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大豆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膨化食品检验报告

膨化食品检验报告
色泽
色泽正常,且基本均匀,不得有过焦的颜色。
滋味、气味
具有主要原料经加工后应有的香味,无焦苦味、油味及其他异味。
组织
内部呈多孔形,基本没有结块现象。口感疏松,不粘牙,涂层薄厚均匀。
杂质
无外来杂质。
单件包装净含量误差
≤250g±5%
>250g±2.5%
单块误差
5g~50g负偏差9%
50g~100g负偏差4.5g
XXXXX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编号№:
产品名称
膨化食品生ຫໍສະໝຸດ 组长产品班组产品批号
产品数量
化验室温度

抽取样品数量
检验依据
QB2353-1998膨化食品 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
检 验 内 容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要 求
检验结果
合格判定
形态
具有该产品的特定形状、外形完整,大小较均匀,涂层均匀。
100g~200g负偏差4.5%
200g~300g负偏差9g
水分(%)
≤7.0
菌落总数/(cfu/g)
≤750个/g
大肠菌群/(MPN/100g)
≤30个/100g
检验结论:
检验机构盖章:
检验员:检验日期年月日
出厂检验报告
(膨化食品)
河北新得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最新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2019年最新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2019年最新饲料原料验收标准莘县金鸡饲料有限公司标准版本原料标准前言一、我公司依据2017 年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及 2018 年 5 月 1 日版莘县金鸡牧业有限公司制定的《原料验收标准》/国家饲料原料目录,并结合本公司和本地饲料市场的实际需要,制定了本原料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原料验收、质量仲裁的依据。

二、本标准自 2019 年6 月 01 日起实施。

2019 年 6 月 01 日说明:1、所有的原料(零收原粮除外)在到厂之前必须依照验收标准签订采购合同,在合同中约定质量指标。

2、理化指标是原料质量的基本要求,超出理化指标,但在控制范围的扣量扣款执行。

卫生指标超标退货处理。

3、原料的让步接收,除水分指标扣重外,其他指标均按标准折成单价扣款。

4、感观检验作为原料验收标准重要指标,包括新鲜度、色泽、气味、均一性等,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扣款或退货处理。

5、优质优价,价值采购,技术部及时进行价值评估。

对于因特殊情况不符合标准的,需经技术部配方师进行评估后签订合同,同时上报技术部备案。

品种感官理化指标(合格标准)必检指标收货范围(不合格部分须扣量扣价)控制范围(让步接收)扣量扣价及退货标准1、水分≤14.0%;水分1、水分≤15.5%,夏季1、水分 14%起扣,超一扣一,超出控制范围降级2、容重:容重≤14.5;或退货处理华北玉米≥720g/L;霉变2、杂质过筛;2、霉变≥1%降级或退货处理;东北玉米≥700g/L;虫蛀3、容重≥700g/L,烘干粮3、容重超出控制范围降级使用;颗粒略有不均3、霉变≤1%;杂质不低于685g/L(价格按实际4、杂质过筛退杂;乳、种猪用匀、饱满,色4、不完善粒≤4.0%;毒素水分折算);5、其他指标超标可根据禽用玉米标准降级使用。

泽黄色,无异5、黄曲霉≤20ppb;焦糊粒4、霉变≤1%;6、霉变均按重量法计,下同。

玉米味、异臭、异呕吐毒素≤0.5ppm;5、虫蛀≤2%;物、无污染。

膨化大豆的掺假鉴别法及脲酶活性的专业控制

膨化大豆的掺假鉴别法及脲酶活性的专业控制

膨化大豆掺假鉴别方法感官特征:鲜黄亮泽,粉细蓬松,豆香浓郁。

询问法:①询问膨化大豆的原料:是进口大豆还是国产大豆膨化大豆的蛋白和脂肪含量因产地不同而异,但两者一般呈负相关; 国产大豆膨化大豆,蛋白36-38%、脂肪17-19%,色泽金黄色; 进口大豆膨化大豆,蛋白34-36%、脂肪19-21%,色泽较暗;色泽除因大豆品种、产地区别外,还与杂质含量有关,杂质多则颜色偏暗。

