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现状范例
文献综述案例

文献综述举例1:题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国内外研究现状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就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问题,从历史逻辑上看,其实我国古代更早就涉及到这个问题了:孔子的乐学说就涉及了人的兴趣与情感。
到了现代,非智力因素已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1、深入广泛研究了非智力因素的组成要素数学的个性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
目前对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成分已经达到了共识。
从广义上来讲,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从狭义上来讲,则主要是指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自信心和学习方法等。
在心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故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2、探讨了学习动机的意义、作用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动机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它对数学学习有如下的功能:第一是激活启发功能;第二是指向和选择功能;第三是维持增加或弱化学习的反馈强化功能。
许多学生也提出了激发培养动机的方法:提高学习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反馈等等。
西方心理学家有关动机对学业影响的研究经历了由情绪反应型到动机向价值取向型动机的转变。
5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注意动机的认知成分。
90年代以来,动机的实证研究逐步加深。
在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习得无力感方面,在成就需要、失败焦虑、控制和归因倾向的个体差异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而且越来越重视动机与环境间的关系。
3、广泛研究了数学学习兴趣许多学者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范先友在《数学学习情感和情感教育初探》一文中认为美育因素在数学教育中十分重要。
数学的简洁美、奇异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学习情感和学习意志与成绩的关联西方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情感与学生的成绩关系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文献综述(说明模板)

①引用的内容来自书本、专着等
[序号]着者(用逗号分隔).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1]李凯源.现代应用文写作[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
例:[2]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引用的内容来自某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④引用的内容来自于某作者的学位论文(学士、硕士或者博士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单位,年
例:[5]金 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⑤引用的内容来自于某科技报告(某个行业的发展研究报告,某可行性报告等等)
[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年,出版年
例:[9]李明.论人道与人道主义[N].人民日报,1992-03-15(8)
备注:
(1)全文正文:小四,宋体,黑色,单倍行距
(2)引用的学者观点要全面,查找的文献数要够多,观点最好能按照一定规律分类
(3)观点一定要自己总结,不要原文抄上一段
(4)行文要有条理,思路清晰
(5)以上四条都做到,一定是一篇好的文献综述!
例:[3]刘彪.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银企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1994,12(5):22-25
③引用的内容来自于某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关于***研究方法的综述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国外研究现状美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后期方将研究重心转移至全体学生。
1998年,美国采取学校实施“综合改革”的模式,展开诸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近几年,不断涌现出针对学校“创设的心理健康、心理社会问题”的研究,同时给出了学校开展“社会情绪”学习活动的重要性1;欧洲相关研究重点强调要依预定的方向来转变学生的个人行为,重视于“教学实践活动”与“体验过程”来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997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曼等指出,传统主流心理学为“消极的心理学”,消极与悲观的思路把重点集中于心理及行为上,心理学应研究“力量和优秀品质”,为“幸福、快乐、发展及满意”的心理学,目标是人类生活健康和美好2。
其一,是对主观层面“乐观、快乐、幸福”等的积极体验及研究;其二,是对个体层面“宽容、能力、爱、勇气、智慧及创造力”等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其三,是对群体层面“良好社区、健康家庭、及有效能学校”等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
日本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即开展了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目前,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上,日本主要采取围绕提升其“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将研究的重点置于发现问题后的“指导与矫正”上。
三、心育教育发展趋势(一)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第一,要创设一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第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相关专业培训;1(美)埃利斯,课程理论及其实践范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王天一,《外国教育史》(上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第三,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第四,需让学校所有的教师皆树立起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
(二) 充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小学生心理绝大多数是健康的,仅仅是于成长过程里遇到某些困惑;小学心育的重点需置于“发展性”的问题上,将所有学生皆作为心育对象,对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皆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同时,还要照顾到一些少数“有障碍”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游戏与活动为主,强调心育“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三个主体。
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精选】

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了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切入口。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笔者通过在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研究性学习检索词,共筛选、查阅电子期刊33篇文献,通过阅读、合并、整理形成此文。
