图,精确地标出了攻击目标。

为战斧巡航导弹提供了精确制导必需的精确数字地图6)军用气象卫星:为军事需要提供气象资料。

可提供全球范围任何战场上空的实时气象资料,具有保密性强和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

1>“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DMSP由3颗主极轨卫星构成,用于战略与战术气象预报。

装配了能够对可见云层及红外云层进行成像的尖端传感器设备,能够全天候收集专门的气象、海洋及日光信息7)作用1>提高信息的传输能力。

空间系统使信息传输达到近实时,极大地提高了部队快速机动、协同配合的能力。

1}1965年4月6日美国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实用静止轨道通信卫星。

2}1976年先后向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发射了三颗海事通信卫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事卫星通信站,主要容量服务于海军2>提高导航定位能力。

定位是确定运载体在某一坐标系中的位置,而导航则是引导运载体安全、便捷、准确地沿着所选定的路线到达目的地。

1}军用导航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赢得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重要保证。

2}卫星导航定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导航定位系统。

九十年代进入全面运行阶段。

进入21世纪,步入了完善和提高阶段,同时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3>确立全面的作战优势。

空间系统使部队快速反应能力、作战效能、指挥效率和生存能力显著提高,整体作战能力跃升新台阶4>空间系统成倍增加作战效能,使得双方的军事差距日益加大4.空间攻防对抗1)进入21世纪,围绕对空间的控制权展开的空间攻防对抗将成为未来空间技术发展一个方向2)美国1>明确提出以绝对空间优势为目标的控制空间战略。

空间系统与能力是美军不对称优势的基础,是美军作战方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空间的高度依赖和空间系统本身的脆弱性,要求把保卫空间利益作为国家安全优先考虑的重点2006年8月,布什签署新《国家空间政策》,美国空间政策从“和平利用空间”向“空间安全”为核心转变。

拒绝谈判制订可能限制美国空间开发的军备控制条件2>加紧发展空间攻防对抗技术和装备。

在2003年11月公布的美国空军《转型飞行计划》中,明确提出了美国将要发展的多种空间攻防对抗装备及其发展的路线图,并声明这些武器装备已被视作美国未来武器库的组成部分1*空间作战飞行器: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多功能空间作战平台,具有快速进入空间,长期在轨驻留和较强的机动能力,是实施空天一体化作战的主战武器平台,是美国未来空间攻防武器体系的核心2*空间作战机器人:是一种小型智能航天器,具有自主控制、地面遥操作和机动变轨能力,可用于对己方航天器在轨维护、补给、升级,也可用于对敌方航天器监视、干扰、攻击和捕获。

从20世纪80年代起实施了多项空间作战机器人研究发展计划。

其中,XSS-10小型空间作战机器人已进行多次飞行试验,演示了空间目标自动跟踪、轨道交会、拍照侦察等功能3>着手组建天军。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防部开始组建军事航天力量,目前美国各军种航天部队的总人数约4万人。

美国计划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组建天军1*为增强空间攻防对抗的能力,美空军已建立10支“航空航天远征部队”,以促进航空航天的融合;从2000年起,先后建立了第76空间控制中队、第527空间进攻中队、第614空间防御中队等专门的空间攻防部队。

据预测到2025年左右,美国空军将完成由航空航天军向航天航空军的转变4>进行空间攻防的对抗演习,制定空间作战的条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