理化指标:要求膨化大豆供应商提供蛋白、脂肪含量和尿酶活性等指标。

水分 % 粗蛋白 %粗脂粉 % 粗纤维% 粗灰分 % 脲酶活性 Mg/g.m in 蛋白质溶解度 % 猪消化能 兆卡/千克 鸡代谢能兆卡/千克 ≤12 ≥35 ≥16 ≤7.0 ≤6.0 0.02-0.272-85 4.22 3.75价格比较法:膨化大豆价格比大豆原粮一般会高出350-500元,如低于大豆原料肯定是有问题的膨化大豆。

膨化大豆参考价位阈值自行估算法:Waldroup (1982)A = (0.874 X B) + C (1.256 x D)B = 1吨 44% CP 豆粕价C = 全脂大豆含油量D = 1吨植物油价格后端加油的辨别方法:油厂不合格低蛋白豆粕+油厂大豆油精炼过程中的下脚油,感观上呈,粗蛋白粗脂肪化验合格。

眼观法:如多次处理过的油条鼻嗅法:没有豆香浓郁的感觉吸油纸法:膨化大豆外边油份大镜检法:显微镜下油脂分子分布不均匀筛下豆、豆瓣、劣质豆加工膨化大豆:毒素检测法:毒素超标灰分检测法:灰分值偏高价格测算法:与膨化大豆使用价值公式偏离较大第二页膨化大豆的脲酶的专业控制(已设计好)。

全脂膨化大豆的加工及品质检测

全脂膨化大豆的加工及品质检测

全脂膨化大豆的加工及品质检测在上世纪60年代末,人们已在肉鸡饲喂中进行了熟化全脂大豆的应用研究。

随着人们对全脂膨化大豆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和膨化工艺的逐步完善,全脂膨化大豆作为高能高蛋白饲料资源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畜禽饲料中,在饲料生产中使用全脂膨化大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脂膨化大豆的概念及其特点大豆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但由于生大豆内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酸、血球凝集素等不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成分,所以不能直接用来饲喂动物。

通过热处理加工可以很容易地使这些有害因子的含量降低到可以饲用的安全范围之内。

所谓的全脂膨化大豆是将整粒大豆或粉碎后的大豆经过热处理加工,通常是经过膨化机,在加工的过程中不添加或提取任何物质而加工的产品,呈金黄色,多微孔、细粒状具有高能高蛋白的特性。

全脂膨化大豆在高能高蛋白饲料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并且进行了140-170℃高温处理,降低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等抗营养因子的活性,提高了利用率,而且它所含脂肪的热能比牛油、猪油高,且多属不饱和脂肪酸,饲料中可以减少添加的脂肪量,大豆在挤压膨化过程中,其物理、化学组成和性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代谢能值及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明显提高,各种氨基酸的消化率都在90%以上。

膨化以后,大豆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诱食性,提高畜禽的采食量。

膨化后的全脂大豆粉在去掉毒素的同时,保全了大豆的营养成分,权衡配合饲料中能值与蛋白质的限制性影响,可使蛋能比例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水平上,使用全脂膨化大豆可以节省添加油脂设备和减少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数量,避免了混合加油的不均匀现象,可以改善饲料外观,提高畜禽对饲料的适口性,并且可以减少饲料加工的粉尘浓度,减少混合机、制粒机的磨损,便于随时生产加工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全脂膨化大豆的加工工艺及工作原理常规的膨化加工工艺为:原料-筛选除杂-粉碎-膨化-冷却-成品打包。

农副产品大豆验收标准

农副产品大豆验收标准

农副产品大豆的验收标准如下:
1.色泽:大豆应呈黄色或绿色,没有生锈或霉变的问题。

2.含水量:大豆的含水量应小于14%。

3.杂质:大豆应该没有杂质,如沙石、铁屑以及其他杂物。

4.豆皮:大豆的豆皮应平整,没有损伤或变形。

5.大豆油分:按国家标准GB/T 5530-2014《粮食、豆类油分测定
法》测定,大豆的油分含量应不低于18.5%。

6.豆皮含量:大豆的去皮率应不低于90%。

7.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总脂肪酸含量通常是优质大豆的标志之一。

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大豆中
应该含有适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9.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豆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通常较高,
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应该注意控制。