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一、国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和发展历程世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
德国现代教育制度奠基人洪堡的教育改革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强调科学研究的自由性与独立性;强调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发展科学的合作关系。
他主持创办的柏林大学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1]1909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批判了单纯教受学生大量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教育方法,提出重视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思想。
[2]1916年,杜威发表了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在该书中,他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问题教学法”理论。
杜威把教学理解为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取经验的过程,几乎同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样。
他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的这些积极的教育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思想雏形。
20世纪中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理论。
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从而学会“如何学习”。
[3]布鲁纳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发现法”,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自身的发现、探索活动来掌握知识、发展智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利的,对今天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起着指导作用。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然而,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人无法参加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课程。
网络教学为这些人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使他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教育资源。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是推动网络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教育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匮乏。
网络教学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惠及更多的人群,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研究意义(一)拓展教育资源网络教学能够整合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材、课件、视频等。
这些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共享,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拓宽知识视野。
(二)突破时空限制学习者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教室和教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自主学习。
这为那些工作繁忙、居住地偏远或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三)个性化学习网络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系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和薄弱环节,从而推送适合的学习内容和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促进教育公平让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
(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网络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网络教学的发展起步较早。
美国是网络教学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都开设了在线课程。
汉语言文学国内外发展态势研究【最新精选】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态势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内各高校普遍设立的传统学科之一。
在各高校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和建设综合性大学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目前,全国各个高校本专业的设立非常普遍,并且具有基础雄厚、办学时间长、层次高、培养模式规范等特点。
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自2002年开设以来,已培养了四届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实用性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目前,文学艺术系共有专业教师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占全体教师的42%。
博士6人,在读博士2人。
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占全体教师61%强。
教师多来自国内知名综合类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学术功底较丰厚,且半数以上教师有10年以上高校任教教龄,教学经验丰富。
其中张瑞年教授、沈奇教授、马玉琛教授、王卓慈教授属专业领域较有影响的教师。
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初步形成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
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组成是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有力支撑。
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力应处于除西北大学、陕西师大之外的全省各高校的前列。
面对全社会的人才需求变化和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我们在坚持和发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性教育已有优势的同时,也需要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更为完整、全面的专业教育方案,由此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中文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认识不足,培养方针思路不明晰,培养方案缺乏稳定性,课程设置不合理;过分强调应用性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本科毕业生就业领域偏窄、就业层次偏低;如何整合中文系的优质资源、发挥各类人才优势等问题也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强化人文素质和汉语言文学素养的培育,是本科教学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基础化的要求。
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

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战略分为总体战略和经验战略两类。
他认为:战略是一个正式的过程,有控制而且有意识,山閒层的管理者负责。
战略的完成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层层分解, 将各个小的部分进行实施,进而完成整个战略。
此后,企业战略的研究逐渐由单纯的组织内部转向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研究.设计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蚀理学者钱德勒。
1962年在《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中,他提出“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拉开了现代战略管理研究的序幕。
他认为企业的战略、市场(环境)需要、组织结构三者是相互联系的,首先市场的变化引导战略的制定,而组织结构又要跟随企业战略制定的要求,战略应当清晰、简明、易于了解和贯彻。
同样为设计学派代表人物的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著有《商业政策:原理与案例》、《公司战略概念》等书.他和他的同爭认为:战略的构造由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两个阶段组成的,而且在战略的制定中可以使用SWOT分析。
另一位哈佛商学院的教授边克尔•波特则是定位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根据产业经济学里的相关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战略研究,重点放在行业竞争分析上,提出了以竞争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波特教授的著作《竞争战略:产业和竞争分析技巧》以及《竞争优势》被祥为是竞争战略及其管理思想的开山Z作。
他的这一思想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彩响,山此产生了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这一模型认为一个行业的收益受五个方面压力的共同影响,其中三个足水平方向上的:行业克®者、潜在克争者、替代品威胁。
另外两个足垂直方向上的:供应商议价能力和消费者议价能力。
而在这五种影响压力中,它们分别又有自己的决定因素,企业管理者要根据自己的行业所处的环境,综合分析这五种力联对企业的影响,然后选择、制定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能够大大减少企业Z 间程式化的产业结构分析而带來的定位趋同,并降低企业之间的克争强度。
波特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得出了三种基本竞争的战略:成本优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
中文系开题报告范文(必备4篇)

中文系开题报告范文第1篇研究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记录,形成论题提纲。
第三,深入研究,形成初稿。
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堂吉诃德》的人文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预期目标:更深入的了解《堂吉诃德》所蕴含的人文主义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意义。
中文系开题报告范文第2篇(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于堂吉诃德精神有鼓舞人的斗志,激励人们为理想而奋斗,人们对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战斗,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胆怯,永不退缩,甚至用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句子太长,表述不清,有语病)因此对《堂吉诃德》的相关研究较多,总起来主要是对《堂吉诃德》人物分析、堂吉诃德精神的研究以及对塞万提斯的相关研究。
1、《堂吉诃德》人物分析塞万提斯巧妙塑造出性格迥异的两个主人公来反映人的普遍性,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一个追求自由公正这些人类美好理想,而另一个则把追求实际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然而两个人在游侠过程中,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堂吉诃德逐渐桑丘化,桑丘逐渐堂吉诃德化。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认为:堂吉诃德和桑丘结合起来才是书中真正的主人。
雨果:“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寇尔列支说,堂吉诃德象征没有判断、没有辨别力的理性和道德观念;桑丘恰相反,他象征没有理性、没有想象的常识;两人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智慧。
他又说,堂吉诃德的感觉并没有错乱,不过他的想象力和纯粹的理性都太强了,感觉所证明的.结论如果不符合他的想象和理性,他就把自己的感觉撇开不顾。
寇尔列支强调了堂吉诃德的道德观念、他的理性和想象力。
我们又看到了堂吉诃德的另一个面貌:他是严肃的道德家,他有很强的理性和想象,他是一个深可敬佩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孔壁和管道间的环状空间中的混合泥浆,国内外学者采取了现场检测、室内模型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它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
在先导孔钻进和扩孔过程中,泥浆压力高达1~2MPa,相当于l00~200 m高的水头压力[4],当泥浆压力过大时将强烈破坏周围地层,为研究合适的泥浆压力,刘杰[5]研究了泥浆在地层中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泥浆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
余剑平等人[3]分析了定向钻穿越冲湖积土层时的泥浆溢出现象,通过钻孔观察得出渗透泥浆呈“土、丰”字型分布,扩散半径约为管径的2~3倍,渗透泥浆层的厚度一般约2~3mm。
赵明华等人[6]分析了HDD穿越监利洪湖大堤引起堤脚冒浆的原因,认为冒浆与上覆土体的厚度、粘性,钻压、钻井液粘度等参数有关。
晁东辉[7]采用了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水平定向钻孔施工的过程,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泥浆对孔壁的影响。
关立志[8]认为管道与孔壁之间的空洞经过一段时间会引起上履土体下沉、堤防塌陷等灾害。
宋新江等人[2]根据《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地层最大容许灌浆压力分析了河堤发生塌陷的可能原因:①当孔道四周泥浆压力消散,引起孔内过量坍塌,是地面形成裂缝和塌陷的一个主要原因。
②当管道穿过的砂层为粉砂、粉细砂、细砂或中砂,受扰动后强度降低易塌落。
③泥浆压力消散或大量减小后便会产生沉淀,同时在管道四周的环空间隙中泥浆与土的混合物会产生固结变形,这种固结作用会引起土体下陷。
王建钧[9]分析了环空周围土体在应力重分布作用下发生塑性挤出、膨胀内鼓、塑流涌出和重力坍塌的原因,并根据Mohr-Coulomb破坏准则给出了孔壁失稳破坏的理论公式。
针对环空混合泥浆的力学性质研究,Knight, M.等人[10]铺设了一条直径为200mm的HDPE管道两年后开挖观察,发现环状空间并未形成空洞,表明环空泥浆与土体发生了相互作用。
美国的Samuel T. Ariaratnam等人[11]分别在粘土和砂层中进行水平定向钻进管道铺设试验,分别铺设了直径为100mm、200mm及300mm 的HDPE管各两根,分别在一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四个星期以及一年以后对管道进行开挖检查,观察环状空间中土体含水量的变化、固结状况并进行土体强度测试,得出环空混合泥浆含水量逐渐降低、强度增加。
李俊[12]认为HDD 铺管后残留孔洞会发生由应力重分布引起的沉降和固结沉降,分别给出了计算公式,由于HDD施工,钻孔周围一部分土体扰动进入塑性状态,形成一个软弱带,在地下水作用下发生管涌。
朱乃榕[13]从渗流角度研究了西气东输管道穿越工程对河堤的稳定性影响。
他假设管道周围土体的渗透系数比河堤其他土体的渗透系数大二个数量级,分析堤防处于最高洪水位与低水位两种危险情况下的堤防渗流稳定性。
并采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渗流计算。