膨化大豆鉴别方法

膨化大豆鉴别方法

膨化大豆鉴别方法
膨化大豆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质优价廉,氨基酸平衡性好,是配制乳猪料和哺乳母猪料的重要高能高蛋白饲料原料,可提高仔猪的采食量,提高养分消化率,减轻过敏反应,加快生长速度,有利于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哺乳母猪的泌乳能力。

建议在断奶仔猪料和哺乳母猪料中添加6-24%。

膨化大豆因工艺不同,有干法和湿法之分,其主要区别在感官、膨化程度、香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掺入玉米、玉米胚芽或豆粕进行膨化的掺假膨化大豆,所以在采购膨化大豆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鉴别:

询问膨化大豆的原料:是进口大豆还是国产大豆。


询问膨化大豆加工工艺:是湿法还是干法。


要求膨化大豆供应商提供蛋白、脂肪含量和尿酶活性等指标。

丰泽公司可免费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膨化大豆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质优价廉,氨基酸平衡性好,是配制乳猪料和哺乳母猪料的重要高能高蛋白饲料原料,可提高仔猪的采食量,提高养分消化率,减轻过敏反应,加快生长速度,有利于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哺乳母猪的泌乳能力。

建议在断奶仔猪料和哺乳母猪料中添加
6-24%。

膨化大豆因工艺不同,有干法和湿法之分,其主要区别在感官、膨化程度、香味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掺入玉米、玉米胚芽或豆粕进行膨化的掺假膨化大豆,所以在采购膨化大豆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鉴别:

询问膨化大豆的原料:是进口大豆还是国产大豆。


询问膨化大豆加工工艺:是湿法还是干法。


要求膨化大豆供应商提供蛋白、脂肪含量和尿酶活性等指标。

豆制品验收标准及质量要求(食品餐饮业原材检验手册 规章制度)

豆制品验收标准及质量要求(食品餐饮业原材检验手册 规章制度)
面筋
有弹性,内质呈蜂窝状;不粘手,无酸味,有生产日期和厂家
腐竹
一级品:色泽黄、油亮,干燥筋韧,无碎块;二级品:颜色较一级品灰黄,干燥无碎块;三级品:灰黄色较重,无光泽、易碎,筋韧性差,有生产日期和厂家
豆制品检验标准
品名பைடு நூலகம்
质量标准
拒收标准
豆腐
颜色为淡黄色或白色;边角完整,不凹凸;口感细嫩,软硬适宜;醇香无杂质、无异味,有生产日期和厂家
1、变质
2、过期
3、标识不符合要求
豆腐皮
颜色微黄,片状,表面细腻,薄厚均匀;有弹性,不发黏,无杂质,有生产日期和厂家
油豆腐
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皮脆、内暗黄,酥松可口,有生产日期和厂家

国标大豆标准及检验方法

国标大豆标准及检验方法

国标大豆标准及检验方法1. 国标大豆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系列关于大豆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2.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畜牧业。

确保大豆的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3. 国标大豆标准包含了大豆的外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油脂含量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4. 大豆的外观指标包括均匀性、色泽、杂质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目测和实验室测试来进行检验。

5. 农药残留是指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对大豆的残留。

国标大豆标准规定了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

6. 重金属含量是指大豆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这些重金属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国标大豆标准对其含量进行了限制。

7. 油脂含量是指大豆中所含的油脂的含量。

油脂是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国标大豆标准规定了对油脂含量的要求。

8. 大豆的标准与检验方法是确保大豆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只有符合国标大豆标准的产品才能保证质量和安全。

9. 大豆的标准与检验方法也有助于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大豆及相关产品。

10.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由国家颁布,对大豆生产和加工企业有强制约束力。

这保证了大豆产品在市场上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11.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也有助于防止假冒伪劣大豆产品的出现。

只有经过合格的检验和检测才能将产品投放市场。

12.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还可以为大豆产业提供规范化的生产和销售指导,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13.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也有利于国际贸易。

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大豆产品更易于进口和出口。

14.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还涉及到大豆种植和储存的规范要求,包括土壤环境、储存设施等方面。

15.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还包括对转基因大豆的检验和标识要求。

转基因大豆需要进行专门的检验和鉴定,以保证食品安全。

16.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需要经过实验室验证和试点检测,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

17.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应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匹配,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膨化加工与营养质量
1 大豆产地
目前世界大豆生产主要集中于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印度。