得出输气管道的穿越对于堤防的抗滑稳定性影响也比较小,但有可能沿管壁周围形成渗流通道,在管道穿越出土点附近发生管涌破坏。
但研究的输气管道直径只有710mm,远小于西气东输工程二期所采用的直径1219mm的管道,所以不能断定如此大直径的管道穿越是否会对河堤造成更大的危害。
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设备研究环空混合泥浆的力学性质,Ariaratnam[14]收集了美国各地的土样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先测试泥浆的流变特性,然后在泥浆中加入各种土样,进行混合物的流变特性测试。
Tubb[15]介绍了Mears/HDD LLC公司采用孔内压力测试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孔内泥浆的压力。
Marshal l[16]介绍了土体位移以及孔内压力的监测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 进行数值模拟。
针对环空混合泥浆的实验研究,Staheli 等人[17,18]在1998年研究了泥浆在防洪大堤下施工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同时采用了含色素的泥浆跟踪其扩散踪迹以证明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可以应用于防洪大堤的穿越。
胡欣雨等人[19]利用电动体视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泥浆深入土体的微观结构变化。
王恺敏等人[20]以抗压强度、渗透率、收缩率等参数为标准,研究了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固结力学性能。
吕洪予等人[21]研究了土坝坝体劈裂灌浆(主要为粘土)浆液固结原理,得出浆液固结速率和效果不仅与坝体土质、坝体应力状态、浆体料性质、浆体厚度等因素有关,而且还受坝前水位、施工工艺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时期的固结计算模型,还利用自制的渗透力固结仪进行了渗透力固结实验,测定了渗透系数及压缩系数与孔隙比的关系。
总之,该领域相关学者重点研究了钻孔周围土体受高压泥浆破坏情况、引起塌孔的原因;国内一些学者研究了粘性土浆液在坝体注浆加固中的固结机理,这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国外学者研究了注浆加固技术在HDD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注浆可以增强浆土混合物的强度,防止渗流或管涌的发生,但国内对HDD 施工后环状空间的灌浆技术研究很少,没有研究灌浆后环空泥浆的固结变形规律以及固结体强度的变化规律;国内外的一些学者还研究了环空混合泥浆固结后的渗透率等工程性质、含渣量对泥浆的流变性的影响,上述研究为本科题研究提供了借鉴,如塌孔的机理和规律、粘土浆液的固结变化规律等,但上述研究未涉及随着时间的增长,混合泥浆在固相含量不断增加、有渗流作用下的长期固结过程中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研究。
所以本课题应在前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明环空混合泥浆在铺管后的力学性质变化规律,为分析评价HDD穿越对堤坝的影响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1] 马保松. 非开挖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2] 宋新江、吴杰、张书林.西气东输管道穿淮堤防质量隐患成因分析[J].安徽科技,2005,5:50-51[3] 余剑平、胡维忠. 定向钻穿越堤防对堤基的影响及防渗工程设计[J].人民长江,2006,8:81-83[4] 郭书太. 西气东输工程沁河定向钻穿越的泥浆泄漏问题[J]. 岩土工程界, 2004,7(9) :24-26[5] 刘杰. 非开挖冒浆问题解析及防冒浆软件的研发[D].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9[6] 赵明华、卢华峰、秦双乐.定向钻穿越施工控制方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 5:33-36[7] 晁东辉. 非开挖水平定向钻孔中的泥浆作用机理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8] 关立志. 大口径管道水平定向穿越主要风险的防范[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5, 24(6)[9] 王建钧. 水平定向钻孔应力一应变及失稳机理研究[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2008[10] Knight,M、Duyvestyn, G.、Gelinas.M. Excavation of surface installed pipeline[J].Infrastruct. Syst., 2001,7:123–129.[11] Ariaratnam, S. T、Beljan, I. J.Postconstruction evaluation of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installations [J].Practice Periodical o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2005, 10(2) :115-126[12] 李俊.水平定向钻铺管工程潜在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13] 朱乃榕. 西气东输工程管道穿越建筑物结构稳定及渗透研究[D]. 南京:河海大学,2005[14] Ariaratnam, S. T., Stauber, R. M., Bell, J., et al. Predicting and controll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during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C], Proceedings of the AS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ipelin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2003[15] Tubb, R. River crossing requires innovative HDD work [J],Pipeline and Gas Journal. 2005,232,(9) :63-65[16] Marshall, A. M., and Knight, M. A. Surface deformations due to near surface horizontal bores - A laboratory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C],Canadian Society for Civil Engineering - 31st Annual Conference, 2003[17] Staheli, K., and Bennett, D. Post-construction investigation of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C],Proceedings of the 1997 5th ASCE Construction Congress, 1997[18] Staheli, K., Bennett, D., Hurley, T. et al. Installation of Pipelines Beneath Levees Using HorizontalDirectional Drilling [M],Technical Toolboxes, Inc. 1998[19] 胡欣雨、张子新、徐营.黏性土层中泥水盾构泥浆作用对开挖面土体强度和侧向变形特性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11:1735-1743[20] 王恺敏、杨石飞、辛伟. 钻孔灌注桩泥浆作为填埋场覆盖层的室内试验研究[C]. 第六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暨岩土工程系列学术研讨会, 2007[21] 吕洪予、方开泽、王洪恩.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浆液固结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4,05:16-23[22] 宋彧、张贵文、党星海相似理论内容的扩充与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05:123-125[23] 孟衡.岩土工程中的模型试验理论与误差分析[J].现代矿业,2009,02:63-66[24] 郑涛.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理论与方法[J].矿业快报,2008,03:18-20要求:1、“余剑平等人[3]分析了”注意[3]的标注,和字体2、引文的书写:姓名.论文名称[J]/[M]/[D].期刊名称,年,期(卷):页-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