中国大豆主要来自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 大豆常规营养成分
大豆属于油籽实类作物,除了脂肪含量高以外,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

与其他油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碳水化合物中粗纤维含量低,一般只有5%左右。

此外,粗灰分含量也不高。

详见表1.
表1 大豆常规营养组成
营养成分范围% 平均%
粗蛋白
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灰分
水分
32-43.6
15.5-24.7
31.7-31.8
4.5-6.4
5.6-14
37
17
31
5
10
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明显比谷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更平衡。

相对动物的需要来说,仍然有一些不足。

含硫氨基酸明显不足。

组氨酸、赖酸、精氨酸处于临界满足需要,色氨酸特别高。

值得注意的是,大豆蛋白色氨酸高并不是坏事,在很多其他饲料中,包括动物性饲料,色氨酸含量都不高,配合饲料中使用大豆或豆粕胡利于弥补这些饲料色氨酸不足。

玉米豆粕或大豆型日粮,色氨酸一般是充分满足需要略有余,不会超过需要很多。

3 大豆膨化生产工艺
膨化加工是一种高温短时间的加工工艺,能最大限度保证营养物质严重变质变性,最大限度提高营养物质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避免大豆营养物质损失。

最大限度改善大豆对动物的适合程度,减少对采食量的影响。

最大限度提高产出投入比,充分发挥大豆的营养效率。

大豆膨化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干法膨化、湿法膨化、挤压膨化。

从目前常用的膨化设备来看,膨化比挤压膨化更有优越性。

膨化机产量更大,耗能更少,膨化时间更短,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点。

大豆其它的干燥方法包括:爆发、微波、烘炒等。

4 大豆膨化后常规营养价值变化
从表2可知,膨化加工后的大豆,水分显著减少,粗纤维也减少,其他组成成分有不同程度增加。

无氮浸出物基本上不受加工影响。

膨化过程的损耗主要是水分,其他营养物质的损耗不到1%。

表2 大豆膨化后常规营养价值变化
营养成分生大豆膨化大豆
水分(%)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纤维(%)无氮浸出物(%)损耗率(%)14.23
36.65
17.02
6.72
25.38
5.67
9.38
38.21
18.11
4.35
29.95
5 膨化大豆验收标准
(1)脲酶活性
脲酶本身无营养意义,但它与抗胰蛋白酶的含量接近,而且遇热变性失活的程度与抗胰蛋白酶相似,因此可用脲酶活性来作为豆粕加工适宜程度的间接估测指标。

在美国,大多数的研究表明,为破坏抗营养物质,脲酶值应在0.2或0.2以下,美国饲料工业协会建议的脲酶值为.05~0.20。

在欧洲则认为0.5是可接受的脲酶值。

我国饲料标准规定脲酶值不大于0.4。

脲酶活性没有负值,它对任何过熟豆粕的最低值为零,而蛋白溶解度却能反映出豆粕加热过度的程度.脲酶被破坏的程度取决于大豆所受的压力、加热时间和原料的初始水分等因素。

正常膨化大豆的脲酶活性应根据不同加工方法来判定:
干法膨化:脲酶不超过0.05
湿法膨化:脲酶不超过0.15
(2)水分含量
正常膨化大豆的水分含量应根据不同加工方法来判定:
干法膨化:水分含量不超过10%
湿法膨化:水分含量不超过14%
(3)蛋白溶解度
蛋白溶解度控制在70%~85%之间,蛋白溶解度小于70%,为加热过度,大于85%为过生。

(4)国产与进口大豆粗蛋白与粗脂肪标准
黄豆情况将会影响膨化大豆的结果
中国豆做出的膨化大豆:粗蛋白≥34-35%,粗脂肪≥17-19%
进口豆做出的膨化大豆:粗蛋白≥35-37%,粗脂肪≥16-18%
全脂膨化大豆经过加热处理,动物的利用率相对提高,一般成分为:水分≤12%,粗脂肪:17-19%,粗蛋白质:35-39%,粗纤维:5.0-6.0%,粗灰粉: 5.0-6.0%,钙0.24%,磷0.58%。

6 采购时应注意的问题
防止掺入玉米或豆粕进行膨化。

应香味浓、适口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